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荷兰鸿爪 六 吉慕顿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吉慕顿(I

    jmuiden)是亚姆司特丹最大的水闸所在处,坐小汽轮去约计两小时可到。那一天杨君与我先步行着到大运河对面看过几处运河支流的小水闸,又逛了几条河岸旁的街道,在一处树林中的咖啡座上吃过冰淇淋。沿原路回来,在第十二号码头上买票上船,票价很便宜。原来我们计算四点到后看一个钟头,七点可回市内。

    这种小汽轮专为游览开的,也载来回有事的客人。有头二等舱位,坐的很少,都愿在船面上浏览两岸的风物。所以船上有两层甲板,上一层的有座椅,下一层却随意安置了几条长木椅,比较自由。

    及至船开行之后,我们方问明这条船晚上不再开回了。到那边便没有第二支游船向回头开,打听别人那边有旅馆可住,否则须趁火车回去亚姆司特丹。我们虽然太大意点,刚上船时一心忙着去看这伟大的工程,疏忽了先问一句,不过借此再坐一段火车倒也别致。

    因为这全是走的人工河,不像往游海港时一样了。河面不十分宽,有四五丈罢,然而有两岸的坚固堤岸,整洁的房舍,一点不荒净的农田,看出人工战胜自然的能力,又不缺少临风摇曳的槐柳,红的紫的野花,偶然飞过去几只水鸟,半空中唱着嘹亮的歌声。渐渐地离开人烟密集的城市,半小时后已到了画中的境界。

    在船上我想到长江支流中的小汽轮,虽是另一种的东方景物,可多少有点相仿。记起眼看着那狭窄的江边被水力冲激,黄土岸日渐倾颓。岸上的田地一年年地减少,与这运河上的石堤怎么能比!

    天气太可爱了,正是最好的秋日,满野中除掉有些红砖白垩的小房外,全是一片纯绿色。菜圃,牧场触目皆是。田地中的农妇包着花布包头,穿上洁白的围裙,正在工作。黑底黄底间有白花的水牛听着汽笛叫响也静静地啃草不动。风车的长臂轻微转动,像是徘徊草径上的有闲诗人方在构思佳句。

    我要了一杯咖啡在船舷的长木椅上慢慢地喝着,微风拂面,水流活活,有说不出的愉快!头尾上有四五个荷兰青年穿了很随便的衣服,像是往郊外旅行。他们从容谈笑,毫无心事,没有在国内所遇到的青年人态度。全船上独有我与杨君两个外国人,而且都从辽远的东方跑来作陌生的旅客,也许这边时华侨多,他们并不觉得诧异。

    渐渐经过几个水闸,但都是小规模的木闸,有人专司启闭。船靠近时闸门缓缓地向两面斜分,却听不见水有多大的声响。

    四点后到了工程最伟大的水闸,船没出闸便停下来,用木桥接到堤岸以便旅客上去。

    在这里让我先叙一叙亚姆司特丹与海争斗的略史。

    原来的南海由外面冲入紧逼亚姆司特丹,如果他们没有堤岸的话还不是一片“洪水滔天”,沉入海底。但只是堤岸能防海水侵入,还不能自由调节,有利于水上交通,他们也只好守着能防护海的这片凹地。在这里以生以死,与外间少通往来,贸易更不易发达。南海是亚姆司特丹商业上的生命线,但是后来这个海股愈变愈浅,大船入口发生困难,有许多商船都转道往洛特丹姆(Rotterdam)去了。亚姆司特丹人这才着了慌,于一千八百十九年决定要开运河,直通大洋。六年的工夫开凿了四十六英里,由亚姆司特丹到奴韦底普(Nieuwediep)。工程艰难可以想象,但有了这条水中的通道给荷兰居民以永久的利益。他们不图苟安,从大处著手,足见魄力。不过河道究竟还不够宽,他们想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