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饰宗义记卷第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饰宗义记卷第八本

    嵩岳镇国道场沙门 宾 作

    ●说戒犍度

    广明十五种说戒者。先来破云。若唯略说。可言十五。今既其明心念等三。是故应言广明三种说戒之法。义方周备也。

    文言听说义时不具说文句者。母论第六云。从修多罗。乃至优波提舍。随意所说。佛既听说十二部经。比丘复疑。若欲次第具说文句。文多众大。恐生疲厌。若略撰集好辞要义。不知如何。佛言。听诸比丘。略引经中要言妙辞。直显其义。

    伽论半呗吉罗者。表义不周。名为半呗也。如有三偈叹佛三身。此中所言如来妙色身乃至无比不思议者。叹佛化身也。

    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者。叹佛报身。若色若心皆无穷尽也。一切法常住者。叹佛法身。是一切法之所依正。常住湛然也。今时有人但作一偈。故名半呗也(一切准知)。

    疏云第六若说法人多已下者。律文多作说法人少字也。盖作少字者误也。

    五分十六云。白衣欲散华随意。若落比丘头及衣上。应拂去。落高座上无苦(余如疏引)。

    问所以结戒要待重请等者。谓律序中创请结说。诸戒缘起。举过重请。而今说戒何不重请。即便制之。

    先释第二以是所说宗故者。疏虽已释。更助令明。谓八章中第二章文云。诸大德。我今欲说波罗提木叉者。戒也。

    疏云此是转名释也(处处解说者。诸有漏中。处处离系。即是新杂论中。别别解脱也)。

    文云。自摄持威仪住处。行根面首。集众善法。三昧成就。疏云。此叹木叉生善灭恶有大功德也。前来转名。显防护义。由防护故。生善灭恶(戒是防护义也)。此之两文。释前章中。波罗提木叉戒之言也(疏云。故曰我今欲说等者。疏意引文。证能诠教。亦名木叉)。

    文言。我今当说结当发起。演布开现。反复分别。疏云。正为比丘结说方轨也。

    文言。是故诸大德我今当说戒。疏云。结说有益也。谓佛结其说戒方轨。令说戒师告众当说。前来两文释前章中我今欲说之言也(次释文者。总束疏意以为略义)。

    自摄持威仪住处等者。守摄住持四仪之相。令离七非。而戒即是摄持所依。故云住处(疏云。由法如成者。由戒法而成也)。此之住处。即是行根。亦是面首。谓是集善定庄严之首。

    道括下三者。次下疏中。自释所结三法是也。

    牒结违顺者。牒四夷名。结云已说。复问清净。名为顺也。更云不者。名为违也(此释戒文云。诸大德我已说四夷。乃至是中清净不)。

    下当广释者。如下杂犍度中有五法应和合。以配应来者来等三集也。瞻波等中亦释此义。又此说戒中。初缘制集一处。结说戒堂。又因比丘在房中眠。制白摄众。又因病比丘不来。制与欲等。并是集一处义也。此义亦如一。僧祇二十三云。一切露处坐。申手不相及。一切覆处。不得离见闻处。离者不名受具。(述曰)古来传云。屏不离见闻。露不离申手。即此文也。

    此就远说障者。由戒不净。即不发定。以无定故。圣道不生。故云远也。

    有中之行者。非空无相。断惑之法也。

    文言听歌咏声说戒者。稍引其声。义同歌咏。五分不许。如章所引。故不同此律也。

    文云。布萨日说戒者。旧名布萨。翻为净住。净三藏云。褒洒陀者。褒洒是长养义也。陀是净义也。即是长深也。意明长养善法。净除破戒之过也。

    文中迦宾菟云我常第一清净者。意云。本制说戒。意令离过。我既永断破戒烦恼。故无劳往。五分十六。劫宾那是也。与此律同。若准祇二十七。尊者阿那律不来。诸比丘唤。答言。世尊说清净是布萨。世间清净者我即是。我不去。以是白佛。佛言。汝往唤来。莫用天眼。是长老失肉眼故。涉山险道。极苦乃倒。准此律文。即是罚不听乘神足也。

    准文中结说戒堂。初缘于自然界秉法也。

    彼传释言者。即真谛了论疏也。

    十七种别住者。束为颂曰。

    圆角水山岩  月性围门土  四二尼优墙

    满狂等别住

    了论偈云。及四摩失有五种(翻别住名。及释义如章也。失谓过失。论自释云。一破国土。谓王不许破国土地。结为别住。此结不成。二破僧伽蓝。谓若先是净住。或一切净。或闻边破。此三[园]以结别住。结亦不成。三[园]义如上离衣戒。三别住相。接为一相。谓两界共以一石为相。两边[各]结。此亦不成。若共一山两边结成。由相大故。四别住半过本别住。谓相涉入。五以别住围绕别住。谓不留自然地)。释曰。别住有十七种(谓逐地形有十七异。安标相竟。先结布萨界。次结摄衣界镇之。十七皆尔)。一长圆别住(中间狭长。两头形圆。相去一丈。或五尺地。周币安石。以为标相)。二四角别住(形方四角)。三水波别住(地形细曲。如水细波)。四山别住(以山为限)。五岩别住(用一山岩以为齐限)。六半月别住(形如半月)。七自性别住(练若有山。或水为限)。八围轮别住(先小别住。或三或四。外开一[步]二[步]为自然地。于外别结大界围绕。如铁围山绕四天下)。九一门别住(一边开门。犹如门巷。巷中之地。即是自然。若门穹过。便成两界。但由不过。故号一门)。十方土别住(随方土郭邑。并为一界)。十一四厢别住(屋头相接。周币四厢)。十二二绳别住(郭中结界。僧觅难知。或[复]不肯与欲。开以绳围所欲结处。结处若欲作大小界。须安二标。若不结小。但须一相。绳绕二标。引出郭外。至半由旬。别作小界。亦以绳绕。还作二标。郭中僧尽集外界。先解不离衣界。次解颠狂界。次解尼布萨界。次解比丘布萨界。恐曾结故。先结小界。后结大界。郭内郭外。同时界起。界起除绳。若郭中集。郭外界里亦须与欲。恐破法事。故须掘坏郭外界地。或种棘刺。不令僧入。二绳相连。因以为号)。十三比丘尼别住(为尼结故。又解。尼寄僧界。作羯磨时。须白比丘僧。听方得。尼于僧界。若自结界。后若作法。不须复白)。十四优婆塞别住(僧为作羯磨结也。若无此结。优婆塞来此中受利。受八戒布萨。须取余处优婆塞欲。若有此界。即不须也)。十五篱墙别住(以篱墙为齐限)。十六满圆别住(形如镜面也)。十七癫狂别住(癫狂比丘不可制录。僧作羯磨。若不在众。要在界中。若其出界。僧作羯磨。僧即得罪。故狂至处接[界]结。令作法时。狂在界中。真谛云。此不可解。此人在界。不与僧欲。云僧得罪。何容出界。反得罪耶。又界接不应[故])。已上粗者并是论文。注并依彼疏义作也。

    余二小界者。难说戒生善也。难自恣灭恶也(难说结文云。大德僧听。今有尔许比丘集。若僧时到。难恣结文云。大德僧听。诸比丘座处已满。齐如是比丘坐处。若僧时到)。立四大界名。章中太繁。应言人法二同界。法食二同界。法食别界。法别食同界好也。

    受戒结小界者(难受戒结文云。大德僧听。此僧集一处结小界。若僧时到)。

    是非如常辨者。受戒事大意欲不用也。

    十律优波问者。彼二十二。诸比丘于无僧坊聚落中。初作僧坊(等无优婆问之言也)。

    祇律八树间者。彼律第八云。五肘弓量。十弓种一庵波罗树。齐七庵波罗树。相去尔所羯磨者。名善作羯磨。虽异众相见。无别众罪。章云八树者。盖以此律衣界八树。欲令会同。彼文既明。不得辄会。南山即以七树计之。尺八为肘。弓有九尺。六尺为步。即一步半。七树总有三十二弓。合有六十三步。不须依章中计也。三千步十里。六百步二里也。

    见论兰若界者。彼第十七。即是有难集僧。如上房戒已辨其义。

    一盘陀罗。五十尺四寸也。章云。令有三百五十二尺八寸者。三百尺为五十步。复以四十八尺。为八步余。有四尺八寸也。

    见论亦然者。彼第十七云。一切江河水不得结界。水中自然界者。若掷水若掷沙已外(此等水中唯是依自然集也)。

    标宽界狭者。谓虽标宽。集僧容狭。以其自然与标差立。谓百里标。但七树集。或十步标。而七树集也。今详。标宽界狭。计亦必须尽标集之。谓秉结法将成之时。标中有僧。理成别众。碍法不起。犹如遮难碍戒不生之类也。

    众同之本者。制不别众。名为众同也。

    不碍僧事者。既了分齐。便晓应集也。

    文言当打犍槌者。章云此云打磬者。义言也。净三藏云。梵云犍椎。此无正翻。以义为名。鸣槌打木。或犍椎者。所打木也。辨其形者。如捣练杵。长五六尺。轻鸣木位。尽饰两头。别为木棒。可长一尺。柄细头粗。至鸣槌时。授事左手。于自面前。横执长杵中间细处。右手执棒。向外打之(授事旧名维那也)。然其打法。创疏而轻。渐急而重。将欲了时。渐细渐没。名为一通。如是至三。名曰三通。于最后通。声没之次。大打三下。或二或一。以表声绝。其三二一。使令常定。勿数改之。疏云如威仪经说者。彼经下卷云。犍槌有五事。一常会。二旦食。三昼食。四暮投盘(盖收盘器)。五一切非时。复有七法。(乃至)第七呼私儿(盖呼净人小儿。而译时胡语不正。笔受者谬抄)。南山虽引。而不能释。又经云常会时者。先须从小稍至大大。击二十下。稍小小复十下。大三下。此即同净三藏说。今详。永前不依彼经。而而立义云。初三下者。名警众钟。谓警徒众整理衣服。次长打者。名引众钟。谓引众赴也。覆生槌者。名静众钟。赴集已嘿然静坐也。钟声既绝。方为法事。昔西京东禅定寺。有僧名智兴。每以殷勤净心扣击。后感鬼神遗绢三十疋。

    打三通者。相传释云。从小至大。绝而复打三大下是也。准于长打之中。自具三通也。广如南山僧图辨。且为此法。实非教文也。

    初文义四者。次下疏云。先加三义。故成四也。

    结而后开者。结大界后。开戒场也。

    除内地者。戒场之外。留自然地。由在大界内相之内。故名内地也。

    此集十八十二者。此犍度上文中。有十八相。如彼文云。若空处若树下若山若谷岩窟。寻彼文中。有十八个若字。是也。十二者。即此文云。东方有山称山等。十二也。

    三十秤者一秤十五斤。合四百五十斤也(才可方圆三尺许)除漫石者。平漫小石也。

    见论十七云。路界者。入田路。向井取水路。向河取水路。穷路。皆不得作界(章云乃至者。以隔入田等路故也)。穷路者。三步五步。其路即绝。是也。

    蚁封者。吴地多饶。大者如冢。

    十律二十八相者。彼云。若垣(垣墙也)。若林。若树。若山。若石。若道。若河。若池。

    水波别住等者。等取余十六也。

    义言自然界相应于圆取者。今为图样。以示未悟。今约六十三步为法也。南北通计。即有两个六十三步。东西等各尔。

    (前言三重标者。即戒场外相为一标。大界内相为一标。大界外相为一标。即合成三。章云。圆取七十三步。今为六十三步。谓僧坐处四面。去身。各六十三。两边通计即一百二十六步。即上朱圆是也。自此之外。虽有异僧。不破法事。然僧先集戒场结时。亦须四面各六十三。此图且辨安置处所。勿谓即但尔集僧不可分聚。既此已明。余兰若等。各随应准。若在空迥。圆取如前。若近他界。不须圆取。以其他界不须集故。章中虽遣先结大界。今时行事必先结小。不得依疏固执不改。后当更辨)。

    五分母论皆先结戒场者。五分十六云。结戒坛已。更结僧坊界。母论第二云。结界法。先结小界。后结大界。五百问云。或先结大界。后结戒场。于中受戒如卑所云(罗什指??摩罗叉也。此是罗什本事之师也)。恐无所获。然云其先不知。同于未制。赖通此路。可有侥幸。(述曰)诸文既尔。必须先结戒场也。

    正明唱相者。结戒场法。虽在后文。及论行事。须先结小。故今且辨唱戒场相。先须集僧。坐戒场内。应一比丘性明了者。往往临事。始复回换。极不生善。应打木合掌立唱言。大德僧听。我旧住比丘。为僧唱四方小戒场相。从此东南角石。南面东角。寻绳西下。至西南角石。西面南角。从此寻绳此下。至西北角石。北面西角。从东下。傍小墙内面。至东北内角。从此傍墙南下。至东南角石。东面南角。此是戒场外相一周说(三说。崇云一说。今且依旧。然戒场门。随屈曲等。住情除之)。次作结戒场羯磨。如后文辨。次唱大界相。须僧集在大界标中。若老病者留在戒场。即是异界。不破法事。章云。先唱外相次唱内相。诸家皆尔。但南山云。先唱内相。理亦无在。然先唱外。其理稍长。标内是界。其相显故。应云大德僧听。我旧住比丘。为僧唱四方大界相。先唱外相。从此寺大院墙东南外角。傍墙西下。至大门东颊土外楞。随屈曲出。至门东颊木内楞。寻门限内楞西。至门西颊木内楞。从此随屈曲出。至门西颊土外楞。从此傍墙西下。至西南外角。从此傍墙北下。至西北外角。从此傍墙东下。至东北外角。从此傍墙南下。还至东南外角。此是大界外相。次唱内相。从此小墙东南外角。穿小墙西出。傍大院墙内面西。至西南内角。从此傍墙北出。穿小墙。至小墙西北外角。从此傍小墙东下。至小墙东北外角。从此傍墙南下。还至小墙东南外角。此是大界内相。此为内相。彼为外相。此是大界内外相一周说(三说。南山云。内相三周。外相三周。各各别唱亦得)。唱相之法。有门有巷。或诸屈曲。宜未唱前。僧共看之。为僧具说。如是诸相诸物既多。恐成杂乱。僧共筹宜各立名字。务在分明。令僧易识。又若墙外为界外相。唱至门时。除去屈曲者。此意虑恐作羯磨时。有僧至门。若不除去。即是界内。便成别众也。傥取墙内。为外相者。至门亦须除去屈曲。虑恐夏中僧早出。门下待明。傥误入中。即成界外。天明破夏也。又作法明病人与欲后游门下。还复却来。既曾出界。便是失欲。僧法便破。故并须除。复有议言。取寺大墙外面为相。傥有比丘。来坐墙上。即是界内。恐破法事。故取大墙内面者好也。

    白中四句者。一告众来听。二牒因起。三作法时至劝众详忍。四举其所作结成白辞。

    恐滥为别者。滥为别人也(结界本为僧故)。

    依一文者。今行事并不牒名也。

    对二住处者。对食法二同界也(食法二同结文云。大德僧听。如所说界相。若僧时到等。于此处彼处。结同一利养同一说戒。白如是)。

    异界制同者。制唤戒场也。

    所以可知者。叛说戒得罪。故制令唤。羯磨反此也。今详。亦可说戒即含同一羯磨。羯磨不含同一说戒。此亦善通。后称事难。若尔恐云何通。答如章。滥常恣者。滥十二月常须也。

    称事与欲者。且如与人作呵责羯磨。与欲人言。大德僧听。我比丘某甲。呵责羯磨与欲。

    先后不同者。结界之中。先言于此四方相内结大界。次方称事云。同一说戒等。若与欲中。必先称事云。为其因缘某僧事。次方云与欲清净。此中意说。称事结界在后。称事与欲在与欲前。故不相类。今详。说戒虽是称事。和合之义。与余法同。称事与欲本心乖别。故简余法定不成就。又称事与欲。但为一集。岂可亦令一度说戒一度结界耶。又称事与欲。佛制得罪。岂可称事结界佛制罪耶。

    见论十七。水荡成坑。如章所引。此门意辨。结界之地。为有无表相续起不。疏云今解不尔者。凡言无表。是身语业。岂得无情成就无表。若尔善见云何会释。答此是制限之内。非谓后起。

    如衣药钵等者。物体之上。虽无无表。其作法人身中亦起。持戒无无表。其作无表。结界亦尔。类此应知。

    水荡成坑窟树等者。成坑如前已引。又见论十七云。若有石山。上广下小。于上结界。若有比丘。在下不妨(此据当结界时。界依实地而起。故僧在下。非是界中)。又若结界已。水穿地为孔。不坏界相(谓不失界)。神通比丘在窟里空中住。或在地下。不得别作法(空中计理。亦应无界。然由四面及以上下。实处是界。还是标中。故破法事。此即不同露地空中四面及上皆无界。故破法事)。若戒场上有大树枝出界外。比丘在上。妨作法事。应唤下。若神足比丘在露地虚空中。不妨法事(若衣角拄地。应唤下)。章云高下等者。树上为高。地下为下。窟里空中或浅或深。文殊问经亲捡无文。然五百问云。问大僧尽行。唯有沙弥在。界为在不。答但有一清信士。界便不坏。况复沙弥。尽无一宿界坏。(述曰。以问字同。遂疏主错引也)。若准见论。即似不失者。前引文言。知其处所。竖柱为阁。即似曾经人绝也。

    治故伽蓝等者。下药法文云。时诸比丘。不知何处是净地。佛言应结。若疑先有净地。应解然结。尔时比丘治故僧伽蓝。不知为得作净地不。佛言得作(已上具足谨依文字)。崇云。古旧诸师并皆错用。下文疑有净处。即无故言。有故言处。不知为得作净地不。佛言得作。此当部文。尚自错用。况他部文。而能具委。拾遗云。然正文中。疑有净处。即无故言。广说乃至佛言得作。既故令结。明界已无。如何妄引。证成不失。今详。既云不知何处是净地。明知此处曾已绝人。足显故蓝。何须局执。又故蓝中比丘不知得作净不。佛直判云。得作净地。故知故蓝之中。界法不失。以凭界法。方听结净故也(若言由有愚教[得]人。是故不知何处是净者。何理得知彼宗释正。我宗释非)。更有别破。如破迷说。此不繁述。

    法灭尽经云四僧事缘者。此辨戒场。理无自恣。

    文言五比丘事起者。但据边方受戒事也。然戒场法。如善见第八云。极小容二十一人。净三藏云。其量才可丈余。若其更宽。集僧难故。本梵音云曼荼罗。译为坛场。或云屈达里迦四磨。译为小界。当今五天现制此法。方可丈余。一丈之外。周币垒砖。可二三重。宽四五尺。以石灰泥。拟充人坐。围砖之外。接次垒砖。高二三丈。厚可尺五。作墙围之。而于坛中安制底(此云聚相也。谓垒砖石以为高相也。即佛塔是也)。高一丈许。中安设利。即是其仪。其开门处。取便而作。上代僧祐律师。垒作方坛。事蓝黄服。住住有人。冲习其法。事令屏除。恐为非法之序也。五分十六云。告诸比丘。听将欲受戒者。着戒坛外眼见耳不闻处。请十众在戒坛上。单白差教师往教。教竟应还。(述曰)准此。界外问遮难亦得也戒场无兴不为无住处者。善见第八。问曰。何谓为难房。答曰。有势力王。于他戒场立作。故名难房。应向住者言。莫于此作房。(乃至)故作不正。证至三犹不正。若众多比丘有惭愧者。剔坏此房。唯置佛殿及菩提树。(述曰)故知戒场无不为住也。

    释同大界者。前释大界云。说戒具二。同谓同界异界。并制同故也。羯磨但有同界同。不制异界唤。故不须言同一羯磨。今结戒场既疑羯磨。所以不言同一羯磨也。

    余三及戒场文并略无者。谓食法二同等三及戒场。并无解文也。

    大界牒时到下文解之者。前结法中。时到已下。置其同一等言。今此解中。时到之前。牒同一等。准知戒场亦如此。

    须解不须解者。通辨一切须解义也。

    两卷羯磨者。古羯磨本。题云三藏法师集者。是也。

    初文有四者。一结法食二同。二结同食别。三结法别食同。四举初二同。解为二别(谓举初法食二同界。今欲解为法食[三]别也)须结意等者。等取释名也。且须意者。一处有食无说戒师。一有戒师而无有食。两处相须。故结二同也。

    释名者。共法共食。名曰二同。余类此释。文亦有四者。大科既四。今是子科。四数既同。故云亦也。

    结法亦四等者。前结大界。科为四文。一差唱相人。二正唱相。三差秉法人。四正秉法。今此亦尔。同前以说者。一举昔为二别。二显欲今同等如前。

    文言守护住处者。作法之时。欲得不集也。

    次下二结类亦应尔者。谓法同食别。及法别食同。类初法食二同。亦应解为二别。而文略无解法也。

    其文亦四者。一举初二同。二时诸比丘下显欲今别。三佛言已下解前昔同。四随彼已下开今别结。因辨结窃寻古来行事之家。蓝大界小及一寺中。结多界者。从置食界取食将至界外蓝。内及至寺中别界之内。皆言犯盗。今详不然。事缘一寺。义同一家。岂由界隔。便为局碍。且如食同法界者。不解旧界。直结食同。故知不由界体局食。而论法同食别界者。须解旧界。更结法同。故知结界本意。为法不为食也。以此推求。故知不犯。若言决定界局食者。傥有两寺。同结一界。即应食通。若许通者。反招盗罪。

    此或可尔者。今详不然。理应开其如法四人。密出界外。疾疾结之。论其集僧。还依常则也。若其多人一时俱去。恶人便觉故也。

    触不成触等者。等取恶心解他净地。不成解净也。恶止触食。不成恶触。不知标处。遮不成遮(今取不成为同喻。若将恶心为同喻者。应许界内恶心遮说。不成遮耶)。

    减却一法寄下遮中者。下遮犍度。闻有异界喜斗比丘。欲来至此。佛开减作二三布萨。若应十五日说戒。减位十四日。若应十四。减作十三。若今日来。应疾布萨。若已入界。应具洗浴令其洗浴。旧住比丘。密出界外。作布萨事。若不尔者。佛开却作布萨。应作单白。从白月至黑月。若待不去。作第二白。若故待不去。应知法强与和合。

    大小分别可知。十四日是小。十五日为大。

    须作二数法者。上久黑月数法染使黑。白月数法染使白也。祇律二十七。如章所言。若有者香汁洒地等者。谓若有客皆比丘也。

    义通二界者。自然界中。但得对手作布萨事。不得诵戒也。

    具戒位三者。僧位诵戒。众多及一人。并不诵戒。章中不分其相也。

    僧中四别。诵十人二十人四人五人也。

    心念等。但得名布萨。不得名说戒也(章中不分别)。

    故唯单白者。以制作故。事是易和。单白即得也。

    自恣亦尔者。僧恣差人三说名广。再说一说名之为略。四人已下唯对手恣。更不论略也。

    不依前准者。不须准前四门中辨也。

    章云一一如常可知。又下云废立可知者。应先鸣钟。人人各说闻钟偈。如增一含二十三云。降伏魔力怨。除结无有余。露地击犍椎。比丘闻当集。诸欲闻法人。度流生死海。闻此妙响音。尽当运集此。次诸比丘摄持威仪。徐步进堂。礼佛恭敬。胡跪合掌。口说偈言。持戒清净如满月。身口皎洁无瑕秽。大众和合无违诤。尔乃可得同布萨。说此偈已。依次端坐。然其堂中。先须洒扫。及敷净席。香炉筹案。高座灯烛。肃然可观。着一年少。拟令秉白。又令三五年少比丘。或复沙弥。助办所须。各具威仪。无令杂乱。维那先取净水澡手。付与余人。令行与僧。受净水时。各说偈言。八功德水净诸尘。灌掌去塔心无染。执持禁戒无缺犯。一切众生亦如是。应一人执净巾。左手执上。右手持下。授与众僧。后香汤巾亦尔。维那又以香汤洗手。次持香水。至上座前。灌上座掌。付筹令浴。各说偈言。罗汉圣僧集。凡夫众和合。香汤浴净筹。布萨度众生。若上座不能浴者。维那自浴筹已。余有香水。令余人行与僧。僧受香汤。各说偈言。香水熏沐浴诸垢。法身具足五分充。般若圆照解脱满。众生同会法界融。行巾准上。然水及汤本拟灌掌。勿用漱口。其维那浴筹既竟。至打静槌边。左手执筹。右手捉槌。其柄亦须先用净香二水浴之令净。打一下。口唱云。大德僧听。众中谁小。小者收护(三说。收摄金护。故云然也。又云)。并供养收筹(准前收护。已具其义。行来既久。故不废之)。又打一下。唱云。大德僧听。外清净大沙门入(三说。有言。此是唤宾头卢。然准律中。怨人不应集。及唤戒场上僧。不局贤圣)。有人此中更加一白。未受具戒者出。四分戒序。戒师自驱。不劳维那。妄令先出。若或有人诵余部戒。维那驱出。斯即不爽。以余部戒本无驱出文。故须维那先白驱出。又有人言。不清净者出。此亦然。戒本文中自有三问故也。又打静云。大德僧听。众中小者已收护。外清净大沙门已入。内外寂静无诸难事。堪可行筹。广作布萨。僧当一心念作布萨。我比丘某甲。为布萨故行筹。愿上中下坐。各次第如法筹(如法受筹之言。三说)。并受嘱授人筹。作此唱已。来至僧前。从上次第。胡跪授之。上座亦即偏袒右肩。胡跪合掌。余僧一时随上坐仪式。然取筹时。捉筹顶戴。各说偈言。金刚无碍解脱筹。难得难遇如金果。我今顶戴欢喜受。一切众生亦如是。后收筹人。随至僧前。胡跪承接。其还筹者。以手还筹。口说偈言。具足清净受此筹。具足清净还此筹。坚固喜舍无缺犯。一切众生亦如是。既还筹讫。恐久疲极。各听复坐。如是展转。尽于大僧。既收得筹。至上座所。胡跪授与。令上座数。祇三十四云。香汤洗舍罗已。行应一人行。一人收。不得覆头覆肩行筹。应脱革屣。偏袒右肩。受筹人亦如是。先行具足人筹。然后行沙弥等。行已应白。尔许受具足人。尔许沙弥。令有尔许人。五分十六云。不知谁行。佛言。使下座比丘行。若不知行。应取知者。有比丘便掷筹与僧。佛言。应手授。收已不数。数已不唱。佛言。收已应数。数已应唱。唱云比丘若干。沙弥若干。出家合若干。维那复打静云。大德僧听。次行沙弥筹(三说。巡僧遍行。口唱云沙弥筹。恐有大僧受沙弥嘱。故须遍行)。行收既讫。还付数知。维那自来。胡跪取数。上坐告知。复还打静。唱言。大德僧听。此一住处一布萨。大僧若干人。沙弥若干人。都合若干人。清净出家和合布萨。上顺佛教。中报四恩。下为含识。各诵经中清净妙偈。偈云。清净如满月。清净得布萨。身口业清净。是乃应布萨(出祗律二十六卷)。维那次来至上座前礼。胡跪合掌。请云。今白月十五日。众僧和合。大德慈悲。为众诵戒。上座答云好。维那即唱。唱法如常。若不堪者。告云。此说戒事。某甲应作。但为老病。气力不堪。应请次座。维那次第请二三人。若并辞者。还上座前。白言。次座已下并辞不堪。取上座进止。上座告言。任差能者。维那还打静云。大德僧听。僧差律师某甲。为众诵戒。梵音某甲。律师升高座。受请者礼佛已。胡跪白言。比丘某甲稽首和南。敬白大众。僧差诵戒。恐有错误。愿同诵者指授。一礼便起。徐徐升座。次为梵呗。如常可知。次诵戒人。驱沙弥出。沙弥对僧。说十数竟。还房作业。不劳诸师浪??异端。祇二十三。因有贼住。便以十数。试验是非。十数者。即是十种增数法门。亦无次第也。

    所言欲者悕须之名者。不然。此中欲者。欲乐忍可也。故伽论云。乐随喜共同也。梵云阐陀阿路者耶弭(阐陀此云欲也。阿路者。此云说也。耶弭。此云我也。谓我说欲也)。谓作法时。乐欲忍可也。梵云伊(上声呼之)。此云欲也。此即悕须之欲也。梵云迦(去声呼之)摩。此云欲也。此五欲之欲也。梵音各别。其义亦殊也。然所应法。其唯百四十四。或有疏云。其唯百一。今详。百四十四者。意说结界无欲法故也。此义不然。疏主羯磨疏中。自列一百四十五番羯磨。于中结界大小成八。何因但除一番羯磨。故应说言。然所应法。其唯百三十六也。上下疏文。数有此失。准此应知。又更义推。行覆藏六夜时。容来白者。理不集僧。若布萨时白。及六夜时。日日白僧。理亦应须索欲问和。此白虽非羯磨法摄。然亦须欲也。

    已下二位无欲法者。谓对首心念二位也。

    一百四十四位三者。单白白二白四三也。有疏云。一白位三也。

    羯磨通三者。说恣之中。并有羯磨。并有羯磨。故为三也。

    净恣二局者。说戒不得与自恣。自恣不得与清净也。

    谓前二僧所秉当行者。说恣二法。佛制常行也。

    随其前事要有所须者。随其说恣。乃至六年杖囊等。一切法事。有须作者。皆开与欲也。

    若须不须并是义兼开制者。谓于须中及不须中。并开与欲。及制不与欲也(不与欲犯提故)。

    若破戒等事咸悉不成者。前人自犯妄语。然僧作法得成。由前人心不违僧故也(其理决然)。

    有恒无恒者。恒即是常也。谓说恣是常行也。所余法名无恒也。

    各对五说者。说戒与恣。恣与清净。并不成也。

    亦非二十三人僧尼五说足不足故者。谓前既言二具非下三。理应僧尼并成能与。何故今言二十三耶。以其二十三中。尼等四众并在其数。是则准僧。是能与人。岂不违前二具皆成能与也。故今释云。前言二具。意说当众。今言二十三者。其中尼众圣僧不足。故非能与。尼作法时。反此应说。故云五说也。

    但二十三除别住等五者。意说之数。除二十八。今与欲中。但二十三。体非能与也。尼等四众。是异众故。举摈五人。及十三难。体非僧故。所为人者。自身至僧。明非能与。由斯约体。并非能与。其别住等。体是净僧。是故约体。并成能与。于中差别有其三类。一者神足于场傥来入界。即成能与。二者隐没离见闻。定成能与。三者别住。若申手外。定成能与。若在界外。容来入界。而成能与也。寻疏审观。足晓斯意。下瞻波中。二十八人。体不足数。束为颂曰。余举灭难为(即二十三也)。神隐离别场(此五兼上即二十八)。

    四僧阶差相望有摄者。此有二义。一据相辨义者。上能办下。是故二十人僧具摄四僧之欲。十人僧中摄三僧欲。五人四人准此应知。下不办上。是故四人摄净。不摄恣等。五人摄恣受。不摄出罪等。十人唯摄受。不摄出罪。二十唯摄出罪。第二据用分别者。二十有出罪之用。以恣受等不假此故。十有受戒之用。以说恣等不假此故。五人四人准此应知。由此义故。望有边说之为摄。望不假边说为不摄也。二十七人。颂曰。命过余行罢。入外道别部。戒场明相出。难举灭神闻。章云余专约人者。二十人也。颂曰。命罢难举灭(举分三举)。足数约体者。有人言。此释不然。若不自言者。与欲足数。皆得成就。若自言者。不成足欲。今详。足数约体。理决应尔。以体不净。和合之义不生故也(数有此言。宜还依旧)如道远结界等者。意难古师。离与欲人。见开即失。故今难言。如上文中。道远结界。十五日布萨。十四日先往。不得受欲者。但以下文云。更无方便可得宿受欲。故上文云。不得受欲。傥若不宿。理亦听与。既远与欲。明知已离与欲之人见闻之外。故不得言离与欲人见闻即失。古师作不送欲意离见闻失者。彼又解。离见闻有四种。一隐没。二到出。三隔障。四远坐。初受时离病人见闻。至中路离同伴见闻。此二但有隐没一种。至僧中时。具有四种(后文云。若至中道。若至僧中。亦如是。随配应知)。今师若以神足为难。理恐不然。神足异界。故不问心。今离见闻。不妨同界。何得相类。然详此释。亦有斯理。今师正解。如疏应知。崇云。离见闻者。唯局与时。语受不得离见闻故。中道僧中。设离常道。欲亦不失。持欲既是使命往来。岂可离道即今失欲。若尔何故文言亦如是。答理实合除。且总望前。故言亦如是。又解。三位皆对受明。初受既尔。中道僧中。类亦如是。省过顺文。此释最胜。古师言离见闻有四者。亦不然。今详。若常道迳过诸处决定失欲。如上食前食后诣余家戒云。若比丘嘱授欲诣村。而中道还。或不至所嘱处。乃更诣余家。或嘱至白衣家。乃至库藏处。及聚落边房。若尼蓝中。或即白衣家还出。并失前嘱授。应更嘱授。嘱授小事。尚此多失。况今持欲。宁得迳而离常道也。律摄之中。登双踏道。尚自失欲。故知甚难(登双者。越登两级也)。

    一成二不成。下文云。有三种狂痴。一者说戒时忆不忆成不。二者忆说戒而来。三者不忆说戒不来(初三不成持欲。第二成。疏主是义准释也)。

    二十一人此彼俱同者。颂曰。场难举灭神及闻(七言也)式叉等二者。等取沙弥尼也。

    别住等二者。等取隐没也。

    休道可知者。准同命终(谓若来集。即非休道。若是休道。即无集义)。

    入外道等二者。等取入别部也(由不据往来故。若其来集。即非入道等也)一解此谓覆鄣处作法者。即是隔障隐没也。

    与欲者多集五分病人不能与欲等者。意欲证成病多出界等文。

    一准前说者。文还为四(初至如是善)。病轻与欲(次不能下)。扶将赴集(次时诸下)。病增围绕(次若有下)。病多出界。初文复三。初有缘须集。次时有已下举缘启佛。三佛言下开与清净。于中复三。初与成不成。次持成不成。三说成不成。与中复三。初闻与。二若说下列其五种。三若不下反上不成。

    僧家所作者。意说清净。应僧常行。亦非称事。祇二十七云。布萨时。与欲者多。集者少。又与欲比丘与集者等。白佛。佛言。意从今不能与欲者多及等。作布萨者越。应集者多表无别过者。如前已引祇律覆处不离见闻等也。

    文云第二比丘代说者。若准五分十九。若忘应傍人授。三忘应更差人续次诵。然祇二十七云。诵时忘者。余人得授。若令诵作布萨越。不同五分及此律也。彼律又云。从今日后。不能逆诵。若诵时忘失者。得还补。逆诵者越(谓故作心逆者越)。又云。转与欲不名与欲。不同此律也。若准母论第八云。七相应法者。取欲者语一人。如是展转语第七人。皆得所欲。取欲清净。是名七相应法。准此转欲得至第七。祇律又云。布萨日若黑风雨。若火若贼。诸比丘尽惊散。不名持欲到僧中。若一人在。是名到僧。

    广而直说者。意简为我说欲等四也。

    不即破夏者。相传云不然。理应破夏。不同欲法也。

    七个余缘者。又中前四各有若字。后三各有或字(然覆不[同]有两是难。无两非难。故合为一也)。

    文云布萨多夜已久者。谓有罪者半月忏悔。增长戒根。忏罪既多。故夜已久。准下自恣法云。若布施夜过多。相传释言。谓施主施时。为咒愿多。今详。如五分十九云。若说法论议。若多偈布施。不容说戒。皆听至明日布萨。与此律意同也。

    偏举下四者。前七个余。统中下之四种。并是夜久。恐犯经宿。即须略说也。

    广诵戒毗尼者。一卷戒也。五分十六。五种说戒。序至三十舍堕已。言余僧所常闻(余如章中。言不同者。彼但一五。此有三五。此律初五中第三。诵至十三。彼律第三诵至二不定也)。

    尼但二五者。一序。二至八事。三至十七残。四至三十五单提。第二五至八提舍尼。准知。

    若更诵本语越者。祇二十七云。诸比丘作布萨时。说至波逸提。截己破已挽出已。波逸提。当诵时贼成。诵人嘿然。贼立须臾便出。复重诵。如是至三。贼作是念。此恶沙门作是说。正当截我破我挽我等耳。便入打诸比丘。佛言。若更诵本语越。五分十八云。听诸比丘。遥与作狂白二羯磨(本为不集故应遥作)。

    有心乞领者不解等者。犹是古师义也。

    如离衣六年。即不须解。舍戒即是有心而解也。无心之中。如灭摈法。阐陀二白诸谏等。亦不须解。七法治人等须解也。

    类前难提者。学悔不得重作也。

    文言众有不净乃至无有此理也者。五分二十八。十律三十三并云。佛若不清净众中说戒者。头破七分。祇二十七。阇王作布萨堂。种种严饰。作金莲华鍱。僧坐后等。略如章别。今详。此中制自言治。与下僧八。八种恶马。并三十八奇。并是连环。同是一事。即此比丘当时即作恶马治也。

    然结集者。集之不次也(准此恶马治人准是犯重之者。古人浪释。下当更辨)。

    文言其人及所诣处非者。其人者伴也。举伴以取处非。故置及言也。亦有律文。具足八句。怛钵那。或为叹波那。此云乳粥。音义云。此云麨也。

    忏悔发露法者。识者忏。疑者发也。

    解惑对治同异者。谓忏中对治。与解惑中对治。辨同异也。

    所作事业虽谢在往者。加行已息也。

    立对治道者。即以忏法为能治道也。

    兴善罚恶称之为忏等者。今三藏云。梵云痾钵底钵喇底提舍那。痾钵底者。此之罪过也。钵喇底提舍那。即是对他说也。说己之非。冀令清净。旧云忏悔。非关说罪。忏摩西音。此当忍义。悔是东语。追悔为名。悔之与忍。迥不相干。若依梵本。诸除罪时。应云至心说罪。西国若有身误相触。大者垂手抚身。小者虔恭执??。口云忏摩。意是请忍。愿勿嗔责。律中就他致谢。即说忏摩之言。必若自己陈罪。乃云提舍那矣。虽可习倍久岁。而事须依梵本。今详。名言通得意之路意。既无求灭罪。亦可义通也。

    现生后三报等者。婆沙百一十四。广释其相。一者顺现法受业(旧名现报业)。谓若业此生造作增长。则于此生。受异熟果。是名顺现法受业。二者顺次生受业(旧名生报业)。谓若业此生造作增长。于第二生。受异熟果。是名顺次生受业。三者顺后次受业(旧名后报业)。谓若业此生造作增长。随第三生或第四。或复过此。受异熟果。是名顺后次受业。问诸顺现法受业。定于现法受耶。顺生顺后。为问亦尔。譬喻者说。此不决定。以一切业皆可转故。乃至无间业亦可转。彼作是说。诸顺现法受业不定。于现法中。受异熟果。若受者定。定于现法非余。故名顺现法受业。顺生顺后所说亦尔。阿毗达摩诸论师言。诸顺现法受业。定于现法中。受异熟果。故名顺现法受业(余二亦尔)。更有三释。皆显有不定义。恐繁不录。今此章中。同譬喻论师释也。

    言时定者。若受决于三时随应。故名时定。

    报不定者。未受之间。容可改易故也。

    必感善报亦在至时者。即生报也。

    萨婆多性有成就者。成就即是得之异名。不相应行以之为体。谓此恶业若表无表。常起得得。成就在身也。

    昙无德为因成就者。成论宗中。得无实体。亦许假说。然无表性。即是实有善恶无表。是罪福性。必有实体。如彼论第九无作品。广成立也。斥似大乘熏成种子义也。

    忏是有中之业者。谓非无满空慧永断烦恼也。

    解则不尔者。如有漏慧。九地别断。一一地中。分为九品。下解是劣。上惑是粗。粗故易断。还用劣道。以无漏慧。断九地中修道烦恼。义亦同尔。余八品广说应知。

    微惑曀理深者。最微者即是下下品惑也。

    大乘实相等者。即真如观也(此以观行灭也)。或能决心发露。即是依大乘事中灭也。

    是以论云者。即十住毗婆沙第四卷也(三三者。身等三业三报。及自作教他随喜也)。准十住毗婆沙。但有五门。谓今晨朝十方无量佛所知无不尽等。是也。今时加发愿者。计理即上随喜回向。已成发愿。无劳更作也。

    即忏文中有之者。如言发露诸黑恶。及决定毗尼经。礼三十五佛忏云。所作众罪不自觉知等。是也。

    对大具五者。一偏露。二脱履。三向礼。四??跪。五合掌也。

    下当具说者。次下释文即明也。

    多身修道者。谓佛要经三无数劫。积集万行也。

    一形交证者。谓据一形容从见道。至证极果。不同大乘第二僧祇即入见道。然声闻极少。犹迳三生。第一生中种解脱分善根。第二生中令其成就。或起顺决择分。第三生中能入见道。或至尽漏。诸到究竟声闻。如舍利子等。六十劫修也(如上初卷记辨)。

    及以兰等咸同此法者。多论第九云。四悔过法。一说悔过。此云三说。故知不是。提舍已下亦可部别。不得将多论释此也。

    五分白二差者。但欲辨其不同。然自此律。但口差二三人。诸比丘忏也。

    第二说戒时作白忏悔发露者。谓识者忏悔。疑者发露也。就识中。有古师云。此忏罪灭。今者准文。白已当忏。盖谓后时当忏悔也。今三藏律摄中。令后忏悔也。又此白法。众僧都集。无与欲者。人须同犯。除去四夷。了了识相。方可作白。若有与欲。与欲之人必言清净。若信清净。僧应就忏。不合作白。不信者须唤须举。以其有犯。不合同说。不得妄白。今有时人。罪离疑忘。与欲非一。共行此白。望得灭罪。甚为非理也。

    定知己等有罪者。余僧也。

    事等无罪者。且据于有一向谓无。作此初释也。若望谓轻。或复及此。亦是不识。如疏后解。

    不识罪名者。章中释意。如燃火等。自虽了知有燃火事。而心一向谓为无罪。或心一向谓是吉罗。故章释云不知何罪。或有坏地等者。且如生地而露燃者。亦即坏地。又坏生种。容有自煮。而彼迷心。云我犯燃。何处更别有坏地等。是不识名也。

    体状者。表无表体。或性遮等也。

    多小者。即迷自体头数多少。及此从生覆藏嘿妄等也。今详。亦可不识名者。于有谓无。或轻谓重。

    不识相者。如犯屏听。自谓两舌。假根谤他。谓为无根。与女同宿。谓为未具同宿等。是也(章中所释恐不当理)。

    此对执情者。如露燃时。一云。别者坏地之罪。一即执无也。

    彼据无诤者。指戒本中。强与波利婆沙。为伏难也。释意云。虽身心自忏。但望出罪。不肯行覆。故须强与。

    说戒日同不同等者。日同容来。

    亦有少等多不同。亦有少等多也。

    界里蓝外者。意说界大蓝小故也。

    应从不从者。且如旧比丘十五日。客比丘十四日。十四日客来少或等。制从旧人十五日说也。

    正以知来为异者。谓知决来。然而不待。速作说戒。不同第二十二正说之时总然来也。

    三个十二中初十二。颂曰。十四客少等。制从旧十五。客多求旧和。不和出界说(初三句[意])。十五客少等。求旧十四和。不和亦出界。客多旧从客(第二三竟)。客十六旧时(时谓十五日也。此中即有三句。文中现有。然章中名[作]三误也。以其此三。客若少等。须制从旧。理合同前初三句故)。客时旧十六(此三文略)。如次同前说。此初十二竟。客少告清净。等多更为说。旧三同客三。各望六亦尔(此第二十二竟)。知来十二句。同于中十二(合三十六句竟)。五分有文。五分十六云。客比丘十四日。旧比丘十五日。佛言。客应从旧。无旧比丘。若客比丘自共作异。佛言。后来应从先至。有客比丘一时来。佛言。应问近处比丘。无近处无比丘。应问官日数从之(黑月问官。理在不[或]若论白月。理应十五日为定)。

    祇不听再说戒者。祇二十七云。佛言。今从日后。一住处不得再作布萨。若比丘远行入聚落。作布萨已。得嘿去。应嘱沙弥若园民若放牧者。今知此中已作布萨。若无人者。应书柱户扇。若散华作相。若前人不嘱不作相。后人不问不求相。俱得越毗尼(十诵二十二。五分十六等。皆令更说。勿使局执祇文)。

    亦不得频日者。彼无文也。

    但初四个三者。指初十二句也。

    应出不出者。诸求和句中。不得和合。应出界故也。

    不从不集者。如十四日客若少若等。而不肯从十五日应。故名不集。余句类知。

    秉法恶心等者。知人不集。起破坏心。故秉得兰。若无破坏之心。但由慢缘故吉。计理余人不集懈怠亦吉。

    文言破坏他者。欲使他犯别众。亦欲令僧不和合也。

    余悉同此者。余三个十句。悉同前故。此等句法。先读律文。即知其相也。

    无比丘无住处者。迥地也。无比丘有住处者。空蓝也。

    文言若无僧共去者。傥若有僧去云。彼处亦当说戒。故无罪也。

    有比丘无住者。迥处有僧也(诸合句者。两处俱主是臣也。或破蓝亦是也)。五分十六。诸比丘反抄衣。或叉腰着革屣覆头。或卧或倚。作如是等不恭敬听说戒。佛言。宜加恭敬。不者吉罗。有比丘说戒上眼。佛言吉。

    第七简余众者。文言瓶沙王遣诸将守蓝者。五分十六云。优陀延王有一夫人。王放出家。得阿那含。生梵天上。飞来空中。劝王出家。即释王位。付太子已。出家学道。在城左右。止林树下。太子见文。恒恐还夺。时王比丘未曾见佛。欲往礼敬。念已便行。遂忘坐具。须臾还取。子王见还。恐其将悔。敕人速煞。凡是沙门释子亦尽煞之。使受王命。王比丘言。我出家所求。未有所获。汝小宽我。使者听之。即勤思惟。得须陀洹。如是四反。得四沙门果。便语使者。汝可随意。还语汝王。我不贪位。行忘坐具。所以暂还。汝为煞我。便是杀父。煞阿罗汉。念汝长夜受大苦耳。言已就死。使还白知。王闻此语。血从口出。生身入大地狱。时瓶沙王。与其邻国。先闻其教。尽杀沙门。入己界敕人守护。祇亦不许王前说戒。如前贼中说。十诵五十云。颇有未受大戒前。得说戒不耶。佛言有。我先说除却波斯匿王眷属。犹为王说。令心清净故。

    第二大段非时和合者。文中两白。疏主羯磨疏中。前白名为非时和合白。后白名为非时说戒白也。此中疏意云。初明单白和僧者。非时和合白也。此白意者。约僧为彼解举已了。故须作此和合单白。及须说戒。此说戒时。即用常白而说戒也。寻疏应知。次释后白。如疏云。或被举人别分。不同僧法(有疏本云。别人不闻僧法者误也)。此下疏意云。此约被举之人。欲得与僧同共法事。故直与作文中后白及说戒也。此说戒时。即用此白。替常说之白也。下拘睒弥疏中云。或可布萨白及布萨。此之二法科行一事者。布萨即是非时和合白也。及布萨者。即以非时说戒白。而作布萨也。二法之中。科作一事。不劳俱用两个非时之白也。此中疏意。人多致惑。不寻羯磨疏者。难晓其意耳。然文中优波离问言。为成如法和合不。阙无答文。准下拘睒中答云。佛言不得如法和合已下文。方同此处也。

    七文者。一说戒如非法。二与欲清净法。三广略说戒法。四治人灭罪法。五客旧应不法。六制叛说戒法。七料简余众法。

    ●安居犍度

    疏本第八

    昔言。形心宁静曰安。要期此住曰居。瑶云。若尔心若不静。应不成安。故不存之也(今详就胜理亦何爽)。

    以成三益者。一静思专修。二顺于慈道。三息世讥论。不逮。逮及也。

    五事赏劳亦得两月六月利不者。有古师云。五月摄闰以下。文言。听冬四月竟。僧应出功德衣。既约冬时。故知含闰。若论一月局开夏知。故不舍闰。疏中不存此释。故云今且一释等。如疏应知。

    既知含闰等者。自下疏中。总约一夏。分为三类。第一类者。如疏云。闰五月六月百二十日住(闰此两月。一向决定百二十日)。第二类者。如疏云。闰四月。结位有三(一者前四月结。定百二十日。二者后四月结。随日多[水]三者五月内决。定九十日。寻疏应知。疏云。是中或有安居隔一日等者。重分别前第二位也)。第三类者。如疏云。若对闰七月。结位有五(谓前第二类中。已闰三位。今第三类。复开二位。故五也)。又有疏本云。若对闰七月。结位有二(此即直就第三类中开二位也。一者五月一日已前结者。定九十日。谓至闰七月一日去也。二者疏云二日已后十四人结者。误也。应言十五人也。从二日至十六日。有十五日故也。且如五月二日结者。至闰七月一日。虽满九十日。而闰中日不数为数。要至八月一日。方为定数。由此定百二十日也。余可知)。疏云。或安居隔一日。去时隔一月。乃至安居隔十四日。去时隔一月等可知者。重分别前第三类义也。谓五月一日结。与五月二日结者。虽隔一日。而乃前人。闰七月一日即得去。第二人。八月二日方得去也。故云去时隔一月。乃至安居隔十四日。去时隔一月者。此言亦误也。应言安居隔十五日也。谓五月一日结者。与五月十六日结者。隔十五日也。去时隔一月者。此言至闰七月一日即得去。亦误也。谓五月一日结者。五月十六日结者。至八月十六日方得去。此乃去时隔可五日。何得名为隔一月也(若欲救之。应言并隔闰月之一月也)。上来疏义广已辨讫。若准伽论第三云。王作闰月。数安居日满。自恣已受迦絺那衣。(述曰)此即数日满九十日。今详。若尔迦提亦应受两月。故不应然。又功德衣岂容六月。冬中有闰。应亦六月。既有多妨。故彼部义不可辄依也。净三藏亦同此论。三藏又云。必须夏终。十四日夜。请一经师。升座诵经。广为供养。明朝过午。各取鲜茅。可一把许。手执足蹈。作随意事(旧名自摩事也)。随意既讫。任各东西。即是夏周。无劳更宿(此即十五日去。亦与旧异也)文证可知者。即此揵度下文云。舍利弗目连欲共世尊安居。十五日从所住处往。十七日乃至。不知云何。佛言。听后安居。有二安居。有前安居后安居。以三十日六十日。并是结时分故者。今详。细辨有三十一日六十一日也。

    不同祇律者。彼律第二十七。未至住处。路侧安居者。谓彼律中不结安居。犯越毗尼。故且权结也(有缘开破。故明相出趣所住处)。

    破亦不得衣利者。非直破夏。亦复不得时僧得物也。

    又见论五月十六日为前安居等者。彼论第十七云。胡本律。五月十六日为前安居。六月十六日后安居。疏中释意云。此国改法。应随王法。四月为夏也。立世阿毗昙云。若五月十六日。西国始结夏。汉地安居以满一月。至八月十五日。西国自恣时。汉地已受迦絺那衣一月。有古人言。我观此律。结安居法。唯有前后两日得成。若尔何故增三文云。有三种安居。前安居。中安居。后安居。答云。彼续次文云。于圣法律中。歌戏犹如笑儛如狂者。戏笑似小儿。观此文势。静缘正念。名曰安居。初心观歌。中儛。后戏。故云三安。非谓九旬安居法也。今亦有人。扶此曲见。今详。此乃迂会明文。妄通己见。以观歌等。无有前中后安相故。如增一等。以摄僧等。一一为数。乃至正法久住。增二三等。此观歌等。何以不准污家恶行。歌儛跛行弹鼓簧等。作多种数。立安居。何限三也。五百问云。问夏中几日得结坐。答从四月十六日。尽五月十五日。日日可结。然寻四分律本。元兴于阗龟兹国中。卑摩罗叉。是龟兹人。依斯律本。故作此说也。又若会同他部律者。何成诸部各有自宗也。故定不然。净三藏云。若前安居。谓五月中黑月一日。后安居者。谓六月中黑月一日。准斯两日。合作安居。于此中间。文无许处。至八月半。是前夏了。至九月半。后夏方终。今详。三藏且执自宗。何用总判。文无间处。又移夏言。此彼界僧破者。此下文云。比丘安居竟。见者比丘方便欲破僧。自念言。破僧事重。甚为丑恶。莫为我故破僧。佛言。若如是者。即应以此事去。若安居竟。闻彼界有欲破僧(广说准知)。祇第八云。从今祇桓林至开眼林。东坊精舍。西坊精舍。东林精舍。西林精舍。王园精舍。受筹塔婆罗林精舍(婆罗林。疏中更加门字者非也)。

    问自然安居得结界不等者。疏中且是古来共传。所以不听夏中解结。今更详之。此应分别。谓下迦絺那犍度云。安居竟四事应作。及增五文云。应作五事者。此意本为舍利弗。欲益亲里。及近世尊。佛即开听王园精舍。及那罗聚落。连结大界及摄衣界。安居既竟。界若常然。若须集僧。事多妨难。为对此义。所以文言。安居竟应解结等。若无此缘。本可蓝相。而结界者。夏中解结。何所差违。崇云。夏中解结。并不破夏。未竟解结。得不应罪。今详。为解身子界者。何得不破。故非尽理。又详。结安理由本意。若本标心。但依蓝相解即不破。以其安居二界皆成。教不遮故。又自然中标心局限。以为分齐。不同集僧空聚等分。既知此理。若本标心依蓝相结。纵入戒场。及以蓝中大界小界。并不障往来。但不得出蓝相之外。护衣之法。亦各不同。谓有衣界。即不得入戒场之中。若无衣界。依蓝相护。应各别明。不应一概判衣夏等。应审思之。

    何等人须安居谓五众者。沙弥安居。但称长老。余词悉同。余下二众。全同大尼。

    不同俗年者。且如俗中。腊月三十日生。至明年正月一日。即名两岁。比丘夏法要满九旬。方名一岁也。

    亦可四者为七者。或二或三或四。并如疏中自己广释。所言七者。即于第四及界之中。曲开为四。故成七也。开为四者。一脚及园。双脚及园。并入界二。即是四也。

    前吉后提者。上尼律中。不前安居吉。不后安提。比丘唯吉。

    五分具列威仪者。彼律十七云。应偏袒右肩。脱革屣。胡跪合掌。向一比丘言。长老一心念。我某甲于此住处夏安居。前三月依某聚落某房舍。若房舍坏。当补治。三说。

    皆不须第五料理句者。寻诸律本。多言房舍破修治故。复有律本。无此故字。寻其意况。无故字者胜也。此中意云。我此安居。本欲修道。房舍傥破。当修而住。若如是者。山窟傥破。亦须修治。而方得住也。故五分云当补治也。若置故字。便是安居。本为治房。理恐不然也。五百问云。三月中破即治。意亦同五分也。若置故字而释文者。夏中正是息心住时。兼为时和。应修房故。

    五分受安居者答言等者。若依此律。古来行事。由增五中。不依第五律师。得提罪故。故三说竟。前人问言。依谁持律。答言依某甲。前人又言。有疑当往问。次领受云顶戴持。今详。此据年夏未满自行未成。须作此说。若过十夏行解已成。不应问言依谁持律。直应答云可尔。或同十诵二十四。云莫放逸(疏中已引此文)。

    疏云又须依持律等者。意即同前古来行事也。下增五云。有五种持律。诵戒至三十。是初持律。至九十是第二。广诵戒毗尼是第三。广诵二部戒毗尼是第四。若都诵毗尼是第五。是中春冬。应依上四。不依吉。夏应依第五。不依提(上来广辨疏义讫)。明了论云。由五因缘安居得戒。一若处所有覆(无屋不可住也)。二若夏初十六日(前后安居并取十六日。过此日不成故)。三若东方已赤(白月夜尽。东方已赤。即名十六日。若未赤时。犹居十五日。故以赤简之。但及十六。皆成结法。不要十五日界中宿也)。四若人在别住中起安居心(心有三种。一自行。二利益[也]三营三宝。葺治居舍。为此起心一脚及界。即成)。五若此有覆中。无五种过失(一远聚落求须难得。二大喧??妨修。三多蚊蚁。或被啮。或伤他。妨修道故。四无命缘。谓无施食药等缘故。五无胜人具五德者。一未闻令闻。二闻已清净。此二并为决疑。三四未达文义能令[违]五正见除邪见。无此五失。方可安居)。又结法中。昔有人言。十七日后。应言前三月后安居。南山云中三月。今此疏中云。称后三月。尊者云。后释胜。又古人云。依皇帝聚落。南山云。若依蓝等。随名牒入。不同昔愚皇帝聚落。又有人言。房舍破随缘去。此非难缘。若随缘去。定招过咎。疏中引十律。七种七念。于受衣者。持三衣也。

    与一请者。背请中舍请也。

    安居局处与作法同者。入界之时。即称本期。义同作法也。

    忘不发露岂得义同发露耶。

    不无有罪等者。说恣时过。虽不更作。不由不作。即是忘成。由不记忆说恣日故。犯吉罗罪。故云不无有罪也。

    分衣义通者。通对首心念也。

    及界之中总唱文讫。方依疏释。梵云僧伽蓝摩。此云众园。即寺是也。梵云毗诃罗。此云游。谓僧游之处也。此亦寺之别名也。

    不同前二者。对手心念二也。

    又如受舍者。受戒舍戒也。

    位便隔碍等者。前安之日不通中后。中后相望。应知亦尔。

    有不通义可知者。望成及界。不通中安。后当更辨。

    辨教摄者。为欲释疑。谓于夏中。修通定慧。或疑结法。应通三藏。故即释言唯毗尼摄。

    离作等者。举余淫盗煞等为倒。以问难也。章云。但据位判已下。答前难也。

    前二是制者。对手心念二也。

    戒体中说者。作者是色等也。

    余说恣等准同者。彼亦作无作也。

    后二局初后者。即前言有不通义可知者。是也。

    位法横竖者。横布三位。将法竖通也。

    或四者。即对首心念忘成及界。直据法说也。

    或八者。前后两安。各四法也。

    或十者。八外更加中安二法。二法者。对首心念也(以忘成及界不通中安。故除之也)。

    若离及界为四者。离为一脚双脚等四也。兼前对首心念忘成三种。故成七也。

    或十四者。前后两安。各七法也。

    或十六者。加中安对手心念二也。瑶云。若以七法。约春夏冬。成二十一。若约处别。自然作法。则三十二(谓自然作法。各十六也)。今谓此释全成妄说。春冬住时。本不作法。何处得有心念等耶。又已约园约界。离七种讫。园界即是自然作法。何因都计。还复更约自然作法。有人浪用。故应弃之。若以十六对五众说。成八十种。此义可尔。余并非理。

    为未故受者。下文夏日未了。疑不敢受卧具。佛言。能为未来故受。谓是当来须故也。

    举分房缘中。文言客比丘移旧比丘等者。意说不应移他旧人。自须别受房也。

    差人之初义分别者。此中义门。即随文释。文言。从今已去。听分房卧具。即约此文。释第一第二两门也。第二科文言。应差分房分卧具人已下。即约此文。释第三门。又第二科中文言。应如是差堪能羯磨者已下。释第四门也。

    章云其处分之式如文者。即释第三科中文言差分房舍卧具人竟已下文也。

    不得与沙弥房者。祇二十七及三十四云。不得与沙弥房。若和上阿阇梨言。但与房舍。我自料理。得与。若房舍多者。一人与两房。若不肯取两。我正得一房足尔时应语。不为受用故与。为治事故与。若房少。两三人共与一房。(乃至)复不足。上坐立。余者出外。树下若空地(谓?分立处)若春冬付房。治事故与。受用故若上座来。随次第住。若安居时付房。治事故与。受用故与。上座来。不应次第住(谓不得旧不坐夏中房也)。

    文言畏慎佛教不听以僧卧具儭体故不得好覆藏者。同前文中敢手脚触也。不应三月未足便数岁者。今详未足。理不合言。言一夏二夏等。而论相礼敬者。则未必然。故下文云。先受戒者。不应礼后受戒者。五百问云。二人同腊。小者前坐。大者后坐。前坐者已受岁。后者未受岁。于一月中。何者应大。答先大者故大。计本日故(已上文)。依斯义故。应问答云。颇有夏多者礼夏少者耶。答曰有。谓同年受戒而先受者。坐后安居。于一月中。受夏多者礼也。

    文言以前未来日未满故者。前在夏初。余人先来。已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乃至一月。我犹未来。今填彼日。犹故未满。是其竟也。准此文相。有中安居。若不尔者。文中应言。后安未满。何用指前未来之数。明知由前日或多小。故指之也。

    文言腊蜜涂帐坐中安居等者。为去风雨。故用腊涂之。夜则张之在中止宿。昼则收牒。不令人见。意欲令人谓我得通。不为风雨之所侵损。故作斯计也。

    依二界护夏者。自然作法二也(自然即是房船等也)。

    第二释缘如不如等者。等取离合。及受不悬也。如下应知。

    夏分非余二者。非春冬二也。

    七日一法应通诸部者。准亦似别。如十律二十四云。有事听受七夜法。此律云及七日还(十律七夜。即是八日。此律即是夜也)。

    余二少别者。余祇十二律也。

    祇有事讫者。二十七云。若半月若一月若二月。乃至后自恣应还。不还者越。若有难。于彼自恣无罪(此文是也)听半夏去者。今三藏亦云。受四十夜。然不得过半夏在外而宿。为此但听四十夜矣。

    去亦须白者。今三藏亦云。下众有缘。嘱受而去(理但嘱知。无别辞句)。

    祇无求听者。第四十云。尼安居中。无有求听羯磨法。为塔僧事而游行(已上律文)。

    广说是非可知者。次下章中自释是也。谓前总摄列为五缘。次即解释。然不次第。章言五众受戒等者。释前第三缘也。

    俗人生福等者。释第四也。

    不同前二者。不同大臣及父母也。诵六十已下。于初缘中。略释法缘。佛僧易知。故不释也。

    如祇若于二部木叉等者。误引文也。此是十诵二十四(为七众故。皆是如法。受日之缘。彼律前文广明二俗沙弥尼及沙弥式叉说。次文明与学沙弥尼。谓是与二岁学法也。文云)。如与学沙弥尼。二部波罗提木叉分别(谓律中分别罪相等义。今欲学之也)。若未学欲学。若学忘欲诵。遣使诸比丘所白言。大德。我二部木叉分别。若未学欲学。若学忘欲诵。大德来教。我受学诵问义(章中教义受学者。义字是我字也。传写者误也)。有如是事。听去者七夜。如与学沙弥尼。为是多识多知诸大经(言为是等者。为其此经。是具无边法相经也)。波罗婆提伽(晋言清净经)。乃至阿陀婆耶修妒路(晋言众德经也)。若未学欲学(广说同前)。

    若比丘自身病等者。释第五缘也。章引五分十七文者。泛总证也。章略不释道俗病患缘。然是看病事。易知故也。

    对难方听故不得多者。不得至四人已上也。

    无覆客呵者。人揵度中不忆罪。诸比丘与覆藏法。有客比丘。呵法不成。以不忆者非覆故。

    假傍实事者者。如麦熟时。自欲乞麦。受日之时。妄云为佛法僧等也。

    除村(村体也)村外界(界势分也)。

    谓同一事者。且如本意。意庄像面。今有残日。更庄像手也。

    立不立门中末后引明了论偈言。七日有难随意行。善解三种九品类。似有立义。此是论文。及疏主释云。似有立义也。又诸疏本。多阙此文也。明了疏释云。于安居中。三缘得出。一七日缘。二有难缘。三随意缘。初七日缘有五类。一文世亲里师僧善友。若病若余障碍因缘。二自为施利及至应得半呵梨勒。三习法未明。犹有疑惑。四自利化式为自他对治罪行(谓忏悔事)。五为和僧。此等受日。极得六宿。至第七日不还。破夏。得突吉罗。次有难缘。即是本安居处。水火等难。后随意缘。即是安居之处。无善知识。或伤喧动。妨修定慧。或为身病无药食等。以此三缘。立历为九。论云一有事先成七日缘。后更成七日缘(虽受七日。三日缘尽。不还破夏。此缘尽竟复有余缘。用后三日是也)。二有事先成七日缘。后成有难缘(缘尽欲还。住处难起。即住余处)。三有事先成七日缘。后成随意缘(先受七日[我]有此缘。即住余处)。四有事先成有难缘。后更成有难缘(贼难若息应还。欲还复火难起)。五有事先成有难缘。后更成七日缘(难息欲还。有檀越请仍请七日即住界外。此真谛云。仍请七日者。意说界外仍请。今理难)。六有事先成有难缘。后成随意缘(可知)。七先成随意缘。后更成随意缘(为求善友随意出界。未宿即闻有善识。来安居处。理即应还。又为喧动。仍住余处)。八先成随意缘。后成七日缘(缘尽欲还。有檀越请)。九先成随意缘。后成有难缘(缘尽欲还闻有难起)。

    如与欲事讫不来之类者。崇云。古旧释云。受日出界事讫须还。不还。夏亦不破。所以尔者。以法在故。其犹七日药及与欲类。又如癫狂病止法存。从僧乞解。今解受日不同药等。受本为事。无事无不成。故今事亡。法则随谢。如僧祇事讫。与此冥会。又受德衣。限满不舍。岂言不舍法得在耶。失守夏人。恒须明察。得取他误言。不护自夏。云云如彼。

    若更引文多缘事别等者。古师云。若望作法。事虽似重。若以事别。则不名重。数随前事。各受七日等也。如受三归。各各对人。皆言最初。若尔何故十律不得受二七日夜(彼律第二十四文)。解云。此谓一事不得一时受二七夜。非谓用七日竟不得重也。又伤义准。略教体一。六群数犯。不名第二。若一事上。如为父母受七日往。日尽欲还。父母留住。教中无犯。傥劝父母。故来受日。岂可不如无法留住。若言留住是难摄者。父母苦逼。令受日来。又如官事七日未了。事须臾去。何因非难。若其真去。能胜受日。又律皆言。佛未听我如是事去。不言未听如是重去。此意释云。留住等事。即是事别。若尔何故三十九夜尽。听破夏去(十律三十五。灭诤法中。开和僧受日等文也)。义言部别。此律和僧。开不受日。不言破夏。彼即受日。又开破去。故知部别。又五分受七日问疑。岂可前疑听往。后疑不得。此有何意(五分十九。一比丘不知律。夏中生疑。佛听移夏就持律处。若彼处迮。听近七日得往返处。遥依安居)。又若前请有益听去。后请岂可即非益耶。又若前请少益听去。后为大益。何意不许。南山立义。符此古师。又云。真谛了论疏解。受七日出。事了来宿。至第八日。更受七日。三藏中国亲承此事。宁得自执一隅小见。通壅三千佛化乎。余亲闻见中国翻经三藏。及中国来者言。佛灭度来。无有立一夏三度受日法。又此古义。崇亦扶之。更加诘难。繁而不叙。今详。古师总引二喻。一喻三归。二喻略教。又引五教。以理成立。一引为父母教。二引官事教。三引佛未听我等。四引五分问疑。五引有益受请。又有古师。立喻云。如人脱袍着衫。不名为重。随多缘事。数数受者。亦不名重。疏主意云。此等并违十诵不听二七及破安等文。故云随时以破等也。今详。诸师广兴诤论。然未能晓部别崇殊。且如僧祇二十七云。听半月一月二月。乃至自恣时还者。自是一崇所明也。十诵但听三十九夜。以其正经四十日故。谓一夏中。总九十日。理应住日。多彼出日。今三藏律摄中亦云。不得过半夏去。是其崇也。今详。诸部虽各不同。且从十诵半夏而住者善。本拟安居。理应静息。何容竟夏。曾不暂隔。故不可也。既知此理。但重受中。不过半夏。理即开之。十诵不听二七夜者。口法势分。但应七日。理不应许一受二七也。

    羯磨受法如母论说乃至三品具受者。母论第八云。安居中所为事。七日十五日竟。应求一月。是名一月相应法(准此[偈]似听过半夏)。

    就时定故者。冬四月竟。必须舍故。

    又俱五利者。迦提德衣开利既同。故相摄也。

    一月衣者取衣为准俱开一长者。非定冬夏。故云取衣为准也。若尔时既不定。何须一月摄十日耶。答俱开一长故。更无缘故。更无余开缘也。

    是以此二者。德衣及一月衣也。

    法过者。谓羯磨法过彼对首也。有律师云。夏中讲律。外寺受日。来随讲筵。得受一月。何以然者。律中既云。不反七日听受十五。不及十五听受一月。今既一夏讲席方终。故知不及十五日还得受一月也。今详。若言不及七日听受十五日者。此不及言。为表八日已去。乃至夏终耶。为但表其十五内耶。若详通表昼夏终者。则不应言但受十五。若唯表十五日内。何因不及十五日还。开受一月。不唯表其一月内缘。由此应知。一夏长缘而受一月。必定破夏。由此先来行事之家。期心拟听一科两段而作。分限开受日听科。尽日剩亦即须还日尽科。余亦须归宿方克过谷也。

    十律七日在受七日去六五四三二一亦如是者。十律五十三云。若比丘自恣七日在。受宿出界去。无罪。若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在。受宿出界。无罪(已上律文)。彼律既无亦如是文。何得谬释。但由旧引。更不重寻。永风释通。故有斯失。今以三藏云。一宿事至即受一日。乃至七日。皆对别人。傥更有缘。律开重受。若过七日。八日已去至四十夜。并羯磨受。然不得过半夏在外。为此但听四十夜矣(即是释十诵文)。此即部别。未心须通也。

    有人多释不烦广破者。古来诸家撰集羯磨。虽有多本。不过四例。第一人者。不立乞辞。大律无故(即疏主所凭羯磨本也)。第二人者。虽置乞辞羯磨前加。不入羯磨。所以尔者。若牒入者。恐成文句增减非故(即古羯磨本。题云三藏法师集也。故疏云。不得依羯磨本也)。第三人者。牒入羯磨白中。牒入时到已前。时到已后。略而不说。次羯磨中。牒入忍前。忍后略却(光律师本是也)。第四人者。时到及前复俱加。如下文言。不如白法作白等非法。若牒事不尽。即成增减。不烦广破者。即下章中。已有破义。谓受日法事。兼被差故。不类余离衣等事。杖囊羯磨中。先含乞辞者。下离法文云。大德僧听。此某甲比丘。羸老不能无络囊无杖而行。彼从僧乞杖络囊。若僧时到僧忍听。与某甲比丘杖络囊。白如是(羯磨准白成也)。

    祇律若二难并和僧前四句者。此举祇律。判此律中。前来所辨八句。和僧之中。前四句文。非谓祇律亦有八句等。一同此律也。

    母论同此者。母论云。有一比丘。独处安居。闻有比丘欲行破僧法。此比丘心生疑。若往谏恐破安居。若不往恐恶法流行。佛闻已。告此比丘言。若为法事不破安居。比丘尼亦如是。复有比丘。闻彼中已破僧竟。欲往和之(广说同前)。

    五分有因缘等者。五分十九云。有一比丘安居。粗食不足。佛言听以此因缘。破安居无罪(二难和僧等亦尔。广说如彼)。见论十七不成安居。如章说。今详。所引五分善见。且辨部别。准此律中。移夏定是不破安居。以后文中有难不失岁故也。

    文中略无不成者。应言若父母兄姊等不留而住者。佛言失岁也。

    又复对后诸难等者。前第三大文有缘出界法中。科文为四。今此既辨第四段文。界外法尽。以明开成。理亦更应对此最后第四文云。有比丘不受日出界外。为母所留。至意欲还。而遂不及即日还。佛言不失岁。不留而住。佛言失岁等。文无者略也。

    举前移夏等者。举前命难等也。

    自以受为妨等者。难云。三衣既得受后舍前安居。亦应后家成就。答衣是己物。不恼施主。安居若背。便恼施主。若尔背请受食恼施主故。应不得成。答一食恼微。故成受食。安居时分。故使不同。

    下成安居者。六句中二句也。

    次下三句至而破者悉是结竟者。谓第二第三第四句。并前家结竟也。今详不定。三中前二。或不结还去去也。

    破有二种者。一经宿破。二即日后家结竟破也。如章具说。通论即有三十六。十个十一人辨背不背(有疏云。通论即有三十六十人十一人辨不背。误也)。

    ●自恣犍度

    梵云钵利婆兰拏。今三藏翻为随意。旧云自恣也。

    广明六种自恣者。于中一广五略也。谓一者三说。二者再说。三者一说(此三并对五德。任五德处分而作也)。次恐难逼。和众白已。或上坐。或秉法人。作改众三白。如次还成三再一说。故云六种。尊者云。此六皆是僧自恣法。众多一人。何因不说。故应说言。广明三种自恣非一者。好也(谓僧众多一人即三也)。

    引证可知者。如初戒云舍和上。及大妄语戒云随和上者。并是经家以后名前。崇云。但为一夏。行哑不言。今安居竟。恣情申说。故云自恣。今详。同住之法。取散之时。必请说过。即名自然。恣未得名制自恣法。自制已后。差具德人。秉白事圆。故名为制。其犹法犍度中。佛言自今已去。为比丘制乞食法。岂可以前未乞食耶。祇二十七云。欲方便小事不语得半月。至布萨日。应共语共相问讯。问事答事咒愿。过布萨日。续复如前。若憍慢若嗔恚不共语者越(已上律文)。

    谓犯罪比丘求举己罪者。意说六群既是无德。不合举他。故知但是求他举己。难曰。六群无惭。不应求忏。故知举他虽是非法。然是缘起因而即制。能举之人不得辄去。

    九文中有三自恣者。一时自恣。即前四段文明也。增上减却。第五段明之。故章云。寄在遮法中辨。是也。

    以其恣反生诤等者。谓说戒中。众僧斗诤。若得灭已。非时说戒。今此定无非时自恣。以其恣者是相举法。反生诤故。

    时反非时在说戒中明减却一种落下遮法者。遮犍度末也。不同此自恣法中。次前疏云寄在遮法者。同在一犍度也。恣中增上。谓并得果。贪乐修道。四月满已。方作自恣。说戒中无也。

    我亦净意受者。佛自称我也。

    阿难集僧说二偈者。增一含二十三。所引如章。乃至如今瞿昙法。次云阿难闻已。手执犍椎。复说此偈。降伏魔力怨。除结无有余。露地击犍椎。比丘闻当集。诸欲闻法人。度流生死海。闻此妙法响。尽当运集此。击椎已。佛告。汝随次坐。是时世尊坐于草坐。告诸比丘。尽坐草。便敕比丘。我今受岁。我无过咎(等如章)。

    身子即便赞佛者。彼经云。舍利弗白世尊言。诸比丘众观察如来。无身口过。所以然者。世尊今日不度者度。不脱者脱。不般涅槃者令般涅槃。如来无咎于众人。亦无身口过。舍利弗白世尊言。我今向如来自陈。然无咎于如来及比丘僧乎。世尊告曰。汝今舍利弗。都无身口意所作非行。汝今知慧无能及者。汝今所说常如法义。未曾违理。时舍利弗白佛。此五百比丘。尽当受岁。此五百人尽无咎于如来乎。佛言。我亦不责此五百人。此众最小下座得须陀洹。以是之故。我不怨责。

    母论六事益者。彼论第三乃至六者。依非无依。是故名自恣(谓以此自恣法为所依也)。祇二十七。拜五法成就者。作自恣人。若一若二不得过(彼文又云)。若大众六千八千畏不竟者。应减出界外作自恣(已上祇文)。然今三藏云。若其众大。恐延时者。应差多人。分受随意。今详。此律一时自恣。以??乱遂差五德。令次第受。若复还许一时受者。违制意故。不可云差多人分受也(十诵二十三。五分十九。并不见多差人也)。一一差之。犹是古义。疏主未改。理实二人合差无妨。今详。问曰五人同住。差一五德。五德复当向谁自恣。答四人对此一人自恣竟。更作羯磨。复差一人。对之自恣。亦应无妨。诸教无文。遮再差故。准律摄中。四人自恣竟。五德即对恣竟之人。作自恣事。不须更差。有人言。准十律。上座是五德者。余人来至上座前自恣者。误也。彼律二十三云。若作自恣人。是上座应从坐起。语第二上座。今日自恣来(第二上座说辞句)。若下座作自恣人。应从坐起语上座。今日自恣来。述曰。文既相似。何因谬说。祇二十七。若二人作自恣人。受上座自恣。一人应下座前立。上座说已。下座复说。如是展转。到自座处。应受自恣。不得受僧自恣竟。然后自恣。十律二十三。又云。自恣竟。应至上座前唱。僧一心自恣竟。

    自恣前后事者。上座离座。余僧亦尔。不得前后也。

    仰则成规者。仰谓遵仰也。

    规谓规矩。谓法式也。

    长老者。梵云阿瑜率满。此云具寿。或云有寿。或云长寿。具足寿命。无诸夭横。是其意也。长老名异。梵本不殊也。唤小即为长老。唤大便为大德。见论有文也。理实通唤。实亦无伤。如此律中。十七群语六群言。长老是我上坐也。

    与律不同者。上尼律中。僧十四日自恣。比丘尼十五日自恣。见论第十五。如章所引。故云不同也。

    非下三众者。今三藏云。过午咸集。各取鲜茅可一把许。手执足蹈。作随意事。先乃苾刍。后方尼众。次下三众。计理下众先集一处。上众恣竟。方唤下众入僧自恣。辞句同僧。义亦无爽。

    多约僧说者。文中作白。理是僧法也。

    此谓前三者。对五德三说再说一说也。

    若下三略但两白者。先作和众白。与常无别。次应改众三说。或再说或一说。有三个白。随作一种也。

    论云此非法别众等者。义准见论十七。非彼正文也。

    彼云非法别众者。有四比丘。一人受欲。三人说波罗提木叉(既一人受欲。余但三人作说戒)。

    非法和合众者。四人作对手说。法别众者四比丘。或三比丘。一人受欲。对手说法和合(可知也)。

    与欲阙少者。彼有与欲。此亦合有。而文阙无。又彼有总欲清净。计此合有总欲自恣。而文亦略也。

    分文解义者。文四(初至若能如是作者善)。病轻与恣(次若不能尔者已下)。决将赴集(次彼比丘如是合已下)。病增围绕法(次若有多比丘病已下)。病多出界法。初文复三。初有缘须集。次余比丘白佛下举缘砳佛。言不开与自恣。于中复三。初与成不。次成嘱授比丘已下持成不成。三若服已下说成不成。与成不成中复三。初开与。次病人言已下列其五种。三若不已下反上不成。

    欲虽到僧处同等者。谓治已后。比未治前。到虽是同。然持欲恐前成后失也。

    文五可知者。一明受多少。二年少应教。三转与自恣。四事说须还。五料简成不成。

    毗尼折喻者。呵责羯磨等。是折伏也。忆念羯磨等。是慰喻也。

    僧残虽治容有余犯者。意说容更有余可举。故复须说自恣也。

    谓约盗四方等者。可分物望多人结。各不满五。故得兰罪。不可分物。义同一主。满五即夷。今详。此兰非理。如盗戒辨。亦可贱处恣物。至贵处诤也。亦如无主疑想等也。

    应遮故说时等者。谓时有二义。一应遮故名为时。第二时节故名时也。

    下三无举者。谓改众三略也。

    前所遮事中等者。指上文犯残罪与覆己自恣文也。

    恐滥自恣者若说戒中作三却者。谓言自恣亦得三却。入冬分中故。彼唯二显。此还二也。相传云。若三却说戒。事当灭法。故无也。

    故有前却者。恶人未来。减作名前。已来须却也。第七制叛。第八简众。第九说戒自恣不并。真谛释了论云。五人自恣。先诵木叉竟。次第一人起跪。请僧说罪。展转乃至五人。准此不别差五德。并异此律。

    饰宗义记卷第八本

    饰宗义记卷第八末

    ●皮革犍度

    文言迟欲见之者(迟字除致反。迟待也)。有人言。守笼那。先得初果者不然。观文中意。佛先说法。余长者等自得道果。笼那不得。以极精进。无所证获。若先得果。已得无漏。欲尽余漏。非大艰难。又若先得。不应世尊更须令其等?诸根。以自了知故也。十律二十五云。有善知金相者。居士以儿耳示之。是儿耳环价直几许。诸人言。是耳环非世所作。不易乎价。意想平之。可直纯金一亿。

    文言所为出家得果不者。本出家以得圣为所为也。

    资成六妙行者。六识行心。成无深行也。

    慧性清虚者。无漏圣慧通治三毒。而亲治痴。名慧解脱也。

    此明定解脱者。定亲治贪。即名心解脱也。

    皆是有为解脱者。心慧二法。并从缘生。故是有为。而由出障。故称解脱也。

    其因既无苦果亦丧者。前来所辨。三烦恼尽。即是集因无也。此义即显无余涅槃也。今尽受阴。即是苦果丧也。此义即显无余涅槃也。

    斯二不为三相所迁者。谓二涅槃体是无为。远离生相及住异相并灭相也(住异[令]说者。住是有情生爱着处。与异合说)。

    眼识之后流至行心者。成实论宗。识想受行。四心次第。始从识了乃至行心。方生染污。今则不起染也。

    次第缘生三受者。识创取相。次生三想(亲想。怨想。中庸想也)。次生三受。既是相生。故云次第缘也。新名等不间缘。是也(此亦成实宗意也)。

    第四禅绝诸受者。谓彼地中。无苦忧乐喜四受。非谓无其舍受(今且从多说绝)。

    彼此相资平等无二者。定慧相资。力用均平也。

    上半心解脱者。息灭是定也。

    已得无观者。观即是慧。果满息求。故云无观。

    次半诵法合二中住第四禅者。文中既云。心住解脱见于灭尽。即是依禅而得解脱。

    上来疏意。虽后且然。今详文相。全不如是。今解六处。初二即资粮道摄。次一即加行道及见道摄。次二即显三界爱尽。是心解脱。末一即是三界痴尽。是慧解脱。又二解脱。即显修道及无学道也。次文即自释。前五道显六处义。谓资粮位创生正信。缘于涅槃。欣乐出离(尽欲无欲等五显涅槃果体也)。又既已信。次即持戒。持戒之本。必须无恚(尽欲无欲等。即持果也)。资粮既备。次修加行。加行必由断利养爱。专精修习寂静作意。始从??位学无相观。后入见道。是真寂静(昙无德宗。无相三摩地入见道。如婆沙百八十五说)。既已见道。次断修惑。显二解脱。故云彼尽欲无欲(至乃)。尽痴无痴者。举涅槃果。显修道位及无学位也。故云爱尽受阴尽乐于无痴也。爱尽也者。欲界爱尽也。受阴尽者。上二界爱尽也。乐于无痴者。三界痴尽也(三界爱尽。即心解脱。三界痴尽。即慧解脱)。既已广释六处义竟。次文结云。如是比丘心解脱有漏者。举心解脱亦显慧脱也。次文云。眼见色等者。既得二脱。得六恒住。见色已不贪不忧。心住正舍。乃至意亦如是。故名六恒住也。二俱不染者。贪痴不染也。第四禅者。离贪忧胜圣人多住。是梵住摄。现法乐摄。故偏举之。散即恒住。定即入禅。是其意也。全为一段喻恒住体。恒住即以念知为体。四方大风即喻六尘。乃至偈文之中。以正解脱者。二解脱也。便为息灭者。灭爱痴也。已得无观等者。即无学道也。乃至心住解脱见于灭尽者。显无相解脱门。圣所摄也(义意已尽。细寻应知)。此释决定。勿怀疑耳各有四行者。俱舍二十六两释。且一释云。待缘故非常。逼迫性故苦。违我所见故空。违我见故非我。集四行相者。如种理故因。等现理故集。相续理故生(旧名有。有亦生义。本无而有故也)。成办理故缘。譬如泥团轮绳水等。众缘和合成办瓶等。灭四者。诸蕴尽故灭。三火息故静。旧名止也。无众患故妙。绝众灾故离。道四者。通行义故道。契正理故如。正趣向故行。能永超故出(旧名正即如也。迹即行也。乘即超也)。

    文言本何所作者。何心而出家也。五分二十一云。又有比丘。寄衣与余方比丘。衣未至。有比丘语所与比丘。比丘生疑。恐犯长。愿为除此疑。佛开云。若比丘寄衣与余处比丘。比丘虽先闻知。衣未入手。不犯长衣。

    见论十七。翻革屣如章。

    鹿角者。克皮作鹿角形(疏脱皮字)。

    富罗?陀罗者。以木绵及诸杂物。与皮合缝使中失起(疏木绵错作成[等]也。又脱杂字也)。

    真誓梨者。以偏革作(疏脱革字。亦有疏具者)。余如章文言四种革?者。即前文中。芒革。婆婆草。舍罗革。漠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