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憲法大義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往往讒諂面諛之眾,驕偽傾巧之夫,易邀寵眷,而邦國之事,乃以荒矣。故曰:獨任之易於失賢,猶眾舉之易於察不肖,此兩制優劣之大凡也。至少數治眾,其類有三:一以武力相雄長也;二以令德而被公推也;三以世封而役其眾也。第一為草昧時代有之。第二最美,斯為賢政。第三最劣,其腐敗虐民,往往而是。觀於《漢書》諸王之傳,可以見矣。政治目的,萬語千言,要不外求賢事國。立憲宗旨,亦猶是耳,無甚深難明之義也。

    言憲法制度之大體,諸公欲知其源流本末,求之《社會通詮》、《政治講義》二書,十可得八九。今夕匆匆,恐不能細言。其大較,則一須知國中三權之異。三權者,前已及之,立法權,行法權,司法權也。中國自古至今,與歐洲二百年以往之治,此三者,大抵不分而合為一。至孟德斯鳩《法意》書出,始有分立之談,為各國所謹守,以為稍混則壓力大行,民無息肩之所。顧考之實事,亦不盡然。如英國今日之行法權,乃以首相為代表,而各部院地方輔之,通為一曹,由於一黨。然宰相實亦領袖,議院立法之權有所更革釐定,宰相發其端,而議院可否之。大議而否,是為寡助,寡助之相,即行告退,而新相乃入而組織新政府矣。

    立法權,以法典言,凡遇有所議立,貴族平民兩院,分執議權,議定而國王可否之者也。故論者謂英立法權鼎足而立,缺一不可。雖然,至於今日,則英立法之權,因緣事變,已為下議院所獨操。凡事之經下院議定者,上院雖有此權,未嘗議駁,猶國主之權,雖可准駁,而亦悉可無否,此已習為故常,殆難變易;易之,將有革命之憂。故立法權自英制言,實總於下議院,其國民權之重,可想見矣。

    自國主下至於百執事,皆行法權也。英制宰相獨重,大抵國民舉議員,而議員舉宰相,由宰相而用內外百執事,是為政府。是非有議院大眾所崇拜推服之黨魁,其人不得為宰相也。雖然,院中之員七百餘人,不盡由於一黨。常有反對之員,與為對待,即以稽察現行政府之舉措。宰相有一建白,而為議眾多數所不贊成者,則有兩種辦法:一是奉身而退,讓反對者更舉彼黨之魁,立新政府,此常法也;一是請國主之命,解散現有議院,使國民更舉新員,用以更議所建白者,此不常用之法也。蓋宰相欲行第二法,須深知通國意向,與院中議眾之旨已有不合而後可;不然,則新集之眾,依然與之反對,只自辱耳,無所益也。

    至於司法之權,立憲所與舊制異者,立憲之法司,謂之無上法廷。裁斷曲直,從不受行法權之牽掣,一也。罪有公私之分,公罪如擾害治安,殺人放火,此歸孤理密律,國家不待人告發,可以徑問;私罪如負債、占產、財利交涉,此歸司域爾律,原告興訟,理官為之持平裁判,二也。訟者兩曹可以各雇知律者為之辯護,而斷獄之廷又有助理陪審之人,以可否法官之所裁判者,而後定讞。故西國之獄,絕少冤濫,而法官無得賄鬻獄枉法之事。訊鞠之時,又無用於刑訊。此立憲司法之制,所以為不可及,而吾國所不可不學者,此其最矣。

    立憲治體,所謂三權之異,具如此。顧所言者,乃英國之制,演成最早,而為諸國之所師。至於法、美諸國,所謂民主立憲,德、義諸國,所謂君主立憲,皆有異同,不盡相合。諸公他日治學,自然一一及之,非今夕所能罄盡。但以上所言,猶是立憲之體式。至於其用,則以代表、從眾、分黨三物,經緯其間,其制乃行。夫此三者之利弊短長,政家論之審矣。顧法窮於此,捨之則憲法不行。即如朋黨,本吾國古人之所惡,而君上尤恨之,乃西人則賴此而後成政。且憲法英之所以為最優者,因其國中只有兩黨,渾而言之,則一主守舊,一主開新。他國則不盡然,有主張民主、王制、社會諸派,宗旨既異,門戶遂分,而國論亦淆而難定,此其所以不及英也。

    諸公勿視立憲為甚高難行之制。篤而論之,其制無論大小社會,隨地可行;行之而善,皆可以收群力群策之效,且有以泯人心之不平。今欲諸公深明此制,則請以本安徽高等學堂為喻。今此校立有年矣,其中有監督,有教、齋、庶三長,有管理者,有教導者,中聚學生二百餘人,有本籍、有客籍。此下尚有聽差,廚役人等合成團體,以共為此教育之一事,故曰此亦一社會也。是一社會,則必有制度機關,而後可以存立,其制度機關奈何?則現行章程規則所云云是已。雖然,是現行之規則,為何等制歟?曰:其制非他,專制之制也。何以知其為專制耶?曰:學生人員在受治之位,章程非學生所議立。先有立者,而全校受之。監督意有所欲為,則隨時可以酌改頒行,以求全校之公益,非以利己私,故雖專制,猶得為開明之專制,則如此校是已。假今後本校日益發達,學生人數日多,且人人皆有學費,而欲改為民主立憲,則其事將何如?曰:此無難。學生人數既多,不得盡合而議也,則人人有選舉代議員之資格;丁役人等,無選舉代議員之資格也。且本籍客籍權利不同,各成一眾,以舉議員,分為兩廳,此則猶外國之有兩議院矣。英國有兩議院,其初亦非定制。英有二,大陸諸國有三,而瑞典則有四,僧侶也,世爵也,城邑也,鄉農也。民之品流難合,則其議眾輒分,英之為二,亦偶然耳,非定制也。議眾既立之後,則公舉管理全校之監督,為之年限以任之。所以為之年限,恐所舉而誤,權難猝收,故為之期限焉。使其勢之有所終極也。監督既立,則用其所知者,以為教習管理諸員,而釐定一切治校之規則章程。每有所立,則付之兩廳而公議之。其許可者,即垂為法。方監督之為大家擁戴也,則有所置立,大眾將莫不贊成矣。使其反此,則凡所欲為,眾將反對。若循英制,監督即同宰相,勢須退避,以讓他賢為新監督。自監督二長以下,則皆此校行法之權,而諸生所設之兩議廳,則立法權之地,獨有司法一權,尚未議及。今設以本校之監學官,為司法權,則學生有過,果否與章程違背,量其輕重,分別記過行罰,皆監學官之事。監學裁判之後,移其讞語於齋務長而行之。何則?齋務長乃行法之權故也。此為吾輩學堂之立憲,言其大略,如是而已。有何甚高難行之有哉!

    君國自三古以來,所用者為有法之專制,縣官以一體而兼三權,故法制有分部、分官而無分柄。設庶職資選舉,以招天下之人才,即以此為與民公治之具,其法制本為至密。言其所短,則其有待於君者過重,其有待於民者過輕。假使吾國世世皆有賢聖之君,其利用可謂無匹,而無如其不能也。是故民才以莫之用而日短。國事以莫或恤而日隳。自海禁既開,持此以與彼族群扶之國相遇,日形其短,無怪其然。乃今幡然而議立憲,思有以挽國運於衰頹,此豈非黃人之幸福!顧欲為立憲之國,必先有立憲之君,又必有立憲之民而後可。立憲之君者,知其身為天下之公僕,眼光心計,動及千年,而不計一姓一人之私利。立憲之民者,各有國家思想,知愛國為天職之最隆,又濟之以普通之知識,凡此皆非不學未受文明教育者之所能辨明矣。且僕聞之,改革之頃,破壞非難也,號召新力亦非難也,難在乎平亭古法舊俗,知何者之當革,不革則進步難圖;又知何者之當因,不因則由變得亂。一善制之立,一美俗之成,動千百年而後有,奈之何棄其所故有,而昧昧於來者之不可知耶!是故陶鑄國民,使之利行新制者,教育之大責,此則僕與同學諸子所宜共勉者矣。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