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东晋武帝时后秦沙门鸠摩罗什奉诏 译

    梁昭明太子嘉其分目

    唐六祖 大鉴真空普觉禅师 解义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所在之处。如有人即说是经。者念念常行无念。心无所得心。不作能所心说。若能远离诸心。常依无所得心。即此身中有如来金身舍利。故言如佛塔庙。以无所得心说此经者。感得天龙八部。悉来听受。心若不清净。但为名声利益而说是经者。死堕三涂。有何利益。心若清净为说是经。令诸听者除迷妄心。悟得本来佛性。常行真实。感得天人阿修罗等。皆来供养持经之人也。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自心诵得此经。自心解得经义。自心体得无著无相之理。所在之处。常修佛行。念念心无有间歇。即自心是佛。故言所在之处。则为有佛。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佛说般若波罗蜜。令诸学人用智慧除却愚心生灭。生灭除尽。即到彼岸。若心有所得。即不到彼岸。心无一法可得。即是彼岸。口说心行。乃是到彼岸。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佛问须菩提。如来说法。心有所得不。须菩提知如来说法。心无所得。故言无所说也。如来意者。欲令世人离有所得之心。故说般若波罗蜜法。令一切人闻之。皆发菩提心。悟无生理。成无上道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如来说众生性中妄念。如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微尘。一切众生。被妄念微尘起灭不停。遮蔽佛性。不得解脱。若能念念真正修般若波罗蜜无著无相之行。了妄念尘劳。即清净法性。妄念既无。即非微尘。是名微尘。了真即妄。了妄即真。真妄俱泯。无别有法。故云是名微尘。性中无尘劳。即是佛世界。心中有尘劳。即是众生世界。了诸妄念空寂。故云非世界。证得如来法身。普见尘刹。应用无方。是名世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者。是三十二清净行。三十二清净行者。于五根中修六波罗蜜。于意根中修无相无为。是名三十二清净行。常修此三十二清净行。即得成佛。若不修三十二相清净行。终不成佛。但爱着如来三十二相。自不修三十二行。终不得见如来。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世间重者莫过于身命。菩萨为法。于无量劫中舍施身命与一切众生。其福虽多。亦不如受持此经四句之福。多劫舍身。不了空义。妄心不除。元是众生。一念持经。我人顿尽。妄想既除。言下成佛。故知多劫舍身。不如持经四句之福。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意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自性不痴名慧眼。闻法自悟名法眼。须菩提是阿罗汉。于五百弟子中。解空第一。已曾勤奉多佛。岂得不闻如是深法。岂于释迦牟尼佛所始言闻也。然或是须菩提于往昔所得。乃声闻慧眼。至今方悟佛意。故始得闻如是深经。悲昔未悟。故涕泪悲泣。闻经谛念。谓之清净。从清净体中。流出般若波罗蜜多深法。当知决定成就诸佛功德也。

    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虽行清净行。若见垢净二相。当情并是垢心。即非清净心也。但心有所得。即非实相也。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须菩提深悟佛意。盖目见业尽垢除。慧眼明彻。信解受持。即无难也。世尊在世说法之时。亦有无量众生。不能信解受持。何必独言后五百岁。盖佛在之日。虽有中下根不信及怀疑者。即往问佛。佛即随宜为说。无不契悟。佛灭度后。后五百岁。渐至末法。去圣遥远。但存言教。人若有疑。无处咨决。愚迷抱执。不悟无生。著相驰求。轮回诸有。于此时中。得闻深经。清心敬信。悟无生理者。甚为希有。故言第一希有。于如来灭后。后五百岁。若复有人。能于般若波罗蜜甚深经典。信解受持者。即知此人无我人众生寿者之相。无此四相。是名实相。即是佛心。故曰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

    佛印可须菩提所解。善契我心。故重言如是也。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声闻久著法相。执有为解。不了诸法本空。一切文字。皆是假立。忽闻深经。诸相不生。言下即佛。所以惊怖。唯是上根菩萨。得闻此理。欢喜受持。心无畏怖退转。如此之流。甚为希有。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口说心不行即非。口说心行即是。心有能所即非。心无能所即是。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

    见有辱境当情。即非。不见辱境当情。即是。见有身相。当彼所害。即非。不见有身相。当彼所害。即是。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

    如来因中在初地时。为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无一念痛恼之心。若有痛恼之心。即生嗔恨。歌利王是梵语。此云无道极恶君也。一说如来因中。曾为国王。常行十善。利益苍生。国人歌赞此王。故云歌利王。求无上菩提。修忍辱行。尔时天帝释化作旃陀罗。乞王身肉。即割施。殊无嗔恼。今有二说。于理俱通。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如来因中于五百世修行忍辱波罗蜜。以得四相不生。如来自述往因者。欲令一切修行人。成就忍辱波罗蜜。行忍辱波罗蜜人既行忍辱行者。不见一切人过恶。冤亲平等。无是无非。被他打骂残害。欢喜受之。倍加恭敬。行如是行者。即能成就忍辱波罗蜜。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不应住色生心者。是都标也。声香等别立其名也。于此六尘起憎爱心。由是妄心积身无能觉照益远佛行。虽种种勤苦修行。不除心垢。终无解脱之理。推其根本。都由色上住心。如能念念常行般若波罗蜜。推诸法空。不生计较。念念常自精进。一心守护。无令放逸。净名经云。求一切知。无非时求。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昼夜精勤。常住般若波罗蜜法。相应作意。无时暂舍。

    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若心住涅槃。非是菩萨住处。不住涅槃。不住诸法。一切处不住。方是菩萨住处。上文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也。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

    菩萨不为求望自身快乐。而行布施。但为内破悭心。外利益一切众生。而行布施。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则非众生。

    如者不生。来者不灭。不生者我人不生。不灭者觉照不灭。下文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如来说我人等相。毕竟可破坏。非真实体也。一切众生。尽是假名。若离妄心。即无众生可得。故言即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真语者。说一切有情无情皆有佛性。实语者。说众生造恶业定受苦报。如语者。说众生修善法。定有乐报。不诳语者。说般若波罗蜜法。出生三世佛。决定不虚。不异语者。如来所说初善中善后善旨意微妙。一切天魔外道。无有能超胜及破坏佛语者。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无实者以法体空寂。无相可得。然中有恒沙性德。用之不匮。故言无虚。欲言其实。无相可得。欲言其虚。用而无间。是故不得言无。不得言有。有而不有。无而不无。言譬不及者。其惟真智乎。若不离相修行。无由臻此。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则无所见。

    施一切法。心有住着。则不了三轮体空。如盲者处暗。无所晓了。华严经云。声闻在如来会中闻法。如盲如聋。为住诸法相故也。

    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若菩萨常行般若波罗蜜多无著无相行。如人有目。处于皎日之中何所不见也。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当来之世者。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浊恶之世。邪法竞起。正法难行。于此时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遇此经。从师禀受。读诵在心。精进不妄。依义修行。悟入佛之知见。则能成就阿耨菩提。以是三世诸佛。无不知之。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佛说末法之时。得闻此经。信心不逆。四相不生。即是佛之知见。此人功德。胜前多劫舍身功德。百千万亿不可譬喻。一念闻经。其福尚多。何况更能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当知此人。决定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种种方便。为说如是甚深经典。俾离诸相。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得福德。无有边际。盖缘多劫舍身。不了诸法本空。心有能所。未离众生之见。如能闻经悟道。我人顿尽。言下即佛。将舍身有漏之福。比持经无漏之慧。实不可及。故虽十方聚宝。三世舍身。不如持经四句偈。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持经之人。心无我所。无我所故。是佛心。佛心功德。无有边际。故言不可称量。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乘者智慧广大。善能建立一切法。最上乘者。不见垢法可厌。不见净法可求。不见众生可度。不见涅槃可证。不作度众生心。亦不作不度众生心。是名最上乘。亦名一切智。亦名无生忍。亦名大般若。若有人发心求佛无上道。闻此无相无为甚深之法。即当信解受持。为人解说。令其深悟。不生毁谤。得大忍力。大智慧力。大方便力。方能通流此经也。上根之人。闻此经典。得深悟佛意。持自心经。见性究竟。复起利他之行。能为人解说。令诸学者。自悟无相之理。得见本性如来。成无上道。当知说法之人。所得功德。无有边际。不可称量。闻经解义。如教修行。复能广为人说。令诸众生。得悟修行无相无著之行。以能行此行。有大智慧光明。出离尘劳。虽离尘劳。不作离尘劳之念。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荷担如来。当知持经之人。自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何名乐小法者。为二乘声闻人。乐小果不发大心。故即于如来深法。不能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若人口诵般若。心行般若。在在处处。常行无为无相之行。此人所在之处。如有佛塔。感得一切天人。各持供养。作礼恭敬。与佛无异。能受持经者。是人心中。自有世尊。故云如佛塔庙。当知所得福德。无量无边也。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销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持经之人。各得一切天人恭敬供养。为前生有重业障故。今生虽得受持诸佛如来甚深经典。常被人轻贱。不得人恭敬供养。自以受持经典故。不起人我等相。不问冤亲。常行恭敬。心无恼恨。荡然无所计较。念念常行般若波罗蜜行。曾无退转。以能如是修行故。得无量劫以至今生。所有极恶罪障。并能消灭。又约理而言。先世即是前念妄心。今世即是后念觉心。以后念觉心。轻贱前念妄心。妄不得住。故云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妄念既灭。罪业不成。即得菩提也。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供养恒沙诸佛。施宝满三千界。舍身如微尘数。种种福德不及持经一念悟无生理。息希望心。远离众生颠倒知见。即到波罗彼岸。永出三涂。证无余涅槃也。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

    佛言末法众生。德薄垢重。嫉妒弥深。邪见炽盛。于此时中。如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圆成法相。了无所得。念念常行慈悲喜舍。谦下柔和。究竟成就无上菩提。或有人不知如来正法。常在不灭。闻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人能成就无相心。行无相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必心生惊怖。狐疑不信。

    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是经义者。即无著无相行也。云不可思议者。赞叹无著无相行。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须菩提问佛。如来灭后后五百岁。若有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依何法而住。如何降伏其心。佛言当发度脱一切众生心。度脱一切众生。尽得成佛已。不得见有一众生是我灭度者。何以故。为除能所心也。除有众生心也。亦除我见心也。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菩萨若见有众生可度者。即是我相。有能度众生心。即是人相。谓涅槃可求。即是众生相。见有涅槃可证。即是寿者相。有此四相。即非菩萨。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有法者。我人等四法是也。不除四法。终不得菩提。若言我发菩提心者。亦是人我等法。人我等法。是烦恼根本。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

    佛告须菩提。我于师处。不除四相。得受记不。须菩提深解无相之理。故言不也。善契佛意。故佛言。如是如是。言是。印可之辞。

    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受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受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