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97卷 卷九十七 慶元黨案(附晚宋詆詈諸儒者)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慶元黨案 (全祖望補本)

    慶元黨案表

    曾任宰執者  曾任待制以上  餘官三十一  武臣三人: 士人八人

    四人:    者十三人:   人:     皇甫斌   :

    趙汝愚    朱熹      劉光祖    范仲壬   楊宏中

    (別見《玉山 (別為《晦翁  (別為《丘劉 張致壬   周端朝(別見

    學案》。)  學案》。)   諸儒學案》。)張致遠   《嶽麓諸儒學

    留正     徐誼      呂祖儉(《東       案》。)

    周必大    (別為《徐陳  萊學案》。)       張

    (別見《范許 諸儒學案》。  葉適(別為《       林仲麟

    諸儒學案》。 )       水心學案》。       蔣傳

    )      彭龜年     )            徐範

    王藺     (別為《嶽麓  楊方           蔡元定(別為

    諸儒學案》。  (別見《滄洲       《西山蔡氏學

    )       諸            案》。)

    陳傅良     儒學案》。)       呂祖泰(別見

    (別為《止齋   項安世          《東萊學案》

    學案》。)   (別見《晦翁       。)

    薛叔似     學

    (別見《艮齋  案》。)

    學案》。)   李

    章(別見《  沈有開

    玉山學案》。) (並見《嶽麓

    鄭湜      諸儒學案》。

    樓鑰(別見《  )

    丘劉諸儒學案  曾三聘

    》。)     (別見《滄

    林大中(別見  洲諸儒學案》

    《丘劉諸儒學  。)

    案》。)    游仲鴻

    黃由      (別見《丘

    黃黼(別見《  劉諸儒學案

    涑水學案》。) 》。)

    何異      吳獵

    孫逢吉     (別見《嶽麓諸儒學案》。)

    李祥

    楊簡

    (別為《慈湖學案》。)

    趙汝

    (別見《水心學案》。)

    趙汝談

    (別見《滄洲諸儒學案》。)

    陳峴

    (別見《玉山學案》。)

    范仲黼

    (別見《二江諸儒學案》。)

    汪逵

    (別見《玉山學案》。)

    孫元卿

    袁燮

    (別為《絜齋學案》。)

    陳武

    (別見《止齋學案》。)

    田澹

    黃度

    (別見《止齋學案》。)

    詹體仁

    (別見《滄洲諸儒學案》。)

    蔡幼學

    (別見《止齋學案》。)

    黃灝

    (別見《滄洲諸儒學案》。)

    周南(別見《水心學案》。)

    吳柔勝(別見《晦翁學案》。)

    王厚之(別見《象山學案》。)

    孟浩

    趙鞏(別見《丘劉諸儒學案》。)

    白炎震

    ----

    慶元黨案序錄

    (梓材謹案:是卷《序錄》,統見上卷《元祐黨案》。)

    紹興二十九年己卯     紹興三十年庚辰      紹興三十一年辛巳

    八月,陳魯公康伯言朱晦庵 魯公相。         魯公相。

    熹之賢,召赴行在。晦庵辭不出。

    九月,魯公相。

    紹興三十二年壬午     隆興元年癸未       隆興二年甲申

    魯公相。         正月,史忠定浩相。    十一月,魯公復相。

    六月,高宗內禪,孝宗即位。以魯公言,再召晦庵。晦庵

    十二月,胡籍溪憲卒。   既見,首論講學、復讎二事

    。不合意,除武學博士待次

    。

    四月,賜進士得呂東萊祖謙。

    五月,忠定罷。

    十二月,張魏公浚相。陳龍

    川亮上《中興論》。魯公罷。

    乾道元年乙酉       乾道二年丙戌       乾道三年丁亥

    二月,魯公卒。      十二月,魏文節杞相。   陳正獻俊卿、劉忠肅珙初秉

    促晦庵就職。又以執政錢端              政。

    禮等議論不合,引歸。                晦庵差充樞密院編修官。九

    月,丁母憂。

    乾道四年戊子      乾道五年己丑       乾道六年庚寅

    十月,陳正獻相。     春,釋奠先聖。大學錄魏元 五月,正獻罷。

    履掞之白宰相,請罷王安石

    父子從祀,而追爵二程。宰

    相不可。

    八月,虞雍公允文相。是年

    賜進士鄭僑第一。

    乾道七年辛卯       乾道八年壬辰      乾道九年癸巳

    魯公獨相。        八月,梁儀公克家相。   五月,晦庵主管台州崇道觀。

    九月,雍公罷。

    淳熙元年甲午       淳熙二年乙未       淳熙三年丙申

    二月,雍公卒。      葉衡獨相。        二月,汪玉山卒

    十一月,葉衡相。                  龔莊敏行丞相事,薦晦庵,

    除祕書郎。

    後奉祠。

    除呂東萊祕書郎、國史院編

    修。

    淳熙四年丁酉       淳熙五年戊戌       淳熙六年己亥

    六月,龔莊敏罷。     三月,史忠定復相,薦召晦 衛公獨相。

    趙侍郎粹中奏,乞去王雱而 庵、東萊、張南軒栻及曾逢擇本朝名儒列于從祀。孝宗 南。軒不至。趙衛公雄執政諭以范司馬二文正、歐陽蘇 。

    二文忠從祀。趙衛公欲置范 忠定薦晦庵,差知南康軍。

    、歐,而升司馬、蘇于堂上 十一月,忠定罷。

    ,參政龔茂良、李彥穎不以 衛公相。

    為可,乃不行。秋,去王雱畫像。

    淳熙七年庚子       淳熙八年辛丑       淳熙九年壬寅

    衛公獨相。        二月,象山訪晦庵于南康。 魯公獨相。

    二月,南軒卒。      五月,以史忠定為少師。  正月,除象山國子學正。

    晦庵除提舉江西常平茶鹽, 六月,忠定薦薛象先、楊慈 八月,晦庵以浙東賑濟有勞,

    待四年闕。        湖、陸象山、陳益之、石應 進徽猷閣。

    七月,除直祕閣,改除提舉 之、宗昭、葉水心、袁絜齋

    浙東常平茶鹽。      、趙靜之,善譽張子智等十

    九月,陸復齋九齡調全州教 五人。

    授,未上,卒。      七月,東萊卒。

    十二月,胡忠簡卒。    八月,王魯公淮相。

    是年賜進士黃由第一。

    淳熙十年癸卯       淳熙十一年甲辰      淳熙十二年乙巳

    魯公獨相。        魯公獨相。        魯公獨相。

    正月,晦庵差主管台州崇道 十一月,令峽州歲時存問

    觀,自是杜門不出,作武夷 郭白雲雍。

    精舍居之。

    六月,陳賈論道學欺世盜名,乞擯斥。時鄭丙為吏部尚書,亦上言「近世有所謂道學者,欺世盜名,不宜信用」,遂有道學之目。

    十二月,象山遷敕令所刪定官。

    淳熙十三年丙午      淳熙十四年丁未      淳熙十五年戊申

    魏公獨相。        二月,周益公必大相。   五月,魯公罷。

    十一月,除象山將作監丞,  六月,梁儀公卒。     詔晦庵主管西太乙宮、並崇

    王給事信論駮,改主管台  七月,晦庵除江西提刑,力 政殿說書。除祕閣修撰,依

    州崇道觀。         辭。           舊主管崇福宮。辭職,依舊

    十二月,陳魏公卒。    魯公秉政日久,士多失職。 直寶文閣。

    益公相,拱默

    無所預。詹元       八月,晦庵除兵部郎官,未

    善體仁率同志者請于益公, 供職。林栗劾晦庵奏狀,葉

    反覆極論,責以變通之理, 水心適為晦庵辯誣及論陳賈

    因疏納知名士廢不用者。陳 封事。

    君舉傅良而下三十三人,益 晦庵除江東轉運副使,辭。

    公雖不能用,然其後亦多所 十月,差知漳州。

    收擢。

    十二月,郭白雲卒。

    淳熙十六年己酉      紹熙元年庚戌      紹熙二年辛亥

    正月,留魏公正相,擢何澹 魏公獨相。       魏公獨相。

    為諫官,攻益公。     正月,起陳止齋為吏部員外春,晦庵除祕閣修撰,奉祠

    二月,孝宗內禪,光宗即位。郎。          。九月,除湖南轉運副使,

    五月,益公罷。      二月,劉文節光祖論道學非差知靜江府,辭。差知潭州

    八月,王淮死。      程氏之私言。入對,復論「。

    九月,劉子澄清之卒。大學 前諫議大夫陳賈、今右正言冬,光宗不豫,繼而以疑畏

    博士沈應元有開力勸魏公以 黃掄,憸黠佞柔,清議所非得疾,于是過重華之禮始簡

    拔用知名之士,魏公從之,  」。出賈與祠,掄補郡, 。

    自是一時善類多聚于朝。  二人皆攻道學者也。

    十二月,詔起象山主荊門軍。

    紹熙三年壬子       紹熙四年癸丑       紹熙五年甲寅

    魏公獨相。        三月,葛邲相。      六月,孝宗崩。

    十一月,羅尚書點、尤給事 五月,賜進士陳龍川第一, 七月,寧宗即位,尊光宗為

    袤、黃舍人裳、      授建康簽判,未至,卒。  「太上皇」。授黃直卿榦為

    黃御史度、葉郎官適等請光 六月,胡簽樞晉臣卒。   迪功郎。

    宗朝重華宮,不從。                 八月,晦庵除煥章閣待制、侍講。

    魏公罷。

    趙忠定汝愚相。

    擢徐子宜誼中書門下省檢正

    諸房公事。韓侂冑用事。

    九月,張叔椿除諫除諫議大

    夫,上奏論學術不可偏尚。

    羅樞密點卒。

    十月辛卯,晦庵入見。又約

    彭子壽龜年,同請對白發侂

    冑之奸。黃正言度欲論侂冑

    ,謀泄,以內批斥去。閏十

    月,晦庵除宮觀,忠定獨袖

    內批還上。樓宣獻鑰封還錄

    黃,鄧舍人馹面奏乞留,上

    許,除京祠。已而不下,劉

    文節光祖又言之,陳文節傅

    良再封還錄黃,除晦庵寶文

    閣待制與郡。劉文節再上疏

    留行,不報。樓宣獻再封還

    錄黃,有旨,依已降指揮孫

    侍郎逢吉上疏,留晦庵。吳

    文定獵入劄子乞留,不報。

    晦庵在朝甫四十六日。

    自是,陳文節、吳文定、劉

    文節各先後斥去。十一月,

    晦庵差知江陵府,再辭,提

    舉鴻慶宮。是年,黃尚書裳亦

    卒。

    慶元元年乙卯       慶元二年丙辰       慶元三年丁巳

    侂冑用事。        侂冑用事。        侂冑用事。

    三月,忠定以右正言李沐論 正月,京鏜相,何澹同知樞 先是,有詔「監司、

    其擅權求勝而罷。章茂獻穎 密院事,自是主偽學之禁者 帥守薦舉改官,並于奏牘前

    上疏留之,李沐劾其附下罔 凡六年。忠定至衡州,服藥 聲說不是偽學,如是偽學,甘

    上,與郡。徐子宜亦上疏請 而卒。          伏朝典」。

    留之,子宜罷。李元德祥、 劉德秀論留魏公引偽學之徒 二月,邵褒請「自今權臣之

    楊敬仲簡復疏留忠定,沐又 以危社稷,偽學之稱自此始 黨,偽學之徒,不得除在內

    劾之,元德、敬仲俱罷。  。            差遣」。○梓材案:邵褒,

    四月,呂子約祖儉又疏留忠 二月,省闈知貢舉葉翥等奏 《道命錄》作趙衰然。

    定併晦庵、彭子壽等不當去 論文弊,《六經》、《語》、三月,劉三傑論「偽學黨變

    ,語侵侂冑,子約詔送韶州 《孟》、《中庸》、《大學》而為逆黨,防之不可不至」

    安置,鄧舍人馹封還錄黃。 之書為世大禁。      。

    太學生楊宏中、周端朝、張 七月,呂子約于筠州。  留魏公送邵州居住。

    、林仲麟、蔣傳、徐範六 八月,胡紘論「偽學猖獗, 六月,言者楊寅論廷省魁兩

    人伏闕上書。六月,詔宏中 圖不軌,豈可容其並進」。 優釋褐皆偽徒,不可輕召。

    等各送五百里外軍州編管。 沈繼祖以胡紘■劾晦庵。  十二月,王沇乞置偽學之籍

    劉德秀又劾孫東伯元卿、袁 十二月,蔡西山元定編   ,于是著籍者,宰執則有趙

    和叔燮、陳蕃叟武,皆罷 管道州。        忠定等四人,待制以上則有

    去。汪季路逵入劄子辯之,              朱晦庵等十三人,餘官則有

    亦罷。德秀上疏,乞考覈真              劉文節光祖等三十一人,武

    偽而辨邪正。                    臣則有皇甫斌等三人,士人

    則有楊宏中等八人,共五十九人。

    七月,何澹論「專門之學,

    短拙姦詐,宜錄真去偽」。

    詔榜朝堂,于是忠定引用之              是年,蔡西山卒于舂陵。

    人一網盡矣。

    十一月,責忠定永州安置,徐子宜南安軍安置。

    十二月,晦庵罷待制,仍舊宮觀。

    慶元四年戊午       慶元五年己未       慶元六年庚申

    侂冑用事。        侂冑用事。        侂冑用事。

    四月,姚愈論「姦偽之徒, 正月,詔彭子壽追三官勒停 閏二月,謝深甫相。

    盜名欺世,乞定國是」。  ,曾無逸三聘追兩官。   三月晦庵卒于考亭。

    五月,命高文虎草詔,諭告 二月,詔劉文節落職,房州 八月,京鏜死。

    偽邪之徒,改視聽。   居住。          言者施康年論「偽徒會送偽師

    十二月,晦庵乞致仕。   五月,賜進士得真西山德秀 朱某之葬,乞嚴行約束」。

    、魏鶴山了翁。

    九月,進士呂泰然祖泰擊登

    聞鼓上書,論不當立偽學之

    禁,送連州拘管,又配欽州

    牢城收管。

    十二月,言者乞虛偽之徒姑

    與外祠,使宿道向方。

    晦庵依所乞,守朝奉大夫致

    仕。

    嘉泰元年辛酉       嘉泰二年壬戌       嘉泰三年癸亥

    侂冑用事。        侂冑用事。        侂冑用事。

    二月,議者又言:「偽學之 正月,言者論:「習偽之徒 五月,陳自強相。

    徒,未能盡革,願于用人聽 ,倡為攻偽之說,乞禁止

    言之際,防微杜漸。」貶益 。」

    公為少保。        二月朔,以張孝伯、陳景思

    八月,李肅簡祥卒。    言,追復趙忠定資政殿大學

    士,黨人之見在者徐子宜誼

    、劉德修光祖、陳止齋傅

    良、章茂獻穎、薛象先叔似

    、葉水心適、林正甫大中、

    詹元善體仁、蔡行之幼學、

    曾無逸三聘、項平甫安世、

    范文叔仲黼、黃商伯灝、游

    子正仲鴻之流,咸先後復官

    自便,或典州郡、宮觀。又

    削薦牘中不係偽學一節,俾

    毋復有言。

    十月,除晦庵華文閣待制與

    致仕恩澤。

    十二月,周益公復少傅,留

    魏公復少保,自是學禁稍稍

    解矣。

    嘉泰四年甲子       開禧元年乙丑       開禧二年丙寅

    侂冑用事。        侂冑用事。        侂冑專政。

    十二月,益公卒。     七月,留魏公卒。     七月,楊誠齋萬里卒。

    侂冑以太師、永興軍節度使 十二月,吳曦受金命稱王。

    、平原郡王平章軍國事。  彭子壽龜年卒。

    開禧三年丁卯       嘉定元年戊辰       嘉定二年己巳

    侂冑專政。        二月,詔趙忠定盡復原官, 史彌遠獨相。

    十一月三日,定計,侂冑伏 賜諡。          正月,以樓攻媿鑰參知政事

    誅。           六月,林正惠大中卒。   。

    十二月,錢象祖相。    七月,丘忠定卒。    十二月,晦庵賜諡文公。博

    十月,史彌遠相。     士章徠議諡「文忠」,劉考

    晦庵有旨賜諡。      功彌正去「忠」存「文」。

    詔褒錄上書六士。     于是彭龜年、孫逢吉、呂祖

    趙忠定轉贈太師,追封沂國 儉以次賜諡。

    公。           蔡西山特贈迪功郎。

    十二月,象祖罷。

    是年號為更化。

    嘉定三年庚午       嘉定四年辛未       嘉定五年壬申

    彌遠獨相。        彌遠獨相。        彌遠獨相。

    五月,追贈晦庵中大夫、寶 十二月,李仲貫道傳乞下除 劉晦伯爚乞以晦庵《語》、

    謨閣直學士。       學禁之詔,頌朱子《四書》,《孟集註》列于學官。從

    定周、邵、程、張五先生從祀             之。

    。未行。

    是年,呂泰然卒。

    嘉定六年癸酉       嘉定七年甲戌       嘉定八年乙亥

    彌遠獨相。        彌遠獨相。        彌遠獨相。

    八月,衛資政涇奏,為張南 六月,丘婺州壽雋奏,為呂

    軒請諡。         東萊請諡。

    八月,賜南軒諡。博士孔煒

    議諡曰「宣」,楊考功汝明

    覆議,從之。

    嘉定九年丙子       嘉定十年丁丑       嘉定十一年戊寅

    彌遠獨相。        彌遠獨相。        彌遠獨相。

    正月,賜東萊諡。孔煒議諡 魏鶴山為周、二程、張四曰「成」,丁考功端祖覆議 先生請諡。

    ,從之。         賜陸象山九淵諡曰文安。

    魏鶴山了翁為周濂溪請諡。 是年,賜進士吳潛第一。

    十一月,任伯起希夷為二程請諡。

    嘉定十二年己卯      嘉定十三年庚辰      嘉定十四年辛巳

    彌遠獨相。        彌遠獨相。        彌遠獨相。

    六月,臧太常格議諡濂溪曰 三月,李蘄州誠之死節。

    「元」,明道曰「純」,伊 十二月,魏鶴山再為橫渠請

    川曰「正」,樓考功觀覆議 諡。

    ,從之。

    嘉定十五年壬午      嘉定十六年癸未      嘉定十七年甲申

    彌遠獨相。        彌遠獨相。        彌遠獨相。

    五月,賜進士蔣重珍第一。 正月,錄用伊川後人,補伊

    博士議諡橫渠曰「達」。禮 川曾孫觀之登仕郎。

    部侍郎議諡于「明」、「誠 六月,詔補伊川玄孫源迪功

    」、「中」三字取一字用之 郎。

    。鶴山擬用「誠」字,議者 八月,寧宗崩,理宗即位。

    以為不可。

    ○雲濠案:《道命錄》自註云:

    國史本傳稱諡曰「明」,熊

    氏去非《性理群書》稱諡曰「獻」

    未知孰是。○梓材案:鶴山入

    為太常少卿,定諡曰「明」

    ,然最後定諡曰「獻」。

    ----

    忠定趙子直先生汝愚(別見《玉山學案》。)

    忠宣留仲至先生正

    留正,字仲至,泉州晉江人。鄂國公從效六世孫。紹興十三年,第進士。孝宗朝除給事中,兼權吏部尚書,言:「用人莫先論相。望精選人才,與圖大計。」時相不樂,出知紹興府。後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以簡素化民,除端明殿學士、參知政事、同知樞密事。孝宗密諭內禪意,拜右丞相。光宗受禪,姜特立擢知閤門事,聲勢浸盛。乞斥逐,上意猶未決。特立謁之曰:「上以丞相在位久,欲選左相,葉翥、張枃當擇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