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為宋中丞自薦表[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道”。《漢書·武帝紀》:“有司奏議曰:古者諸侯貢士,壹適謂之好德,再適謂之賢賢,三適謂之有功。乃加九錫。”顔師古注引服虔曰:“適,得其人。”九錫,顔師古注引應劭曰:“一曰車馬,二曰衣服,三曰樂器,四曰朱户,五曰納陛,六曰虎賁百人,七曰鈇鉞,八曰弓矢,九曰秬鬯。此皆天子制度,尊之,故事事錫與,但數少耳。”又引張晏曰:“九錫,經本無文,《周禮》以為九命,《春秋説》有之。”又引臣瓚曰:“九錫備物,伯者之盛禮。齊桓、晉文猶不能備,今三進賢便受之,似不然也。當受進賢之一錫。《尚書大傳》云:‘三適謂之有功,賜以車服弓矢。’是也。”顔師古認為九錫内容,應劭之説是。即古代帝王賜給有大功或有權勢者九種物品。但進賢只得一錫,臣瓚之説是。先榮,一作“光榮”。垂,流傳。典謨,原指《尚書》中的《堯典》、《大禹謨》,後泛指典籍,典範,常法。謨,宋本作“謀”,據他本改。

    [15]薦:一作“管”。

    [16]“懷經濟”二句:經濟之才,經世濟民之才。巢由之節,巢父與許由的節操。巢父、許由,均為堯時高士。

    [17]“文可”二句:謂李白詩文可以像《詩經》那樣移風俗,其學問可以如《史記》那樣究天人之際。《詩·大序》:“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司馬遷《報任安書》:“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究,窮究,極盡。天人,“天人之際”的略詞。

    [18]“一命”二句:一命,受初次品官。《周禮·春官·大宗伯》:“壹命受職,再命受服,三命受位,四命受器,五命賜則,六命賜官,七官賜國,八命作牧,九命作伯。”後世以受初品官為一命,本此。霑,霑潤。二句謂朝廷一次拜命都未使之得到,天下人都為其叫屈。

    以上為第二段,説明為國薦賢是古訓,而李白的才能節操和學問,理應得到推薦。

    伏惟陛下大明廣運,至道無偏,收其希世之英,以為清朝之寶。昔四皓遭高皇而不起,翼惠帝而方來[19]。君臣離合,亦各有數,豈使此人名揚宇宙而枯槁當年[20]!傳曰:舉逸人而天下歸心[21]。伏惟陛下,迴太陽之高暉,流覆盆之下照[22]。特請拜一京官,獻可替否,以光朝列[23],則四海豪俊,引領知歸[24]。不勝慺慺之至[25],敢陳薦以聞。

    【注釋】

    [19]“昔四皓”二句:四皓,商山四皓。秦末隱士,漢高祖屢請不出。後吕后用張良計,使皇太子卑辭束帛致禮迎至。高祖初欲易太子,見四皓輔佐而罷。見《史記·留侯世家》。二句引此事以漢高祖喻玄宗,惠帝喻肅宗,以四皓自比。

    [20]枯槁:瘦瘠。《楚辭·漁父》:“顔色憔粹,形容枯槁。”

    [21]“舉逸”句:逸人,即逸民,唐人避太宗諱而改。《論語·堯曰》:“興滅國,繼絶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此句用其意。

    [22]“迴太陽”二句:謂如今帝王能使太陽的光輝照到覆盆之下,使蒙冤者見到光明。覆盆,覆置之盆不見光亮,以此喻沉冤莫白。

    [23]“特請”三句:謂特意請求授予李白一個朝廷官職,使其能為朝廷做些勸善規過、議興議革之事,從而使朝廷列官增添光彩。獻可替否,進獻可行者,廢除不可行者。《左傳·昭公二十年》:“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文選》卷四七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入能獻替。”吕向注:“獻,進也;替,廢也;謂事有可者進之,否者替之。”

    [24]引領:伸長脖子,形容盼望殷切。

    [25]慺慺:勤懇;黽勉。《後漢書·楊賜傳》:“豈敢愛惜垂没之年,而不盡其慺慺之心哉!”李賢注:“慺慺,猶勤勤也。”

    以上為第三段,説明給李白做官可以使天下人歸心,所以請求朝廷授官。

    按:表云:“前翰林供奉李白,年五十有七。”李白生於武后長安元年(七〇一),則此表當作於肅宗至德二載(七五七)。表謂“前後經宣慰大使崔涣及臣推覆清雪”,可知時已出潯陽獄,正在御史中丞宋若思幕中,故代其撰寫此表。全文不卑不亢,非常得體,可惜因此表涉及永王之黨而使李白招來長流夜郎之災難,極為可悲。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