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泰伯篇第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原文】

    子曰:“泰伯①,其可谓至德②也已矣。三以天下让③,民无得而称焉④。”

    【注释】

    ①泰伯:亦作“太伯”。周朝祖先古公亶父的长子,为了让位给幼弟季历,以便将来让周文王接任,便与二弟仲雍逃到句吴,成为吴国的始祖。《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昌,就是周文王姬昌,到其子武王时,便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

    ②至德:最高尚的道德。

    ③三以天下让:三让,泰伯避而出走为一让;父王古公殁,不返回奔丧,二让;免丧后,断发文身不返,三让。有此三让,昌(文王)得以继位而统一天下。

    ④‘民无得’句:谓民间并不了解泰伯让位的事迹,找不到什么明显的事实来称赞他。只是孔子崇尚“让”,称之为“至德”以励世人。

    【译文】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品德是极为高尚了!他多次将天下拱手让给季历,百姓找不到适当的语言去赞美他。”

    【原文】

    曾子曰:“以能①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②;犯而不校③。昔者吾友④尝从事于斯矣。”

    【注释】

    ①能:才能。

    ②‘有若无’二句:谓有学问却像没有学问,满腹知识却像空无所有。

    ③犯而不校:谓被人侵犯也能安之若泰,不与之计较。

    ④吾友:我的朋友,此处大概指颜渊。犯,冒犯;校,计较。

    【译文】

    曾子说:“自己才能高,却向才能低于自己的人请教;自己学识丰富,却向学识浅薄的人请教;有学问就像没有学问一样,学富五车却像空无所有一样;别人无理冒犯自己,自己也不计较。从前我的一位朋友便这样做过。”

    【原文】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①,可以寄百里之命②,临大节③而不可夺④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注释】

    ①六尺之孤:幼小的国君。六尺,古代指小孩。古代尺短,六尺约合今一百三十八厘米。

    ②百里之命:指国政。百里,指诸侯国。

    ③大节:指国家安危存亡的大事。

    ④夺:动摇、改变。

    【译文】

    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孤儿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令交付给他,面临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仍能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吗?这种人真是君子啊!”

    【原文】

    曾子曰:“士①不可以不弘毅②,任重而道远。仁③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释】

    ①士:读书人。

    ②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强。弘,志量弘大;毅,有毅力。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

    ③仁:指实现仁德。

    【译文】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宏大刚毅,因为他任重而道远。以实现整个人类的仁道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死才终止,不也遥远吗?”

    【原文】

    子曰:“兴①于《诗》,立于礼②,成于乐③。”

    【注释】

    ①兴:兴起,开始。

    ②立于礼:谓自立于学礼,礼能使人在社会上站得住脚。

    ③成于乐:即完成于学乐,把乐作为教学工作的最后阶段。孔子所谓的乐,其内容和本质都离不开礼,故常“礼乐”连言。

    【译文】

    孔子说:“《诗经》使我心志勃发,礼仪使我卓然自立,音乐使我事业成功。”

    【原文】

    子曰:“民可使由之①,不可使知之②。”

    【注释】

    ①由之:使他们按照指示的道理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