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讲 七言律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遣悲怀 元 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过”读ɡuō)

    第四种七律等于第四种七绝的两首: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阁 夜 杜 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几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看”读kān)

    七律跟五律一样,中间四句要用对仗;至于头两句和末两句,一般不用对仗。特别是末两句,像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那样的情况是很少见的。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把律诗、绝句的平仄规则总结一下。平仄有“对”的规则和“黏”的规则。单句称为出句,双句称为对句;出句和对句加起来叫一联。第一联称为首联,第二联称为颔联,第三联称为颈联,第四联称为尾联。出句的平仄和对句的平仄必须是相反的,叫作对。下联出句的平仄和上联对句的平仄必须是相同的,叫作黏。当然,在“黏” 的时候,第五、七两字(在五言则是第三、五两字)的平仄不可能相同;在“对”的时候,如果首句入韵,首联出句和对句第五、七两字(在五言则是第三、五两字)也不可能相对。总之,我们可以拿每句的第二字作为衡量黏对的标准。

    知道了黏对的道理,要背诵口诀(平仄格式)就不难了。只要知道了第一句的平仄,全首诗的平仄都可以按照黏对的规则背诵如流。即使是百韵长律,也不会背错一个字。

    违反黏的规则叫“失黏”(广义的“失黏”指的是不合平仄,这里用的是狭义);违反对的规则叫“失对”。唐人偶尔有不黏的律诗、绝句(如王维的《渭城曲》),但是不足为训,因为一般的律诗、绝句总是黏的。至于失对,则是更大的毛病,从唐宋直到近代人的诗集中,是找不到失对的例子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