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入密严微妙身生品第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尔时一切佛法如实见菩萨摩诃萨。无量威力世中自在宝璎珞庄严其身。从座而起右膝著地。白金刚藏而作是言:尊者善能通达三乘世间。心得无违现法乐住内证之智。为大定师於定自在能随顺说诸地之相。常在一切佛国土中。为诸上首演深妙法。是故我今劝请佛子。说诸圣者不随他行。现法乐住内证之境。今我及诸菩萨摩诃萨众得见斯法。安乐修行趣於佛地。获意成身及言说身。自在力通皆得具足。转所依止不住实际,犹如众色真多摩尼。现诸色像能於诸趣天王宫殿。及一切佛密严国中说密严行。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以偈答曰:

    善哉天人主,菩萨中殊胜。请说入密严,无我之法性。应觉分别境,心之所取相。若舍於分别,即见世分别。

    了於世所缘,即得三摩地。我今为开演,仁主应谛听。热时见阳焰,世间相亦然。能相所相因,而无妄分别。

    能觉生所觉,所觉依能现。离彼则无此,如光影相随。无心亦无境,能所量俱无。但依於一心,如是而分别。

    能知所知法,唯心量所有。所知心既无,能知不可得。心为法自性,有性所扰浊。八地得清净,九地获静虑。

    觉慧为十地,灌顶证如来。法身得无尽,是佛之境界。究竟如虚空,心识亦如是,无尽无所坏,众德已庄严。

    恒在不思议,诸佛密严土。譬如瓶破已,瓦体而显现。瓦破微尘显,析尘成极微。如是因有为,而成无漏法。

    如火烧薪尽,复於馀处然。证如得转依,远离於分别。住於不动智,密严中显现。无生现众色,不住诸世间。

    能断一切见,归依此无我。相续流注断,无坏亦无生。能尽一切见,归依此无我。诸惑皆已灭,寂静不思议。

    能净一切见,归依此无我。世间种种法,本来无我性。非由击坏无,乃喻之所显。如火烧薪已,於中自息灭。

    观察於三有,无我智亦然。是名现法乐,内证之境界。依此入诸地,净除无始恶。舍离世所依,出世而安祝

    其心转清净,恒居密严土。

    尔时如实见菩萨摩诃萨及诸王等。向金刚藏咸作是言:我等今者皆欲归依。唯愿示我归依之处。於是金刚藏菩萨摩诃萨以偈答曰:佛体非有无,已焚烧蕴树。

    超胜魔王众,而住密严国。所觉净无垢,仁主可归依。远离於觉量,证於无所有。密严诸定者,仁主可归依。

    净胜密严刹,众圣所依处。观行者充满,应归於密严。当观於世间,如尽有高下。梦中见美色,石女急诞生。

    亦如乾闼城,火轮空中发。如种种幻形,人马花果树。幻归所变化,一切悉非真。如奔电浮雲,皆为而非实。

    如匠作瓶等,由分别所成。仁主应谛听,世间诸有情。习气常覆心,生种种戏论。末那与意识,并馀识相续。

    五法及三性,二种之无我。恒共而相应,如风击暴水。转起诸识浪,浪生流不停。赖耶亦如是,无始诸习气。

    犹如彼暴水,为境风所动。而起诸识浪,恒无断绝时。八种流注心,虽无若干体。或随缘顿起,或时而渐生。

    取境亦复然,渐顿而差别。心转於舍宅,日月与星宿。树枝叶花果,山林及军众。於如是等处,皆能渐顿生。

    多分能顿现,或渐起差别。若时於梦中,见昔所更境。及想念初生,乃至於老死。算数与众物,寻思於句义。

    观於异文彩,受诸好饮食。於如是境界,渐次能了知。或有时顿生,而能取之者,心性本清净,不可得思议。

    是如来妙藏,如金处於矿。意生从藏识,馀六亦复然。识六种或多,差别於三界。赖耶与能熏,及馀心法等。

    染净诸种子,虽同住无染。佛种性亦然,定非定常净。如海水常住,波潮而转移。赖耶亦复然,随诸地差别。

    修有下中上,舍染而明显。金刚藏复言,如实见菩萨。见闻觉悟者,自性如实慧。十方一切国,诸王众会中。

    汝已从我闻,随应广为说。若人闻法已,渐净阿赖耶。或作人中王,转轮四天下。或复为帝释,兜率苏焰等。

    乃至化乐宫,欲界自在主。或王色界处,或生无色天。无想有情中,静虑受安乐。证真而不住,犹如师子吼。

    於诸定自在,法喜以相应。一心求密严,不染著三界。至於密严已,渐次而开觉。转依获安乐,寂静常安祝

    无量诸佛子,围绕以庄严。为法自在王,众中之最上。非如外道说,坏灭为涅槃。坏应同有为,无有复生过。

    十业上中下,三乘以出生。最上生密严,地地转昇进。得解脱智慧,如来微妙身。云何说涅槃,是灭坏之法。

    涅槃若灭坏,有情有终荆有情若有终,是亦有初际。应有非生法,而始作有情。无有非有情,而生有情界。

    有情界既尽,佛无所知法。是则无能觉,亦无有涅槃。妄计解脱者,而说於解脱。如灯灭薪尽,亦如芭蕉种。

    彼证解脱性,是坏有成无。於解脱妙乐,远离不能说。遍处及静虑,无色无想定。逆顺而入出,力通皆自在。

    於彼不退还,亦不恒沈没。了达於法相,诸地得善巧。如是而庄严,当来密严刹。若言解脱性,坏有以成无。

    斯人住诸有,毕竟不能出。既坏三和合,因等四种缘。眼色内外缘,和合所生识。世间内外法,互力以相生。

    如是等众义,一切皆违反。若知唯识现,离於心所得。分别不现前,亦不住其性。尔时所缘离,寂然心正受。

    舍於世间中,所取能取见。转依离粗重,智慧不思议。十种意成身,众妙为严好。作三界之王,而生於密严。

    色心及心所,所相应无为。於内外世间,谛观无别异。如是诸智者,来於密严国。名相与分别,正智及如如。

    牟尼三摩地,体性皆平等。应当往密严,佛所称赞土。若坏三和合,及以四种缘。不固於自宗,同诸妄分别。

    恶习分别者,彼之五种论。譬喻不成立,诸义皆相违。彼五悉成过,惑乱觉智眼。著喻及似喻,颠倒不颠倒。

    如是虚妄执,一切於此坏。舍离於自宗,依止他宗法。初际等诸见,皆从灭坏生。大王应当知,有情在三界。

    如轮而运转,初际不可得。如来以悲愿,普应诸有缘。如净月光明,无处不周遍。随彼先业类,应机而说法。

    若坏於涅槃,佛有何功利。增上有三种,解脱亦复然。四谛及神足,念处无碍解。四缘无色住,根力及神通。

    觉支诸地等,有为无为法。乃至众圣人,皆依识而有。苦法忍法智,苦类忍类智。集智四亦然,灭道亦如是,

    如是十六种,名之为现观。学人数有十,第八七返有。家家一往来,一间而灭度。中槃与生般,有行及无行。

    上流於处处,然後般涅槃。如是一切种,诸智之品位。修行观行者,下中上不同。菩萨增上修,功德最殊胜。

    十一与十二,及以於十六。此诸修定者,复渐灭於心。所尽非是心,亦非心共祝未来心未至,未至故非有。

    心缘不和合,非此非彼生。第四禅无心,有因不能害。有因谓诸识,意识及五种。妄想不觉知,流转如波浪。

    定者观赖耶,离能所分别。微妙无所有,转依而不坏。住密严佛刹,显现如月轮。密严诸智者,与佛常共俱。

    恒游定境中,一味无差别。难思观行境,定力之所生。王应常修习,相应微妙定。欲界有六天,梵摩复十二。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