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黄蒲风

    在这曙色欲来的前夜,

    我把生命献给了光明。

    ————《灯塔守者》

    拿这么样的一种精神来为人生歌唱,写出《人生的歌》等诗篇,在诗坛上虽然不是空前,却也无能否认,这是近年来的新诗歌的簇新的姿态。汇集了频年的努力,选而成集,使我们对怀抱这么一种精神的诗人,能够作一比较具体的研究与了解;《都市的冬》的出版,就在这一点上也够得上我们的欢欣。从遥远的故国,飞来了《都市的冬》的雏态,我便燃起了热的心怀。我想,不,我简直忍不住,我要说一些话。我的话语,按着我的本性,要毫不客气的写在纸面上。于是,在百忙中我执起了笔。

    ……

    正如书名之所示————《都市的冬》,都市的冬天,必然展开了寒冷,饥饿以及一切恐怖的场面。而跟着都市的进化,又必然使我们联想到崩溃中的农村方面,在亚平的诗里,可以说,这两方面都有了相当的反映。虽然,如果说亚平在正面的描写伟大的都市,我倒觉得不如说他是侧重在刻画农村的破碎。作为亚平的诗歌的内容的:有“哗隆”“哗隆”的机声(《南北楼》),有《纺纱室里》的写照,也有反对帝国主义的抢夺殖民地的战争的描摹;但,更多的却是蒙到了时代运命的可怜的,除了奋斗便只好殁亡的一方面。

    亚平眼里的都市,只由于“冬”,自然会使我们联想到“春”。他嘲笑帝国主义的分赃式下的和平(《和平之神》),但是,他更了解为着“生”,过着集团生活的人们必得走上前线。不论有不少地方使我们感到蛇足,亚平的认识,总是配合了伟大的时代的呵!

    这一方面的诗,《都市的冬》一首失于柔弱(虽然,它使我感到轻快),而《南北楼》《一锅牛肉》都极使我感到长处。

    另方面,出现在亚平笔下的,有押了田地和宅子的逃难者(《逃难》),有《死亡线上》的母和子(《逃荒者》《三等车里》),有《卖茶人》,有《大车夫》,有歌女(《两歌女》),有《女缝工》;也有“被上帝遗弃的孩子”(《孩子们》)们。……直接都关连到家村的破碎。这些,被反映出的正是我们所熟悉的荒凉,零落,杂乱的现象。(参《农村的春天》《恐怖之夜》《新年》等。)

    上面说过,亚平的认识是配合了伟大的时代,这认识,不消说是透澈大众的根性。亚平的笔下虽然都是逆运的人们,但这些逆运的人们却总有生的渴望,总表示出了农民本性的顽强,“为了生活的又一个开始,他们在绝望里撑起未来的希望”(《新年》)的————这是在亚平的诗里极值得一提的地方。

    正因为亚平的诗歌多侧重这一方面,我总觉得这一方面在他也较有成就。集中,《恐怖之夜》《灯塔守者》《时代的弃儿》《两歌女》《孩子的疑问》《卖茶人》《生活的鞭子》……都是难得的东西。不过,作为农村风俗的叙述说来,《哄花》不能否认的是一个颇可以的表述。《逃难》把被剥削的农民的现况作了一个活映,《大沽口》更假老人的口,道出了可慨叹的今与昔,这些,也都值得我们去充分欣赏。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