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於姑熟送趙四流炎方序[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以上第二段,點明趙四因痛恨惡勢力而被遷貶赴炎熱之遠方。具體描寫其離親别友的憂愁傷心情景。

    然自吴瞻秦,日見喜氣[12]。上當攫玉弩,摧狼狐,洗清天地,雷雨必作[13]。冀白日迴照,丹心可明[14]。巴陵半道,坐見還吴之棹[15]。令雪解而松柏振色,氣和而蘭蕙開芳[16]。僕西登天門,望子於西江之上[17]。

    【注釋】

    [12]“然自”二句:王琦注:“秦者,長安帝都之地。日見喜氣,謂其有振興之象。”謂身居吴地遠望秦地,每日都能見到可喜的氣象。吴,當塗古屬吴地。秦,指長安。喜氣,指唐朝振興的氣象。宋本闕“氣”字,據他本補。

    [13]“上當”四句:王琦注:“上者,指玄宗。攫玉弩,謂親秉征伐之柄。《尚書帝命驗》:‘玉弩發,驚天下。’摧狼狐,謂勦滅安禄山之徒。洗清天地,謂宇宙清泰。雷雨必作,謂大赦天下。《易·解卦》:‘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上,皇帝。攫,取。玉弩,用玉為飾的弩弓。狼狐,指安禄山。四句謂皇帝當親秉討賊之柄,消滅安禄山之亂,使天地再清,定將大赦天下。摧,宋本作“催”,據他本改。

    [14]“冀白日”二句:冀,《文苑英華》作“而冀”。白日,太陽,喻指帝王。李白《駕去温泉宫後贈楊山人》詩:“忽蒙白日迴景光。”迴照,宋本闕“迴”字,據他本補。丹心,忠誠的心。二句謂希望君王的恩澤如陽光普照,使趙四的赤誠丹心可得昭明,罪責得以清雪。

    [15]“巴陵”二句:巴陵,即岳州,天寶元年改為巴陵郡,乾元元年復改為岳州。治所在今湖南岳陽市。二句謂在流遷至岳州的半途中,當可出現返回吴地當塗的歸舟。

    [16]“令雪解”二句:形容冤案平雪解決而使趙四心花怒放。謂使雪融化而松柏更振青色,天氣暖和而使蘭蕙芳草開花。令,《文苑英華》作“今”。

    [17]“僕西”二句:僕,作者謙稱自己。天門,山名,在當塗西南長江兩岸。詳見前《望天門山》詩注。西江,古時稱金陵至九江的一段長江為西江。此處即指當塗天門山。西,一作“滄”。

    以上第三段,設想天子當親征平定叛亂,大赦天下而使趙四半道返回。

    吾賢可流水其道,浮雲其身[18],通方大適,何往不可[19]?何戚戚於路歧哉[20]!

    【注釋】

    [18]“吾賢”二句:吾賢,指趙四。謂趙四其道如流水,其身如浮雲。意即順應自然,隨遇而安。

    [19]“通方”二句:通方,通曉為政之道。《漢書·韓安國傳》:“通方之士,不可以文亂。”顔師古注:“方,道也。”大適,到處都能適應。適,咸本作“道”。何往不可,用反問語氣表示無往不可。

    [20]“何戚戚”句:何戚戚,《文苑英華》作“亦何戚戚”。謂何必在分岔的歧路口悲傷流淚呢!戚戚,憂懼貌。《論語·述而》:“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路歧,一作“岐路”。岐,同“歧”。阮籍《詠懷》詩:“楊朱泣歧路,墨子悲染絲。”

    以上為第四段,贊揚趙四通曉大道,善於適應各種環境,勸慰其不必在歧路邊傷心。

    按:序云:“自吴瞻秦,日見喜氣。上當攫玉弩,摧狼狐,洗清天地,雷雨必作。”知安禄山叛亂已起。又按趙炎天寶末為當塗縣尉,則此序約作於至德元載(七五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