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一 唐词三五五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卷一  唐词(355首)

    沈佺期

    沈佺期(?~七一三?)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高宗上元二年(六七五)登进士第。长安二年(七○二),累迁给事中。中宗神龙元年(七○五)。坐阿附张易之,流放?州。次年北归。稍迁台州录事参军。后历中书舍人、太子詹事。玄宗开元初卒。原有文集十卷,今存《沈佺期集》四卷。《旧唐书》卷一九○中、《新唐书》卷二○二有传。另参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卷一、谭优学《唐诗人行年考续编》。

    沈佺期存词一首,据津逮本《本事诗》入录,用耘经楼本《苕溪渔隐丛话》、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参校。

    【回波乐】

    回波尔时佺期,流向岭外生归。身名已蒙齿录,袍笏未复牙绯。(津逮本《本事诗·嘲戏第七》)

    杨廷玉

    杨廷玉(生卒年里不详),武则天表侄,曾任苏州嘉兴令。为人贪狠无厌,为御史康?所推奏,断死,后获赦免。事迹据《朝野佥载》卷二。

    杨廷玉存词一首,据宝颜本《朝野佥载》入录,用谈本《太平广记》参校。

    【回波词】

    回波尔时廷玉,打獠取钱未足。阿姑婆见作天子,傍人不得枨触。(宝颜本《朝野佥载》卷二)

    李景伯

    李景伯(生卒年不详),邢州柏仁(今河北隆尧)人。李怀远之子。中宗景龙中为给事中,后迁谏议大夫。睿宗景云中,进太子右庶子,累迁右散骑常侍,寻以老疾致仕。玄宗开元中卒。《旧唐书》卷九○、《新唐书》卷一一六有传。

    李景伯存词一首,据潘本《大唐新语》入录,用顾本《隋唐嘉话》、谈本《太平广记》、宋本《太平御览》、洪本《唐诗纪事》、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宋本《乐府诗集》参校。

    【回波词】

    回波尔时酒卮,微臣职在箴规。侍宴既过三爵,喧哗窃恐非仪。(潘本《大唐新语》卷三)

    中宗朝优人

    优人,名里不详。词一首,据津逮本《本事诗》入录。

    【回波词】

    回波尔时栲栳,怕妇也是大好。外边只有裴谈,内里无过李老。(津逮本《本事诗·嘲戏第七》)

    李隆基

    李隆基(六八五~七六一),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睿宗李旦第三子,故自称‘三郎’。武后垂拱元年(六八五)生于东都洛阳。睿宗景云元年(七一○)立为皇太子。先天元年(七一二)即位,先后改元开元、天宝,在位四十五年。天宝十五载(七五六)六月,因安史之乱,仓皇奔蜀。七月,太子李亨即位,尊为太上皇。肃宗至德二载(七五七)还京。上元二年(七六一)四月卒。庙号玄宗。有《唐玄宗皇帝集》二卷。《旧唐书》卷八、《新唐书》卷五有本纪。

    【好时光】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娶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朱本《尊前集》)

    李白

    李白(七○一~七六二),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中亚碎叶城(今托克马克城),少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玄宗开元十二年(七二四),出蜀远游,居湖北安陆。二十四年(七三六),移居山东任城。天宝元年(七四二),应诏入京,供奉翰林。三载(七四四)春,被玄宗赐金放还。安史乱时,隐居庐山。永王?举兵东巡,辟为僚佐。肃宗至德二载(七五七),永王兵败,白系浔阳狱,坐长流夜郎。后遇赦东还。宝应元年(七六二),病卒于当涂,年六十二。著有《李太白集》三十卷。《旧唐书》卷一九○中、《新唐书》卷二○二有传。另参《唐才子传校笺》卷二等。

    李白词,向无专集,且真伪难辨。清末杨文斌辑《三李词》本收七调十四首,近人吴虞《蜀十五家词》本《李白词》收六调十五首,刘毓盘辑本《李翰林集》收八调十七首。今据《尊前集》等重辑。兹从《尊前集》辑十二首、津逮本《邵氏闻见后录》辑一首,凡十三首。其他可考定之伪词列入存目。《尊前集》以朱本为底本,校以吴本、毛本、明钞本,并参校萧本《分类补注李太白集》、王本《李太白文集》、丛刊本、毛本《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宋本《乐府诗集》、月窗本《诗话总龟》、古松堂本《诗人玉屑》、顾本《松窗杂录》、津逮本《湘山野录》、聚珍本《能改斋漫录》、内府本《词谱》、康熙本《古今词话》。

    【连理枝(黄锺宫)】

    雪盖宫楼闭。罗幕昏金翠。斗鸭阑干。香心淡薄,梅梢轻倚。喷宝猊香烬麝烟浓,馥红绡翠被。

    【又】浅画云垂帔。点滴昭阳泪。咫尺宸居,君恩断绝,似远千里。望水晶帘外竹枝寒,守羊车未至。

    【清平乐】

    禁庭春画。莺羽披新绣。百草巧求花下斗。祗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又】

    禁闱清夜。月探金窗罅。玉帐鸳鸯喷兰麝。时落银灯香ㄠ。

    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一笑皆生百媚,宸衷教在谁边。

    【又】

    烟深水阔。音信无由达。惟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悬离别。

    尽日感事伤怀。愁眉似锁难开。夜夜长留半被,待君魂梦归来。

    【又】

    鸾衾凤褥。夜夜常孤宿。更被银台红蜡烛。学妾泪珠相续。

    花貌些子时光。抛人远泛潇湘。欹枕悔听寒漏,声声滴断愁肠。

    【又】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菩萨蛮(中吕宫)】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回程。长亭接短亭。

    【又】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叵耐薄情夫。一行书也无。

    泣归香阁恨。和泪淹红粉。待雁?回时。也无书寄伊。

    【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又】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又】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得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以上十二首朱本《尊前集》)

    【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桥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津逮本《邵氏闻见后录》卷一九)

    【菩萨蛮】

    游人尽道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未老莫还乡。还乡空断肠。

    绣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

    【竹枝词】

    一声望帝花片飞。万里明妃雪打围。马上胡儿哪解听,琵琶应道不如归。

    【又】

    命轻人?瓮头船。日瘦鬼门关外天。北人堕泪南人笑,青壁无梯闻杜鹃。

    戴叔伦

    戴叔伦(七三二~七八九),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代宗大历初,为湖南转运留后。改河南转运留后。德宗建中初,以监察御史里行为东阳令,政绩颇著。建中四年(七八三),入湖南观察使李皋幕任职,旋随李皋任江西节度使从事。兴元元年(七八四),任抚州刺使。贞元四年(七八八),授容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贞元五年卒,年五十八。有《戴叔伦诗》。《新唐书》卷一四三有传。另参《权载之文集》卷二四《戴公墓志铭》、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唐才子传校笺》卷五。戴叔伦词一首,据宋本《乐府诗集》录入,用康熙本《全唐诗》参校。

    【转应词】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宋本《乐府诗集》卷八二)

    刘长卿

    刘长卿(?~七九○?),字文房。宣州(今安徽宣城)人,其家久居长安。少居嵩山读书。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天宝十四载(七五五)任长洲尉。肃宗至德三载(七五八)摄海盐令。因事陷狱,上元元年(七六○)贬潘州南巴尉。后入朝任监察御史。代宗大历五年(七七○),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十一年(七七六)前后贬睦州司马。德宗即位初,迁随州刺史。约卒于贞元六年(七九○)前后。有《刘随州文集》十一卷。事迹具《新唐书》卷六○《艺文志》、《唐诗纪事》卷二六、《唐才子传校笺》卷二、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刘长卿词一首,据津逮本《剧谈录》录入,参校四库本《剧谈录》、守山本《唐语林》、董本、清钞本《青琐高议》、明本《刘随州文集》、活字本《刘随州集》、宋本《文苑英华》。

    【谪仙怨】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鸟去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津逮本《剧谈录》卷下)

    韦应物

    韦应物(七三七?~七九一?),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玄宗天宝后期供职宫中侍卫。尚侠负气,后折节读书。代宗广德中,为洛阳丞。大历中任京兆府功曹,摄高陵令。大历十三年(七七八),任鄂县令,后改栎阳令。德宗建中二年(七八一),授比部员外郎。四年,出为滁州刺史。贞元元年(七八五),移江州刺史。三年,入为左司郎中。次年,出任苏州刺史。贞元六年(七九○),罢职,仍居苏州。未几卒。有《韦苏州集》。事迹据《宾退录》卷九、《唐才子传校笺》卷四。

    韦应物词四首,据《尊前集》朱本录入,校以吴本、毛本、明钞本,并用明本《韦江州集》、活字本和四部备要本《韦苏州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宋本《乐府诗集》参校。

    【调笑】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又】

    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别离。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三台】

    一年一年老去,来日后日花开。未报长安平定,万国岂得衔杯。

    【又】

    冰泮寒塘水渌。雨余百草皆生。朝来门巷无事,晚下高斋有情。(以上四首朱本《尊前集》)

    张志和

    张志和(生卒年不详)。本名龟龄,字子同,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年十六游太学,擢明经。献策肃宗,深蒙赏重,命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因赐名。后坐事贬南浦尉,会赦还。不复仕,隐居越州会稽。代宗大历九年(七七四)秋谒湖州刺史颜真卿,撰《渔歌》五首,后传入日本,嵯峨天皇于弘仁十四年(八二三)作《和张志和渔歌子五首》,为日本填词之开山。著有《玄真子》等。《新唐书》卷一九六有传。另参《颜鲁公文集》卷九《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唐才子传校笺》卷二。

    张志和词五首,据丛刊本《李文饶文集》录入,用吴本、毛本、明钞本、朱本《尊前集》、丛刊本《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宋本《乐府诗集》、洪本《唐诗纪事》、月窗本《诗话总龟》、古松堂本《诗人玉屑》、岳本《类说》、丛刊本《云笈七签》、道藏本《三洞群仙录》参校。

    【渔父】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又】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蚱蜢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又】

    雪溪湾里钓鱼翁。蚱蜢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反著荷衣不叹穷。

    【又】

    松江蟹舍主人欢。┰饭蓉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乾。醉泊渔舟不觉寒。

    【又】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还。钓车子,掘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以上五首丛刊本《李文饶文集》别集卷七《玄真子渔歌记》)

    无名氏

    无名氏词十五首,据《金奁集》朱本录入,用鲍本校。

    【渔父】

    远山重叠水萦纡。水碧山青画不如。山水里,有岩居。谁道侬家也钓鱼。

    【又】

    钓得红鲜劈水开。锦鳞如画逐钩来。从棹尾,且穿腮。不管前溪一夜雷。

    【又】

    桃花浪起五湖春。一叶随风万里身。车宛□,饵轮?。水边时有羡鱼人。

    【又】

    五岭风烟绝四邻。满川凫雁是交亲。风触岸,浪摇身。青草灯深不见人。

    【又】

    雪色髭须一老翁。时开短棹拨长空。微有雨,正无风。宜在五湖烟水中。

    【又】

    残霞晚照四山明。云起云收阴又晴。风脚动,浪头生。定是虚篷夜雨声。

    【又】

    极浦遥看两岸花。碧波微影弄晴霞。孤艇小,信横斜。那个汀洲不是家。

    【又】

    洞庭湖上晚风生。风触湖心一叶横。兰棹快,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

    【又】

    舴艋为舟力几多。江头雷雨半相和。珍重意,下长波。半夜潮生不柰何。

    【又】

    垂杨湾外远山微。万里晴波浸落晖。击楫去,本无机。惊起鸳鸯扑鹿飞。

    【又】

    艟波棹子橛头船。青草湖中欲暮天。看白鸟,下长川。点破潇湘万里烟。

    【又】

    料理丝纶欲放船。江头明月向人圆。尊有酒,坐无毡。抛下渔竿踏水眠。

    【又】

    风搅长空浪搅风。鱼龙混杂一川中。藏远溆,系长松。尽待云收月照空。

    【又】

    舴艋为家无姓名。胡芦中有瓮头清。香稻饭,紫莼羹。破浪穿云乐性灵。

    【又】

    偶然香饵得长?覃。鱼大船轻力不任。随远近,共浮沈。事事从轻不要深。(以上朱本《金奁集》)

    张松龄

    张松龄(生卒年不详),一作鹤龄,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志和兄。曾任浦阳尉。恐弟志和浪迹不还,于会稽东郭买地结茅以居之。事迹参《颜鲁公文集》卷九《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

    张松龄词一首,据洪本《唐诗纪事》录入,用宋本《酒边集》、毛本《山谷词》、万历本《花草粹编》参校。

    【渔父】

    乐在风波钓是闲。草堂松迳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洪本《唐诗纪事》卷四六)

    王建

    王建(七六六?~?),字仲初,关辅(今陕西)人,郡望颍川(今河南许昌)。德宗建中、兴元间,求学山东,舆张籍同窗。贞元中,历佐淄青、幽州、岭南军幕。宪宗元和初,复佐荆南、魏博幕府。后任昭应县丞,历官太府寺丞、太常丞。穆宗长庆二年(八二二),转秘书丞。文宗大和二年(八二八)。出为陕州司马,后罢职居咸阳。有《王建诗集》(一作《王司马集》)十卷。事迹据《唐诗纪事》卷四四、《唐才子传校笺》卷四。

    王建词十首,据《尊前集》朱本录入,校以吴本、毛本、明钞本,并用宋本、席本《王建诗集》、明本《唐王建诗集》、毛本《王建诗》、丛刊本《才调集》、丛刊本《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宋本《乐府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参校。

    【宫中三台】

    鱼藻池边射鸭。芙蓉苑里看花。日色赭袍相似。不著红鸾扇遮。

    【又】

    池北池南草绿,殿前殿后花红。天子千秋万岁,未央明月清风。

    【江南三台】

    扬州池边少妇,长干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又】

    青草台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万里三湘客到,有风有雨人行。

    【又】

    树头花落花开。道上人去人来。朝愁暮愁即老,百年几度三台。

    【又】

    斗身强健且为。头白齿落难追。准拟百年千岁,能得几许多时。

    【宫中调笑】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又】

    胡蝶。胡蝶。飞上金枝玉叶。君前对舞春风,百叶桃花树红。红树。红树。燕语莺啼日暮。

    【又】

    罗袖。罗袖。暗舞春风已旧。遥看歌舞玉楼。好日新妆坐愁。愁坐。愁坐。一世虚生虚过。

    【又】

    杨柳。杨柳。日暮白沙渡口。船头江水茫茫。商人少妇断肠。肠断。肠断。鹧鸪夜飞失伴。(以上十首朱本《尊前集》)

    释德诚

    德诚(生卒年不详),号船子和尚,蜀东武信(今四川遂宁)人。在药山三十年,嗣惟俨禅师。后住秀州华亭,泛一小舟,随缘度日,以接四方往来之者。文宗大和、开成间(八二七~八四○),覆舟入水而逝。事迹据《五灯会元》卷五《船子德诚禅师传》、《机缘集》卷下《西亭兰若记》、《词学》第二辑施蛰存《船子和尚拨棹歌》。

    德诚《拨棹歌》词今存三十九首,原为宋吕益柔所辑。元释坦据石刻辑入《机缘集》。兹以《机缘集》元刻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并参校四库本《五灯会元》、四库本《至元嘉禾志》。

    【拨棹歌】

    有一鱼兮伟莫裁。混虚包纳信奇哉。能变化,吐风雷。下线何曾钓得来。

    【又】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又】

    莫学他家弄钓船。海风起也不知边。风拍岸,浪掀天。不易安排得帖然。

    【又】

    大钓何曾离钓求。抛竿卷线却成愁。法卓卓,乐悠悠。自是迟疑不下钩。

    【又】

    别人只看采芙蓉。香气长黏绕指风。两岸映,一船红。何曾解染得虚空。

    【又】

    静不须禅动即禅。断云孤鹤两萧然。烟浦畔,月川前。槁木形骸在一船。

    【又】

    莫道无修便不修。菩提痴坐若为求。勤作棹,慧为舟。这个男儿始彻头。

    【又】

    水色春光处处新。本来不俗不同尘。着气力,用精神。莫作虚生浪死人。

    【又】

    独倚兰桡入远滩。江花漠漠水漫漫。空钓线,没腥膻。那得凡鱼总上竿。

    【又】

    揭却云篷进却船。一竿云影一潭烟。既掷网,又抛筌。莫教倒被钓丝牵。

    【又】

    苍苔滑静坐忘机。截眼寒云叶叶飞。戴箬笠,挂蓑衣。别无归处是吾归。

    【又】

    外却形骸放却情。萧然孤坐一船轻。圆月上,四方明。不是奇人不易行。

    【又】

    世知我懒一何嗔。宇宙船中不管身。烈香饮,落花茵。祖师元是个闲人。

    【又】

    都大无心罔象间。此中那许是非关。山卓卓,水潺潺。忙者自忙闲者闲。

    【又】

    鼓棹高歌自适情。音稀和寡出嚣尘。清风起,浪元平。也且随流逐势行。

    【又】

    浪宕从来水国间。高歌龟枕看遥山。红蓼岸,白?湾。肯被兰桡使不闲。

    【又】

    一叶虚舟一副竿。了然无事坐烟滩。忘得丧,任悲欢。却教人唤有多端。

    【又】

    一任孤舟正又斜。乾坤何路指津涯。抛岁月,卧烟霞。在处江山便是家。

    【又】

    愚迷未识主人翁。终日孜孜恨不同。到彼岸,出樊笼。元来只是旧时公。

    【又】

    古钓先生鹤发垂。穿波出浪不曾疑。心荡荡,笑怡怡。长道无人画得伊。

    【又】

    一片江云倏忽开。翳空朗日若为哉。适消散,又徘徊。试问本从何处来。

    【又】

    不妨轮线不妨钩。只要钩轮得自由。掷即掷,收即收。无踪无迹乐悠悠。

    【又】

    钓下俄逢赤水珠。光明圆澈等清虚。静即出,觅还无。不在骊龙不在鱼。

    【又】

    卧海孥?势莫知。优游何处不相宜。香象子,大龙儿。甚麽波涛?得伊。

    【又】

    虽慕求鱼不食鱼。网帘篷户本空无。在世界,作凡夫。知闻只是个毗卢。

    【又】

    香饵针头也不无。向来只是钓名鱼。波沃日,浪涵虚。万象箩笼号有余。

    【又】

    乾坤为舸月为篷。一屏云山一罨风。身放荡,性灵空。何妨南北与西东。

    【又】

    终日江头理棹间。忽然失济若为还。滩急急,水潺潺。争把浮生作等闲。

    【又】

    有鹤翱翔四海风。往来踪迹在虚空。图不得,算何穷。日月还教没此中。

    【又】

    钓头曾未曲些些。静向江滨度岁华。酌山茗,折芦花。谁言埋没在烟霞。

    【又】

    吾自无心无事间。此心只有水?关。携钧竹,混尘寰。喧静都来离又闲。

    【又】

    晴川清濑水横流。潇洒元同不系舟。长自在,恣优游。将心随逐几时休。

    【又】

    欧冶?锋价最高。海中收得用吹毛。龙凤绕,鬼神号。不见全牛可下刀。

    【又】

    动静由来两本空。谁教日夜强施功。波渺渺,雾蒙蒙。却成江上隐云中。

    【又】

    问我生涯只是船。子孙各自睹机缘。不由地,不由天。除却蓑衣无可传。

    【又】

    媚俗无机独任真。何须洗耳复澄神。云与月,友兼亲。敢向浮沤任此身。

    【又】

    逐愧追欢不识休。津梁浑不挂心头。霜叶落,岸花秋。却教渔父为人愁。

    【又】

    二十年来江上游。水清鱼见不吞钩。钓竿斫尽重栽竹,不计工程得便休。

    【又】

    三十余年坐钓台。钓头往往得黄能。锦鳞不遇虚劳力,收取丝纶归去来。(以上三十九首元刻本《机缘集》)

    刘禹锡

    刘禹锡(七七二~八四二),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旧称中山或彭城人,乃称其郡望。德宗贞元九年(七九三)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十一年(七九五),授太子校书。十六年,为徐泗濠节度掌书记,旋改淮南节度掌书记。十八年,调补渭南县主簿。次年,入为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擢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参与‘永贞革新’。宪宗即位,贬连州刺史,斥朗州司马。元和十年(八一五),召还。再出为播州刺史,以裴度力请,改连州刺史。穆宗长庆元年(八二一),移刺夔州。四年,徙和州刺史。文宗大和元年(八二七),授主客郎中分司东都。三年,为礼部郎中。五年,出为苏州刺史,转汝、同二州刺史。开成元年(八三六),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武宗会昌二年(八四二)卒,年七十一。有《刘梦得文集》。《旧唐书》卷一六○、《新唐书》卷一六八有传。另参卞孝萱《刘禹锡年谱》。

    刘禹锡词三十九首。据《尊前集》录三十八首,以朱本为底本,校以吴本、毛本、明钞本,并用结一庐本《刘宾客文集》、影宋本《刘梦得文集》、丛刊本《才调集》、宋本《乐府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宋本《全芳备祖》、洪本《唐诗纪事》、耘经楼本《苕溪渔隐丛话》参校。

    【杨柳枝】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又】

    南陌柬城春草时,相逢何处不依依。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又】

    凤阙轻遮翡翠帷。龙墀遥望曲尘丝。御沟春水相辉映,狂杀长安年少儿。

    【又】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又】

    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肢。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

    【又】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又】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又】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又】

    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人家。

    【又】

    扬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

    【竹枝】

    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亻宁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扬之,附于末。后之聆巴俞?,知变风之自焉。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又】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又】

    江上春来新雨晴。?西春水?纹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又】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

    【又】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又】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又】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又】

    城西门前滟?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又】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又】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萝。

    【纥那曲】

    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同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又】

    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忆江南】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露似沾巾。独坐亦含?。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又】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又】

    汴水东流虎眼纹。清淮晓色鸭头春。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又】

    鹦鹉洲头浪?沙。青楼春望日将斜。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又】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

    【又】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又】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又】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沈。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

    【又】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潇湘神】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秋。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愁。

    【又】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抛球乐】

    五色绣团圆。登君玳瑁筵。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

    【又】

    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违。

    【杨柳枝】

    迎得春光先到来。轻黄浅绿映楼台。只缘袅娜多情思,便被东风长挫摧。

    【又】

    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因想阳台无限事,为君回唱竹枝歌。(以上三十八首朱本《尊前集》)

    【忆江南】

    春过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樽前。惟待见青天。(宋本《乐府诗集》卷八二)

    白居易

    白居易(七七二~八四六),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后徙居下わ(今陕西渭南),遂为下わ人。德宗贞元十六年(八○○)进士。十八年(八○二),登书判拔萃科。宪宗元和元年(八○六),中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尉。二年,入为翰林学士。三年,迁左拾遗。十年,贬江州司马。十三年(八一八)。转忠州刺史。穆宗即位,入为主客郎中、知制诰。长庆元年(八二一),转中书舍人。次年,除杭州刺史。敬宗宝历元年(八二五),除苏州刺史。次年,以病罢官归洛阳。文宗大和二年(八二八),由秘书监除刑部侍郎。次年,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历官河南尹、太子少傅。会昌二年(八四二),以刑部尚书致仕。六年,卒,年七十五。谥文。有《白氏长庆集》(又称《白香山集》)、《白氏六帖》等。《旧唐书》卷一○六、《新唐书》卷一一九有传。另参朱金城《白居易年谱》。

    白居易词二十八首,据《尊前集》录二十六首,以朱本为底本,校以吴本、毛本、明钞本,并参校宋本《白氏长庆集》、宋本《乐府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津逮本《本事诗》、月窗本《诗话总龟》。另据《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毛本录入二首,校以丛刊本,并参校明刻本、明钞本《吟窗杂录》、影宋本《醉翁琴趣外篇》。

    【杨柳枝】

    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又】

    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

    【又】

    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又】

    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

    【又】

    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

    【又】

    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

    【又】

    叶含浓露如啼眼,枝袅轻风似舞腰。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

    【又】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时。

    【又】

    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南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又】

    一树衰残委泥土,双枝荣曜植天庭。定知此后天文里,柳宿光中添两星。

    【竹枝】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闲鸟一时啼。

    【又】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尽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怨杀江南病使君。

    【又】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簌簌,江蓠湿叶碧凄凄。

    【又】

    江畔谁家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浪淘沙】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相搅相淘无歇日,会教山海一时平。

    【又】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又】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

    【又】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又】

    海底飞尘终有日,山头化石岂无时。谁道小郎抛小妇,船头一去没回期。

    【又】

    随波逐浪到天涯。迁客西还有几家。却到帝都重富贵,请君莫忘浪淘沙。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又】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又】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宴桃源】

    前度小花静院,不比寻常时见。见了又还休,愁却等闲分散。肠断。肠断。记取钗横鬓乱。

    【又】

    落月西窗惊起。好个忽忽些子。в鬓?轻松,凝了一双秋水。告你。告你。休向人间整理。

    【又】

    频日雅欢幽会,打得来来越杀。说著暂分飞,蹙损一双眉黛。无奈。无奈。两个心儿总待。(以上二十六首朱本《尊前集》)

    【长相思(闺怨)】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又】

    深画眉。浅画眉。蝉鬓?{髟曾}云满衣。阳台行雨回。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以上二首毛本《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一)

    吴二娘

    吴二娘(生卒年里不详),与白居易同时之江南歌女。一说为杭州名妓。事迹具《白氏长庆集》卷二五《寄殷协律》、《吟窗杂录》卷五○、《升庵诗话》卷四、《本事词》卷上。

    吴二娘词一首,据《吟窗杂录》明刻本录入,校以明钞本,并参校丁本《升庵诗话》等。

    【长相思】

    深黛眉。浅黛眉。十指茏葱云染衣。巫山行雨归。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明刻本《吟窗杂录》卷五○)

    卢贞

    卢贞(七七八?~八四八?),别号南郭子,居汝州梁县(今河南临汝)。敬宗宝历中,为度支员外郎。文宗大和初,转户部郎中。开成元年(八三六),以太常少卿任诸道黜陟使。次年,任汝州刺史。四年(八三九),自大理卿出为福建观察使。武宗会昌间,为河南尹。五年(八四五),任岭南节度使。宣宗大中初,入为太子宾客。卒。事迹参《因话录》卷六、《宣室志》卷八、《旧唐书》卷一七下《文宗纪》、《册府元龟》卷一六二、《太平寰宇记》卷八、《郎官石柱题名》、陶敏《全唐诗作者小传正补》(《湘潭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六年一期)。

    卢贞词一首,据《尊前集》朱本录入,校以吴本、毛本、明钞本,并参校宋本《白氏长庆集》、宋本《乐府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洪本《唐诗纪事》。

    【杨柳枝】

    一树依依在永丰。两枝飞去杳无踪。玉皇曾采人间曲,应逐歌声入九重。(朱本《尊前集》)

    滕迈

    滕迈(生卒年不详),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郡望河东(今山西太原)。宪宗元和十年(八一五)进士。累官至吉州刺史。文宗开成四年(八三九),任台州刺史。后历刑部郎中,终睦州刺史。事迹据《嘉定赤城志》卷八、《咸淳毗陵志》卷二六。

    滕迈词一首,据稗海本《云溪友议》录入,用洪本《唐诗纪事》、月窗本《诗话总龟》参校。

    【杨柳枝】

    三条陌上拂金羁。万里桥边映酒旗。此日令人肠欲断,不堪将入笛中吹。(稗海本《云溪友议》卷一○)

    窦弘余

    窦弘余(生卒年不详),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人,窦常之子。武宗会昌元年(八四一)为黄州刺史。宣宗大中五年(八五一)任台州刺史。事迹参《窦氏联珠集·窦常传》、《剧谈录》卷下、《嘉定赤城志》卷八。

    窦弘余词一首,据《剧谈录》津逮本录入,校以四库本,并参校守山本《唐语林》、董本、清钞本《青琐高议》。

    【广谪仙怨】

    玄宗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反,陷没洛阳,王师败绩,关门不守。车驾幸蜀,途次马嵬驿,六军不发,赐贵妃自尽,然后驾发。行次骆谷,上登高下马,谓力士曰:‘吾苍惶出狩长安,不辞宗庙。此山绝高,望见秦川。吾今遥辞陵庙。’因下马,望东再拜,呜咽流涕,左右皆泣。谓力士曰:‘吾取九龄之言,不到如此。’乃命中使,往韶州以太牢祭之(中书令张九龄每因奏对,未尝不谏诛禄山。上怒曰:‘卿岂以王夷甫识石勒,便杀禄山。’于是不敢谏矣)。因上马,遂索长笛,吹于曲。曲成,潸然流涕,伫立久之。时有司旋录成谱。及銮驾至成都,乃进此谱,请曲名。上不记之,视左右曰:‘何曲?’有司具以骆谷望长安、下马后索长笛吹出对。上良久曰:‘吾省矣。吾因思九龄,亦别有意,可名此曲为谪仙怨。’其旨属马嵬之事,厥后以乱离隔绝,有人自西川传得者,无由知,但呼为剑南神曲。其音怨切,诸曲莫比。大历中,江南人盛为此曲,随州刺史刘长卿左迁睦州司马,祖筵之内,吹之为曲,长卿遂撰其词,意颇自得。盖亦不知本事。词云(略)。余在童幼,亦闻长老话谪仙之事颇熟。而长卿之词,甚是才丽,与本事意兴不同。余既备知,聊因暇日,辄撰其词,复命乐工唱之,用广不知者。其词曰

    胡尘犯阙冲关,金辂提携玉颜。云雨此时消散,君王何日归还。

    伤心朝恨暮恨,回首千山万山。独望天边初月,蛾眉犹在弯弯。(津逮本《剧谈录》卷下)

    李德裕

    李德裕(七八七~八五○),字文饶,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宪宗元和元年(八一五)以荫补校书郎。十四年,拜监察御史。次年,擢翰林学士。穆宗长庆元年(八二一),迁考功郎中、知制诰。二年,转中书舍人。文宗太和三年(八二九),为兵部尚书,旋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七年,拜平章事。八年,出为浙西节度使。开成五年(八四○),复入相,进封卫国公。宣宗即位,罢相。大中元年(八四七),贬潮州司马。次年,再贬崖州司户。三年十二月,卒于贬所,年六十四。著有《李文饶文集》、《次柳氏旧闻》。《旧唐书》卷一七四、《新唐书》卷一八○有传。

    李德裕作品一首,据百川本《许彦周诗话》录入,参校稗海本《许彦周诗话》、津逮本、何本《彦周诗话》、聚珍本《能改斋漫录》、津逮本《邵氏闻见后录》、耘经楼本《苕溪渔隐丛话》、万历本《花草粹编》、明刻本《唐词纪》、康熙本《词综》、康熙本《全唐诗》、内府本《历代诗余》。

    【步虚词】

    仙女侍,董双成。桂殿夜寒吹玉笙。曲终却从仙官去,万户千门空月明。

    河汉女,玉炼颜。云?往往到人间。九霄有路去无迹,袅袅天风吹佩环。(百川本《许彦周诗话》)

    韩琮

    韩琮(生卒年里不详),字成封,一作代封(疑误)。穆宗长庆四年(八二四)进士。武宗初,充陈许节度判官。入为司封员外郎。大中五年(八五一),为户部郎中。八年(八五四),迁中书舍人。十二年(八五九),任湖南观察使。同年五月,以军乱被逐。事迹据《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五八、《唐才子传校笺》卷六。

    韩琮词一首,据稗海本《云溪友议》录入,参校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康熙本《唐音统签》、洪本《唐诗纪事》、月窗本《诗话总龟》、元本《新编古今事文类聚》、宋本《全芳备祖》。

    【杨柳枝】

    枝斗芳腰叶斗眉。春来无处不如丝。灞陵原上多离别,少有长条拂地垂。(稗海本《云溪友议》卷一○)

    杜牧

    杜牧(八○三~八五三),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文宗大和二年(八二八)登进士第。又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任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旋佐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幕,后随转宣歙观察使幕。大和七年(八三三),为牛僧孺淮南节度推官、监察御史里行,转掌书记。九年,入为监察御史。开成二年(八三七),复为宣州幕吏。次年,迁左补阙。五年,为膳部员外郎。武宗会昌二年(八四二),自比部员外郎出为黄州刺史。四年,转池州刺史。六年,徙睦州刺史。宣宗大中间,历司勋员外郎、吏部员外郎、湖州刺史。大中六年,迁中书舍人。卒。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一四七、《新唐书》卷一六六有传。另参《唐才子传校笺》卷六。

    杜牧词一首,据《尊前集》朱本录入,参校吴本、毛本、明钞本。

    【八六子】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沈沈。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扃。

    辇路苔侵。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葬华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处金与渐远,何时彩仗重临。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朱本《尊前集》)

    无名氏

    无名氏词一首,据涵芬楼《说郛》本《稿简赘笔》录入,参校宛委山堂《说郛》本《槁简赘笔》、嘉靖本《词品》、万历本《花草粹编》、鲍奉、朱本《张子野词》。

    【菩萨蛮】

    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

    檀郎故相恼。刚道花枝好。一饷发娇嗔。碎ソ花打人。(涵芬楼本《说郛》卷四四《稿简赘笔》)

    李忱

    李忱(八一○~八五九)。初名怡,郡望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世居长安(今陕西西安)。宪宗第十三子。穆宗长庆元年(八二一),封光王。武宗会昌六年(八四六),即帝位。次年改元大中。大中十三年卒,年五十。庙号宣宗。《旧唐书》卷一八、《新唐书》卷八有本纪。另参《杜阳杂编》卷下、《唐语林》卷七。

    李忱词残句,据学津本《杜阳杂编》录入。

    【泰边陲】

    海岳晏咸通。(学津本《杜阳杂编》卷下)

    皇甫松

    皇甫松(生卒年不详),松一作嵩,字子奇,自号檀乐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父?,唐著名古文家,官至工部郎中。松为牛僧孺表甥,工诗词,亦擅文,然久试进士不第,终生未仕。光化三年十二月(九○一年初),韦庄奏请追赐温庭筠、皇甫松等人进士及第,故《花间集》称为‘皇甫先辈’,盖唐人呼进士为先辈。事迹见《唐摭言》卷一○、《唐诗纪事》卷五三。

    皇甫松词今存二十二首。兹以晁本《花间集》为底本录十二首、以朱本《尊前集》录十首,参校鄂本、吴本、陆本、茅本、玄本、汤本、雪本、毛本《花间集》、吴本、顾本、毛本《尊前集》、李一氓《花间集校》、王辑本《檀栾子词》及互见各词之别集、明以前所刊之总集等。

    【天仙子】

    晴野鹭鸶飞一只。水ヶ花发秋江碧。刘郎此日别天仙,登绮席。泪珠滴。十二晚峰高历历。

    【又】

    踯躅花开红照水。鹧鸪飞速青山觜。行人经岁始归来,千万里。错相倚。懊恼天仙应有以。

    【浪涛沙】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舡半欲沉。宿鹭眠鸥飞旧浦。去年沙觜是江心。

    【又】

    蛮歌豆蔻北人愁。蒲雨杉风野艇秋。浪起??眠不得,寒沙细细入江流。

    【杨柳枝】

    春入行宫映翠微。玄宗侍女舞烟丝。如今柳向空城绿,玉笛何人更把吹。

    【又】

    烂熳春归水国时。吴王宫殿柳丝垂。黄莺长叫空闺畔,西子无因更得知。

    【摘得新】

    酌一卮。须教玉笛吹。锦筵红?葛烛,莫来迟。繁红一夜经风雨,是空枝。

    【又】

    摘得新。枝枝叶叶春。管弦兼美酒,最关人。平生都得几十度,展香茵。

    【梦江南】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又】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

    【采莲子】

    菡萏香连十顷陂(举棹)。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棹),更脱红裙里鸭儿(年少)。

    【又】

    船动湖光滟滟秋(举棹)。贪看年少信船流(年少)。无端隔水抛莲子(举棹),遥被人知半日羞(年少)。(以上十二首晁本《花间集》。)

    【竹枝】

    槟榔花发(竹枝)鹧鸪啼(女儿)。雄飞烟瘴(竹枝)雌亦飞(女儿)。

    【又】

    木棉花尽(竹枝)荔枝垂(女儿)。千花万花(竹枝)待郎归(女儿)。

    【又】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