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法品第一之二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刍当知。若有於贪未如实知。未正遍知。未能永断。彼於自心。未离贪故。不能通达。不能遍知。不能等觉。不能涅槃。不能证得无上安乐。若有於贪已如实知。已正遍知。已能永断。彼於自心。已离贪故。即能通达。即能遍知。即能等觉。即能涅槃。即能证得无上安乐。是故於贪应如实知。应正遍知。应求永断。於佛法中。当修梵行。尔时世尊,重摄上义。而说偈言:

    若於贪未知,彼去涅槃远。於贪已知者,去涅槃不遥。我观诸有情,由贪之所染。还来堕恶趣,受生死轮回。

    若能正了知,永断此贪者,得上沙门果,毕竟不受生。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刍当知。若有於瞋未如实知。未正遍知。未能永断。彼於自心。未离瞋故。不能通达。不能遍知。不能等觉。不能涅槃。不能证得无上安乐。若有於瞋已如实知。已正遍知。已能永断。彼於自心。已离瞋故。即能通达。即能遍知。即能等觉。即能涅槃。即能证得无上安乐。是故於瞋应如实知。应正遍知。应求永断。於佛法中。当修梵行。尔时世尊,重摄上义。而说颂曰:

    若於瞋未知,彼去涅槃远。於瞋已知者,去涅槃不遥。我观诸有情,由瞋之所染。还来堕恶趣,受生死轮回。

    若能正了知,永断此瞋者,得上沙门果,毕竟不受生。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刍当知。若有於痴未如实知。未正遍知。未能永断。彼於自心。未离痴故。不能通达。不能遍知。不能等觉。不能涅槃。不能证得无上安乐。若有於痴已如实知。已正遍知。已能永断。彼於自心。已离痴故。即能通达。即能遍知。即能等觉。即能涅槃。即能证得无上安乐。是故於痴。应如实知。应正遍知。应求永断。於佛法中。当修梵行。尔时世尊,重摄上义。而说颂曰:

    若於痴未知,彼去涅槃远。於痴已知者,去涅槃不遥。我观诸有情,由痴之所染。还来堕恶趣,受生死轮回。

    若能正了知,永断此痴者,得上沙门果,毕竟不受生。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刍当知。若有於覆未如实知。未正遍知。未能永断。彼於自心。未离覆故。不能通达。不能遍知。不能等觉。不能涅槃。不能证得无上安乐。若有於覆已如实知。已正遍知。已能永断。彼於自心。已离覆故。即能通达。即能遍知。即能等觉。即能涅槃。即能证得无上安乐。是故於覆。应如实知。应正遍知。应求永断。於佛法中。当修梵行。尔时世尊,重摄上义。而说颂曰:

    若於覆未知,彼去涅槃远。於覆已知者,去涅槃不遥。我观诸有情,由覆之所染。还来堕恶趣,受生死轮回。

    若能正了知,永断此覆者,得上沙门果,毕竟不受生。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刍当知。若有於恼未如实知。未正遍知。未能永断。彼於自心。未离恼故。不能通达。不能遍知。不能等觉。不能涅槃。不能证得无上安乐。若有於恼已如实知。已正遍知。已能永断。彼於自心。已离恼故。即能通达。即能遍知。即能等觉。即能涅槃。即能证得无上安乐。是故於恼。应如实知。应正遍知。应求永断。於佛法中。当修梵行。尔时世尊,重摄上义。而说颂曰:

    若於恼未知,彼去涅槃远。於恼已知者,去涅槃不遥。我观诸有情,由恼之所染。还来堕恶趣,受生死轮回。

    若能正了知,永断此恼者,得上沙门果,毕竟不受生。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刍当知。若有於忿未如实知。未正遍知。未能永断。彼於自心。未离忿故。不能通达。不能遍知。不能等觉。不能涅槃。不能证得无上安乐。若有於忿。已如实知。已正遍知。已能永断。彼於自心。已离忿故。即能通达。即能遍知。即能等觉。即能涅槃。即能证得无上安乐。是故於忿。应如实知。应正遍知。应求永断。於佛法中。当修梵行。尔时世尊,重摄上义。而说颂曰:

    若於忿未知,彼去涅槃远。於忿已知者,去涅槃不遥。我观诸有情,由忿之所染。还来堕恶趣,受生死轮回。

    若能正了知,永断此忿者,得上沙门果,毕竟不受生。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刍当知。若有於恨未如实知。未正遍知。未能永断。彼於自心。未离恨故。不能通达。不能遍知。不能等觉。不能涅槃。不能证得无上安乐。若有於恨。已如实知。已正遍知。已能永断。彼於自心。已离恨故。即能通达。即能遍知。即能等觉。即能涅槃。即能证得无上安乐。是故於恨。应如实知。应正遍知。应求永断。於佛法中。当修梵行。尔时世尊,重摄上义。而说颂曰:

    若於恨未知,彼去涅槃远。於恨已知者,去涅槃不遥。我观诸有情,由恨之所染。还来堕恶趣,受生死轮回。

    若能正了知,永断此恨者,得上沙门果,毕竟不受生。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刍当知。若有於嫉未如实知。未正遍知。未能永断。彼於自心。未离嫉故。不能通达。不能遍知。不能等觉。不能涅槃。不能证得无上安乐。若有於嫉已如实知。已正遍知。已能永断。彼於自心。已离嫉故。即能通达。即能遍知。即能等觉。即能涅槃。即能证得无上安乐。是故於嫉。应如实知。应正遍知。应求永断。於佛法中。当修梵行。尔时世尊,重摄上义。而说颂曰:

    若於嫉未知,彼去涅槃远。於嫉已知者,去涅槃不遥。我观诸有情,由嫉之所染。还来堕恶趣,受生死轮回。

    若能正了知,永断此嫉者,得上沙门果,毕竟不受生。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刍当知。若有於慳未如实知。未正遍知。未能永断。彼於自心。未离慳故。不能通达。不能遍知。不能等觉。不能涅槃。不能证得。无上安乐。若有於慳已如实知。已正遍知。已能永断。彼於自心。已离慳故。即能通达。即能遍知。即能等觉。即能涅槃。即能证得无上安乐。是故於慳。应如实知。应正遍知应求永断。於佛法中。当修梵行。尔时世尊,重摄上义。而说颂曰:

    若於慳未知,彼去涅槃远。於慳已知者,去涅槃不遥。我观诸有情,由慳之所染。还来堕恶趣,受生死轮回。

    若能正了知,永断此慳者,得上沙门果,毕竟不受生。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刍当知。若有於耽未如实知。未正遍知。未能永断。彼於自心。未离耽故。不能通达。不能遍知。不能等觉。不能涅槃。不能证得无上安乐。若有於耽已如实知。已正遍知。已能永断。彼於自心。已离耽故。即能通达。即能遍知。即能等觉。即能涅槃。即能证得无上安乐。是故於耽。应如实知。应正遍知。应求永断。於佛法中。当修梵行。尔时世尊,重摄上义。而说颂曰:

    若於耽未知,彼去涅槃远。於耽已知者,去涅槃不遥。我观诸有情,由耽之所染。还来堕恶趣,受生死轮回。

    若能正了知,永断此耽者,得上沙门果,毕竟不受生。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刍当知。若有於慢未如实知。未正遍知。未能永断。彼於自心。未离慢故。不能通达。不能遍知。不能等觉。不能涅槃。不能证得无上安乐。若有於慢已如实知。已正遍知。已能永断。彼於自心。已离慢故。即能通达。即能遍知。即能等觉。即能涅槃。即能证得无上安乐。是故於慢。应如实知。应正遍知。应求永断。於佛法中。当修梵行。尔时世尊,重摄上义。而说颂曰:

    若於慢未知,彼去涅槃远。於慢已知者,去涅槃不遥。我观诸有情,由慢之所染。还来堕恶趣,受生死轮回。

    若能正了知,永断此慢者,得上沙门果,毕竟不受生。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刍当知。若有於害未如实知。未正遍知。未能永断。彼於自心。未离害故。不能通达。不能遍知。不能等觉。不能涅槃。不能证得无上安乐。若有於害已如实知。已正遍知。已能永断。彼於自心。已离害故。即能通达。即能遍知。即能等觉。即能涅槃。即能证得无上安乐。是故於害。应如实知。应正遍知。应求永断。於佛法中。当修梵行。尔时世尊,重摄上义。而说颂曰:

    若於害未知,彼去涅槃远。於害已知者,去涅槃不遥。我观诸有情,由害之所染。还来堕恶趣,受生死轮回。

    若能正了知,永断此害者,得上沙门果,毕竟不受生。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刍当知。若於一切。未如实知。未正遍知。未能永断。彼於自心。未离一切故。不能通达。不能遍知。不能等觉。不能涅槃。不能证得无上安乐。若於一切。已如实知。已正遍知。已能永断。彼於自心。已离一切故。即能通达。即能遍知。即能等觉。即能涅槃。即能证得无上安乐。故於一切。应如实知应正遍知。应求永断。於佛法中。当修梵行。尔时世尊,重摄此义。而说颂曰:

    若一切未知,彼去涅槃远。一切已知者,去涅槃不遥。我观诸有情,由一切所染。还来堕恶趣,受生死轮回。

    重摄前经嗢拖南曰:食恚及愚痴,覆藏恼忿恨。嫉慳与耽嗜,慢害将一切。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刍当知。一切修习。福业事中。慈心解脱。最为第一。所以者何。慈心解脱。威德炽盛。映蔽一切诸福业事。以彼诸事所有威德。欲比所修。慈心解脱。十六分中。亦不及一。刍当知。譬如小大诸国王中。转轮圣王。最为第一。所以者何。转轮圣王。威德炽盛。映蔽一切小大诸王。以彼诸王所有威德。比转轮王。十六分中。亦不及一。诸福业事。亦复如是,欲比所修慈心解脱。十六分中。亦不及一。又如小大诸星之中。其满月轮。最为第一。所以者何。是满月轮。威光炽盛。映蔽一切小大诸星。以彼诸星所有威光。比满月轮。十六分中。亦不及一。诸福业事。亦复如是,欲比所修慈心解脱。十六分中。亦不及一。尔时世尊,重摄此义。而说颂曰:

    一切福业事,比慈心解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