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一 唐五代作品二四四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卷五 唐五代作品

    乔知之

    乔知之(?--六九○),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武后时,累除右补阙,迁左司郎中。武承嗣夺其侍婢窈娘,知之作《绿珠篇》以寄情,密送与婢,婢感愤自杀。承嗣大怒,因讽酷吏罗织诛之,时在武后载初元年(六九○)八月。有《乔知之集》,不传。《旧唐书》卷一九○中有传。另参《本事诗·情感第一》、《唐诗纪事》卷六。

    乔知之作品一首,依明刻本《唐词纪》录存,参校宋本《文苑英华》、宋本《乐府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

    【杨柳枝】

    可怜濯濯春杨柳,攀折将来就纤手。妾容与此同盛衰,何必君恩能独久。(明刻本《词纪》卷一二)

    贺知章

    贺知章(六五九--七四四),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证圣元年(六九五)及第。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玄宗开元十年(七二二)与张说等同修《六典》,后转太常少卿。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后改工部侍郎。二十六年,迁太子宾客,兼正授秘书监。天宝三年(七四四)卒,年八十六。《旧唐书》卷一九○中、《新唐书》卷一九六有传。另参《唐才子传校笺》卷三。

    贺知章作品一首,据明刻本《古今词统》录存,参校丛刊本《才调集》、稗海本《云溪友议》、鲍本《鉴诫录》、洪本《唐诗纪事》、月窗本《诗活总龟》。

    【柳枝】

    碧玉装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是剪刀。(明刻本《古今词统》卷二)

    崔液

    崔液(?--七一三?),字润甫,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崔?之弟。举进士第一。累官至殿中侍御史、吏部员外郎。玄宗先天二年(七一三),坐兄?配流,亡命郢州,作《幽征赋》以见意,辞甚典丽。遇赦还,道病卒。有文名,尤工五言诗。有《崔液集》,已佚。《旧唐书》卷七四、《新唐书》卷九九有传。

    崔液作品二首,据明刻本《词品》录存,参校宋本《乐府诗集》、明刻本《古今词统》、康熙本《全唐诗》、内府本《历代诗馀》、道光本《词综补遗》、光绪本《词律》、内府本《词谱》、伍本《焦氏笔乘》等。

    【踏歌词】

    彩女迎金屋,仙姬出画堂。鸳鸯裁锦袖,翡翠帖花黄。歌响舞行分,艳色动流光。

    【又】

    庭际花微落,楼前汉已横。金壶催夜尽,罗袖舞寒轻。调笑畅欢情未半,著天明。(以上二首明刻本《词品》卷)

    张说

    张说(六六七--七三一),字道济,一字说之,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洛阳。武后载初元年(六八九),应诏举,对策第一,授太子校书,累转右补阙。中宗即位,召拜兵部员外郎,累转工部侍郎。睿宗即位,迁中书侍郎,兼雍州长史。景云二年(七一○),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玄宗开元元年(七一三),拜中书令,封燕国公。以与姚崇不合,出为相州刺史,转岳州刺史。累官至尚书左丞相。开元十八年十二月卒,年六十四。著有《张说之集》(一作《张燕公集》)。《旧唐书》卷九七、《新唐书》卷一二五有传。

    张说作品六首,据康熙本《全唐诗》录存,参校嘉靖本《张说之文集》、活字本《张说之集》。

    【舞马词】

    万玉朝宗凤?。千金率领龙媒。眄鼓凝骄蹀躞,听歌弄影徘徊。

    【又】

    天鹿遥徵卫叔,日龙上借羲和。将共两骖争舞,来随八骏齐歌。

    【又】

    彩旄八佾成行。时龙五色因方。屈膝街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

    【又】

    帝皂龙驹沛艾,星阑骥子权奇。腾倚骧洋应节,繁骄接迹不移。

    【又】

    二圣先天合德,群灵率土可封。击石骖驿紫燕,?金顾步苍龙。

    【又】

    圣君出震应?。神马浮河献图。足蹋天庭鼓舞,心将帝乐踟蹰。(以上八首康熙本《全唐诗》卷八)

    王之涣

    王之涣(六八八--七四二),字季凌,郡望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王隆之为绛州刺史,遂占籍绛州(今山西新绛)。以荫调补冀州衡水主簿,因受诬构,拂衣去官。居家十五年,复补文安县尉。玄宗天宝元年卒于官,享年五十五。事迹据靳能《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唐才子传校笺》卷三。

    王之涣作品一首,据康熙本《古今词话》录存,参校沈本《国秀集》、宋本《文苑英华》、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

    【梁州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康熙本《古今词话·词话》上卷引《乐府衍义》)

    崔国辅

    崔国辅(生卒年不详),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一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玄宗开元十四年(七二六)登进士第,任山阴尉,后为许昌令。入为左补阙、起居舍人。天宝中,任礼部员外郎、集贤院直学士。坐与王钅共近亲,贬竟陵郡司马。事迹参《唐诗纪事》卷一五、《唐才子传校笺》卷二。

    崔国辅作品一首,据明刻本《唐词纪》录存,参校宋本《乐府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

    【采莲子】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相逢畏相失,并着采莲舟。(明刻本《唐词纪》卷五)

    王昌龄

    王昌龄(六九○?--七五六?),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玄宗开元十五年(七二七),登进士第,补秘书省校书郎。二十二年(七三四),登博学宏词科,授汜水尉。二十七年(七三九),贬岭南。明年,北归,任江宁丞。天宝中,贬龙标尉。安史乱时,还乡里,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旧唐书》卷一九○下、《新唐书》卷二○三有传。另参《唐才子传校笺》卷二。

    王昌龄作品二首,据明刻本《唐词纪》录存,校以朱本、黄本《王昌龄诗》、活字本《王昌龄集》、宋本《乐府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

    【采莲子】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又】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以上二首明刻本《唐词记》卷五)

    李白

    李白作品一首,据康熙本《记红集》录存,参校宋刊本、缪本、王本《李太白文集》、萧本《分类补注李太白集》、丛刊本《才调集》、影宋本《无名氏诗集》。

    【秋风清】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康熙本《纪红集》卷一)

    王维

    王维(七○一--七六一),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县,父处廉徙家于蒲,遂为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玄宗开元九年(七二一)登进士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二十三年,张九龄执政,擢右拾遗。二十五年,迁监察御史。二十八年,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元年(七四二)官左补阙。十一载,拜吏部郎中。十四载,迁给事中。次年,安禄山陷长安,维扈从不及,为乱军所得,被迫受伪职。肃宗乾元中,责授太子中允,寻迁中书舍人。上元元年(七六○)转尚书右丞。次年卒,年六十一。有《王右丞集》十卷。《旧唐书》卷一九○下、《新唐书》卷二○二有传。另参《唐才子传校笺》卷二。

    王维作品二首,分别据万历本《花草粹编》、明刻本《唐词纪》录存,参校元刊本《王右丞集》、丛刊本《才调集》、宋本《文苑英华》、宋本《乐府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成化本《瀛奎律髓》、内府本《历代诗余》、内府本《词谱》。

    【一片子】

    柳色青山映,梨花雪鸟藏。绿窗桃李下,闲坐叹春芳。(万历本《花草粹编》卷一)

    【渭城曲】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明刻本《唐词纪》卷六)

    岑参

    岑参(七一五?--七七○),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郡望南阳。玄宗天宝三载(七四四),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八载,赴安西入节度使高仙芝幕掌书记。十载,回长安。十三载,迁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充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肃宗至德元载(七五六),领伊西北庭支度副使。次年,以杜甫等举荐入朝为右补阙。乾元二年(七五九),转起居舍人,寻出为虢州长史。代宗实应元年(七六二),改太子中允,兼殿中侍御史,充关西节度判官。次年入朝供职。永泰元年(七六五),出为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大历四年末或五年初,卒于成都旅舍。著有《岑嘉州集》。事迹据杜确《岑嘉州诗集序》、《岑参集校注》附《岑参年谱》、《唐才子传校笺》卷三。

    岑参作品二首,分别据明刻本《唐词纪》、康熙本《古今词话》录存,参校宋刊本《岑嘉州诗》、活字本《岑嘉州集》、宋本《文苑英华》、宋本《乐府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

    【长命女】

    雪送关西雨,风传渭北秋。孤灯然客梦,寒杵捣乡愁。(明刻本《唐词纪》卷七)

    【六州歌头】

    西去轮台万里余。也知音信日应疏。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康熙本《古今词话·词话》上卷引《乐府衍义》)

    李康成

    李康成(生卒年里不详),天宝间曾编选《玉台后集》十卷,录沈、宋、王、杨、卢、骆而下二百九人、诗六百七十首(今佚)。大历中,刘长卿有《严陵钓台送李康成赴江东使》诗。事迹据袁本《郡斋读书志》卷四下、《文献通考》卷二四八《经籍考》、《刘随州集》卷三。

    李康成作品一首,据乾隆本《唐诗笺要》录存,参校宋本《文苑英华》。

    【采莲曲】

    采莲去。月没春江曙。翠钿红袖水中央。青荷莲子杂衣香。云起风生归路长。归路长。

    那得久。急回船,两摇手。(乾隆本《唐诗笺要》后集卷八附词)

    元结

    元结(七一九--七七二)。字次山,自号元子、漫叟,河南鲁山(今属河南)人。玄宗天宝十三年(七五四)登进士第。肃宗乾元二年(七五九),擢右金吾兵曹。旋以监察御史充山南东道节度使参谋。代宗广德元年(七六三)任道州刺史。大历三年(七六八),迁容管经略使。四年,拜左金吾卫将军,并御史中丞,管使如故。七年,应诏回长安,病卒于旅舍,年五十四。有《元次山集》十卷。《新唐书》卷一四三有传。另参《颜鲁公文集》卷五《元君表墓碑铭》、孙望《元次山年谱》。

    元结作品五首,据明刻本《唐词纪》录存,参校明刊本《元次山文集》、宋本《乐府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

    【Ы乃曲】

    大历丁未中,漫叟以军事诣都,使还州,逢春水,舟行不进,作《Ы乃》五曲,舟子唱之,盖欲取适于道路耳。词曰

    独存名迹在人间。顺俗与时未安闲。来谒大官兼问政,扁舟却入九疑山。

    【又】

    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唱桡欲过平阳戍,守吏相呼问姓名。

    【又】

    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停桡静听曲中意,好是云山韶?音。

    【又】

    零陵郡北湘水东。浯溪形胜满湘中。溪口石颠堪自逸,谁人能伴作渔翁。

    【又】

    下泷船似入深渊。上泷船似欲升天。泷南始到九疑郡,应绝高人乘兴船。(以上五首明刻本《唐词纪》卷七)

    张继

    张继(?--七七九?),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樊)人,郡望南阳(今属河南)。玄宗天宝十二载(七五三)登进士第。代宗大历初,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出任转运使判官,分掌财赋于洪州。约卒于大历末年。事迹据《唐代诗人丛考·张继考》、《唐才子传校笺》卷三。

    张继作品一首,据明刻本《唐词纪》录存,参校宋本《乐府诗集》、康熙本《全唐诗》。

    【长相思】

    辽阳望河县,白首无由见。海上珊瑚枝,年年寄春燕。(《唐词纪》卷八)

    张潮

    张潮(生卒年不详),一作张朝。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大历时处士。事迹据《新唐书》卷六○《艺文志》之《包融诗》注、《唐诗纪事》卷二七。

    张潮作品一首,据明刻本《唐词纪》录存,参校宋本《文苑英华》、钞本《诗渊》、康熙本《全唐诗》。

    【采莲子】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赖逢邻女曾相识,并着莲舟不畏风。(明刻本《唐词纪》卷五)

    韩翃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天宝十三载(七五四)进士及第。肃宗宝应元年(七六二)为淄青节度使侯希逸从事、检校金部员外郎。代宗永泰元年(七六五)侯希逸为部将所逐,翃随之返长安,闲居十年。代宗大历九年(七七四)为汴州节度使田神玉从事。十四年(七七九)李希烈以汴将逐其主帅,翃遂佐希烈。后李勉入汴,翃复入其幕。德宗建中元年(七八○),除驾部郎中知制诰。官至中书舍人。约卒于德宗贞元初。原有《韩翃诗集》五卷,今传《韩君平集》三卷。《新唐书》卷二○三有传。另参《唐诗纪事》卷三○、《唐才子传校笺》卷四。

    韩翃作品一首,据万历本《花草粹编》录存,参校津逮本《本事诗》、谈本《太平广记》、洪本《唐诗纪事》、宋本《全芳备祖》。

    【章台柳】

    ○寄柳氏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万历本《花草粹编》卷一)

    柳氏

    柳氏(生卒年里不详),原为李某宠姬,后归韩?。安史乱起,落发为尼,寄居法灵寺。不久为沙吒利所劫,宠之专房。后复归韩?。事迹据《太平广记》卷四八五引许尧佐《柳氏传》、《本事诗·情感第一》、《唐诗纪事》卷三○。

    柳氏作品一首,据万历本《花草粹编》录存,参校津逮本《本事诗》、谈本《太平广记》、洪本《唐诗纪事》、宋本《全芳备祖》。

    【章台柳】

    ○答韩员外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万历本《花草粹编》卷一)

    顾况

    顾况(七二七?--八二○?),字逋翁,号华阳山人,苏州(今属江苏)人。肃宗至德二载(七五七)登进士第。代宗大历间,任温州永嘉监盐官。德宗建中元年(七八○)任浙江东西观察使韩?判官。贞元初,任校书郎,旋迁著作郎。五年(七八九)贬饶州司户。九年去官隐居茅山,受道?。宪宗元和末卒。原有《顾况集》二十卷,今存四卷。《旧唐书》卷一三○有传。另参《唐诗纪事》卷二八、《历代名画记》卷一○、《唐才子传校笺》卷三。

    顾况作品二首,据丛刊本《乐府雅词》录存一首,参校聚珍本《能改斋漫录》、丁本《艇斋诗话》、稗海本《野客丛书》。另据宋本《乐府诗集》录一首,参校影宋本《华阳真逸诗》、活字本《顾况集》、席本《顾逋翁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

    【渔父词】

    新妇矶边月明。女儿浦口潮平。沙头鹭宿鱼惊。(丛刊本《乐府雅词》卷中徐俯《鹧鸪天》原注)

    【竹枝】

    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宋本《乐府诗集》卷八一)

    陈羽

    陈羽(七三三?--?)江东人。德宗贞元八年(七九二)登进士第。后曾任东宫卫佐。有《陈羽集》一卷。事迹据《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校笺》卷五。

    陈羽作品二首,据明刻本《唐词纪》录存,参校宋本《文苑英华》、宋本《乐府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

    【步虚词】

    汉武清斋读鼎书。内官扶上紫云车。坛上月明宫殿闭,仰看星斗礼空虚。

    【又】

    楼殿层层阿母家。昆仑山顶住红霞。笙歌出见穆天子,相引笑看琪树花。(以上二首明刻本《唐词纪》卷一五)

    刘长卿

    刘长卿作品一首,据内府本《词谱》录存,参校明本《刘随州文集》、活字本《刘随州集》。

    【秋风清】

    新安路。人来去。早潮复晚潮,明日知何处。潮水无情亦解归,自怜长在新安住。(《词谱》卷二)

    韦应物

    韦应物作品一首,据康熙本《古今词话》录存,参校活字本《韦苏州集》、宋本《乐府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

    【三台令】

    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康熙本《古今词话·词话》上卷)

    张荐

    张荐(七四四--八○四),字孝举,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家于邗沟(今江苏扬州),后寓居江左。代宗大历中,朝廷徵为左右御率府兵曹参军,以母疾未就。服除,召充史馆修撰,以劳授阳翟尉。德宗兴元元年(七八四),拜左拾遗。次年,为太常博士。兴元四年(七八八),转殿中侍御史。后迁工部员外郎,转本司郎中。十一年,拜谏议大夫,改秘书少监,同年转秘书监。二十年六月,迁工部侍郎,兼御史大夫,充入吐蕃吊祭使。七月,病卒于道中。著有《灵怪集》等。《旧唐书》卷一四九、《新唐书》卷一六一有传。另参《权载之文集》卷二二《张公墓志铭并序》、《唐诗纪事》卷三一。

    张荐作品一首,从明刻本《词品》录存(原属王丽真),参校谈本《太平广记》。

    【字字双】

    床头锦衾斑复斑。架上朱衣殷复殷。空庭明月闲复闲,夜长路远山复山。(明刻本《词品》卷二)

    于鹄

    于鹄(生卒年里不详),大历、贞元间诗人。曾佐荆南节度幕,隐居汉阳。与张籍友善。张籍有《哭于鹄》诗。事迹据《唐诗纪事》卷二九、《唐才子传校笺》卷四。

    于鹄作品一首,据内府本《词谱》录存,参校席本《于鹄诗集》、毛本《御览诗》、江户本《又玄集》、稗海本《云溪友议》、洪本《唐诗纪事》、宋本《乐府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

    【??曲】

    闲向江头采白?。常随女伴赛江神。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内府本《词谱》卷一)

    戎昱

    戎昱(生卒年不详),荆南(今湖北江陵)人。肃宗上元中在长安,宝应中遇滑州、洛阳。代宗大历初为荆南节度从事。后入湖南观察使幕,转桂州观察使幕。德宗建中末,为辰州刺史。贞元中,为虔州刺史。事迹据《唐诗纪事》卷二八、《唐代诗人丛考·戎昱考》、《唐才子传校笺》卷三。

    戎昱作品一首,据明刻本《唐词纪》录存,参校宋本《乐府诗集》、洪本《唐诗纪事》、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钞本《诗渊》。

    【采莲子】

    涔阳女儿花满头。毵毵同泛木兰舟。秋风日暮南湖里,争唱菱歌不肯休。(明刻本《唐词纪》卷五)

    李端

    李端(生卒年不详),字正己,赵郡(今河北赵县)人。代宗大历五年(七七○)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德宗初,移疾江南,授杭州司马。约卒于贞元三年(七八七)前。有《李端集》四卷。事迹据姚合《又玄集》卷上、《旧唐书》卷一六三《李虞仲传》、《唐才子传校笺》卷四。

    李端作品一首,据内府本《词谱》录存,参校宋刊本《李端诗集》、活字本《李端集》、宋本《乐府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康熙本《全唐诗》。

    【拜新月】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内府本《词谱》卷一)

    苏郁

    苏郁(生卒年里不详),贞元、元和间诗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主李益之‘上入室’。事迹据《诗人主客图》、《唐诗纪事》卷四五。

    苏郁作品一首,据明刻本《唐词纪》录存,参校丁本《诗人主客图》、洪本《唐诗纪事》。

    【步虚词】

    十二楼藏玉堞中。凤凰双宿碧梧桐。流霞浅酌留君醉,今夜吹箫第几重。(明刻本《唐词纪》卷一五)

    杨巨源

    杨巨源(七五五--八三三?),字景山,河中(今山西永济县西)人。德宗贞元五年(七八九)进士。宪宗元和六年(八一一),以监察御史为河中节度使张弘靖从事。九年(八一四),入朝任秘书郎。后迁太常博士、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穆宗长庆初,任国子司业。长庆四年(八二四),为河中少尹。约卒于大和七年(八三三)。有《杨少尹诗集》。事迹据《唐才子传校笺》卷五。

    杨巨源作品一首,据明刻本《唐词纪》录存,参校席本《杨少尹诗集》、毛本《御览诗》、稗海本《云溪友议》、洪本《唐诗纪事》、月窗本《诗话总龟》、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宋本《全芳备祖》、元本《新编古今事文类聚》。

    【杨柳枝】

    水边杨柳麴尘丝。立马凭君剪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明刻本《唐词纪》卷一)

    符载

    符载(七六○--?),字厚之,自称庐山山人。郡望武都(今属甘肃),家于蜀郡(今四川成都)。

    德宗建中初,隐居庐山。贞元中,李巽为江西观察使,荐其材,授奉礼郎为南昌军副使。继辟西川节度使韦皋掌书记,泽潞郄士美参谋。历协律郎、监察御史。元和中卒,段文昌志其墓。有集不传。事迹据《唐诗纪事》卷五一、《郡斋读书志》卷一八。(符载一作苻载,岑仲勉《跋唐摭言》以为应作‘苻载’)

    符载作品一首,据康熙本《古今词话》录存,参校丁本《升庵诗话》、康熙本《全唐诗》。

    【甘州歌】

    月里嫦娥不画眉。只将云雾作罗衣。不知梦逐青鸾去,犹把花枝盖面归。(康熙本《古今词话·词话》上卷引《乐府衍义》)

    王建

    王建作品二首,据康熙本《古今词话》录存,参校宋本、席本《王建诗集》、明本《唐王建诗集》、毛本《王建诗》、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

    【江南春】

    良人早朝夜半起,樱桃如珠露如水。下堂把火送郎归,移枕重眠晓窗里。(康熙本《古今词话·词话》上卷)

    【字字双】

    宛宛转转胜上纱。红红绿绿苑中花。纷纷泊泊夜飞鸦。寂寂寞寞离人家。(康熙本《古今词话·词辨》上卷)

    令狐楚

    令狐楚(七六六--八三七),字壳士,敦煌(今属甘肃)人。德宗贞元七年(七九一)登进士第,桂管观察使王拱爱其才,聘为从事。宪宗元和初,拜右拾遗,改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历官中书舍人、华州刺史。穆宗长庆间,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敬宗即位,为河南尹、兼御史大夫。文宗大和二年(八二八),徵为户部尚书,历官东都留守、河东节度使。七年(八三三),入为吏部尚书。九年,守尚书左仆射,封彭阳郡开国公。开成二年卒,年七十二。谥文。《旧唐书》卷一七二、《新唐书》卷一六六有传。另参《唐才子传校笺》卷五。

    令狐楚作品二首,据明刻本《唐词纪》录存,参校宋本《乐府诗集》。

    【长相思】

    君行登陇上,妾梦在闰中。玉箸千行落,银床一夕空。

    【又】

    绮席春眠觉,纱窗晓望迷。朦胧残梦里,独自在辽西。(以上百明刻本《唐词纪》卷一二)

    李涉

    李涉(七六九?--?),自号清溪子,洛阳(今属河南)人。早岁客居梁园,因避兵乱,与兄李渤卜居庐山白鹿洞。后徙居终南山。宪宗元和初,辟为陈许节度使从事,入为太子通事舍人。元和六年(八一一),贬为峡州司仓参军。穆宗长庆元年(八二一)遇赦还京任职。敬宗宝历元年(八二五),由太学博士流康州。后归洛阳,隐居以终。有《李涉诗集》,不传。存诗一卷。事迹据《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校笺》卷五。

    李涉作品六首,据丛刊本《才调集》录入四首,校以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宋本《乐府诗集》。另据万历本《花草粹编》录一首,校以鲍本《鉴诫录》、明刻本《唐词纪》、康熙本《全唐诗》。又据《全唐诗》录一首。

    【竹枝词】

    荆门滩急水潺潺。两岸猿啼烟满山。渡头年少应官去,月落西陵望不还。

    【又】

    巫峡云开神女祠。绿潭红树影参差。不劳戍口初相问,无义滩头剩别离。

    【又】

    石壁千重树万重。白云斜掩碧芙蓉。昭君溪上年年月,独自婵娟色最浓。

    【又】

    十二峰头月欲低。空氵零滩上子规啼。孤舟一夜东归客,泣向春风忆建溪。(以上四首丛刊本《才调集》卷六)

    【杨柳枝】

    锦池江上柳垂桥。风引蝉声送寂寥。不必如丝千万缕,只禁离恨两三条。(万历本《花草粹编》卷一)

    【竹枝词】

    十二山晴花尽开。楚宫双阙对银台。细腰争舞君沈醉,白日秦兵天下来。(康熙本《全唐诗》卷四七八)

    张仲素

    张仲素(七六九?--八一九),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县)人,郡望河间(今河北任丘)。德宗贞元十四年(七九八)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入佐徐州节度使幕。宪宗元和七年(八一二),由屯田员外郎迁考判官,旋转礼部员外郎。十一年,改礼部郎中,充翰林学士。十三年(八一八),以司封郎中知制诰。十四年(八一九),迁中书舍人。其年冬卒。事迹据《唐诗纪事》卷四二、《唐才子传校笺》卷五。

    张仲素作品一首,据康熙本《古今词话》录存,参校宋本《乐府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内府本《历代诗余》、嘉庆本《词苑萃编》。伪作一首入存目。

    【胡渭州】

    亭亭孤月照行舟。寂寂长江万里流。乡国不知何处是,云山漫漫使人愁。(康熙本《古今词话·词话》上卷引《乐府衍义》)

    【忆秦娥】

    参差竹。吹断相思曲。情不足。西北有楼穷远目。

    忆苕溪,寒影透清玉。秋雁南飞速。菰草绿。应下溪头沙上宿。

    刘禹锡

    刘禹锡作品四首,据结一庐本《刘宾客文集》、稗海本《云溪友议》各录存一首,又据明刻本《唐词纪》录二首,参校宋本《乐府诗集》、洪本《唐诗纪事》、月窗本《诗话总龟》。

    【竹枝词】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结一庐本《刘宾客文集》卷二七)

    【杨柳枝】

    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至今朝。(稗海本《云溪友议》卷一○)

    【步虚词】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成二千岁。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盘献天帝。

    【又】

    华表千年鹤一归。凝丹为顶雪为衣。星星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以上二首明刻本《唐词纪》卷一五)

    白居易

    白居易作品六首,据明刻本《词品》录存一首、明刻本《唐词纪》录存四首、康熙本《古今词话》录存一首,参校宋本《白氏长庆集》、宋本《乐府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另附录一首于末首之(考辨)中。

    【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明刻本《词品》卷一)

    【杨柳枝】

    两枝杨柳小楼中。袅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

    【又(前有别杨柳枝,梦得继和有‘春尽絮飞’之句,又复戏答)】

    柳老春深日又斜。任他飞向别人家。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以上二首明刻本《唐词纪》卷一)

    【采莲子】

    菱叶萦波荷?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明刻本《唐词纪》卷五)

    【离别难】

    绿杨陌上送行人。马去车回一望尘。不觉别时红泪尽,归来无可更沾巾。(明刻本《唐词纪》卷六)

    【江南春】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街前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消不得。(康熙本《古今词话·词话》上卷)

    柳宗元

    柳宗元(七七三--八一九),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长于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德宗贞元九年(七九三),登进士第。十二年,登博学宏词科,为集贤殿正字。十九年(八○三),自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里行。顺宗即位,协助王叔文等进行‘永贞革新’。宪宗即位,贬永州司马。元和十年(八一五),为柳州刺史。十四年,卒于任所,年四十七。有《柳河东集》。《旧唐书》卷一六○、《新唐书》卷一六八有传。另参《唐才子传校笺》卷五。

    柳宗元作品一首,据明刻本《古今词统》录存,参校元刻本《唐柳先生集》、内府本《历代诗余》、嘉庆本《词苑萃编》。

    【阿那曲】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日高烟暖不见人,Ы乃一声山水绿。(明刻本《古今词统》卷一)

    元稹

    元稹(七七九--八三一),字微之,先世属鲜卑族,世居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贞元九年(七九三),以明两经擢第。元和元年(八○六),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除左拾遗。为执政所忌,出为河南县尉,迁监察御史。后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十年,移通州司马。十四年,自虢州长史入为膳部员外郎。穆宗长庆元年(八二一),任中书舍人、翰林承旨学士。次年,拜平章事。旋出为同州刺史,后改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八二九),入为尚书左丞。次年出为武昌军节度使。五年,卒于任所,年五十三。著有《元氏长庆集》。《旧唐书》卷一六六、《新唐书》卷一七四有传。另参《唐才子传校笺》卷六。

    元稹作品一首,据康熙本《古今词话》录存,参校丛刊本《才调集》、康熙本《全唐诗》。

    【樱桃歌】

    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花?专曾立采花人,?破罗裙红似火。(康熙本《古今词话·词话》上卷)

    无名氏

    无名氏作品六首,据万历本《花草粹编》卷一录存,参校稗海本《云溪友议》、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明刻本《唐词纪》。

    【望夫歌】(即《??曲》)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又】

    借问东园柳,枯来得几年。自无枝叶分,莫怨太阳偏。

    【又】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又】

    那年离别日,只道往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又】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又】

    昨夜北风寒。牵船浦里安。潮来打缆断,摇橹始知难。(以上六首万历本《花草粹编》卷一)

    裴夷直

    裴夷直(生卒年不详),字礼卿,吴(今江苏苏州)人。郡望河东(今山西永济)。宪宗元和十年(八一五)进士。穆宗长庆中,为吏部员外郎。文宗大和八年(八三四),为宣歙观察使王质从事。累迁中书舍人。武宗立,出为杭州刺史。后贬?州司户参军。宣宗初内徙,拜江州刺史。入为兵部侍郎。大中十年(八五六),任苏州刺史。次年,移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官终散骑常侍。存诗一卷。事迹据《旧唐书》卷一六三《王质传》、《新唐书》卷一四八《张孝忠传》附传、《唐诗纪事》卷五一、《唐才子传校笺》卷六。

    裴夷直作品一首,据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录入。

    【杨柳枝】

    已作绿丝笼晓日,又成飞絮扑晴波。隋家不合栽杨柳,长遣行人春恨多。(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卷三八)

    姚合

    姚合(七八一?--八四六),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宪宗元和十一年(八一六)登进士第。历武功主簿、万年尉。敬宗宝历二年(八二六),以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文宗大和二年(八二八),入京为殿中侍御史,充右巡使。历户部员外郎,金州刺史。入为刑、户二部郎中。大和八年(八三四),出为杭州刺史。开成元年(八三六),入朝为谏议大夫。四年,由给事中出为陕虢观察使。会昌末,终秘书监。谥懿。事迹参《旧唐书》卷九六、《新唐书》卷一二四、《郡斋读书志》卷一八、《唐诗纪事》卷四九、《唐才子传校笺》卷六、陶敏《全唐诗作者小传正补》。

    姚合作品五首,据明钞本《姚少监诗集》录入,校以毛本《姚少监诗》、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

    【杨柳枝词(五首)】

    黄金丝挂粉墙头。动似狂颠静似愁。游客见时心自醉,无因得见谢家楼。

    【又】

    叶叶如眉翠色浓。黄莺偏恋语从容。桥边陌上无人识,雨湿烟和思万重。

    【又】

    江上东西离别饶。旧条折尽折新条。亦知春色人将去,犹胜狂风取次飘。

    【又】

    二月杨花触处飞。悠悠漠漠自东西。谢家咏雪徒相比,吹落庭前便作泥。

    【又】

    江亭杨柳折还垂。月照深黄几树丝。见说隋堤枯已尽,年年行客怪春迟。(明钞本《姚少监诗集》卷一○)

    施肩吾

    施肩吾(生卒年不详),字希圣,号华阳真人,睦州(今浙江建德)人。曾居吴兴(今浙江湖州)、武进(今属江苏),故又称吴兴人或常州武进人。宪宗元和十五年(八二○)进士。好神仙术,以洪州西山为十二真君羽化之地,及第后即隐居于此。有集不传。事迹参《唐摭言》卷八、《唐才子傅笺证》卷六。

    施肩吾作品二首,据明刻本《唐词纪》录存,参校宋本《乐府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

    【杨柳枝】

    伤见路边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明刻本《唐词纪》卷三)

    【步虚词】

    何人步虚南峰顶。鹤唳九天霜月冷。仙词偶逐东风来,误飘数声落尘境。(明刻本《唐词纪》卷一五)

    韩琮

    韩琮作品一首,据明刻本《唐词纪》录存,参校稗海本《云溪友议》、鲍本《鉴诚录》、艺海本《蜀?杌》、宋本《乐府诗集》、洪本《唐诗纪事》、月窗本《诗话总龟》。

    【杨柳枝】

    梁苑隋堤事已空。万条犹舞旧春风。那堪更想千年后,惟见杨花入汉宫。(明刻本《唐词纪》卷三)

    何希尧

    何希尧(生卒年不详),字唐臣,号常欢喜居士,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人。施肩吾之婿。隐居未仕。事迹见《万历严州府志》卷一五。

    何希尧作品一首,据康熙本《唐音统签》录入。

    【柳枝词】

    大堤杨柳雨沉沉。万缕千条惹恨深。飞絮满天人去远,东风无力系春心。(康熙本《唐音统签》卷八四六)

    朱庆余

    朱庆余(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敬宗宝历二年(八二六)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事迹据《云溪友议》卷一二、《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校笺》卷六。

    朱庆余作品一首,据明刻本《唐词纪》录存,参校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

    【采莲子】

    隔烟花草远??。恨个来时路不同。正是停桡相遇处,鸳鸯飞去急流中。(明刻本《唐词纪》卷五)

    张祜

    张祜(七九二?--八五三?),一作张?,误。字承吉,郡望清河(今属河北),一作南阳(今属河南邓县),寓居姑苏(今江苏苏州)。屡举不第。令狐楚赏其诗,曾表荐于朝,为元稹等抑退。与杜牧等友善。著有《张承吉文集》。事迹据《唐才子传校笺》卷六。

    张祜作品四首,据明刻本《唐词纪》录存三首、明刻本《古今词统》录存一首,参校宋蜀刻本《张承吉文集》、明刻本《张处士诗集》、席本《张祜诗集》、宋本《乐府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丁本《升庵诗话》、康熙本《古今词话》、内府本《历代诗余》、嘉庆本《词苑萃编》。

    【杨柳枝】

    莫折宫前杨柳枝。玄宗曾向笛中吹。伤心日暮烟霞起,无限春愁生翠眉。(明刻本《唐词纪》卷二)

    【又】

    凝碧池边敛翠眉。景阳楼下绾清丝。那胜妃子朝元阁,玉手和烟弄一枝。(明刻本《唐词纪》卷四)

    【梦江南】

    行吟洞庭句,不见洞庭人。尽日碧江梦,江南红树春。(明刻本《唐词纪》卷三)

    【小秦王】

    十指纤纤玉┺红。雁行轻度翠弦中。分明自说长城苦,水阔云寒一夜风。(明刻本《古今词统》卷一)

    无名氏

    无名氏作品一首,据嘉庆本《词林纪事》录存,参校丛刊本《樊川文集》、丛刊本《才调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宋本《乐府诗集》、洪本《唐诗纪事》。

    【金缕曲】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君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嘉庆本《词林纪事》卷一)

    温庭筠

    温庭筠作品一首,据洪武本《草堂诗余》录存,参校顾本《温飞卿诗集》、康熙本《全唐诗》。

    【玉楼春】

    家临长信往来道。乳燕双双拂烟草。油壁车轻金犊肥,流苏帐晓春鸡报。笼中娇鸟暖犹睡,帘外落花闲不扫。衰桃一树近前池,似惜容颜镜中老。(洪武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上)

    李商隐

    李商隐(八一三?--八五八)。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弱冠,以文谒令狐楚,楚奇其文,使与诸子游。文宗大和三年(八二九),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辟为巡官。六年,从令狐楚徙为河东节度使巡官。开成二年(八三七),登进士第。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掌书记。四年(八三九),授秘书省校书郎,调弘农尉。武宗会昌二年(八四二),入为秘书省正字。宣宗大中元年(八四七)。为桂管观察使郑亚辟为掌书记。次年,官??尉、京兆尹掾曹。旋为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止辟为判官。五年(八五一),任太学博士、东川节度使判官。十年(八五六),任盐铁推官。大中十二年,罢官还郑州,旋卒。有《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旧唐书》卷一九○下、《新唐书》卷二○三有传。另参《玉溪生年谱会笺》、《唐才子传校笺》卷七。

    李商隐作品二首,据明刻本《唐词纪》录存,参校蒋本《李义山诗集》、乾隆本《玉溪生诗集笺注》、丛刊本《才调集》、宋本《乐府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

    【杨柳枝】

    含烟惹雾悔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明刻本《唐词纪》卷一)

    【又】

    暂凭樽酒送无そ。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明刻本《唐词纪》卷六)

    李玫

    李玫(生卒年里不详),文宗大和元年(八二七)习业于龙门天竺寺。屡举不第,大中、咸通之后,与皇甫松等以文章称。著有传奇小说《纂异记》。事迹据《新唐书》卷五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