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教丹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段正元 著

    民国九年夏历庚申暮春

    三月十三日说

    常言一人修行。九族超升。又言修持人为乾坤之肖子。天地之功臣。修持何等贵重。但在大道不明不行之时。修持之说。不知真道德者。认为牛鬼蛇神之说。因其所习见习闻者。只限于儒家之内圣外王修齐平治之常说文章而已。殊不知内圣外王。乃道之末事。道之一端。真修持才能为道之全体大用。为上天之爱子。中庸言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这个天子。即是指真修持人。讲真修持。必俟大道要明要行方能揭开来讲。古今中外圣贤仙佛千言万语。不外教人明善修身。明道成真。道家之长生。佛家之不生不灭。即是还了本来。惟儒经中似无长生。及不生不灭之说。然真大道却是在儒。我前在四川。有向我言儒家只讲日用伦常。无有长生不死。不得为真大道。我说至圣有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吾见蹈水火而死者也。未见蹈仁而死者也。是儒道不但能长生。并未见过有死。人能死得了。释迦何必讲经说法。至圣何必周游列国。仆仆风尘。删书定礼。太上何必化身教人。耶稣何必舍身救世。其他万教圣人何必千辛万苦。立各教法门。我又何必要讲真修持。因为仁人真死不了。如文昌帝君司文权。列入祀典。天下无人不尊仰他。其阴骘文开首即云。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帝君聪明正直而一。岂有欺人之语。然在不讲修持者闻之。不免疑其妄诞。若遇真修持人。明心见性。是知其言实实不虚。第值大道不明不行。万教圣人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因地立法。各说一端。其中皆是丹经之法。虽有时略现大道端倪。而天机仍不敢完全泄露。故丹经云。任你聪明过颜闵。不遇明师莫强猜。不遇明师。万卷丹经无口诀。叫君何处结灵胎。真知道岂惟万卷丹经皆口诀。即万教圣经贤传。亦无一句一字不是口诀。无一句一字不是丹经。不过时机未至。明师难遇。人遂无由知之。如至圣谓由也升堂。未入于室。曾子谓一贯为忠恕。俱因大道不明不行之故。不得已而为此引而不发之辞。大道何以不明不行。时机未熟也。犹如草木。春光不至。则萌芽不发。

    真讲修持。要先将贪嗔痴爱扫除净尽。如何能扫除净尽。人心如猿猴。必要找个桩子。把他拴住。故旁门虽不可与言道。然苟能用之于正。亦可藉以收心。用之不正。即遇神仙亦无成就。我从前讲内圣外王。大半是红尘富贵中事。真修持。要九辈状元十辈天子的福命。才换得来。大道不开。丹经虽皆口诀。然未说明。因天时未至。故人有所不知不能。即知之亦多半说不出。纵说得出。也不敢明说。纵敢明说。人亦未必知道。如此说来。修持岂不甚难。然虽难而实易。前人有谓遇着明师一点便成者。有谓得了口诀立地成仙者。固不能人人如此容易。然苟知修持有先天后天之分。大道小道之别。道与法不同,道法并行之妙用,能认清去做,成仙作圣却也不难。吾今不敢言得道有法。不过就身中所经验者。为生等约略言之。如谓得了口诀即可成仙。是欺人之说。我则不敢以之自欺欺人。我所知者一百零八道口诀。三百六十个阴阳。即尽同生等一时说完。生等未能做到。还是不成。必要做到一层。始得到一层。循序渐进。今讲儒家下学上达之工夫。佛学之小乘法。道家之丹经下法。从法说出道、从道说出法。有人问修道如何修。我云闭目凝神。是修道之小乘法。其善者可以却病延年。但千年不死。不过一守尸鬼。不能成仙作圣。在道上讲是法子。在性命上讲是凡命工夫。讲真修持要躬行实践。讲真炼性。要如曾子所言诚其意者。毋自欺也。不明真道者。不但欺人。且自欺。任何旁门。只要他能教人为善。无奸盗邪淫。我即不辟。因其仍是道之一化。足以引人入胜也。若非道非法。专以损人利己为事者。乃是地狱种子。永劫不复。其稍胜者如得法。不得道。得命功。不得性功者。一万年不死。终是愚夫。四川老人村中。寿延数百岁者不少。然亦是活造孽。我们要将性命道法辨清。凡有形相者。皆命功。性功则不仅在身上。身内有一层。身外有一层。不内不外有一层。内外合一方是道。我之丹经。是破除迷信。但人无迷信。又不能作成一事。故要迷而不迷。其中生出天智。今说出万教归一之丹经。性命双修。道法并行之方法。如何可以却病延年。如何可以成真作圣。若徒打坐参禅。谓即可成神仙。则纯阳何必下世度人。三丰何必久不了道。李仙何必借尸修行。凡专讲静坐功夫。只可以诱掖一般名缰利锁束缚之人。使之入胜。待身内现有景象。则贪嗔痴爱之念。亦可藉以稍减。迨到有了至诚。必遇明师。但要有根器、有功德。否则魔障横生。即遇明师。亦难免不失之交臂。

    修持人要知道生天地人物的源头。方可返还本来。今试略述浅中之粗。太上道德经开首原是三道字。其第一道字。连无极都没有。不惟不可言说。并不可思议。第二道字。是无极。第三道字。是太极。是无为无所不为之主宰。神妙莫测。无地不在。无时不在。太极含有阴阳。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道即是道可道。有阴阳则有变化。变出非常道来。虽不可思议。然由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内藏五行。却有实迹可以考证。伏羲本河图而画卦。即是由无为以显有为。太空有真光。变为日月星辰。又有微尘。变为山河大地。迨万物满盘各成其形。然后才生人。人得大道精华之全。故为道体。而与天地并为三才。若仅以人之躯壳与道比较。尚不及沧海中之一粟。微尘中之一尘。因其为道体。为万物之灵。能弘道。能位天地。能育万物。语大莫载。语小莫破。故为上天之爱子。为万物所尊仰。因道生人后。道之精华。全付于人。故人又能生人。人由三个人成。一凡躯。是父母所生。二灵魂是物禀天地阴阳之气而成。三真性。是道之精华。此三个人。是修持人必知之件。不知此则不必讲修持。何以要知。知凡躯则知借假修真。知凡躯从何而来。则知有父母当尽孝道。知真修持则知要敬明师。要尽弟道。知真性便知本来面目。故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又申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本即还我本来之本。天地间无不忠不孝之神仙。无无功无德之圣贤。有用之精神。要作有益之事业。不为名利富贵所牵缠。不办朝生暮死之事。一国之元首。可谓富贵之极品。前有一卸任总统在病中。有人劝他讲修持。他答以十年后为期。讵料一转瞬间。富贵荣华。如梦泡幻影。人为名利。千事劳心。万事劳形。得寸思尺。得陇望蜀。迨到命终。犹然不能餍其奢心。真是可怜。岂知人生在世。不啻大梦一场。无常一到。不怕你兵将多。银钱广。他要你三更死。不得延迟到五更。民国成立。不满九年。四个总统。已死去两个。无怪顺治帝云。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流落帝王家。顺治以盛世之君。尚云流落。若不讲修持。则必堕落。要讲修持。必藉凡躯办实事。使生死由我。灵魂不堕地狱。九玄七祖。不虚生我。若不知真修持。只落得虚度数十寒暑。大限一到任你恩爱的夫妻。孝顺的儿女。知交之良友。富有四海。贵至王候。战将千员。都不能救你。只有修持可以自救。但仍不能离命功丹经小法。灵魂与凡躯。虽是两个。然无灵魂。则凡躯无用。无凡躯则灵魂无依。但灵魂从何而来。非从父母而来。是由道生物。物化而成。天地阴阳变化十万八千卦爻。各有其形。或由天仙而成。或由地祗而成。或由山精石怪而成。迨其与凡躯合一。则只知凡躯。不知何为灵魂。灵魂尚找不着。安能找着道。今日不过略言灵魂与凡躯之关系。灵魂与凡躯。极相亲爱。凡躯因距道甚远。灵魂去道还是不近。但找着灵魂。则知修道是真的。至于找凡躯。则要在三纲五伦中找。所谓识得本来真面目。方知身是臭皮囊。不过此乃后天关系。非先天关系。今天我讲。生等听。抑知是凡躯听。是灵魂听。是道听。是凡躯讲。是灵魂讲。是道讲。要知此能听能讲。非是凡躯之能力。是灵魂之能力。究是道之能力。试仔细考之。不必灵魂离体。凡躯始归无用。即如人在梦寐之时。已不见人凡躯之作用。但灵魂非道。是灵根种子。秉道气而灵。因人落后天认不清。讲修持、要将凡躯与灵魂分而二。合而一。来找道。方找得着。不然凡躯固找不着道。灵魂依然找不着道。要找道。如何找。如我传授之北辰。道家为些子玄关窍。所谓惟有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千六百门。此窍为灵魂所依据。其中有仁。此仁即为性。即是性中之仁。至圣所云。未见蹈仁而死之仁。即是指此仁。能修持则此仁不死。此仁是无为之主宰。一变而为人。此人原与北辰同属一仁。落后天变为人。则是灵魂种子之人。人是好的。因其与灵魂相亲。故为人之良心。修持人。先要找着良心。人身中之良心。即是一切之发动机。仁是良心之主人翁。找着人之良心即是升堂。更进一步。找着仁则为入室。故孟子曰。仁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人有良心。即有知觉运动。遂与灵魂相亲。与凡躯打成一片。而成为人。但成为人后。又只知有凡躯。不知有原为良心之人。故山精石怪。转变人身。欢喜而言曰。吾在洞中修了数千余年。方转人身。无任欢喜。每每忘乎羞耻。而失却良心。孟子曰。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几希即指良心。存则为人。失则为禽兽。今日所讲是修持之根本。凡是静坐矜奇好异。妄想成仙。则如佛家云。一切有形皆是幻。故真修持要找着本来面目。

    三月二十日讲

    修持人有四个字最要得紧。即是谨言慎行。此四字真能记得清。讲得明。行得到。不是圣贤也是君子。人之言行真难。非过即不及。至圣云、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但是真为智者便是圣人。真不易得。人太热心则每每失言。我自问常失言。我凡见着人便望他好。不觉得便要说。苟有所问。必欲使之彻底澄清。遂易失之于过。以讲学说。从先天讲太高。难明。从后天讲太俗。听者往往作为老生常谈。又恐与一般人程度不合。讲低了略有造诣者不愿听。讲高了初学不知道。非失人即失言。故要得中。现在所讲乃为知者道。从前讲内圣外王。自上星期始变过来讲万教丹经。道生天地一节。已大概说过。今略讲天地间事确有主宰。道不可见。可即其主宰见之。如日月星辰出没有定。四时八节。寒往暑来。数千年如一日。毫无差异。苟无主宰焉能如是。主宰是谁即是中国圣人所言之惟皇上帝。能独一无二的。西人还是讲上帝。上帝是一个。然仅说一个上帝。不易明白。要知上帝有三个。第一个即是太上所言之第一道字。无声无臭。不可思议。不但为这个天地之主宰。实为万万个天地之主宰。在万万个天地之上。在万万个天地之中。无为无不为。万万个天地均是此上帝所生。我们这个天地亦归此上帝管。这个天地亦有个上帝。这个上帝有地所。即至圣所言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之北辰。为这个天地之机纽主人翁。主宰这个天地之上帝。释迦所言之三千大千世界都由他主持。知有一天地。则知有一上帝。还有一个上帝。创世纪所言站在水面上。说声生天就生天。说声生地就生地。说生物就生物。说声生人就生人。即是此上帝。无形而有形。无为而有为。即是中国圣人所言之上帝临汝。无贰尔心。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可以祀上帝之上帝。知天地有三个主宰。才知天地之所以成。天地之所依归。有了第三个上帝。故万物生生不已。从先天讲。上帝之名。亦是无以名之。强名之曰上帝。天地中有上帝主持。日月星辰。四时八节才不乱。修持人要知人是一小天地。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人身中又是三个上帝。人身苟无三个上帝。则不能成人。无知觉运动。讲修持亦不能成道。故太上曰一气化三清。三个上帝变为五行。为五个上帝。位五方。司五气。东青帝。南赤帝。西白帝。北黑帝。中央为黄帝。各有其能。三个上帝原来一贯。至善无恶。变为五个上帝。则有相生相克。犹人有和睦不和睦。五帝和睦。则五气调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否则金木水火土五行。制化冲克。驳杂不纯。乃有气数演出瘟疫水火、刀兵、盗贼。世界遂成为红尘苦海。释迦知其苦。故教众生脱离。人所见天下不平之事。如富者衣绸缎。食珍馐。贫者粗衣淡饭。尚虞不足。非上帝不公。是五行上帝所司。各人之遇合不同。遇着上帝好。即丰衣足食。遇着上帝不好。则缺衣少食。命有不同。境遇各异。至圣云、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人之俗命。即是五行之阴阳造成。星相家、即天干地支可以推知。常人逃不脱。君子方能逃。人网在五行之中。朝生暮死。迷昧无知。为名缰利锁所陷。修持人要返还本来。脱离五行上帝。归一上帝。故孟子云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此天即苍天。即惟一之上帝。五行变化。各有生克。常人逃不脱。遂作轮回客。人之万病从心起。从口入。亦是五行之相生相克所致。修持人要脱离五行。找着三个上帝。则我有主持。我命由我不由天。我传之心法。闻之寻常。人往往以为非道。以为道是一点便成。不知是乃引人入胜之说法。实无如是便宜的事。但真功行圆满。间亦有之。人人身中有个上帝。道家云惟有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千六百门。佛家云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上修。玄关窍。灵山塔。即是我身中上帝所住之处。不知此中真义者。入山惟恐不深。可笑亦复可怜。孟子之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丹经家亦有以之做功者。以为血肉之心是心。头上有玄关是性。有泥丸是天。亦属丹经之一部。其实孟子所言之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是身内身外各有功夫。可以合外内方为道。昨言性中有仁。即是上帝在我心中之中。即孟子所言之性善。至善无恶。又即佛家所言之佛性。人人皆有。直言之即是人本来面目。此性流露后天则有情。生出贪嗔痴爱。故要尽其心。心尽即佛家一念不生全体现。

    我传之心法。收心放心。收心是收人心。所谓要得仁不死。除非死个人。人心不死。与凡躯扯不脱。则仁不生。死人生仁。仁即至圣未见蹈仁而死之仁。仁生即是还了本来。修持人到此地步。则明心见性。心要收在腔子里。些子玄关窍。北辰中。此数者名异而实同。为不生不死之地。语云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知栽培之地。才能死人心。犹如猿猴找着桩子。收心则人心死。放心则道心生。收心所以隔断叉叉人。故要万缘皆了。万念皆空。如佛家之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至圣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放心放在那里。放在黄中通理。美在其中之处。即所谓丹田。黄庭中央戊已土。命根。命蒂。太极。丹经有云。太极中间一点红。即是放在那个地方。放心即是知止。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太极即后天知止之地。即大学所言在止于至善之地。但是后天之至善。非先天之至善。先天之至善。在些子玄关窍。先后天之分。即是性命之别。故要合而为一。性命双修。命中又有仁。如桃杏核中之仁。是保全凡命。养活此命。可以长生。若将先天性养活。真可不生不死。故讲性命双修。要保全后天命。先天性。借假修真。返还先天。先天性圆陀陀。光灼灼。故曰玄之又玄。妙之又妙。无而有。有而无。是以真空不空。妙有不有。凡人在母腹。受父母之呼吸。天地之阴阳。大道之精华而成人形。一离母腹。便与先天扯脱。先天是真命之根。故云人有两重父母。四个阴阳。生我形骸者。是有形之父母。头上还有一重无形之大父母。故曰孝堂上之父母易。孝头上之父母难。修持人要知天地有性命。我亦有性命。静坐可以还本来。以真性为父母。以天地为衣胞。凡事要合中。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此是静坐之要诀。即是尧舜允执之中。此中与上帝连为一体。如孟子云斋戒沐浴。可以祀上帝。至圣所云丘之祷久矣。方是性命双修。方是万教金丹大道。

    三月二十四日讲

    世间俗话。有大道藏在其中。常言人为何不顾性命。其实人人皆有性命而不知性命。真知性命。在人身中实实在在各有个地所。并非空谈。第常人只知凡躯。将真性命抛诸九霄云外。故做事只知保凡躯。不知保性命。而自愿为小人。可惜。前讲性命双修。方是金丹大道。今之修持人。好为人师。亦动说是性命双修。不知凡是闭目打坐。有形有象者。皆是命功。不是性功。纵得长生不死。不过为守尸鬼而已。做到千年。亦不能开觉悟。不怕他说头层功如何。二层三层功如何。以至九层。或十二层功又如何。能河车运动。通神通灵。皆是命功上幻境。以道法说。是法非道。以性命说。是命非性。亦非真命。是三尸七魄。识神作用。由妄想而来。如久不遇明师指教。不得真性命双修之法。必得神经病。性在先天为天地万物所公共之真主人翁。在后天则各有一性。但仍是先天赋来。为本来面目。孟子所言性善。即是先天之性也。告子言性有善有不善。即后天之性。先天之性。是义理之性。至善无恶。后天之性。是情欲之性。故有善恶。人在后天。每好顺情欲。故儿童顺他则喜。逆他则怒。如后天之性善。则孟母何必三迁。苟不三迁。 孟子未必能成大贤。人在后天离先天太远。所习闻习见者。皆是后天情欲中事。如不遇贤父兄。良师友。不克有成。孟子言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以事天。说得如许确切。何以当日与告子辩性。几至无可如何。非孟子不能辩性也。是上天不传真性命之学也。故孟子顺天道而言也。终不敢以先后天揭开来说。实因性是天道之机缄。大道不明不行。不敢打破。故孟子以后无真儒。后天之性。十分之中只有一分善。由其与情近。情复与凡躯相亲。终日为声色货利所薰染。易流为欲。人要找着真性。真性即身中之北辰。良心之主人翁。譬如西游记中之唐僧。是后天性之善者。即是良心。孙悟空则是心猿。释迦佛才是良心之主人翁。故见了如来。满盘皈依。西人谓人记性在脑筋。中国人则曰在心。其实脑与心皆非性。性在人身中。是无为主宰。即是佛性。天地之中有真主宰。即西人所言创造天地人物之真主宰。若创世纪所言站在水面之上帝。是有为之上帝。譬如人身中之良心。良心之主人翁。才是无为之真上帝。又如尧传舜允执其中。舜传禹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先天之性。即是尧舜所传之中字。找着此性。能开觉悟。释迦教人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真无四相。自开正等正觉。至圣教人毋意必毋固毋我。是找先天性之捷径。做得到。即见性。性在人身中。即人身之主人翁。富贵寿夭。穷通得丧。他皆知之。惜人不知修养。找不着他。故不能预知。谚云早知三日事。富贵几千年。何必早知三日事。只要早知一刻事。也便受用不穷。性为灵魂及凡躯所依赖。凡躯是死物。耳目口体皆是先天之性。无为真主宰所主持。必性与灵魂凡躯三位一体。方能视听言动。如人在梦中。手足欲动不能时。可以见得。其欲动者是灵魂之知觉。其不能者性未相贯也。性譬如油。心譬如火。以卦爻论。性为乾。心为离。离为乾体。火得油燃。凡事以为是心能想。其实是性之无为主宰。犹火之燃。非火燃。是油燃。油尽则火灭。不怕灯心依旧。终是不燃。人无真性。则灵魂离体。有心不能想。何以为死。先天之性断。凡躯真是臭皮囊。性与灵魂相贯。凡躯方知疼痛。如西医治病常用刀割。先以麻药迷住。即是闭住灵窍。致性与灵魂凡躯不能相贯。故灵魂虽在。凡躯亦不知痛。可见知觉之灵机。全在本性。此就后天比。在先天说。凡人家中。要出凶事。或有妻财子禄之喜事。虽路隔数千里。气色必先期发现于面。是性已先知。性本在人身中。未找着者。由无至诚。人多以为修持人可以前知后晓。稀为奇事。不知并不稀奇。是应该的。如星相家相面。能知人之吉凶。过去未来。非相士有特别神通。乃由各人之事已现于面。其所以现者。先天性先知也。常人落后天。迷了本性。故不自知。修持人要找着性再修命。性如何修。即在中字中用功。言行动静皆要合中。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既是中也者不可须臾离。性原与先天一贯。不能尽其心。则不能知其性。不能知其性。则不能知天。不能存其心。则不能养其性。不能养其性。则不能以事天。性要养保全此性。即如孟子所言。我善养浩然之气。充塞天地之间。参天地之化育。其一言一笑。不要扯脱了中。离中则离道。离道即离了本来之性。则为地狱种子。先天本性是天仙种子。何以为天堂地狱。以先天性作主。即登天堂。以后天性作主。立堕地狱。教生等做功不要忘先天性。找着此性。不但不敢为恶。连想一件恶事都不敢。盖恐一念之差。抛却先天本性。流为地狱种子也。其找后天之性。犹如猿猴找桩。找着自然不乱跳。贪嗔痴爱自少。找着了性。即还我本来。才是真修持。丹经所讲是后天之法。是命功。丹经客皆自谓是性命双修。常可见着神奇景象。其实仍是后天。心诚者。在五通之内。不诚者更是幻妄。但人身中有三万六千神。所以观音菩萨千变万化。方是得了真性真命。不以为奇。真正性命双修。性发出为天智。性不离体。则成道。还了本来。单在命功上用夫。是识神作用。其所见者皆是有为之意想。故是幻景。(如西人之学。是从情欲之性发出。不能返本来。推算有为事物。虽极精确。推算无为事物。则不能有准。以后天之性揣先天。正如理学家之格物。从后天格。当然有时准。有时不准。如前者。天文家算着某月某日某行星要与地球相撞。登诸报章。我当说断无其事。天地本有主宰。日月星辰。各有其宫。何至相撞。西人又以算命为迷信。彼以一二三等号数纪日。月则不依三五而盈三五而缺之自然。不知天干地支之实义。不知中国圣人发明有五行生克制化之学。无怪其然。)修持人不知无为主宰。只以有为的闭目凝神。妄想成仙。是连性命都未找着。从何能成。我们之性。是天地万物所公共。落在后天。染了尘垢。不见本来故要修。颜渊问仁。至圣告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即是克后天返先天。修性如何修。在立定中字。中即性。有性又要知命。找不着命亦不成。丹经客多说脐下一寸三分为丹田。为命根。非也。此是气海。做功时。以之贮凡气。太极方是丹田之门。命中还有仁。凡人一身皆是阴。惟两目是阳精。修持人谓之为日月。命中之仁离胎以后。即埋藏在戊已之内。太极之中。无阳光照。则是阴仁。不能自生。故人生数十年既死。如要仁不死。日月会临真土。土厚敦仁。仁发生。小而却病。大而延年益寿。但此是后天之命功。虽是命功。而有性功含在其中。故天地为我之衣胞。真性为我之父母。

    每星期讲演。是我原来所预定。星期三则是临时讲演。现因有数十人不远数千里之遥。特来求道。有兴而来。当使其有得而归。昨拟特别讲演数次。适门人中有以此数省苦旱为可忧者。忽感动我之仁心。人为天地之心。万物之灵。人心不好。故天心不顺。今之人皆不足为天地心。故干旱刀兵瘟疫水火盗贼四起。近年北京一隅尚觉安谧者。未必不是赖有几个真修持。真有道德的人维持。孟子云君子修其身而天下平。我们常讲演。天下不能太平。罪应归于我们。今自星期日起。特别讲三天。一为使大齐知找性命。不离性则不离道。性与上天相贯。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二为悔我们未找着性命。致恶气与上天真阳相隔阂。故风雨不调顺。皆由人不知过。过而不改。不能保全性命。枉为修持人。诚能知过改。知善为。立功于世。立德于人。为上天爱子。不修自成。星期日谨具告文祷告悔罪。门人中愿同祷告者。届时早来。祷告之后。将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求上天即降甘霖。使年丰岁稔。使人民丰衣足食。人人相亲相爱。不相残杀。各知保全性命。推之统一全球。协和万邦。使人人成圣贤君子。晚间讲毕之后。复行祷告。昔至圣疾病。子路请祷。至圣曰丘之祷久矣。可见至圣时时皆是执中。虽未见其凡身祷告。而言行性命之中。无为祷告。此圣者能之。我们常讲中字。恐言行不合中。强为合中。如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如此即性命祷告。不然。将中字扯脱。把性命抛在九霄云外。今日要找回来。方是性命双修之人格。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改之为贵。能知过改过。不祷告而自然之祷告。不合中而自然之合中。不修持而自然之修持。故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此是真修持人之本分也。

    三月二十七日讲

    前次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改之为贵。但甚难甚难。不但改过难。知过已属不易。因人落后天。性流为情。情流为欲。故过不易知。诚能知过认过。即是君子。知过能改。便是圣贤。颜子不迁怒不贰过。是能知过能改。故不失为大贤。常人不知过是堕了魄。并失了后天人仁之性。昨言性命双修才是真修持。先天之性。是人之本来。在后天显出、即为信用之信。先天之性。至善无恶。即孟子所言性善之性。恻隐。是非。恭敬。羞恶之心。具备其中。失此数心。不但失了先天之性。并后天之信亦失。不失后天之信。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可行。欧人能稍讲忠信。故有物质之文明。中国虽有大圣人发现先天之性。而后人皆不能知。故流为文弱。真知性命。不修自成。世人多谓儒家不讲性命修持。其实儒书之中庸。开首既讲性命二字。中庸言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何以不可能。由性命真不易知。修持人能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数语讲得明白。即成了道。天命从先天讲。不可言说。说也说不出来。从后天讲。人生红尘没有一点能为。一点很处。凡事全凭天命为之。人事顺之。若失了天命。任你本领如何大。为帝王者呼不动臣僚。为家主者呼不动婢仆。为丈夫呼不动妻儿。天命即是性。失了天命。即是失了性。所以人之性在。谈一句话可以惊天地动鬼神。性即天命。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故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何以天命要随我。因我有性在。我性苟失。即天命临我。亦行不动。修持人要知有性。先从后天信用之信找起。耶稣言信者得救。能笃信则本性在。还了先天之性。与天地之性相通。可以参赞天地之化育。故修持人要知天命即是性。此性要找着。才可修持。不然私心不去。嫉妒时生。非为难免。万难有成。后世修持人。多未找着性。故学道如牛毛。成道如兔角。

    从后天讲信用之信。先要信我。我是天地生。父母养。生今之世。要成今之人。成如何人。成乾坤之肖子。天地之功臣。不怕资质鲁钝。只要信得过我是何许人。无事不可成。能信则性存。还我本来。自古修道有成者。多是忠厚老成人。至圣谓参也鲁。可见曾子非聪明人。而先得一贯之传。颜子真聪明。精华早发。故寿不永。聪明人最易伤忠厚。失信用。失信即是失性。忠厚人多能守本分。能守本分。则找着了信。推之可以找着后天之性。以见先天之本来之性。能守分者即是素位而行。各尽各人本分之职。自然现出本来之性。人生为圣贤。抑为常人。皆在自信与否。如自己不信自己。是失人格。终身无成。人不信我我自信。则人格保全。有人格在何事不能成。所以说要找着信。信得过自己。则凡事有把握。人亦因而信我。由先天性。著而为后天之信。一言既出。决不反口。口与心合。心与性合。能自信则天下无人不信。事事率真。即是真人。真在自己。真修持人。即是真人。不说假话。不做假事。不自欺。本性见。自然明觉。如佛家之一念不生全体现。贪嗔痴爱扫除尽净。即是明心见性。以道说就是成了道。此次入门者谅是能自信之人。既来之。自信更要加进一层。自信我不远数千里而来。是为甚么。自是为修持。修持又是为甚么。自然是为已。但为已先要为人。现今天下找不着几个好人。何谓好人。即是能自信之人。今人大抵皆不能自信。乡间忠厚人似觉不少。然非真能自信者。多是至圣所谓乡愿德之贼也。无事时则觉忠厚。有了事转瞬就变。就戏曲中看。见了银钱连自己姓都忘了的人极多。电影中形容欧美人亦多如此。皆由不能自信。我们讲修持。要自信为乾坤之肖子。天地之功臣。总怕自己信不过。真有了信。千金万银买不动。说过的话。始终不变心。不然即失信。失信即是失人格。失了本来面目。我说找着了信。即是圣贤。不修自成。生等牢牢谨记。不可作为老生常谈。盖真信即是性。万教圣贤君子。不过能自信。不管他人怎么说。我自信我。天地间甚么叫真假。信则真。不信则假。我教生等从信字用功。虽是用下乘法去修。确是真正筑基。炼已。采药。炼丹。炼先天大丹的方法。不如此修。即遇神仙。也不能成。而今妄想成仙。及好为人师者。初被人骗。继以骗人。皆是无信之人。常自以为万一侥幸遇着神仙点化。岂不是占便宜。天地间那有如此便宜的事。不能自信而信有圣贤神仙。不自问所作所为。是否神仙圣贤之行为。终日胡思乱想。奸盗邪淫。自己信不过。妄想群仙诸圣公认你为神仙圣贤。焉有是理。故学圣贤神仙。皆要自信。

    进一层讲。信要信圣贤仙佛皆是功行换来的。自问我所作之事。是否有功于世。有德于人。苟无功于世。无德于人。是否真有益于我。是否对得起我。自己能信得过。则仰不愧天。俯不怍人。现今天下不太平。乃由人心不好。不信道德。不信修持。不能弥补天地元气。故尔天心不顺。所以我们要自问是否为人。自问是人。便要找还本性。信得过自己。即是良心主事。即是斩魔之法。魔不斩则喜自夸自大。自矜其能。满则招损。故修持人要以信字来斩魔。自信要由信得过凡躯。而信有灵魂。信有道。有凡躯。方能动作。有灵魂。才有灵机。有道而后凡躯与灵魂才有动作。有灵机。能如此自信。始不失为人。但举目天地间没有几人。古今中外自命英雄豪杰者。多半失人格。何以故。不自信自己有灵魂。不信道有主宰。故总想损人利己。而侵人疆土。夺人权利。不自问侵占他人的土地权利能否永远保持。苟不能。则是自己做的事。自己信不过。要知我侵夺他人的土地权利。将来依然有人侵夺我的土地权利。递相侵夺的。皆是不量力之信。天道循环。报应不爽。试想前辈帝王夺取人时。何等欢喜。被人夺取时。又何等凄凉。现今世界。采侵略主义之国。何国不是天灾人祸。层见叠出。其主张提倡之人。何人得了好处。有几个英雄不死于非命。天道循环。那有侵占来的权利。可以久享。如此信不过自己的事。还要去做。即是无信。有信则有良心。良心有主人翁。则找着本来之性。即是天命之谓性。率其性而知从何处来。即是之谓道。道是生天地人物之真主宰。即西人所谓肇造天地人物之真主宰。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然后修道之谓教。前代帝王。常用知道了三字。究竟他自己还是信不过。真知道了即是圣君。即成了道。不知道而姑如是写。亦算近道。道在后天要修。因先天性被六欲七情所蒙蔽。机关不灵。故要修。修道之为教。故要寻师访友。得了法子才能修。修要找着性命合而双修。然又要先找着性。真能知性。则不唯不敢作损人利己之事。连损人利己之思想亦不敢存。尚复何有信不过自己之事。修持人必如此才能修道。才能有成。更进一层讲性功。太上之抱一守中。尧舜之允执其中。至圣之吾道一以贯之。皆是至高无上之性功。昨对初入门者言入道后。后天性要与先天性一贯。从前未入道不知性。今知性是天地万物公共之仁。在天为天地之元气。天地之机纽。稍一不慎。则扯脱中字。堕为地狱种子。故要时时如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时时要抱一守中。以光华灿烂之性照临身中。心中之中与天上之中。心中北辰与天上北辰一贯。凡一切损人利己之事。皆足以扯脱先天之性。有一点恶念。即是背道。为乾坤之逆子,天地之罪人。 要知天上北辰统驭万事。身中北辰。主宰一身。万病由心起。太上云。吾观心得道。心非血肉之心。是些子玄关窍。即无为无所不为之真主宰。得罪不起。得罪了他。即是罪人。诚能抱一守中。则性所在。知有性则要修。行往坐卧不离这个。视听言动亦不离这个。这个即是性。保全此性。与上天一贯。故孟子。善养吾浩然之气。又曰君子修其身而天下平。性可透入虚无天中。修性可以超九玄。拔七祖。不离性。性所在即真命所在。

    三月二十八日午刻讲

    我常言修持人是乾坤之肖子。天地之功臣。为上天所特爱。故人间私语。天上若雷。上星期三因北方苦旱。感动我之良心。发下誓愿。悔罪祈雨。自是以后。连阴数日。间落小雨。足见我们稍有至诚。感动上苍。又足见修持人真是上天之爱子。只要能改过自新。阴气消尽。道气长存。阴阳之气得以调和。自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我又常言修持人一言一笑关天地之太和。能惊天地。动鬼神。上天特爱修持人是甚么原因。因为修持人可以弥补天地之元气。人为天地之心。人心不好。则天心不顺。五行逆气相克。故刀兵瘟疫水火盗贼四起。若五行顺行则相生。刀兵瘟疫水火盗贼同时消灭。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人为君子。个个成圣贤。孟子云。君子修其身而天下平。我们许多人修持。天下竟不太平。是我们心未合一有以致之。自今以后。要改过自新。化除意见。同归一化。能同归一化。即与上天相合。上天只有一心。其所以有刀兵瘟疫水火盗贼者。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何以不仁。因有小人播弄其中。使天地阴阳五行淆乱。故小人为天地之罪人。天地之逆子。从前大道不明不行。尚可容他。今日大道要明要行。将成光华灿烂之世界。由文明进大同。由大同归极乐。决不能更容此种罪人生存于世。其必要消灭无疑。然亦非上天必要消灭他。是他不能与上天合心。自己消灭自己。所谓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等小人。原禀天地之散气而生。上天亦赋以散气中相当之福命。使在黑暗世界享尽幸福。黑暗世界。即是魔鬼极乐世界。所以彼辈愈捣乱。愈得志。今黑暗世界已数千年。天地逆子。福已享尽。何能更留。此足见天道之公平。若忠厚老成。有不得好者。是元气不足。余殃未尽。古人有云。为善不昌。祖有余殃。殃尽必昌。为恶不灭。祖有余德。德尽必灭。此数句中不免说错。为恶不灭。祖有余德。尚说得去。若谓为善不昌。祖有余殃。则无是理。已有不善而怪及祖宗。乌乎可。故要改为善不昌。必有余殃。殃尽必昌。为恶不灭。必有余德。德尽必灭。

    昨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改之为贵。人在红尘浪滚之中。一波未平。一波复起。那有没做过损人利己的事。只要能诚心改悔。不但我们历劫之过可消。九玄七祖之过亦消。天下小人之过皆消。昔耶稣在十字架前替人受罪。我们今日为天下人悔罪。为天下人改过。希望从今日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人丰衣足食。老安少怀。阴凝之气。立刻消尽。好逞能讲狠的。即以其逞能讲狠之智识折转来讲道德。魔心化为吉神。人在红尘。不能自主。谁个甘愿为小人。不愿为君子。知不能以良心作主者为小人。自能以良心作主者为君子。故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枉自为小人。中外英雄豪杰。逞能一生。有几个不死于非命。其死于非命者。倒可消一番罪恶。安享而终者。必且永堕地狱。一生荣耀。万劫钩连。今人多为一方一家谋幸福。而不顾他家他方之灾祸。正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皆由不明道。为魔鬼气数纠缠。不良教育所蛊惑。无眼光。无远虑。如欧人出征之时。其家人咸以战死相祝。不知万物皆道所生。何况同类相残。乃至真正战死。景况又是何等凄凉。以中国说。从前专横时代。以为国家是一家一人的。革命者说国家是国民所公共。凡属国民。皆是同胞。其眼光比专横时代较大。以道说还是小得很。盖道包天地人物。凡天地万物皆同胞。故至圣教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从前大道文明。知道者没有几人。将来大道既明。一般自命为英雄豪杰。回想当年为何淆乱天下之是非。为天地之大罪人。必要痛心。然已追悔无及。我常说古今自命为英雄豪杰者。多是天地之罪人。骤然听着。不免骇人。其实真是如是。彼辈以恶为能。伤天地之太和。乌得不为天地之逆子。此次欧洲大战。死人数千百万。正是杀人者人恒杀之。天随人愿。数百年来费尽心思。发明枪炮。杀人惟恐不多。今日适得此果。人类相残。岂是上天所好。乃为逆子自造。今日大道弘开。上天将扫除此逆子。平天下不以兵车。使人人相亲相爱。人人知道。个个行道。那个再肯为恶。我对于一般英雄豪杰。虽总在说他不对。而实为之可惜。又为之可怜。可怜者以其为魔鬼所使。不能自主。造下罪孽。万劫钩连。可惜者以其有智识聪明。未做一点好事。数千年之修持。不惟数十年中消尽。还要堕入地狱。西洋幸而有一耶稣。虽在战争之中。尚有红十字会出而救护。耶稣教化之力也。中国至圣创大同之说。我们要体他的仁心。激发我们之良心。找天地万物公共之性。找着则可修持。昨言修持人找性要从信用之信。忠信之信下手。有信即可以找本来之性。初听者似不易了然。听久者必知信是性之用。性是信之体。性又是无为之用。信则是有为之用。最近初入门者。要知入门之始。已对着万教至圣发下誓愿。是能信得过自己将来要为乾坤之肖子。天地之功臣。但以后还要有记性。时时记得我当初发的是甚么誓愿。我要去如何躬行实践。初领功者。要求上天北辰与身中北辰一贯。以信去找性。性才能归一化。欧人只信一身一国。居然富国强兵。但不信道。不信天。果能信道信天。天下自然太平。至圣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行得动者。必来之也。不信则是自己教自己堕落。

    人真死不了。人苟死得了。我今日不来劳此神。自古圣贤仙佛亦不枉自劳神度人立功。今之丹经客常说从他数十日便可成神仙。是不信。是自欺欺人。欺人即是欺己。我敢言我信得过的事。才教人信。我自己信不过的事。决不教人信。凡是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一知半解。办事糊涂。害己一人。其罪小。自己信不过。做不到。以之教人。则害人。其罪大。自古教头子有不得其死。甚至堕落者。皆由此也。曾子为人最诚实。尝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此三句话说如何的老成忠实。曾子一生成就亦即在此。可惜朱子替他解错了。前两句依他的解释。倒还差不多。传不习乎一句。则完全是得道以后之话。非讲学时代的话。所谓传不习者。是要传人当自问是否自己曾习过。要有诸己而后求诸人。今之学技者。学未成即拿来试验。焉得不败。再细绎此数语。前二句为人谋即是为天下苍生谋。是执政之事。与朋友交。暗含交邻国。实是轰轰烈烈内圣外王之事。末一句则是师儒之事。总此三句即是君相师儒合一。今之学问。所学非所用。故行不动。正是弊在传不习。但曾子此章书朱子作如是解。亦是天道使然。自尧舜以后几千年中。有君相无师儒。宋儒讲的是理学。故有党派。有界限。我今讲道。无党派。无界限。如至圣所言之有教无类。凡是来者同归一化。不分国界、种族、宗教。均是同一性而来。自应同归一化。有党派。有国界。则是小人之学。非君子之道也。

    自本日起。至四月初一止。三日之中。要讲六次。我窃思天下刀兵瘟疫水火盗贼消除不了。罪归于我。而今天命在躬。要使人人享太平。天演淘汰。留君子。去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至圣云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是自叹之辞。意谓吾行周公之道。何以久不复见周公。其吾道衰乎。至圣尚自责。常人不问自己行为如何。妄冀诸佛诸神保佑。是不自保。神何能佑。所以我们不敢衰。不敢退道。退道即是道之逆子。至圣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甚么。学道。要以道为己任。以道为自己家屋。将道认真。则找到家屋。办道即是办我自己的事。此次一时不远数千里而来求道者数十余人。志向固在闻道。但要知大道不矜奇。不好异。至平至常中有至神至妙。若将道看高远。必圣人才能讲才能得。是看难了不可。或以为道。一点便成。又太看易了。亦不可。必要以论语首章为规则。学而之而虽是虚字。实作实字讲。此次新入门诸生。多在善门。想必常见丹经有教人求明师之语。此次亦必是为求明师而来。既来之。则安之。我自前年说法以后。闭道不收门人者半载。后以诚心求道者多。始复教人。现在吾门真明道者。十人之中不过一二人。或将道太看大了。或将道太看小了。故今日教生等要学而时习。今向生等明言。生等要想学道得道。要以道为己任。学而时习。心中有乐。如何能乐。明道乐道。道是甚么。浅言之。即是功苦勤劳。人人要各尽其劳。不可半途而废。要办点实事。所以儒家说要智仁勇三德兼备。佛家说要有般若波罗密之智慧。三藐三菩提之真心。才可讲修持。不要坐想成仙。佛家六祖家贫无赀。入道后见寺中要人舂米。便愿自任其劳。以身躯太小。重量不足。背负石块。炎天皮肉俱烂。亦忘乎其形。一面舂米。一面开觉悟。人说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打扫。莫使有尘埃。六祖则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那里有尘埃。说得何等高超。故卒得衣钵之传。论来舂米有多大功行。因其认舂米为道。一心去做。劳苦不辞。遂以得道。道在那里寻。循本分即是。生等既拜我为师。即要尊师重道。尊师即是尊自己。道在功苦勤劳。不尽功苦勤劳不能成道。但有了功苦勤劳。还要有师。不遇明师。仍是不成。昔六祖遇着五祖。为大众尽苦劳。是道心之苦。故卒得道。生等要知我之百零八道口诀。三百六十阴阳。慢说不能立刻说尽。即全向生等说出。做不到还是不成。生等苟能依功苦勤劳去做。工夫到了。我一言一笑之中。可以令生等成道。而今大道弘开。修持人要赶紧立功立德。诚能将功苦勤劳讲得清。行得到。即是明了心见了性。性在先天是一本。性在后天是万殊归一。一者何。是抱一也。一贯也。人在后天讲修持或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安而行之。利而行之。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者一也。是以得一而万事毕。即是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三月二十八日戍刻讲

    圣贤君子体天地好生之德。须知天地不好多生。好长生。长生实天地之所有。亦是天地之自然。若多生。则不能长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