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崇祯辛巳①,余北学成均②,暇日访友西城。有授琴在座者杨姓,忘其名字,西蜀人也,所授曲则羽音《汉宫秋》③。因知上雅好鼓琴④,时有宫监号琴张公者,进传指法。琴张之传,则又从杨氏子得之。上所善可三十曲,《汉宫秋》尤以此最称旨。其人言上鼓琴多至丙夜不辄休⑤,且有意修明雅乐⑥,几古解愠阜财之治⑦。时余听其琴音,繁剧而多哀靡。古人闻声审音,考国治衰;今中和肇建⑧,而渐涵是声⑨:其关治理,岂偶然耶?心窃忧之,未敢语人也。

    【注释】

    ①崇祯辛巳:崇祯十四年(1641)。明亡于甲申年(1644)。

    ②成均:古之大学。相传周设五大学,南曰成均。后泛指官设的最高学府。这里指北京国子监,明代的国家最高学府。

    ③羽音:即羽调,以宫商角徵羽之羽音为主音的传统调式。《汉宫秋》:琴曲名,初见于明代《西麓堂琴统》,传为汉代班婕妤所作。

    ④上:皇帝。雅:很。鼓琴:弹琴。

    ⑤丙夜:三更时分,为晚上十一时至翌日凌晨一时。

    ⑥修明:发扬光大。

    ⑦几:庶几,希望。解愠(yǔn)阜(fù)财:解除忧愁,增加财富。此指古代圣王以乐化民的境界。愠,郁结。阜,使丰厚、富有。《孔子家语·辩乐解》:“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⑧中和肇(zhào)建:政治才上正规。中和,中正平和,代指政治平稳。肇,始。

    ⑨渐涵:犹浸润。引申为感化。

    【译文】

    崇祯辛巳年,我北上至京师国子监求学,有一天抽空去西城访友。在座有一名姓杨的人正在教琴,不记得他的名字了,只知道他是四川人,所教的琴曲则是羽音《汉宫秋》。在交谈中知道皇帝也非常喜欢弹琴,当时有一位人称“琴张公”的太监,向皇帝传授指法。而琴张公的指法又是从杨氏那里学来的。皇帝所能弹的大约有三十曲,这首《汉宫秋》特别得到皇帝喜爱。杨氏说皇帝常弹琴至深夜仍不休息,而且有意发扬雅乐,希望能像古代虞舜那样以乐化民。当时我听他的演奏,繁杂而多哀靡之音。古人能够通过倾听音乐,而推求国家的盛衰;现在政治刚上正轨,却浸染了这样的声音:音乐关系到国家的政治,难道只是偶然的吗?我心里暗自为之担忧,但是不敢和别人说起。

    已而上再举临雍之典①,余受大司成命②,为六馆诸生长③,因得随守庙馆师,从事殿除间④。其时乐舞诸器,缮自上方⑤,无不新丽。漆琴六床,是亲经御览所颁者,制作华古,音响清发,真奇器也。闻之上造琴三百床,经颁赐者,驸马都尉巩公、新乐侯刘公两戚畹外⑥,天府之珍,耑其盛者⑦,国学而已。因又私叹圣天子古乐是好,成器聿新⑧;方当涤荡繁音,追隆《韶》《武》⑨,况以郑声滥兹雅器乎⑩?计当有以正之,更未易为人言也。

    【注释】

    ①已而:不久。临雍:亲临辟雍。雍,辟雍,原为周天子所设的高等学府,此处指国子监。

    ②大司成:原为周官名,为教导贵族子弟之官,后指国子监祭酒。

    ③六馆:国子监之别称。唐制,国子监领国子学、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学,统称六馆。诸生:明清两代称已入学的生员。

    ④从事殿除间:在国子监中执行公务。殿除,殿堂和台阶,指国子监中的建筑。

    ⑤缮:制造,整治。上方:同“尚方”。主管制造、储藏、供应帝王及皇宫中所用器物的部门。

    ⑥驸马都尉巩公:即巩永固(?——1644)。字洪图,顺天宛平(今属北京)人。娶明光宗之女乐安公主,拜驸马都尉,甲申国难时自尽。新乐侯刘公:即刘文炳(1614——1644)。字淇筠,顺天宛平(今属北京)人。明思宗生母孝纯太后之侄,封新乐侯,甲申国难时自尽。戚畹(wǎn):外戚。

    ⑦耑:同“专”。

    ⑧成器聿(yù)新:新制造了琴器。聿,语气词,无意义。

    ⑨《韶》《武》:《韶》乐和《武》乐,代指高雅的古乐。

    ⑩滥:混。

    【译文】

    不久之后皇帝又举行了亲临辟雍的大典,我被国子监祭酒任命为国子监诸生之长,因此能够跟随守庙人员出入从事。当时乐舞的各种器物都是由宫廷制造的,无不新丽。其中的六床漆琴经皇帝亲自看过而颁发给国子监的,制作高华古雅,音响清实发越,确实是极好的器物。听说皇帝共造了三百床琴,除了驸马都尉巩公、新乐侯刘公这两位外戚得到颁赐之外,这些宫廷珍器在国子监中是最多的。于是我又暗自感叹圣天子如此爱好古乐,制造了那么多新琴;此时正当涤除繁杂的声响,追尊《韶》《武》之雅乐,又如何能使靡俗的郑声混滥于这样的雅器中呢?我想,应该想办法来匡正这种音乐,但是这种话不方便和别人说。

    癸未暮秋①,礼闱闻罢②,还至武林③。时已残腊④,冻色澄湖⑤,偶成眺步。断桥堤上,有客徙倚⑥,鹤情凫思⑦,相视目成⑧。问之,知为娄江徐青山氏也⑨。登其小楼,横琴在几,请试操之,妙指希声⑩,嗒然丧我?。问为何曲,固是《汉宫秋》耳。益用惊越,追味杨琴,何止逖滥矣?。出示所著《琴况》二十四则,序之者为吾友钱仲芳?。徐君抒吐琴言,妙极奥渺;仲芳杰作,尤足摘抉玄中?,参发蕴旨?。不图为乐真至于斯?!

    【注释】

    ①癸未:崇祯十六年(1643)。

    ②礼闱:指古代科举考试之会试,因其为礼部主办,故称礼闱。

    ③武林:旧时杭州的别称。《(雍正)浙江通志》卷一:“杭州旧称武林,以山得名。……盖武林山者,灵隐天竺诸山之总名也。”

    ④残腊:农历年底。

    ⑤冻色澄湖:天寒萧瑟、湖水澄清之貌。

    ⑥徙倚:徘徊,逡巡。

    ⑦鹤情凫思:指神情超凡脱俗。在古人观念中,鹤为飘逸脱俗之禽,凫为野逸不驯之禽,故鹤、凫连用以形容人的超脱散逸。

    ⑧相视目成:通过眉目传情来结成亲好。《楚辞·九歌·少司命》:“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⑨娄江:原指水名,出太湖,经苏州娄门东,由太仓浏河而入长江。这里指江苏太仓。

    ⑩妙指希声:指法高妙,音入希微。

    ?嗒(tà)然丧我:形容物我两忘的状态。《庄子·齐物论》:“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耦。”

    ?逖(tì)滥:逖成、涤滥,指轻曼烦促的淫佚之声。《礼记·乐记》:“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

    ?钱仲芳:即钱棻(fēn)。字仲芳,号涤山,浙江嘉善人。崇祯壬午(1642)举人。博通经史,为明清之际著名文人。

    ?摘抉:发掘,阐发。

    ?参发:探究阐发。

    ?不图为乐真至于斯:语出《论语·述而》:“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大意是说没有想到音乐能达到这样的妙境。图,料想。

    【译文】

    癸未年暮秋会试发榜后,我回到武林。此时已然将近年末,西湖上满是萧瑟之景,随意走走看看。见有一人徘徊于断桥堤上,神情超尘脱俗,一见便觉有缘。询问之下,得知他是娄江的徐青山。我登上他的小楼,看到几案上有床琴,就请他试着弹一下,只听得指法高妙,音入希微,不禁让人物我两忘。我问这是什么曲子,原来这正是《汉宫秋》。我更为吃惊,回想杨氏所弹的琴曲,何止是靡靡之音而已。徐君又给我看了他所写的二十四则《溪山琴况》,为其作序的是我的朋友钱仲芳。徐君吐露琴中真言,神妙极于幽远;仲芳的序文也堪称杰作,更足以阐发其中的深奥旨趣。没有想到音乐真能达到这样的妙境!

    遂谓徐君:“肯游京洛乎?”曰:“吾尝两举武闱①,射必洞中;六花五火②,兼有秘术,一试知已。京洛固所有事也。”余蹙止之曰③:“君非介胄中人④,毋庸以武事见也。蜀有杨生,顾以知琴客于中涓⑤,清禁所传皆其音调⑥,方欲用君正之。”因与言所以欲正杨琴者。遂为书巩都尉,请连新乐刘侯,善致徐君于琴张公。徐君方从首春俶装北行⑦,至京口⑧,章皇寇氛⑨;无何,国难遽及,而踉跄来下矣⑩。嗟乎!余非知音者也,特触于偶谐之听?,即私忧妄计,思所以致徐君,未能信其必得当也。乃不幸而窃获比于知音之数?,其私忧妄计,又若有诚动于中而得之声气先者?。

    【注释】

    ①武闱:即武科举。

    ②六花:唐代名将李靖在诸葛亮的八阵图基础上推衍发明的一种阵法。《李卫公问对》:“太宗曰:‘……卿所制六花阵法出何术乎?’靖曰:‘臣所本诸葛亮八阵法也。’”五火:古代军事火攻之法。《孙子兵法·火攻第十二》:“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

    ③蹙(cù)(è):皱缩鼻翼,为难貌。,鼻梁。

    ④介胄:盔甲,代指武人。

    ⑤中涓(juān):宦官。

    ⑥清禁:指皇宫。皇宫中清静严肃,门户有禁,故称。

    ⑦首春:指农历正月。俶(chù)装:整理行装。俶,整理。

    ⑧京口:地名。即今江苏镇江。

    ⑨章皇:仓皇,慌张。

    ⑩踉跄(liàng qiàng):形容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

    ?偶谐之听:恰好符合(心中所感)的音乐。

    ?比:并,匹。

    ?声气:消息,音讯。

    【译文】

    于是我问徐君:“愿意去京师吗?”徐君说:“我曾经两次参加过武举,箭术精准;而且还精通六花、五火等各种兵法及秘术,一试便知。我本来就想去京师啊。”我皱皱眉头阻止他说:“你并非能够上战场的武人,不必以武艺进身。四川有个杨生,只因懂琴而得到宦官的礼遇,宫廷中所传授的都是他的音调,正想请你去匡正琴风。”于是我就和徐君说起为什么想匡正杨氏的琴风。我写了一封信给巩都尉,请他和新乐刘侯一起向琴张公好好推荐徐君。今年正月徐君整理行装正要北上,才到京口,便逢寇乱动荡;不久之后,国难便骤然而至,只得踉跄返回。唉!我并非懂得音乐的人,只是一时听琴有感,就暗自心忧胡乱盘算,想要推荐徐君赴京匡正琴风,并不能确信自己的想法一定合适。然而不幸我竟也算成了“知音”之人,而我的暗自心忧胡乱盘算,又似乎真是心有所动而能预料事态了。

    徐君归客武塘①,寻仲芳于梅里②。闻破贼收京,北行有使③,弃琴仗剑,诣军门请自效。使者不能与俱,留以佐守长江者,非其志也,遂谢去,徘徊白门④。余适以师友急难至,相遇萧寺中⑤,惝恍若梦⑥。因谓徐君:“君不获以琴试也,此雅乐之未欲兴也;其终不得以武事见也,正琴学之当大明也。”先帝锐意兴治,殷忧百端⑦,抚弦歌《风》⑧,轸民疾苦⑨;而夔不再出⑩,虞琴莫赞?,乃使奄寺中人?,腾跃躁心,干挠和致,鼓宫叩角,参相应发?。杜少陵不云乎:“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友朋尽胶漆。”?向使元音在指,正声当弦,出虚蒸菌?,其见诸人情,征诸国是?,何至蜩螗沸羹?,噂背憎?,究使允河乔岳?,吐诸若遗,罔思震叠?。余所以深痛惜于琴张之谬传,不得进徐君以一正之也。

    【注释】

    ①武塘:即今浙江嘉善。《嘉兴府志》卷十二:“魏塘:(嘉善)县东有魏塘河,在治东十二里,亦名武塘。”

    ②梅里:古代名为“梅里”之地不止一处,此处当指浙江嘉兴。《嘉兴县志》卷十一:“(后晋)王逵之武肃王时为嘉兴镇遏使,仕至柱国大夫工部尚书。后居梅水,百亩皆植梅花,至今称为梅里。”

    ③闻破贼收京,北行有使:当指甲申六七月间弘光朝派遣左懋第、陈洪范等北使与清廷谈判交涉。左懋第等被清廷扣留,唯已暗中降清之陈洪范于十二月返南京,北使宣告失败。而陆符此序作于十月间,此时南明政局虽一片混乱,但弘光君臣犹存和平之幻想,故陆符在序文中仍期待“古治可兴,雅乐复作”。

    ④白门:即六朝建康宫城之正南门宣阳门,《宋书·明帝纪》:“金陵宣阳门,民间谓之白门。”后人遂称金陵为白门。

    ⑤萧寺:梁武帝萧衍信佛,建造了很多佛寺,并令萧子云大书“萧”字。后称佛寺为萧寺。

    ⑥惝恍(chǎng huǎng)若梦:迷离恍惚如同做梦一般。惝恍,模糊,恍惚。

    ⑦殷忧:深深地忧虑。

    ⑧歌《风》:即上面所引“(舜)造《南风》之诗”。

    ⑨轸(zhěn):伤痛。

    ⑩夔(ku&iacute;):传为尧舜时的乐官。尧立,命他作乐,他效山林溪谷之音,拊石击石,据说百兽闻而起舞。舜立后,命他专职典乐,教育贵族子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