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4回 忠心从亡惜身亡 立志逊国终归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话说地方看了牌文,立即将白龙山庵拆毁。建文大惊,急问程济道:“你旧年曾说:‘且住饼一年再看’,今果住了一年,就被有司拆毁,你真是个神人。莫非还有大难么?”程济道:“即此就是一难,已过了,师可勿忧。”建文道:“难虽过了,而此身何处居住?”程济道:“吾闻大理浪穹山水比白龙更美,何不前往一游?倘若可居,再造一庵可也。”建文大喜,师弟四人收拾了,竟往浪穹。

    到了浪穹,上山一览,果然山苍苍,林郁郁,比白龙更胜。两僧一道,见师意乐此,遂分头募化,草草盖造一庵。不消一月,早已庵成。建文安心住在庵中。

    不期到了永乐十年二月,而应能和尚竟卒矣。到了四月,而应贤和尚亦亡矣。建文见贤、能两弟子,一时俱死,大恸数日,不忍从僧家火化,遂命程济并葬于庵东。

    过了月余,无人相傍,只得纳了个弟子,取名应慧。到十一年九月,因应慧多病,又纳个弟子,取名应智。到十二年十月,应慧死了,又纳个弟子,取名辨空。到十三年四月,同程济出游衡山,闻知金焦、程亨、冯漼、宋和、刘伸、郑洽、黄直、梁良玉皆死了,不胜悲伤,无意游览,遂回庵中。

    到十五年二月,又别筑一个静室于鹤庆山中,时常往来。忽雪庵和尚的徒弟了空来报知,前一月其师雪庵和尚死了。建文大哭一场,自此之后,想起从亡诸臣,渐渐凋谢,常拂拂不乐。

    直到十七年四月,在庵既久,忽想出游,又同程济,先游于蜀,次游于粤,后游于湘南,然后回驾。到十九年十二月,不喜为僧,蓄起发来,改为道士。到二十年正月,命徒弟应智、辨空为鹤庆静室之主,自与程济别居于渌泉。到二十一年,建文又动了游兴,遂与程济往游于楚。此时二人,俱是道装,随路游赏,就在大别留住了半年有余。到二十二年二月,因想起史仲彬一向并无音信,就随路东游,按下不题。

    却说史仲彬自戊子年谒师东还之后,日日还思复往,忽被仇家将奸党告他,虽幸辨脱,却不敢远行。到今甲辰年,相间十七年,不知师音耗,心愈急切。又闻新主北狩已晏驾了,革除之禁,渐渐宽了,遂决意南游访师,竟望云南而来。

    一日行到湖广界上,因天色晚了,往一旅店投宿。主人道:“客人来迟,客房皆满。惟有一房甚宽,内中止两个道者,客官可进去同住罢。”仲彬入房,看见两个道人,鼾鼾床上,忙上前看时,恰一个是师,一个是程济。欢喜不胜,因自通名道:“史仲彬在此。”建文与程济梦中听了,惊而跃起,看见仲彬,满心欢喜。建文问道:“汝为何到此来?”仲彬道:“违师十七年,心甚不安,故欲来问候。不知师将何往?又为何改了黄冠?”建文道:“我东游正为思汝,改黄冠亦无他,不过逃禅久而思入道耳。”仲彬又问:“贤、能二师兄,何不同来?”建文道:“他二人死已十余年了。”仲彬听了,不胜感伤,又说道:“师可知新主北狩回銮,已晏驾于榆林川了?”建文闻言,喜动颜色道:“此信可真么?”仲彬道:“怎么不真?弟子从金陵过,闻人传说太子即位,已改元洪熙矣。”建文听说是真,因爽然道:“吾今得释矣!”

    到了次日,即相率从陆路东游。因偕行有伴,一路看山玩水,直至十一月方到吴江,重登仲彬之堂。仲彬忙置酒堂上,程济东列,仲彬西列,相陪共饮。

    忽仲彬有个从叔祖,叫作史弘,住在嘉兴县,偶有事来见仲彬,在堂下窥见,忙使人招出仲彬问道:“此建文帝也,我要一见。”仲彬还打帐瞒他,说道:“不是。”史弘道:“你不须瞒我,当初在东宫时,我即认得了。后来我家当抄没,若非天思赦了,我死无所矣。不独君臣义在,文,思主也,今幸瞻天,岂可不拜!”

    仲彬不得已,报知建文,史弘进拜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