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紫柏尊者别集附录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期会。遂把火焉。师有文集。及圜中语录。金沙门人合刻。共一十六卷。后三十二年。有私淑弟子。四明陆符。删次补纂。为紫柏心要四卷。序而藏于家。

    传略。据塔铭为整顿先后。盖以传说之最真者。至大师被患本末。当湖季高宗文血骨塔记。载之独详。因采补以入。若大师里氏。定为吴江。季高谓。此特因师无巴生传。有生於青草滩语。且记沈十林云。固曾询之。师曰。有益则言。无益则止。卜之以阄不果。此更诵说大师者。不可不知也。

    东厂缉访妖书底簿

    万历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申时。东厂番役李泰等报。到僧人达观。由崇文门内观音寺起身。骑坐黑驴一头。带徒僧二人。俗人一名。到于北安门外。观音庵住歇。五鼓出阜城门。去讫。

    十二月初一日。办事李继祖等。访得达观在西山檀柘寺潜住。西司房办事吴应斗拏获。锦衣卫候审。

    初二日王之祯。令校尉将达观带到西司房。当厅问说。你是个高僧。如何不在深山修行。缘何来京城中。交结士夫。干预公事。有达观回说。明公说的是。我也欲要远去。今在西山暂住。我心中原无别事。今既遭遇。是我前世业障。

    初三日。王之祯问。达观你是那里人。为何造作妖书。达观回说。贫僧是苏州府。吴江县人。自幼出家。于万历元年来京。受 圣上无量之恩。那有此事。苍苍在上。若有一字。即该万死。之祯问。康御史[打-丁+(容-口+又)]出你与沈令誉书。立心要远而大。书内怎么说。达观回说。因为德清与耿一兰。争海印寺。造下业障。贫僧将此书与沈令誉。托牌子官阎鸾。未曾举行。之祯问。你书内如何将 穆宗皇帝称夫。你虽方外人。亦是 朝廷臣子。这是你不省事处。达观回说。贫僧止以五伦内所据写之。只是教人学好。并不敢有一字为非。之祯说。恃着你有学问。造作妖书。你不肯实招。令校尉将手扭开了。将手指拶一拶。敲一百下。达观回说。这样事情。不是贫僧做的。之祯又问。你为僧只合居山谷修行。是你本等。你来京。所干何事。达观回说。贫僧因化藏经。并修高僧传。续传灯录。因此来京暂住 又沈令誉供。系吴江县人。先年在籍投拜。被参问绞监。故僧人达观为师。万历三十年六月。以行医来京。比达观先已在京。朝夕相往计议。救拔德清张本。及纠结月清戒山等。谋进佛牙(云云)。

    右东厂缉访妖书底簿。故司理陈矩家所藏。一时拷掠诘问。与大师从容应对。不激不挠。其实录备见于此。可与圜中语录。相证明也。奸邪小人。快心钩党。欲借大师为一网。斩艾贤士大夫之异己者。遂不惮杀阿罗汉。造弥天积劫之业。江夏郭文毅公正域。撰妖书始末。特书其事。国史僧史。胥有征焉。载笔者宜详考之。以补塔铭之阙。石渠旧史谦益谨识。

    送达观大师序

    昔人云。佛法难值。善知识难遇。盖两重之。余谓不然。即值佛法矣。不遇善知识。道眼终不开通。譬如生育人不见日月。岂日月咎。一旦有大医王。抉其障医而还之明。此岂寻常欣幸哉。余将三十岁。始知有佛法。又数年始遇达观师于嘉善之风泾。此时习天台教。师略施钩锥。余本然无自。盖犹勿遇也。又数年遭先人之变。居忧里中。时营复楞严。师暂憩东静室。余屡过焉。师密以缘生无性之旨。方便开示。余觉有悟。如风痹人始识痛痒矣。逾年师将云水。赠余白衲。并白衲歌。俗以凡质。蒙师曲诱。庆与愧俱。自乙酉别师。庚寅再晤金坛。辛卯仲夏再晤姑苏。至今日之晤凡三。盖屈指十年所。余道业不加进。负师实多。乃师道眼益明。操履益氷洁。而功益精且勤。盖胁未尝至席也。师谓予。君辈无惭愧。坐无胜解。有胜解则生惭愧。自然照齐到。因扣坛经。佛性诸法。常无常义诘余。余目过了然。一再销文。顿觉语涩。盖真无自性。故能起妄。妄无自性。故能会真众生二乘。所共迷执。不繇圣经。莫畅玄旨。是日再晤静海。师再三逼拶。遂通斯义。有如拨雾。益悟向来依教随文。取便口诵。其乖佛意多矣。师比精周易。绝喜东坡传义。谓余曰。吾向浅视儒书。今观周孔之言。对镜见面。未有违佛者。违佛者注脚耳。为余剖析性情魂魄之旨。明快直截。令人喜跃。彼钻故纸者。真足愧死。嗟乎。如此人。奈何可一日不亲近承事哉。今师且行矣。师心如空。身如云如影。行如金玉。以慈悲为床座。以山河大地为园囿。瓶锡所到天龙执侍。诸佛授手。大根大器。在在合集。如水投水。波波无尽。何有於余之蒙。又何有于蒙者之言所喋喋者。以勖夫遇师者生难遭想耳。是为序。万历甲午。五月十又三日。真实居士凭梦祯。和南书于南翰林之公署。

    华亭董其昌曰。达观禅师。初至云间。余时为诸生。与会于积庆方丈。越三日观师过访。稽首请余。为思大禅师大乘正观序曰。王廷尉妙于文章。陆宗伯深於禅理。合之双美。离之两伤。道人于子有厚望耳。余自此始沉酣内典。参究宗乘。后得密藏禅师激扬。稍有所契。后观师留长安。余以书招之曰。马上君子无佛性。不如东南云水。接引初机利根。绍隆大法。自是不复相闻。癸卯冬。大狱波及观师。[打-丁+(容-口+又)]其书。此书不知何在。余谓。此足以报观师矣。昔人以三转语报法乳恩。有以也。

    又曰。观师答问。常有不经人道语。余曾问。菩萨处胎受生之后。还知前生为谁。如所云宿命通否。师曰。圣人无我。但受生之后。前生所作。循业发现。宛然如一日。安用自知为张三李四。许多我相。又余时方应举。日用攻举子业。余问。此於学道。宁不相妨否。师曰。譬如好色人患思忆病。此人二六时中。宁废着衣吃饭一切酬应否。虽复着衣吃饭一切酬应。其思忆病相续不断。即作意断之。其病益深。李太白诗曰。抽刀断水水更流。是也。有患烦恼尘缘能障道者。若为扫除。师曰。如一男子。有杀父雠。怀愤欲报。拂拭纯钩。毕生寻觅。初闻张三。二十年后知此真雠。本是李四。便舍张三。直觅李四。诸人欲扫除烦恼。正为未知真雠也。此语与张拙断除烦恼重增病。更觉透彻。今紫柏老人集。乃不见载。知法语所遗。多矣。

    跋紫柏尊者全集

    昔人叹中峰辍席不知道隐何方。以予耳目所及。如达观可大师。真末法中龙象也。读其书。想见其志气雄爽。为人真切。最可敬者。不以释迦压孔老。不以内典废子史。于佛法中不以宗压教。不以性废相。不以贤首废天台。盖其见地融朗。圆摄万法。故横口所说。无挂碍。无偏党。与偎墙倚壁。随人妍[娟-月+虫]者。大不侔矣。其于石门文字禅。东坡禅喜集。称之不去口。盖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以文字般若作观照实相之阶梯。不妨高抬慧业。诱掖利根则。又此老之深心密意也。常熟顾大韶仲恭谨识。

    忆万历庚申岁。达老之徒澹居铠公。持紫柏集见示。予为校定二十卷。铠公携往庐山。今其本存亡不可知。然料难再睹矣。此金坛于氏所刻。不知谁所删定。较予所定本。似有遗漏。聊记所忆。一二条于后。与某人书云。宗门问答。如蛮人说蛮语。蛮人当自解之。此语颇有味。又一传记。大盗某为僧。杀倡断爱。习静得果始末甚奇。又有一则盛称本朝高僧琦楚石。又与马御史经纶论李卓五往复书。俱可传。今本皆无之。顾大韶又识。

    紫柏老人集钞序

    紫柏老人。示现嘉靖。度生万历。方余驹齿甫落。则已厌人间世。还兜率内院矣。余既深自痛恨。不获亲叩筹室。然犹幸从山中禅衲。憨公塔铭。洞悉老人行履。大都直捷似黄檗。通悟似临济。雄猛刚烈似天目高峰。至於繇相归性。即缘生以指点无生。殆卓卓乎彼土天亲所不能踰。我震旦中相宗诸师所不能窥其阃奥也。嗟夫。入此门庭。谁不具决定志。发弘大愿。乃一朝布袋打失。桶底篐脱。或以嗔。或以喜。或以辩才乐说。或以佛事庄严。亦若各听其机缘之所遭。各随其天性之所近。盖从来未有学步邯郸。抵掌叔敖。尘尾雷同。而可以上传祖灯者也。昔有讥陈元龙骄而自矜者。应之曰。一门雍穆。有德有行。吾敬陈元方兄弟。渊清玉洁。有礼有法。吾敬华子鱼。清修嫉恶。有识有义。吾敬赵元达。博闻强记。奇逸卓斝。吾敬孔文举。雄姿杰出。有王霸之姿。吾敬刘玄德。所敬如此何骄之有。嗟夫。此可以定老人矣。全集卷帙浩繁。且多重复。兹特摘其最要者。以为老人文字三昧。崇祯甲戌蒲月。甬东钱启忠沃心甫。题于浔阳之长松馆中。

    紫柏老人别集附录卷(终)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