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解深密经疏卷第四(经本第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无性。真实是无。真实是有。真实无。此分别依他二有。真实有。此分别依他二无。故不可说无。不可说有。乃至广说。解云。通遣依他。故不同此。

    由此因缘。名为胜义无自性性。

    释曰。此即第四。结文可知。问。若依此经。胜义无性。自有二种。一依他起。二圆成实。如何三十唯识。说后非前。解云。据实具有二义。故此经文及显扬论。皆作是说。依他起性无胜义故。亦得说为胜义无性。而诸论中不明前者。成唯识第九卷中。护法释云。而滥第二。故此不说。问。此经意。即依三性。立三无性。体即三性。何故三无性论。于一真如。立三无性。故三无性论第一卷云。约此三性。说三无性。由三无性。应知是一无性理。约分别者。由相无性。说名无性。依他起者。由生无性。说名无性。真实性者。由真实无性。故说无性。具如彼说。解云。此有两释。一真谛三藏云。于一真如。遣三性故。说为三种无自性性。于中圆成实性。安立谛摄。三无性者皆非安立。如三性论。二大唐三藏云。如显扬等。即依三性。立三无性。以此为正。所以者何。世亲菩萨。三十唯识。作此颂言。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护法释云。于有及无。总说无性。故名密意。又显扬论。无著所造。与摄大乘等。同显一义。又瑜伽论。广引此经及三无性。通有及无。故知三无性论。译家谬也。所以者何。三十唯识。三无性论。世亲所造。如何二论有此差别。又彼世亲依弥勒宗及无著等。故知同一无性者。真谛谬耳。或可今勘真谛三无性论。即无著所造显扬论无自性品。然彼真谛译为别本(须勘目录及显扬未了)。

    善男子。譬如空华。相无自性性。当知亦尔。

    释曰。自下第二。举喻重释。释三无性。即分为三。此即第一释相无自性性。譬如空华。由眩翳故。于虚空中。似华相现。据实空中本来无华。遍计所执。亦复如是。即用所执。为初无性。故言相无自性性。当知亦尔。

    譬如幻像。生无自性性当知亦尔。一分胜义无自性性。当知亦尔。

    释曰。第二释生无性及一分胜义无性。如阿毗达摩经说。幻等八喻。显依他起。今此第二。生无自性性。及一分胜义无自性性。皆用依他。以为自性。故如幻像。当知亦尔。问大般若等即用幻等。喻其空义。如何此经喻依他起。解云。幻等自有二义。一非有似有。二无实像等。是故二经各据一义。故不相违。

    譬如虚空。唯是众色无性所显。遍一切处。一分胜义无自性性。当知亦尔。法无我性之所显故。遍一切故。

    释曰。此即第三释一分胜义无自性。譬如虚空。有其二义。一无色所显。二遍一切处。真如胜义无自性性。当知亦尔。一法无我性之所显故。二遍一切法故。故佛地经十虚空喻。喻净法界。此亦如是。问。对法瑜伽。喻色无处说为虚空。依佛地论及成唯识。五蕴无处说为虚空。如何会释。解云。瑜伽及对法等。随转理门。同萨婆多。唯识等论。真实理门。各据一义。故不相违。

    善男子。我依如是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

    释曰。此即第三释已总结。

    胜义生当知。我依相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无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释曰。自下第二约初后无性。释一切法无生等句。于中有二。初约相无自性性。释无生等句。后善男子下。约胜义无自性性。释无生等句。前中有四。一标。二徴。三释。四结。此即第一以理标宗。谓诸经说一切诸法无生等言。三无性中。约相无性。说无生等。

    何以故。

    释曰。此即第二外人反徴。

    若诸自相。都无所有。则无有生。若无有生。则无有灭。若无生无灭。则本来寂静。若本来寂静。则自性涅槃。于中都无少分所有更可令其般涅槃故。

    释曰。此第三释。文有四节。一释无生。二释无灭。三释本来寂静。四释自性涅槃。如经可知。故不繁释。

    是故我依相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释曰。此即第四结文。可知。

    善男子。我亦依法无我性所显胜义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释曰。自下第二约胜义无自性性。释无生等句。于中有四。一标。二徴。三释。四结。此即初也。谓圆成实实胜义谛中。有其四义。一者无生。二者无灭。三本来寂静。四自性涅槃。故诸经中。亦依圆成胜义无性。说无生等。

    何以故。

    释曰。第二外人反徴。谓外反徴虽说四义。未辨其因。依何因故。名无生等。

    法无我性所显胜义无自性性。于常常时。于恒恒时。诸法法性。安住无为。一切杂染不相应故。

    释曰。自下第三依徴正释。文别有二。初总标三因。以答徴诘。后举三因。释无生等。此即初也。文有二节。初出胜义无性体。有其二种。一者依他。二圆成实。今于此中。取后非前。后于常常时等者。正明三因。一于常常时。于恒恒时。诸法法性安住故无为。二无为故无生无灭。此即安住故。及无为故。二因成立无生无灭二义也。一切杂染不相应故者。以第三因。成立经中本来寂静及自性涅槃二义也。以一故字含有三义故。成三因也。

    于常常时。于恒恒时。诸法法性安住故无为。由无为故无生无灭。

    释曰。自下第二重释三因。释无生等。于中有二。初以二因释无生等。后一切杂染不相应因。释成本来寂静及自性涅槃。此即初也。谓法无我胜义谛理。于常常时。于恒恒时。诸法法性安住故。得成无为也。由无为故。无生无灭二义得成也。

    一切杂染不相应故。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释曰。此即第二一切杂染不相应因。成立二义。一者本来寂静。二者自性涅槃。问。经所说不生等言。如何唯依初后无性。答泛论无性。自有二种。一者大小二藏共说无性。二唯菩萨藏所说无性。言共说者。如世亲摄论第五卷说。说一切法无自性意。今当显示自然无者。由一切法无离众缘自然有性。是名一种无自性意。自体无者。由法灭已不复更生。故无自性。此后一种无自性意。自性不坚住者。由法才生。一刹那后。无力能住。故无自性。如是诸无自性理。与声闻共。言不共者。即彼论云。如执取不有故。许无自性者。此无自性不共声闻。以如愚夫所取遍计所执自性不如是有。由此意故。依大乘理。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集论杂集及性论。意亦同此。虽有二说。今此经中。依不共门。说无性等。然不共门说无性等。依三无性。诸经不同。自有圣教。依初无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如广百论第十卷云。佛自决判我依遍计所执自性。于余经中。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涅槃。又瑜伽论第七十四。庄严第五。无性世亲摄论第五。并同此说。梁本摄论。通依三种无自性性。说无自性等。与此不同。自有圣教。依三无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依初无性。说无性等。瑜伽论第七十三。故彼论云。问。世尊依何密意。说一切法皆无自性。答。由依彼彼所化势力。故说三种无自性性。又云。问。世尊依何密意。说一切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答。依相无自性性。说如是言。自有圣教。依三无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依初后二说无生等。如即此经及深密经。自有圣教。依三无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如杂集论第十二说。彼云。一切法者。即三自性。谓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遍计所执自性。定无自相。自相无故。名相无相。相无相故。名为无性。依他起自性待众缘故。非自然生。无自然生。无自然生性故。名生无性。生无性故。说为无性。圆成实自性清净所缘故。于依他起中。无遍计所执相。所显自体。故胜义为自体。又无性所显故。名胜义无性。胜义无性故。名为无性。由此道理。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非一切种性相俱无说为无性。又彼说云。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此依何密意说。如无自性。无性亦尔。如无生。无灭亦尔。无生无灭。本来寂静亦尔。如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亦尔。又即彼云。相秘密者。谓于三自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等。梁论第六亦同杂集。所以如是诸教异者。此所遣性。唯所执性。故广百论等。唯约遍计所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欲显因缘生义不无。是故。此经通依三无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但约初后二种无性。说无生等句。然依他起。虽依他起。而无自然无因生义。故杂集等具约三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三无性义。具如别章。

    是故。我依法无我性所显胜义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释曰。第四结文可知。问。如上所说诸密意言。四秘密中。依何密意。解云。依杂集说。有四秘密。故彼论云。一令入秘密。二相秘密。三对治秘密。四转变秘密。如是四种。于大乘中。略摄如来一切所说秘密道理。令入秘密者。谓于声闻乘。说色等诸法。皆有自性。为令无怖畏。渐入圣教故。相秘密者。谓于三自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等。对治秘密者。谓为调伏诸过失者。如来宣说种种秘密。如为对治八种障故说最上乘。何等为八。一者轻佛。二者轻法。三懈怠。四者少善生喜足故。五者贪行。六者慢行。七者恶作。八者不定性。为对治轻佛障故。说往昔毗婆尸佛即我身是。为对治轻法障故。说于无量恒沙佛所修行大乘乃得生解。为对治懈怠障故。说有众生愿生安乐国一切得往生。称念无垢月光佛名。决定当得无上菩提。为对治少善喜足障故。于施等行。或时称赞。或时毁呰。为对治贪行障故。称赞佛土富乐庄严。为对治慢行障故。称赞诸佛或有增胜。为对治悔行障故。或有众生。于佛菩萨。起不饶益。说彼有情。虽行轻毁。亦得生天。为对治不定种性故。令舍声闻下劣意乐。记大声闻当得作佛。又说一乘更无第二。转变秘密者。谓经所说隐密名言。如说觉不坚。善住于颠倒。极烦恼所恼。得最上菩提。此中密意。于不散动起坚固胜觉。所以者何。坚有二义。一者真实。二者散动。由此散动。令心刚逸。故亦名坚。善住于颠倒者。翻常乐我常四倒。为无常等。故名颠倒。于此不退。故名善住。极烦恼所恼者。谓于长时精勤苦行。极为劳倦所逼恼故。得最上菩提者。若具如上所说三事。定速当证无上菩提。今此经中明密意者。如世尊说。以无量门。曾说蕴等十三法门皆有自相。即当四中令入秘密。世尊复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即是四中相秘密也。无性世亲摄论第五。约三自性。说相秘密。杂集十二。庄严第六。依三无性。说无生等。名相秘密。即彼杂集及庄严论。顺此经文。

    复次胜义生。非由有情界中诸有情类别观遍计所执为自性故。亦非由彼别观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为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

    释曰。自下第三约三性门。立三无性意。于中有二。初反释。后然由下顺解。此即初也。观谓观待。或观察义。此中意云。谓诸有情非由别观三种自性。如其次第。遣三性故。立三无性。所以者何。非唯相无自性性遣遍计所执。余二亦遣所执性故。不遣依他及圆成实。立后二种无自性性。依他圆成不可遣故。又解。此中立三意者。为除有情所执过患。立三无性。非彼有情于三性中。一一别执。有三自性。为除彼故。立三无性。但诸有情。不了依他及圆成实。于二性上。起增益执。由此建立三种三无性。于二说中。后说为胜。顺文相故。依深密经。不违此经。

    然由有情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上增益遍计所执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

    释曰。此下第二顺解。于中有二。先标。后释。此即标也。此意说云。于二性上。遍计所执相。非由自相安立为相故。立相无自性性。于依他起上。无自然生增益故。立生无自性性。于圆成实上。无此所执性故。立胜义无自性性。非谓别观三种自性为自性故。故说三种无自性性。

    由遍计所执自性相故。彼诸有情。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中。随起言说。

    释曰。此即释也。总说意云。由所执相。能起言说。由言说故。成三种因。由三因故。起诸执着。由执着故。生依他起三种杂染流转六趣生死过失。是故。此中约所执相。立三无性。于中有二。初由所执相能生执着。后如如下。由执着故生流转法。前中有二。初由所执相。能起言说。后如如由言说故能生执着。此即初也。理实二性皆离名言。而由遍计所执相故。于二相中。有言说起。

    如如随起言说。如是如是。由言说熏习心故。由言说随觉故。由言说随眠故。

    释曰。此即第二由言说故能生执着。于中有二。初由言说故成三种因。后由三因故能生执着。此即初也。言如如者。显所说法。所说非一。故曰如如。随彼如如。起诸言说。是故重言如是如是。由诸言说。成三种因。一由言说熏习心故。此明三熏习中名言熏习。二由言说随觉故。此解名言随觉分别。如人天等解言说者。三由言说随眠故。此不解名言随眠分别。如牛羊等不解言说。但由随眠而起分别。此即显由起言说故成三种因。

    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中。执着遍计所执自性相。

    释曰。此明由三因故能执着。于三因中。前之一因。显执因缘。后之二因。显增上缘。由此三因。于二性中。执着遍计所执自性。

    如如执着如是如是。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上。执着遍计所执自性。

    释曰。此下第二由执着故。生流转法。于中有二。初牒前能执显流转因。后正明能执生流转果。此即初也。言如如者。显所执境。所执非一。故曰如如。随彼如如。起诸执着。是故重言如如是是。由此执着。于二性中。执着遍计所执自性。以此执着。为流转因。

    由此因缘。生当来世依他起自性。

    释曰。此下第二显流转果。于中有二。初生依他起。后生三杂染。此即初也。问。依他杂染有何差别。答。总别有异。或可宽狭不同。依他是宽。从缘生者。皆依他故。三杂染中不摄长养五根等故。

    由此因缘。或为烦恼杂染所染。或为业染所染。或为生杂染所染。于生死中。长时驰骋。长时流转。无有休息。

    释曰。此下第二生三杂染。于中有二。初由三杂染流转生死。后由三杂染流转六趣。此即初也。谓由此执为因缘故。生三杂染。三杂染者。谓或业生所缘相应二缚所缚。故名杂深。由此杂染。分段变易二生死中。驰骋流转。无有休息(二种生死义如别章)。

    或在那落迦。或在傍生。或在饿鬼。或在天上。或在阿索洛。或在人中。受诸苦恼。

    释曰。此即第二由三杂染流转六趣。言那落迦。依顺正理二十一云。迦是乐名。那者言无。落是与义。无乐相与。名那落迦。或复落迦是救济义。那名不可。不可救济。名那落迦。依大婆沙百七十二云。捺落名人。迦名为恶。恶人生处。名捺落迦。依毗昙论第八卷云。不可乐故名地狱。言傍生者。毗昙论云。身横行故名畜生。顺正理云。彼趣多分身横住故。或彼趣中。容有少分傍行者。婆沙论云。其形傍故行亦傍。以行傍故形亦傍。故名傍生。有说。遍诸处故名傍生。谓此遍于五趣有故。言饿鬼者。毗昙论云。从他悕求。故名饿鬼。顺正理云。多怀法劣。其形瘦悴。身心轻躁。故名饿鬼。婆沙论云。饥渴增故。名为饿鬼。有说。被驱役故名鬼。恒为诸天处处驱役。常驰走故。所言天者。毗昙论云。光明故名天。顺正理云。天谓尊高。神用自在。众所祈告。故名为天。婆沙论云。光明增故名天。以彼自然身光恒照昼夜等故。阿素洛者。正理云。素洛名天。是自在义。阿是非义。显彼非天。自在减天。名阿素洛。婆沙论云。素洛是天。彼非天故。名阿素洛。复次素洛名端政。彼非端政。名阿素洛。所言人者。毗昙论云。意寂静故名人。顺正理云。多思虑故名人。婆沙论云。能寂静故名人。以五趣中能寂静意无如人者。广释如彼。正理婆沙。具如别章。

    复次胜义生。若诸有情。从本已来。未种善根。未清净障。未成熟相续。未多修胜解。未能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

    释曰。自下第三约位。辨立三无性意。于中有二。初约五位说生无自性性。后彼虽如是下。约加行等位说后二种无自性性。夫论观门。有其五位。如成唯识第九卷说。何谓悟入唯识五位。一资粮位。谓修大乘顺解脱分。解云。始从十信至十回向。二加行位。谓修大乘顺决择分。解云。在十回向第十终心。三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四修习位。谓诸菩萨所住修道。五究竟位。谓住无上正等菩提。今依此经。分为两段。初约五位。辨生无自性性。即当唯识初资粮位及十信前种解脱分善根位也。后约加行等位。辨立后二无性。即当唯识中间三位。除无学位。非所为故。此即初也。于中有三。初明说教所为。次我为彼下。对机正说。后彼闻下。辨教胜利。此即初也。然彼所为。有其五位。一种善根位。谓十信前种解脱分善根位也。种解脱分善根之法。如优婆塞戒经中说。二清净位。谓即十信。谓能随分净罪业故。故深密经第二卷云。未清净罪业者。清净罪业缘起经云。内法异生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罪业也。三成熟相续位。谓即十解。能令信等相续成就故。深密云。依彼成熟善根力故。四多修胜解位。谓即十行。决定胜解多现前故。五积集福智资粮位。即十回向。具足福智二资粮故。此中意说。未种善根令种善根。乃至未具资粮。令得具足故。为此等故。说生无性。又解。此文辨资粮位。五事差别。非立五位配四十心。五事差别。如前分别。

    我为彼故。依生无自性性。宣说诸法。

    释曰。此即第二对机正说。谓诸有情。从本已来。未悟诸法缘生道理。妄执无因自然而生。是故。世尊依生无自性性。说一切法。皆从因生。不由自然。

    彼闻是已。能于一切缘生行中。随分解了。无常无恒。是不安隐变坏法已。

    释曰。此即第三闻教胜利。四种胜利。即分为四。一解了无常利。二怖畏厌患利。三止恶修善利。四五事具足利。此即初也。谓世尊说。从无明缘行。乃至老死。不从自在天等所生。由斯有情随分解了。一切诸法。无常无恒。是无常故。即不安稳。非如涅槃离生灭故。即是安住。又诸有为。前灭后生。渐次衰坏变坏之法。

    于一切行。心生怖畏。深起厌患。

    释曰。此即第二怖畏厌患利。如文可知。

    心生怖畏。深厌患已。遮止诸恶。于诸恶法。能不造作。于诸善法。能勤修习。

    释曰。此即第三止恶修善利。如文可知。

    修习善因故。未种善根能种善根。未清净障能令清净。未熟相续令成熟。由此因缘。多修胜解。亦多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

    释曰。此即第四五事具足利。释五事相准上应知。

    彼虽如是种诸善根。乃至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然于生无自性性中。未能如实了知相无自性性及二种胜义无自性性。

    释曰。此下第二约加行等位。说后二种无自性性。于中有三。初明说教所为。次如来为彼下。对机正说。后彼闻已下。辨教胜利。此即初也。于中有二。初明未了二种无性。后辨不了无性之性。谓诸有情。闻说诸法从缘而生。不从自在天等所生。由斯解了无常等义。积集福智二资粮等。而未能了诸有为行皆如幻等非实有性。便执诸法定有实性。此多不了相无性性。或复不了如上所说二种胜义无自性性。

    于一切行。未能正厌。未正离欲。未正解脱。未遍解脱烦恼杂染。未遍解脱诸业杂染。未遍解脱诸生杂染。

    释曰。此即第二明不了失。谓未能了相无自性业故。于一切行。未能正厌等。言正厌是加行道。正离欲者。是无间道。正解脱等是解脱道。及胜进道。烦恼业生三种杂染。如摄大乘及唯识等。

    如来为彼更说法要。谓相无自性性。及胜义无自性性。

    释曰。此下第二对机正说。于中有二。初正说教。后明说教之意。此即初也。谓十回向终加行位等。宜闻此教。故为说之。

    为欲令其于一切行能正厌故。正离欲故。正解脱故。超过一切烦恼杂染故。超过一切业杂染故。超过一切生杂染故。

    释曰。此第二明说教之意。为欲令其加行等位。速能成办加行等道。及令超过三种杂染。是故更说二种无性。

    彼闻如是所说法已。于生无自性性中。能正信解相无自性性。及胜义无自性性。简择思惟。如实通达。

    释曰。此下第三辨教胜利。于中有二。初明加行位中所得胜利。后于依他起下。辨地上二地所得胜利。此即初也。此中正明于加行位所得胜利。然加行位。诸说不同。有说。即属第二僧祗。极欢喜地近方便故。如未至定。即属初禅。有说。正在第十回向第一僧祗。未入地故。虽有两说。护法菩萨存第二解。如成唯识第九卷说。近见道故。立加行名。于此位中。闻后二种无性教故。作四寻思四如实观。存能缘识。遣所取空。即是相自性性。即彼无性所显胜义。名为胜义无自性性。若广分别。如成唯识第九卷说。故今说云。于二无性。简择思惟。即四寻思。如实通达。即四如实智也。又解。简择思惟者。四寻思位。如实通达者。初地已上通达位也。

    于依他起自性。能不执着遍计所执自性相。

    释曰。此下第二辨地上二位所得胜利。有六胜利。即分为六。一遣所执相。二不起三因。三灭依他起。四断当苦因。五能引三道。六离三杂染。此即初也。谓地上二位。闻前所说二无性故。能不执着遍计所执。

    由言说不熏习智故。由言说不随觉智故。由言说离随眠智故。

    释曰。此即第二不起三因。谓不执故。三因不成。因不成故。生三种智。言三智者。一言说不熏习智。二言说不随觉智。三言说离随眠智。然此三智。自有二说。一从境得名。谓后所得智。缘三境生。立三智名。一云。从因得名。谓即二种无自性智。从三种因之所生故。立三种名。

    能灭依他起相。

    释曰。此即第三灭依他起。谓不起三因。成三种智。由三智故。能灭依他也。

    于现法中。智力所持。能永断灭当来世因。

    释曰。此即第四断当苦因。由前三智灭依他故。于现身中。有方便智。以方便智所摄持故。彼根本智。能永断除当来世因。

    由此因缘。于一切行。能正厌患。能正离欲。能正解脱。

    释曰。此即第五引三道。所谓加行无间解脱也。

    能遍解脱烦恼业生三种杂染。

    释曰。此即第六离三杂染。如文可知。

    复次胜义生。诸声闻乘种姓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证得无上安隐涅槃。诸独觉乘种姓有情。诸如来乘种姓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证得无上安隐涅槃。

    释曰。此下第四约三无性。辨一乘义义。于中有三。初约圣道辨一乘义。次善男子下。明趣寂声闻定不成佛。后若回向下。明回向声闻定得成佛。总释意云。第一段中。约三种姓。如来方便。说为一乘。就实正理。具有三乘。各证无余究竟涅槃。胜鬘经意亦同此说。第二段意。定性二乘。唯证二乘无余涅槃。必无后时得成佛义。故瑜伽云。二乘所证无余涅槃。唯有真如清净法界。第三段意。不定种姓回向声闻必当成佛。是故。法华方便品说。为二乘种姓。理实决定得成佛果。若依此说。方便说三。就实为一。故法华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法华胜鬘。各据一义。今此一部义俱有。故解深密是最了义。(义如别章)就初段中。复分为三。初明三乘各证自乘无余涅槃。次约圣道方便说一。后明理实三乘差别。此即第一。谓三乘种姓。各以无性妙清净道。证无余依妙涅槃界。然彼圣道能通义故。名之为道。即彼圣道诸圣游履。亦名行迹。由此道迹。离诸烦恼有漏苦身。证得常住寂灭之乐。是故。说为安隐涅槃。

    一切声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妙清净道。皆同此究竟清净。更无第二乘。依此故密意说言唯有一乘。

    释曰。此即第二方便说。一言声闻者。诸佛圣教。声为上首。从师友所。闻此教声。展转修证。永出世间。小行小果。故名声闻。言独觉者。常乐寂静。不欲杂居。修加行满。无师友教。自然独悟。永出世间。中行中果。故名独觉。或观待缘而悟圣果。亦名缘觉。言菩萨者。悕求大觉。悲愍有情。或求菩提。志愿坚猛长时修证。永出世间。大行大果。故名菩萨。具如瑜伽释论广解。总说意云。谓彼三乘皆其此一妙无性道。即说此道。名究竟净。唯有此道。更无第二。故约一道。说为一乘。故深密云。唯有一清净道。更无第二。而不别说究竟清净。故知究竟清净即是妙清净道也。又云。一言自有三种。一。道一故名一。二。果一故名一。三。理一故名一。今依此文。有其二种。妙清净道即是道一。究竟清净即是果一。依此二一。更无第二。故深密意说唯有一乘。而不同下第四卷中约理无别故说一乘。然一乘者。唯一佛乘。故胜鬘经云。声闻缘觉皆入大乘。大乘即佛乘也。又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或可法身以明一乘。故法华论云。以如来法身与声闻法身。法身无异。故与授记。后当分别。此即六中带数释也。论体性者。若受用身。四智心品所摄蕴等。以为体性。若就法身真如为体。总相出体。于一乘门教理行果以为一乘。然此一乘圣教甚多。译者非一。意趣深远。是故新旧竞兴诤论。一真谛等一类诸师。依法华等诸经及论。皆作此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故涅槃经第七卷云。二十五有有我不耶。佛言。善男子。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又第二十五云。众生佛性不一不异。诸佛平等犹如虚空。一切众生。同共有之。(此说理性)又第二十七云。师子吼者。名决定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又云。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问言。汝有苏耶。答言我有。酪实非苏。以巧方便。定当得故。故言有苏。众生亦尔。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我定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此说行性)又三十三云。一切众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脱。一因。一果。同一甘露。一切当得常乐我净。是名一味。(通说理行)又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又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又胜鬘经。声闻缘觉。皆入大乘。又须真天子所问经云。文殊师利言。一切皆得审当作佛。卿莫疑也。所以者何。一切当得如来觉故。广说如彼。又入楞伽第二。明五乘性云。阐提二种。一者焚烧一切善根。二者怜愍一切众生作尽愿。二中从一定不成佛。具说如彼。四卷楞伽第一卷说。言虽有异。意同前本。准此等经。无姓有情。亦得成佛。又梁摄论第十五云。五救济乘为业。乃至彼云。未定根性声闻。能安立彼。为修行大乘故。释曰。乃至若得信等五根。不名定根。以未得圣故。若得未知欲知等三根。则名定根。以得圣故。若至顶位。不名定性。以不勉四恶道故。若至忍位。名为定性。以免四恶道故。若依小乘解。未得定根性。则转小为大。若得定根性。则不可转。如此声闻。无有改小为大义。云何说一乘。今依大乘解。未专修菩萨道。悉名未定根性。故一切声闻。皆有可转小为大义。安立如此大小乘人。令修行大乘。智度论八十四云。有四种道。人天道并三乘道为四。菩萨法应引导众生着大道中。若尔任入大道者。着三乘中。若不任入涅槃者。着人天福乐中。作涅槃因缘。又法华论云。声闻有四种。一者决定。二者增上慢。三者退菩提。四者应化声闻。二种声闻。如来与授记。谓应化声闻。退已还发菩提心者。决定增上二种声闻。根未熟故。如来不与授记。菩萨与授记者。方便令发心故。准此等文。决定无有无性有情。亦无定性声闻独觉必不成佛。而深密经及瑜伽等。定不成者。约根未熟时分而说。非谓决定不成佛也。故宝性论第二卷云。向说一阐提常不入涅槃。无涅槃性者。此义云何。为欲示现谤大乘因故。乃至依无量时。故如是说。以彼实有清净性故。不得说言彼常毕竟无清净心。问。依瑜伽第八十云。于无余依涅槃界中。远离一切发趣事业。一切功用。皆悉止息。若如上说。决定声闻。亦得成佛。彼瑜伽文。如何会释。答。依法华第三卷云。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入于涅槃。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大智论第九十三。亦同此说。又涅槃经二十三云。声闻独觉。八万六万四万二万一万住处。名为涅槃。无上法主圣王住处。乃得名为大般涅槃。又楞伽第四颂云。

    譬如海浮木  当随波浪转  诸声闻亦尔

    相风所漂荡  离诸随烦恼  薰习烦恼缚

    味着三昧乐  安住无漏界  无有究竟趣

    亦复不退还  得诸三昧身  无量劫不觉

    譬如昏醉人  酒消然后寤  得佛无上体

    是我真法身

    第二第二亦同此意。又法华论云。实无而有增上慢人。以有世间三摩?提实无涅槃。而生涅槃想。对治此故。说化城譬喻应知。又云。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诸禅三昧城。过彼城已。令入大般涅槃城故。准此等文。瑜伽所说。无余涅槃。即彼楞伽所说三昧乐定。离分段故。名为无余。非实无余。有变易故。胜鬘经说无无余。故彼经云。是故阿罗汉辟支佛有余。生法不尽故。有生有余。梵行成故。不纯事不究竟故。当有所作。不度彼故。当有所断。以不断故。去涅槃界远。乃至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唯有如来得般涅槃。准此应知。八万劫等。入三昧乐。假名无余。无实身智俱灭无余涅槃。(然须陀洹等者从本为名实是无学)是故二乘定得成佛。由此诸经。实说一乘。假说二乘。二者。大唐三藏。依诸经论。立有五姓。无姓有情无涅槃性。定性二乘必不成佛。故善戒经第一卷云。若无菩萨性。虽复发心勤修精进。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地持论第一卷云。非种姓人无种性故。虽复发心勤修精进。必不究竟阿耨菩提。瑜伽第三十五亦同地持。又此经云。一向趣寂静声闻种姓补特伽罗。虽蒙诸佛施设种种勇猛加行方便化导。终不能令当坐道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深密解脱经第二云。成就第一义寂灭声闻性人。一切诸佛尽力教化。不能令其坐于道场得无上菩提。我说名为寂灭声闻。又大菩萨藏经第五卷云。正定众生。是正法器。如来说法。若不说法。皆得解脱。邪定众生非正法器。若使如来为彼说法。若不说法。终不堪任证于解脱。如来如实知彼有情非法器已。而便弃舍。央堀摩罗经第三卷云。三聚众生别。即是声闻乘。大乘唯二聚。可治不可治。所言邪定者。谓彼一阐提。正定谓如来菩萨及二乘。又善戒经第三卷云。众生调伏。有其四种。一者有声闻性。得声闻道。二缘觉性。得缘觉道。三有佛性。即得佛道。四者有人天性。得人天乐。是名为四。胜鬘经云。又如大地。持四重担。何等为四。一者大海。二者诸山。三者草木。四者众生。如是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荷负四种重任。喻彼大地。何等为四。谓离善知识无闻非法众生。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求声闻者。授声闻乘。求缘觉者。授缘觉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又大般若五百九十三云。若有情类。于声闻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能证得自无漏地。于独觉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离。于无上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若有情类。虽未证入正性离生。而于三乘不定者。闻此法已。皆发无上正等觉心。十轮经第九意同大般若。依菩萨地持第二卷云。人成就者。略记四种。有声闻种性。以声闻乘而成就之。有缘觉种性。以缘觉乘而成就之。有佛种性。以无上大乘而成就之。无种性者。则以善趣而成就之。瑜伽三十七亦同地持。又瑜伽论第二卷云。无涅槃法者。便阙三乘菩提种子。又瑜伽六十七云。住无种性人。是名毕竟无般涅槃法。乃至广说。又五十二云。若于通达真如所缘缘中。有毕竟障种子。建立不般涅槃种性补特伽罗。若不尔者。建立为般涅槃法种性补特伽罗。又庄严论第一卷云。无性有二。一时边无般涅槃。二毕竟无般涅槃。时边无般涅槃法有四。一者一向行恶行。二者普断诸善法。三者无解脱分善根。四者善因少不具足。毕竟无涅槃法者。以无因故。无般涅槃性。但求生死。不求涅槃人。又梁朝摄论第十四云。彼障因不具。一切众生界。住二种定中。诸佛无自在。天亲释曰。众生无涅槃性名因不具。诸佛于此位中。不能令般涅槃。神通亦无自在诸贪着生死不信乐大乘。又大唐摄论云。

    有情界周遍  具障而阙因  二种决定转(造业受果二种决定)

    诸佛无自在

    世亲释论第十卷云。若诸有情界。无涅槃法。名为阙因。此意说彼无涅槃因无种姓故。诸佛于彼无有自在。又大业论亦同此意。又无性云。谓具烦恼业异熟障故。名具障。无涅槃因无种姓故。名为阙因。诸佛于上所说有情。皆无自在令得涅槃。广说如彼。依佛地论。有五种姓。义如常说。乃至彼云。第五种姓无有出世功德因故。毕竟无有灭度之期。又十地论第十一云。邪定聚名无般涅槃性。准此等文。无性有情无涅槃因。定性二乘必不成佛。若尔如何说为一乘。前所引教如何会释。解云。如涅槃云。善男子。我者即是如来藏义。又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常住无有变易。又宝性论第一卷云。问。云何得知一切众生有如来藏。答。依一切诸佛平等法性身。知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如此等文。皆是真如法身佛性。此即五性皆有佛性。又涅槃云。譬如有人。乃至定当得故者。如此等教。皆是行性。定当得故。约不定姓少分而说。又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者。释此经文。诸说不同。罗什等云。言无二者。无声闻缘觉。无三者。无声闻缘觉及大乘中偏行六度独善菩萨。复有人云。言无二者。谓无第二即是缘觉。言无三者。谓无第三声闻乘也。一云。此前两解唯因乘。仍见佛乘有极果性。不故破焉。今者正判无二无三。约佛三身。以显此义。所言无二。唯有如来报佛一乘。无彼声闻缘觉二乘。胜鬘经云。声闻缘觉乘皆入大乘者。即是佛乘。法华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所言无三。唯有如来法身一乘。而无声闻缘觉及佛三乘。摄大乘云。菩萨未入二地。生如是想。谓三乘人三行差别。迷一乘理。法华经云。尚无二乘。何况有三。涅槃云。如来声闻缘觉。同一佛性。同一无漏。前破二皈。一是破小入大。后破三皈一。是泯事归理。虽有三释。第二为正。故法华论末云。第二方便品。示现破二明一。(或有本云破三明一。然诸本中多云破二明一)又华严经第十二十八第六十等。皆云无二乘之名。又法华经第三卷云。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唯一佛乘得灭度耳。又云。唯有一佛乘。息处故说二。梁摄论云。信等五根不名定根等者。大业大唐二本摄论皆无此言。故不可依。智度论云。若不任入涅槃者。着人天福乐中。作涅槃因缘者。人天乐中。自有二种。一者毕竟无涅槃性。但以人天而成就之。二者暂时无涅槃性。人天成就作涅槃因。虽有二种。彼论且依暂时无性一边而说。或可彼显菩萨悲愿。欲令尽无余涅槃。非悉一切皆入涅槃。法华论云。决定增上二种声闻。根未熟故。如不与授记。菩萨与授记者方便令发心故者。菩萨与授成佛之记。为欲令彼于大乘中发信心故。此即方便。非实成佛。法华经云。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余国求佛智慧者。依正法华第四卷云。一切志在无为之想。谓当灭度。甫当往至他佛世界。又第三云。临欲灭度。佛在前住。诲以要法。发菩萨意。不在生死。不住灭度。解三界空。第四卷文意同此也。此文既云临欲灭度。准此应知。住无余依。临入无余。发菩提心。非是已入而能发心。释通智度。准此应知。又涅槃云。八万劫住处等者。三藏释云。预流等位。回心向大。受变易生。行菩萨行。至十信位。住于八万六万劫等。名为住处。真谛三藏九识章云。问。大本云。缘觉十千劫到。到何位。是何宗。答。此是客宗意。除三界或。回心学大乘。入十信。信法如如。准知真谛亦说。十信为所到处。问。若尔如何说为涅槃。答。佛依回心向大声闻。以火烧身。示现涅槃。说为涅槃。非实涅槃。此如瑜伽论第八十云。彼既如是。增寿行已。留有根身。别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现。于无余涅槃界而涅槃。由此因缘。皆作是念。其名尊者。于无余依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根实身。即于此界赡部洲中。随其所乐。远离而住。一切诸天尚不能睹。何况其余众生能见。此意说云。为除疑情同法者前。示现入于无余涅槃。故名涅槃。非彼实任无余涅槃。或可诸佛菩萨化入无余。为引摄一类。及任持所余。显彼二果非究竟。如首楞严三昧经云。舍利弗。菩萨如是。以辟支佛乘。入于涅槃。而不永灭。乃至广说。楞伽第二第四所说。三昧乐门者。谓预流等。回心向大。令身久住。依边际定。资有漏业。受变易生。经八万劫。或六万等。至十信位。即说彼定。名三昧乐。而非已住无余涅槃名为三昧。由此理教。言八万劫。乃至十千劫。住处者。即非已入无余涅槃而没废趣故。瑜伽第八十云。问回向菩提声闻为住无余依涅槃界中。能发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为住有余依涅槃界耶。答。唯住有余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无余依涅槃界中。远离一切发趣事业。一切功用皆悉止息。又云。问于无余依涅槃界中。所得转依。当言何相。答。无戏论相。又善清净法界为相。又解深密经第四。及深密解脱。皆云。于无余依涅槃界中。一切诸受无余永灭。广说如经。是故三乘非无差别。辨假实者。诸教不同。有处实说一乘。假说三乘。如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又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又胜鬘云。声闻缘觉皆入大乘。又涅槃经第二十五云。一切众生皆归一道。一道者谓大乘也。诸佛菩萨为众生故分之为三等。有处实说三乘。假说一乘。如即此经第二卷云。一切声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妙清净道等。又第四卷云。如世尊说。若声闻乘。若复大乘。唯是一乘。此何密意等。又出生菩萨心经。尔时迦叶波罗门。白佛言。世尊。解脱。解脱有差别不。佛言解脱于解脱无有差别。道于道无有差别。乘于乘而有差别。譬如王路。有象舆者。有马舆者。有驴舆者等。次第行于彼路。同至一城。如是等教。诚证非一。然说一乘。意趣不同。故诸圣教。种种有异。若依显扬第二十卷。以六因释说一乘意。故彼论云。问。何以故如来宣说一乘。答。由六因故。一即彼诸法约无差别相故。(故约所证一味真如无差别故)二约无分别行相故。(此约能证平等智说。意同此经。道一故说一乘。此上一义摄论所无)三众生无我及法无我平等故。(此依二种无我故说一乘。此即摄论法等无我等。合为第三)四解脱平等故。谓差别求者。有事虚妄分别烦恼。对治所缘法性。不相违故。(此当摄论解脱平等差别。求者举能证人。三乘不同。名差别求有事烦恼者。即修所断。虚妄分别烦恼者。即见所断。能断二惑见修二道。名为对治。所证解脱。名所缘法性。此意说云。能求三乘。虽有差别。而见修所证涅槃无差别故。名不相违也)五善能变化主故。(此即摄论依变化故。说为一乘)六行究竟故。(此同摄论究竟说一乘)依庄严论。以十种义。以释一乘。其庄严论颂。是慈氏释。即世亲共成一部。(旧相传云。无著菩萨造者谬也)然彼论中。先以八义。释诸经中佛说一乘。后以引摄任持二义。释诸如来说一乘意。故彼论云。如是处处经中。以此八意。佛说一乘。而亦不无三乘。问。若尔复有何义。以彼意而说一乘。偈曰。

    引接诸声闻  摄住诸菩萨  于此二不定

    诸佛说一乘

    广说如彼。后无著菩萨造摄大乘论。引庄严颂。以明十义。后世亲无性。各造释论。以释十义。故无著菩萨摄大乘论云。论曰。若此功德圆满相应诸佛法身。不与声闻独觉乘共。以何意趣。佛说一乘。此中有二颂。为引摄一类。及任持所余。由不定种姓。诸佛说一乘。法无我解脱。等故姓不同。得二意乐化。究竟说一乘。世亲说云。释曰。此中二颂。辨诸佛说一乘意趣。为引摄一类者。谓为引摄不定种姓声闻等。令趣大乘。云何当令不定种姓诸声闻等。皆由大乘而般涅槃。及任持所余者。谓为任持不定种姓诸菩萨众令住大乘。云何当令不定种姓诸菩萨众。不舍大乘。勿声闻乘而般涅槃。为此义故。佛说一乘。由不定等句义。已说法无我解脱。乃至广说。(已上二义大业及无性庄严论亦同。梁论意别。故彼论本颂云。未定姓声闻。及诸余菩萨。于大乘引摄定姓说一乘。释曰。有诸声闻等。于大乘根姓未定。摄引令信受大乘摄令修行大乘。乃至佛说一乘。引摄令入住大乘。有诸菩萨于大乘根姓未定。云何安立彼于大乘。令不舍于大乘。乃至佛说一乘。引摄令入住大乘。有诸菩萨。于大乘根性已定。无退异意。为此菩萨故说一乘。解云。本论及释。佛为三人说为一乘。前二未定。第三已定。诸论皆无。故不可依也)此中复由别意趣力。唯说一乘。何别意趣。谓法等故等。(梁论为显论一乘意。是故说偈。前偈以了义说一乘。后偈以秘密义说一乘)法等故者。法谓真如。诸声闻等同所归趣。所趣平等。故说一乘。无我等故者。谓声闻等补特伽罗。我皆无有。由无我故。此是声闻此是菩萨。不应道理。由此无我平等意趣。故说一乘。解脱等故者。谓声闻等于烦恼障同得解脱。故说一乘。如世尊言。解脱解脱无有差别。(已上三义诸论皆同)姓不同故者。种姓差别故。以不定姓诸声闻等亦当成佛。由此意趣。故说一乘。(大业无性意同此论。梁论云。有二乘人。于自乘位。根性未同。此人虽求二乘道未得二乘。根性未定。故可转作大乘根性。为化此人。故说一乘。若庄严论。引入大乘。故说一乘者。意同梁论。解云。此意引摄不定。即同第一引摄一类与诸论异。故不可依也)得二意乐故者。得二种意乐故。一摄取平等意乐。由此摄取一切有情。言彼即是我我即是彼。如是取已。此既成佛。彼亦成佛。由此意趣。故说一乘。(诸本大同。然梁论云。声闻等人。于一切众生。得平等意。无性庄严。诸佛于一切众生。得自体平等意。大业唐本不云诸佛及声闻等也)二法性平等意乐。谓诸声闻。法华会上。蒙佛授记。得法性平等意乐。未得法身。由得如是平等意乐。作如是思惟。诸佛法性。即我法性。(诸论皆同。唯庄严论云。声闻得作佛意。谓诸声闻昔行大菩提聚时。有定作佛性。彼时佛加故。胜摄故。得自知作佛意。由此人前后相续无别。故说一乘。解云。译家不同不可会也)复有别义。谓彼众中。有诸菩萨。与彼名同。蒙佛授记。由此法如平等意乐。故说一乘。(诸论皆同。唯庄严论似无此段)言化故者。谓佛化作声闻乘等。如世尊言。我忆往昔无量百返依声闻乘而般涅槃。由此意趣。故说一乘。以声闻乘所化有情。由见此故得般涅槃。故现此化。(诸论皆同。梁论云。复次佛化舍利弗等声闻。为其受记。欲令已定根性声闻更练根性为菩萨。未得定根性声闻令直修佛道。由佛道般涅槃。余本无也)究竟故者。唯此一乘最为究竟。过此更无余胜乘故。声闻乘等有余胜乘。所谓佛乘。由此意趣。诸佛世尊。宣说一乘(诸本皆同。大业本云。此即是一乘。以究竟无有别趣故。然有差别。以声闻乘等异于佛乘。解云。译家不同)。

    非于一切有情界中无有种种有情性。或钝根性。或中根性。或利根性有情差别。

    释曰。此即第三辨三乘差别。文有二节。初标非一。后约根分三。言非一者。谓于一切有情数中。非无五种种性差别。言五姓者。所谓三乘不定无性。言无性者。谓于身中。无有三乘涅槃种性。就有性中。有其四种。一声闻种性。谓于身中唯有声闻涅槃种性。二独觉种性。三菩萨种姓。此二种姓唯同声闻。四不定种姓。谓于身中。具有三乘涅槃种姓。而彼回心定趣佛果。由佛菩萨大悲方便所摄受故。然彼种姓。自有二种。一性种姓。二习种姓。释此种姓。西方诸师。诸说不同。一唯本非新。如护月菩萨亦名月藏。彼立唯有法尔种子。而无新熏。二唯新非本。如难陀及胜军等。彼立唯有新熏种子。而无法尔。三亦本亦新。如护法菩萨。具立新熏法尔二种子为性种姓。新所熏种为习种性。若广分别。如成唯识第二卷。如是五姓。具如别章。或可此云非一种姓者。三乘不定。四性非一。故言种种。约根分三者。谓诸圣者。随根利钝。有上中下。故立三乘。由此道理。密意说一。非无三乘。故说一乘(深密解脱意亦同此)。

    善男子。若有一向趣寂声闻种性补特伽罗。虽蒙诸佛施设种种勇猛加行方便化导。终不能令当坐道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曰。此下第二明趣寂声闻定不成佛。于中有四。一标。二徴。三释。四结。此即标也。谓彼趣寂是定性故。虽诸佛化。定不成佛。

    何以故。

    释曰。此第二徴。

    由彼本来唯有下劣种性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一向怖畏众苦故。

    释曰。此第三释。于中有三。初总标三因。次牒前二因显二过失。后举前二失。释不成佛。此即初也。谓彼定性二乘种性。皆是本来劣种性故。此即总因。一向慈悲薄弱故者。是独觉障。一向怖畏众苦故者。此是声闻障故。无上依经第一卷云。有四种障。一弃背大乘。是阐提障。执着我见。是外道障。厌畏疲极。是声闻障。背利益他。是缘觉障。故知后二是二乘障。理实二乘皆具二障。无上依经。具依相显。各说一障。

    由彼一向慈悲薄弱。是故一向弃背利益诸众生事。由彼一向怖畏众苦。是故一向弃背发起诸行所作。

    释曰。此即第二显二过失。如经可知。

    我终不说一切弃背利益众生事者。一向弃背发起诸行所作。当坐道场。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曰。第二显不成佛。由二过故。终不说言得成正觉。

    是故说彼名为一向趣寂声闻。

    释曰。第四总结可知。

    若回向菩提声闻种性补特伽罗。我亦异门说为菩萨。

    释曰。此下第三回向声闻定得成佛。于中有四。一标。二徴。三释。四结。此即标也。谓回向声闻。即是瑜伽五种姓中不定性者。或是渐钝二菩萨中渐悟所摄。彼定成佛故。法华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皆依此中不定者说。又庄严论第六卷云。为对治不定障故。大乘经说。诸佛授记声闻当得作佛。及说一乘。更无第二。杂集十二亦同。

    何以故。

    释曰。此第二徴。

    彼既解脱烦恼障已。若蒙诸佛等觉悟时。于所知障。其心亦可当得解脱。

    释曰。第三广释。谓佛化导断所知障。渐次证得无住涅槃。由斯理故。决定成佛。

    由彼最初为自利益修行加行脱烦恼障。是故如来施设彼为声闻种性。

    释曰。此即第四结其本名。然说声闻诸教不同。有处说二。所谓趣寂回向声闻。如即此经深密解脱。有处说三。谓退菩提寂灭声闻及增上慢。如入楞伽第七。但列其名。而不解释。或有三种。所谓变化誓愿法性。如瑜伽论第七十三。故彼论云。复次云何立声闻乘。谓三因缘故。一变化故。二誓愿故。三法性故。变化故者。谓随彼彼所化势力。如来化作变化声闻。誓愿故者。谓有补特伽罗。于声闻乘。已发誓愿。即建立彼。以为声闻。法性故者。谓有补特伽罗。本性已来。慈悲薄弱。于诸苦事。深生怖畏。由此二因。于利他事。不深爱乐。非为是事乐处生死。彼由安住此法性故。立为声闻。又觉法性故。谓于一切安立谛中。多分修习怖畏行缚。由此因缘。证得圆满。如声闻乘独觉亦尔。出无佛世。而证正觉。与此差别。即上相违三因缘故。应知菩萨。有处说四。一者决定。二增上慢。三退菩提。四者应化。如法华论。列名不释。或说四种。一者变化。二增上慢。三回向菩提。四一向趣寂。如瑜伽八十。彼云。云何名为四种声闻。一者变化声闻。(法华论应化。宝积论应声闻)二者增上慢声闻。(宝积论云我慢声闻)三者回向菩提声闻。(法华退菩提。宝积作菩提)四者一向趣寂声闻。(法华决定声闻宝积寂灭性)变化声闻者。为欲化度由彼所化诸有情故。或诸菩萨。或诸如来。化作声闻。(七十三但云诸如来不言菩萨也)增上慢声闻者。谓但由补特伽罗无我智及执着耶法无我智。计为清净。回向菩提声闻者。谓从本来是极微劣慈悲种性。由亲近如来住故。于广大佛法中。起大功德想熏修相续。虽到究竟住无漏界。而蒙诸佛觉悟引入方便开导。由此因故。便发趣广大菩提。由乐寂故。于此加行极成迟钝。不如初始发心有佛种姓者。一向趣寂声闻者。谓从本来是最极微劣慈悲种姓故。一向弃背利益众生事故。于生死苦。极怖畏故。唯有安住涅槃意乐。究竟不能趣大菩提。或说四种。谓应声闻。我慢声闻。作菩提愿声闻。及定灭性声闻。如宝积论第三。解云。如次即当瑜伽四种声闻。名虽有异。义同瑜伽。故不繁述。如何诸教多少异。据实具四。如瑜伽等。而差别者。瑜伽等四。摄声闻尽。法华论说。退菩萨者。便不摄本不退者。故今宝积瑜伽为胜。或可法华退菩提者。举别显总。以回向中是一分故。如说思数以摄行蕴。楞伽三中。除变化者。非实声闻。故略不说。然七十三。变化即是诸论变化声闻。法性即是决定声闻。誓愿即当回向声闻。于声闻乘。已誓愿后。未发大愿。名为誓愿。亦名回向。若已发大菩提者。即是菩萨誓愿所摄。不名声闻。增上慢者。即誓愿摄。或可誓愿法性二摄。故此不说。此经不说变化增上。义同前说解。

    解深密经疏卷第四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