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分律钞简正记卷第八(从说戒篇毕自恣篇)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立十员大德。号曰僧统。统天下僧尼。刊定佛法。此时十大德共评章。坏于慈济。判不失夏。诸德意旨。亦准受日逢难。道理判得也。

    第三云问至不得者。谓本意暂出。即日却还。还时至门明相欲出。得会夏不。答中准祇护衣界。以类例故。然隔大墙。理须入显手足方得。以表有身分故。

    次对界料简。云若衣至出者。此文总有四意。初云若依大界安居乃至入中间相破夏者。此谓要心依大界安居也。入戒场者。为隔自然故。及余小界等。玄云。由是摄僧大界。以在围轮大界之由。望围轮故名小。此即从外向内失。亦为中隔自然故。第二段若依大界外伽蓝乃至在后者。此约蓝大界小处。依外蓝安居。总是要心处故。注文者。和会下文之意也。故下料简门中。云若本结大界小于伽蓝便依伽蓝坐者。以佛制依界故有者。不成受日。不得止得。缩取于界相(是钞本文)。准此蓝中。有界不许依蓝。只合依界。今此文何故通往彼此二界不失。却许依蓝。莫与下文相违不。是以注曰。谓结夏在前。结界在后也。意道。若先有界。只得依界。不许依蓝。今既夏初未有界。但有伽蓝。是以许依蓝护夏也。法宝云。此亦且依古谈。若据今师。不局于界。但一切临时简宽处即依也。故羯磨疏中。许随蓝界。但据要心故。无确执篇三段。若依大界内蓝乃至亦尔者。谓作法界大伽蓝小。依蓝安居。出蓝门便破夏。小界亦尔者。引有两释。若依玄云。是反上句也。谓上界大蓝小。依蓝安居。出蓝门即破夏。今约界小蓝大。依界结。出界处便破夏也。即回文取义。应云界小亦尔也。或依法宝。谓于大界中。有小摄僧界。依此小界安居。出小界即破夏。故云亦尔(此解胜也)。第四段若根本通依等者。谓初结时。不知此大界内有戒场。小界等别。但随本要期处皆不失。若尔何故前云。入场等破夏耶。钞答云。皆谓与本心相违等是也。谓本心依大界。今入戒场。及余小界。即与本初心之心相违。义张两失者。于上四句之中。第一句入戒场等为一失。第三句依大界内蓝。今出门破夏。是两失。并缓依法界者。结前四句中。初大界。二蓝内大界。三蓝外大界。四根本通依大界。皆是从缓而断也。急随房处者。如三间房。初要心我依中间。后出两边。便成破夏。以从急故。对缓立名也。

    四分等者。以律缘中。有坛越请与安居。后见有难欲者。须自檀越求移。若听者善。若不听者。应自者等(云云)。

    云二至破夏者。至意留者。或父母病患生善灭恶等缘。若苦邀留。圣开且住。不名破夏。若泛尔人情相留。即不可。八难。过限不还。亦同于此。

    准此等者。祇云。若受日依断诤事人。晨起受晡时者。晡时受晨时者。不得迂回。应从真道。若道有难无罪。至彼断处。继时断了。欲还经时。准此违时。即破夏也。因回迂违时。亦破夏迂回。不违时吉。

    云五至法者。如文。云初至后法者。前开两章。今当第一。故云初中。自恣后法者。指功德法附处广述。或有云衣一月号曰迦提。有衣五月号迦絺那者。谬之甚也。

    云次至二缘者。入解。有言破夏者。叙古师释也。以佛令夏竟结解者。古云。以律中安居竟。四事应作。一自恣。二解界。三结界。四受功德衣。今夏未满故。又本依界安居。若解本界失所依故。便失夏也。此妄引圣言者。破古也。律文令夏竟解结界者。谓诸界同受功德衣。令解结界。非开破各舍。谓各自解本界也。通结。为都结为一大界也。同受。为俱受五利。共解。谓受已共解也。别结。谓仍高各自结取大界也。广文十诵者。彼云。夏竟众多僧坊。共结一界。受功德衣已。舍是大界。诸比丘。皆名功德衣不。答一切皆得受之。又疏中者。首疏也。彼亦云。夏中解界不破夏也。新章亦同南山。彼破古人云。若言依界安居夏中解界失所依者。如依蓝安居。或蓝塔崩倒应破夏不。古人等者。将自恣来难解思也。如有难缘。即许减日自恣。是安居未竟。自恣既听。何得不许夏中解界。故云文兼会二须两相通。有记中。立夏中解结界是有法。定不破安居故。宗。因云。是僧法故。喻如夏未竟自恣。自恣是僧法。自恣不破夏。解结界是僧法。同紴自恣不破夏。今言无妨者。羯磨疏云。然安居之法。不局法界。随处并得。不离本要之处。解界结界。何得有妨。情限不同。故分别者。若情限。在于法界。夏中解结。大小不同。故分别也。若情限在于自然。夏中或结作法。或宽狭。于情限之处。故须分别。无难依本处者。依本情限之处。有难准僧祇开者。祇律第八云。前安居已。忽有难生。欲至余处。三由旬内。若彼坊寺有比丘者呼来。若出界者。已自二结之后欲就余处者。当舍已更结。如是舍后结前等适意处故。有难得三由旬也。若后作法狭于本自然者。即但依本自然宽狭后结。若宽本自然者。无难依本。是一仪。有难开近新结处。是二缘(已上释正篇竟)。

    次明法附。大分二。初牒名。次释。初云二明受日法者。先来意。然三日静处。九夏时长。或有生生善灭恶之缘。理须极救。佛既听许。合附此明。次释名者。牒彼请意。咨告僧别。纳法在己。称之为受。对首众法。许往有期。约明相分。称之为日。各轨范。名之为法也。外难云。未审四月十六日。才结夏了。有请唤缘便受日出云得不。有人云不得必须经宿。方得受日。法宝云。得律文夏中听受。今既十六日结。岂非是夏。不在怀疑也。

    云夏至焉者。自诳心者。以非为是名自诳也。虚损信施者。如有施主。数比丘夏腊施物。受日不成。其夏既破。妄数为岁。冒受利。故为虚损。善见云。自长己夏受施犯重等(云云)。故委示者。生下文意。委细显示也。

    云就至解者。如文。云初至同者。三种者。七日半月一月也。有曰者。对界先后相摄为日也。

    云一至受者。从五众受者。佛制五众安居。各自相对受日。非谓比丘对下曰众。既互不相足。何得从受。今钞文且约一期出法也。

    云二至知者。如文。

    云三至磨者。古云。凡受日法。先受七日。次半月。后一月。如此次第。顺于律文。若已受半月。在前不得。更至七日。以长收短。秉七日法。亦不起也。余例由如功德衣。五月摄得迦提月等(上叙古也)。今师云。不尔。功德衣就时揩定。又俱五利。是故以长收短。今此受日。约缘事别。缘有短长。前后不定。□得定他。先短后长。不可例也。今云受日三品。遂缘长短。若长缘先来。先羯磨受戒。短缘先来。先对首受。纵律文排次第者。盖是云法。何得固执律文。

    云问至也者。问意者。适来既云随缘长短先后请日。何得羯磨词中。云受过七日法。若先曾受七日法。用了后半月。即可言过。若长缘先来。便先请半月等。既从前未曾请七日。即不合云过。引是今师自为除疑故。生兹问答。文意者道。羯磨是僧处秉胜故。七日是对首别人之法劣故。不如此据胜劣之边者。过非约己。用七日了云过也。思之。羯磨疏又问云。如受一月法词中。何不言受过十五日一月出界。答半月一月。虽长短不同。莫非总是僧法。白二更无胜劣。不可言过。不同七日法劣也。疏又问云。今受半月一月法者。若值小月。如何数之。依律文也。半月如法。依十五日。即不问大小。但数取日足还。及如十诵中三十九夜等。若受一月。依大小不得数日。如律云住三月等。小月摄在内也(上且依疏)。法宝又释云。如小月十五请日接着。后月即数取三十日令足。此约受日时月大小也。

    云四明至也者。此门全是首疏古义。稍难领解。今一往依古义消文了。然后略指出。今师与古少别耳。若准受七日用竟。羯磨受随得者。宝云欲明相摄。先明不相摄也。若七日未用者。谓有施并请七日礼念。今对首请七日法了。未曾往彼檀越舍。故云未用也。或用未尽者。约请日往到其家已得四日。由有三日在。故云未尽也。更有异缘者。别为三宝缘。或可请说法受归戒缘等。或是七日过者。今回文应云。或是过七日缘。即半月一月法是。今文中且举半月日法。是羯磨受也。前法谢者。谓指前来七日法。或全未用。或可用未尽者也。已落谢也。由羯磨法强等者。释相摄义也。羯磨能摄七日列人之劣法故。不得二法相续者。一身之中。不可七日与半月二缘。相续起耶。律云已下。古师自引文证也。必有等者。即定七日之法。必定坏也。

    若前羯磨受日等者。谓先受半月。或一月法在身。为三宝等事。今或檀越。请七日礼念。要须待前半月缘竟。方可许受七日。若半月法在己。即对首请七日。自然不成也。比受有言。乃至良不可者。首疏自破古也。如有事缘一月不足。便羯磨受一月法。又对受七日相霟。成三十七日。良者实也。实不可故。以月法在身。不可更请七日。自是非法也(已上一向作古师义消文了)。若据今师一半许他。古人一半即不许。只似前来七日法未用。或用未尽。更有列缘。半月法等。若是同缘。即成相摄。同是施主礼念。或可同三宝等缘。不许一身二法相续。理实不可。此即半许也。若是异缘。两不相摄。前是施主请召。后是三宝等缘。古人若不许□则无理也。此则半破今师。羯磨疏中举例。如患须服苏油。两缘未差口法。随在事列。受日三品不同。并约众缘。不可随受等(云云)。准此。今师但同缘不许。异缘开许。古人不论同异。并皆不许。律云。不及即日还。若作今师引证。但证同缘不得。乃至三十七日相帖。今师亦约异缘相帖。无爽如句。三宝请一月。为施主请七日。何得不成。若是同缘。良不可也。必依古释。全阙逗拭。但为未达律文。致斯滥述。

    云二至八者。玄云。依缘受得名进。若非缘受日不成。为不也。分八。如下钞述(云云)。

    云定缘是非者。三宝病患生善灭恶名是。破戒求利等缘为非。

    云凡至后同文者。施犯重者。如有人将物施僧。不见十夏人。此比丘实是九夏。而言十夏。望他应得不得。故重也。

    广如后文者。玄云。指随相贩卖戒中云。此贩卖物作塔像。不得向礼。乃至作卧具。随转转坠等(云云)。

    云就缘分五者。一三宝乃至第五和僧护法等(云云)。

    云一至罪者。佛法僧事者。准四分中。波斯匿王为证[彳*予]有不信乐大臣。嫉妒恶心。欲凿祇桓寺通渠。比丘欲往白。念路远不及即日还。佛听受七日者。此是三宝缘也。五分亦尔者。彼律所解大同。但云俗人拟通水。不言不信乐大臣也。大寺者。一说云。诸多寺也。二解云。即一寺之中。诸多缘事。并皆许请日也(前释为正)。玄云。今时有人。为寺家相许受日得不。答即如四分。波斯匿王。边国人民叛乱。王领军征罚。先所供养佛及僧衣饮食所须之物。有不信乐大臣夺之。诸比丘往欲白王。自念路远不及即日还。佛言。有是事听受七日去。验此文意。为佛法僧言许平之事。受日总得。余可知(云云)。

    云二至不应去者。十诵问为护受等者。此波离问佛也。答云。为七众典??受。即七众为请主。文列二百四十二缘。并是七日缘也。遣使不遣使者。前人来请。名遣使得往。纵前不来请。名不遣使。既是生善等缘。自往亦许。此是他宗如是。居四分不遣使不得去。中路闻死等者。准十诵云。比丘僧来。与忆念不痴毗居尼。佛言应去。若中道闻彼比丘尼命终。反戒入外道众八难中。随一一难起。则不应者者犯吉也。

    云三至往者。大父母养育恩重。大臣有力损益。虽无信乐须往。若先信乐故宜去也。余俗人信乐。往不信不许。必有力者。进退解也。谓约比丘有道力能化导他。今虽不信。到彼后诱重令信。若如此亦得往也。

    云四至不成者。安命难中说者。谓移安居中。五云。必为我命作留难。佛言听者。羯磨疏云。若自病重。不堪受日。即是命难。直者亦得。失三受三等者。谓随相中。失三衣戒。今师云。先三受二。未过知足。若受三犯。此举急况后也。舍制取听者。制是三衣。听是长物。今三衣却阙。是舍制。长衣绝多。是取听。不依圣教之文。故云未随佛化。准夺衣戒者。谓随相失。夺三衣戒。谓随阙随无不[腠-天+貝](以证反)也。余如文(云云)。

    云五至故者。和僧护法者。谓和僧即是护法。若不护法。内成破坏。外生不善。损灭佛法也。四分等者。同界安居。律有四句。一云见比丘方便。求欲破僧。二闻比丘方便。求欲破僧。尼亦为二句。同上。并因我在此。若去彼即和合。佛并听直者。若准东塔疏。断此四句。但移夏缘。今依受日缘。若依移夏之意。后得处处。僧作安居止。纵此难静。亦不得更反。即属前文意。若作暂去心。后随至处。不起安居心也。专待难静却反。即是此文之意(云云)。外界。律有四句。一闻彼有比丘。方便欲破僧。二闻彼已破僧。尼亦有二句同上。佛并听者。彼界有此。须我和之并许。东塔云。此四句但待难静。便须返界。不及破夏也。然和灭之相难知者。若据古师。皆云和僧大事。律听直去。不言受日。良由和灭分齐难知。知用何法受日者得。今师云。然和灭之相难知。然字纵夺意也。纵之即直云。夺之须受日。故云然也。约缘不妨文理者。谓约和僧之缘。道远争事大。可依僧祇事说受者。譬如律藏未分之前。通而行用。今虽分了。约此用之。亦未违大途道理。故羯磨疏云。必有和限。依受听者。事无限有。可准僧祇事讫文也(上是疏文)。

    律无正断者。准四分文中数段破僧之文。皆云即以此事者。且不须受日等。故羯磨疏云。律且显缘未明受也。

    云上至也者。乞麦者。玄云。此尼律因六群尼乞生??。麻豆米麦。为世讥慊。故尼制提。僧犯吉。并是正罪也。曲命别情者。谓嘱俗人。令蚕熟时。作疏来请。贫道要乞绵绢等。此则非法也。绵本分犯堕。嘱请理必不成。自诳净心。徒消施物也。律中诸请者。或比丘沙门弥檀越等。一一遣信别请云。大德来为我受戒忏罪布施等。要遣使来。反显嘱求请命。成非法也。父母余人同十诵者。律云。若父母信乐不信乐听往余人者。即是前来文云。泛尔俗人。生福信乐听者。不信不许。四分如此。今钞主意。若父母及余人。即同十诵中。为七众兴福。间疑请者。乃至遣不使遣。但不为利己俱得也。即显曲命别债。便是为易利。良可不故。

    云二对至也者。对事离合者。事谓所对之事也。约缘别受为离。多缘一时牒入名合。今文中。但明合受也。应法缘者。简非法也。随为多少者。随所为缘。或多或少。三家两家之类也。得合受日者。羯磨疏云。或张王两缘。各是七日不可合为半月受也。以两个七日缘事。各是别人行。只得前后诵七日也。如是例之(上是疏文)。

    若一是三日。缘一是四日。缘已上。两缘都用七日。即合受之。如忏僧残等者。举例释也。谓忏罪亦为离合。约同篇罪说。但忏一罪曰离。或三罪五罪一时行覆六夜出罪等合也。具衔者例也。律文中具足而列出。应云已出法示合请之规摸也。如文已上。且约钞文。据七日别法说。离合意竟其僧法离合列知。然钞虽不明。今亦略述。只如檀越请半月礼念。或为三宝境界。须受半月不可。两遍秉法。今既同是羯磨。但都请一月之法。牒两缘人文中即得。此是合意也。若论一月法者。大德约日夜两般分之为三宝句。刃三十日是日中。为施主礼。合一月是夜内。都受一月法。被得两缘。大德云。羯磨疏中。有此义也(准此约缘有二不妨为合意约法元来是一谓都用一月日故)。

    云三至故者。所为缘现牒事为受者。或檀越请召。或三宝等缘。是所为也。现者。约缘显现。且如檀越请召。今已送疏因等。是也。牒事为受者。牒前处为事。与七日半月。大德云。有两种悬受。且举半月僧法释者。如施主取。今月二十日。起首转念。此比丘于十五日布萨时。因僧集。次便受半月法也。虽未往讣。然所为缘已现预受法在也。至时方名悬受也。又释或今日受法了。便欲往讣。但为檀越家。别有事缘。未遂礼念等。却来由延。更过旬日等。比丘既受法在身已后者。时不须更受。其一月及七日法准说也。此义最急。请记明今。故略论用。消文意思之。虚构成缘者。谓其事未实悬虚构置。或言七日半月一月等。或倚傍昔言者。如有欲人春间泛说云我村中。有一王家。每至夏内。常施僧物。和尚剧此时可来不。比丘至夏。忆春中之说。便欲往彼。故云仿像未实者。谓仿像其事。未得的实。便辄受日也。事虚限??者。前事既虚。今复隐约作限。取法即成谬。??日数妄置者。由前事虚限??其缘。未可论于长短。今或受七日半月一月。如是日数。皆虚妄置僧别之法。不相授也。

    云四至应得者。便通余用者。忆古义也。首律师云。本意为佛家受七日。已用三日。其事既毕。复有余之四日。更有法及僧家缘事。便将此残日用无过。所以得者。准十诵文。有白余残夜用。故知得也。故不得也者。今师破也。谓初标心之时。元为佛受七日。且不为余缘。今句当佛事因缘。既周其法即谢。设有余日。以无法故何用之。是以不得。必有本缘。何爽通用者。今师自释也。谓元讠之时通为三宝及病等。缘受七日。今佛事。用三日了。更有四日。便通余用即无爽。爽由失也。古人反诘云。若尔何以十诵律中。有白余残夜用耶。令钞通云。十诵中。白余残夜用。谓同是一事等(云云)。准十诵律云。诸比丘受日。到聚落中。七夜未尽。作事未竟。来还白佛。佛因听受余残夜者。云我受七夜二夜已过余有若干夜往出界者。律文如此。既云所作未竟。明知本缘在法不谢。故白残夜何失。非谓异事者。钞重破古人不了。律文云。意羯磨疏云。本无心受何得白行等。

    若本并因三宝等者。羯磨疏云。若三宝。但须经营。作法之时。文中合摄。是俱有心法。后通用也。若三宝事后生等者。于中更料简也。淮南云。本为造释迦佛法花经及常住(云云)。事受七日已用四日。作前事并说。今或为造弥勒佛涅槃经。十方常住事。将前余日。用亦不可。故云不是前缘三宝也。杂缘者。受戒礼念等也(云云)。

    一家通缘准心得者。进退解也。谓张家太请七日。不准受施。兼请受戒忏悔等。即受日时。便有心故得也。

    云问至故者。弥是生善者。弥者。广也大也。不合作微小字释也。律制二请者。一僧次。二别请。既的请受日。亦得不同。大乘梵网经也。以非施主元心者。谓檀越元心请前人。今见后人来。竟不悦。故不许。然钞文且大约论也。或施主虽元请某比丘。今既不来。替代亦得。不生恼者。理可□之。

    云五重受者。于三宝中重重受也。此据今师义标也。云昔至局者。昔云一夏开三法等者。羯磨疏叙古云。安居立行修道为宗。缘急开三。以济时要。何许重受。无此理也。故十诵云。为破僧故。听受一七夜。不得二七夜。乃至听受三十九夜。尽应破安居者。故知不许重也。

    今云得重者。今师所解听许重重全异古也。如疏述者。首疏也。今依羯磨疏云。如前檀越。召受七日。后有三宝。要须经营。何得不开。又如官事。须二三日何能者。夏制本意。无事游行。今有缘来。依法受往非专檀者。何得不开。但如法缘。一切开往。余文与钞不异(云云)。律列二十余缘者。四分广列二十三缘。并是七日缘。由事未现。佛未听者。且不云不得去也。且约为事信乐父母四重者。尔时有信乐父母。请比丘云。大德我欲相见佛未听。我有如是事者。遂白佛。佛听者。二有信乐父母遣信唤召亦如是。三尔时有母请比丘。亦如上。四尔时有父母请比丘亦尔。如上则是四重佛。一一皆言听者。况余等者。举上父母前后。尚乃得于四重。岂况檀越三宝等。不可限局。不开重也。

    云五至乎者。五分有请无请等者。引佗部也。五分云。优陀迎信乐佛法。于安居中。为僧作房。设入舍食。以房于比丘不受。长者生慊言。我用财为食。比丘不受。以此白佛。佛听受请也。无请者。比丘有疑问。须出界者。佛一切听受七日往。今师云。岂有前疑便开往问。后疑不可开。

    十诵列多七夜者。彼云。波离白佛。为谁受七夜。佛言。为七众兴福受。广列二十三缘。为优婆塞。列二十三。乃至沙弥尼。一一并是七夜。皆听者也。古师反难云。若尔何故十诵文中。但听一七夜。不听二七夜。可引钞。通云。听一七不听二七。谓一时双牒二七日。前后重用。今师云十诵不许者。或约一事上。不得二七。岂制异事。不许受耶。又云不许二七夜者。彼受日法。但有二位。一是七夜。二三十九夜。故于对首七夜。何得重加。故云不得二七夜。何妨前后去者。皆开古人。不达文意。但见云。不听二七夜。便妄解云。不开重受也。古人更反难曰。若尔既一事上开重。何故和僧灭净。彼律听破安居者。可引文。通云。若准和僧。似一事上。不许重受。准十诵云。时有异界僧争起。请僧断重。若前安居竟。应受七夜者。若七夜尽应受三十九夜。尽听破安居去。古人将此为凭。不许一事上重受。今师云。似一事上。不许重受。既云似未必全判。不得彼律意者。据和灭难期故。听破安居者。若可期约。无亦开重。搜玄广引羯磨疏。繁而录也。然彼有不请文宽于四分者。彼律为七众兴福。设供受戒问疑。但使前人见我生善。纵不遣使。亦得受日。四分。遣使方许彼既宽于部。重受不开文非明了者。只为翻译之者。不解回文语势诸含故。非明了理须通明者。彼既不请之文。更宽重受之文。则不合急二意通练。其理自显。然不可偏执一文。致失诸缘重请也。

    五百问等者。文中既云满七日。已乃后重受。故知许也。此虽非重。文且是重义也。

    明了论等者。玄云。今引论疏。真谛三藏。自解别请七日事了。还至八日出界。引是异缘得重受。前事已了。更有别缘。亦须更受。既文中云更受。岂不开重。准此虽非重受。文且是重义。思之。因此便今时行事。此论既言前请七日事了还界内。第八日更请七日出界者。今人行事。至七日满归界。便请七日出界并不宿。不知成不。有人约义。通云。谓受日之法身在界内。法在不失如七日用三五日。其余之日。未用身归本界。更作前事本法。由在不须更受法在不失。今纵七日满。归于本归界。至明出时。虽然经宿残法。亦许在于重请。亦带前法。故知。七日才满归界请之。理无失也。纵使了论中第八。更请七日出界。亦是部如不同。今师但取彼证前重受。不依他行事也。虽有此有此解未可依。幸不准论疏。如然律亦有于明制。故文云。及七日还也。又前来立义。立如受七日。用三五日。余日未用。身归本界。便作前事者。此是未满之文。不可例于已满之事。标心为满。归寺其法。经明即失。不同未满。暂回缘在。法何得失。今但依玄。七日反界。定须经宿。戒律从急。岂不然耶。何假徒繁成立义。请思之。余文知之(玄记对此引论解三千界量今意在随相中明之)。

    云余至疏者。羯磨疏中。引了论释都为九句。皆是重受。以破古人也。疏引论云。七日有难。随意行善解三种九品类。释曰三种者。即七日等。九品类者。将期三种互而为头历之成九也。应云初成七缘。后成七日缘。后成有难缘。初成七日缘。后成随意缘(成三)。第二将有难为头云。初成有难。后成有难。初成有难。后成七日。初成有难。后成随意(成六)。第三随意为头云。初成随意。后成随意。初成随意。后成有难。初成随意。后成七日(成九)。诸记中。虽略举名字。然迷意由多。今依镜水大德引疏略释云。初成七日后成七日者。解初虽请七日事证。不还破安居。得小罪事。若未了极得六夜。第七夜必须还界。至八日更请七日出界宿。先为师病受七日出界。三宿病差。便须还本处。别有施主。仍请得用后三日住界外。若后仍未了。更请七日。即先后俱成七日(大德释此中开互用者由师病时施主清至故兼云也)。二先成七日后成有难者。解云。谓先为施主请七日用三日竟。还于本处。闻有大起之难。仍往诸处也。三先成七日后成随意者。解云。先为施主请七日前事竟即合还来。今缘住处无好件知友等。多喧闹妨修道。又乏食药。今不更回别拣静处。慕好知友。兼有食药等处。随意便云。若晓此三。余句例解。不更繁叙也。

    云六至日者。唯二一日二日皆须七日者。羯磨疏云。以法收缘也。律云已下。证文可知。外难云。夏中可尔。如七月十五日有缘情七日。至十六日已去。既不是夏。又复如何。钞答云。夏末一日在。亦得作七日法。余云六日。虽非夏限。以无受一日法故。问安居护明相。未出外在。不外犯明相出后。既当十六日。本是出界时。何假更受日。答谓明相正出时。身须在界内。若不得法明相出时。身在界外。便成破夏。又如七月九日请七日出界。至十五日。亦须反界。以十六日明相正出时。身须在界内故(云云)。

    云七至缘者。尼律开七日不云多者。谓三时游行戒中。准有口受不云多日僧祇尼三十乃羯磨受者。准祇云。比丘尼安居中。无求听羯磨法。为僧塔等。但听受七日去。

    比有滥同僧法者。叙古仪也。古云。僧既开三法受日。尼便准之。不更领列(新章扶于此解)。四分已下。今师破也。

    所以(已下)今师释不多之道理也。但开七日亦济别缘者。有三十半月之缘。但七日满已。随时更请。亦被得生善灭恶之缘也。

    云八至之者。羯磨疏云有人云。事讫不来。亦不破夏以法在。故知。七日药与欲[者*頁]同狂病。得法病差不来等。例今解不同。事讫法谢。以受日法牒事。加之缘谢法。先不[者*頁]与欲。亦如药法病止无用。不[者*頁]狂解。须乞法也(上是疏文)。十诵明文。不许往者。一诵中有尼病清。为说法中道。闻死反戒。皆不应去。去即是往也(有本错出经字)。僧祇同之者。祇中和僧不得迂回。至彼中前和了。中后须还。若停失夏。十律不许往。祇文不许住。文少异。皆恐破夏。故意同也。

    云三加法者。谓加于僧别之法也。云前至别法者。五种人者。一独住。二兰若。三远行。四长病。五饥时。依亲里住故。开心念也。堪来不待者。谓清净人。堪来足我对首之数。今不召他。此是别众。心念不成。今时多有无识之徒。至结夏日。向佛前自说偈者。愚痴甚也。若待不得等者。即开自心念也。余文可委(云云)。大德云。十诵中对首法。既通心念。半月一月众法例此。亦合通心念。但今时无人敢行。道理无损。知之。

    云二对首至消者。词句出法。如文因说。今时行事不同。有人言。对首比丘。须是当界。同安居人。又须在界内。为我任持此法。若一时总出。即不得向他边受。受即不成。先须委问。然后作法。大德云。若尔且如请半月一月法时。当界无人秉法。请外界人来。秉法了去。不教他外处僧就僧此界与我守法耶。今此对首。亦后但据对首作法之边。更互请日了。一时去并得。谁论他界内界。及同去不同者。等无此道理。盖是意言也。仪准无失者。羯磨牒依对僧请日。今对首心念。准向文牒之。请日理通。有何失也。

    若受日未受过七日用亦得等者。与前悬受文意同也。前则约缘辨非此中约未用分别。亦不重也。不同七日等者。玄药满七日纵病未差法亦失也。病精者。谓病已差。纵日未满亦失。故双牒也。外难。既病差则任许法失。

    若尔病住法应在(钞文自徴)。由佛制等者。释也。以制七日揩定。论云。坚病消者。是也。玄云。论是成多二文。名有此说也。云问至法中者。此约四分请七日。得兼第七夜不。答中不许以律文制。第七夜及界。故知不兼夜也。不同十诵者。乍观文势。似尽七夜。至第八日明出后。还据羯磨疏。亦须及第七夜还界。与四分不别。亦护第八日明相现明故。又疏云。十诵七夜及七日还同于四分不兼夜也(已上疏文)。如此分明。至今尚有未知之者。妄释云。十诵夜得法。纵明相时身在外者日不破夏也。以请日晴云七夜故。四分既不言夜。但得至第七日护。第八明相。以无法故。若作此解。纵依彼律。亦成破夏。与疏有违也。外难。若尔十诵与四分。日夜之语虽殊。防护不异。今四分律师。请七日法时。改云七夜得。不可引钞。答云。又得已下。是部别不同。须依宗呼召也(云云)。僧祇事讫者。彼云但随前事长短了日。即还名事讫。其事讫是外宗法。具在诸部篇。明之。

    云三至释者。所为之缘者。一三宝缘乃至第五和僧护法是也。同前通用者。心念对首。同用此缘。故云通用。今但缘事稍长。即用半月一月等法也。不同存单等者。斥破也。一夏之中。但存三度。初单七日。次单半月。后单一月。故云存单也。遂引七日令长者。玄云非谓引缘令长。但用长法也。受既不成破夏。得罪是罚也。余同前释者。指第五重受一中解也。

    云今至之者。有四不同者。第一曹魏时。昙谛所出羯磨是也。

    第二即姚秦时。觉明。所出羯磨。钞主云。曾一度见。后不逢之。故云少见。

    第三等者。北齐光律师。出本增加乞词。虽加乞词。准乞覆藏。两遍牒事时。列已前增加乞词。忍听已后。略事而作此。光师当世盛行也。故彼云。大德僧听比丘某甲。此处安居。受过七日法。十五日出界外。为某事故。还此中安居。今从增乞受过七日法。十五日羯磨。若僧时列僧忍听。今与比丘某甲。受过七日。十五日羯磨白如是。此且举白文羯磨例。准止可随其纲网者。只可随于律文受日四句。成白缘骨之纲教网也。

    云问至失者。问意可知。答中虽增乞词。大宗无失者。牒缘牒乞词等。但是第二第四句。望羯磨宗骨无失。故羯磨疏云。有人定判依受破夏。今解不然。俱顺教故。僧乞灭乞。各有所凭。大途规献在故不失(上是疏文)。云第四至十五日者者。第四人是法愿律师。出文更不增加。今钞准此用也。羯磨文如钞(云云)。

    准前着之者。谓准着十五日处。或一月日。一切肴缘。准而着也。不得双诵十五日者。今准此意。恐人不达律文。依文谨诵律本云。受过七日法。若十五日。若一月日出界外。今若受十五日。即不用着一月。或受一月法。即除却十五日。不得双牒而诵也(已上释第二文段受日法附竟)。

    大段第三料简云。三料简杂相者。都有三家。此一段初依玄记。于第二受日法附中。就僧法受日中分三。初通明长缘。便斥古失。二今加法下。正出受法。三即此杂料简之。羯磨受日。是时非之处。故云杂相也。或依淮南顺正记。亦于受日中科为三。初牒。二释。三杂料简。若尔今此中大科三字配上。义科不着。已上两家并是错科。破钞文殊。非雅当也。今依法宝云。准前文意去。初中分五。即是第一大段安居正篇也。第二大段。即云一明受日。今此第三大段便云。三杂料简。岂不应得前来。初二两字。此盖是钞主自科。后人心粗不达文旨耳。又此名为杂料简者。谓料简受日。与安居处。相围涉故。须立此简之。若云但料简僧法受日。何以下文。更说安居依蓝依界等别。思之。

    释中云若至开之者。热极者。此约余缘也。同缘者。同是半月一月等也。二人三人者。不得至四也。由如受戒。无缘一人为一番羯磨。有缘二人三人故开也。此亦如然依十诵许也。

    云若至衣者。及余小界者。还是摄僧大界。今望围轮大界。得于小名。谓本依外大界要心安居。戒场小界不是本要云处。不得于中受也。

    后结二界者。一是大界。二是戒场。即许受日。真非已下。钞文自释也。纵入场不破夏而离衣者。戒场本是我要心处。入中故不破夏。由中隔自然地故。是以离衣此亦据结摄衣界为言若不结衣界依蓝护衣亦不离衣也。

    云若本至之者。谓据初结夏时。本有大界。不许依蓝。佛制依界故。有者不成者。有依蓝安居。安居不成。受日不得者。谓蓝中既是自然之地。但作七日之别法。秉羯磨受半月一月法。因然不得止得缩取于界者。一解云。从内缩至外本界小。既今更解了通结令大。二解云。从外缩至内。即须来界上。安居。不得依蓝而住。谓界中受日三法。并通也。余广如疏者。首大疏者。彼叙二师立理。一去安居必须依界不可依蓝。以佛制定。故文云。双单反界也。二师云。蓝大界小但蓝依不依戒故。文云。依某僧伽蓝等。准斯二解。各报一边。今钞文。从急且叙初师仪。由是了。若据羯磨疏中。亦不定执。但宽处即依也。若蓝宽界小依蓝。即与第二师同。若界大蓝小即令依界二文兼备至时[酉*夕]量。外难云。界小蓝大依蓝安。居今向界中请日得不。答得此是蓝内。内界本是所要之地。入不破夏。受日何畏不成。故前文本依伽蓝。后界二界。随界受日。尚判得成。今蓝内大界。岂可不得。更难。若尔蓝界戒场。亦合得下。答戒场虽在蓝内。即非本要入中。破夏离衣失。依上法即不类后结也。上是仪决非文有之者。有人不会钞意。乃云上是南山仪决者错也。谓本师指前来文中云。由佛制依界。及缩于界相者。此是古师约仪决判也。下句斥云。非文有之。谓不是律文。有此说也。谓界本为摄僧不为安居。安居约人标心。何局于界。但宽处即护也。更有异说云。今师恐人疑云。我今依蓝安居。不依界。或受半月一月之法。不可向他界上。便于自然蓝内。秉羯磨受日。此受日不成。以文中释云。佛制依界故。有向自然蓝上。秉白二法。冥然不成受日。固冥不得。止得缩向界中受也。此但是制受日依界。非谓制安居依界。若准此解。违于疏文。昏迷钞意也。思之。上解第十二篇竟。

    ○第四约法对人辨事即自恣篇

    大分为二。初牒名。二释。初云自恣至附者。先辨来意。上篇一夏安居。九旬同住。恐有??过。不自见知。故须自陈三业。恣僧纠举。故安居后。有此篇来(玄记对此列缘起恐繁不缘也)。释名者。自陈三法之词。恣举七聚之罪。摧黑业之宗主。成白法之枢键。欲使知必改。省已增修。皎洁尸罗。凝清海。法宝又释。宗是宗主。要者要务。即行草差人等。是宗家之要务。篇等如常(云云)。注文来意释名。如后具例。

    次依篇释中篇希总意者。云然至故也者。然九旬修道者。然者诸记中。多训是也。镜水大德。作相违意解也。谓夏修?励。身口无瑕。夏满功圆。理合腾空而去。以显成果位也。今令且修。未许随方。却自云恐僧治罚。岂非相违。故云然也。九旬者数也。搜玄。旬历也。支神有十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神有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以支十二历干神十昼。名为一旬。一夏九遍历之。故曰九旬也。大德不许此解。若云旬历也。合作此巡字。今文中是由旬。旬假等字也。今准法宝解云。十日为旬也。如国家立一百二十司。每司给十日为旬。九之中勾当官事。中后归舍勾当私事。脱又入司勾当官。若列第十日。即旬假一日。停诸事务歇泊也。今佛制比丘九十日结夏。故云九旬。加行?励。故云修道也。精练身心者。警[(木*歹*木)/木]身口是练身。即戒学也。修定习慧是精练心。即余二学也。人多迷己等者。法律三昧经云。世人但见佗非多迷己过。故藉纠治。方得清净。故云理宜仰凭等也。纵宣己罪恣僧举过等者。谓自说三根恣他陈举。内彰无私隐者。我既纵宣。即表不隐其罪故。外显有瑕疵者。殊有损为瑕玉有颖(卢对反)疵。文云。大德长老哀慜故语我。即显外有??犯也。身口詑于佗人者。谓七支之过。全托五德纠举也。所以但云身口不言心者。谓小乘不制心犯故。

    不孤独者。犯罪不除。不应僧法。弃在众外。不入僧数名孤独。今忏竟仍旧。名不孤独也。又解犯罪不忏。当来入于恶趣。名孤独。今悔除竟。免招恶道。即不孤也。若言调伏者。依法治罚名。若言依教不违。名调伏。自喜脱者。既洗条竟。七支皎洁自欢喜悦乐。知无有罪也。

    云所以至自恣者。将同期[款-士+止]者。说文云期[款-士+止]者。是情欲也。期谓克定也。[款-士+止]谓[款-士+止]会也。夏初情欲克定圣会同住九旬立要等者。共立要期。九十日中修行。趣于上果超三界也。若逆相举者。若初结夏后便互纠举。即无心修道。反成怨仇。诤竟之本也。各随方诣者。方所也。诣至也。障道过深者。尸罗不净三昧。不显犯吉罗罪。九十千岁。坠泥梨中也。

    毗尼母下。证文可知。

    云此至行者。非谓自恣为恶也。破昔愚也。昔人云夏中即须专志捡察。不得施为作恶。今夏竟即许放纵恣情造罪也。今师云。非谓自恣为恶。此虽相显者。此自言恣举之相状。虽则分明。有此一类愚人。无知监述也。

    云就中至行有如文云。初中分二。于前第一段中。更分二别。如下列也。

    云前至恣者。若依国者。国四五六月前安居。人定百二十日住。取七月十五日自恣。中后二安。则不定也。不依闰至九十日自恣者。但数满也。若间至自恣者。非前夏则是中后人也。若五月一日已前安居者。至闰七月一日得去。若五月二日已后。至后夏结。皆越闰月。过至八月二日等已后。数满九十日自恣。

    云二至中者。谓如前说戒篇。引四分外界斗争比丘来。佛令增减说戒。若知十四来十三说。若知十五日来十四日说。若已入界。当令入浴。比丘出界说。若不肯者。白僧言今不得说。待后十五日当说。不得过三度。应强和合说。今时自恣亦尔。唯改说戒为异。余文并同。故指如彼也。向前日为减。待后月为增也。

    云三至日者。准律自恣法中。云时有住处。众多比丘结安居。精勤行道。得增上果。诸比丘作念。我曹今日自恣者。便须移往余处。恐不得如是安乐。白佛。佛言若有住处。有如上事。应作自增益因恣。白言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今不自恣。四月满当自恣。白如是。谓初安居人。至八月半。是四月满也。

    云然至自恣者。准自恣犍度中。但云十四十五两日自恣。急施衣中。有十六日。次第增中。亦明十六日也。所言急施衣者。律云。有王大臣。为僧作安居赏劳衣。夏竟拟施。有缘急远行。预将施僧。诸比丘念云。夏未竟不敢受。以此白佛。佛问。夏有几日在。答云十日。佛言有此缘者。自今日后。开前十日受。故云急施衣也。准此即是七月六得开受。若未是七月六日。便名过前受。犯提。钞意云。既言自恣有十日在。故知十六日。是自恣日也。次第增者。大德云。准律有九重增文。搜玄云。十重如七月六日得衣。至十六日也。满十日便合说净。由迦提月。落开通中不犯。至八月十五日。方要说也。若七月七日得。越迦提。增得一日。即八月十六日方说。若八日乃至十五日衣得。越迦提月。增得九日。名次第增也。谓将后时非日。添前得衣。满十日也。若有功德衣。过五月后。增亦如是。钞引此者。次第既有十重增文。皆至十六日。云越迦提。数满十日说净。明知。十六日是自恣时也。增三文中。亦有三日。则十四五六也。上广引律诸文。有三不同。未审的定何日是自恣时耶。钞云。律安居竟。自恣三日之中。取十六日。是安居竟日也。外难曰。既云十六日是安居竟自恣。何故律文。僧十四日自恣。尼十五日耶。钞文牒上难词了。下遂释通云。此谓相依问罪。故制异日。谓尼要先来僧中自恣。后还尼中自恣。若先自恣。后入僧中。便成非法。反论尼作相依问罪之法。三日通用总得。不必要须十五日也。玄又释云。反论作自恣法。三日通得。约其咸论。即取十四日。故云通用。今克取十六日自恣为定。故律云。夏竟应自恣。受迦絺那衣。若十五日。受衣不得。但呼为非时衣耳。故取十六日。若尼来时。且暂停住。何必要须十五日也。若有难者。如文可知。

    云二至足者。如文。

    云二明至也者。即三人者。法宝云。即三类人也。不是单三人。谓初是五人已上。直至百千万等。是一类人也。二四人已下。是一类也。三一人心念别是类。故云三人也。

    云就至事者。就五人已上分四者。宝科为总标二种僧法章一也。五人是一。已上即六人。乃至百千人等分四者。即钞列也(云云)。外难曰。钞科云就五人已上分四者。已上是六人。乃至百千等。分四可尔。既五人自恣。差五德之法。与六人及百千人。行事秉法。条然不同。莫须除却五人。但就六人已上分四不。答法宝云。良有深致。谓五人自恣时。亦其此四门。与六人及百千人不别。但第二进不门中。差法之时。不得双牒二人名入法。与六人等稍别。今但就五人。便分四科。前后三科并同。只有第二五德进不一科有异。向下路略点出异处即得。若不作此科者。六人百千人。既分四门。其五人僧法。不可不具。虽则第二门稍异。下自明之。今但就五人已上分科。便收得两种僧法。亦是巧用文势。贵免周遮。略指相从。岂非钞用。思之。

    云初中至明者。要五人已上得白差者。谓反显四人虽成僧。但作展转对首法也。处床慢相不绝者。今在席地。以表位卑。显身在罪。大德云。如以众人有犯着白私褁帽子在席地。或虽有床。亦是传脚下床。亦表我身有罪也。此亦如是。不得在床者。谓床坐也。证上文故。不得在地者。谓不可便于地上坐也。下引五分布草而坐。即证上不得在地故。??裎表敬。古顺吉祥。着地表卑。合掌表心专一也。

    乃至沙弥亦须赴堂者。钞云。乃至则越却中间尼等。在别处行自恣者。钞据有别处为言。若无别处待意。还来僧中。对僧自恣也。别法明者。指沙弥篇也。

    云二五德至法者。初六人已上法者。齐六人已上。即百千人。五德进不。并皆不异也。后五人法者。即五德差法。与上不同故。此科出也。余仪如下更述(云云)。

    云初中至式者。如文。云初中至也者。一不爱者。谓于众僧无别亲爱等。二不恚者。谓于恐不嗔吹毛觅过等。三不怖者。前比丘有王臣之力势。既有过罪。我心不怖于佗。亦须纠举等。四不痴。谓解了羯磨如非等。五知自恣等者。知无难广自恣。知有难用略法。又知善两人即自恣。十三难体坏等。不合自恣等。律文又差知时。不以非时等者。此五钞文自释也。意令和合无争者。释上知时。不以非时也。谓举过。若不知时。反生争本也。有罪非谬者。释上如实不以虚妄也。谓犯有三根名。如实三根不乐。故云非谬也。欲使前忏悔乃至外难者。彰释上和益不以损减也。故能劝喻等者。释上柔耎不以粗犷也。劝喻即是耎言。刃之便是粗犷也。愍物与乐不欲非法者。释上慈心不以嗔恚也。反此即是嗔恚也。已上五种。钞自解之。不劳别释也。不同古记(云云)。

    四分文不了者。自恣法中。但言听差受自恣人。不云二人。是一不了。羯磨词中。但僧差比丘某甲。无差二人处。不着第二某甲字。是二不了也。十诵等者。十诵僧祗并云。差二人为佛。五分差二人。更差多人为法。已上三律。虽言二人及多人。仪由未了。且十诵差二人。为更互作法。祗亦同之。五分中差多人。且不言数。或差十人为五对。两两入法。若困互歇息。还差二人交替。如钞注文辨也(并未了故)。三千威仪等者。钞取此文。方为决了(云云)。

    人人别差别者。古来行事家。见四分中。单差一人。乃秉两番羯磨。差先一人了。又差一人。故云人人别差也。未通诸部者。通者达也。未达十诵五分僧祗。一时差二人文也。若五人自恣。即要别差。若至六人已上。何须各各差。云但一番中。牒二人名字入法故。余文可委。

    云二至持者。欲词如文。就中并须言自恣。今往往说。云清净者非也。钞更出文。本恐迷意。知之。此律开与不同他部者。为简僧祗不开欲。彼云初令扶来。二恐增剧僧往彼作。若病多僧自出界作自恣也。搜玄云。欢其文意。由是举罪。必须现前。若制达心。恐叛其罪。故不开也。亦有通别如上者。若云自恣羯磨。即是通答。云差受自恣人。或云差五德羯磨。即是别答。至后五德行事。秉单白时。更须重和也。羯磨文如钞(云云)。

    出三至从之者。至上座前者。今时例向佛前。有人云。不得违钞文。今亦可通之。未伤大理也。单白中羯磨文中加僧字。钞文无僧字。不知成不。答有即是增。无即是减。有无并得。今时无识之者。见欠僧字。呵云不成。此是欢事。乃同于法之辈也。不得通用后法者。意道。不得通用此和。秉于后之单白法也。直尔通和二法者。指上通答。并是自恣事。已后不要更和。此一度便通二羯磨法也。令年少次第行之者。玄云。其草莫使五德行。应年少行也。大德云。今多是五德自行。违文甚也。其五德和了。且在僧前。待年少行草遍。五德始要白僧也。其年少行草法。至上座前三人。亦须?跪等(云云)。注云僧皆依唱从之者。谓五德既白僧就草座。僧即一一依之。大德云。初行草时。受了且安坐具上。至此时。便将草安坐具下。合掌各说偈云。吉祥童子施耎草。如来受已成正觉。我等比丘效佛故。坐草自恣净三业(出无量寿经上卷也)。玄记。于行草时。才受了。便令说此偈。今时总如此。盖是未达教文本意行事。无所表彰也。

    云四至中者。新岁经者。玄云。别译五纸。今且引增一经云。如来于讲堂内。就草座已。告诸比丘。汝等各就草座。我欲受戒岁。无我咎犯于众人乎。又不犯身口意乎。如是至三。诸无对首者。时舍利弗。从坐而起白佛。诸比丘众。欢于如来无身口意过。所以尔者。世尊今日未度者。未解脱者。令得解脱。未涅槃者。令得涅槃。为盲者作眼。为迷者迳路。以此事缘。而无过咎众于人。亦无身口意犯也。次舍利弗白佛言。我向如来自陈三业。我无咎于如来及众僧乎。佛言。汝今都无身口意犯。所以尔者。汝智慧无量。总持三昧。戒定慧解脱解脱智见成就。所作如法。未曾违理。如是五百比丘。各各受岁。亦复如是。今准此经意。经佛及声闻。圣人尚尔。岂况我辈凡夫。仿此规模。各令草坐也。

    云次至也者。注文云。僧祗文者。彼文云。若二人作自恣者。一人受上座自恣。一人下座前立。上座说已。下座次说。如是展转。但为四分文不了故。取祗文一坐一立也。问莫犯别众不。答此别对五德一人。纵宣己罪。复是法差。坐立虽乖。无别众也(已上正义)。今有人云。钞引僧祗差二人为法。显四分不了之文。若行时之时。并须?跪。不得一座立。若依此坐立者。即用他文他部事。是以今师注文简滥。故云此僧祗文。若全取彼一坐立白。即合言僧祗云。其一五德至上座前等(云云)。既子注出密意不取也。今恐不然。制表不作变通。何局于注。审而思之。穿凿太甚也。应加提足之言。羯磨疏云。十律并差二人最上座者。作五德也。下座来至上座前。执足口言求听。若是下座。不用乖仪式也。作法中。钞加一心念字。律文及羯磨本中既无。所以加添者。钞唯僧祗。有一心念之语。意道。对五德别人。着一心念。亦有何损。其词句文分五。一大德者。正告前人求听说也。二众僧今日自恣者。牒僧自恣时也。三我某甲亦自恣者。下应上法。纵陈过咎恣僧举也。四若有见闻疑。乃至语我者。表有三根垂慈诲示也。五我若见罪。乃至牒者。成我自行念清净也。三说者。表师嘱之勤。非是滥托也。就第四句中。云大德长老者。古人云。出法之词。不可双牒。若大者。云大德。即除长老之言。若小者。云长老。即不用着大德。若尽牒二名。即是重也。今师不然。并须双牒。故钞义云。昔云召僧中大德者。为大德。小者为长老。今难之云。若尔上座呼谁为大德。最下座唤谁为长老。今云皆呼五德。行解具足名大德。年德高远为长老。谈名有异。显德亦殊。故不重呼。若尔何不先呼长老。答若无先呼。又疑云何不在后。今随言稳便皆得。见论之中。约大小分者。且是一期之言。未为尽理。如经云。长老舍利弗等。以为良证(上依义钞正文)。今行事时。亦有说此偈了问成不。又有人云。说词了。五德答云可尔者。并非也。

    随身所安者。律云。时有病比丘。?跪合掌时久。病增剧白佛。佛言。听病人随身所安。不必预依上座?跪。待到坐位前说时。方要?也。注云准此等者。唯上文。约病曲开。今或无病比丘。即须依上座?跪。待至座前。说偈了复坐。故云讫也。有解。待一切了。总方可复坐。名为说者。此非解也。

    即破十诵家法者。彼云。从上坐至下座说自恣竟。二五德自相向自恣。今祗不然。各至本位。相向自恣。即与四分。一一次第。从上座自恣。义势相开。必依十诵之文。即太缓故不取也。若众僧说已。事讫文也。依次十诵可知。

    云若至说者。举得六聚者。钞意。令先治。然后自恣。若举四重有覆。与灭摈治。不覆与学悔治。第二篇有覆不覆。令发露竟自恣。三篇已下。皆忏了自恣。恐稽留法事。皆发露了自恣。别人举者。已听许治之。然后自恣也。举根不了者。实犯夷言残。或闻云疑。不能辨也。了即治谤罪。注云如众网中者。彼云若明不成者。律云。若不举不作忆念。不伏首罪。或无犯。犯不应忏。

    罪已悔竟。不现前非法别众。二十七非。并非法不成也。五德举过等者。文相易解(云云)。

    进不如四人中说者。彼云。若犯提已下罪。莫问自言举来。并前忏已自恣。名之为进。若犯四人已上偷兰乃至残等。僧数既少。无治犯罚差。彼引十诵。白亭后待众满。如法治之。不得?自恣。名之为不。指同于彼。故云四人法中讫也。

    云三尼请出过法者。标也。外难曰。钞文于第二进不门。首开科云。初明六人已上法。次指。后辨五人法。适来既明六人已上五德进不之法竟。依科便合辨五人法。今此却标第三尼来请罪。可不违于前科耶。答若向六人五德行事进不门。后便明五人法者。况新学致迷。前文标云。就五人已上分四。今若于其内。复出五人。恐有斯亲也。若尔前来分科。何不就僧法中分二。初明六人已上法。次辨五人法。岂不便耶。何得总标就五人已上分四。如此科之。答若合下作此分科。便有繁略之失。进退不可。只如就五人法中。若但出差法及五德行事法。更不述。第一门并第三门又太略。新学之人。将谓五人自恣。不具初一后二之三门。若于五人法中。更出前后三门者。前六人中已辨讫。今后重述。又是太繁。今但于六人已上法中时。总出却四门了。然后略辨。五人之法与六人。稍似异处。若初一后二同者。一如前文辨也。是以此中。不叙五人之时。为此深旨。不须同说戒。向尼有无者。玄云。谓戒时向谁。遣比丘尼等。此制令向拟差人往教使尼众清净。彼此有益。今之自恣。自是尼来请僧举过。圣不制向来与不来。故不须也。

    若尼来等者。此且据同光说也。量时早晚令尼还者。若日早即且待僧自恣竟。若日晚恐尼回寺不得。即上座敕五德。且暂住待尼自恣。其二五德。且各归本位。今时多见在僧前者非也。当命之者。请令人唤召尼入于僧中也。问召入后未说自恣前。更要和僧。今有人云不用者。不达意也。大德云。更须重和。谓前和自是为僧。今此为尼。岂不和也。僧普有举罪义。一人不和。尚由不得。又如隔日尼来。说三事见闻疑。僧中亦须索欲问婿不例解(云云)。外难。设有传欲。欲词中为复言自恣。为重清净。大德云。但云清净。此和为尼。但将清净来。应前知为僧。即云自恣。乃至异日亦然。僧已自恣。不可重言也(思之)。此谓白日法者。即同日法也。

    云今至示者。余同前示者。如前云。大众良久等(云云)。

    云问至故者。问意云。蹑前文不来者索欲等。此是尼说自恣。不是僧法无别众。因何传欲等。答文可知(云云)。故律云等。引证也。不得如广自恣法。但礼拜等。不得说三事见闻疑。名为广法。不同诸家释云。僧既不满。或不和。尼众亦不得归寺中。作尼自恣法。只但礼拜问讯等。此是错解。思之。僧祇教诫中等者。祇云。明日尼来僧中。请教诫人。传大僧中上座教敕。使尼归本寺说。尼中有不来人。亦令传欲。二彼俱是僧法。道理是齐。不可偏颇各别。但唯此行用请。无疑请也。犯重罪者。十七残中。独行不许。望下篇为重。非谓波罗夷重也。

    云四明略说杂行者。牒名也。云言至等者。八难余缘如戒中者。指前已辨。是略缘也(云云)。

    者若至唱等者。僧多时热迮狭等者。此余缘开略也。窃语者。律中因六群窃语。疾疾语自恣。佛言非法。

    双头者。二五德各对一人时说自恣。是非法也。十诵应从上座自恣等者。玄云。此是僧祇二十七卷文。钞指十诵。是笔误也。逆作次第者。谓记解云。从下至上颠倒为逆也。大德云。左转作次第为逆也。如今时食堂中。东头为上。今自恣时不然。缘自恣是出罪。与常途有别。如面南寺。门在大殿前架铺设。即从殿中门东狭边。为上座位。五德行事时即右绕。由如礼佛行道时。若依寻常排位。即是左转。故云逆也。行行(胡郎反)置人如益食法者。诸记云。有人。十行人坐。一行着一五德自恣。如益食法也。大德云。此释有二不了。既言如有十行人者。夫自恣出罪。羯磨疏。须两向长铺廗。众僧面相向坐。中间一行廗。不坐人留。与五德行事。今若十行五行排坐。自是非法也。此一不了。又云一行着一五德者。且五德只有二人。何处有十人五德。且二不了。今准法宝云。行行置人者。由如食堂内坐人作十行。五行前行背后行。遽互背面坐也。如益食法者。二五德取自恣时。巡诸行内。如今时堂内。益食不殊也。超越者。不依次第。从第一人。越过取第三人等。总唱者。淮南云。如一行有三十人。行首一人说云。我比丘某甲等若干人亦自恣。余二十九人。便不说偈也(此不成解)。今依玄记云。一切大德僧见闻疑自恣。准彼律文抄出也。等者。更等取余非法事也。

    云四分至直尔去者。不可闲缓者。前来虽有缘。难由缓。则可对五德略。今难既排门是急。故不可也。各各相对三说者。如一百人。作五十对。各各人别三说。文同前法。词句之文。与前对五德说不别。难事转近者。等作白再说。或更急作白一说。此有三单白。一三说。二再说。三一说。成三也。此并不对五德。法宝云。须知此三约三遍论。非谓一度。因恣一时。作此三白。迷意者多。不类前略者。谓不可比类先前来对五德略也。

    四分六种略说者。初对五德有二。一再说。二一说。二一说钞文。前来??再说也。二不对五德略有四。一白僧对首三说。二白僧对首再说。三白僧对首一说。四不得说应直去。都成六略也。第六惊急直尔去者。宝云。据作自恣单白了说。但未说自恣。难便急至即入。此第六略数。若五德。未秉和僧单白前。难至。未成自恣。略法之数。但在增减中摄也。诸记中。但云难事惊急直去。便是第六略。并不约其单白前后者。莽卤甚也。思之。

    云二至如上者。律云。恶比丘作留难。而且入令浴。以同师善友疾疾出界等。结小界作之事时。希少用故。钞指略也。

    六人僧法如上者。谓六人直至百千人。总具此四门无异。亦是结文也。云次至法者。恐滥行故者。谓此五人僧法自恣。于前四门之中。前一后二即同。唯第二五德进不门差法。反行事法。与六人有异。恐人不晓。将谓六人等同。故此更辨。即前来第二门首开科云。二指后辨五人法。即是此人也。余同前法者。第一僧集缘起。第三尼来请罪。第四杂法出诸相等。并与六人中同也。

    云二四人至也者。四人已下对首法者。四人未成僧法。由是对首已下。即三人二人也。若犯四人已上偷兰等者。谓一人犯罪。余但三人。即忏不得。此唯十诵。四人为小众。即中品兰已上。无治罚义。若准四分。灭争中小众。通二三人。即中品兰小罪忏亦得。今云四人已上者。即上品兰也(此依玄解)。

    但入偷兰说中者。此谓犯其偷兰罪。举来至僧。未及治罚。因难惊起。名(去呼)入偷兰说中。谓犯事已彰。教中说故也。乃至僧残说中等者。谓越却夷罪。故云乃至也。以众不足更无治义故也。不应碍自恣者。谓举得重兰僧残等罪。僧数不满。不得忏悔。且向停悔罪之事。既举得罪了。众人具知。类同发露。便得自恣也。四分说戒中等者。举例数通也。说戒发露竟。罪虽未悔。且得闻戒。自恣中举罪虽未悔。亦得自恣。既俱是净行等者。说戒防未起非。自恣妨已起罪。防过既同故。俱是净行。又说恣俱是众法。摄僧功齐。约界尽集。治罚功齐。有犯不得闻戒。有犯不得自恣等。已自恣准说戒用之。有何妨也。理须牒其所起等者。亦同说词也。二人三人自恣。或举得残罪者。应云。二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以众不满。未得治之。余者清净。此准说戒形势也。不同说戒嘿妄随罪结吉者。实不净对他称净。是故妄语。前境有三。便结三坠。不同说戒嘿妄表净。但得吉也。

    云若至前者。不应(去呼)自恣者。玄云。重吉已上无人可对。即无悔义。独自又不得发露故。不应自恣。约义如此。余依前者。钞意准前心念说戒中。彼文云。或云发露。或云待人者。僧祇云。若无客来作念。若得清净比丘。此罪如法除也。念已心念心口言三说。布萨犍度。又引五百问论。合掌向四方僧发露。然后广诵戒本。彼此俱是净行众法。摄治功齐。复应牒其犯。余者清净。然后心念口言。三说自恣故。

    云三大明杂相者。数重问答。置是料简。前文未尽之义。以决情故也(云云)。

    问答中。初云问至僧者。问意可知答中通有治举义者。此约僧法自恣。举得夷罪即摈弃。若举得残罪有覆。即行覆藏六夜出罪等。乃至恶作恶说。皆得治之。加法容得具足数满二十人。并得治之。此一向得具足也。若但有六七人出残罪。不得弃重兰。准十诵。须足八人。此即未足。故云容有也。即不定也。故别人虽有治举摄治未尽者。若是提吉。即得治罚。若夷残重兰。人少不可忏治。未能得尽故。但云清净。

    二云问至也者。问意可知。答中先说戒后自恣者。彼云。若五人自恣。先诵木叉戒竟。次一人起。?跪合掌。请为说罪主。说见闻疑罪。请他不见。见闻疑也。引即五德之异名(准此论文久说戒也)。四分自恣即说戒者。律初缘中。自恣已说戒疲极。佛言不应自恣后更说戒。自恣即说戒也。外难。说戒为知戒相。防未起非。自恣净身口。除已起罪。对治既异。云何言自恣即戒说耶。答已未殊。虽意令清净不别。

    三云问至所明者。如前所明者。如上四人法中云。诸大德一心念。乃至清净三说也。

    四云问至还者。离衣者。谓前安居人。约迦提五利。今夏未尽。置衣出界。未入迦提。是离衣也。余文易知。

    五云问罪者。玄云。四分。此处安居受日往余处。自恣亦得。祇中不尔。彼云。此处礼安居。余处自恣。越毗尼。若受日。若一月乃至后自恣应还。亦得越罪。若道有难畏失命者。于彼自恣无罪。

    六云问至也者。玄云。此是中时僧得施物。不简安居前后彼此之界。皆施通一化僧也。若僧现前物。一向不合。以时现前物。具四义也。一时定。同是七月十六日。二处定。局此界安居人。三人定。局现前同住前安居人。四法定。不须羯磨。直尔据数分之。故知后安居人。不合得此物也。为未来受者。律文以前安居人。夏满游人。因自恣时。便分房舍。后安居人未满。亦得分不。佛知听为未来故受。望身由是坐夏。不得辄受。今时分冬房。后安人。亦得为冬。分房时受望冬。名未来也。

    七云问至之者。言不出唇。是私窃语。是非法不合。虽语疾合。人不解置。名非法也。阿难摄众无法等者。此谓僧网中引意同。今但例前左者。不解即是举少。何得不教(云云)。

    八云问至等者。谓戒中有前后安居人。不知前人。从后人从前义。约从多为之。如律中僧自恣竟。更有客来多者。更须自恣。以少从多。此亦尔也。

    九云问至德者。母论等者。彼云。檀越请安居。安居竟比丘尼。为饮食故。不云檀越生厌倦。以此白佛。佛言。安居竟过一宿提僧吉。又五分尼单提中。受请安居竟不去。尼亦提。若不局夏中谩心。而请无犯。又寺中岩穴等处。一切无犯增一等。有证上安居竟。不去久住。在此心有过患。如文(已上释自恣正篇竟)。

    次明功德衣法附中。云迦絺那衣法。先辨来意。由前安居进业夏坐有功自恣无??美向遐有表里清洁。感动物心。对此时中。分招福施圣开五利赏德。资功儒尽。亦云有功赏。故次辨也。次注文番名释义。梵云迦絺那下。引了论番为坚实也。次释坚实之义。能感多衣。衣无败坏道。若受此衣。便五利感其众多。长衣不说净。不犯罪。名无败坏。若不受此衣畜。长过衣时。即犯舍故。名为败坏也。难活者。论疏云。贫人资生短阙。取活为难故。能抽割少。物入此衣。功德甚胜也。如次须弥大衣聚施者。谓释上难之处以。若富有之者。减少许施何难。但为贫人。虽减少财极难。以须弥之大施也。佛令作此衣时。偏就贫人乞求。此从所劝施物处彰名也。坚固者。不破义也。若尔与前坚实何别。答前云坚实。唯能感多衣。衣无败坏。则约衣无犯。今云坚固者。约戒无犯。以因衣受利而不犯五种之戒。故祇云。以因受衣。不破五戒。名坚固也。荫覆者。以受此衣。能覆荫于五利故。十诵中。詺此为荫覆衣也。赏善罚恶者。钞自解也。功德衣者。亦如前文释(云云)。

    云就至相者。如文云。初至摄闰者。四分安居竟。夏功德衣者。律缘中十五自恣竟。十六日。持粪扫衣。及持新衣。往见佛。道逢天雨疲极。以此白佛。佛因集僧告云。安居竟四事应作。谓自恣解界结界。受功德衣也。

    前安居人。七月十六受者。简滥也。文云。安居竟受衣。亦安居前后故。所以简也。齐冬四月舍者。佛言不受衣。则一月受衣。既云齐冬四月。即十二月十五日也。如是乃至八月十五日日亦得受衣者。引为破古非也。古云。唯局七月十六日。已外不许。何以得知。故律云。即日来不经宿。谓七月十六日。即日得衣来便受。尚犹不许隔宿。岂得更开七日去已耶。今师云不然。从七月十六日已去。直至八月十五日已来。于此一月之中。日日开受也。法宝云。此言日日得受者。谓约容有而说。虽开一月。是受衣时。其衣只得一度受。非谓三十日。三十日得受也。古人却反难云。若言一月之内。开其受衣争。奈律云。即日来不经宿耶。钞文却牒他所执之文。故文云。即日来不经宿者。下句为古释云。即谓得衣日即受。不得经宿。今师云。谓律约一月之中。随于何日得衣来便受。不许经宿。非局七月十六日。为即日也。古来不达文旨。致斯滥述。问何故律制。不许经宿耶。答玄记云。况成染触。作法不成。由如净地经宿。不得作处分法等。此亦约施僧了说。若未施经宿。不犯同他物净也。此释全非。不可将衣以例于食。食有触染衣即不然。时人相承。多依此说。今依蜀云。具三义也。一恐有慢衣之过。二损比丘五利。三损施主五功德。是以随日来时。便令受也。思之。

    故十诵若月一日者。钞文自注解云。犹是七月十六日也。此即黑月一日故。得衣即受。约当日说也。二日三日者。谓十七十八也。乃至八月十五日亦尔者。越却中间诸日。故云乃至。随得衣日便受。故云亦然。此引文者。转证前来三十日开衣也。

    五分受有三十日舍亦三十日者。从七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岂非受三十日。前安居人。七月十六日受。至十一月十五日舍。若七月十七日受。至十一月十六舍。乃至八月十五日受。十二月十五日受。舍。问七月十六受本合。至十二月十五舍。何得云十一月十五日舍。钞文答云。彼但得四月利。不同四分五月利。若依四分五月利。则至十二月半楷定。谓五分四月利。是以舍通后一月故。又五分。后安人亦得五利。四分不得。今此中但取他受有三十日。为破古人。不取他舍三十日。但因便引也。

    毗尼母等者。亦证上文也。过是不得者。谓八月十五日去。即不合受已。落冬分故。舍中亦齐五月者。十二月十五日也。十六已去。任运自舍。中间转降可以比者。谓极多是一百四十九日。极少一百二十日。中间降下即不定。或一百四十八七六五。共可以比类知也。不得摄闰者。谓开不重开也。

    云二至成受者。衣体者。即此功德之体也。粪扫衣中。有二种。案律文。若是新衣。若是故衣。故衣以新物揲作净。院以纳作净也。邪命者。四邪五邪等。是謟曲者。心贪财利。謟诈少欲。曲顺人情等。是不以相得者。冬披暑服。夏着冬衣。悕望人得物之类。共激发者。于张人前说五人得物意图张人亦得他。不舍堕者。己长物也。净者应法者。简上诸类已外。如法之名。净乃应此衣体也。若过是条故者。玄云。此明衣相。前云五条十隔。且约下者为言。准得中二衣。七条大衣。皆得受作搌者(尼展反)。亦有展音也。五大色者。律文因六群。作五大色衣。佛言听用袈裟色。即青黄亦白黑。名大色。青黑木兰。名袈裟色。此云不正色也。若不割截者。是摄叶不许也。故烂坏者。大德但据寻常。多举烂坏。破衣是也。覆死人衣者。钞自释云。到冢取来者。大德据西土说。彼云人死并无。材衬。但和床移往尸陀林中。或与鸦鸟。或土埋等。去时所将衣服。盖覆尸上。才到冢所。不除却回来。即施与比丘。俗家忌讳。不更收也。已上正解竟。若依搜玄。将故烂坏及覆死人衣。却作一收解。谓此衣覆死人。多时烂坏故。到冢取者。约改葬换尸上衣。取来施比丘。引非解也。必若烂坏。约改卜之衣。亦不堪施比丘也。又此十诵。但据西天以论。彼方亦无改葬之事。思之。外难曰。既云覆死人衣不得作者。何故前文粪扫衣。许得为如法衣体。可引注文。通云。四分粪扫衣等(云云)。前四分粪扫。约道途中。人弃不用之者。比丘收得后。十诵。据勇盖尸者。即不可也。是以注文。为简斯滥故。及勇受作迦絺那者。谓去举曾作了。今更重作不得。若揲叶衣得成者。释疑故来也。前文云不割截不得。恐人疑云。揲叶衣亦不得。故简出也。此衣连条。但揲叶作隔也。

    及故衣不成者。下至一经身着。名故衣也。如不揲坐具戒云。下至一经身坐。即名为故。不要揲也。急施衣者。若本受时。拟后作功德衣者。即不得。今文中得者。约他受时。本无心故。后见无即将作功德衣成受也。时衣者。即夏末有人。施坐夏僧衣也。亦约初受时无心者。得有心不合。未曾受用三衣者。祇中据虽作了。未加法受持。或至此日见别无衣得作。反显前文。死比丘三衣。是己受用了。一向不合也。若贪利养故舍者。谓约比丘见。今年无俗人施功德衣。我便不得五利。今自舍己衣。与僧受作。据理比丘施衣。即是施主合得成受。今云不成者。约为利边不合也。五事皆不成者。五事即五利。皆者也。俱一例不成也。反上成者。无心贪利。即许成受也。善见七众衣成受证上文比丘施衣。便是于主不为利。总得不局白衣施主也。随受一二者。意通三衣并得受作功德衣。不必如十诵。要须是僧伽梨。下三衣不得四分编者(必绵反又步殄反)。线次第织绕边也。钩细即面前背上?细条也。不着此不成也。

    云三至人者。简人者。简择受衣人。简选持衣人也。

    云四至不成者。注云与欲人者。此人既在私房。即非僧前。不合得五利也。有难者。十三难人不合受。下十诵中学沙弥。尚乃不得。例此可知也。无僧伽梨者。律缘中本为大衣重故。令受功德衣。获五利。今既无大衣。不合下二衣。阙不妨问。既开正大衣。今将下二衣。当大衣处。得成受衣。不玄记云。律无明决然衣通正从理文合得。复有解云。从衣当正衣。受戒尚开。今亦例此也。今云。不得律开下二衣。替处且免一期阙衣。坏威仪之失。已是一重开。不可更开也。如有闰受日。但得一月。不可更含闰受。亦是开不重开。可不例解(思之)。彼在界外住者。前在界内。与欲上乃不成。况今身在界外。固宜不可。

    若住处有四比丘等者。外难曰。沙弥始受戒。成新戒比丘。未解羯磨是非。何得足数受衣获五利等。法宝。约旧比丘解法人教伊。但斋久而已即得也。一比丘四沙弥者。外难曰。夏初由是沙弥。夏内方始受戒。何故得于五利。可引注文。答云。以沙弥等(云云)。若住处等者。据此五人。并不解法。得请外界人来为受。但外人不合得利也。

    十诵诸异界僧等者。须知此文大意。谓前来许外界僧。为此界比丘。秉法足数受衣。唯自己不合五利。以异界者不得。今未审还许异处。僧同受此利不。所以钞引此文。亦有许之道理也。唯十诵云。波离问佛。诸比丘安居竟。众多僧坊。共诸一界受衣受已。一切比丘。名舍衣不。答随舍者。舍不舍者。依准此约后解界时。若本要心舍者。即解界时失五利。若不要心舍者。虽解界。不出五利依利。若依法宝。约持衣人数。若衣持衣人在界内。不离宿众僧。即不失五利。故云依利。若离衣宿众僧。犯僧残已下等。如文。

    云二至不须许之者。持衣人者。五德也。守衣亦然。呼召别知。得受不得受了了分明者。破安人。不安人。后安人。无大衣人。犯残等人。不得受。反上成受也。

    应受一衣者。谓约一施主衣也。词一施主或三衣来作功德。为简取大衣。为下二衣亦得作。答十诵。唯是僧伽梨。下二不许受。令依四分。并得不局大衣也。余同轻物者。玄云。此据功德。是时中得故。轻重两属也。重物入常住者。淮南记云。引约施主多??。及价直衣。即受持钱。物入常住。如无衣总是钱。即将钱买绢帛。作衣受之。已外剩钱入常住。此是时中施故。若七月十五日。但名非时得施。不合分轻重。纵有金银钱等。亦须易取轻物。羯磨分之。若羯磨分重物。即是?阇妄法也。玄记。又进退数。由施主衣。若言施此界。前安居人。即名时中现前。不用羯磨。四义定故。一时。二处。三人。四法。如前已述也(云云)。若言通施一切安居人。不同前后者。即名时中僧得故。须羯磨限约。轻重两分等。断章同此说。相疏不作羯磨者非也。若施主言持三衣作者。宝云。谓施主作得三衣来。意中欲得总作功德衣。即合须缝着同一衣之相也。更有淮南东阳释。非正不述也。尽与持衣人者。谓三衣尽与五德。谓施主本意。将三衣作功德。随施人意。不可违越。今既受利曰足。此衣即与持衣人。准羯磨疏中。持衣人并不得五利。故将此赏之。淮南云。但不得离衣。余四总得者。错释也。羯磨迦絺那衣与衣坏者。此约持衣人不受。即与众僧之中。僧伽梨破坏之人。若众中多人衣坏。即如钞文分别(云云)。如此分明说衣处去有人不达妄释云。钞文不明功德衣。去处已后。但作非时僧得物分之等。

    初安居时欲受迦絺那者。此约持衣人。于初结夏时。自僧我情愿守衣。不受五利。僧须观察如法。即许反上为非。不许持也。

    云四至法者。开二章也。如文。云四至出者。

    不得说道德作难留者。谓不得云。彼大德。是三藏郢匠。莫唤他为作留住。不许佗去唤。故名难也。若自述道德。便是自代理。不合一万六千等者。彼论云。法师云何以于迦絺那衣。如是殷勤。为佛处赞故。往昔有佛。名莲华如来。有声闻弟子。名须阇多。作迦絺那未成。莲花如来一万六千比丘围绕。共作此衣故。所为所重也。

    云二至上者。如是五缀。恐有解散故。合四摄五缀也。玄云。若五衣六衣总受者。并须横摄相连合五缀之。若留置不受此衣。则不生五利。不名功德。但名时中僧得。若不便分。入于非时。亦须作非时僧得。若但作现前分者。终不达教也。

    云二至上者。如文。云二至磨者。大德云。受衣之时。铺陈坐位。与自恣时不同。若自恣即五德右绕。如殿前架。即中门东狭。作上坐位。今受衣五德行衣是左绕取殿中门西狭。铺上座位也。所以尔者。若依右绕。则行衣不便。亦无别理。此事最要。故须委之。

    云上至之者。上座白言等者。单白文钞如(云云)。

    注云某甲能持者。约五德也。应作羯磨等者。差人白二如文(云云)。问如自恣。先白二差五德。秉单白和僧。今此受衣。何故单白先和。后方白二差遣。答自恣是制作故。前差后白受衣是开听。有人不受。且无过咎。今未审受衣。为后不受。是以先和后差五德也。云大至持者。付衣之法也。于此住处持者。戒疏云。为彰此人。不得衣利为重。此衣羯磨付彼也。余如文(云云)。

    云彼至竟者。当受今受已受三说者。准功德衣法中。波离问佛。为以过去三句。未来三句。为现在三句。受功德衣。佛语波离。为满足语。故说九句。以不以过去三句受。功德衣。亦不以未来三句受。但以现在三句受也。所以尔者。过去已灭。未来未至。是以为现在受。功德衣。上云当受是未来。次云今受是现在。已后云已受是过去。其受者已善受者。相疏云。此约众僧受领。为彰持衣。故云已善受。此中功德属我者。五利称为功德。美向外彰。故曰名称。利不在他。故云属我。答尔者。持衣人发言许顺也。受功德衣竟者。事毕端恭。告竟而退。即礼散也(云云)。

    云五至相者。牒章也。舍者出也。多种不同。故云杂相。

    云四至也者。齐冬四月竟者。十二月十五也。又广明要心失舍者。玄云。准揵度中。有八因缘。舍功德衣。一去。二竟。三不竟。四失。五望断。六闻。七出界。八共出。前六是要心。后二作法舍。所言要心者。据初受衣时。约人心久近。故曰要心。失此衣利。故名为舍。一去者。谓本受衣时。要心云。我若住此。即受利。若去即舍功德衣。今遂本心去时。即舍也。二竟者。谓受衣时作念。我作下二衣竟。当舍功德衣。今作下二衣既了。已遂本心故舍。三不竟者。谓此人留下二衣财置界内。后时出界要心云。我若不作衣。亦不更还所留衣处。既至界外。内心思惟。我亦不能作衣。妨修道业。既绝心不作。即不还来本处。故云不竟舍。四失者。谓彼受衣时。要心云。我为作衣故。受作功德衣。我若失下二衣。即舍功德衣。今遂本要。故名失舍。五望断者。彼受衣时。要心云。至前家求衣。若不得。至后家求。今至前家不得。后无后家可续放失。六闻者。谓彼受衣已要心。出界外作衣。若闻众僧。作舍衣时。我亦舍衣。后闻僧舍。遂本要心。故云闻失。七出界者。彼受衣已出界外作衣。闻僧在界内。和合出衣。彼在界外。冥然不知。亦失衣也。或有释云。知即失。不知不失。无此理也。八作法共出者。共和合舍也。过时不舍犯吉。

    僧祇多种者。彼律有要心舍。乃至作法舍等。至腊月等者。明过时任运自舍。八种十种者。五分有八。十诵亦有八事舍。了论有八。大同四分。祇有十。大同小异。非急不明也。

    云次至说者。五利通塞者。有多通塞。若约戒辨者。五条戒开是通。余戒不开是塞。若据此解。犹是各就一边说也。若约时者。一解云。有衣五月是通。无衣一月是塞。大德不许此解。脱令云有衣五月得受利为通。五月已外不得为塞。无衣一月为通。已外不得是塞也。若约人辨者。大德云。受衣人得五利是通。持衣人不得为塞。有云。后安不安破安等人不得利是塞。非也。法宝又云。众僧得五利。不得衣是通。持衣得衣不得利。玄记中。不解通塞义。亦成不了。思之是塞。准此。亦是据一边说。今不依之。次注文释五利者。审长财者。若寻常十日内说净不说。至十一日。地了时犯。今受衣竟。一百五十日内。开不说也。二离衣者。但离僧伽梨。下二衣不得。约缘如此。三背请者。或背前向后。背后向前皆许。四别众者。四人主同一处而食。别他不同。亦得无犯。五前食后食至他家者。亦开不白辄往并得。各如前随相者。畜长离衣如三十中。余三戒九十中辨也。其畜长十二月十五一时说净者。此约七月十六日。及已后得衣。至十二月十五日。总须便说。不得更待明日也。不同急施衣。次第增至后二十日。恣有此迷。故此明示也(相疏更近十日取急施衣例不达教也。纵依例亦但九日况不可也)。余有时非时相摄者。谓若有功德衣。从七月半后。至冬末来。皆名时。七月十六日。向前十二日半已后。皆号非时。云相接者。时自??时功德衣。接迦提月。有三义故。一同是时位。二俱得五利。三本末相因。迦提为本。功德衣是末也。相因者。因开一月不足。更添四月。共成五月。非时自摄非时。亦具五义。一同非时位。二同防长罪。三本末相因。十月是本。一月一末也。相因者。因开十日。不足更添二十日。共成一月。并以长收短。故得相摄。因便更明不相摄。迦提一月。不摄十日衣。亦有三义。一时非时别。二宽狭别。三本末相因。便十日亦具三义。如上宽狭者。迦提宽。十日唯开一长是狭。并如随相者。指下三十舍堕急施衣中明也。或有钞本。后引思益经文等者。大德云。此是后代留流妄加。不可解释。若有者。请除也(已上法附竟)。已上有二不同。总是释第四约法就人办事自恣篇竟。上来有四等收科(云云)。

    四分律钞简正记卷第八

    吴越国天长寺长讲律临坛崇福普济戒光大德赐紫志贞写此一部焉丁巳三月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