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紫柏尊者别集卷之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虞山白衣私淑弟子蒙叟钱谦益纂阅

    径山寂照六世孙传临济宗契颖寿梓

    语录

    修行四难

    修行易而悟心难。悟心易而治心难。治心易而无心难。无心易而用心难。凡圣情尽。体露其常。随宜出兴。不失于时。故曰。用心难。如倚门傍户者。大都不可与语此也。学佛者倚傍释迦。学儒者倚傍孔丘。学道者倚傍老聃。离却依傍。露地上立脚。如师子王。往返游行。跳踯自在。了无依倚。惟悟彻心光者。信手便用。信手便用。方是随宜出兴。不失于时者也。若定上座。从临济来。或问。如何是禅河穷到底。定即搊住。掷向桥下。有同行解之。定曰。若不是这老冻脓。直教禅河穷到底。定可谓信手便用者矣。总论随宜出兴。善用其心处。如是之用。出世即名为佛。经世即名为儒。养生即名为老。彼倚门傍户者。譬犹贾舟。自无势力。假冒他势。扁其额曰。某翰阁。某部寺。某台谏。以欺诳一切不知者。解不望风而靡。若彼真主。卒然相值。则所冒扁。不惟不敢张炫。而且覆藏之不暇。呜呼。男儿家顶天立地。睁眉弩眼。高谈阔论。孰不自谓圣贤豪杰之徒。一旦撞着个没面目汉子。将无孔铁锤。轻轻敲击。未有不眼目动定。支吾不及。如是而安望其能知四难之旨乎。

    示众

    大抵众生之机。不越四料简。有高而不能下者。有下而不能高者。有不能高下者。有能高能下者。善教者随机接引。

    又。

    一僧作长歌送师北行。字画不楷。内有差舛。掌之曰。今之学者。且莫说向上巴鼻。即进退辞让之节。事师交友之道。茫然不知学恁么佛法。

    示涂毒居士书云。我今止有报佛恩一事。[拚-ㄙ+ㄊ]却自命。一切利害毁誉。非我所知。我逆逆顺顺。浅浅深深。非汝辈所知。

    中峰禅师刻石殿偈云。生生菩萨家。世世常出家。心不忘般若。身不离袈裟。师令缁白念诵曰。修行人多堕富贵。皆由愿力轻微。心有染着。永嘉大师。所以这般发愿。

    又云弇州王居士。临终。愿生贫贱。童真出家。归依大善知识。却难得。

    俗谛中人。入吾法中。如人溺大海。露发髻子。善知识提携。如援发髻子相似。须自家尽命挣着。不然是自要沉没。千佛出世。也难救取。

    师问陆生云。昔支公有言。知废则觉全。旨意如何。陆云。知废可以全觉。又问。汝知曾废否。云不曾。又问。汝是知否。云是。师云。是知知不知。

    师问僧云。汝曾念圆觉经否。云今日念一部。又问。圆觉经云。如来入於神通大光明藏。田中虾蟆。入神通大光明藏否。云入。又问。既入神通大光明藏。云何又做虾蟆。云不入。又问。一切众生。皆证圆觉。又如何理会。云佛意一切众生。皆可修证圆觉。师叱之曰。若一切众生。皆修证而证圆觉者。何不曰一切诸佛皆证圆觉。僧无语。

    示众

    余读普门品。至於若多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不觉掩卷三叹。感圣言之明白照着。皎如日星。无奈读者於平常中作胜解想。所以本易而反难也。夫三毒者。果有性乎。果无性乎。如其有性。则常劫恭敬称念菩萨。终无空理。如其无性。凡触不可意事。及可意事。何即怫然而怒。忻然而喜耶。余以是知三毒。菩萨。出没无常。如一指之屈伸耳。凡读经者。於此了然不惑。则普门示现。岂独观音能之。我不能哉。

    示僧明璇

    大凡男子家立心作事。先要究明源本。源若不清。流必昏。本若不固。枝必枯。故学出世法。先要洞明自心。然后昭廓心境。穷内外典籍。而大其波澜。则化风自远矣。人天自向矣。学世间法。亦先要讲明仁义。扩充度量。凡经世糟粕亦须嚼过。复加真实心地。行之既久。一旦临事。自然接拍成令矣。又洞明自心。贵在情死。盖情不死。性不活。则於博地凡夫。欲其直下转识成智。心境圆通。安有是处。故情不死。岂惟禅不可参。即问学亦难到精深处。吾与汝先授五根本戒者。亦愿汝根门洁白。攀缘自断。情亦渐死耳。设情不死。夹带修行。谓之野干种。何哉。以其自生至死。若静若动。若秽若洁。若精进若懒堕。无非情故。故曰万物浮沉於生死者。情为其累焉。且道情死一句子。又作么生举扬。是佛是魔皆蛊毒。非魔非佛总冤雠。直饶棒下翻身汉。未入黎奴白牯流。若学世间法。非老汉本色。他家自有门头在。兹不多说。惟源与本不可草率。则种种皆然。汝果能依吾言语做去。决不赚汝。珍重。

    示丹阳老人诵毗舍浮佛偈

    本来一切自在。一有身心。便不自在矣。以有身故随生随死。以有心故随憎随爱。随生则怖死。随死则迷生。随憎则爱亦成憎。随爱则憎亦成爱。以故生死无常。憎爱百出。即一切直下自在。翻成一切不自在矣。故能达生死不可得者。虽处生死而无患。能了爱憎不可得者。虽当好恶而常闲。此意易悟难行。果行之积久。即一切不自在者。直下又翻成一切自在矣。欲明此旨。须诵毗舍浮佛授道偈千百万遍。无论愚智自然开解。

    示狄都护

    要拏的是去的耶。去的是要拏的耶。此两个子。孰宾孰主。判然拣辨得出。自然诸想顿寂。不坐於空。到此时节。自知好恶矣。问人何益。

    示海盐善人

    心善莲花开。不善莲花谢。莲花在自心。鲜明不假借。

    即心是佛。头上安头。离心是佛。斩头觅活。不即不离。若是佛者。总成埋没。终不成佛。若欲成佛。须悟此旨。

    观身

    吾尝谛观此身。两乂九孔。倘裸体通衢之冲。吾知无分贤愚少长之人。必以为丑而怪之矣。再去吾皮肤而观之。吾又知观者俱怖畏而逃矣。吾又去吾筋肉骨立于稠人之中。岂惟怖畏而逃之哉。必人人胆惊魂丧而不忍观也。噫。彼观者怖畏吾。而不返怖己。谓之有智可乎。

    佛光

    僧之有光。定慧并强。定则情空。慧则性彰。两者互夺。一存一亡。此非口说。心悟力行。

    示志灯

    志乃心之所在。灯乃光耿破暗。暗破心地。自然高明。心地既高明。则大人君子。便不下视汝矣。

    与于中甫

    浮沉别道。情为其累。当断不断。幽絷奚释。

    示如闻

    众生横计。封蔽本心。是故於全体作用中。疑而不能用也。一夕余将一指屈而问如闻曰。汝见么。曰见。此外见否。曰不知。余喟然嗟叹久之。而示之曰。我此指一屈。一切圣凡。一切依正。无有一法可伸者。岂唯此屈如是。法法皆然。如一念生灭。生则尽虚空界俱生。无有芥菜子许空隙可容灭者。灭亦如是。维摩为弥勒曰。一切众生皆如。又文殊对维摩曰。居士我不来相而来。若初有来。今则不能见居士矣。由是言之。则不来非来。来非不来。明矣。惟谛了自心者。情见渐破。於此法门。通得一法。而法法皆了矣。

    勉法兴

    佛言。住家比丘。见客比丘来。心上不喜。此我法灭兆也。余读经至此。不觉涕泗横流。法兴有供众志。书此勉之。

    义井语录(平湖西源居士陆基忠述)

    师说。多读书的人。终是近真。以其被佛祖圣贤言语。熏得此心熟了。熏得熟了。纵习气不好。也渐渐熏得香。

    师说。全要讲透这个明心见性四字。你说心性。是一是二。某请师开说。师说心性原无二。众人不见性。所以说百姓日用而不知也。至人能自见其性。岂非明心乎。见性则心自明。非是明了心。方能见得性也。

    师说。志公说坐卧不知原是道。只么忙忙受辛苦。师又说道如水。水中有鱼。大几千里者。有鱼小如毛发者。大鱼以为我大。小鱼以为我小。此情也。非理也。理则鱼无大小。皆全是水。作如是观。此理也。非情也。情本无根。自性变而有之。无我而灵者。性也。有我而昧者。情也。众人率有我而昧者应事。所以不能通天下之情。圣人率无我而灵者应事。所以能通天下之情。而吉凶祸福不能累尔。说虽如此。名不检则义不精。义不精则理不彻。理不彻则性不尽。性不尽欲至於命。无有是处。夫命用也。此用现前。虚空可以卷舒。有无可以为一条。佛说有无二法。摄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