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3回 耶水难留再至蜀 西平多故遁入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话说建文渡过钱塘江,乃是九月,到了重九这日,方登天台游赏。忽见冯漼约会了金焦、蔡运、刘伸同走到面前谒师,大家相见甚喜,遂相携在雁荡石梁各处,游赏了三十九日,方才议别。蔡运不愿复归,也就祝发,自号云门僧。留住在会稽云门寺。冯漼、刘伸、仲彬各各别去,建文依旧同两僧一道,从旧路而回。

    一日行到耶溪,因爱溪水澄清,就坐在溪边石上歇脚。建文忽远远望见隔溪沙地上,坐着一个樵夫,用手在浅沙上划来划去,就像写字一般。因指与他三人道:“你们看隔溪这个樵子的模样,好似廖平。”三人看了说道:“正是他。”程济因用手远招道:“司马老樵,文大师在此!”

    那樵子听见,慌忙从溪旁小桥上转了过来,看见大师,便哭拜道:“弟子只道今生不能见师,不料今日这里相逢。”建文扶他起来,亦大恸道:“我前日避难逃去,常恐遗祸于你。后冯漼来报知汝家无恙,我心才放下,但不知你何为逃遁至此?”廖平道:“知府捉师不着,明知是我放走,奈何我不得,却暗暗申文,叫抚按起我做官,便好追求。我闻知此信,所以走了。”建文道:“我前过襄陽,打听得知府已去任,汝今回去,或亦不妨。”廖平道:“弟子行后,家人已报府县,死于外矣,今归岂非诳君?”建文道:“汝若不归,则流离之苦,皆我累你!”廖平道:“弟子之苦,弟子所甘,师不足念。但师东流西离,弟子念及,未免伤心耳!欲留师归宿,而茅屋毫无供给,奈何奈何!”建文听了,愈觉惨然,遂相持而行,直送三十里,方痛哭分别而去。建文师弟四人,向蜀中而来。

    到了永乐三年,要回云南,行至重庆府,觉身子有些不爽,要寻个庵院,暂住几日,养养精神,方好再行。因四下访问,有人指点道:“此处并无大寺院,惟有向西二里,有一村庄,叫做善庆里。里中有个隐土,姓杜名景贤,最肯在佛事上做工夫。曾盖一个庵儿,请一位雪庵师父在内居住。你们去投他,定然相留。”建文师弟听了,就寻善庆里庵里来。

    走到庵中,叫声:“雪庵。”雪庵听见,因走出来,彼此相见,各各又惊又喜。你道为何?原来这雪庵和尚是建文帝的朝臣,叫做吴成学,自遭建文之难,便弃官削发为憎,自称“雪庵”,恐近处有人知觉,遂遁至四川重庆府住下。访知善庆里杜景贤为人甚有道气,因往来之。杜景贤一见,知非常人,因下榻相留,朝夕谈论,十分相契。遂造一间静室,与雪庵居住。

    当日出来,与建文相见,各各认得,惊喜交集,建文道:“原来雪庵就是你!”雪庵道:“弟子哪里不访师,并无消息。谁知今日这里相逢!”遂以弟子礼拜见了,又与三人见礼,就请师到房中,各诉变后行藏,悲一回,感一回,又叹息一回。

    建文住了几日,因见庵门无匾额,又见案有观音经,因写了“观音庵”三个大字,悬于观前。杜景贤闻知庵中又到了高僧,便时时来致殷勤。建艾因住得安妥,便住了一年。直到永乐四年三月,方才别了雪庵,又往云南。

    到了云南,建文问程济道:“我今欲投西平侯沈晟家去住,你以为何如?”程济听了默然半晌,方说道:“该去该去,此天意也。”建文着惊道:“汝作此状,莫非又是难么?”程济道:“难虽是难,却一痕无伤,请师勿虑。”建文道:“事既如此,虑亦无用,但他一个侯门,我一个游僧,如何入去,与他相见?”程济道:“若要照常通名请谒,假名自然拒绝,真名岂不漏泄?

    断乎不可。我看这四月十五日巳时,开门在南,太陰亦在南,待弟子用些小术,借太陰一掩,吾师竟入可也。”

    你道建文为何要见沐晟?只因这沐晟乃西平侯沐春之弟,建文即位时沐春卒,沐晟来袭爵,建文爱他青年英俊,时时召见,赐宴赐物,大加恩礼,有此一段情缘,故建文思见。这日听见程济说得神奇,不得不听。

    等到十五日巳时,果然见沐晟开门升堂,遂不管好歹,竟闯进门来。真也奇怪,就像没人看见的一般,让他摇摇摆摆,直走上堂,将手一举道:“将军请了,别来物是人非,还认得贫僧么?”沐晟见那僧来的异样,不觉心动,再定睛细看,认得是建文帝,惊得直立起来,一时人众,不敢多言,只说一声:“老师几时到此?”就吩咐掩门,叫人散去。将建文请入后厅,伏地再拜道:“小臣不知圣驾到此,罪该万死!”建文忙扶他起来道:“此何时也,怎还如此称呼?此虽将军忠不忘君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