关灯
护眼
字体:

一曰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题解】

    琴乐追求“中和”,“中和”的指导思想作用在弹奏取音上,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声音温润,可以说“润”是“中和”的直接体现。青山指出如果演奏中运指浮躁,发出繁杂的声响,音乐就不可能有美感。那么浮躁和繁杂具体指的是什么呢?青山指出音乐中缺乏“润”的直接体现,就是弦上有煞声。“煞声”在传统音乐中原指乐曲结束时的结音,称为“毕曲煞声”,但是在青山文中,这个“煞声”指的是杂音,这些杂音有左手的,也有右手的。右手在弦上取音的位置和角度如果不合适,音质就会浮躁,左手按音不准或触碰他弦,就会多出很多不必要的杂音。

    文中对“润”况的含义,青山直接做了解释,即是音质要纯粹而有光泽,这主要是技术上的要求。要发出纯粹的琴音,自然不可以有杂音,左右手在下指时都要求准确到位。例如左手大指的指甲一定要剪干净,否则当大指按弦,适逢低音的邻弦是散音在振动,那么大指的指甲很容易会碰到振动的散音弦,就会发出一个杂音。同理对于振动的弦,右手如果指法是挑,那么如前“清”况所述“弦必悬落”,右手指甲接触振动的琴弦必然会有一个噪音,但是当击弦达到一定速度时,这个噪音会被瞬间发出的乐音遮盖住。按音需要左右手的合作,然而左手的动作要比右手早一点把弦按在琴面上,否则有时弦两边都会发出乐音来。此外走手音里的上下往来,不能没有变化直来直去,即便是一个“上”也要有头尾前后快慢虚实的变化,这样出来的音质才会有温润的感觉。

    “润”字本义即是带有水气,用以形容声音,要求不要过刚,也不要过柔,其中的要旨就是“中和”。在自然物质中,水也是被列为“中和”的代表。古人琴名中有“云和”,此外有以“泉”为名者,除青山所列的“泠泉”之外,还有“云泉”“鸣泉”“响泉”等等,均指此意,都是对“润”的一种描述与追求。

    在青山对“润”的描述中,涉及左右手之外的情况,还有一种就是琴器本身有缺陷。例如有些琴面本身有瑕疵,还有老琴的琴面有断纹,隆起过高,俗称起剑锋,这种情况下在按弹中不可避免会有杂音。但是我们又会经常发现一个现象,同样按弹有缺陷的琴器,很多古琴演奏名家弹出来杂音就少,这是因为演奏家们在左右手的技术控制上能力更强的缘故。杂音少了,音质就纯,声音就润。所以回到青山文中对“润”的解释,“润”就是要把乐音的音质充分发出来,同时还要很纯净。

    凡弦上之取音①,惟贵中和②。而中和之妙用,全于温润呈之③。若手指任其浮躁④,则繁响必杂,上下往来音节俱不成其美矣⑤。故欲使弦上无煞声⑥,其在指下求润乎⑦?

    【注释】

    ①凡:但凡,凡是。

    ②贵:崇尚,重视。中和:中正平和。《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③呈:呈现,显出。

    ④任:听凭,任由。

    ⑤上下往来音节:上下往来的音韵节奏。按,“上下”“往来”固然分别是琴中运指之法,然“上下往来”一词在明清时期已成习语,多指各种运动变化,如明郝敬《谈经》:“卦体六位,其器本阴;易道变化,上下往来无常,即阳之乘阴也。”故此处的“上下往来”当亦可笼统理解为“乐曲展开过程中的各种指法运动”。下文“上下往来之法”同此,不必拘于“上下”与“往来”之同异。

    ⑥煞声:粗暴浮躁之声。《大还阁琴谱·抚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