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关于顾炎武的蒋山佣残稿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华忱之

    明清之际杰出的爱国活动家和具有进步思想的学者顾炎武(一六一三-一六八二),学问淹博,著述繁富。但死后遗书文稿,均为其甥徐乾学、徐元文取至北京,祕不示人。当时虽亭林嗣子顾衍生亦「不克常见」,只得从诸友人处「■〈扌麇〉摭一二」(据顾衍生亭林著书目録跋)。徐氏兄弟对亭林诗稿又「不之爱惜,或为人取去」(何焯菰中随笔序)。由是亭林遗著颇多散佚。幸有亭林门人潘丰为之刊行若干种,其中如亭林文集及潘刻之一。但所刻也仅是亭林文稿的一部分,并不能窥见全豹。因此,潘刻亭林文集虽对我们研究顾亭林的生平和著述,有很大参考价值,但还希望能获见一个比较接近亭林文稿真面目的本子,来互相比勘,从而可以更深入地考见顾亭林一生出处大节和言论活动,而旧钞本蒋山佣残稿的出现,就大体上解决了一部分问题。

    蒋山佣残稿,顾炎武著。旧钞本,三卷。原稿久佚,其传録之本,据我所知在国内有两本:一藏常熟瞿镛铁琴铜剑楼,一藏上海涵芬楼。涵芬楼所藏,早已于「一·二八」日本侵略上海时付之一炬;瞿氏所藏,未见于著録,现亦不知存否?这本残本,也係旧人传録之本,日本大坂府立图书馆旧藏。抗日战争前由大坂府立图书馆就就原藏本摄影。原本半叶十行,行二十一字。稿心上方标「蒋山佣残稿」,下方题「尚志堂」三字。首尾有「秦峯陆熙」、「文穆」、「大坂府立图书馆」诸印。陆熙,清初画家,其生平经历已不能详考。文穆当是陆熙的字,尚志堂不知即陆氏的室名否?残稿共收九十九篇(内有一篇文字残缺),除记与孝感雄先生语一篇外,均係书札。题目下间或有顾衍生所注某某人的姓名、籍贯或简历。文中遇有「荤下」、「先妣」等字,均跳格书写;遇有「炎武」字则作空格。可以推见原底本恐即顾衍生就亭林原稿手録,而传録之本大约又係从顾衍生钞本録出。因之,所有格式亦仍其旧,依然保持原稿的面貌。后附熹庙谅阴记事一卷,係顾亭林纪述有关明神宗(朱翊钧)、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时「梃击」、「红丸」、「移宫」三大案的始末,起明光宗泰昌元年九月至十二月。为研究明史者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参考资料。据李云霑(亭林门人,又係顾衍生之师)与人论亭林遗书牋称:「先师(按指顾亭林)当日著作甚富,即以晚所见而言,尚有岱岳记四卷、熹宗谅阴记一卷(三大案皆在内,係霑手録)、昭昭夏遗声二卷(昭夏者,中夏也。选明季殉节诸公时,每人有小序一篇,係霑手録)。……今诸书不知在于何处,深为可惜。 【 载国粹学报第一年第七号。】 知熹庙谅阴记事原稿在顾亭林逝世不久,即不知流转何所。但这还是在乾隆大肆焚燬所谓「违碍」书籍以前的事。至乾隆悍然下令查缴「违碍」书籍以后,在外省移咨应燬各种书目中,已列有无名氏熹庙谅阴记事,当即顾亭林所撰之书。据此可知熹庙谅阴记事原本,在乾隆下令焚书时必然已遭焚毁。因而这本经旧人传録的残稿和记事,在日本也一向被珍视著,至誉为「海内孤本」(日本长泽规矩也亭林著述考中语)。自清代以来向未刊行。

    我们取残稿与潘丰刻本亭林文集详加比勘,其中两见于残稿和刻本文集的有与友人论服制书等三十九篇;为残稿所有而未刻入文集的有答门人毛景岩书等六十篇。这未刻入亭林文集的六十遗文特别值得珍视。它们涉及的方面极其广泛,有些是顾亭林谈山东章丘谢世泰侵占他的大桑家庄田产的(如残稿卷一答张稷若书、与魏某书等);有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