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出處第七卷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人之於患難,只有一個處置。盡人謀之後,卻須泰然處之。有人遇一事,則心心念念不肯舍,畢竟何益?若不會處置了放下,便是"無義無命"也。

    24、門人有居太學而欲歸應鄉舉者,問其故,曰:蔡人鮮習《戴記》,決科之利也。先生曰:汝之是心,已不可入於堯舜之道矣!夫子貢之高職,曷嘗規規於貨利哉?持于豐約之間,不能無留情耳。且貧富有命,彼乃留情於其間,多見其不通道也。故聖人謂之"不受命"。有志於道者,要當去此心而後可語也。

    25、人苟有"朝聞道,夕死可矣"之志,則不肯一日安於所不安也。何止一日,須臾不能。如曾子易簀,須要如此乃安。人不能若此者,只爲不見實理。實理者,實見得是,實見得非。凡實理得之於心自別。若耳聞口道者,心實不見。若見得,必不肯安於所不安。人之一身,盡有所不肯爲。及至他事又不然。若士者,雖殺之,使爲穿窬必不爲,其他事未必然。至如執卷者,莫不知說禮義。又如王公大人,皆能言軒冕外物,及其臨利害,則不知就義理,卻就富貴。如此者只是說得不實見。及其蹈水火,則人皆避之。是實見得。須是有"見不善如探湯"之心,則自然別。昔曾經傷於虎者,他人語虎,則雖三尺童子,皆知虎之可畏,終不似曾經傷者,神色懾懼,至誠畏之。是實見得也。得之於心,是謂有德,不待勉強。然學者則須勉強。古人有損軀隕命者,若不實見得,則烏能如此?須是實見得。生不重於義,生不安於死也。故有"殺身成仁",只是成就一個是而已。

    26、孟子辨舜蹠之分,只在義利之間。言間者,謂相去不甚遠,所爭毫末爾。義與利只是個公與私也。才出義,便以利言也。只那計較,便是爲有利害。若無利害,何用計較?利害者,天下之常情也。人皆知趨利而避害。聖人則更不論利害,惟看義當爲不當爲,便是命在其中也。

    27、大凡儒者未敢望深造於道。且只得所存正,分別善惡,識廉恥。如此等人多,亦須漸好。

    28、趙景平問:"子罕言利",所謂利者,何利?曰:不獨財利之利,凡有利心,便不可。如作一事,須尋自家穩便處,皆利心也。聖人以義爲利,矣安處便爲利。如釋氏之學,皆本於利,故便不是。

    29、問:邢七久從先生,想都無知識,後來極狼狽。先生曰:謂之全無知則不可,只是義利不能勝利欲之心,便至如此也。

    30、謝湜是自蜀之京師,過洛而見程子。子曰:爾將何之?曰:將試教官。子弗答。湜曰:如何?子曰:吾嘗買婢,欲試之,其母怒而弗許,曰:"吾女非可試者也。"今爾求爲人師而試之,必爲此媼笑也。湜遂不行。

    31、先生在講筵,不曾請俸。諸公遂牒戶部,問不支俸錢,戶部索前任曆子。先生雲:某起自草萊,無前任曆子。遂令戶部自爲出券曆。又不爲妻求封,范純甫文其故,先生曰:某當時起自草萊,三辭然後受命,豈有今日乃爲妻求封之理?

    問:今人陳乞恩例,義當然否?人皆以爲本分,不爲害。先生曰:只爲而今士大夫道得個乞字慣,卻動不動又是乞也。

    因問陳乞封父祖如何?先生曰:此事體又別。再三請益,但雲其說甚長,待別時說。

    32、漢策賢良,猶是人舉之。如公孫弘者,猶強起之乃就對。至如後世賢良,乃自求舉爾。若果有日,我心只望廷對,欲直言天下事,則亦可尚矣。若志在富貴,則得志便驕縱,失志則便放曠與悲愁而已。

    33、伊川先生曰:人多說某不教人習舉業,某何嘗不教人習舉業也?人若不習舉業而望及第,卻是責天理而不修人事。但舉業既可以及第即已,若更去上面盡力,求必得之道,是惑也。

    34、問:家貧親老,應舉求仕,不免有得失之累,何修可以免此?伊川先生曰:此只是志不勝氣。若志勝,自無此累。家貧親老,須用祿仕,然"得之不得爲有命"。

    曰:在己固可,爲親奈何?曰:爲己爲親,也只是一事。若不得,其如命何?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爲君子。"人苟不知命,見患難必避,遇得喪必動,見利必趨,其何以爲君子!

    35、或謂科舉事業,奪人之功,是不然。且一月之中,十日爲舉業,餘日足可爲學。然人不志此,必志於彼。故科舉之事,不患妨功,惟患奪志。

    36、橫渠先生曰:世祿之榮,王者所以錄有功,尊有德。愛之厚之,示恩遇之不窮也。爲人後者,所宜樂職勸功,以服勤事任。長廉遠利,以似述世風。而近代公卿子孫,方且下比布衣,工聲病,售有司。不知求仕非義,而反羞循理爲無能。不知蔭襲爲榮,而反以虛名爲善繼。誠何心哉!

    37、不資其力而利其有,則能忘人之勢。

    38、人多言安于貧賤,其實只是計窮力屈,才短不能營畫耳。若稍動得,恐未肯安之。須是誠知義理之樂於利欲也,乃能。

    39、天下事大患只是畏人非笑。不養車馬,食粗衣惡,居貧賤,皆恐人非笑。不知當生則生,當死則死。今日萬鍾,明日棄之。今日富貴,明日饑餓。亦不恤。"惟義所在。"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