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人绝句精华(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奩集》三卷,今存,合編詩四卷。

    醉着

    萬里清江萬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煙。

    漁翁醉着無人唤,過午醒來雪滿船。

    自沙縣抵龍溪縣,值泉州軍過後,村落皆空,因有一絶

    水自潺湲日自斜,盡無鷄犬有鳴鴉。

    千村萬落如寒食,不見人煙空見花。

    〔注〕沙縣:唐江南道汀州,今福建沙縣。  龍溪:唐江南道漳州,今福建龍溪縣。  泉州:唐江南道領縣四,閩王氏置五縣。泉州軍事未詳,待考。

    〔釋〕此偓南依王審知於閩時所作,二十八字中一片亂後荒蕪景象。如寒食者,無有舉火之人家也。

    觀鬥鷄

    何曾解報稻粱恩,金距花冠氣遏雲。

    白日梟鳴無意問,惟將芥羽害同群。

    〔注〕金距:《左傳》:“季郈之鷄鬥,季氏介其羽,郈氏爲之金距。”注:“搗介子而播其羽也。”“芥”“介”同。

    〔釋〕此譏同類相殘也。

    已涼

    碧闌干外綉簾垂,猩血屏風畫折枝。

    八尺龍須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

    新上頭

    學梳鬆鬢試新裙,消息佳期在此春。

    爲愛好多心轉惑,遍將宜稱問傍人。

    〔釋〕《已涼》一首如工筆仕女圖,古今傳誦以此。《新上頭》一首寫女子愛好心情亦極工細,偓以香奩詩得名一時,《唐詩紀事》以爲五代間和凝嫁名,葛立方《韻語陽秋》據《香奩集》中《無題》詩序證爲偓作,許學夷《詩源辯體》又舉出吴融集有和偓《無題》三首,與《香奩集》中《無題》詩同韻,斷定香奩非和嫁名。考晚唐詩有兩種,一沿白居易新體樂府道路,詩中多寓諷刺,流爲宋代以議論爲詩。一效温、李綺麗之體而有香奩一類之作,流爲五代之閨情詞。蓋風氣推移有如此者,不足怪也。

    吴融

    融字子華,越州山陰人。龍紀初及進士第。韋昭度討蜀,表掌書記,累遷侍御史。去官依荆南成汭,久之,召爲左補闕,拜中書舍人。昭宗反正,造次草詔,無不稱旨,進户部侍郎。鳳翔劫遷,融不克從,去客閿鄉,俄召還翰林,遷承旨卒。有《唐英集》三卷,今編存四卷。

    華清宫(二首録一)

    四郊飛雪暗雲端,惟此宫中落旋干。

    緑樹碧檐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

    楊花

    不鬥穠華不占紅,自飛晴野雪蒙矇。

    百花長恨風吹落,惟有楊花獨愛風。

    〔釋〕此詩似嘲似贊,當有所指。

    秋色

    染不成乾畫未銷,霏霏拂拂又迢迢。

    曾從建業城邊路,蔓草寒煙鎖六朝。

    〔注〕建業城:《吴志·孫權傳》:“十六年徙治秣陵,明年城石頭,改秣陵爲建業。”

    〔釋〕結句七字抵多少詠六朝遺迹詩。

    盧汝弼

    汝弼登進士第,以祠部員外郎知制誥,從昭宗遷洛,後依李克用。克用表爲節度副使。詩存八首。

    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四首)

    春風昨夜到榆關,故國煙花想已殘。

    少婦不知歸不得,朝朝應上望夫山。

    〔注〕榆關:《唐書·地理志》:“勝州榆林縣東有榆林關,貞觀十三年置。”按勝州唐關内道有榆林縣。  望夫山:《方輿勝覽》:“望夫山在當涂縣,正對和州郡樓。昔人往楚,累歲不還,其妻登此山,化爲石。”

    盧龍塞外草初肥,雁乳平蕪曉不飛。

    鄉國近來音信斷,至今猶自着寒衣。

    〔注〕盧龍塞:唐河北道北平郡有盧龍縣,盧龍塞在縣城北西二百里。

    八月霜飛柳半黄,蓬根吹斷雁南翔。

    隴頭流水關山月,泣上龍堆望故鄉。

    〔注〕龍堆:《漢書·匈奴傳》:“豈爲康居、烏孫能逾白龍堆而寇西邊哉,乃以制匈奴也。”孟康注曰:“龍堆形如土龍身,無頭有尾,高大者二三丈,埤者丈餘,皆東北向相似也,在西域中。”

    朔風吹雪透刀瘢,飲馬長城窟更寒。

    半夜火來知有敵,一時齊保賀蘭山。

    〔注〕飲馬長城窟:《樂府詩集·瑟調曲》有《飲馬長城窟行》,注曰:“一曰《飲馬行》,長城秦所築以備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飲馬。”  火來:舉烽火也。賀蘭山:《北邊備對》:“賀蘭山在靈州保靖縣,山有林,木青白,望如駁馬。北人呼駁馬爲賀蘭。”

    〔釋〕四詩寫邊塞戍卒之苦,極蒼涼之致。

    王駕

    駕字大用,河中人。大順元年登進士第,仕至禮部員外郎,自號守素先生。集六卷,今存詩六首。

    古意

    夫戍蕭關妾在吴,西風吹妾妾憂夫。

    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

    〔注〕此詩一作駕妻陳玉蘭作,《全唐詩》列入王駕詩中。

    社日

    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鷄塒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注〕鵝湖:在江西鉛山縣。  塒:音時,鑿垣爲鷄作栖曰塒。《詩·王風》:“君子于役,鷄棲于塒。”

    〔釋〕此詩一作張演作,《全唐詩》入之王駕詩中。

    王涣

    涣字群吉,大順二年登第,官考功員外郎。今存詩十四首。

    惆悵詩(十二首録一)

    夢裏分明入漢宫,覺來燈背錦屏空。

    紫臺月落關山曉,腸斷君王信畫工。

    〔注〕紫臺:江淹《恨賦》:“若夫明妃去時,仰天太息,紫臺稍遠,關山無極。”注:“紫臺,猶紫宫也。”

    〔釋〕此題唐人作者甚多,白居易兩首外,王涣此首又别出一奇。

    錢珝

    珝字端文,吏部尚書徽之子,善文辭。宰相王溥薦知制誥,進中書舍人。溥得罪,珝貶撫州司馬。

    江行無題(百首録十二)

    霽雲疏有葉,雨浪細無花。

    穩放扁舟去,江天自有涯。

    翳日多喬木,維舟取束薪。

    静聽江叟語,盡是厭兵人。

    山雨夜來漲,喜魚跳滿江。

    岸沙平欲盡,垂蓼入船窗。

    月下江流静,村荒人語稀。

    鷺鷥雖有伴,仍共影雙飛。

    岸草連荒色,村聲樂稔年。

    晚晴貪獲稻,閒却採菱船。

    映竹疑村好,穿蘆覺渚幽。

    漸安無曠土,薑芋當農收。

    見底高秋水,開懷萬里天。

    旅吟還有伴,沙柳數枝蟬。

    兵火有餘燼,江村才數家。

    無人争曉渡,殘月下寒沙。

    岸緑野煙遠,江紅斜照微。

    撑開小漁艇,應到月明歸。

    咫尺愁風雨,匡廬不可登。

    只疑雲霧窟,猶有六朝僧。

    細竹漁家路,晴陽看結罾。

    喜來邀客至,分與折腰菱。

    萬木已清霜,江邊村事忙。

    故溪黄稻熟,一夜夢中香。

    〔釋〕此題共百首,皆詠謫撫州時途中見聞,詩人對鄉村景物,興會甚佳,故入詠者多,今兹所録亦以此類詩爲主。

    杜荀鶴

    荀鶴字彦之,池州人。有詩名,自號九華山人。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紳。衆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爲《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

    春閨怨

    朝喜花艷春,暮悲花委塵。

    不悲花落早,悲妾似花身。

    釣叟

    茅屋深灣裏,釣船横竹門。

    經營衣食外,猶得弄兒孫。

    再經胡城縣

    去歲曾經此縣城,縣民無口不冤聲。

    今來縣宰加朱紱,便是生靈血染成。

    〔注〕朱紱:紱,綬也。綬,所繫印者。紱以色别官之尊卑。

    〔釋〕三四句所以斥責之意嚴矣,非止於諷刺也。如此縣官,實乃民賊。蓋唐末兵禍頻繁,因而剥削加劇,縣令乃直接人民之官,剥削人民即由其經手,剥削愈甚,則愈得上級之歡心,於是有朱紱之賜。荀鶴另有《亂後逢村叟》七律一首,反映更爲具體,其詩曰:“亂後衰翁居破村,村中何事不傷魂。因供寨木無桑柘,爲點鄉兵絶子孫。還似平寧徵賦税,未嘗州縣略安存。至今鷄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獨倚門。”如此詩篇,剥削者見之,安得不欲殺之耶!

    蠶婦

    粉色全無饑色加,豈知人世有榮華。

    年年道我蠶辛苦,底事渾身着苧蔴。

    〔釋〕荀鶴又有《山中寡婦》詩曰:“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髮焦。桑柘廢來猶納税,田園荒後尚徵苗。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任是深山最深處,也應無計避徵徭。”皆代鄉村婦女呼籲之作也。

    田翁

    白髮星星筋力衰,種田猶自伴孫兒。

    官苗若不平平納,任是豐年也受飢。

    傷硤石縣病叟

    無子無孫一病翁,將何筋力事耕農。

    官家不管蓬蒿地,須勒王租出此中。

    〔釋〕兩詩所反映者,皆被慘重剥削者之無告苦情也。

    韋莊

    莊字端己,杜陵人,見素之後。疏曠不拘小節,乾寧元年第進士,授校書郎,轉補闕。李詢爲兩川宣諭和協使,闢爲判官,以中原多故,潛依王建。建闢爲掌書記,尋召爲起居舍人,建表留之,後相建爲平章事。集二十卷,今存詩五卷,補遺一卷。

    古離别

    晴煙漠漠柳毿毿,不那離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雲外指,斷腸春色在江南。

    〔注〕不那:不奈何也。

    金陵圖

    誰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雲滿故城。

    臺城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釋〕“六朝如夢”,一切皆空也。“依舊”之物,惟柳而已,故曰“無情”。然則有情者不免感慨可知矣。此種寫法,王士禎所謂“神韻”也。

    稻田

    緑波春浪滿前陂,極目連雲稏肥。

    更被鷺鷥千點雪,破煙來入畫屏飛。

    憫耕者

    何代何王不戰争,盡從離亂見清平。

    如今暴骨多於土,猶點鄉兵作戍兵。

    虎迹

    白額頻頻夜到門,水邊踪迹漸成群。

    我今避世棲岩穴,岩穴如何又見君。

    張蠙

    蠙字象文,清河人。初與許棠、張喬齊名,登乾寧二年進士第,爲校書郎、櫟陽尉、犀浦令,入蜀,拜膳部員外,終金堂令,有詩一卷。

    古戰場

    荒骨潛銷壘已平,漢家曾説此交兵。

    如何萬古冤魂在,風雨時聞有戰聲。

    弔萬人冢

    兵罷淮邊客路通,亂鴉來去噪寒空。

    可憐白骨攢孤冢,盡爲將軍覓戰功。

    崔道融

    道融,荆州人。以徵闢爲永嘉令,累官右補闕,避地入閩。有《申唐詩》三卷、《東浮集》九卷,今存詩一卷。

    田上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具盡,東方殊未明。

    月夕

    月上隨人意,人閒月更清。

    朱樓高百尺,不見到天明。

    〔釋〕三四句諷意甚明,樓縱高而人不閒,不知辜負若干風月。

    牧竪

    牧竪持蓑笠,逢人氣傲然。

    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擬樂府子夜四時歌(四首録一)

    銀缸照殘夢,零淚沾粉臆。

    洞房猶自寒,何況關山北。

    溪上遇雨(二首)

    回塘雨脚如繰絲,野禽不起沉魚飛。

    耕蓑釣笠未暇取,秋田有望從淋漓。

    坐看黑雲銜猛雨,噴灑前山此獨晴。

    忽驚雲雨在頭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釋〕二詩深得夏雨之趣。

    讀杜紫微集

    紫微才調復知兵,長覺風雷筆下生。

    還有枉抛心力處,多於五柳賦閒情。

    〔注〕紫微:指杜牧也。《唐百官志》:“開元元年改中書省爲紫微省。”杜曾官中書舍人,故稱紫微。  五柳賦閒情:陶潛有《閒情賦》。昭明太子以爲“白璧微瑕”。

    〔釋〕杜牧爲人倜儻,好言兵,所著有《戰論》、《守論》,故有“風雷筆下生”之句。牧又不拘細節,詩有詠冶遊之作,故曰“多於五柳賦閒情”。

    徐夤

    夤字昭夢,莆田人。登乾寧進士第,授秘書省正字。依王審知,禮待簡略,遂拂衣去,歸隱延壽溪。著有《探龍》、《釣磯》二集,今存詩四卷。

    偶題(二首録一)

    買骨須求騏驥骨,愛毛宜採鳳凰毛。

    駑駘燕雀堪何用,仍向人前價例高。

    〔釋〕此屈子《九章·涉江》“鸞鳥鳳皇日以遠兮,燕雀烏鵲巢堂壇兮”之嘆也。

    曹松

    松字夢徵,舒州人。學賈島爲詩,久困名場,至天復初,杜德祥主文,放松及王希利、劉象、柯崇、鄭希顔等及第,年皆七十餘,時號“五老牓”。授秘書省正字。集三卷,今存二卷。

    己亥歲(二首録一)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漁。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釋〕題著《己亥歲》,題下注:“僖宗廣明元年。”按己亥爲廣明前一年,是年高駢大破黄巢兵。廣明元年,巢勢復振,是年冬陷東都,入潼關,破長安,非“一將功成”之時也。末句極沉痛,以萬骨换侯封,是何政策!

    商山

    垂白商於原下住,兒孫共死一身忙。

    木弓未得長離手,猶與官家射麝香。

    〔注〕商山:《十道山川考》:“商山在商州上洛縣南十四里,商洛縣南一里,亦名地肺山,亦名楚山,四皓所隱。”  商於:《史記·屈原傳》:“張儀謂楚王曰:‘王爲儀閉關而絶齊,今使使者從儀西取故秦所分楚商於之地六百里。’”按商於唐屬山南道商州。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