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编林间后录 全文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释迦出山画像赞

    秦越人之於医。望见知生死。老潘之於墨。摸索知精粗。盖其不传之妙。无地寄语默也。欧阳文忠公曰。小字遗教经虽不着书者之名。然非羲之莫能作也。予阅钱乐道家所蓄释迦文佛出山像。虽不主名。然非道子不能作。以其笔意之着也。乐道人品甚高。铁书血食之后。其忱信痛敬所致像之寄寓。决非苟然。拜手稽首为之赞曰。

    徧大海味具於一滴。尽法界身足於纤埃。伫思则灯王之坐不能入毗耶之室。敛念则弥勒之门弹指即开。唯我鼻祖释迦和尚。初出雪山即示此像。以千百亿微尘数身。九十七大人之相。顿入笔端三昧。而幻此幅纸之上。垂手跣足顶螺颔丝。超然静深出三界痴。如浩荡春寄于纤枝。如清凉月印于盆池。镂冰琢雪我作赞词。关空锁梦夫子其牢畜之。

    小字金刚经赞

    僧子琼束毫为纤笔。其锐如菱芒。临纸运肘快等风雨。书金刚般若经於兼寸环轮中。望之团团。如珠在薄雾间。即而视之。其行布如人梳发作烟鬟。自非思力精微。何以臻此。为之赞曰。

    昔有佛子根猛利。能观空性即是色。欲显空色不思议。仰空书此金刚句。至今风雨被原野。诸樵木者集其下。乃知肉眼不能见。譬如水中有盐味。唯道人琼思精特。能观色性即是空。视此纤管大如椽。挥翰如行九轨道。故於兼寸环轮中。备足广大言说身。世人可见不可读。譬如婴儿视崖蜜。我於此经能证入。初中后善三法门。忽然落笔如建瓴。不复现行生倒想。犹色空观入诸境。奏刀肯綮无全牛。尽持此法施群生。甚微细智愿同证。

    六世祖师赞并序

    予窜海上三年而还舍于筠之石门寺。悲丛林之荒寒。念祖宗之标致。不自知涕流也。作六祖师画像赞以寄昭默禅师。以见其志云。

    妄想无性。证不灭受。前圣所知。转相授手。风烟花开。器界以形。霜露果熟。王子乃生。护持佛乘。指示心体。但遮其非。不言其是。婴儿索物。意正语偏。哆啝之中。语意俱捐。

    顶峰朝露。神光夜升。堪任单传。担荷上乘。自寻其心。不见归宿。如视环轮。求其断续。用狱除间。履瘦知肥。氵?坊酒肆。尽其尘机。雪中斫臂。愿续佛寿。儿孙今闻。竖毛呵手。

    六道暗昏。不碍明洁。毫厘弗差。证甘露灭。但赤头颅。特讳姓氏。离见超情。欲尽世累。潜溪海山。麻衣风帽。翩然往来。被褐怀宝。精一其诚。身名俱舍。后世丘坟。犹无知者。

    破头峰下。龙象杂沓。衣付小儿。道传懒衲。乃尔相违。求人为法。天书至门。坚卧不答。念诸众生。捕风捉影。十地治之。由未苏醒。师微笑曰。何必眩瞑。但勿强名。自然无病。

    观前后身。两镜一面。左右对之。三者顿现。今非昔是。增金以黄。昔非今是。谤沈无香。已绝死生。岂缠老少。全机现前。当明而妙。夜江佐舟。吾今汝渡。句中之眼。如水有乳。

    是风幡动。眼自遮护。非风幡动。心则现露。是为曹溪。显决要旨。欲证之者。勿流汝意。暂时敛念。妙寂了然。汝自受用。密非我边。负石舂粮。趂獐逐兔。镜中之空。欲寻无路。

    枣栢大士画像赞并序

    易之深渺不可以义得。故立彖象以尽其旨。心之精微不可以言传。故指事法以示其妙。唯枣栢大士深入此三昧门。谨拜手稽首为之赞曰。

    须眉如画颀而美。风神如秋气奇伟。平生归宿东北方。尘劳动中寂而止。翛然跣足散衣行。智智用中不乖体。帝王家生得自在。寿量不书绝终始。虎受使令心境空。女为伴助憎爱弃。冠巾传心即俗真。方隅示法即事理。只将枣栢荐斋钵。我来阎浮非着味。自然光明生齿牙。我谈词章皆实义。佛子授汝以显决。一言便足超十地。随顺无明起诸有。若不随顺诸有离。圣贤酪生凡乳中。只由观照戒定慧。是谓大士同体悲。令我顿入一切智。作大佛事徧尘剎。华藏界中容顿辔。以空为座礼十身。以愿为舌说此偈。如以花说无边春。如以滴说大海味。稽首世间妙莲华。常愿清净出泥滓。

    百丈大智禅师真赞并序

    马祖大寂禅师已化。塔于海昏之石门。师庐其傍既久。衲子相寻日增。於是厌山之浅。乃沿冯水而上。至车轮峰之下。与希运惟政火种刀耕而食。遂成法席。予崇宁四年春至山中瞻遗像。虽冰枯雪老若不胜衣。而神峻气逸如未度世。谨拜手稽首为之赞曰。

    以实问答。空可青黄。以意求道。神落阴阳。阴阳莫测。脱略阴界。虚空莫尽。因果不昧。我有大机。佛无密语。如狮子王。露地方踞。称性文字。随身丛林。如以妙指。发和雅音。同世之波。寿九十二。护持心宗。谥曰大智。

    云庵真赞

    云庵出黄龙之门。为临济九世之孙。种性殊胜。契悟广大。指示心要。辩如曹溪。决择教乘。论如枣栢。作为偈句。词如志公。层践明验。精如永嘉。退居云庵。时已七十余。幻灭都尽。慧光浑圆。可以想见其遗风余烈。门人德洪谨拜手稽首为之赞曰。

    於自住境。见与见缘。如梦能所。如蜜中边。唯具正眼。入此三昧。如妙莲华。出缘生海。祖师活意。如来密机。成就众生。如鹍鹏飞。使其自化。不由他悟。秀出丛林。光于佛祖。趋灭陕右。诞生江南。暗中五色。天下云庵。

    明极斋铭

    太原王徤伯强。名臣惠公之子。 皇叔嘉王之婿。方壮年则能弃官学道。阅首楞严经至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叹曰此如来之训而予之志也。愿以明极名其斋而乞铭於予。铭曰。

    有而寻求。痴暗所囿。得而惊异。智浊之咎。浊澄暗澈。自觉成就。如人目精。一尘不受。开睫譬生。明发寄根。敛睫譬死。暗不能昏。圣师真慈。开此妙门。睥睨不入。夫岂知恩。枵然丈室。中置匡床。经行宴坐。晨灯夕香。勿使邪念。蔽常寂光。

    小字华严经偈并序

    蜂房於梁间。以漆液固其蒂。鹊巢於木杪。累百日而后成。彼会何知。而经营之妙积累之功。若习艺之神耶。盖其灵明廓彻不思议之力虽昧略飞摇之中。而具足成就弗差毫末。况首出万物应物而能言者乎。昔有梵僧来自五天。见晋宫阙崇丽。叹曰。是与兜率内院何异。但彼道力所成。而此直业力耳。予尝笑之。是安知我此妙力出生太虚容受寰宇。曾何天上人间楼观之足云哉。道人栖公愍世迫隘。就其所欲。书大方广佛华严经於方册中。其轻妙可以一掌置。开编蠕蠕如行蚁。熟视之其衡斜曲直重交反侧曲尽其妙。不翅如擘窠大书。观者阗门叹未曾有。子欲称赞是无作之功。普告大众而说偈言。

    我闻尊者龙胜师。应供曾入娑竭海。龙宫微尘妙章句。目所一瞥輙能诵。流於五天及震旦。为热恼中甘露门。维道人栖出其后。愿力猛利思精特。能於方册纸墨间。书此大经十万偈。诵於蜗舍巢庵中。了然如在龙宫见。观者种性有差别。爱慕皆生殊异想。要当谛观一尘中。亦有无边妙经卷。昔有智人破此尘。十方世界一切说。以名尘故非断空。而可破故非实有。了此两字妙法门。亦摄一切契经海。譬如困卧俄顷际。梦中所历更千载。乃知一念圆古今。真实际中法如是。一尘微妙不可测。当知一一尘亦然。譬如天帝网明珠。珠体莹然俱照彻。一珠具足诸网珠。一一珠中同徧入。我今以此金刚句。坏灭彼众下劣想。使悟尘中含此经。奚方册中乃惊异。咨尔山君河树神。各各当忆本愿力。要当勇猛勤守护。勿令邪念輙蠧侵。毗蓝风吹须弥卢。劫火焚烧大千界。为摊此经一切处。使其凉曝各得所。我此现前佛子等。作此观者名正观。稽首十方调御师。剎剎尘尘为作证。

    慈氏菩萨旃檀像赞并序

    金陵华藏禅寺慈氏菩萨旃檀像。相好之工妙天下。而神异灵感未易以一二数。居景德寺之后殿。王文公尝梦像求易居甚切。既觉而忘之。已而复梦理前事。公梦中固留之。像则泣下。起而视之真有泪处。因大惊异。即迎置华藏之大殿。俄景德寺一夕而烬。呜呼。三灾弥纶大千减坏。像岂得久留人间世而痛自亸免为此儿戏狭劣相耶。是盖护法诸天以像之灵瑞佑之则然。非菩萨意也。不可以不辨。稽首为之赞曰。

    何人寄逸想。游戏浮沤间。以如幻之力。刻此旃檀像。坐令众妙相。秀发千光中。天冠束绀发。铢衣络华鬘。种种妙庄严。成此功德聚。当时亿万众。感极则悲号。楼观出谈笑。秘护百宝攒。如登睹史天。如集龙华会。嗟乎像教末。羽嘉成百乌。棘生薝卜林。龙神为悲动。王臣寔外护。异梦非意思。愿推明月轮。出此蓬勃烟。愿回紫金山。安置清凉处。至今百福相。俨然临天人。神力吁莫测。拜瞻涕汍澜。我谛观十方。寔无心外境。自然离依他。及与徧计执。即今目所见。非有亦非无。如像现镜中。非镜亦非面。愿入此三昧。识心自然明。於十方国土。而作大佛事。稽首大悲尊。证我如是说。

    第十五祖真赞并序

    迦那提婆尊者为十五祖。传佛心印。犹以众生不能信受其言为忧。乃诉於大自在天之像曰。愿神赐我使言不虚设。嗟乎。道之难行非独今也。稽首赞曰。

    石彪肉醉。木驹夜嘶。我此三昧。非识情知。应缘而现。不落思惟。是答钵水。以针投之。如仲尼韶。如子期琴。又如萧何。而识淮阴。无言可寄。无迹可寻。粲然现前。传之以心。穴像之目。我不慢神。指树之耳。我知其因。物我如故。所立皆真。随其妙用。见我全身。稽首真慈。为僧中王。如万星月。见者清凉。尚以众生。不信为伤。盖盲者咎。非光掩藏哉。

    翠岩真和尚真赞

    我方泾渭同流。笑中软顽滑头。为君人境俱夺。闹里白拈巧偷。如水洗水。相楼打楼。从来脱略无窠臼。接得南泉嗣赵州。

    昭默和尚真赞

    辩如玄沙有边幅。韵如睦州出风骨。默然而说珠自照。八荒光明寄毛粟。独立南荣山岳峻。临济欲倾不敢覆。笑横玉尘气如春。一堂严冷天魔哭。

    空生赞并序

    漳南僧慎修游吴中。得此画於败垣破壁间。拂除埃翳。神观靖深。如从维摩大士得心解脱。时出以示予为之赞曰。

    以空寂身。无所依住。而捉杖棃。以灵知心。不在散摄。而玩贝叶。不舍声色。而证真空。与我日用。能所心同。於一切处。寂入法海。如风行空。无有妨[得-彳]。但脱二执。圆成普会。当慎以修。入此三昧。

    永明和尚画像赞并序

    永明智觉禅师。乘悲愿力示生震旦。传佛心宗为法檀越。其家名辩才学者依以扬声议论言句浩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