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本大般涅槃经会疏卷第二十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涅槃经疏卷第十一

    顶法师撰

    天台沙门湛然再治

    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初第二十三(卷第二十五)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晋沙门慧严、慧观、谢灵运重治。

    师子吼品

    诸师咸言:此品譬能问者得名,非为不尔,不一向然。此俱譬能问能答,双题品目。何者?菩萨与佛,皆二庄严。下文中有师子王及师子子,若师子子足满三年,则能哮吼。又若能师子吼赞于大悲,能吼无量师子吼。徴文据义,二种双明,讲者因何只作一解?或者云:题中只称师子吼菩萨品,云何强作两种释之?答:依题则失文,依文不失题。广能兼略,师子拟王,菩萨拟子,吼通两处,二义昺然,更何所惑?又师字自边安匝,言师居极位,事理皆匝,则自行圆满。又师字训帅,帅,师也,师有化他之能,故知师者拟佛明矣。子者训资,弟子之礼,受禀于师,若从师者,日新月益,故知子字者拟菩萨明矣。吼通两处者,吼是口密,通有六位(云云)。今明究竟与分,吼通两处,身口意密,皆有六位。口密通六,此是世界;单约子者,此从为人;单约吼者,此从对治;单约师者,从第一义。故题具多意地。人呼此品是入证分。开善云:答安乐性问,河西、兴皇同为佛性门,今悉不用。若是入证,入证则无说;若说入证,非菩萨说。若答安乐性问,安乐性问为是谁问?而今以此品答之。若明佛性,佛性谁说?而以此品用目说人。诸说乖各,故皆不用。今明此品是第四、问答涅槃义。是师子子问?是师子王答?若从其文,应言问答佛性义。前章皆称涅槃相,从称为涅槃义。涅槃只是佛性,佛性只是涅槃。涅槃名总,佛性名别,总摄于别。就品又为二:初明佛性,后叹经。初文又四:一、明佛性,二、明中道,三、明缚解,四、明修道。佛性是基本,由佛性故,中当通达。不识故缚,识之则解。欲得解缚,应须修习。初又有问有答。问为四:一、劝问,二、求问,三、许问,四、正问。劝问中,先举诸法门,后正劝。

    尔时,佛告一切大众:诸善男子,汝等若疑有佛无佛、有法无法、有僧无僧、有苦无苦、有集无集、有灭无灭、有道无道、有实无实、有我无我、有苦无苦、有净无净、有常无常、有乘无乘、有性无性、有众生无众生、有有无有、有真无真、有因无因、有果无果、有作无作、有业无业、有报无报者。

    初举诸法中有六门:一、举三宝,次、举四谛,三、举实谛,四、举四德,五、举五佛性,六、举因果等。有乘、无乘,是举了因性。何者?万善一乘,皆属了因。有性、无性,是举果性、果果性。有众生、无众生,是举正因性。有有、无有,有真、无真,举境界性。何者?夫二谛是智所缘境,境又生智,故是境界性。有因、无因者,单举因果。一解云:先两句明习因因果,又三句明报因因果。有作、无作,是烦恼因;业、非烦恼,是善恶业;报,是烦恼业果。二解云:上两句明出世因果,下三句明世间因果。复次,举法门劝者,总论是举二谛法门。有佛即世谛,无佛即真谛,乃至有报是世谛,无报是真谛,文但二谛。若准恣汝所问,宁只二谛?二门、四门等一切诸法,岂止二谛?且通三谛,乃至四门。通三谛者,有佛俗,无佛真,非有佛非无佛中道,乃至报亦如是。通二门者,有佛是有门,无佛是空门,乃至有报、无报亦如是。若准恣汝所问,应有四门,两门如上。亦有佛亦无佛,是两亦门。非有佛非无佛,是双非门。乃至亦有报亦无报,非有报非无报,亦如是问。佛劝问:诸法门何不依佛所劝,而别问佛性?答:诸法门虽别,通入佛性。若问佛性,总能摄别。何者?依有乘无乘五句之劝,是问五种佛性。又依三宝,是问云何为佛性果。依苦集二谛,即问境界佛性。依道灭,即问缘了。依实无实,即问正性。依因果,即问因性因因性,果性果果性。依作无作,即是问因性。依业无业,即问缘性。复次依乘无乘,是问云何为佛性体。依报、依三宝、四谛等,即是问何义故名佛性。依四德,即是问何故名佛性。依有因无因,即问菩萨何眼不了了见。依有果无果,即问佛以何能能了了见。依有作无作等二句,即问众生何故不见。依报无报,即问正性。佛有十八条劝,菩萨依此劝门,起六种问。同异若此,而人不见。私谓劝别问别,实称佛言。但未为得意总劝别问,收法不遍。未为得意总劝总问,亦称佛意。但恐时众不晓总中之别,故佛别劝。而设总问,深得佛旨。时会易晓,故佛别劝。而师子吼总问,良由此也。

    此从今恣汝问下,即是正劝。

    今恣汝问,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善男子,我实不见若天、若人、若魔、若梵、若沙门、若婆罗门有来问我不能答者。

    正劝中有正劝,敦劝佛殷勤,令众得益。

    尔时,会中下,即是第二、求问,先经家叙,次正发言。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师子吼,即从座起,敛容整服,前礼佛足,长跪叉手。

    敛字亦为捡字,皆是恭敬之貌。

    次正发言。

    白佛言:世尊,我适欲问,如来大慈,复垂听许。

    尔时,佛告下,即是第三、许问。先劝供养,次正许。初劝中三:先正劝,次释,三、结。

    尔时,佛告诸大众言:诸善男子,汝等今当于是菩萨深生恭敬尊重赞叹,应以种种香华、伎乐、璎珞、幡盖、衣服、饮食、卧具、医药、房舍、殿堂而供养之,迎来送去。

    初劝供中,备劝三业:尊重是意,赞叹是口,迎送是身。

    所以者何下。二、释劝。文有法、譬、合。法中,先明过去德,次明现在德。

    所以者何?是菩萨已于过去诸佛深种善根,福德成就。

    是故今于我,前欲师子吼。

    善男子,如师子下,譬说,又二:先为佛作譬,次为菩萨作譬。佛譬中,先譬法身,次譬应迹。法身又为三:先总,次别,后结。初一句总譬。

    善男子,如师子王,

    自知身力下五句,别譬诸德。

    自知身力,牙齿锋??。四足据地,安住岩穴。震尾出声,

    身即六度。力即十力。牙齿即智慧,断截烦恼。四足即四如意。地即尸罗。岩穴即禅定境。尾即大悲,大悲俯救,如尾下垂。声即八音说法。

    三、若有能具下,缘结。

    若有能具如是诸相,当知是则能师子吼,真师子王。

    晨朝出穴下,二、明应身方便,又三:一、正应。

    晨朝

    晨朝是闇终明始,譬恶灭善生之机而能应之。

    次出穴,即是从法身起。

    出穴,频伸欠呿,四向顾望,发声震吼,为十一事。何等十一?一、为欲坏实非师子诈作师子故,二、为欲试自身力故,三、为欲令住处净故,四、为诸子知处所故,五、为群辈无怖心故,六、为眠者得觉寤故,七、为一切放逸诸兽不放逸故,八、为诸兽来依附故,九、为欲调大香象故,十、为教告诸子息故,十一、为欲庄严自眷属故。

    颦呻为灭恶,吹呿为生善,四望即四无碍,发声即说法,有十一事。

    三、一切禽兽下,即是众生得道。

    一切禽兽闻师子吼,水性之属潜没深渊,陆行之类藏伏窟穴,飞者堕落,诸大香象怖走失粪。

    水性譬凡夫爱染,陛行譬二乘高原,飞譬降众魔,香象譬制外道。

    如彼野干下,第二、为菩萨作譬。野干者,先举非。

    诸善男子,如彼野干,虽逐师子至于百年,终不能作师子吼也。

    次明是。

    若师子子,始满三年,则能哮吼,如师子王。

    三年譬三行,然下合文,于五行中略说此三。又梵行是化他,化他中同其断惑是病行,同其生善是婴儿行,梵行兼之,故不具说。

    如来正觉下,合譬。初合佛譬,次合菩萨譬。初文二:先合妙本为众生,次合应迹。

    善男子,如来正觉智慧牙爪、四如意足、六波罗蜜满足之身,十力雄猛大悲为尾,安住四禅清净窟宅,为诸众生而师子吼摧破魔军,示众十力开佛行处,为诸邪见作归依所,安抚生死怖畏之众,觉寤无明睡眠众生,行恶法者为作悔心,开示邪见一切众生,令知六师非师子吼故,破富兰那等憍慢心故,为令二乘生悔心故,为教五住诸菩萨等生大力心故,为令正见四部之众于彼邪见四部徒党不生怖畏故。

    合初小不次第,备合十一事,合前欲坏;实非师子,诈作师子,合云为诸众生而师子吼;前文云欲试身力,合云示众十力(云云)。

    从圣行下,第二、合正应,但不合晨朝。

    从圣行、梵行、天行窟宅频伸而出,为欲令彼诸众生等破憍慢故欠呿,为令诸众生等生善法故四向顾望,为令众生得四无阂故四足据地,为令众生具足安住尸波罗蜜故故师子吼。

    师子吼者下,第二、合前众生得益。

    师子吼者,名决定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

    前有四句,今合直言决定说,所以降魔制外,兼释师子吼义。

    次声闻、缘觉下,合菩萨譬,亦前合举非,次合明是,如文。

    善男子,声闻、缘觉虽复随逐如来世尊无量百千阿僧祇劫,而亦不能作师子吼。

    十住菩萨若能修行是三行处,当知是则能师子吼。

    开譬合譬,明佛菩萨二义宛然,岂可单释品耶?

    诸善男子下,第三、结劝供养。

    诸善男子,是师子吼菩萨,今欲如是大师子吼,是故汝等,应当深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尔时,世尊下,二、正许问。

    尔时,世尊告师子吼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汝若欲问,今可随意。

    师子吼白佛下,第四、正问。凡发六问,但为两意:前三问问法,后三问问人。

    师子吼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云何为佛性?

    以何义故,名为佛性?

    何故复名常乐我净?

    初三问者,旧解初一问果性,次问因性,后双问因果性。观师云:此与文不相应。直依文者,初问佛性体,次问佛性义,后问佛性名。河西意亦尔。今将后人来问前法,初问理佛性体,次问分佛性义,后问究竟佛性名。

    若一切众生下,问见不见人。初一问,问不见性人。

    若一切众生有佛性者,何故不见一切众生所有佛性?

    后两问问见性人,于中又二:初问何法有了不了,次问何眼有了不了。

    十住菩萨住何等法不了一见?佛住何法而了了见?

    十住菩萨以何等眼不了了见?佛以何眼而了了见?

    法据性体,眼约性用。

    佛答为两:初叹问,次正答。叹问亦两:初叹,次论义。初叹又二:初叹,二庄严。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有人能为法咨启,则为具足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

    次叹解六义,汝自解六,为他故问。

    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知佛性,亦复解知名为佛性,乃至能知十住菩萨以何眼见?诸佛世尊以何眼见?

    叹六义中,叹初后各二,中两则略。

    师子吼下,第二、论义,两番问答。初问如文。

    师子吼菩萨言:世尊,云何名为智慧庄严?云何名为福德庄严?

    答中为四:前三就胜劣义,解智庄严,胜于福德;后一就平等解。

    善男子,慧庄严者,谓从一地乃至十地;福德庄严者,谓檀波罗蜜乃至般若、非般若波罗蜜。复次,善男子,慧庄严者,所谓诸佛菩萨;福德庄严者,谓声闻、缘觉、九住菩萨。复次,善男子,福德庄严,有为、有漏、有有、有果报、有阂、非常,是凡夫法;慧庄严者,无为、无漏、无有、无果报、无常、阂、住。

    有云:初番以空解为智慧,有解为福德;十地为智,五度为福。直言般若,即是有中智慧,故属福德;若识波罗蜜,即是空解,属智慧。次番又取九住已还为福德,十住及佛属智慧;后以果地为智慧,因中为福德。此就法体相望,如此胜劣。若此土,则福胜慧;若净土,慧胜福。令树出衣食,但企尚智慧,故言慧胜耳。究论具足者,善也。今明三番,应约三教而分别之。十地发真,破三无,故是智慧者,此别教意;十住菩萨与佛同为智慧者,通教意。因中为福,果上为智者,六度因中都不断惑,故是福德;佛断惑,故是智慧。而文云常住者,此非全是六度菩萨。若消此文,应云利根人于三藏中宜闻常住,闻即得解。如初转法轮时,八万天子得无生忍。最下既然,例余亦尔,乃是密教意。但差别不定,不可执一。

    汝今具足下,就平等答。

    善男子,汝今具足是二庄严,是故能问甚深妙义。我亦具足是二庄严,能答是义。

    故云汝之与我,各具二庄严,故能问能答,宁非平等无差别义?今谓此释似约圆教。

    师子吼言下,第二番,问答。问为三:正难、释难、结过。初、正难者。

    师子吼菩萨摩诃萨言:世尊,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不应问一种、二种,云何世尊说言能答一种、二种?

    我若二严则不应问,佛若二严则不应答,以问答非二严故。

    所以者何下,释难。

    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无一二种。

    明诸法无有一种二种

    一种、二种下,结过,是凡夫相。

    一种、二种者,是凡夫相。

    佛答:还酬其三:一、酬初难。

    佛言:善男子,若有菩萨无二种庄严,则不能知一种、二种;若有菩萨具二庄严,则能解知一种、二种。

    只由具二庄严:一、能问,二、能答。

    二、若言下,酬其释难。

    若言诸法无一二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若无一二,云何得说一切诸法无一无二?

    只由解一二无一二,故能问一二,能答一二。众生不解一二无一二,今示其一二,令知无一二。非是一二于一二,乃是无一二之一二,亦是言于无言,非是言于言。

    善男子!若言下,酬其结过,翻其前难(云云)。前云是凡夫相,今云是十住相,先唱生死、涅槃两章门。

    善男子,若言一二是凡夫相,是乃名为十住菩萨,非凡夫也。何以故?一者、名为涅槃,二者、名为生死。何故?

    一者、名为涅槃,以其常故。何故二者、名为生死?爱、无明故。常涅槃者非凡夫相,生死二者亦非凡夫相。以是义故,具二庄严者能问能答。

    次释一名,涅槃是常,常即无二。次释二名,生死、爱、无明、过、现故为二,二则非一,此之一二,非凡夫相。解为两,一云,正须此语,其云一二是凡夫相,佛言一二非凡夫相。二解云,凡夫不知一,亦不知二,虽在生死,不识生死,若知一二者,非凡夫相。今解不尔,一者是常,此大涅槃常,故非凡夫相。二者生死、无明与爱,此即二乘,涅槃未除,无明沈空之爱,即是生死之二,此二非凡夫。菩萨能知此二,此不二,无一二过,则非凡夫。福慧平等,是圆教义。今师子难此圆义,圆教双亡,无一无二,那忽能问一二,能答一二。佛还以圆教双照答之,良以双亡一二,则能双照一二,双照一二,即能双答一二。还以双照答其释难,良以一二,故能无一二,若无一二,何能无一二。又以双亡答其结过,汝言一二是凡夫相,我言一二非凡夫相,双照一二,岂是凡夫相。不作圆教问答,此义难解。

    善男子下,第二、正答五问,兼答一问。答初问,又二:先牒问诫听,如文。

    善男子,汝问云何为佛性者,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次佛性者下,正答初问,又二:一、明佛性体,二、简不见者。初明体,又三:一、标名,二、释相,三、结体。标者。

    善男子,佛性者名为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

    佛性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智慧是有,即空而有,即有而空。空则三谛皆空,一空一切空,乃是第一义空。名智慧者,三谛皆照,一照一切照,乃是智慧。当知空有,非空非有,即三而一,即一而三,即非三非一。即空故尽一切相,即智故照一切境,即非空非智,故云一切中,是故名为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名为佛性。如此标名,贵在得意,不可言尽。

    次所言空者下,释相者,为二:先释空,次释智。

    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

    初释空,则三谛皆空。文云:空者,不见空与不空;不见空者,不见空边;不见不空,是不见中;无边无中,是第一义空。

    次释智

    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谓大涅槃。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我者,不名中道。

    智则三谛皆照。文云:智者,见空及与不空。见空是见边,见不空是见中,见边、见中是第一义智慧。若此空智,非前非后,不浅不深,即空即智,即智即空,又即非空非智,而空而智,是为佛性之相。文又释不空者即是四德,空者即是二边,无有四德。对非显是,解释分明。

    三、结体者。

    中道者,名为佛性。以是义故,佛性常恒,无有变易。

    佛性名中道,中道之法,常恒无变,如文。

    从无明覆故下,第二、简不见者,又二:先简二边异故不见,次简起中道见故不见。初文者。

    无明覆故,令诸众生不能得见。声闻、缘觉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于我,以是义故不得第一义空,不得第一义空故不行中道,无中道故不见佛性。

    无明所覆,是简生死有边异故,不见第一义空。次简二乘偏证空边异故,不见第一义空,如文。

    次从善男子去,是简起中道见故不见。

    善男子,见中道者凡有三种:一、定乐行,二、定苦行,三、苦乐行。定乐行者,所谓菩萨摩诃萨怜悯一切诸众生故,虽复处在阿鼻地狱如三禅乐。定苦行者,谓诸凡夫。苦乐行者,谓声闻、缘觉,声闻、缘觉行于苦乐作中道想。以是义故,虽有佛性而不能见。

    有人解云:两种不见一种见,而皆言不见者,以随情故。是义不然。前唱中道见,凡有三种全未见,而言见中道者,此乃名同,而于名起见后结,以是义故,不见佛性。当知三种并不见性,将后验前,前是唱中道见。凡夫惑心,虽作中道想,而因苦果苦,是定苦行,是故不见第一义空。二乘自行胜于凡夫,化他边劣于菩萨,虽作中道之想,名定苦乐行,二乘偏空,故不见第一义空。菩萨慈悲,甘苦如乐,是定乐行,即是偏假,故不见第一义空。如此三种,虽同名中道,与上名相违,相违故无圆遍之义,是故不见。

    如汝所言下,正答第二问。旧云:此答因性。观师云:此具明五性,岂独因耶?就文为两:初答第二问,后论义。初答问,为二:先牒问,次正答。

    善男子,如汝所言,以何义故名佛性者?

    初具提其问。其问何义?义者,名之所以。有何所以称为佛性?

    佛答为三:初、总举圆义,二、别举遍义,三、结叹。

    善男子,佛性者,即是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道种子。

    初、总答意者,善得圆旨,是其所以。佛是圆人,性是圆法,人法合称,故言佛性。又一切诸佛是圆人,菩提是圆果,兼得涅槃果果也。既言果与果果,即知此果从因因生,此果果从因生。中道者,非因非因因,非果非果果,皆显现者,悉由佛性为种子故。如此中道,即是佛性。佛性既为种子,种子能生两因两果,此两因果又是种子,能显中道,即是更互以为种子。不作此释,无奈此文何。通途虽尔,别说即是佛性以为种子。问:佛性既为四性种子,何独是于菩提种子?答:特是略出,又是傍正。如十二因缘,非无傍义,正发观智,生于菩提,种子义彰。余之三性,其义则傍。譬如胡瓜,正能发热,是热病缘。

    复次,善男子下,二、别举遍义,应通一切。别举四种,遍有中道:一、颠倒上下,二、生死,三、断常,四、因果。他解:此四是中论八不,不上不下是不来不出,不因不果是不一不异。余两可知。一师云:法门无量,何必如此?今明初以上下属当。凡夫颠倒,横计上下,不见中道;诸佛体之,不上不下,得见中道。次生死约六度偏行,既不断于无明爱惑,惑心求佛,是二中间则有生老病死,不见中道;诸佛体之,不生不死,得见中道。三、断常约二乘,厌生死是背常,入涅槃是向断,不见中道;诸佛体之,非常非断,于二乘法,得见中道。四者、十二因缘,观智是因,得菩提是果,修因克果,次第浅深,此约别教。地前不见中道,诸佛体之,知非因果,于菩萨法,能见中道。上文云:一切诸法中,悉有安乐性。普贤观云:毗卢遮那遍一切处,譬如耆婆执草成药。佛亦如是,遍一切法,无非中道,中道即是佛性。汝问何义?其义如是,略属当竟,今更帖文。初云道有三种者,先唱三章门:

    复次,善男子,道有三种,谓下、上、中。

    次下者下,解释。

    下者,梵天无常,谬见是常。上者,生死无常,谬见是常;三宝是常,横计无常。何故名上?能得最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中者,名第一义空,无常见无常,常见于常。第一义空不名为下。何以故?一切凡夫所不得故。不名为上。何以故?即是上故。诸佛菩萨所修之道不上不下,以是义故,名为中道。

    下者,外道邪见,谬谓梵天以为涅槃,实非涅槃,还是生死,故名为下。所言上者,即是凡夫,未免八倒,无常计常,常是上法,当得上果,故名为上。所言中者,第一义空,智慧无常,见无常,如理而见。不同外道,故不名下;不同凡夫,故不名上。而是两边之上,故言是上。又言与佛不异,故言是上。

    复次,生死本际下,第二、明不生不死中道之义。文为二:初、明中道,次、举解惑。初为三:一、唱中道,二、明能破生死,三、结是佛性。

    复次,善男子,生死本际凡有二种:一者、无明,二者、有爱。是二中间则有生老病死之苦,是名中道。

    如是中道,能破生死,故名为中。

    无明有爱下。问:只是行、识、名色、六入等,何以云有生老死耶?解云:后文云现在世识名未来生,现在六入等名未来老死,中间是生死义。言中道者,两因夹一果,一果居中,如此论中,方是妙中破生死义。云何只以因缘因果不生不灭名为中道?今作易解,无明与爱即是过现烦恼道也,点烦恼道即是般若,中间苦道即是法身,法身即中道,若是中道则无生死,无生死故名破生死。

    以是义故下,第三、结为佛性。

    以是义故,中道之法名为佛性,是故佛性常乐我净。

    既是中道,宁非佛性。

    以诸众生下,第二、举解惑,有法、譬、合。

    以诸众生不能见故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佛性实非无常、无乐、无我、无净。

    法中,初明惑者不见,则是无常;后明解者能见,则非无常。正用此语,兼答第三难。难云:以何义故,名常乐我净?以见佛性故,常乐我净。

    譬如下,为惑解者作譬,与上贫女譬同。

    善男子,譬如贫人,家有宝藏,是人不见;以不见故,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有善知识而语之言:汝舍宅中有金宝藏,何故如是贫穷困苦,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即以方便令彼得见;以得见故,是人即得常乐我净。

    合如文。

    佛性亦尔,众生不见;以不见故,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有善知识,诸佛菩萨以诸方便种种教诰令彼得见;以得见故,众生即得常、乐、我、净。

    复次,众生起见下,是第三、不断不常明中道,又三:一、唱章门,二、释,三、结。

    复次,善男子,众生起见凡有二种:一者、常见,二者、断见。如是二见不名中道无常无断,乃名中道无常无断,即是观照十二缘智,如是观智是名佛性。二乘之人虽观因缘,犹亦不得名为佛性。

    初章门中,明凡夫、菩萨、二乘,前后举非,中间明是。

    次佛性虽常下,即释也,又三:先释凡夫。

    佛性虽常,以诸众生,无明覆故,不能得见。

    为无明所覆,故起断常。

    次又未能度下,释二乘。

    又未能度十二缘河犹如兔马。何以故?不见佛性故。

    只为兔马,不尽河底。二乘智偏,沈空取证。不见佛性,无常无断。

    是观十二因缘下,第三、释菩萨章。

    善男子,是观十二因缘智慧,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种子。

    十二因缘即是观境,菩萨观境生智,合取境智,皆名中道。

    以是义故,十二因缘名为佛性。善男子,譬如胡瓜名为热病。何以故?能为热病作因缘故,十二因缘亦复如是。

    善男子,佛性者下,第四、约因果明中道,为三:一、明有因有果,二、明非因非果,三、明亦是因果亦非因果。只应明非因非果,何得云因果?若不明因果,何所辨非?初文有法譬。

    善男子,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缘,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无上大般涅槃。

    法说中论:两因两果。两因者,谓因因因;两果者,谓果果果。寻此文意,不得以因家之因为因因,不得以果家之果为果果;得以因家之果为因因,得以果家之果为果果。何故尔?单因是境,重因是观;单果是菩提,重果是涅槃。境但是因,不从因至于因,但因非因因;观智从因至于因,故得是因因。菩提但是果,不从果至于果,但果非果果;涅槃从果至于果,故得是果果。

    善男子,譬如无明为因,诸行为果,行因识果。以是义故,彼无明体亦因亦因因,识亦果亦果果,佛性亦尔。

    譬说中意,是则不然。譬中以无明为因因,无明当体是因,而复为行作因,故是因因;识当体是果,复为行作果,故是果果。以譬例法,境是因因,菩提应是果果。而不例者,境体非因,不从因至于因,但是因非因因;观智体非果,不从果至于果。若然,譬与法乖。答:取少分譬。私谓亦非全取无明、行、识以为境、智、菩提、涅槃之譬,但是先举无明、行、识等,亦有因果、因因、果果之名。故下文中具举四句,佛性、涅槃为初二句,十二因缘为第三句。言少分者,名同义异,故云少分。若欲将境、智为二因,菩提、涅槃为二果,是则境体是因,复为智作因,故名因因;智体是因,复为二果作因。例二果亦尔。准因作之,亦应可见。

    以是义故下,第二、明非因非果,即中道正性。

    善男子,以是义故,十二因缘不出不灭、不常不断、非一非二、不来不去、非因非果。

    此中十不剩中,论中有不因不果。

    从是因非果下,第三、明亦是因果亦非因果。

    善男子,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是因是果如十二缘所生之法。非因非果名为佛性,非因果故常恒无变。

    开善作五性,是因非果即境界性,是果非因即果果性,是因即了因,是果即菩提果,非因非果即正性。而彼家用众生为正性,与非因非果义不相应。庄严作四性,是因即了因,是果即涅槃,是因即正因,是果即菩提,非因非果非复是性,但非前义。观师亦作五性,是因非果即境界性,是果非因即果果性,是因是果即了因性及菩提性。言了因者,以望境界为果,望菩提是因。若尔,菩提性亦应两望,望了因是果,望果果是因,非因非果即正性。兴皇但名正法、正性,不许称为正因。今经中有正因之名,何以不许?然此五性乃是开合之异,正性不二,缘性则二。二是因果,开因出因因,开果出果果。合四为二,所谓因果;合二为一,合缘为正,正无复数。以是义故,下第三、结叹甚深。又为三:一、略叹,二、广叹,三、总结。初略叹者。

    以是义故,我经中说十二因缘其义甚深,无知无见,不可思惟,乃是诸佛菩萨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及。

    简:凡小不见,唯佛能见。

    以何义故下,二、广释甚深,有六:一、明因缘甚深,二、明凡夫不见故甚深,三、唯佛能见,四、重明甚深难见,五、重明能见,六、双明见与不见。

    以何义故甚深甚深?众生业行不常不断而得果报,虽念念灭而无所失,虽无作者而有作业,虽无受者而有果报,受者虽灭果不败亡,无有虑知和合而有。

    初中云不常不断者诸句,例作中道以明甚深:虽念念灭即是不常,而无所失即是不断,不断不常即中道甚深;虽无作者即不有,而有作业即不无,即不可思议中道甚深。

    一切众生下,二、明凡夫不见。

    一切众生虽与十二因缘共行而不见知,不见知故无有终始。

    十住下,三、唯佛能见。

    十住菩萨唯见其终,不见其始;诸佛世尊见始见终。以是义故,诸佛了了得见佛性。

    菩萨少见,如来具见。然十住既少见于终,亦应少见其始。今互显没者,正言十地一转,即便作佛,去终处近,故言能见其终。始则杳然,故言不见。旧云:十住破元品无明,当果不起,故云知终。生死久远,其始难知。兴皇云:自性无所有为易,因缘所起,不有而有则难。今言十住有治道,能分断,则分见其终,而不能分见其始。譬如健人破贼,而不知贼起根原。私谓:亦可云初住所断,断其始故,故云见始。并始断故,亦云见始。故知贤位非但不见中道,亦不见于无明。故从初断始边,名为见始。等觉菩萨,余一品在,在者名终。由未断终,故不见终。断之终故,亦名见终。故知等觉非但不见最后真如,亦不见于终品无明。故唯佛断,唯佛方见。诸佛见始见终者,究竟知无始终,究竟鉴其始终。文中从我起边,是故反此。始谓元品,终谓终末,最粗着故。见谓知见,有智能治,故名为见。初住智浅,但见终末,故云见终。未有治于元品之智,故云不见。

    一切众生下,四、重明不见。

    善男子,一切众生不能见于十二因缘,是故轮转。善男子,如蚕作茧,自生自死;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不见佛性故,自造结业,流转生死,犹如拍鞠。

    是故我下,五、重明能见。

    善男子,是故我于诸经中说,若有人见十二因缘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

    观十二缘智下,六、双明见不见,又二:先唱四章门。

    善男子,观十二缘智,凡有四种:一者、下,二者、中,三者、上,四者、上上。

    次释四章。

    下智观者,不见佛性,以不见故,得声闻道。中智观者,不见佛性,以不见故,得缘觉道。上智观者,见不了了,不了了故,住住十地。上上智者,见了了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

    三种不见,唯上上能见。可将此义,类前定、乐、行等三皆不见,于义明矣。问:十住少见者,为唯第十住少见,九住至初住亦少见耶?旧解为二:一云:唯第十住分见,九住至初住皆不分见。二云:初住至十住皆少分见。而须两望:初至九住,望二乘为少见?望十住为不见?有人难前解云:二乘不见,各得菩提。九住既不见,得何等菩提?进不同佛,退非二乘,应当别得一个菩提(云云)。今明若指住是地,而言十住皆分见者,此是别义。若住非地,十地则见,十住不见,此亦别义。若言十住即十地,地住皆少见者,此即圆义。若言十住非十地,十住亦少见者,此亦圆义。若言十住非十地,而言九住不见,十住少见者,此是别接通义。人不识此,于文于义,往往不通(云云)。

    以是义故下,第三、总结甚深。

    以是义故,十二因缘名为佛性,佛性者即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中道,中道者即名为佛,佛者名为涅槃。

    即五佛性、十二因缘。名为佛性者,结因性;第一义空,结因因性;中道者,结正因性;即名为佛,结果性;涅槃,结果果性。文义具足,此结甚妙。

    尔时,师子下,第二、论义。

    师子吼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佛与佛性无差别者,一切众生何用修道?

    此义起上结众生行业甚深甚深。若众生与佛平等不二,何用修道?初似是一问,佛为两答,则成二问。下佛答中,一、答佛与佛性平等,二、答修道,故知两问。地人云众生是佛,具足在妄,便不用修道,正当此难。若成论人云佛果在当,则不当此难,而不得言即是佛,此应作无差别差别答。无差别故即是佛,差别故未具足。如父生子,姓无差别,用未具足故须庄严,庄严故后则具足。然但明佛性,何关具足、不具足?具足既藉缘而具,佛性亦应藉缘而具。若言佛性在当,此据果性、果果性;若言佛性在现,此取因性、因因性;若言佛性非当非现,此取正因性。若各以为是,如盲触象,若见此意,无当、现之诤。

    佛答为三:一、非问,二、正答,三、引证。非问,如文。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问,是义不然。

    正答为两:一、答无差别亦有差别,二、答何用修道。初答为三:一、正答,二、引偈,三、举乳酪而譬。此意者,据体不殊,所缘成异。初文有法有譬。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