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分律钞批卷第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四分律钞批卷第六本

    江东杭州华严寺沙门 大觉 撰

    安居?修篇第十一

    于第三作法不同门中分二。一者设教对缘。二者用法分齐。两段不同。其第一设教对缘门义。已如上释竟。

    自此已下。第二明用法分齐。上四安法约时通三位者。砺云。约时有三节。即前中后也。约法有四。开制不同。故有此四。谓对首心念是制。忘成及界是开。时便隔碍横局(谓三时各不相通)。法者竖通二三。谓对首等四法。通于前后二时。或亦通于中安。即是三时。故曰二三也。约处通二界者。即作法自然也。今约此时处人法。分别多种安居也。初有二种安居。即前后也。或为三种安居。即前中后也。或为四种安居。谓前后各有对首心念也。或为七种。即对首心念忘成及界与园。各有一足双足。合前成七也。或为十四种。即前安居具有上之七法。后安居亦具上七法。成十四或为十六者。即前后二时。各有七法。唯中安居。但开对首心念二法。合成十六或为二十一者。即上七法通三时。成二十一或为四十二者。一时中具七种。三时成二十一。更通作法自然二界。为四十二也。或为六十者。对首心念二法。通三时为六也。更通二界为十二也。更通五众成六十也。或为一百者。忘成及界与园。有五法。除对首心念二法。将此五法。通前后二时为十。通二界为二十。通五众为一百法也。或为一百二十者。对首心念忘成及界为四。通二界为八法。更通三时。为二十四。通五众。则二五一十。成一百。复五人四。四五二十。应是一百二十。或为一百六十者。前安有七法。谓对首。心念。忘成。及界。与园。一足。二足等七也。后安亦七。二七成十四。中安唯开对首心念也。三时成十六法。通二界为三十二。通五众成一百六十。或为二百一十者。谓三时各有七法。成二十一。通二界为四十二。通五众。为二百一十也。立谓。虽有多种不同。今取十六种安居。将为分明可用也。十诵佛制五众安居四分亦尔者。砺同佛既制五众安居。具戒有数岁。下三众不数岁者何。答以大戒有。师徒位别。依止分齐。教诫尼等。下三众无此。故不数岁。故房舍揵度中。下三众等。以生年为次节也。以初二法容预作等者。谓对首心念二法也。言故月一日结之者。深云。此对首心念二法。从四月十六。至五月十六日。中间有三十一日。用此二法。故言月一日结也。后二曲开者。后二。谓忘成及界。此二法是曲开。但前后二时开用。谓四月十六。五月十六开用。忘成及界。中间二十九日。不开忘成等。此古师义也。故疏云。有人不许中安居。有忘成及界也。前之二法。既圣教可通三时。忘成及界。此之五法。作法开成。本无三说。故中安居所以不开也。恐不及前。故损五利。恐不及后。一夏虚坐。有斯两意。开于二中间不开。如此约数。则一百六十种。以前二法。历三时两处。及以五众。则六十。复以五法。依前后二时。则一百也。又有人言。忘成及界等五法。但开后者。则唯一百一十法。又若三时并不开忘成五者。则六十法耳。如前已明也。言一百一十法者。谓前中二时。各有对首心念二法。成四法也。通二界成八。通五众成四十。后安有七法。通二界为十四。通五众为七十。配前四十为一百一十法也。并非圣言以意用也者。谓上二师。所计无据也。和上云。邓州有昭律师。作一百余纸文书。废中安居法也。上释作法不同门竟。

    已下明第四遇缘失不门也。本时妇者。疏云。斯梵难也。凡心染爱。无始缠怀。今暂割削。遇缘还起。故有境来。知非是净。或因斯缘。容有犯重。说为难者。此是因中彰果也。若已犯者。不名为难。言伏藏者。立明。伏藏何故。说为命梵二难者。由此伏藏。若有主属主。无主属王。比丘此住。见之生贪。致犯大盗。斯曰梵难。复为官所投。容丧五阴。斯名命难。问无主之藏属王。须达何为辄取。既是圣人。经生历死。得五不作戒。岂容行盗。答地上属王。地中无属。给孤独取者。谓是地中之藏耳。今文中所言者。应是有主之地。地中伏藏也。有云。此伏藏者。正有非人守护。非人能诱调比丘。令其作恶。故今文云。皆因人来诱调等也。律中。时有比丘。在一住处安居。时有鬼神。语比丘言。此中有伏藏。比丘自念在此安居。必为梵行。作留难白佛。佛言应去。砺云。淫女伏藏等。命梵二难。何故听移夏直去。不许受日者。以命梵二难。无定期限。故听移夏。如下文为和僧故。亦是无有期限。佛听直去。二者鬼神恶贼毒虫恶兽不得如意饮食等者。斯是命难也。律中但云。即应以此事去。不言不得岁也。有师解云。既开无罪。用夏何为。如明了论中。有难随意。但不得岁也。若依律中。二处安居。二处受衣。准知无夏不得受衣。得受明知有夏也。又五分云。食粗不足。父母亲戚。苦乐等缘。我若住者。恐失道意。及梵命。和僧听破安居。无有罪也。十诵命梵者无罪。不言得夏。僧祇有二难者。接界通收。此应得夏。直去不得。以无界摄也。毗尼母中如文所开。大如四分前解所也。明了论中。安居有难者。住处多有博易往还。见此生贪。致犯大重。即此为难。但破安居。亦不失夏。夏计行功。不亏法故。安居在处。出故名破。

    准此结成等者。立云。有难移夏。至彼不更加法。但须勤觅处所。得即依住名为结成也。若得住处夏法随身者。立谓。既言移夏。即是移法。故曰法随身也。结成后去至及法等者。谓至彼住处。自有法起。名为结成。从此已后。故言后去。若闻本处难静。亦不得返来。言须有缘及法者。既不得返来。今若有生善灭恶之缘。即作受日之法。故曰及法也。

    五分食不足父母亲戚苦乐等者。捡五分云。有一比丘安居鬼伏藏。作是念。此藏足我一生用。若久住此。或能失意。而世尊不听破安居。我当云何。以此白佛。佛言听。以此因缘。破安居无罪。若见国王尊贵。乃至父母亲戚苦乐等。恐失道意。皆亦如是(文直作此说)。立云。父母有官王贼难。被人言诉。是名苦也。非比丘力能如何。若住为比丘难。故须去也。乐者。谓亲眷聚会。追送还往饮酒等事。婚姻吉庆。受获官职等。能诱比丘。破戒还俗。故须去也。四分亦尔者。立谓。四分同上十诵见论移夏。但言无罪。不言得岁。下文将受赏劳衣。例知准应得夏。住处多有博易往还者。古人言。利动君子。今处多博易。焉不动心。

    摩夷云移夏不破等者。立云。此名本母。一切诸论。能生法相。论是义本。故曰也。准此无夏不成有受理应得夏者。立明。证上移夏。听二处受衣。乃至自恣处取衣。明知成夏。以十诵律中。破安居人。不得衣分。今听取。分明知夏非破也。

    不得过三悔等者。立有二解。初言詺安居为坐夏也。谓一夏中。不得过三度。忘不受日出界即破夏也。若齐三未破。又解。忘不受日出界。至彼坐时。不得过三度。忆不还也。后解不然。若言坐忆开三。忽若行忆。复是开不。有何义意。坐开行闭。故知不尔。故今正解。乃是彼文。詺安居为坐也。乃是一夏之中。听齐三忘也。捡彼论云。问夏中忘不受七日法。一宿出行得坐不。齐忆即悔得。一坐中不得过三悔。过三悔不得岁。

    因事出界水陆道断等难不得返界失岁不者。羯磨疏有此问。意云。若不受日。拟夜当来。当日出界。逢难经宿者。律中辨失。并约经宿。必有斯缘。无文开得。昔高齐十统盛集明德共评斯理。并怀慈济。通侥幸故。立云。高齐者。即北齐也。齐是国号。帝姓高也。崇敬三宝。别立十德。号为僧统。刊定佛法。曾评此事。判不失夏。既无佛教。终成人语。未可即依。必如其所言。亦须据勤随。若勤觅方便。不得还者。依汝判得。若泛尔有难。因即不还。终归破夏。

    界外宿明相出得会夏不者。此问意。暂尔出界。回来至门边。明相已出。成夏不。

    戒场及余小界者。立明。小界谓在大界之中。有别小摄僧之界。如围轮别住之例。若本依大界外伽蓝者立明。此是界狭蓝阔。本依蓝安。后乃结界。小于蓝也。虽入中。不破夏。由本依蓝故。若依大界内伽蓝等者。立明。蓝狭而界阔也。本依蓝安。出门破夏。言小界亦尔者。有人云。小界还是戒场也。立谓。是围轮之界。本依此小界而安。后出小界之门。虽在大界内。亦破夏也。又解云。此句是反上句也。谓上既界大蓝小。依蓝结夏。出蓝即破。今是界小蓝大。依界结夏。出界即破。故云小界亦尔。应言界小亦尔。若根本通依大界不知二界相别等者。立谓。此明不论大界及戒场。但要心依如蓝大界内而坐。不知戒场及中间小界。处所分齐。故通往彼此。不破夏。并所要之地。故胜云。不知二界相别者。谓大界安居。不知界内有戒场。通依界结。戒场及界。来往行处不失。立又一解。此句正是料简。前蓝大界小。界大蓝小之文。谓本依大界与蓝。不知蓝与界分齐。后往彼此。但使不出本所要之处。皆不破夏。言随本行处不失者。立明。若本依小蓝。今则出蓝。虽在界内。是一失。若本心依界不依蓝。今出界虽在蓝内。又是一失。上是蓝小界大。下是界小蓝大。此言但是结前文意也。又解云。若本依界安居。出界则失。若本依房。出房又是一失。将此一解稍好。并缓依法界急随房处者。立明。如祇为难。结三由旬。若依此界则缓。若依房则急。以房狭小故。护夏是难曰急。界谓作法之界。广狭由僧。护夏不难曰缓。

    当白檀越求移者。谓檀越四事供给。于身有益。在恩既重。故去时须白。破僧和僧律开去者。明此界众僧。因我故破。或彼界僧诤。须我往灭。随有此缘。俱听直去。到下文更明。

    上释有难移夏义竟下。明得法有缘不来义也。为父母兄弟本二私通至意留等者。立明。当时或缘父母等病患。生善灭恶等。受日而来。限满欲还。至意留住。不为余事。但信乐比丘。留之供养。灭恶生善。云师若去者。我当即死。或能邪见。退失道心。若此相邀。圣开且住。不名破夏。若泛然留住。住则破夏。虎狼诸难同前得成者。同上父母至意留之得成夏也。今虽有难。要勤觅还计。如不得还。非情过故。由本有法故。得夏也。泛然闻难。虽复道断。犹有余道。得去不去。破夏须知。

    准即破夏者。佛遣和了。当日即归。停住轻慢佛教。故得破夏之罪。上释第四遇缘成不义竟。已下第五明迦提利法也。

    广如自恣后法者。立谓。到下迦絺那衣法中广解。

    人解有言破夏者。此谓古师执意云。界本是所依。人为能依。所依之界既失。能依之人。夏亦破也。此妄引圣言等者。此言斥古师也。南山师意云。汝道佛令安居竟解界者。非谓夏竟。要制解界。本为异界。同受功德衣。故令夏竟。解结共受。非本为夏进否。汝判夏未竟解。夏亦随破者。是妄引圣文耳。古师引律文云。安居竟应作四事。谓解界结界。自恣受功德衣。既令夏竟而作。今夏未竟而作。故知破夏也。钞主难意。将自恣来。例律自恣文中云。后安居人。夏虽未竟。可从前安居人自恣。住待日足。律令夏竟。方作四事。后安未满。即非夏竟。如何自恣。不判破夏。自恣既非破夏。解界亦不合破夏也。言广文十诵者。彼律第五十三云。问曰诸比丘安居竟。众多僧坊。共结一界。受迦絺那衣。受已舍是大界。是诸比丘。皆名受迦絺那衣不。答一切比丘。皆得受之。文兼二会须两相通者。立云。取自恣解界二文。相会以通疑执也。此明安居未竟自恣。既不破夏。安居未竟。解界。亦不破夏。须将自恣不破。夏之文。以会通解界不破夏之文也。故知自恣与解界。二文俱非破夏。故曰二会也。有人云。文兼二会者。谓夏未竟自恣。有破有不破。解界亦有破不破。自恣。竟即出界是破。若住待日足即不破。解界亦尔。谓夏未竟解界。若出本所依处则破。若不出所依处则不破。既俱有破不破。故曰二会此解弱。砺羯磨疏云。自然界中。安居中。结作法。即破安居。又云。若尔先在自然界摄衣。忽结衣界。亦应失衣。答不类。以本受衣。不假自然衣界。故今虽结不失受法。谓其安居无成局界。以双只入界。亦成安居(云云)。无作法中安居亦尔。复有古师云。本依界故成安居。若解本界。便失夏也。以失所依。即日虽结。亦不成就。故文云。安居竟应解。未竟而解故非也。又问云。在处成安居。出经宿破。何以解界。即日便破。答出界外者。所依界在。要经宿破。今解本界。失本所依。是以不待宿也。复有人云。夏中虽解。但不出界。不破安也。将摄衣界。以破前师之执。破云。如在摄衣界中。护衣缘故须解。亦应失本所依。即日明离。然未经宿。不说离衣。夏亦同尔。何得即破。

    若夏内解界今言无妨等者。疏云。本依自然。结夏尚成。由人结作法。牢强于中。何得云破。以不离界故。然立心行者。行护从急。若后结远于自然。但依自然分齐。既无难缘。不可从开。若结狭本有说依新意以依处安居随本自然为定由本作法意在羯磨。安居随处。不要加结。有人言。随后作法是圣教本。如依自然护衣。后结作法。既失前界。亦随广护也。但结结夏情限不同故须分别者。立明。此犹料简上文。谓安居不必尽依大界。或蓝或房。或山岩石窟。随处而坐。岂唯独依作法界耶。故知今解法界。定非破夏。无难依本处有难准僧祇等者。结宽本为避难。有难可得从宽。今若无难。不得出本分齐。言有难准僧祇等者。彼文云。夏中前结安居已。忽有难起。王贼破戒。虫小洒不得。欲至余处。三由旬内。若彼坊寺。有比丘者。若呼来出界已。白二羯磨结之。复欲就余处者。当舍已更结。如是舍后结前。随适意处。若卒难至。即听直去。明知有难得三由旬开之。若狭还依本等者。立谓。狭称可伽蓝而结也。若本于自然。蓝中结夏。后若结作法。称蓝而结者。唯得依本而坐。言若宽同前二缘者。立明。同上祇中有难无难两缘也。若有难得越本分齐。至三由旬。若无难唯得依本处也。上来五段不同。并释第一安居?修义竟。

    二明受日者。上既安居。是制住法。今此受日。是开去法。对住有去。对制有开。故次明也。砺云。然受日法。若作法时限。诸部差别。七日一法。应通诸部。羯磨受法。五分一同此律。十祇二律羯磨少。别祇有事说。十律有三十九夜。无半月法也。

    妄自诳心至可悲之甚等者。立明。非缘称缘。此是诳心。对他而受。亦诳前境。言虚损信施可悲者。立明。如有施主。施安居人。或施十夏。衣物药食。今比丘受日不成。在夏已破。不名安居。妄受他施。或数为岁。云我十夏。妄得利养。名虚损也。如下善见论云。自长己夏。受施犯重。即是其义。今受日不成。妄计为夏受利是也。

    从五众受者。立谓。佛制五众安居。各自相对受日。非谓比丘。对下四众也。羯磨疏云。计互作非所足。何得从受。此立法通文如五众安居例。此各从所位也。又云。十诵今从四众。岂是正教。文非可用。有人云。但告四众。知我行往。何如不告。故犹胜也。今解不然。立法须定。安有比丘。对尼为证。义即败也。若欲通消。但得心念。必欲令和。口告处所。终不以此为受日法。砺云。下三众。虽制安居。若有缘出界。无受日法。以不数岁故。不论受日法。去亦须白。

    不同古师唯七日后方羯磨等者。立谓。昔人云。前受七日用竟。以受十五日。后受一月。一夏之中。不得过此三法。今不同之。砺云。昔人言。要先七日。次十五日。后一月日。如此次第。若已受十五日。不得更受七日。以长摄短故。如功德衣五月。即摄迦提。又月望衣。开收十日等。今解不尔。如功德衣。就时定故。又俱五利。一月衣者。取衣为准。俱开一长。更无缘故。是以此二。即为定开。以长收短。今此受日。约缘事别。缘既长短。先后不定。宁得定令先短后长。故今正解。受日三品。逐缘长短。前后所须。若有长缘。先羯磨受。或先短缘。先受七日。三品缘事。各先各后。若尔何故。文言受过七日法。答此谓前事不及七日还者。事过故。又复羯磨法过故过。非谓已受七日竟。名过七日也。更问何以不言过十五日者。答此半月一月二法。对七日。并具二过故(事过法过)。若十五日一月日。相望。但有事过。无有法过。故不言过十五日也。宣一同受一月法时。何不言过半月者。答七日别人。余皆众法。但云过七日。明知余二俱白二也。同是众法。故不说分也。又问今受半月一月法者。若值小月。如何数之。答依律文也。半月加法。依十五日。则不问大小。数日还返。如十诵中三十九夜也。若受一月。则依大小。不可数日。如律云。住三月等。小摄在其内也。

    四明相摄者。看羯磨疏此一门义。并述古师之非。云有相摄。谓若受七日用竟。方听羯磨受日。若受七日。用未尽。或未用。若更羯磨受日。前七日法则谢。若前羯磨受日用未尽。后不得受七日。以羯磨法强在故。七日法不起也。且述彼师立义如此。今次消文。律云不及七日还听受十五日等者。是古师执律文也。谓若前羯磨受日用尽。方得受七日法也。以一身中无二法现故。云不及即日还听受七日也。又不及七日。还用羯磨法。然今七日未尽。何得已羯磨受。明知相摄。钞主解言。不无此理也。但本是一缘。不得有长短二法。可如前判。今前后别缘。各依受日。前法被事。事未是息。何得失法。如为患事。须服苏油。两缘未差。口法随在。律列受法。三品不同。并约众缘。不可随受。故不及即日。例用七日收。明知以法收缘。依缘法则随有也。此上是羯磨疏破如此也。

    若前羯磨用尽方得受七日者。亦是上古师。一家意也。钞主恐滥。一缘二法同用。故下云。三十七日不许通用。疏中明法不失约日满。要至界宿也。言比多有之谓受一月不足等者。钞主通古师义也。谓汝言。不得一身二法者。谓于一缘上。不得二法相怙。满三十七日用也。必是异缘。何为不得也。

    善见自长己夏受施犯重者。立谓。有人将物施僧。问觅十夏人。此比丘实有九夏。而言十夏。得物犯重。

    治生造佛不应礼广如后文者。立如。随相中盗戒明。立解错也。自疑是贩卖戒中明也。

    准此若为大寺诸处缘者。立明。上所列佛法等缘。皆是为己身耳。今准为寺僧家佛法等缘。受日日出界外。理得无疑。问今时为寺家。向列县言诉。得受日往不。答案四分中波斯匿王边国人民反叛。王自领军。往征讨。王先所有供养。佛及僧衣被饮食。所须之物。有不信乐大臣。便夺不与。诸比丘欲往白王。自念路远。不及即日还。佛言。有如是事。听受日去。又波斯匿王往征。有不信乐大臣。嫉妒恶心。欲凿祇洹通渠。比丘欲往白王。念路远不及即日还。佛听受七日去。今准此文。故知为僧事相诉。得受日也。及自经营佛像等者。非谓僧家造像。亦非为俗人造。但为自身求福故造。若非法亦不得受日。由为利故。

    布施听去者。立谓。俗人欲作僧得施。不闲方法。请比丘指示。亦云欲施比丘物。受日来取也。十诵问为谁受七夜者。谓彼律中优波离问也。为七众与福受日等者。谓七众为请主也。下文列二百四十二缘。并是此缘。皆七日缘也。言遣使不遣使者。谓前人遣使不遣使。俱得去也。此是十诵文。四分则不尔。要遣使唤。方得受日故也。若中路闻死者。立谓。受日本为往彼看病。既闻彼死缘谢却还。曰反戒者。谓前人反戒。邪见生故不须往。又解。由闻彼死却还。曰反界也。难起者。谓路逢八难须退还也。

    父母大臣不问信乐不信乐者。谓父母恩重。生育阴身。大臣力势。能作损益。虽无信乐。往化使信。若先信乐。故宜须往。

    如上安居命难中说者。胜云。但此衣钵药草。是命难。准梵行难亦开。亦可指前二者。鬼神恶兽等。及不得随意饮食等。必为我命作留难。佛言听去文也。准过知足戒等者。立谓。如三十中。失三衣戒。失三唯得受两。失两得受二。若过取名不知足。言知足者。砺解有二。一在家人知足。二出家人知足。言在家知足者。谓白衣为失故施。失三与三。随他白衣元施之心。即此知足。慎在家人。故曰在家人知足。言出家人知足者。失三受二。失二受一是也。今引此文。明失三衣。尚得受两。何况长衣丰厚。那不且死三衣方更乞求。故不听受日也。言舍制取听者。畜长是听。三衣是制。今阙三衣。而多畜长者是也。

    四分中有同界安居因我故斗等者。立明。此界之僧。因我在此故斗。又或彼界之僧有斗。须我和灭。佛听直去。不须受日。由前僧诤。不可计量。威之时限。今则义约而受。不失道理。故下文云。约缘而受。不伤大理是也。此下破僧和僧。律中有八句。分为二段。律文具列二段。前一段有四句。明此界僧。由我故破。为和故去。此移夏至彼。不须却来。言四句者。一见破。二闻破。以见闻位别。各有僧尼。故合成四。后一段中。异界僧破。亦有四句。一欲破。二者已破。各对僧尼。合成四句。谓前二句闻异界僧尼欲破。后二句。闻已破。须我和灭。此则亦听直去。至彼中前和了。可中后即还。若暮讫旦还。若停不还。经宿破夏。以其本处。元非有难。为是不同。前段移夏彼成。故祇律若二难并前段和僧。从初去日。即须勤觅安身处。勤勤觅处。未得随所迳宿处。不破夏。以非心慢故。反此破夏。若得住处。夏法彼成。不得辄反及出界。有缘须得受日如钞(云云)。此上砺释也。言约缘而受不伤大理者。立谓。观前诤人。是何等人。若是我门徒子弟。则受我和灭不假多日。僧观前缘而受者。不伤损大家道理也。

    除余因缘衣钵药草等者。立明。其人不得倚傍上五缘。以为饮食。若专为饮食。以倚傍上五缘者。不成受日。若别有因缘。重病须药等。即得受也。纵为而乞律结正罪等者。谓乞麦得吉罗。故律中比丘。乞生种子吉罗。言曲命别情令他请召者。谓嘱俗人。令蚕熟请贫道来。乞绵等是也。此则能所俱非。乞绵尚犯舍堕。嘱请理又不成若父母余人同十诵中者。此谓依十诵不问父母信乐不信乐。使不遣使。但是力能反彼令信。及生善者。皆得去也。余人者。立云。是大臣及师僧等也。

    二对事离合者。立谓。有多缘事。各各受日。名为离。众缘合受。一时牒缘入法。名为合也。言得合受日者。羯磨疏云。或张王两缘。各是七日。不可合用。作羯羯半月受也。以事是别人所行。止得前后受七日也。如是例诸。若俱三日。灭或复互。可同七日。彼此兼用。或张是别缘。王是众缘。法随依受。亦不得合用。言如忏僧残多罪同法者。立明。忏残法中。若犯十罪。同时行覆等六夜者。名之为合也。今明受日亦尔。一时牒多缘。共受往彼而用。亦得也。

    三悬受等者。立谓。缘现故。得悬受也。言虚构成缘者。立谓。事既未实。悬构为缘。或云十日。或十五日一月等也。构者架也。或倚傍昔言彷像未实等者。立云。如有俗人来言。应请比丘。行道礼忏。亦未克时。后持比丘。忽自受日去。名未实也。言由事虚限滥日数妄置者。立云。见十诵受戒。老师行事如此。若安居竟。便受七日置中。拟后有缘当用也。今不同此。由未有事。名事虚。未委事之长短。辄受七日者。是限监也。以预前受日。待有事来方用者。岂非妄置。又解以倚傍昔言。即便受日。是事虚也。未知事之长短。是限监也。辄受七日。乃至半月等。是日数妄置也。

    必有本缘何爽通用者。立谓。如受七日。为僧事出界。用三日竟回来。本缘僧事犹在。后更去。不须受日但用前日有何爽也。十诵白余残夜用者。依捡十诵云。诸比丘受七夜到聚落。七夜未尽。所作未竟来还。比丘不知云何。白佛。佛言受余残夜用。我受七夜法。二夜已过。余若干夜。受彼出界(律文如此)。立云。要是本缘未谢。今去还为本缘故也。言非谓异事等者。此言对古师故来。古师即首疏云。既有受法属己。但是事如法。互用无损。今冥破此师。故曰非谓等也。

    不是前缘三宝及他杂缘等者。立谓。前为张家三宝事。后为是王家三宝事也。言及他杂缘者。立谓。布施忏悔。生善灭恶等也。

    若一家通缘准理应得者。立谓。此明元来受日。为张家说法。并忏罪及施等。若元本知。有此众多事。受日来故。得通共用也。弥是生善者。上问意云。此界僧受日。往彼界。为彼三宝等事。及为他病患受日。为往东西求药等为得。以不谓此是正缘。圣教开许。故云弥善也。

    律制二请者。即僧次别请。俱得受日。若准律文。又开别请。若准诸经。不许别请。以夺十方僧利犯盗故。

    僧次应得别请不合等者。此谓元本是僧次请。今受他舍。则得受日往。由施主无简别故。若元是别请。今舍与我不得受日。由施主无心故也。

    昔解一夏之中开于三法者。立云。古来诸师云。前受七日。次半月后一月。过此不得。今则不然。但使前缘若如法。皆得受也。砺律师亦破古师之执云。昔人言要先七日。次十五日。次一月等。如此次第。若已受十五日。不得更受七日。以长摄短。故如前已辨(云云)。

    言广有徴难如疏述者。羯磨疏云。有人言。安居立行。修道为宗。缓急开三。以济时要。何得重受。无此理也。故十诵中。为破僧故。听受一七夜。不得二七夜。乃至受三十九夜已。破安居去。此明文矣。有人云。修道务急。何必制住。必有缘来。随意开得。今以义通。并以文证。初解通者。如前檀越召受七日。后有三宝。要须经营。何得不开。明知亦得。若尔何故十诵但听初七。今解。初制不可怪也。或可一事上。不重二七。岂制异事。不许受耶。望法似重。望事望缘。前后不异。何得重也。不如为父母得重也。又如为父母受日。往彼限满。留连尚开。檀越今更受往即不许者。何如彼住不受便得。若言留住限满得夏是难。故开父母令我更返受日。乃至三宝经营未了。来受重往不往大损。何得不开。又如官事须二三日。曾受七日。何能不去等。尔直去。宁胜加受。夏制本意。无事游行。今大缘来。依法受往。非专檀去。何得独制。律中不及即日听受七日。此是通文。不专一事。岂非重也。如缘故列。父母兄姊。并开赴彼。兄已前请。父后复召。岂不开之。律中但云佛未听。我如是事去。因以白佛。佛言随听。如四分中一夏受日。开十八缘。或更有者。十九亦得。如非时入聚佛制嘱往。岂可前开。后者不许。若尔十诵何通。答彼不许二七夜者。谓一时不得双牒。二七夜。故不妨前后去者亦得也。律中列二十余缘者。立明。并是七日缘。由事未现。佛未听去。不言不得重去也。信乐父母则有四重者。立谓。父信母不信一也。母信父不信二也。父母俱信三也。父母俱不信四也。四句皆得受日往也。若看律文不然。谓尔时有信乐大臣。请比丘。大德来我欲见。比丘自念。被处远不及即日还。佛未听我如是事去。白佛。佛言。自今已去听有如是受七日去。若有益无益。及七日还。二有不信乐大臣亦尔。三有不信父母亦尔。四有信乐父母请亦尔。

    五分若有请无请乃至听受七日者。立谓。五分与四分还别。四分要是有请方得去也。

    十请律中列多七夜者。立谓。十诵中。忧波离白佛。为谁受七夜。佛言为七众与福故受。即列为忧婆塞列二十二缘。为忧婆夷列二十二缘。为沙弥亦列二十二缘。为沙弥尼亦列二十二缘。为式叉列二十二缘。为学悔则列二十三缘。为学悔尼列二十三缘。为比丘列二十三缘。为尼列二十三缘。合二百四十二缘。并是七夜事。若如法皆听去。若准和僧似一事上不许重者。捡十诵云。时有异界僧诤起。彼知不灭。便遣使。往近住处僧所。请来断是事。即应往断。若僧先安居。应受七夜去。若七夜尽。应受三十九夜去。若三十九夜去。若三十九夜尽。应破安居。来集一处受。是事断。如法如毗尼。如佛教断。钞意云。此由和灭事是难知。故开破夏。非谓不许重受也。观十诵律意。似如一事上。不开重受。文复不了。若于异事上。定知得重。义如苏油。为病异故虽同是七日。得加法并服也。然古师执一夏开三法受日者。正据此十诵文也。宾云。古师浪引十诵证。此盖部别宗殊。未须通会也。且如僧祇事讫。十诵三十九夜。与此四分全乖。何须引彼和僧。此开重受。故今正解。但有缘来。重受何爽。然彼有不请之文宽于四分者。十诵遣使不遣使。俱得受日往四分遣使方得故曰也。言文非明了理须通明者。谓十诵和僧。似一事上。不开重受。此则急于四分也。又有不请之文。复宽于四分也。今则通会二文。以十诵虽不许重受。文不明了。复有不请之文前宽。既二文互有宽急。今则通明重受无失。

    明了论中得受疏解云等者。立谓。上来昔人。不许重受七日。谓前七日。次半月。次一月。今则不然。了论疏中有其九句。皆是重受。捡了疏云论偈曰。七日有难随意行。善解三种九品类释云。如安居时。由三义故出界行。一有因缘请。七日出界。二有难事起出界。三有因缘随意出界。此三各有三。故成九品类。言九品者。三三分之。初三者。一有事先成七日缘。后更成七日缘。二有事先成七日缘。后成有难缘。三有事先成七日缘。后成随意缘。第二三句者。一有事先成有难缘。后成有难缘。二有事先成有难缘。后成七日缘。三有事先成有难缘。后成随意缘。第三三句者。一有事先成随意缘。后成随意缘。二有事先成随意缘。后成七日缘。三有事先成随意缘。后成有难缘。且列句如此。今约疏一一解释。言初句先成七日后成七日者。初受七日出界。为父母亲戚。和上阇梨。同学善友等病。及受施。和僧等。至第七日。须还本界。至第八日。若更有如上缘者。更得受七日往。若先请七日出界。已用三日。前缘若谢。应还本处。别有余缘。但得用后三宿出界外。此后三宿。皆成由此七日皆出宿故。谓先请七日出界。用三宿事即竟。后更有因缘。止得用余三宿。不得更别受七日宿。用后三宿尽。须还本界宿。后方得更请七日。由七日有定量故。二先七日后有难者。先有因缘。受七日出界。事竟应还本处。其本处有水火等八难事起。仍往余处住者是也。三先七日后随意者。先受七日出界。事竟应还安居处。其安居处。无好善友。或喧动妨修定慧。或无好药食。四大羸损。为此因缘。仍往有善知识等处住。名随意行是也。虽有此因缘。开随意去。经一宿即破安居。由有因缘。故不得罪。若无此缘。随意行破安居。得吉罗。虽破安居不失夏。夏计日月。不论安居不安居。四先成有难。后成有难者。先为有贼难出界。未经宿。贼于此日即去。比丘应即还来。更闻有火难起。仍往余处住是也。所以须就未经宿论之者。若经宿已破安居。不须复论。此人后去悉尔。五先有难后七日者。先有难事出界。难静即还本处。有檀越请因缘。仍请七日往者是也。此难缘还约当日。闻静即返。经宿更不须言。六先有难后随意者。先为难事出界。后为无善友即等往好善友处是也。七先随意后随意者。先为无善知识等。随意出界。未经宿。闻有善知识本处。即应还本处。又为喧动因缘仍往余处住是也。八先随意后七日者。先为无好善友因缘出界。后闻有善知识来本处即还本处。仍有檀越请缘。即受七日出界是也。九先随意后有难者。先为无善知识因缘出界。后闻有善知识来安居处。即还本安居处。其处忽有难起。即往余处住是也。今钞唯引初一句意。取重受义也。其真谛三藏者。记云。优禅尼国人陈梁二代至此方。译经论三十四部。合一百四十一卷。然真谛或铺坐具。跏趺水上。若乘舟而济岸。或以荷藉水案而度之。如斯神异其例甚多。宾云。其人博识古今无比。遍达三藏大小乘经论。解十八部律。唐三藏唯伏此一人。发自西城。远来游化。初达杨都。值候景作乱。梁主被困饿死。即至陈朝。陈主深相敬重。请以翻译。始翻唯识论。名无尘论。时有天子门师。乌琼??白琼之。乃奏称所翻无尘论。于国不详。陈主遂斥。即还西国。行至广州。泛舶西游。道遇风起。吹船转还至广州。其刺史欧阳顗。请就宅供养。欲令翻译。先请示神变。弟子尝闻罗什吞针。愿师示少道术。答曰。甚易耳。针小易吞。乃索钁头得一车许。就而吞之。须臾于宅西园中积以为聚。顗乃惊异。拜首称善。三藏报曰。此之小术未足为难。西方大人。耻之不作。乃请翻译摄大乘论部执论了论等各有疏也(云云)。通壅三千佛化者。谓佛化周三千世界也。论云。一四天下。有一须弥山。一四大海水。一?围山绕。一日一月。名一世界。以此为数。数至千。是小千世界。复从此数。数至千。是中千世界。又从此数。数至千。是大千世界。一佛出世。道王其中也。

    夏末一日在亦作七日法者。此且约七日缘故也。若有一月半月缘。并须随此缘而受也。故砺云。纵无三品日在。但有三品缘。须依缘而受也。三品者。谓七日。半月。一月也。夏唯一二在。忽有缘来。或七日。半月。一月。皆随此三缘。而受日也。若路近得还由缘经宿等者。立谓。虽去此安居处。三五里。当日得返界。以由檀越请召之缘。亦开须受七日。不必要是路远。名为不及。即日还。方开受日去也。

    但令缘至三法等者。古师滥云。七日半月一月。此三法受日。开尼得用。但使有缘。应此三法。皆得受之。便引难云。至如僧家。百一羯磨皆对僧开。尼并无文。今僧尼通用。岂独受日羯磨。顿便不许。今不同之。云未见祇律明断也。高云。计理用僧百一羯磨。皆通尼行。何独受日。顿不许用。理令通尼。不须引祇证。祇是事讫羯磨。望我四分。大僧。亦不得依。何局尼也。故今立义。尼用四分半月一月法。理亦无失也。言四分无文僧祇明断者。谓四分中无文。明尼得羯磨受日。及与不得。但祇律中尼无羯磨受日法。此明证也。

    亦济别缘者。谓但受七日。亦济于前佛法僧事。病患等是别缘也。

    八事讫等者。羯磨疏中。有人言。事讫不来。不破夏。如七日药与类同狂病差不失等例。故砺疏云。若受日出界。事讫须还。不还得小罪。未即破夏。以有法故。如与欲事讫。不来之类。即须作来之方便。或有诸难。不来无过。钞主破云。如欲法羯磨不牒事。今受日法牒事。加之事谢法失。亦如药法。病止无用。又不同狂解须乞。故何以浪引也。立释云。砺意狂差不来。不名别众。说欲已后。事了不来。亦不别众。难云。狂差须乞解。以今未解。得法在身。故非别众。言说欲者。本不牒欲之缘。入羯磨法。故缘谢法在。今受日则。牒缘入法。故缘谢法亡。言所牒缘谢亦无施者。谓受日羯磨。牒前请唤等缘。今缘既谢。则羯磨之法亦废。故曰无施也。十诵明文不许往等者。胜云。前引十诵遣使不遣使。俱得受之。若中闻死返界等。不应去也。言僧祇意亦同之者。前引祇云。和僧不得迂回。至彼中前和了。中后即归。若停住失夏是也。上来多段不同。总是释第二对缘进否门义竟。

    从此已下。正明第三加法。法即三种不同。今即是初。十诵五种人谓独住等者。一独住。二兰若。三远行。四长病。五饥时。依亲里住。此五种人。独人独住。圣开受日。若也有人不待。作法不成。违教得罪。

    若有沙弥等者。以非同法。只得口告也。

    相传准羯磨白文者。立谓。诸部无受七日文。但有其事。今则依众法。受日羯磨中白文。而用也。故上序中十门云。或就理有而成事。即此义也。虽诸部无文。然理合有也。

    若无法谢不同七日药者。此明前缘若废。羯磨法则谢也。其缘若在。法则未失。但受日竟。要从物用日数之。药则不尔。伽法已后。不问服与不服。数过七日。其法则失。由病七日一转故。受日未用法不谢者。由缘在故。从若尔下是更难。难云。病转药则失。病住药应在。

    服之七日坚病得消者。此明病至七日则转。故不须更服。若至七日。病设不转。服复无益。以药势分。齐七日故。就能立法。故限七日。

    不同十诵七夜等者。彼虽七夜。然与四分七日不殊。亦须第七夜明相前及界。故知还是六夜耳。此立释也。宾云。彼律七夜。论日则八日也。言僧祇事讫者。谓不论一月半月。但随前缘长短。了日。即还。名为事讫羯磨也。案彼律等二十七云。若事月若一月。若二月白乃至自恣缘自恣应还。不还者越。若有难。于彼自恣无罪。四分受日有三法。五分同之。十诵二法。谓七夜三十九夜也。上明对首法竟。

    三明众法所为之缘同前通用者。立明。上对首中有得一时牒多缘而受。通得随用。今羯磨亦然。言得通牒多缘而受也。砺云。然异界僧。得足此界僧。羯磨受日。不同处分。义局当界僧也。不同存单人者。立谓。古师一夏。得三法受日。名为存单。如前已辨。遂引七日令长者谓十诵家师所执。唯开三法。差此不成。要前七日。次半月。次一月等。不得重受。有人曾前受七日竟。后更有七日缘来。则作半月之法。又复忽曾用半月法竟。更有半月。及七日缘来。则作一月之法。故言引之令长。非谓引缘令得长。但自引法长也。

    今加法有四不同二家羯磨文相少见等者。第一曹魏时昙谛所出羯磨本。第二姚秦时觉明律师所出。此二家本。今时并阙。不见行。故言少见。意云。钞主曾一文度见本希更不见。故言少见。第三高齐光统律师所出。第四即并部愿律师所出也。上四师中。立云。第三光师所出增加乞辞。谓受日既是恒情作事。故须乞词。诸羯磨中。若顺情者。皆有乞词故也。今则不然。律既不安。不可辄加。是以文言不如白法作白。谓斯人也。羯磨疏中对此大有料简。云初人加乞羯磨不牒。恐成增法。此古羯磨即第一师也。第二人虽差乞词。准乞覆藏中。两遍牒事。时到己前。增加乞词。忍听已后。略事而作。羯磨亦尔。此光师集魏世盛行也。第三师但准六夜乞法。牒缘诵事并尽。以律文云不如白法作故。今若增减并不成也。凡斯三集。文局义通。有人定判。依受破夏(砺判也)。钞家今解不然。但顺教故。增乞减乞。各有所凭。羯磨大途。规猷在故。依受不失。近世诸师。不加乞词。准律直诵。以律制断。加乞是增。不敢辄用。问凡受日法。为防破夏。夏是私缘。若不乞求。何容妄与。故乞是也。答凡情所信。凭教为言。律既缺文。不可妄着。不同杖囊。加乞是法。以彼白中。衔乞作故。翻传漏文。非是不合。私云。杖囊律无乞文。是翻传之家漏也。统通诸部律枝囊。皆是须乞。故非辄加。受日不尔。三律无文令乞也。第四师依律文。不加乞词。砺师亦尔。不许加乞也。

    言心可随其纲网者。立谓。不着乞词。但须上座告僧言。今时盛热。乃知徒众疲极。今彼比丘。既有某事。从僧受日。可为齐心。共秉圣教。故曰随其纲网也。言顺教诵受之者。谓依律文之教。不内乞词。依教直尔诵羯磨也。

    而羯磨大宗无失者。立明。先律虽内乞词。但是牒缘事。第二第三句中。以非羯磨正骨故无失也。

    第四人依律出文者。即并列愿师也(今钞同之)。不得双诵十五日者。胜云。不得双诵。两个十五日成一月也。直须云今受一月也。又解不得双诵。十五日一月成四十五日也。上明加法义竟。

    已下正明料简之相也。同缘受等者。谓众多人。同为事故。得三人一时加法若异缘则不得同番羯磨也。

    若依界安居戒场及余小界者。立谓。小界还是摄僧之界。如围轮别住是也。以本心依大界。不依此小界故。不得于中受日也。若后结二界者。即大界戒场也。纵入戒场不破夏而离衣者。立谓。以先要心。此地而坐。故不破夏。由界在后结故。言离衣者。以依大界上。称大界。而结摄衣界。今入戒场。则非衣界。由中隔自然。便成异界也。若不结摄衣界。虽有戒场。但依蓝护衣。虽入戒场。衣亦不失。由蓝能摄衣。大界不能摄衣也。

    若本结大界小于伽蓝者。立明。此蓝大界小。本要心依蓝。不依界。今就界中。作法羯磨。受日不成。由非本要心处故。若欲坐夏者。可指取界相。依界安居。后得受日。此则成安。以界是强。蓝是弱故。要须依界。比上一句。钞家义决。砺问。蓝中有界。依何处结。答有二解。初令依蓝等。安居文云。依某聚落某伽蓝等也。又解须依界。所以知依界。为护夏分齐者。文云一脚入界。受日出界等也。上来释十一篇竟。

    ○自恣宗要篇第十二(迦絺那衣法附出)

    先明来意者。上篇一夏安居。九旬同住。恐有??过。不自见知。故须自陈三业。恣僧纠举。故安居后。有此文来也。羯磨疏云同住久处。心性义开。陶治精灵。方对正量。故陈己累。通告前缘。必事纠治。无宜杜嘿。故能展转。以相清净。律中同住。受哑法者。由妄设法。因言致诤。俱行嘿然。何事乖越。佛法不尔。义须识非。生知者少。必假良友。岂伊不语。何能离??。故呵责言同白羊也。至死无声。此但强戾。复作何善。故佛制之。互相捡挍。是以安居后。有此篇来也。宾云。律中二喻。一怨家喻。谓共住。既不共语犹若怨家。二白羊喻。以相共住。无言自雪。故喻白羊。谓安居中。无所言说。有事不申。似若白羊。曾见屠家。牵羊往杀。彼亦知死。泪下交流。然不作声。乃至屠割。倒悬在??。从后割却。半身已来。命全未死。亦不作声。然其众生。业报不定。何业然也。今详此是官人。打他百姓。非理抑伏。有理不由。故今岁报得相似果。亦令有理不能自雪。义必然也。言自恣者。纵宣己罪。恣僧举过。故曰自恣。又云。恣己身心。任僧举罚故曰也。言宗要者。此明自恣是忏罪之宗要也。又云。宗者尊也。由能尊此自恣之法使道风常举。目之为要。故曰自恣宗要也。注云迦絺那等者。此是梵音。翻为功德衣也。以其九旬修道。坐夏有功。僧别无??。任其受利。德衣荫大。功被行人。故此法附也。释名者。以坐夏有功。五利赏德。故曰功德衣也。

    九旬精练身心等者。立谓。一夏之中。修习定慧。精进勤苦。研练身心也(此解恐不着)。砺羯磨疏云。以其九旬修道。迭相谙练。将欲告离。故须恣僧举。觉彰己夏。未有皎洁之美故也。意云。据此砺意。言精练者。谓大众熟相谙。委其身心也。言人多迷己不自见过者。立明。世人但见余人之过。不见自过。故法律三昧经云。世人无知。但见人过。不见己过。但见己善。不见人善。即其证也。身口托于他人者。此明造过。不出身口二业。将恐身口所犯。三根外现自迷不见。故委托他人。举我之过。他人者即五德也。亦可通指大众也。

    不孤独者。此明恐自有犯。己所不见。更不恣他举纠。冥目之后。生报三途失诸善法。是谓孤独。今恣他举罚。依教忏荡。恒与清净法律。以为伴侣。是不孤独也。又解恐有过不见。复不恣人举发。恐将犯大罪。不预僧法。弃出众外。亦是孤独也。有人云。人若破戒。为恶所欺。名为孤独。今自恣忏悔。身口清净。不为恶欺。名不孤独也。

    将同期款者。谓吐款。亦云输心曰款。明其共要期吐款。同住安居也。广疋云。款由爱也。苍颉篇云。款诚重也。说文云。款者意有所欲也。障道过深者。既犯罪已。不阶圣果。隔在法外。于道无分。名障道恶业浊重。名为过深也。

    有无知滥行者。立谓。自恣为恶者。是滥行也。上释序竟。

    依闰安居至七月十五日自恣等者。此谓闰四月五六月也。言依伽论中数九十日自恣者。立谓。若本知有闰。不依者。不成安居。今此明者。据本不知有闰。如前篇已辨也。若闰七月取前月自恣者。立明。此谓四月十六日。后至五月一日结者。此中有十六人。但须三月住。故得前七月自恣也。自意云。今文但是通明大家自恣时节耳。准律应从前安人自恣。故须言取前月自恣也。非前夏安居过闰己数满九十日自恣者。此谓闰七月也。明其若五月一日已前安者。至七月三十日自恣。尽得出界。今正是五月二日。已后安者。则至七月三十日。夏犹未满。踏着闰月。更得过闰月已。至八月一日竟。方得自恣。出界去也。由闰是虚月。不得在数故也。

    二因诤增减自恣如说戒中者。立说。如说戒中者。立谓。如说戒中。若有难来入界。当令落如彼说。令此亦尔。若知十四日来。十三日须自恣。若知十五日来。当十四日自恣。此是减也。若已入界。可令入浴僧。即出界外。结小界疾疾自恣。若不得如此作者。即作单白。待后十五日。当自恣。更不去者。增至第二十五日自恣。唯得至二。不得至三。至三必须强和而作。为入冬分。不可更增。和上云。此中有三却两增。一常十六日。却取十五日。二常十五日。却取十四日。三常十四日。却取十三日。此由因诤因难故。开此名减也。言二增者。一若正自恣日来。增至七月三十日。二若犹在不去。更增至八月半。只得至此二增。更不开也。为入冬分故。

    三修道安乐延日自恣者。捡四分云。有住处。众多比丘。结安居。精勤行道。得增上果证。诸比丘。作如是念。我曹若今日自恣者。便移往余处。恐不得如是乐。即白佛。佛言。应作白。四月自恣。应云。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不自恣。四月满。当自恣。白如是。谓是单白和僧。待至八月半自恣也。疏云。九旬励修。将克忍位。待时解脱。末代便多。若更他行。众具难得。故白停之。会正方作也。

    言及至急施衣次第增中者。立明。??度文中。但言十四十五两日自恣。急施衣中。则有十六日自恣。今引此文。证有三日自恣。将十六日为定。何以得知。谓王大臣为僧作安居中赏劳衣。夏竟拟施。有急缘远行。欲预将施僧。诸比丘。夏未竟不敢受。问佛。佛言。夏有几日在。答言十日在。佛开既有此缘。自今已去听前十日受之。名急施衣。即是七月六日已去。得者开受。过此则受者犯提。言次第者。谓若七月六日得衣。过七月十五日。夜分尽。恰得十日。至十六日旦。合犯长罪。由入迦提月。是佛开故。越此一月。过至八月十五日。方用说净。若七月七日得衣。数至九日。即入迦提。至八月十六日方用说净。若七月八日得衣。数至八日即入迦提。过至八月十七日。方用说净。如是渐渐次第。至七月十五日得衣。皆数前日数。过迦提月已。将非时中日增之。数满十日。即须说净。以将迦提月后之日。名非时之日。增迦提之前。受衣已后之日为数。故言次第增中也。今钞引此文来意。意显七月十六日。是自恣日。既七月六日。受急施衣。云去自恣。十日在。明知十六日。是自恣日也。尼十五日自恣此谓相依问罪等者。立明。尼要先来僧中。自恣竟。后还尼中自恣。今若先于尼中。自恣竟。后来僧中自恣者。一向非法须知。言克定一期十六日定者。立明。律虽明三日自恣。今若计会克定。十六日作者好。以律中令夏竟自恣。以十六日方是夏竟。又复须知。若受赏劳衣。及受作功德衣。要是十六日。方得受之。若十五日受者不成。但名非时衣。是名非时僧得施也。若有难者。如五百问一月自恣者。如从七月半。至八月半。中间有难。日日欲自恣。为有难不得作。至八月半来。皆不得作。故名一月自恣也。上明自恣时节竟。此已下正论人之是非也。

    住待日足者。至八月十五日方满也。上释缘集门义竟。

    下明自恣方法也。即三人者。立谓。五人已上。得羯磨差五德。即僧法也。若四人僧。只得对首。名众多人法。若一人僧。唯得心念法。故曰三人也。

    处床慢相不绝者。羯磨疏云。言离床者。舍其憍慢故也。

    乃至沙弥亦须集堂等者。宾云。今钞中今沙弥待唱出已。往别处共集自恣。唯净三藏云。过午已去。众咸共集。大僧先自恣。后方尼众。次即下三众。各来对僧自恣也。(述曰)计理下众先集一处。上众自恣竟。方唤下众。入僧中自恣。辞句同僧。义亦无爽。

    具二五法者。谓一人身上。具两种五德也。故羯磨疏云差五德缘制两德。初自恣德。取不爱等者。以众杂是非。染净同住。无宜枉滥。分污僧伦。知时知法。非人不显。故须之也。又取举罪五德者。众以清净为先。过犯具彰。何得杜嘿。故须举处。德人行事也。不爱者。济云。于亲厚所见犯。不以爱故恕也。不恚者。济云。于怨憎所。不吹毛觅过也。不怖者。于强力有势者之边。亦不怯而举也。知自恣不自恣者。谓知有难无难广略之宜也。知时不以非时者。羯磨疏云。举过静诤。无不和顺也。济云。前人虽有犯。若于他门徒。及俗家眷属前。举他云犯者。即是不知时也。故疏云。对白衣沙弥。净人非具戒前。不合举罪。又众不满四。亦不合举。皆曰不知时。反则名知时也。如实等者。有实非谬。有根非滥也。谓有犯罪。是一实。又三根不互是一实也。利益等者。欲令前人清净。美德外彰故也。柔软等者。谓慈心尉沷无鼓怒也。慈心不以嗔恚者。济云。慈愍前人。故举其罪。岂得嗔恚也。意令和合无诤者。合上知时等句也。言有罪非谬者。合上如实等句也。欲使前人忏悔美德外彰者。合上利益等句也。故能劝喻离于怀恼者。合上柔软等句也。言愍物与乐者。下合上慈心等句也。

    所以差二人为五德四分文不了者。立云。四分但云令差五德。不云一人二人。今准十诵僧祇为更互作故也。如百千人。以众多故。恐疲顿也。有人言。四分文不了者。以四分文。单差一人为法。以一人无自恣处。故言不了也。五分中二人已上乃至众多人者。立谓。此非一时差。牒众多人。为五德。一时入羯磨。但为僧多故。差或十或二十人为五德。更互息作。差白之时唯得两人。一时牒名入法也。三千威仪要差二人者。以相向自恣。以五德不可对余人举过。缘彼无德。又复不被僧差。故不可对之自恣也。

    今行事者多有人人别差者。立明。若六人已上作法。须一时差两五德。令若前后羯磨者。并是非法。由此未见诸部也。多差上座有德者。老宿若作五德众人肃敬也。年少反之。

    下明差五德法也。此律自恣开与欲不同他部者。立明。僧祇文中。不开说欲。诸部并开。祇意由是举罪。事须现前。恐倚托房中。畏僧纠治。恐有此避。故不开欲。捡祗云。不得与欲自恣。若病应将来。若畏死。僧应就彼作法。若病多。僧应出界自恣。砺问云。夫说欲时。不得称僧所秉之事。但是僧事。皆须与欲。若称事者非法。今自恣欲辞何故言与欲自恣者。答言不听称事者。义实可尔。今言与欲自恣者。谓说己心行。恣僧举罪。本非称僧家之事者。此非类也。答云自恣羯磨亦有通别如上者。立谓。通辨羯磨中。明其答有通别也。今若答言自恣羯磨者。即是通答。若言差五德羯磨者。即是别答。至后五德单白时。更须问答也。

    大德僧听今日众僧自恣者。立谓。若依济律师解云。今日者。是出家法语耳。应白月某日。黑月某日等。

    五分布草而坐者。羯磨疏云。恐有损故也。其行草勿使五德行也。应命下座行之。至五德单白已。即须行草。草置面前敷之。后移身就草也。亦名长命草。亦名吉祥草也。行草时。唤取一童子俗人。投草互跪。上座说偈云。吉祥童子施佛草。如来受已成正觉。我等比丘学佛慧。如是自恣净三业。说已比丘。受取自行。

    告诸比丘各就草座我愿受岁者。依捡增一阿含云。佛坐草座。告诸比丘。汝等尽当。各坐草座。诸比丘坐草座已。时佛嘿然。观诸比丘。敕诸比丘言。我欲受岁。我无边咎。于众人手。又不犯身口意乎。如是至三。诸比丘嘿无对者。时舍利弗从座起。白佛言。诸比丘众。观如来。无身口意过。所以然者。世尊今日。不度者度。不脱者脱。为盲者作眼目。病者作大医王。三界独尊。为迷者作迳路。以此事缘如来。无咎于众人。亦无身口意过。时舍利弗。白佛言。我今向如来。自陈。我无咎于如来。及众僧乎。佛告曰。汝今都无身口意过。所以然者。汝智慧无量。无与等智。总持三昧。戒定慧解知见成就。能降魔。伏外道。所作如法。未曾违理。如是五百比丘。各各受岁。亦复如是(云云)。

    其一五德至上座前大敷坐具者。立谓。五德不敷草坐。故须敷坐具。必若敷草。不须坐具。注云此僧祇文者。祇二十七云。若二人作自恣人者。一人受上座自恣。一人下座前立。上座说已。下座复说。如是展转。至自坐之处。受自恣。不得待僧自恣竟。然后自恣。已上并是祇律文也。

    大德一心念下。正作法也。羯磨疏云。文有五句。初言大德者。正告五德求听说也。小者言长老。二众僧今日自恣者。僧自恣时也。三我某甲亦自恣者。下应上法。纵陈过咎。恣僧举也。四若见闻疑下。我有三根。慈悔赐示也。五我见罪下。从闻悔过。成我清美也。所以三说者。表仰嘱之勤。非是滥托也。砺解。此词亦五句。初言大德者。言对五德。不问大小。成称大德。此是褒赞之辞。二举十方同遵。故言众僧今日自恣。三仰则成规。表依僧法。故言我某甲亦自恣。四纵宣己过。请求举罪。愿垂诲示。故曰若见闻疑等。既叹彼求举。大德长老。并称无妨。五彰己见过悔除。令行皎洁。故曰我若见罪等。表己勤勤如是至三。言大德长老者。羯磨疏云。前单言大德者。但告五德也。后双牒者。勤重之至。在僧故也。何以知然。律中不得窃语自恣。疾疾语自恣等。故是对僧。令知名目。理须清朗。拟众通净也。准善见论云大为大德。小为长老。且分二人耳。义通上下。更须论之。长老乃大。故经中长老舍利弗。贤者阿难。律中不定。今略释之。行解具故。名为大德。年德高远。名为长老(谓夏岁多者是也)。应作四句。一是大德非长老。少年解行备也。二是长老非大德。年高解浅。三俱是谓年高行解着。四俱非者。少年无知也。首疏云。昔人云。初言大德者。唤五德人也。中间大德者。唤众中大于己者。次长老唤。众中小于己者。问若如此义者。最大上座。唤谁为大德。末下小者。唤谁为长老。若言众通凡圣。由唱清净大沙门入。此义且然。意明最大上座。望圣人名小也。末座小者。唤谁为长老。岂有圣人小于无夏初戒僧矣。注云。此明最小下座。不下唤圣人为长老。由圣非小也。又复小者。即唤长老。何故九十中牵他出房戒中。十七群既小于六群。何故语六群言。长老是我等上座。又七百结集中。离波多唤一切去最大上座。作大德长老者。今解云。行之具足。称为大德。高监愍哲。道远见遐。目为长老。今此所称。大德长老。初中后言。皆唤所对五德之人也。问此义若然。但称大德即足。何须复言长老。答得但为殷勤求请五德。举我罪故。恐不在意。故须重唤。若如此者。何不言大德长老大德长老。一解亦得。但是翻译家。换互耳。第二解者。重言即丑。又亦义异。谈德别故。若尔何故不得初称长老。答若初称长老。复问何不大德在初。难无穷故。二解所对之人。为具五德。众中差出。既称五德。德是根本。故初称德。道远见遐。是其缘助。非正根本。故须后曰直。问何不初作重呼。后以单唤。答初未求请。不假重呼。中间正为求守。五德举罪。是以重唤也。

    律开病者随身所安者。谓复本座。非谓归房也。

    即破十诵家法者。立明。十诵文中。令待僧自恣竟。两个五德。自相向作。今祇不同之。至本坐处须作。

    进不如四人法中说者。如下文四人对首法中。明其进退。

    从此已下。正明尼出罪法也。不须同说戒问尼有无者。谓说戒时。问言谁遣比丘尼来请教诫者。此制令问。拟差人往教。使尼众清净。彼此俱益。今之自恣。直是尼来。求僧举过。圣不制问。来与不来。故不须问也。余如尼别法者。如尼众别行篇明此义也。

    僧祇教诫中本无羯磨法亦令随缘说欲等者。此明尼来僧中。请教诫人来。傅大僧中。上座略教。莫放逸等。词句。还尼众中说。有尼不来者。还须说欲。据此亦无羯磨。今引此文意者。明尼来僧中自恣。以请僧举罪。若僧随不集者。即须说欲也。

    以尼独行出界犯重罪者。是僧残罪。名为重也。然差尼来僧中自恣者。但得羯磨差一了事尼。余者口差为伴。今时尼众。七月十六日夜。明相未出前。来僧中者。一向非法。以十五日夜分未尽。便夜起来者。皆破夏离衣。何须如此。夜急去也(往往曾见此事)。又复夜半尽众来。未见所出。可白曰二三尼来。即是依教。上明尼出罪法竟。

    四明略说者。疏云。僧正作法。难缘忽生。若独广说。恼乱僧众。德人进不。作白告知。一时两对。彼此陈露。此谓不对五德作也。若对五德有二略。谓一说二说也。对本五德。缓急自知。任时量事。不须和白。不对五德。有三略说者改众也。初一白各相对三说。则百人为五十对。一时彼此三说也。次一白各各相对二说也。后一白各各相对一说也。和上云。此三白者。宣合为一。砺分为三白。即羯磨疏云有人分为三白。今合为一是也。

    言不得窃语自恣者。事起六群比丘。或窃语。疾疾语自恣。佛言非法也。

    逆作次第等者。立云。从下而上也。言及行行置人如益食法者。谓一行头。安一五德。或二行三行头。着一五德是也。言并超越总唱等者。立谓。不依次第。越次而作。如第一五德。在上座前作已。其第二五德。应向次座前立。今则越次座。向第三座前名超越也。又言总唱者。谓一时同说。名总唱也。钞指十诵文错也。事出祇律依捡祇云。应从上座次第下。不得行行置人。如益食法。不得超越。不得总唱。言一切大德僧。见闻疑罪自恣说。律文直作此语。

    文同前法者。谓其自恣词。同于前也。

    四分六种略说者。如前解者是也。谓对五德有二略。初对五德二说。次一对一说是也。此钞不出二说之文。应合有也。就单白相对自恣。有三略。谓三说。再说。一说也。并后难急直去。为六也。此皆约难来有远近。故有此差别六种不同也。

    结小界圆坐自恣者。明众僧相向坐。五德在中央。四向受自恣。上来四段不同。总释第一门已竟。

    次明五人僧法者。问上明六人。此明五人。既等是僧法。何故分为取段。答义有所以。为简益故。恐不闲教者。界有五人。一人说欲。界若六人。一说欲。余五成僧。得羯磨。差五德也。若五人者。一人说欲。余四虽是僧。但是能秉。更无别有人。可差五德也。若差一人为五德者。三非僧故。一向不成。又复五人虽尽集。又恐一时双牒。二个名入法。余三非僧。故又不成。但得前后差也。故今立此段。简异故也。

    若界内五人索欲不开者。谓自恣四人。不得受第五人欲。以四人集堂。不得羯磨。差五德。但得秉对首法。对首既是别人之法。岂得受欲。然复此本众法。今四人集。是秉众法对首。界犹有人。成别众故此属人非。作法不成。

    从此已下。正明四人僧自恣方法也。但入偷兰说中者。此谓犯其偷兰罪。乃至波罗夷。举来至僧。未及得治。因难惊起。名入偷兰说中。谓犯事已彰。教中说犯。故曰入说中等也。又复但自犯罪。众虽未知。亦名入偷兰说中。余僧残及夷亦尔。

    不应碍自恣者。明其犯者。已被他举。不合自恣。余无罪者。依常自恣。不可因他有犯。余僧便止。不自恣也。既俱是净行众法摄治功齐者。立谓。自恣与说戒。俱是净行众法也。说戒是防未起之非。自恣是防已起之过。防过是一。故曰俱是净行也。说戒座上。若忆有罪。圣令心念发露。即得闻戒。自恣亦尔。若忆有罪。亦须发露。方得自恣。

    若不实者结罪随犯三提者。此明体实不净。对他称净。是故妄语。三说三提。不同说戒嘿妄。但得吉罪。

    已下明一人法也。若犯故作吉罗以上无治罚义及以发露则不应自恣之法等者。此中言稍似倒。欲明若犯此故作吉者。且须心念发露。然微方可心念自恣。谓既犯须对人忏。今无人者。只得发露也。言余依前者。依前心念自恣之词也。

    上明自恣法竟。下明第三难相料简。答僧中通有治举之义加法容得具足者。此明僧法自恣时。举得罪人。或是犯重。即加摈弃。或是残者。即得行覆六夜出罪等。乃至兰提恶作。皆得治之。以僧数不必尽足故。云容得具足。具如悔重兰须大众。十诵谓八人也。今唯六七人。则还是不足。别人虽有治举摄治未能得尽者。谓前人既少。纵举得罪。若是提吉。可得治罚。若夷残重兰者。以人数少。不得忏治。故云摄治未尽。

    自恣即说戒者。说戒为知戒相。防未起之非。自恣为除已起之罪。成皎洁之美。已未虽异。清净义同故曰也。

    还同对首如前所明者。即上云三人大德一心念。今日众僧自恣等。是也。

    答不得破夏离衣者。此明上十五日自恣竟。当日出界破夏。由十五日夜分未尽。至明相出。后方得出界。言离衣者。谓夏既不成。不获五利。岂许离衣。受日出界亦尔。

    答僧祇不得者。此明祇与四分不同。四分别云此处安居。受日往余处。于余处自恣亦得。乃至移夏令住日多处。受衣等。令祇不示要还本处自恣。若于余处自恣结罪。深解。

    答律令受物余日应足者。下答意云。此云得者谓是时中。僧得之物。若时现前物。一向不合。以时现前物。具四义故。一者时定。即同是七月十六日受得也。二处定。局此界安居人。三者人定。局现前同住。前安居人。四法定。谓不须作羯磨。皆直数人分也。故知后安居人不得此物。今言得衣分者。是时僧得施也。不简安居前后。彼此之界。皆施通一化僧也。若分房舍卧具亦听为未来故受者。立云。此明后安居人。日虽未足。得受衣也。引房舍卧具来者。明其自恣竟。分冬房分等。后安居人。夏日未满。亦得悬受。此房舍卧具。若不及时受者。恐自身夏竟。不可更僧分房。故言为未来受也。宾同此解。又释云。为未来故受者。安居揵度下文。夏日未了。疑不敢受卧具。佛言听为未来故受。谓是当来要须也。又胜云。律文中。以前安居人。夏满游行。因自恣时。便分房舍。后安居人未满。亦得分不。佛言听为未来故受。所以然者。现在分房。即用未满不得辄受。缘为冬分。于今望冬。即是未来听受。

    使授自恣者教者。立谓。詺五德为自恣者。亦得教也。老者云何者。此明正是老弟子也。非谓别余人也。迦叶呵言年少者。谓汝解年少。以解少故。名为年少也。

    从安居多者自恣者。随前安居多人自恣也。

    安居竟不去犯罪者。捡母论云。有诸比丘尼。檀越诸安居。安居日满。比丘尼为饮食美故不去。檀越心生疲猒。诸比丘白佛。佛言安居竟。若过一日波逸提。若大比丘。吉罗。此并据在俗处安居也。有缘不去无罪。必在寺中。不须如此。若不作限等者。谓檀越慢心。请比丘。不限局一夏是也。言若非受请处者。即寺内岩中等处也。反此得五功德者。即无上恐夺恋亲等之患也。

    上来多段不同。总释第一自恣法义竟。从此已下第二正明坐夏有功。五利赏劳门也。迦絺那衣者。此是梵音翻为功德衣也。迦(举佉反亦上声)此方字书云。小曰葛。大曰絺。葛即葛布是也。言衣者。唯局三衣也。先辨来意者。由前安居进业。夏坐有功。自恣无??。美响遐布。表里清洁。感动物心。对此时中。多招福施。圣开五利。赏德资功。俗不云乎。有功者赏。故有此文来也。注坚实者。立谓。受此衣竟。能令五利坚实。谓五利不坏也。砺云。坚实者。多有施衣。简牢胜者。构成此衣。故曰坚实也。又了论疏云。迦絺那。能感多衣。若人受迦絺那衣。若有檀越施衣。皆属此人。此人既有多衣。衣无败坏。故言坚实也。又当作迦絺那衣时。此衣为多所成。故言坚。一切坚实物。皆称迦絺那。乃至烦恼强感。亦名迦絺。又如人嗔心欲心。执固难舍。亦詺此人。为迦絺心人也。言衣无败坏者。以受此五利故。得畜众多长衣。不犯舍堕。若无败坏。向若不由受此衣。畜长过限犯舍。即名为败坏也。注又名难活者。了论疏解云。此是贫名。贫人资生短??。取活为难。故言难活。贫人若能抽彻得一两张物。入此迦絺那衣。功德果报。胜以衣聚如须弥山大为施也。佛示作此衣时。贫人亦应于中行施。为引贫人。令于中行施。故偏从贫人作名。故称难活衣也。注或云坚固衣者。同前坚实之义也。以能令五个戒。得坚固也。注或名覆荫者。立谓。十诵中詺迦絺那衣。为覆荫也。欲明此衣服。覆荫于五利也。亦名功德衣者。砺云。若受此衣。能生五利功德。从功德彰名故曰也。然五利中。言得离三衣宿者。非谓尽开。离其三衣。但是开离大衣。以缘起中。为大衣重故。下二衣无开离文也。

    乃至八月十五日日日亦得受衣者。立明。从七月十六日。后至八月十五日。此三十日中。日日得受衣也。

    若月一日犹是七月十六日者。立谓。佛法中但有三时。如四月十六日是夏初。一日。今言七月十六日者。是夏中第四月之一日也。若二日三日者即是七月十七日十八日也。言乃至八月十五日亦尔者。中间有越。故云乃至。谓从此七月十七八日已去。至八月十五日来。随日得衣。当日便受。不得经宿。故言亦尔也。

    五分受有三十日舍亦三十日彼但得四月利者。捡五分云受迦絺那衣。有三十日。舍亦有三十日。若前安居。七月十六日受。至十一月十五日舍。若七月十七日。乃至八月十五日受。至十一月十六日。乃至十二月十四日舍。若后安居。八月十六日受。十二月十五日舍(此但月日得四利也)四分则不尔。受则有三十日。始从七月十六日。终至八月十五日。日日得受。舍则有一日。即十二月十五日也。受虽三十日不同。舍则唯齐一日。中间日数。渐少可知也。

    随安居日数取满则不得摄闰者。立谓。受功德衣已。即作闰月者。但从安居满日已后。数取五月日。不得摄闰也。

    不以相得者。谓现寒暑相得也。不以激发得者。是激动令他施也。云张家得一段物竟。欲令他施也。作此得物不成作功德衣。言不舍堕作净者应法者。立谓。若犯舍堕衣。不得作。若是说净长衣。得作也。宾云。不舍堕作净者。旧相承解云。谓若曾犯舍堕。今虽作净。亦不堪用。今解不然。谓是不犯舍衣。及余一切作净者。皆得作之。所以知者。以对下文。明非法中。不作净犯舍堕。故知此明如法。即是不犯舍堕及作净也。言五条十隔者。此且举五条为言。余者例知。皆须依法也。言若过是条数者。立谓。即七条九条大衣等也。

    若故烂坏覆死人身到冢取来者。济云。如改葬冢。改换尸上之衣是也。犹如则天死。与大帝合冢。开大帝棺。由石棺盛水银包之。是形白如常不改。其太平公主。别作新衣。尽换除故者。其故者。即是此衣也。注云四分粪扫者则非死人衣者。谓是街衢中拾得者成也。经覆死人衣。则不成作。及曾己受作迦絺那衣不成等者。立谓。去岁将作迦絺那衣竟。今更重将作也。言若揲叶者。立云。即纳衣是上安揲叶也。

    若急施衣时衣成受者。立云。时衣即今夏末。七月十六日已去。赏劳衣是也。今时人作者。尽是言急施衣得作者。若本于非时中。受得此急施衣。若本受时。拟作功德衣者。即不合也。今言得者。谓本受时。无心拟将作。后忽与僧作功德衣故得也。

    僧祇未曾受用作三衣得作者。立谓。此明比丘新作三衣。未曾着用故得作也。若一经身者。即不得也。

    若贪五利故舍五事皆不成者。立明。欲贪五利故受。不为檀越长福心者。不成受也。

    善见七众衣得受者。问上言送功德衣来。即日须受。不得经宿。今言僧尼得为施主。岂非在界内作衣耶。答虽在界内由。未与僧者无过。若将出施作功德衣。即当日须受也。济云。七众衣中。有俗人二众衣。何堪作功德衣者。谓是俗人身上。所著之叠。将裁割而作也。若三衣中随受一二得者。谓俗人将衣来施。随受一衣二衣三衣。皆受作迦絺那衣。不必要具三衣也。若俗人云。将此衣可与守衣人。亦须随于彼意。五众为生亦尔。砺云。准四分三衣中。随上中下。科得一衣作。不须尽作。但以一今作耳。又云。极是三衣得作。若准十诵要是割截僧伽梨成受。若下二衣不成受。伽论减量衣不成受也。上释衣体是非义竟。

    三简人差别者。砺云。若受此衣。约人分别者。要是大僧及尼。下三众以非具足修道人。劳不重故。又无僧伽梨可为故(缘起为僧伽梨重故开也)今何以知。下众非受此衣人。故见论四比丘一沙弥。安居欲竟。为沙弥受戒。得足成五人。受功德衣。新受戒者。亦成受衣。一比丘四沙弥亦尔。明知沙弥无受法。然要是具戒中。约安居者。不安居人不得受。就安居中。要局前安居人。虽是前安。若破安人不得受衣。又约非破安居人。有僧伽梨。虽有伽梨。要在界内。在僧前者成受衣人故。十诵行别住人。不得受衣也。要须五人已上得受。四人已下不得也。四分云不僧前受。

    注谓与欲人者。立云。此明若在中则不成受。谓此与欲人不得五利。又不足僧数也。若有难若无僧伽梨者。立谓。是十三难人不合受功德衣。亦不得五利。深又解云。界中有难不得受功德衣也。策云。若有八难起则。不得受功德衣也。又解。虽是前安居。以夏中有难破夏出界来不成受法。解恐非言。若无僧伽梨不成受者。谓缘起中本为大衣重故。令受功德衣。开其五利。既阙大衣。则不得利。故不成受。余下二衣。阙与不阙。俱非妙也。言而彼在界外者。立明。虽是前安居人。若众僧正受功德衣时。而比丘在界外。此人不得五利也。

    异界僧亦不得受者。立谓。异界人虽来此。为僧作法。而此界人不得受利。十诵诸界僧。欲受衣等者。依捡十诵云。忧波离问佛。诸比丘安居竟。众多僧坊。共结一界。受迦絺那衣。受衣已。舍是大界。舍已。舍迦絺那衣。一切比丘。名舍迦絺那衣耶。答舍者。成舍。不舍者不舍。立云。上明诸异界僧。欲同共受。不知。若为方便得受故。佛令各舍本界共受等也。

    言舍者成舍不舍者依利者。立明。既共受衣竟即解。向者受衣大界更各自别结。各得受五利。若彼界僧。是中自舍成舍。其余界。未旨舍者。不成舍故言依利。学悔沙弥者。即是犯重而学悔人也。犯残摈等。身不清净故。不合受也。

    上辨受衣人竟。已下正明持人。谓知得受不得受了了分明者。立明。持衣人。须具五德。须知破夏。不安居人。无僧伽梨等。不得受。反此得受。故曰知得受不得受也。

    余同轻物分等者。明此衣物一同亡比丘物分处也轻者应分。重者属常住僧。此谓夏末。俗人多得轻重物施僧也。深云。此据时中所得者。故有轻重两属。今时多是七月十五日。得衣物者。但名非时现前。则不问轻重。尽须现前分之。又复若施主。时中将物来施。须问施主心。为施此界前安居人。为通施一化僧尼耶。答言施此界安居者。即名时中现前施。正当今文所明是也。若言弟子通施一切安居人。不问前后者。即名时中僧得施也。要须作羯磨限约。方得分之。上言时现前施者。不须作羯磨。以四义定故。一时定。局七月十六日。二处定。局此界也。三人定。局前安居人也。四法定。直数人相参堕筹分也。古师亦有须作羯磨法。钞主不存也。若施主言持三衣作尽与持衣人者。立明。须随施主意。虽然若有三衣。得随彼意。若是重物。定属常住摄也。

    明了论疏云于初安居时欲受等者。立明。有人于夏中云后若有衣来。我情愿持衣也。僧须量议。此人何似等。若是恶人不得与持也。

    从此已下。正明第四受衣法也。一万六千比丘围绕作者。立谓。以心殷重故。共围绕看作也。捡见论云。法师曰。何以于迦絺那衣。如是殷勤。为佛所赞。故往昔有佛。名莲华如来。有声闻弟子。名须阇多。作迦絺那衣未成。莲华如来。与一万六千比丘围绕。共作迦絺那衣。

    如是五缀等者。此明恐有解散故。须横作四摄。两头作两缀。中央作三缀也。

    上座白言大德僧听今日众僧受功德衣等。引单白是白僧。欲受功德衣。然后即作。差持衣人羯磨。如文可寻。砺问。自恣法中。所以先差次白。此受衣中。何以先白次差。答自恣制作故。先差后白。受衣是开。不受无过。不知受否。故须先白后差。大德僧听此住处僧得可分衣等者。此是羯磨文中。先牒衣根本。是时中赏劳衣。即是现前可分之衣也。以今将为功德衣。故次即牒其事法。故云僧今持此衣。与某甲比丘。某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