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吴声歌曲里的男女赠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nbsp;(一)妖冶颜荡骀,景色复多媚,温风入南牖,织妇怀春意。

    (二)朝日照北林(5),初花锦绣色,谁能不相思,独在机中织。

    (三)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黄蘖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四)昔别雁集渚,今还燕巢梁,敢辞岁月久?但使逢春阳。

    夏 歌

    (一)高堂不作壁,招取四面风,吹欢罗裳开,动侬含笑容。

    (二)反覆华簟上,屏帐了不施,郎君未可前,待我整容仪!

    (三)春倾桑叶尽,夏开蚕务毕,昼夜理机缚,知欲早成匹。

    (四)田蚕事已毕,思妇犹苦身,当暑理服,持寄与行人。

    秋 歌

    (一)风清觉时凉,明月天色高,佳人理寒服,万结砧杵劳。

    (二)白露朝夕生,秋风凄长夜,忆郎须寒服,乘月捣白素。

    (三)开窗秋月光,灭烛解罗裳,合笑帷幌里,举体蕙兰香。

    (四)凉秋开窗寝,斜月垂光照,中宵无人语,罗幌有双笑。

    冬 歌

    (一)渊水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二)未尝经辛苦,无故强相矜,欲知千里寒,但看井水冰。

    (三)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晃荡无四壁,严霜冻杀我。

    (四)蹑履步荒林,萧索悲人情,一唱泰始乐,枯草含花生。

    春歌(一)男子词,意谓这样的季节,织妇的情思该有点异样了吧!(二)女子答:正是如此。(第三句《玉台新咏》作“谁能春不思”,语气更相应。)(三)女子词,是“道苦”之诗。(四)男子答:别离的日子虽不少,能及时而归也就可慰了。夏歌(一)男子词,(二)女子答。后诗“整容仪”三字从前诗“罗裳开”三字来。(三)男子词,(四)女子答。和下面秋歌(一)(二)两首同类。秋歌(三)(四)是子夜歌群中最艳的诗,前一首似当属男子,“蕙兰香”似是对女子的赞美。冬歌(一)是女子词,(二)是男子答。“相矜”指前诗“我心”两句说。(三)女子词,(四)男子答。“荒林”即指“西陵松柏下”,“一唱”两句答前诗“晃荡”两句。

    在《子夜歌》和《子夜四时歌》里还有十几组(以一赠一答为一组)的诗可以做例,如“宿昔不梳头”和“自从别欢来”,“朝思出门前”和“别后涕流连”,“遣信欢不来”和“怜欢好情怀”,“年少当及时”和“侬年不及时”,“夜长不得眠”和“夜长百思缠”,“春园花就黄”和“碧楼冥初月”,“开春初无欢”和“春别犹眷恋”,“青春盖渌水”和“春桃初发红”,“秋风入窗里”和“鸿雁搴南去”,“昔别春草绿”和“寒鸟依高树”,“适见三阳日”和“严霜白草木”等首,赠答之意都很显著。此外有十几首也可能是赠答诗,但欠明显,征引从略。

    这种赠答的形式间或也见于当时文人的模仿作品里,如谢灵运的《东阳溪中赠答》二首:

    可怜谁家妇,缘流洒素足,明月在云间,迢迢不可得。

    可怜谁家郎,缘流乘素舸。但问情若为,月就云中堕。

    这两首诗自是模仿当时江南的民歌,在谢集中很显得别致,被选录在《玉台新咏》卷十。《玉台新咏》同卷又有梁武帝(6)《欢闻歌》二首:

    艳艳金楼女,心如玉池莲,持底报郎恩?俱期游梵天。

    南有相思木,合影(7)复同心,游女不可求,谁能息空阴?

    这两首也是赠答。《乐府诗集》《欢闻歌》里收第一首,第二首放在《欢闻变歌》里。左克明《古乐府》只载第二首,也题作《欢闻歌》。徐陵并录这两首诗,或者也见出它们互相关应之处罢?《欢闻歌》也是吴声歌曲,也许这歌原来就是赠答体,梁武帝这两首也许正是保存原式。

    这类少数例子,或有人以为是偶然巧合,但如《子夜歌》里属于赠答形式的既然那么多,就不会是偶然了。我们觉得有理由相信《子夜歌》原来都是男女赠答之词,不但《子夜歌》,从上面所举的例子看来,《前溪歌》也正是如此。

    一九四七年,二月。

    ————————————————————————————————————————

    (1) 此二诗《乐府诗集》不题作者姓名,从左克明《古乐府》作宝月诗。

    (2) 子夜春夏歌皆二十首,秋歌只十八首,冬歌只十七首,显有亡逸。

    (3) 《乐府诗集》载《子夜歌》四十二首,其中“恃爱如欲进”、“朝日照绮窗”二首《玉台新咏》题作梁武帝诗,二首与他诗作风迥异,郭书误录无疑。其余作风不似歌谣者尚多。

    (4) 《乐府诗集》作“玉林”,从《古乐府》改正。

    (5) 此用曹植诗句。《乐府诗集》作“明月照桂林”,春歌而言桂花,显有误,花作锦绣色亦不似月下光景,据《玉台》改正。

    (6) 《乐府诗集》作王金珠诗,《古乐府》同。

    (7) 《玉台》原作“含情复同心”,似非,此从《乐府诗集》及《古乐府》。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