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成礼拜杂志之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段正元 著

    第六十五礼拜入孝出弟新义

    民国二年六月初十日记

    问、论语第五章之意义。请先生详为解释。

    答、(白话解)论语第五章。弟子入则孝。人子在家庭。能孝顺父母。异日出外。必能忠君爱国。出则弟。在外讲仁讲义。对外人如对兄弟手足。恐伤感情。谨而信。凡事兢兢业业。言行动静。恐失信於人。泛爱众。就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而亲仁。逢真人不说假话。亲近有德。行有馀力。有如此的平和性情。凡言行出之自然。凡事坦荡荡。不伤其神。不伤其力。事事由性分中流露。发而皆中节。则以学文。何必读书。而书自读。何必游学。学问自明。不学而学也。

    (官话解其一)子曰。弟子入则孝。小则奉养代劳。中则显亲扬名。大则立身行道。俾亲成仁德君子。出则弟。小则敬尊长。中则重齿爵。大则事君主。谨而信。谨小慎微。一诺千金。不失信於人。泛爱众。而亲仁。民吾同胞。物吾同与也。然众人之中。善恶不齐。而亲仁於众人之中。以亲近有德之人也。行有馀力。弟子至此。皆由先天之道。行之纯熟。不觉其难。而自绰有馀力。则以学文。能知何者为先天。何者为后天。然后可从事於根本矣。顾文有经有艺。由六经精而通之。皆后天之事。行乎天地之中。而学优品粹。由六艺精而通之。亦后天之事。行乎国家之内。而财富兵强。则学文始有实用矣。

    (官话解其二)入孝出弟。爱众亲仁者。此中有先天之学也。先天之学。寓於后天。不可易闻。至后天之学。文章之事。人人可得而闻也。果其入而能孝。出而能弟。於此已立本矣。谨言所以存诚。爱众所以成人。亲仁所以成己。学文所以广见闻而坚持道心。人心无权。道心有主。微而能显。有不觉入於圣人之域矣。则纯全之谊也。教弟子者其知之。

    (文话解)子曰弟子入则孝一章。对兄为弟。对父为子。对师长亦称弟子。曰弟子者。所以责成父兄师表也。然要之为年幼之称。亦不拘於父在斯为子。兄在斯为弟也。孝弟谨信爱亲。皆以养其恭敬之心。而化其暴慢之气。使之日进於诚。但其中自有轻重。行有馀力。诚之基立矣。学文则由诚而明。次第深造。才德自然兼全。有德而才不至有偏。有才而德不至无用。斯儒学所以为贵也。

    (附解)亲仁仁字。可为通章主脑。盖圣贤之学。不外为仁。况身为弟子。尤为仁之肇端。夫天地之仁。始於冬而生於春。至夏离明而智出焉。致役而力生焉。是由仁以生智力也。养之长之。秋敛而冬藏之。则仁既熟。而归根复命。又由智力而成其仁也。自始至终。皆一仁为之。循环不已。人之生也。本於天地。由精而气而形。其中生意毕具。而又浑然莫测者。仁之体也。犹树根之含生性也。自离母腹以还。本此 之仁。耳目於以聪明。身体於以发达。是由仁而生智力之时。犹树从根而长枝干垂叶也。孝弟谨信亲爱。皆所以涵养其仁。犹培补树木之根也。至智力当任其自然。原不可强。犹枝叶任其开放。不得助长。而反有害也。虽教之数目。或学书计。或舞象勺。或执射御。智力非不略示其端。犹除树之翳。去树之蠹也。而圣人要以行仁为主。力有馀而学文。格物致知。举凡常变经权。莫不曲穷其奥妙。犹树既大。而自当繁茂也。竭其智力以赴之。仁道虽大。不患无成。又由智力以全其仁之理。犹树有枝干花叶。而根得以遂其生性也。此本末兼赅之学也。四教章。先文后行。大学也。此章先行后文。由小学而入大学也。行有馀力者。弟子在家。则父兄教以实行。在塾则师长教以实行。所闻所见者在此。则身之所为者亦在此。用力既久。自不觉其难行也。即所谓有馀力也。以暇日解馀力者非也。学文文字。非浅显之文。浅显之文。入小学时。随读随解。有切於身心者。教以力行。是时重在力行。故略文而概以行。既能力行。学始有基。博文大文。不可缺也。夫文之博大。所以载天地人物之理。往古来今之事。近在日用伦常。远在治平参赞。以用也。学深求其理。始则用力於行。继又用力於文。文行兼尽。斯文非空谈。行能达道。从此入圣神之域不难矣。(问谈录)

    问、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欤。孟子曰、有放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求其放者。操则存也。仁与人合一也。性命合一也。允执厥中也。

    答、故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

    问、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天道至公也。惜乎人之未足与有为也。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孔子曰、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譬如为山。功亏一篑。止、吾止也。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皆在我也。非人之所能为也。易曰、君子以自强不息。答、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搁下屠刀。可以成佛。大道无私。三教然也。

    问、道由德取。苟不至德。至道不凝。既曰志道据德。又曰依仁游艺者。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故曰当依仁。仁当礼之未复也。不能久而不违。与其违也。宁游於艺。故曰游於艺也与。

    答、儒门为完全科学。于此可见矣。君子之博学。将以为仁也。

    问、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夫人之少壮老也。一而已矣。君子之少壮老也。多而已矣。多者何、周天之数也。戒者何、依仁之学也。持其志。无暴其气。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故君子诚意正心。尤在慎独。性命兼修。重在功善。慎独者、戒之于始也。功善者、戒之于先也。君子依仁而行。恐仁不能守之。为己所乘。虽得之。必失之。故依于仁。必先据于德。苟不至德。至道不凝。是故尧传舜曰。允执其中。舜传禹曰。允执厥中。

    答、知此则可与言仁矣。

    问、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又闻诸曰。以友古人为徒为未足。穷则独善其身。隐居以求志。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人不知而不愠。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不得志与天为徒。达则兼善天下。徵诸庶民。行义以达其道。是得志则与人为徒。君子人也。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君子人也。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孟子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吾闻诸夫子曰。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所以行之者一也。一者中也。中者、天下之大本也。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分定故也。何忧何惑何惧。

    答、所以行之者智也。

    问、生今之世。为今之人。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答、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以大德而受命。立大德而还命。天下归仁矣。万世归仁矣。(刍谈录)

    第六十六礼拜贤贤易色新义

    民国二年六月十七日记

    问、先生所讲的论语。分白话、官话、文话。白话一闻便知。官话略思而知之。惟有这文话。三思而不得其解何也。我们由小学而高等而中学。每日科学又多。不能专心於经学。先生费心。以文话解释。我们看来总是沉闷。不如直讲白话。使我们易於明白。或将先生游历所见所闻。讲来有益於世道人心。使我们知道善恶。未识先生以为可否。

    答、(白话解)今闻各位之言。皆是好学之士。其论语一书。皆是性与天道。深者见深。浅者见浅。我今已作三种解释。当履前言。至我游历之见闻。作为闲谈可也。子夏这章书。贤贤易色。贤贤者、即是明明德之人也。真贤贤之人。他能知人之色貌。人亦知他之色貌。何也。有诸内必形诸外。事父母能竭其力。并不勉强。出之自然。不说他孝。不说他顺。是人子分内之事。事君能致其身。他爱国爱民。纵是杀身。他也要保国保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不认他为朋友则已。既认他为朋友。一言以定。终身不二。虽曰未学。言就不入学堂。亦胜於入学堂矣。吾必谓之学矣。这等君子。皆是诚实之心。毫无假情。故云、我亦谓之学也。(对学生语附载)吾上年在荣县程家场。遇一位游方道士。他谈接引佛前身。是个金狮麒麟。其毛有金光。其声如巨雷。在喜马拉亚山中。貌恶心慈。凡见有凶恶的强人。震声如雷。因此数千里之中。不出抢劫。后有一个凶恶之人。见他的毛祥光灿烂。就要谋杀他。心中暗想。此兽凶恶之人。不敢近他身。我如何能进前杀他。因生个巧计。假装慈善。暗藏药刀。待他亲近我时。我将刀刺死他。岂不得他之皮。其心已定。就庄严起来。三步低头。两步一拜。金狮麒麟。一见其人。忙忙下山欢迎。其人假意慈悲。摸着麒麟的咽喉。一刀刺去。麟当下恶向胆边生。暗想我来亲近你。你反刺我。不如将他一口吞了。转念一想。不可。我倒是真亲近他。他假慈悲对我。若我将他吃了。他固死。我亦死。后民不知者。还骂我是假慈悲。爱人而吃人。又转念想到。皆我错之於前。未察其心。观其貌。我就交他。信他。若吃了他。人岂不说我无信了。我虽不能言。亦如人间之朋友。交而有信。已经交了他。亦如事他。即舍身成他之美。遂他之愿。我亦达其善信之目的。其心一正。闭气而死。其人将他之皮。拿去进贡。得一个进宝状元。每日暗想。非我假情假意。焉能得今日之富贵。自以为洋洋得意。那日国王见此麟之皮。毫光射於斗牛。心中自思。此麟非圣人出世。他不出现。我小小一个国君。如何能得此麟皮。才呼进宝状元入宫。究其得皮之来历。状元曰、臣不敢说此事。要皇上赦我无罪。方敢详细说明。王曰、赦你无罪。状元一一说明。国王曰、你胆大妄为。兽都有仁义。你乃假情假意。不如兽之有信也。将他绑去。活祭麒麟。寡人不敢受其皮。乃一同到山。见该兽虽无皮。而身凛凛然有生气。慈容满面。当将状元斩首。将皮搭在麟背上。麟披皮飞升后投生修道。为接引佛。从此看来。真心与假心。到头之结果。真心之兽。转为活佛。不生不灭。馨香万世。欺心恶人。臭名千载。此案姓名虽记不清楚。而情理甚是可以感化真心与假心。交友者当自思之。交友无信。岂如兽乎。

    (官话解)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贤贤、贤而又贤。乃圣人也。有明明之德。先天之大道也。易色、并非外色。内明天性。外明天道。言善言。行善行。主意立定。百折不改。千磨不退。平易近人。无论任何美色。毫不动其心。举至难之事。以概其馀。一切富贵。视如浮云。而心常在伦常之中。事父母能竭其力。竭力者、顺亲孝亲。父母苟不仁。则几谏之。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必事亲成仁德之亲而后已。事君能致其身。君仁义。辅君为圣明。君无仁义。陈善闭邪。鞠躬尽瘁。必事君为尧舜之君而后已。非然者则退隐不仕而已。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朋友原在五伦之中。有信则交接往来。方能永久。虽曰未学。未学者、未尝博文。吾必谓之学矣。谓其得先天之道。伦常中无愧色。即大学之学也。

    (文话解其一)贤贤、上贤字指好。下贤字指德。易、反也。色、美色也。以好美色之心。反以好德也。以如好色之心好德。人人可成圣贤。凡天下之德行。莫大於事亲、事君、交友、好德之人。知报父母之深恩。凡事皆分所当为。故能竭力。知食君禄。当报君恩。纵断杀身。而代君治国安民。亦致身而不悔。凡同等者。皆朋友也。交者、同心同德。故言而有信。此三者、克尽人伦。而美德在其中矣。虽曰未学。吾必谓学之矣。抑扬之以见人之当学也。(文话解其二)贤贤、上贤字。知后天之学者也。下贤字。知先天之学者也。能知先天者。明明德真性也。知后天者。明明德真命也。色者、非女色也。亦非外色也。心性中恍恍惚惚。杳杳冥冥之色。易便也。先后天合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色便易见也。事父母能竭其力。复还我之真性命也。事君能致其身。君为天子。万民之主。藉其权势。立天下之大本。行天下之大道。与民共由之。其身、凡身也。人心死。道心生。故能致其身。朋同类。友同志。交、是共明此先天后天。尽性立命。一言不虚。故曰言而有信也。有此实德。了然於先后天之实学。言行皆大道也。虽曰未学。俗儒不知。故子夏曰。吾必谓之学矣。赞美之辞。徘徊不已也。(问谈录)

    第六十七礼拜君子不重新义

    民国二年二十四日记

    问、人以圣经作文章。猎功名。今所讲为实行实用。请先生再讲君子不重章之精意。又是何如。

    答、(白话解)论语之书。章章皆是实用。字字皆是实行。因后来文章之士。纸上空谈。实行道德者少。我等须知读书以实行为贵。知之易。行之难。但果能真知。亦未有不实行者。故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之士。必能笃行。如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一章。凡君子皆是自重。自重即是自爱也。道德自由也。人有道德行为。不犯国法。岂不自由。岂有君子不重之理。此是为小人初学君子者说法。如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不固是无程度也。主忠信欲成君子。就要以忠信为主。毋友不知己者。要择人而交。亲近有德。远避凶人。谚云宁可十年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匪人。圣人因材施教。恐人初学君子。信道未笃。足跟未定。随波逐流。久近鲍鱼。不知其臭。习染性成矣。过则勿惮改。

    知过必改。知善即为。这句书是君子小人之分趋点。书曰克念作圣。罔念作狂。胥於是乎在矣。

    (官话解)君子者、尊称有德之人。知修己之实学也。实学君子。或不知自重。不重者、外面轻浮。内无实学。非真君子也。则不威。无庄严之气。足以服人。即学亦随得随失。功亦乍疏乍密也。学则不固。舍本求末。无坚定之心也。主忠信。有诚实之德。主者、宰也。专心守道。不须臾离也。忠者、中心也。一言一动。不睹不闻。其心中正无偏也。信者实行也。真诚不欺。纯是天理用事。即是忠信也。无友不如己者。天下之人。不可与同类者。即不如己也。不知实学。便非朋友。乃路人也。故必择其善者交之。不善之交。无益有损。宁可十年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匪人。匪人不能劝善规过。反引人为非。君子不得不戒也。过则勿惮改。无心之失曰过。知有过。速改为贵。知过不改。即成恶矣。君子择友而交。以成有德。何过之有。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即改。不畏难苟安。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学君子者。其知之。

    (文话解)君子不重。非真君子。势利中人也。由不知先天之道。身内之学。故不重。即不威。其学亦不固。然欲求有威。而学亦固者。必主忠信。主者、定也。内则主忠。外则主信。一切邪念不能入。言与行皆忠信。虽蛮貊之邦行矣。毋友不如己者。凡非知音。即不能同道。何也。一在后天。一在先天。不如己者。安能相与择善而从。不善而改。切磋琢磨。以成我之德耶。况不如己过。即不能改过。然过不尽在交不如己者。一念之差。即成千里之失。失则过。过则勿惮改。改之则由君子而造圣贤。否则必弃圣贤而非君子。初学君子者。不可不慎也。(问谈录)

    问、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水。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子思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先生曰、中以慎独。其斯之谓乎。

    答、然。

    问、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无为其所不为。则吾既得闻命矣。无欲其所不欲。则吾未之能也。

    答、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问、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君子固穷也。故曰则不及人。不为忧矣。未若贫而乐。颜子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故曰、贤哉回也。

    答、君子忧道不忧贫。忧则谋。谋则成。成则乐矣。

    问、孟子曰、君子不亮。恶乎执。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达。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今知免夫。

    答、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太上曰、道法自然。君子学道。先勉强而后自然。克己复礼而已矣。

    问、孟子曰、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孔子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岂不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守身者、修身也。修身者、自治也。自治者、将以治人也。而何待治之有。孔子曰、道德。齐礼。以善养人也。授治於人。人将自治也。道政。齐刑。以善服人。未有能服人者也。故曰、民免而无耻。

    答、此性命学之昌明也。而后礼制行。

    问、四科者。博之以文也。一贯者。约之以礼也。

    答、故曰、天下之学无他。性命而已矣。

    问、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作之君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作之师也。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惟皇上帝。降衷于民。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克守厥中。自无不和。和则安。安则乐。知乐而不知执中也。作中和之君。作中和之师。尧舜用中於民。汤武建中於民。孔孟阐中和之教。子思作中庸以示法守。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伊古以来。君师分时。君师分治。彼一时也。此一时也。今者天元正午。大道弘开。君师同时。政教合治。吾民之幸也。当知所从。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吾民之不幸也。当知所戒。

    答、君子正德而已矣。德正而天下安矣。

    问、以道治天下者。道家也。以德治天下者。释氏也。以礼治天下者。儒也。道、德、礼、者一也。道动为德。德动为礼。礼制之原。原於尧舜。小康于文武。大成于孔子。实行於今世。今世以前。为法制天下。今世以后。为礼制天下。礼制者、儒家之天下也。儒家之天下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礼制进化。是谓德制。德制者。释氏之世界也。释氏之世界。道之以道。齐之以德。德制归化。是谓道制。道制者。道家之天下也。道家之天下。齐之以道。归於道。合於道。化於道。一於道也。三者、统谓之曰道。先进於道者。儒氏也。后进於道者。释道也。今用之。则从礼制乎。

    答、故曰三教合源。本来三教一元也。(刍谈录)

    第六十八礼拜慎终追远新义

    民国二年七月初二日记

    问、慎终追远一章。虽属人情。毋乃近於迷信耶。

    答、(白话解)凡圣经皆是人情中之实事也。常言识透人情便是仙。曾子说慎终追远。是人子不忘本之义。盖就先天大道上言。人人原有灵魂。父母祖宗。身虽死而灵魂不死。故孔子称武王周公为达孝。修其宗庙。所以事先也。则人有灵魂可知。佛有天堂地狱之说。亦可证明。民德归厚。能慎终追远之人。必然是行道德之人。知因果之人。即是厚德载福之人。我川省双流县刘止唐先生。人称他为通天教主。他亦著有十三经恒解。主张三教合源。阴阳一理。又作有发源会纂。常教人要超度先灵。上年颜紫南先生。讲幽冥一体。及门中亦有几位通幽冥的道士。每办超度。适见一方中之凶死善死者。均皆到场。凡善善恶恶。说来一点不差。我亦曾亲去考证。历历不爽。足见慎终追远。是人子报本不可少之事也。

    (官话解)凡为人子者。以孝为本。其始生前尽孝。临终以礼葬之。则为慎终。死后修宗庙。陈祭器。设裳衣。荐时食。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盖前人气脉。与后人相通。追远之诚。仁人孝子之用心也。而民亦同此心。心同此理。以是率之。民德有不由薄而反於厚乎。

    (文话解)曾子纯孝。特恐后世之人。或於父母在生时。能知尽孝。死后即以为解脱凡体也。临死不能慎终。死后安能追远。忘乎根本。先天之元气绝矣。慎终追远。没世不忘。返还先天之元气也。以身作则。一旦躬居民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民德有不归厚者乎。

    问、先生言幽冥一体。但今只见生人受罪。未见死鬼戴枷。

    答、(白话解)知己对知己言。道不同不相为谋。如不知阴阳。慎终追远这章书可废也。各处宗庙都可废也。常言无圣人之智识。不可品评圣人之是非。谚语云、凡事信之则有。不信则无。各尽其道可也。(问谈录)

    问、人道治身。道德人伦为主旨。扶偏救弊于法律。性道治心。以慈悲普渡为圭臬。天堂地狱为救弊。天道治神。抱一守中以养之。合一以存之。

    答、此即天地之性命学也。故曰下学上达。儒为万教之始也。

    问、学道在人。吾儒之学。始於尧舜。尧舜禹相传。惟曰执中。其见於事也。用中建中。文武周公。亦本此学。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周公制礼作乐。以垂后世。孔子集其大成曰时中。从心所欲不逾矩之义也。曾子承之忠恕而已矣。传诸子思。中和立旨。孟子行之。中立不倚。中道而立。能者从之。今先生立中。致中已矣。致中者。中和也。

    答、中者天下之大本也。正其本。万事理。

    问、强恕乃忠信之目。忠信者、人道也。忠恕者、后天之性道也。中和者、先天之性道也。中者道之正体。动之华也。空者、静之初动。道之状也。无者、道之本体。动之静也。由无而空。由空而中。由中而生天地人物者。是由静而动。无极而太极也。由人物以返还天地之中。由中而空。由空而无者。是由动而静。太极而无极也。此天地之敦化。大道之川流。若大道之敦化。讵只此天地而已哉。讵只此时之天地而已哉。将胥万万大千之天地。万古未来之天地。一道而同之也。惜乎世间之人。不得与之与闻。而未有见者也。此乃大道之孔德。讵乃天德之大德云乎哉。大道之孔德者。大道之动也。若夫大道之静。不可与有言也。而大道之无无。尚可与有言哉。先生曰、大道之无无。亦吾道之无无也。无无者、吾中之隐也。吾中者、无无之华也。若合无无。莫如守中。若用无无。莫如执中。若行无无。莫如致中。若进无无。莫如明中。若一无无。莫如时中。时中者、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从心所欲不逾矩。头头是道也。无无也。守中者。老子也。执中者。尧舜也。致中者。大德也。明中者。释迦也。时中者。孔子也。老子之守中。历试不爽也。故曰老而不老。不老而老。尧舜之执中。吾儒之往也。大德之致中。将以有行也。释氏之明中。继吾起也。孔子之时中。未有已也。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所过者化。所存者神。孟子曰、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答、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溥博渊泉而时出之。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也。太上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当今之时也。曰敢问其用。曰虚中作实。巧内生莲。曰、此其所以智谋踊跃。委曲求全者乎。曰、君之言然。(刍谈录)

    第六十九礼拜至於是邦新义

    民国二年七月初九日记

    问、夫子至於是邦也一章。子禽子贡同是及门弟子。何以子禽有此疑问耶。

    答、(白话解)子禽不知孔子至诚之道。不但能知一邦。而万邦可知。不但能知一时。而万世可知。故子贡因人而言。即以人情与他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与人大不相同。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不似常人之求也。说到此处。如我平日无好处於人。不过言行。俱合人情。每每游历见不到之事。即有人对我说明。办不到之事。亦有人与我办到。我区区一点公心。出外就无人欺侮。而得见闻。况孔子天生的至圣。道配天地。学贯古今。何必求知而始知也。世人若学孔子。万事不求而可明。以有至诚之道也。故曰至诚如神。温良恭俭让。即是至诚之象也。

    (官话解)子禽、姓陈、名亢、陈人也。子贡、姓端木、名赐、卫人也。皆孔子弟子。夫子指孔子。弟子称师为夫子。至於是邦。孔子游历各国也。必闻其政。闻治国治民之事。求之与。抑与之与。或求国君与之。或国君与他说也。子贡知孔子之大德。温者、和也。如春风也。良者、善也。慈淑也。恭者、敬也。根心生色也。俭者、约也。庄严而不放肆。让者、谦也。毫不自是。孔子五大德皆备。盛德光辉。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避之。神明卫之。故国君诚动於中。夫子以此得之也。夫子之求之也。纵言有所求。皆出於爱民之心。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盖以夫子之求。与世之求富贵功名者。大有分别矣。

    问、人有温良恭俭让。即可以知国家政事。如今学者。须要游学。是何理由。

    答、(白话解)而今天元正午。大地环通。天下将成一家。世界趋向共和。不能不互相往来。取长补短。融其风教政艺。而后知物质文明华其表。必须道德文明持其后。乃可成大同世界。(问谈录)

    问、今天下之不平。大道之不行。大道之不行。天时之未至。天时至。则学堂立。学堂立。则人材多。而天下平矣。答、大德立。天下固平矣。大德出。天下亦平矣。

    问、静而善。动而有邪者。大道之动静也。大道之动而邪。流於小道谓之障。动而有恶。静而不皆善者。小道之动静也。小道之动而恶。在人为气禀之拘。物欲之蔽。夫有小道之动恶。故周子曰慎动。后天之性道也。有大道之动邪。故君子必先慎其独。先天之性道也。慎独者。不俟动也。所以避大千之障。正后天之动也。故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先后天一以贯之之法守也。故后天而不蒙其恶。允执厥中。先天而不入其障。莫如守中。执中之至曰时中。时中者、无恶无障。小道之大宗。大道之正宗也。若夫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者天下之达道也。后天之性道也。外王之道也。故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发而皆中节者。有先天之中以主之也。先天之中而中者。慎独之法以养之也。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慎独者。养先天之体。正后天之用。避先天之先天障气。合先天之先天大道也。答、凡事必有至善之法。苟得其法。自一以相贯。即得一而万事备。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大学曰、在止於至善。於止知其所止。则一贯也。故曰所以行之者一也。(刍谈录)

    第七十礼拜父在观志新义

    民国二年七月十六日记

    问、父在观其志一章。圣人言孝。何以重在不改父道耶。

    答、(白话解)此夫子对贪花浪子。违背圣道。不听父兄之教者言。父字指有道德之父。父在观其志。志者是否有其父的道德仁义之志向也。父没观其行。这一句就指那中等之人。略受严父管束者言。如父死后。亦要如父在生时之所言所行。乃为克家令子。纵想依自己的作为。凡所改变。无害於道德家风。亦须待至三年。盖没后三年。自己亦有经验。本父之德以为德。充父之道以尽己之道。言行合道。可谓孝矣。讲至此地。我想起满清入关以来。洪承畴与他画定国政。有不加民间钱粮一条。顺治永垂为训。不但康熙乾隆遵守。至宣统二百馀年。未改其制。去年隆裕太后义让。今成民国。大总统保其宗族。这就是二百馀年。未改先王之道。可谓孝矣之良好收果。

    (官话解)志存於内。行见於外。指人子心性行为也。言欲观人子之孝。纯与不纯。父在时不足定论其孝。父没后犹必三年无改於父之道。方可论定终身。故曰可谓孝矣。

    (文话解)父在观其志。存之心而未发於事。当父在时。为子者不得自专。或善或恶。尚难定之。待父没后。得以自主。考验其言行之善与恶。故曰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指父言行也。能守父道三年。可谓孝矣。世有父在生前不能遵其教。没后并且忘其形。何待三年不改。即后世帝王。尚有梓宫未殡。而观灯大脯者。乌得谓孝。必待三年之久。无人教训。犹能守死善道。可定其终身不改父道矣。此乃仁人孝子。始终如一者也。

    问、满清不改先王之道。可谓之孝。设若改之。今又如何。

    答、不改先王之道。非谓泥守不改也。亦要看有可改者。有不可改者。关乎道德伦常中之事。是善者则不可改。然又要因时制宜。故孔子曰。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若比前人智识更高。而道德超群。又何常不可改。如孔子虽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其删书定礼。何尝不是改古圣之道。但孔子不是任性改之。由仁义道德中改之为贵也。(问谈录)

    问、时中者、小道之大宗。大道之正宗也。小道之后天而一中。小道之圣也。圣清圣和。小道之后天而时中。小道之圣人也。小道之先天而时中。小道之至圣也。小道之万万而时中。小道之大圣也。小道之后天而一中。大道之民也。小道之后天而时中。大道之士也。小道之先天而时中。大道之贤也。小道之万万而时中。大道之圣也。若夫大道之至圣。大道之大圣。盖未之闻也。故曰由士希贤。由贤希圣。由圣希天。希天无已。

    答、鸿钧一气传三教。大君一气化大千。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大德之行。惟命是承。君子遵道而已。思不出其位也。

    问、通书云。吉凶悔吝生乎动。噫、吉一而已。动可不慎乎。慎动者、行为之本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允执厥中也。慎独者、慎动之本也。仰不愧天。俯不怍人。内省不疚。无恶於志。相在迩室。尚不愧於屋漏。守中也。执中者、先天之太极。后天之性道。慎动之体要。守中者、先天之无极。先天之性道。守中而执中。先天之大道。尧舜之执中。尧舜能守中也。执中有权。是尧舜之执中。尧舜之用中也。颜子之克己亦然。周子之慎动。周子不能执中。遑论守中。守中者方能执中。执中而不守中者。无权也。子莫之执中。又莫如周子之慎动。诗云、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於 钺。不动而敬。不言而信。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无为而无不为。笃恭而天下平。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人不知而不愠。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时中也。时中者、不慎动而动中。不守中而无不中。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从容中道圣人也。

    答、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及其成功一也。问曰、敢问其一者、何也。曰困而学之。生而知之也。

    第七十一礼拜和为贵新义

    民国二年七月廿三日记

    问、有子曰、礼之用一章。既曰和为贵。知和而和。何以又不可行也。

    答、(白话解)凡事要用礼。有子由礼说出和字。先王之道。从古至今斯为美。择善而从也。小大由之。要因时因地因人。由小推大。至当恰好。有所不行。必要知和而和。是和而无礼则流。亦不可行也。有子重礼而贵和。收笔又重和而贵礼。和者、礼之谦恭也。礼是和之体也。有体有用。是有子之精华发越。从礼想出和来。内圣外王。即儒门之执两用中也。非有子曷克言此。

    (官话解)礼者、在天为天文。在地为地文。在人为人文。而实乃天命之谓性也。性发而为情。是谓礼之用。人情相洽。故谓之和。而以和为贵。古先圣王治世之道。斯和为美。美则无一丝毫之弊。盖先王制礼。由天理中之自然。人情中之当然。斯世所以酿太和也。世有知和之人。而小大之事。行之不得其当者何也。盖知和而和。不得中和也。和而流也。惟以礼节之。礼不可太严。亦不可太宽。乃可行也。若不节之以礼。则父子无尊卑。君臣无上下。兄弟无敬让。夫妇无分别。朋友无规劝。何可行哉。

    (文话解)此章是有子教人。必宜先知礼之意。礼太严、则人有难行。太宽、则人乃妄行。必期无过无不及。故曰和为贵。有子又恐人不遵古礼。故曰先王之道。斯为美。先王、指古圣人而为天子者也。斯、指和也。尽美尽善。使人循理。有上下尊卑之分。大小由之。权宜变通。得其中和。礼之全体。推行尽利也。反是则不可行也。(问谈录)

    问、孔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大德必受命者。其斯之谓欤。

    答、然。

    问、所过者化。两而化。阴阳也。所存者神。一而神。阴阳合璧也。一阴一阳之谓道。过化者。川流也。存神者。敦化也。

    答、无而为有。有而归无。真空不空。不空而空。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问、儒氏执中、用中、建中、致中。释氏存中、空中、明中。道氏守中、合中、一中、化中。三教之本。

    答、中者、上帝之用也。

    问、天以仁育万民。代天保民者。曲成而不害仁。斯君道得矣。

    答、唯仁者、为能保民。唯保民则民不鲜矣。

    问、然则仁者。奉天之民以为道。奉天之罚以为讨欤。

    答、仁者、上帝之子也。天下有子。天下归仁矣。

    问、天下归仁。天下皆仁矣乎。

    答、焉有仁人在上。罔民而可为也。

    问、养心莫善於寡欲。寡欲莫善於守中。人心道心之危微。阴阳也。理发於阳。欲起於阴。阳盛阴顺。中之功也。中之慎独。克己先也。中之慎动。克己动也。慎独者、先天也。慎动者、后天也。允执厥中者。先后天一以贯之也。

    答、故曰中而必和者。有体自有用。有内圣自能外王也。

    问、盖闻之曰。天地开阖。三教有二。义皇以前之三教。由道而释。由释而儒。道有天地。释有人物。儒有人群。是谓神治。羲皇以后之三教。由儒而释。由释而道。儒治天下。尊人抑物。素位而行。释进社会。物我平等。普渡众生。素位而行。道反真朴。收天地人。素位而行。是谓人治。神治为动。为生。为发。为殊。为辟。为生天地。育万物。人治为静。为化。为归。为一。为阖。为位天地。育万物。为一天地。平万物。为化天地。化万物。其纪历以羲皇为前后。其枢纽以元午为转机。生逢其时。有何为焉。法其自然。拨乱反正。进於文明。进於升平。进於太平。是谓大同。天下一家。中国一人。所谓人身难得。中土难生。儒已矣夫。来如来焉。信乎。

    答、君子信道而已矣。

    问、穷理者、先天之小道。尽性者、先天之大道也。至命者、后天也。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者。居后天以言先天。尽人以合天也。天与之。人与之。居先天以言后天也。

    答、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问、尊孔而排佛道者。读圣人之文章。未闻性与天道也。尊佛而小孔者。不知下学也。尊老而遗万教者。不知中庸也。尊耶而排儒教者。未可与言行教也。尊回而不舍己者。不容大同之世也。孔子曰。有教无类者。一以贯之。修道之谓教。上帝代表。万教归儒也。

    答、教各有时。适者惟行。万教归儒。大道之行也。三教合源矣。(刍谈录)

    第七十二礼拜信近於义新义

    民国二年七月三十日记

    问、如此看来。有子是圣门中之狡猾人也。

    答、(白话解)凡是圣道中人。智识而已。何云狡猾。所谓内而圣。外而王。将事就事。高人一着。若无大智。亦非圣门之徒。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君子与君子相对。乃是至交神交。君子对小人。面交口交。孔子云。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不过圣人有奸谋而不用也。人之有奸谋者。抑亦先觉之。惟不用奸谋。故能照明奸宄。即如有子曰。信近於义。凡事须信。但看近不近於义。近义则言可复也。一言已定。终身不二。恭近於礼。人应恭敬。看在礼不在礼。如见文王谈仁义。遇韩信言干戈。远耻辱也。若恭敬非礼。就卑污了。因不失其亲。乍见如故。久也如初。不怀二意。亦可宗也。宗者、可与他同事。可以服从。否则今日红花。明日痿草。处常不同。处变又不同。暂不同。久又不同。常有二心。有子教人信其义。恭近礼。因其亲。此是人情中之事也。若不然。你学直中直。他就仁不仁。此是儒教对内对外之全体大用。以道德为体。以人事为用。故内圣外王。无处而不当也。当今并不讲内圣外王。以力假仁者霸。是无根底之学。吾不言矣。

    (官话解)信恭因三者。人不可少。而义礼亲三者。又不可不明。义者、事之宜。信近於义、则用於世而无弊。故曰言可复也。恭近於礼。不卑不亢。礼者、人事之规矩。反诸身心而安者。当为而为。故曰、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有益於我。亲者、直谅多闻之人。一时择别无差。而终身可以结交。其实德实行。可为我之宗。故曰亦可宗也。

    (文话解)孔子教人。以信为重。信者、诚实之心。无一毫欺伪。人而有信。蛮貊可行。无信则州里难行。有信者、一言已定。终身不逾。有子又恐人信心太痴。如尾生抱桥而死。非信字误人。人自误耳。须明明德。通权达变。故言信近於义。义者、揆度事理。合义则相约。不合义则不相约。信近於义。言必可复。复者、践实而行。不失信也。恭敬之心。人皆有之。非礼之恭敬。即为谄媚。礼者、恭敬之节文。上合天理。下合人情。故曰远耻辱。远者、去也。耻内生。辱外至。当礼而恭敬。耻辱所以去也。因不失其亲。一时之遇合。必其人初见如故。再见亦然。富时如故。贫时亦然。始非有意於相附。而能久要不忘。故曰亦可宗也。宗者、以之为主也。此君子权宜变通之事也。(问谈录)

    问、欲民之守法律也。必使民尊道德。欲民尊道德。必使民知天道。欲使民知天道。必使民知自爱。自爱之目。在维持善良风俗。崇尚古先哲言。俾民知生死与人身之可贵。并血族家训之可尊。

    答、三教合源。而万事备矣。

    问、先天平而后天不平。君子平其政。法先天以御后天。故老子曰。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HT5”〗(冉有为季氏宰。为之聚敛。又从而附益之。故孔子教鸣鼓而攻之。因非圣门法天平政之意。)〖HT〗孰能以有馀奉天下。唯有道者能之。

    答、君子法天敬人。将以平天下也。

    问、大同之世。天下一家。中国一人。是谓中国。进化之世。天下一人。物我平等。是谓中土。归化之世。天人一体。天地同归。是谓中无。

    答、神以知来。不可若是其几也。

    问、至善者、众妙之所。元始元终之由也欤。至善者、道义之门。本末始终之所也欤。

    答、故曰不止於至善则不生。不止於至善则不了。止於至善者。天地人神之所以生。所以了。抑其所以法也欤。

    问、夫妇有别者。所以正本清源。巩固家族之基础。而维持其独立者欤。

    答、夫妇立。阴阳各互其根矣。夫妇别。阴阳极。男女别。阴阳立。立则清。清则吉。吉则动无不利矣。

    问、家族为王道施行之基础。夫妇乃家族之起源。正夫妇之伦。其方法有二。一曰礼法。二曰感情。礼、如夫妇之有别。婚姻之亲迎。嫡庶妻妾之不容稍混。夫妻间与夫党妻党之服制。法、如父母之命。媒约之言。义夫、节妇、烈女、之旌表。婚姻之不可轻离。感情、如夫倡妇随。相敬如宾如友。相爱如兄如弟。如男女内外之授受不亲。七岁之不共食。不同席。八岁之女。不出中庭。所以防闲情欲。保全完璧。以圆满夫妇之感情。夫然后夫妇正。家道成。血族尊。孝弟立。而王道赖以施行。吾儒贯以内圣之学。曰家之本在身。身修而后家齐。内圣方可发为外王。外王圆成。内圣乃可希天。此中土为道法之源。所以重家族。正夫妇。防男女。推万恶之首以淫。百行之先以孝。非若四裔之地。其道散殊。不攸关於天道之元中。男女不清。夫妇不正。家道不成。犹然淡漠不加恻痛於心。若长此而已也。此中外之所以别与。

    答、明明德於天下。天下一家也。何有殊与。

    问、家道成。则内圣外王一贯。孝道立。则先后天一贯。

    答、此仁者之世也。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苟有用我。期月可已。三年有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而已。

    问、道在后天。吉凶悔吝。喜一而患三。故曰红尘苦海。圣人以道济天下。普渡众生。

    答、圣人爱人。斯已而已矣。人其不自爱也欤。

    问、天地者、中之上下也。人者、上下之中也。故维皇上帝。降衷于民。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天地人者、中之华也。人者、中之心也。故人为天地之心。天生百物以养人。易曰、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者以此也。故圣圣相承。允执厥中。儒可统诸教也。

    答、儒为三教之终。以此命也。儒为万教之始。以此中也。

    问、后天之福。先天已定。先天之福。今生始造。

    答、以福造福。非君子其孰能之。

    问、穷理之事至多。而明善为要。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天下至赜。而穷理为要。君子知其本而不知其变。知其大而不知其微。故匹夫匹妇之所知。圣人有所不知焉。匹夫匹妇之所能。圣人有所不能焉。故曰友多闻。多闻阙疑。友多见。多见阙殆。易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知天地之变。民物之繁。以畜其德。子思子曰。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故圣人列易。原始要终。以穷其变化。夫易圣人所以极深而研几也。理穷而性尽。以至於命。此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之所以希天无已也。

    答、中庸不可能也。无入而不高人焉。故曰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人爵天爵。亦犹是也。(刍谈录)

    第七十三礼拜食无求饱新义

    民国二年八月初七日记

    问、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然则君子有何乐趣耶。

    答、(白话解)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即随缘遇缘。无入而不自得。敏於事而慎於言。凡作一事。知行并用。言不乱发。就有道而正焉。亲仁为师。受其指示。以免错入迷途。此章真君子之行为。有此行为。即是好学之人。好学之人。合天道。顺人情。不苟且於事。可谓好学也矣。

    (官话解)君子真儒也。食无求饱。非必不在饱也。不贪美味已足。盖食只可养凡体。而不能养真性也。居无求安。非必不欲安也。不贪华丽已耳。盖居只可宅凡身。而不能宅真心也。敏於事。敏者勤勤不已。无一毫外慕之心。惟在於穷理尽性也。而慎於言。不当言者不言。即当言者。亦不轻言。故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也。就有道而正焉。亲近有德之人。恐己身不合乎道。就而正之。所敏之事。所慎之言。不至错误。方能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斯人也。真可谓好学也已。内求诸己。外求诸人。所学者大。所就者正。夫子先天之道。有传人矣。

    (白话解)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必得先天之真乐。故忘乎世俗美居。夫食饱居安。人所共好。夫子岂不知耶。而大学一明。美味无穷。安宅有在。俗儒内外无实学。始终不能得美味广居。所得者虚名虚利。转眼皆空。孰如真儒之好在学。敏在事。慎在言。修己可以为人法。千载以后。犹莫不馨香而崇拜之也。(问谈录)

    问、欲衣狐貉。后天之常情。衣敝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先天之真性也。

    答、子路其可入室欤。惜乎其未也。不得其死然。未可与权也。

    问、非礼勿视听言动者。慎动之学。以内有未中。恐不能和。故辅相裁成。以补养其中。答、主忠信而已。

    问、自强不息。立身行道也。身不行道。不能行於妻子。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答、此仁者用之谓之仁。

    问、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者。修之於身。其德乃真。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身修而后家齐。本立而道生。故修之於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是故自修者。以身观身。是心在一身。即道在一身。以家观家。是心在一家。即道在一家。以乡观乡。是心在一乡。即道在一乡。以国观国。是心在一国。即道在一国。以天下观天下。是心在天下。即道在天下。心者道之统。道者心之大。若尽其大。犹必心存万古而上。万古而下。即道存万古而上。万古而下。自修者。尽心焉耳。心乃身之主。又天下国家之主。故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求其放心者。无所不用其心也。无所不用其心者。大一统之义也。大一统者。一以贯之

    之义也。吾儒之道。岂特天下平治而已哉。平治天下者。吾儒之分定也。故曰下学上达。知我其天。

    答、明明德於天下。亲民於两间。止至善於虚悬。一以贯之也。

    问、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道如水。只是无外。小德川流。若川流不息。大德敦化。若万水朝宗。周而复始。循环无端。不知其端。故曰无端。不识其始。而自然始。故曰道法自然。

    答、天下之至阳。根于至阴。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则公溥靡涯矣。(刍谈录)

    第七十四礼拜贫而无谄新义

    民国二年八月十四日记

    问、子贡问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一章。作何解释。

    答、(白话解)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我纵贫穷。不作那低头下贱之事。不邀求於人。我富贵。不骄奢淫佚。不藐视他人。何如、是问其当否。子曰、可也。如此亦可。未若贫而乐。贫而能乐。君子固穷也。纵饮水曲肱。乐亦在其中。箪瓢陋巷。亦不改其乐。不怨天。不尤人也。富而好礼。凡事还要谦让。言行毫无失当之处。见富贵不能淫他。贫贱不能移他。威武不能屈他。总是以礼自持。敦厚崇礼。子贡闻孔子之言。乃引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以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即是君子。不知贫而还要乐。富而还要好礼。才算君子。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孔子呼子贡之名。始可与言诗矣。你可算知诗中之义。告诸往而知来者。告已往之事。知方来之事。这章书。是夫子知道贫富人心不一。有能守贫。一得富贵就乱来。有能守富。一到贫贱。就无恶不作。所以要切磋琢磨。要知道富贵贫贱。是从因果中来。善恶中来。况顺逆又为身外之境遇。君子行道。安命而已。上年我邻近有一富家。其父尚知好礼。至年老时。将家务交与他管。他常阻亲为善。其父没后。不上数月。连遭不幸。伊反怪他人不是。来告於予。予遂暗暗点他。言凡事要归罪於己。厚德乃能载福。显亲扬名。助亲为善。可保前人之基业也。陷亲不仁。阻亲为善。恐德尽必灭。不要说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即可以载福。必要富而好礼。始能长守富也。

    (官话解)贫者、穷苦也。无谄、不干求於人。不以贫为辱也。富者、财足也。无骄、不矜肆也。纵家号素封。一时之福耳。何骄之有。何如、是求夫子评定之词。曰可也。言亦可以处世之常。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乐道自忘贫也。富而好礼。礼即先天之礼。好礼自忘富也。盖贫富身外之物。未若指忘贫富之人。超乎无谄无骄多矣。子贡以为无谄无骄。至矣尽矣。不知无谄无骄之外。尚有最上一层。可见学无止境。故有感而得於心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细益求细。精益求精。为学之旨。诗不啻明言之矣。曰其斯之谓。盖恍然於夫子之言也。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夫子呼其名。许其明诗之理。可与言诗。告诸往而知来者。告以贫而乐。富而好礼。而子贡悟及切磋琢磨之功。因知夫子之已言者。而又知未言者。如是则可由后天之学。而进先天之道矣。

    (文话解)子贡先贫后富。知时命得失有定。故贫时无谄。得富时无骄。是君子坦荡之怀。亦可谓能处贫富矣。然未忘贫富之迹。如贫而乐。富而好礼。得先天之实学。故有此境也。然则贫与富。乃石火电光。而身心性命。乃真常之学也。及子贡引诗悟及切磋琢磨之工。夫子许之。许其渐可造乎精微之域矣。

    问、先生前星期。讲富而不好礼。不能载福。此说恐人不以为然。我看今时多半为富不仁。而反得富贵。这是如何。

    答、(白话解)他富贵不仁。又能载福者。祖有馀德也。若他又能好礼。其富贵悠久无疆也。故曰以富积福者。非君子其孰能之。(问谈录)

    问、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於以化民。末也。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声色之事也。

    答、岂特政刑而已哉。君子笃恭而天下平。是其几也。

    问、喜怒哀乐者。识神之动目。人情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者。本天道以治人情。主元神而从识神也。故发而皆中节之谓和。而不中节者。识神而流於欲神也。

    答、志道、依仁。汝知之矣。据德、游艺。未之知也。

    问、敢问何也。

    答、据德者。拳拳服膺而弗失。必徵之以学文。是好学也。游艺者。博之以学文。据德者。约之以要礼。真据德者。必要学游艺以崇德也。

    问、天命不可恃。君子贵自强。人能自强。无命者有命。故曰物竞天择。栽者培之。君子居易以俟命。苟不自强。有命者失之。倾者覆之。故曰、尽人合天。朋友不可依。君子贵自立。人能自立。四海兄弟。苟不自立。夫妻反目。故曰君子自强不息。自立乃足依人。

    答、惟命不於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孟子曰、君子强为善而已矣。

    问、时中者。天道也。孔子时中。为天道之表。立人之极。万物之命。

    答、所以行之者。诚几而已矣。

    问、中和学堂之设观过室。观察员。纠察员者。齐之以礼也。盖以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俱由是出也。有三大讲堂。不时讲道者。道之以德也。故中和学堂。为大同时中之本。所以聚古今中外万教之学。一炉冶之。并行不悖。相协於中。层出不穷。而时出之。所谓时中。故名曰中。集全球之学子。天下之英才。因材而笃之。全才由兹出矣。国由兹治。天下由兹平矣。世界由兹化。天地由兹归矣。故名曰和。和者、天下之达道。中者、天下之大本。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学堂为中和之所。故学堂可以统中外。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故曰时中。时中者。天道也。天道时中而有孔子。孔子时中于前。今行时中于后。故学堂为天道之表。人道之极。万物之命。天地之位。天人合一之所。万物归无之路。即中之所由显而华而隐也。故不曰大。而天下莫能载。包乎天地之外。立乎天地之中。孰有大於是哉。故中者。无极之母。太极之根。阴阳之理。万物之生。天地人神之了。宇宙之有。大道之名。是故中和学堂之立。即中之立。大道之所由明也。圣道之所由行也。天下之所由平也。惟见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劣者败之。

    答、中和学堂。乃大道之门也。夫大道若大路然。人人共由之。不得其门而入。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也。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彼一时也。此一时也。中和学堂者。使民知之。而出入由斯户也欤。(刍谈录)

    第七十五礼拜患不知人新义

    民国二年八月廿一日记

    问、圣人何以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答、凡事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有诸内。必形诸外。故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况人间私语。天上若雷。不但人知己。而鬼神先知之。凡事总患不知人。故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且人一生。惟有己知己。凡心善心恶。自先知之。知己即知人。将心比心而推之。就知人也。患不知人。由不知己也。故孔子又云。不可以不知人。

    (官话解)患者、忧虑也。我有道学德业。人不己知。於我无损。故不以此为患。若不知人。由己不能穷理。则交友用人。不知贤否。小则害身。大则害国。所患孰有甚於此。故曰患不知人也。

    (文话解)圣人知君子。君子知小人。小人不知君子。君子亦难知圣人。纵有所知。知其粗浅已耳。精微之奥。谁其知之。故人不己知。何患之有。己不知人。将人之是非邪正。不知所辨。是克己之功未至。斯知人之哲难几。故曰患不知人也。学者致力於先天之道焉可。(问谈录)

    问、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身之本在心。心之本在中。故中者、天下之大本也。以之治心则心治。以之修身而身修。以之齐家而家齐。以之治国而国治。以之平天下而天下平。故中一以贯万。一得而万事备矣。故曰、中生中了。中有中无。

    答、故曰君子之道。费而隐。莫显乎微。道心虽微。莫显乎微。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於密也。

    问、中为和之本。和为中之达。达者、达於天下也。达於天下。即和於天下。天下之人安能和哉。

    答、知本则和。兄弟之所以和。以同亲也。相斗相 。昧於本也。士之睦族。以同宗也。君子之治国平天下。以皆天之子民也。佛氏之物我平等。普渡众生者。以一本而来也。道氏之天人合一者。以一元之所化也。故知本则和。小知则小和。大则知大和。和则亲。亲则仁。仁则体。体则爱。爱则平。平则无分。无分则浑。浑则中。中则无不备。备则无不有。有则无不生。生则无不化。化则无不无。无者、无也。无则不无。不无其无。其无无无。无无之无。中乃无无。故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天下之大本者。天下之大有也。天下之大有。天下之大无也。天下之大无。天下之大中也。天下之大中。天下之大本也。子不见人乎。人者、天地之全也。天地者、中之完也。天地不能一人。中岂一天地而已哉。故曰大道者。中之华。天地者、中之果。一叶一世界。一花一世界。中若菩提树。菩提岂树哉。此由中之用也。中之大用。大德受之。中之大体。上帝全之。故曰天元正午。大道弘开。惟皇上帝。降衷下民。问、学而时习之。学何以要时习。日毋忘其所知。月毋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何必时习。答、学而之学。非记问之学。非技艺之学。乃大学之学。内而慎独。外而慎行。内外合一之学。时习者。即行住坐卧。不离大学。可以视则视。非礼勿视也。可以听则听。非礼勿听也。可以言则言。非礼勿言也。可以动则动。非礼勿动也。头有头象。头容直。足有足象。足容方。食则不语。寝则不言。故学而曰时习。时习者。恐行大学之学。不能合大学之道。处处留心。凡有所为。必慎思明辨。然后笃行。万事无错。俱在道中。如此者。不亦说乎。苟能时习。虽不中。不违矣。即君子允执厥中之功。人能实行学而时习之一句。虽曰非贤。亦近之矣。

    问、命何以立耶。立命有何好处。

    答、立命者。立本也。命立而后可受天之命。必穷其理。乃能勇於为善。必尽其性。而后命乃能作主。自能作主。是克己也。克己者礼自复。礼复而衷降焉。故君子命立而道行。

    问、何谓天命耶。

    答、天命者性也。命立者。有命也。有命而后可以言性。故性与天道。本系一体。非立命之君子。不可得而闻也。

    问、有谓中和学堂。君子立命之学。此言何谓也。

    答、中和学堂。立天地之命。非命立之君子。何能语於此哉。

    问、自能作主者。自不认其贼为子也。自能挽己之数。然后能受天之命。代表上帝。以挽天地之气数耶。

    答、其言可谓智矣。必如此而后可云立德立功立言也。

    问、君子敦厚以崇礼。所谓后进於礼乐之君子耶。

    答、礼乐出自君子。故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也。

    问、人事何以胜天耶。

    答、天随人愿也。天命靡常。道善则得之。无事无物不有天命。君子顺天命而行。故无所处而不当。无入而不自得焉。故君子无时不胜天也。

    问、当今之世。非万教归儒。不能太平天下。欲万教归儒。须先三教合源於一己。欲三教合源於一己。在实行大学之道。欲行大学之道。须知大道之学。欲闻大道之学。当求中和之师。太上曰。人身难得。以其能志於大学之道也。中土难生。以道源俱归於此。大道难闻。中和之师不易得也。

    答、师道之不立也久也矣。师道立则天下平。

    问、中和之道。何以位天地而育万物。

    答、中者、天地之道也。和者、人物之道也。天下有中和之道。天安地泰。民丰物阜。人行中和大道。道由己出。位天地以安人。育万物以成人。君子之分也。

    问、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此理於办事时最易见之。不知平时一言一笑。一动一静。莫不如是也。

    答、故君子戒慎恐惧。慎独以慎言行。

    问、子言中庸。乃大道之行。行道者必先立命。命立乃可受天之命。敢问其说何也。

    答、中庸开首。即曰天命。天命者。命之於人也。钧是人也。或能受命。或不能受命。何也。以其命之立与不立而已矣。立命者。立己之命。非立天之命也。己之命为本。有本乃能载道。即命立乃能受天之命。有子所谓本立而道生也。

    问、有子其为人也孝弟一章。推其意。孝弟二字。为立命之法。世之人孝弟不少。未见其立命而行道者、何也。

    答、有子之谓孝者。非只孝后天之父母。生养躯骸之父母也。将孝先天之父母与我性灵也。先天之父母者。上帝是也。道出於天。即出自上帝。上帝为天地万物之父母。即天地万物之本根。孝者、以上帝之心为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乃所谓孝。弟者、非只弟长上之人。将尽弟道以求师。师者、传上帝之道以成人。代上帝以辅仁。君子弟师以求学。学以尽其孝。此君子之性分也。故尽孝即为尽性。尽性即可至命。至於命者。即克己以复礼。命能自主也。色欲不能动其情。财帛不能淫其心。本立也。命立也。命立而能受命。是谓礼复。故礼曰、夫礼本於天而成於人。天之命为末。己之命为本。有本则有末。故曰本立而道生。即大学所谓物有本末。言道也。不曰道有本末。而曰物有本末者。以有天之命。无人之命相合而为一。天人合一之谓也。合之於儒曰人道。合之於释曰性道。合之於道曰天道。故曰物有本末。物者三教通缄之义也。

    问、既曰物有本末。又曰事有终始者、何也。

    答、事者、人事也。事有终始。即士先志。志之所在。即事之所在。未始而先已终也。以上帝之心为心者。乃能志於大道。志於大道之人。乃能代天行道。千磨百折。无有悔心。盖以先立定终。然后始尽人事以行其志。乃能遵道而行。不至半途而废。此句言君子立命之学。尽人事以合天道。即立命以受天命也。

    问、本立而受天之命。是天命之谓性也。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此三句是行道之象。敢问其义、何也。

    答、天命者。即天之大道也。大道在人。道虽出自上帝。上帝无形。化生万圣以为形。万圣立其教。即代上帝行其道。是上帝之道在万圣。万圣亦人也。曰天人。故不曰圣命而曰天命。天者、万圣之总词也。命之下民曰世人。世人受天之命以为性。故曰天命之谓性。世人率天之命以为法。是谓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故曰率性之谓道。此句是君子修身以道。敦厚崇礼。行天之明命於一身。以身作则。为君子内圣之学。修道之谓教者。世人之程度不一。须上律天时。下袭水土。因时因地以行其教。故曰修。修者修长合短。因势利导。使民日迁善而不知。修之功也。修己之道以教人。即修己以治人。修己以安人。故曰修道之谓教。此句是君子外王之道。即明天之明命。以保四海。天命者道也。命之於人。是失道也。太上曰、失道而后为德。天命之谓性。性、即德也。道得於心曰德。受天之明命於身、曰明德。明天之明命於天下、曰明明德。中庸乃儒家行道之书。故曰明明德句。专指儒家而言也。

    问、大学为大道之载。固无疑矣。敢问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此二句是何解说。

    答、此道字即率性谓道之道字。道不可须臾离。即天命不可须臾离。天命者、行道之几也。君子一日二日万几。皆奉天以承命。君子者、天命之代表也。离天命则不可以为君子。故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即不知立命之学。受天之命以为道。承天之命以教人。故曰可离非道也。离天之命。是无法守。视、听、言、动。皆情欲之私。何道之有。况天机万万。离则失几。君子知几其神。有失其几。即分有未尽。未能张天之道。以达圆满。是谓过矣。道不可须臾离句。即君子寡过之学。守中之功。

    问、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此数句又是何义。

    答、戒慎恐惧两句。所以言不可须臾离之功夫。不睹不闻者。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也。莫见乎隐。莫显乎微。隐微二字。即表天命之状。天命隐微。最易失之。故君子戒慎恐惧也。隐微二字。又言出戒慎恐惧之所以。莫见莫显四字。言天命虽无声无臭。为天地万物之主宰。凡天地万物之形象。皆天命之彰也。故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谓明命也。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即顾 天之明命也。戒慎恐惧。即君子慎独之状。独者、人身隐微之地。即所以受隐微之天命也。慎者、毋自欺以欺天而欺人。即克己之实功。诚意之实事。为仁之奠基。故君子慎其独句。即君子存心以事天。尽心以奉天。居易以俟命也。

    问、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句。何谓也。

    答、天命者、即命大道於人也。大道在天曰衷。故曰惟皇上帝。降衷下民。在人曰中。法天之道以持己。即本天之道以制情。故曰喜怒哀乐之未发。无不合天之道。故谓之中。中者、非性。性则受之於天而未动也。又非率性之道。道则发之於身之谓和。中者、蕴天之命於身内。用天之命以克己、复己之礼。以合天之命。是谓内圣。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句。是喜怒哀乐。发之於外。若合符节。即视听言动。皆协於礼。可以言则言。可以止则止。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君子而时中。内而得一身之和。外而得人之和也。故曰谓之和。中者、仁者所用以复一身之礼於一己。复天之礼於一身。和者张天之礼於一身。是谓修身。张天之礼於世人。是谓修教。故曰礼之用和为贵也。

    问、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此二句又是何义。

    答、中者、君子受天之命。用天之命。行天之命。天命即大道之所出。无人受其命。是无肫肫之仁。则不能渊渊其渊。浩浩其天。大道无所倚也。道无所倚。即天地万物无所皈依。故曰待其人而后行。人行其道。必先由中。故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天下者、天之上。群真诸圣。及上天之载。下者、天之下。即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莫不以君子之中道为本。故曰大本。本者犹言心也。故曰仁者、天地之心。君子守中於一己。达之於身而身安。达之於家而家齐。达之於国而国治。达之於天下而天下平。达之於天而天泰。达之於地而地成。达之於物而物阜。达之於万世。而万世同。故曰天下之达道。达道者、天地万物非以之而不能成也。此即天下归仁之真谛。

    问、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以言中和之效也。

    答、唯唯否否。所以言中和之量也。示大道之重。重君子之人也。一中於身。即有一中之和。一中莫如万中。万中莫若尽中。中於一身。莫若中之於天地。中於身者。行道於天下。使天下一家。中於天地者。即立中和学堂。开万世太平之基。故曰致中和。致者、本中道於一身。以徵庶民。庶民从之。是之谓大同。考诸三王而不谬。达三王之和也。建诸天地而不悖。与天地合其德也。质诸鬼神而无疑。与鬼神合其吉凶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君子能致中和。是达天之命於不已。天地之权。位於君子。万物之命。育於君子。君子执中道以位天地。达和量以育万物。致中和者。上帝之代表也。位天地而育万物。不啻上帝也。此时之天命。即出於君子矣。

    问、君子立命行道。有如许之关系耶。

    答、立命之始。天地位君子。万物成君子。君子一中於身。天命十中於君子。君子闻一以知十。天命大德於君子。君子明明德於天下。使天下之人。咸有一德。天下不失德。君子不失道。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语小天下莫能破。莫能载者。天地位。莫能破者。万物育。斯时之君子。天下一人也。

    问、君子何以能至此也。

    答、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拳拳服膺者。守中以克己也。弗失者。终日乾乾也。人有言曰。惟弗失。故不贰过。惟不贰过。故不迁怒。惟终日乾乾。故终日不言如愚。如愚者、将以进德修业也。终日不言如愚者。有进无止也。故君子学以致其道。笃信好学而已矣。问、是学也。何学也。是道也。何道也。

    答、内外合一之学。大学之学也。天人合一之道。大学之道也。

    问、实行大学之道。有如此之美乎。答、君子实行大学之道。即立命受命。以行天命也。

    问、由是言之。君子之学本诸师。君子内圣之道本诸天。君子外王之道本诸身。天下一师也。古今一学也。天地一道也。君子弟其师。好其学。何以独闻其道也。

    答、君子之智。足以知所先后。先者、先天之命也。后者、后天之命也。知所先后。则知立命受命以行命。故曰则近道矣。又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问、命之一字。至圣罕言。非聪明圣智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洵乎中庸之道。非君子不可能也。

    答、非也。君子之所贵者学也。无学不能致其道。无学不能成其才。故大学之道。首曰学。论语开首则曰学。中庸不云乎。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人之所患者。特不好学尔。好学近乎智。近乎智。则近於道矣。(刍谈录)

    第七十六礼拜为政以德新义

    民国二年八月廿八日记

    问、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何义也。

    答、(白话解)北辰者。天地之枢纽。政德者。平治天下之枢纽。惟为政以德之人。真是奉天承命。代天宣化。譬如北辰者。北辰有两。在天为七星宫。在人为性灵府。即天人一贯之道也。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者、即是人身中之北辰也。人由此北辰。存於内为内圣。发於外为外王。政就是德。德就是政。万民咸沾恩德。故曰众星拱之。非拱其人也。拱其德政也。即如尧舜之德政。而今数千馀年。人民还在拱之。孔子相鲁。三月大治。亦此道也。

    (官话解)政者、正也。德者、道得於身心。天下之福。概归乎德。君有德以正万国。诸侯拱之。相有德以正万民。百僚拱之。居高驭下。四海来归。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夫北辰、天之枢机。众星之主。无极之用。太极之体也。故曰北辰。无北辰为之主宰。恐星亦不能成星矣。然北辰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之母。子母相生。远而高高在上。无声无臭。近而一动一念。俱在目前。其北辰虽无星可指。而为众星之主宰。人可不慎独以明明德哉。

    (文话解)北辰、天地之根。万物之母。人生之本。太初之原。书曰、惟皇上帝也。虽无声无臭。而万事万物之主宰俱在内。夫子独言北辰者。在天为太空之精华。在人为性命之灵机。而验於物。则生生不已。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无而有。有而无。元气浑沦。惟大德乃能贯至北辰宫。化而为一。天心顺。民心安。故圣人奉天承命。代天宣化。万物皆归此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是也。(问谈录)

    问、道阳之於人身也。来於先天之先天。动之先。当先觉。觉则知其非礼而勿动。动之时。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先天之诀。其壮则谓亦将不欲。不欲以静。一身自正。道阳之於天地也亦然。来於先天之先天。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当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自正。故曰肫肫其仁。上下皆当如是也。故曰委曲求全。

    答、仁者、先难而后获。太上曰、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晦。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故天下之人。不可与图始。降衷之民。惟大德。惟大道。

    问、渊渊其渊。浩浩其天。道阳之来自先天之先天。根於命乎。照於性乎。

    答、然。此君子之所以立命。而后天命之谓性也。

    问、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故荀卿曰。礼以起伪。齐之以礼者。忠信之道也。道之以德者。忠恕之道也。道之以道。齐之以德者。中和之道也。道之以天。齐之以道者、中也。答、故曰鸿钧一气传三教。吾儒一命还三教也。

    问、圣人不知大。惟中是从。故能成其大。不知易。惟中是从。故不多难。不知细。惟中是从。故细行可观。不知难。惟中是从。故能处患难。是故君子素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者。乐在其中矣。

    答、君子之为道。在止於至善。於止知其所止也。

    问、平者、中之形容。公者、中之心性。中之形、申申如也。中之内、空空如也。真空不空

    。不空而有。有而不有。不有万有。此即是中者天下之大本也欤。

    答、然。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如有所立卓尔。故曰中者天下之大本也。

    问、老子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故大德者必受命。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栽者培之。倾者覆之。易曰、君子自强不息。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为善不昌。善不积不足以成名。君子居易以俟命。强为善而已矣。答、吾闻之也。天下事半多人事之不善也。天岂爱道乎哉。孔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颜氏之子。其庶几乎。

    问、人之言曰。大同以前。天道虚。人道实。大同之世。天道实。人道实。大同进化。天道实。人道虚。至於归化。天人虚。吾道实。信乎。

    答、道、道、道。非常道。名、名、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太上曰、吾常无欲以观其妙。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玄之门。此中庸之所以其至矣乎。至矣者、至善也。至善者、大道在人也。故曰君子之道本诸身。

    问、儒氏之人道。率性之谓也。释氏之性道。原天之谓也。道氏之天道。无无之谓也。

    答、故曰大道含三。三教合得其正。万教始於道。终於儒。终於儒者。始於儒也。万教归儒。俱以三教为正也。

    问、三教分。各有三乘教法。三教合。则儒为下乘教。故曰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释为中乘教。故曰物我平等。普渡众生。道为上乘教。故曰清静无为。无所不为。

    答、三教一道也。下学上达。知我其天。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天地有好生之德。上帝有生生之心。仁为天地之心。所以代天行道。辅相裁成。故仁者天下之大德也。

    问、牢狱枷锁。天堂地狱。乃帝王将相。圣贤仙佛。专为恶人而设。不得已而为之。大道宏开。人人君子。则政府亦无所事事矣。

    答、此释家之世也。尚有待焉。

    问、中和学堂者。天地之太极也欤。

    答、洪范曰、惟皇作极。皇建其有极。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者此也。

    问、七日来复者。天地阴阳五行周数也。故天有七星。圣王有七政。万教大成有礼拜。君子斋戒沐浴。静思补过。日新又新。所谓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即於是行之。

    答、齐之以礼者。儒家之世也。

    问、由据乱而可以升平者。家族也。由升平而可以太平者。学堂也。家族曰小康。学堂曰大同。答、君子之德风也。道之以德。则天下咸有一德。惟德是行。皆据於德矣。

    问、圣贤立言。穷理尽性至命。三格也。如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以理言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言出其位。必遭不礼。故当谨言。以性言之。素位而行。行出其位。必遭不法。故曰慎行。以命言之。必慎其独。思出其位。必遭天谴。故曰允执厥中。君子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红尘皆逆境。苦也。时乎其中。皆顺境。乐也。故曰乐在其中。君子时中。坦荡荡也。言寡尤。行寡悔。禄亦在其中。或曰、经天纬地之谓言。故曰立言者。圣贤之事也。岂易云乎哉。儒家之言经传也。释家之言经律论。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者、记事也。不可与言也。孔子作春秋。游夏不敢赞一辞。天口也。故曰考文者。天子之事也。王天下有三重焉。正言其一也。

    答、是以礼当议也。度当制也。文当考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天子者、天人合一也。是以能穷其理。尽其性。以至於命也。(刍谈录)

    第七十七礼拜诗三百之新义

    民国二年九月初六日记

    问、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何义也。

    答、(白话解)诗经三百篇。是孔子的纂辑。皆是有益於人心世道。志各有存。非淫奔之诗也。孔子怕人误解。故曰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说你们后学不要乱猜乱解。诗虽万言难尽。一言可定。不可作为淫奔之邪思也。即桑间濮上。其中很有深意。孔子删书。断自唐虞。何义。祖述尧舜也。删诗始自关睢。又是何义。宪章文武也。岂有宪章淫奔之事。孟子曰、无以辞害意。诗各有志也。孔子删存三百。示礼仪三百之微义。礼从宜、从俗。恐人误会。故又示诗之志。曰思无邪。免有遗误后学耳。世犹有作淫奔解者。抑何不思之甚也。

    (官话解)诗有三千。孔子删定。尚有三百馀篇。曰三百者。言其大数也。三百至多。一言足以蔽之者。能括三百之大义也。一言维何。诗之正可以正人之邪。其中有讥刺之意。亦无非正人之邪也。邪者、后天之欲也。情欲无制。即近而夫妇。远而君臣。无非以邪相合。人心安得不坏。风俗安得不偷耶。夫子删后。恐人不以无邪为戒。反有动人情欲者。故一言示义。曰思无邪。其所有之诗。皆有关系。以先天之性。制人之情。以先天之理。制人之欲。后天之情欲去。则人心自古。风俗自纯。学者何不於三百之诗。鼓歌弦诵者哉。

    (文话解)孔子人伦之至。所删之诗。乃周天子之所采。夫子存之为法於后世者。悉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或劝或戒之辞也。其中虽不尽圣贤所作。盖实均有精义焉。因良知良能。人人所有。即人人所有者。以之警戒后世。故诗之为诗。其亦正而葩也哉。(问谈录)

    第七十八礼拜道政齐刑新义

    民国二年九月十三日记

    问、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何谓也。答、(白话解)道之以政这章书。乃见圣人忧大道不行。将法律补道德之不足。圣人言政。先言道之以政。盖由道中发出之政。才算王政。王政化不了。齐之以刑。实在不归王化。才以刑治之。此虽足使民身有所畏惧。然只能化其身。而不能化其心。外虽有所畏。而心中仍不了然。故无耻也。必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与民同乐。君民一体。上下相安。人民心悦诚服。受恩深重。而心中天良发现。若忘恩负义。不以德报德。则非人也。如此乃为有耻且格也。

    (官话解)道之以政。政、即周礼悬书读法。道者、引之为善也。齐之以刑。齐者、使其同归一道也。以刑驱之。不敢犯法。民畏其法。苟且求免。身虽从政。而心不服。反用奸巧机谋。逃脱法网。而心毫不知耻也。道之以德。德乃先天之道。以德者。先由己身行道。以政辅之。则政无非德也。齐之以礼。本天理之节文。为人事之模范。则民感动其天良之本善。而真心改过。故有耻且格。自归画一。日迁善而不知也。

    (文话解)先王之教。本天理国法人情以治民。其法虽严。乃帝王将相之仁德也。故君子怀德。小人怀刑。守分安命。共为良民。刑既措而使民无讼。天下臣民相勉於善。共享太平矣。(问谈录)

    第七十九礼拜十五志学新义

    民国二年九月二十日记

    问、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何义也。

    答、(白话解)吾十有五这章书。是孔子以身作则。现身说法。言我十五岁时之志向。方知学问之好处。好学十五年。到三十而立。我乃立定志向。专心致志。研究修齐治平之道。四十而不惑。到四十岁时。我的学问。业经纯熟。一切事理是非。立可判断。又学十年。五十才知天命。凡事皆有天命也。六十而耳顺。一闻就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到了七十岁时。言行不外乎规矩。如此讲者。圣门之理学。伦常日用之道。是为这一般中人以下说法。其实孔子这章书。原是说的性道。非日用之道。如果是日用之道。我少年中年。不能做事了。人生七十古来稀。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办事。这是孔子说的性道。见其性道之难。非常人可知。非一时能学到。吾十有五以前。皆是伦常之学。我今十五入大学。我志在大学。大学不容易。十五年才略知道。还是一知半解。故三十而立。立定方针。千磨百折。中立而不倚也。三十虽立定主意。其中还有疑惑。学至四十。始澈底明了。打破疑团。又学十年。五十方知天命之性。天人一贯。故曰知天命也。又学十年。入耳心通。参赞化育。天地非大。明则诚矣。佛道曰开觉悟。见了如来。穷理尽性以至於命。至诚无息。又学十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道就是我。我就是道。至诚如神矣。功完道毕。故不逾矩。头头是道。

    (官话解)人生八岁入小学。讲实行。至十五而入大学。即先天之道也。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大人之学也。人至十五。人禽之关。为圣在此。为狂亦在此也。夫子十五而志於学。直往向前。有进无退。学未明则发愤。学既得、则服膺勿失。恐惟有厌矣。由前十五年。而至三十年。志益坚固。外物不能摇。有卓然自立不群之概。任他千磨百折。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学问从兹更上进矣。至四十而涵养益到。智识益增。言行合乎中庸。心性光如明镜。物来毕照。先觉先知。明明德之功愈进矣。故曰四十不惑也。五十知天命。此天非专指上天。即人身中涵养之性天。此命非凡命。乃穷理尽性以至於命。夫人在后天。不能了先天。言知天命者。知生知死。知去知来。天人合一。成身便了身也。夫子言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易者、即是取坎填离之功夫。除凡气。保元气。定吉凶。通神明。此至大衍之数。所由知天命者也。至六十理益融洽。声入心通。真透入於无声无臭之内。不思而得。不勉而中。故曰六十而耳顺。至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即随遇而安。加一毫不得。少一毫不得。心性浑然。纯乎天理。浩然刚大。由明德亲民而止於至善也。先天后天。无极太极。合成一乾坤之体。还我本来之面目也。学至於此。至矣尽矣。(文话解)人生性灵。禀於天地。受於父母。得中以生。先天之明性也。一落后天。暗而不明。先天之精气神。不能合而为一。遂为凡精凡神所耗散。夫人之元精元气元神。顺则生人。逆则成圣。发於四体则畅。见於事业则善。此乃先天之道。夫子十五而志於学。学者、学先天也。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执中之学。精一之道。天下古今所不能外者也。又十五年而至三十。由勉强渐到自然。故立。又十年至四十。知吾身性命相连。故不惑。又十年至五十。知性与天道。是二而一。又十年至六十。知吾身非小。天地非大。有六通之验。故耳顺也。又十年至七十。念念皆理。事事皆道。吾身即天地之体。吾心即天地之心。吾性即天地之性。吾命即天地之命。上下同流。故从心不逾矩。夫子成身了道。至此终矣。此夫子现身说法。一一指明。使人人知学问无穷。要必身体力行。方能成道。有志修道者。可不勉诸。(问谈录)

    第八十礼拜无违新义

    民国二年九月二十七日记

    问、孟懿子问孝一章。何义也。

    答、(白话解)孟懿子问孝。孔子说无违。孟懿子之心。本不乐从孔子。其父逼他从孔子。伊不得不从。而心中不悦。故以孝问孔子。孔子亦知其意。教他不要违背父之命。孝在其中。孟懿子闻夫子一言。不违背父命即是孝。不知孔子对症发药。而孔子见懿子不能再问。恐其错认无违二字。反助亲为恶。不孝亦在其中。夫子爱弟子之心。如同父子。如师言中之意。弟子不知道。非弟子之过。是为师不能善教之过也。故樊迟与夫子御车。夫子知樊迟凡事要究其根原。乃告之曰。昨日孟孙来问孝於我。对他说无违。樊迟乃事事究原之人。闻言即问夫子曰。何谓也。言无违是如何说法。孔子才将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以三礼字告之。细说一遍。使樊迟使之闻之。正见我孔子。教人之心细。爱弟子之情深。恐其一言未听清楚。他的师道未完其分。乃旁敲侧引。使其来问。就是弟子不来问。亦要使别人告之。如此为师者。真正解人之疑惑。破人之愁肠。传人之和道也。孔子于师徒之感情。既有使人百世莫忘之深。安得不为万世师表。今人能学夫子教门徒之心。纵是顽石。也要点头。常言师道立而善人多。信不诬也。

    (官话解)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懿子鲁大夫。仲孙氏。名何忌。问孝之道。子曰、无违。能顺父母。即孝父母也。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樊迟、孔子弟子名须。是时在鲁为孔子御车。孔子虑懿子初入道门。误会其意。故告樊迟曰。无违是不背礼也。生事以礼。死葬以礼。祭以礼。此三者合礼。人子之孝全矣。

    (文话解)懿子孟僖子之子。僖子好礼。其时病不能相礼。故使懿子学礼于孔子。懿子有违亲心。故其问孝。夫子先知其意。告之曰无违。懿子以为不违亲即孝也。故闻而遂出。夫子又恐其顺亲失礼。反以不义陷亲。即不孝也。世人不明礼。皆由不明天理。天理即人之良心。先天之无极也。化而为用。即太极。太极即理之正用。先王之道。以和为美。以礼为节。顺中之孝也。盖世禄之家。鲜克由礼。夫子因樊迟而告以生死祭之礼。为孟孙法。并为万世法。今之为师范者。果能如孔子教人。始不愧为人师也。(问谈录)

    第八十一礼拜惟其疾忧新义

    民国二年十月初五日记

    问、孟武伯问孝一章。何义也。答、(白话解)孟武伯为人不讲卫生。饮食衣服。奢侈浮华。酒色过度。性质刚烈。常患不洁之病。孔子知之。故告以父母惟其疾之忧。凡为父母者。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恐怕其子有病患。人要有孝。必要保重身体。人无疾病。而父母之心安。则孝在其中。像今日善书上所讲。甚么曹安杀子。郭巨埋儿。割肝奉母。等等之孝。皆是愚孝。其心何尝不好。其事太不善也。由此章书看来。人子害病。父母都有忧心。伤痛父母之心就为不孝。况埋儿杀子。伤祖宗之血嗣。吾不知其孝在何地。曾子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孔子云、小杖则受。大杖则逃。为孝子者。於此可深长思也。

    (官话解)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武伯、懿子之子。名彘。唯、独也。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以为所靠也。武伯不保身而得疾。其问事亲之道。孔子不以孝言。而以父母爱子之心答之。大有深意。盖人子有病。必忧及亲心。不知保身。何得言孝。

    (文话解)人子以父母爱子之心。反以爱父母。即大孝也。谁非人子。谁无父母。而顾可使亲忧耶。夫人身难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故事亲先以保身为大。六欲七情。纵之即成疾也。疾则父母忧之。大不孝也。若无以解亲心之忧。何以言孝。故武伯问孝。夫子不言孝。而独言唯其疾之忧。足见父母爱子之心。真是关切。人子身不能保。遑云孝耶。不能孝、焉能自强。不能自强。又焉能自立。须知自立自强。先在守身。守身无疾。万事能成。孝在是矣。夫子以武伯言。即可为凡为人子者告。(问谈录)

    第八十二礼拜有养不敬新义

    民国二年十月十二日记

    问、子游问孝一章。何义也。

    答、(白话解)子游平日奉养父母。以为有穿有吃。即是尽孝。而无尊敬心。夫代劳奉养。是人子报父母万一之恩。乃分内应为之事。自不得列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