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三十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缺月。嘉禾。视韩诗。鸾翔凤翥。珊瑚碧树。之词又出一奇也。漂流百战。四句作转轴。

    起下二段意。忆昔周宣歌。鸿雁。至。岂有名字记谁某。推原溯委。铺述典重。自从周衰更战国。至。无乃天工令鬼守。凭吊古今。却以六经九鼎作陪。澜翻无竭。笔力驰骤中。章法乃极严谨。真足嗣响少陵。

    。苕溪渔隐丛话。曰。韦苏州。石鼓歌。云。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退之。石鼓歌。初不指言史籀所作。永叔。集古录。云。至於字画。亦非史籀不能作。此盖原苏州之歌而云尔。苏长公。石鼓诗。云。忆昔周宣歌。鸿雁。当时籀史变蝌蚪。亦原於苏州也。

    赵次公曰。先生诗后段云。忆昔周宣歌。鸿雁。当时籀史变蝌蚪。则石鼓文字盖蝌蚪之变。韩愈有。科斗书后记。一篇云。李阳冰之子服之。授余以其家科斗。孝经。汉卫宏官书。

    两部合一卷。且曰。古书得其据。依略可读。如是则退之宜识科斗书者。石鼓歌。乃云。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科。而先生今诗乃能通其六句。则先生为精于字学矣。欧阳。集古。跋尾盖谓。韦应物以为文王之鼓。韩退之以为宣王之鼓。不知何所据而然。卒以退之好古不妄者为可信。然未尝载其文。至子由和先生诗。乃云。形虽不具意可知。有云杨柳贯鲂。

    先生诗注云。维维鲤。而子由云。鲂。岂各以所辨之字言之乎。

    朱彝尊曰。杨用修谓。从李宾之所得唐人拓本。多至七百有二字。又言。及见东坡之本人多惑焉。考宾之。石鼓歌。中云。家藏旧本出梨枣。楮墨轻虚不盈握。拾残补缺能几何。

    以一涓埃裨海岳。夫以欧阳。薛。胡诸家所见止四百余字。若宾之本有七百余字。拾残补缺亦已多矣。宾之不应为是言也。子瞻之诗曰。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强寻偏傍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子由和之。有云。形骸偃蹇任苔藓。文字皴剥因风雨。字形漫汗随石缺。苍蛇生角龙折股。夫用修子本既得自宾之。传自子瞻。是子瞻克见其全。子由亦得纵观。

    子瞻子由又不应为是言也。

    王维吴道子画

    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

    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亭亭双林间。彩晕扶桑暾。

    中有至人谈寂灭。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扪。蛮君鬼伯千万万。相排竞进头如鼋。

    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

    只园弟子尽鹤骨。心如死灰不复温。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

    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

    摩诘得之於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吾观二子皆神俊。又於维也敛衽无间言。

    原选者评。以史迁合传论赞之体作诗。开合离奇。音节疏古。道子下笔入神。篇中摹写亦不遗余力。将言吴不如王。乃先於道子极意形容。正是导题法也。后称王维。只云画如其诗。

    而所以誉其画笔者甚淡。顾其妙在笔墨之外者。自能使人於言下领悟。更不必以画断。凿凿指为。神品。妙品。矣。

    。许诗话。曰。老杜作。曹将军丹青引。云。一洗万古凡马空。东坡观吴道子画壁云。

    。笔所未到气已吞。吾未得见其画矣。斯评也。二公之句各可以当之。

    东湖

    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迩来走尘土。意思殊不堪。况当岐山下。风物尤可惭。

    有山秃如赭。有水浊如泔。不谓郡城东。数步见湖潭。入门便清奥。恍如梦西南。

    泉源从高来。随波走涵涵。东去触重阜。尽为湖所贪。但见苍石螭。开口吐清甘。

    借汝腹中过。胡为目眈眈。新荷弄晚凉。轻棹极幽探。飘忘远近。偃息遗佩篸。

    深有龟与鱼。浅有螺与蚶。曝晴复戏雨。戢戢多於蚕。浮沈无停饵。倏忽遽满篮。

    丝缗虽强致。琐细安足戡。闻昔周道兴。翠凤栖孤岚。飞鸣饮此水。照影弄毵毵。

    至今多梧桐。合抱如彭。聃。彩羽无复见。上有鹯博羋。嗟予生虽晚。好古意所羍。

    图书已漫漶。犹复访侨。郯。卷阿。诗可继。此意久已含。扶风古三辅。政事岂汝谙。

    聊为湖上饮。一从醉后谈。门前远行客。劫劫无留骖。问胡不回首。毋乃趁朝参。

    予今正疏懒。官长幸见函。不辞日游再。行恐岁满三。暮归仍倒载。钟鼓已韽韽。

    原选者评。前幅写东湖之胜。而曰。湖所贪。曰。目耽耽。匪直摹景而已。入后自写闲游。

    实有怀抱观古今之意。扶风古三辅。政事岂汝谙。二句。意最深厚。得简兮诗人之旨。沈屈下僚。勾检簿书。无由得尽其才。不得已而为湖上之游。讵与寻幽探胜者比。考是时。轼为凤翔判官。陈希亮为府帅。以属礼待之。或谒入不得见。轼壮年气盛。不相下其客位。假寐。作有云。同僚不解事。愠色见髯须。虽无性命忧。且复忍须臾。此诗末复云。予今正疏懒。官长幸见函。无聊不平时一发露於辞气。故必知其人论其世。而后可与言诗。后人注诗者俱未见及此。客位之作。编入通守钱塘时。并其年谱中次序亦错谬矣。

    真兴寺阁

    山川与城郭。漠漠同一形。市人与鸦鹊。浩浩同一声。此阁几何高。何人之所营。

    侧身送落日。引手攀飞星。当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赤页。写真留阁下。铁面眼有稜。

    身强八九尺。与阁两峥嵘。古人虽暴恣。作事今世惊。登者尚呀喘。作者何以胜。曷不观此阁。其人勇且英。

    原选者评。苍苍莽莽。意到笔随。中间。侧身送落日。引手攀飞星。十字奇警夺目。可与老杜。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相匹敌。

    赵夔曰。此诗用古人意而不取其字。杜子美。登慈恩寺塔。诗云。泰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李氏园

    朝游北城东。回首见修竹。下有朱门家。破墙围古屋。举鞭叩其户。幽响答空谷。

    入门所见夥。十步九移目。异花兼四方。野鸟喧百族。其西引溪水。活活转墙曲。

    东注入深林。林深窗户绿。水光兼竹净。时有独立鹄。林中百尺松。岁久苍麟蹙。

    岂惟此地少。意恐关中独。小桥过南浦。夹道多乔木。隐如城百雉。挺若舟千斛。

    阴阴日光淡。黯黯秋气蓄。尽东为方池。野雁杂家鹜。红梨惊合抱。映岛孤云馥。

    春光水溶漾。雪阵风翻扑。其北临长溪。波声卷平陆。北山卧可见。苍翠间硗秃。

    我时来周览。问。此谁所筑。云。昔李将军。负险乘衰叔。抽钱算间口。但未榷羹粥。

    当时夺民田。失业安敢哭。谁家美园囿。籍没不容赎。此亭破千家。郁郁城之麓。

    将军竟何事。虮虱生刀革蜀。何尝载美酒。来此驻车毂。空使后世人。闻名颈犹缩。

    我今官正闲。屡至因休沐。人生营居止。竟为何人卜。何当办一身。永与清景逐。

    原选者评。叙园中景物。委折详尽。自西而南。而东。而北。一一点睛。宛似柳州小记。后以感慨之情。写通旷之见。令人意惬。

    。五代史。李茂贞本姓宋。名文通。唐禧宗间以功拜凤翔。陇右节度使。赐姓名。昭宗景福元年反。犯京师。加拜尚书令。封岐王。后唐庄宗同光二年卒。

    七月二十四日。以久不雨。出祷溪。是日宿虢县。

    二十五日晚。自虢县渡渭。宿於僧舍曾阁。阁故曾氏所建也。

    夜久不寐。见壁间有前县令赵荐留名。有怀其人

    龛灯明灭欲三更。奇攴枕无人梦自惊。深谷留风终夜响。乱山衔月半床明。

    故人渐远无消息。古寺空来看姓名。欲向磻溪问姜叟。仆夫屡报斗杓倾。

    原选者评。夜色苍凉。抚景怀人。想见竟夕回之致。

    二十七日。自阳平至斜谷宿於南山中蟠龙寺

    横槎晚渡碧涧口。骑马夜入南山谷。谷中暗水响泷泷。岭上疏星明煜煜。

    寺藏岩底千万仞。路转山腰三百曲。风生饥虎啸空林。月黑惊窜修竹。

    入门突兀见深殿。照佛青荧有残烛。愧无酒食待游人。旋斫杉松煮溪蔌。

    板阁独眠惊旅枕。木鱼晓动随僧粥。起观万瓦郁参差。日乱千岩散红绿。

    门前商贾负椒荈。山后咫尺连巴蜀。何时归耕江上田。一夜心逐南飞鹄。原选者评。颜。谢以后。古诗多有对偶终篇者。入唐遂以有声病者为律。无声病者为古。至於七言古体亦时一有之。若少陵之。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子规夜啼山竹裂。

    王母昼下云旗翻。昌黎之。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种竹门可款。硬语排。视唐初四子及元白诸家之宛然律调者。不可同日语也。若其自首至尾。无句不裁对。无对不瑰伟。绝特则惟轼集中有之。实为创格。此作亦其一也。其中写景处。语刻画而句浑成。读之可怖可喜。笔力奇绝。

    是日至下马迹。憩於北山僧舍。有阁曰

    。怀贤。南直斜谷。西临五丈原。诸葛孔明所从出师也

    南望斜谷口。三山如犬牙。西观五丈原。郁屈如长蛇。有怀诸葛公。万骑出汉巴。

    吏士寂如水。萧萧闻马木过。公才与曹丕。岂止十倍加。顾瞻三辅间。势若风卷沙。

    一朝长星坠。竟使蜀妇髽。山僧岂知此。一室老烟霞。往事逐云散。故山依渭斜。

    客来空吊古。清泪落悲笳。

    原选者评。不著议论。而郁拔纵横之气自寓。语淡味长。最是高格。

    邵长蘅曰。萧萧闻马木过。诗。车攻。篇。萧萧马鸣。毛传。言。不欢哗也。公诗用此意。

    。三国志。曰。建兴十二年。诸葛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仲达对。於渭南分兵屯田。为久住之基。耕者衤集于渭滨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

    赵次公曰。案。长安志。引。水经注。曰。斜水北历斜谷。过五丈原。亦谓之武功水。又曰武功。盖在渭水南。郿县北。是今先生祷雨於虢县之石番溪。故所经由望见郿县之五丈原。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录五首

    荒园无数亩。草木动成林。春阳一已敷。妍丑各自矜。蒲萄虽满架。囷倒不能任。

    可怜病石榴。花如破红襟。葵花虽粲粲。蒂浅不胜簪。丛蓼晚可喜。轻红随秋深。

    物生感时节。此理等废兴。飘零不自由。盛亦非汝能。

    种柏待其成。柏成人已老。不如种丛篲。春种秋可倒。阴阳不择物。美恶随意造。

    柏生何苦艰。似亦费天巧。天工巧有几。肯尽为汝耗。君看藜与藿。生意常草草。

    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牵牛独何畏。诘曲自芽蘖。

    走寻荆与榛。如有宿昔约。南斋读书处。乱草晓如泼。偏工贮秋雨。岁岁坏篱落。

    芦笋初似竹。稍开叶如蒲。方春节抱甲。渐老根生须。不爱当夏绿。爱此及秋枯。

    黄叶倒风雨。白花摇江湖。江湖不可到。移植苦勤劬。安得双野鸭。飞来成画图。

    我归自南山。山翠犹在目。心随白云去。梦绕山之麓。汝从何方来。笑齿粲如玉。

    探怀出新诗。秀语夺山绿。觉来已茫昧。但记说秋菊。有如采樵子。入洞听琴筑。归来写遗声。犹胜人间曲。

    原选者评。前四首俱是杂写花木。随处拈出立少谛。非见道忘山者不能获此圆通也。末首则别为一调。秀语夺山绿。一句。情味备至。每於称许辙处想见其友於式好。有怡怡之乐。此数诗格调柴桑淡远。修武倔奇。殆兼擅其胜。

    司竹监烧苇园。因召都巡检

    柴贻勖左藏。以其徒会猎园下

    官园刈苇岁留槎。深冬放火如红霞。枯槎烧尽有根在。春雨一洗皆萌芽。

    黄狐老兔最狡捷。卖侮百兽常矜夸。年年此厄竟不悟。但爱蒙密争来家。

    风回焰卷毛尾热。欲出已被苍鹰遮。野人来言此最乐。徒手晓出归满车。

    巡边将军在近邑。呼来飒飒从矛叉。戍兵久闲可小试。战鼓虽冻犹堪挝。

    雄心欲搏南涧虎。阵势颇学常山蛇。霜乾火烈声爆野。飞走无路号且呀。

    迎人截来砉逢箭。避犬逸去穷投罝。击鲜走马殊未厌。但恐落日催栖鸦。

    弊旗仆鼓坐数获。鞍挂雉兔肩分麚。主人置酒聚狂客。纷纷醉语晚更哗。

    燎毛燔肉不暇割。饮啖直欲追羲娲。青丘云梦古所咤。与此何啻百倍加。

    苦遭谏疏说夷羿。又被赋客嘲淫奢。岂如闲官走山邑。放旷不与趋朝衙。

    农工已毕岁云暮。车骑虽少宾殊佳。酒酣上马去不告。猎猎霜风吹帽斜。

    原选者评。从。烧园。指出物性愚迷。语直而曲。巡边将军。以下十四句。以议论叙事。飒飒洒洒。具有声色。此段既极奇横。故。主人置酒。以下更为纡徐。以畅其气。结用独孤侧帽事。

    恰合会猎情景。而役使无痕。但觉有余韵逸趣。其才真能吞若云梦者八九。其於胸中。曾不芥蒂也。

    秀州僧本莹静照堂

    鸟囚不忘飞。马系常念驰。静中不自胜。不若听所之。君看厌世人。无事乃更悲。

    贫贱苦形劳。富贵嗟神疲。作堂名静照。此语子谓谁。江湖隐沦士。岂无适时资。

    老死不自惜。扁舟自娱嬉。从之恐莫见。况肯从我为。

    原选者评。厌世人无事更悲。说来绝倒。即就起动。相以证真谛之寂然。何必坐断千崖。

    乃得慧眼无见。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复窥园葵。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从儿嬉。

    狂谋谬算百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与君未可觉得失。临别惟有长嗟咨。

    原选者评。送其失解归。而乃勉以读书。朋友切偲之义莫过於此。董遇百遍见义。熟读之谓也。王筠重览兴深。深思之谓也。读书之法。亦莫过於此。安惇初从轼游。末流乃与元祐诸贤为难。当时至有童谣曰。大惇小惇。殃及子孙。盖大惇谓章惇。小惇谓安惇也。然则安惇乃正世之狂谋谬算者。此诗知其。他年名宦恐不免。而始终以熟读旧书为箴规。固早有以窥其微矣。

    许彦周诗话曰。古人文章不可轻易。反覆熟读。加意思索。庶几见之。东坡诗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仆尝以此语铭座右而书诸绅也。

    送刘道原归觐南康

    晏婴不满六尺长。高节万仞陵首阳。青衫白发不自叹。富贵在天那得忙。

    十年闭户乐幽独。百金购书收散亡。朅来东观弄丹墨。聊借旧史诛奸强。

    孔融不肯下曹操。汲黯本自轻张汤。虽无尺箠与寸刃。口吻排击含风霜。

    自言静中阅世俗。有似不饮观酒狂。衣巾狼籍又屡舞。傍人大笑供千场。

    交朋翩翩去略尽。惟吾与子犹彷徨。世人共弃君独厚。岂敢自爱恐子伤。

    朝来告别惊何速。归意已逐征鸿翔。匡庐先生古君子。挂冠两纪鬓未苍。

    定将文度置膝上。喜动邻里烹猪羊。君归为我道名姓。幅巾他日容登堂。

    原选者评。谓恕借旧史以诛奸强。即是轼借旧史以刺执政。恕乃刚直者。诗固不嫌明目张胆而道之。至於恕归而匡庐。色喜言外。有直道难容之叹。匪直幸其无恙遄归也。

    按。恕为涣之子。治平间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荐恕为局僚。诗内所指。旧史。者。此也。匡庐先生。则指其父涣言之。施元之曰。刘道原。名恕。筠川人。介甫执政。道原在馆阁。欲引置条例司。固辞。是时。介甫权震天下。人不敢忤。而道原愤愤欲与之较。又条陈所更法令不合众心者。至面刺其过。介甫怒变色。道原不以为意。或稠人广座对其门生。诵言得失。无所避。遂与之绝。此诗端为介甫而发。以孔融。汲黯比道原。曹操。张汤况介甫。又云。虽无尺与寸刃。口吻排击含风霜。益著其面折之实也。

    次韵张安道读杜诗

    大雅初微缺。流风因暴豪。张为词客赋。变作楚臣骚。展转更崩坏。纷纶阅俊髦。

    地偏蕃怪产。源失乱狂涛。粉黛迷真色。鱼虾易豢牢。谁知杜陵杰。名与谪仙高。

    扫地收千轨。争标看两艘。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尘暗人亡鹿。溟翻帝斩鳌。

    艰危思李牧。述作谢王褒。失意各千里。哀鸣闻九皋。骑鲸遁沧海。捋虎得绨袍。

    巨笔屠龙手。微官似马曹。迂疏无事业。醉饱死游遨。简牍仪刑在。儿童篆刻劳。

    今谁主文字。公合抱旌旄。开卷遥相忆。知音两不遭。般斤思郢质。鲲化陋鯈濠。

    恨我无佳句。时蒙致白醪。殷勤理黄菊。未遣没蓬蒿。原选者评。初读之。但觉铺叙排比。词气不减少陵耳。详味其词。乃见下笔矜慎之至。盖题是次张安道韵。则先有张诗在意中。非泛然为少陵作赞颂也。地偏。四句。但将从来诗道之弊广譬曲喻转入杜陵。只用。杰。字一言之褒。而其起衰式靡。立极千古者。已意无不尽此。下只是慨其遭险。更不论诗。即轼平日所云。发於情止於忠孝。者。亦不一及。又俱借谪仙为陪。

    以与下。开卷。知音。一联情事相映合。结仍用比喻。以应前文。大含元气。细入无间。其一一次韵天然。又不过汗漫之余技矣。

    傅尧俞济源草堂

    微官共有田园兴。老罢方寻隐退庐。栽种成荫十年事。仓皇欲买百金无。

    先生卜筑临清济。乔木如今似画图。邻里亦知偏爱竹。春来相与护龙雏。

    原选者评。尧俞本郓州须城人。徙居孟州济源。尝有读书诗云。吾屋虽喧卑。颇不甚芜秽。置席屋中间。坐卧群书内。观此则知诗称画图。良非虚誉。

    颍州初别子由二首

    征帆挂西风。别泪滴清颍。留连知无益。惜此须臾景。我生三度别。此别尤酸冷。

    念子似先君。木讷刚且静。寡辞真吉人。介石乃机警。至今天下士。去莫如子猛。

    嗟我久病狂。意行无坎井。有如醉且坠。幸未伤辄醒。从今得闲暇。默坐消日永。

    作诗解子忧。持用日三省。

    近别不改容。远别涕沾胸。咫尺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

    始我来宛丘。牵衣舞儿童。便知有此恨。留我过秋风。秋风亦已过。别恨终无穷。

    问我何年归。我言岁在东。离合既循环。忧喜迭相攻。语此长太息。我生如飞蓬。

    多忧发早白。不见六一翁。

    原选者评。前首。留连知无益。惜此须臾景。即李陵。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之意。用作发端语。觉悲怆切至。更为过之。后首本是直抒胸臆。读之。乃觉中心菀结之至者。此汉魏人绝调也。

    。乌台诗案。曰。此诗云。至今天下士。去莫如子猛。为弟辙曾差在制置三司条例司。充检详文字。争议新法不合而罢。既美弟辙去之果决。则意亦是讥新法不便也。

    施元之曰。神宗青苗法既行。子由度不能救。以书抵介甫。指陈其决不可者。且请补外。

    介甫大怒。将加以罪。同列止之。除河南推官。会张安道知陈州。辟为教授。东坡是时亦以论新法为介甫所嫉。通判杭州。出都来陈。子由送至颍。且同谒欧阳公而别。盖熙宁四年也。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

    何人遗公石屏风。上有水墨希微踪。不画长林与巨植。独画峨眉山西雪岭上万岁不长之孤松。

    崖崩涧绝可望不可到。孤烟落日相溟濛。

    含风偃蹇得真态。刻画始信天有工。

    我恐毕宏韦偃死葬虢山下。骨可朽烂心难穷。

    神机巧思无所发。化为烟霏沦石中。

    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

    愿公作诗慰不遇。无使二子含愤泣幽宫。

    原选者评。长句磊砢。笔力如虬松盘屈。真可匹敌杜陵。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