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维摩诘所说经无我疏卷第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天台山幽溪沙门 传灯 着

    ○二遣诸菩萨二。初释品题。

    维摩诘所说经菩萨品第四

    菩萨之名。并品题阙略。已如弟子品中说。

    ○二释经文二。初广叙四大菩萨四。初遣弥勒菩萨二。初如来敕遣。

    于是佛告弥勒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什公曰。弥勒既绍尊位。又当于此土而成佛。众情所宗。故先命之。弥勒维摩。大小之量未可定也。或云。维摩虽大。或有以而不成佛。或云。弥勒虽大。将有为而故辞行。或此是分身弥勒。非其正体。以此三缘。故有屈致之迹也。

    灯曰。二人之缘。应以契经本迹定之。盖约本言之。则维摩曾为金粟如来。弥勒方居等觉一生补处之位。本之高下可知也。约迹言之。则维摩位居圆教初住法身之位。弥勒方补释迦生身之处。按婆沙论。在藏教中忍位。见思二惑。伏而未断。迹之高下又可知也。又按本文。约无生以破生灭。以下下位。受上上人折。宜矣。

    ○二菩萨固辞三。初总辞不堪。

    弥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

    ○二释其所以三。初叙其折事。

    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为兜率天王。及其眷属。说不退转地之行。

    什公曰。是人中说法也。此天以弥勒将上为天师。豫怀宗敬。故常来听法也。

    什公曰。不退转地。即无生法忍也。

    灯曰。无生忍位。约圆教。始于初住。终于等觉后心。约别教。始于初地。终于后心。约通教。始于见地。终于后心。约藏教。始于下忍。终于世第一三十四心。盖藏教等觉菩萨。已经三阿僧祗劫。修六度行。更住百劫。种相好因。方入中忍。而为补处之尊。为不退转地。

    ○二叙其折辞二。初破其分别之心三。初先问其事。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弥勒。世尊授仁者记。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生公曰。阿耨多罗。无上也。三藐三者。正遍也。三菩提者。彼语有之。此无名也。实则体极居终智慧也。

    灯曰。菩提有四品。声闻修之。得下智菩提。缘觉修之。得中智菩提。菩萨修之。得上智菩提。佛修之。得上上智菩提。今云当得。是佛菩提。然有四教。今乃示迹。且言藏教佛菩提尔。

    生公曰。一生者。无复无量生余一生也。余一生者。但有妙觉一生在也。

    二正事破斥三。初约生破三。初牒定三位。

    为用何生得受记乎。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

    若曰无生。则无有生。既曰一生。生必有世。故立三世以为破本。盖生灭四谛。为三藏教人之所守。且寄道灭二谛言之。道则对治易夺。灭则灭有还无。则三世生灭宛然。此则有生。安得谓之无生耶。

    ○二约位而破。

    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

    三藏教拙。有三世之定谓。故禀斯教者。一以生灭为所宗。不知即三世而无三世。岂不即生灭而本无生灭。此大士所以即藏教之生灭者。而破其本无生灭。谓之以通教无生之理以示之可也。以别圆无量无作之理以示之亦可也。

    ○三引佛说证。

    如佛所说。比丘汝今即时亦生亦老亦灭。

    楞伽云。初生即有灭。不为愚者说。盖刹那九世。一念三千。敌体相破。生即无生。如石火电光空虚熠熠。幻翳若消。狂华自灭。何有其生。而曰受一生记耶。新新生灭。交臂已谢。岂待白首然后为变。亦肇公之知言也。

    ○二约无生破二。初牒定其位。

    若以无生得受记者。

    ○二约义而破。

    无生即是正位。于正位中。亦无受记。亦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人未得道。生则无量。将当得道。则犹有一生。既得道矣。则无有生。向者大士即以生而破其一生。既无一生。则亦无无量生。既无一生及无量生。则无生之道得矣。生虽无记。无生岂无记乎。不知生尚无记。无生岂有记耶。盖记与不记。皆情谓尔。无生无情谓。安有记耶。故菩萨之无生正位者。彼我情丧。生灭谓忘。当尔之时。吾亦不知孰为生耶。孰为佛耶。孰为得道耶。不得道耶。又孰为记耶。孰为不记耶。故曰于正位中亦无受记云云也。

    ○三约真如破二。初结前生后。

    云何弥勒受一生记耶。

    此一句。可以结前。谓生既无记。无生又无有记。云何弥勒受一生记耶。若生后者。此句正当问起。云何弥勒受一生记耶。为从如得受记等耶。

    ○二正约如破二。初约真如生灭破二。先徴。

    为从如生得受记耶。为从如灭得受记耶。

    前破生灭。已入无生。无生即如也。今更徴破者。前无生。乃破生以入无生之无生。今明如。乃理体本然之无生。体虽不二。宗途有殊。然而又约生灭以为之徴者。归宗有本。以未忘乎一生也。盖既曰受一生记。生必对灭。此亦形待必然。故先寄以言之。

    ○二破。

    如以如生得受记者。如无有生。若以如灭得受记者。如无有灭。

    盖曰有记。则有生灭。如无生灭。安有记耶。故凡言有记者。非如也。

    ○二约真如理性破二。初示一切皆如。

    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

    一切众生。约九法界正报以言之也。一切法。约十法界依报以言之也。众圣贤。约三乘圣贤诸位以言之也。盖曰既称真如。则一切皆如。苟有一焉不如。则不得称为真如矣。

    ○二示皆应得记二。初立。

    若弥勒得受记者。一切众生亦应受记。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异。

    盖曰若弥勒如一切不如者。则弥勒应受记。一切不受记。既是一切皆如。则弥勒得记。而一切亦当得记。何以故。众生即是佛。不必更返本还元故。瓦砾即是佛。不必分情与无情故。圣贤即是佛。不必开权显实故。斯理灼然世间常住。云何弥勒独称受记耶。正以不二不异。方得名如。故以之结示也。

    ○二释二。初约烦恼即菩提释。

    若弥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所以者何。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凡成佛道。有二种德。一智德。即菩提。约能断烦恼而言也。二断德。即涅槃。约能断生死而言也。此从以修夺性。是故言断。若以性夺修。则烦恼即是菩提。以九界烦恼修染即是性染。性染融通。无法不趣。任运摄得佛界性净。如全水为波。波还即水。性水澄清。波恬浪静。断而不断。妙在其中。经云一切众生。乃约烦恼修染边说也。

    ○二约生死即涅槃释。

    若弥勒得灭度者。一切众生亦当灭度。所以者何。诸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

    梵语摩诃般涅槃那。汉音大灭度。大即法身。灭即般若。度即解脱。是三点伊。不纵不横。秘密之藏。经云。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者。正以生死即是涅槃。以九界生死修恶即是性恶。性恶融通。任运摄得佛界性善。如全空为华。华还即空。翳眼若除。狂华自灭。断而不断。妙在其中。经云一切众生。乃约生死修恶边说也。天台大师。用是二义。明圆顿教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旨。其论甚博。具净名玄义洎诸大部并指要钞。广明即义。须者往检。

    ○三结斥弗诱。

    是故弥勒。无以此法诱诸天子。实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亦无退者。

    肇公曰。平等之道。实无发心。亦无退者。而以不退之行。诱其发心。示其受记者何耶。

    ○二示无分别之道二。初结前生后。

    弥勒。当令此诸天子舍于分别菩提之见。

    肇公曰。菩提以寂灭为相。生死同相。而诸天卑生死。尊菩提。虽曰胜求。更生尘累。宜开以正路令舍分别。曷为示以道记。增其见乎。

    灯曰。夫如来所说。有有分别之教。小乘三藏是也。有无分别之教。大乘通门是也。此约界内分之若此。又有有分别之教。大乘终别是也。有无分别之教。大乘至圆顿是也。此约界外分之若此。今大士所示。或是以通斥藏。或是以圆呵别。衍门破斥。理数然也。

    ○二示无分别二。初示无分别之本。

    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

    肇公曰。自此下大明菩提义也。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其道虚玄。妙绝常境。聪者无以容其听。智者无以运其知。辩者无以措其言。像者无以状其仪。故其为道也。微妙无相。不可为有。用之弥勤。不可为无。故能幽鉴万物而不耀。玄轨超驾而弗夷。大包天地而罔寄。曲济群惑而无私。至能道达殊方。开物成务。玄机必察。无思无虑。然则无知而无不知。无为而无不为者。其唯菩提大觉之道乎。此无名之法。固非名所能名也。不知所以言。故强名曰菩提。斯无为之道。岂可以身心而得乎。

    灯曰。身者生死身也。心者烦恼心也。夫既曰生死即涅槃。则可以身得。烦恼即菩提。则可以心得。今曰不可以身心得。岂不异旨乖宗成拨波求水之见乎。曰。非乖也。将以成圆顿观也。何也。盖其间有情焉法焉。苟以情为法。则有分别心以之而生。反以菩提为烦恼。涅槃为生死。境风竞起。千波累生。苟以法遮情。则无分别智以之而成。斯烦恼菩提而一照。涅槃生死而等观。?焉虚籁。镜水澄清。然则即身心之法。而离身心之计。智断惑缚。斯可以言即也。

    ○二示无分别之行二十五。初寂灭行。

    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菩提无相。必寂灭诸相分别。乃能得也。

    ○二不观行。

    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

    菩提离诸尘缘。必绝对待。乃能得也。

    ○三不行行。

    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

    菩提离心缘。必其心识不行。乃能得也。

    ○四断行。

    断是菩提。舍诸见故。

    菩提永无六十二见邪执。必断诸见。乃能得也。

    ○五离行。

    离是菩提。离诸妄想故。

    菩提不与妄想和合。必远离妄想。乃能得也。

    ○六障行。

    障是菩提。障诸愿故。

    菩提本然。不可以愿欲而求。必遮止愿欲。乃能得也。

    ○七不入行。

    不入是菩提。无贪着故。

    菩提无贪着。于六根入无所入。乃能得也。

    ○八顺行。

    顺是菩提。顺于如故。

    菩提与真如相顺。必于如理不逆。乃能得也。

    ○九住行。

    住是菩提。住法性故。

    菩提即是法性。必常住法性。乃能得也。

    ○十至行。

    至是菩提。至实际故。

    菩提即真实理际。其心必时时至于实际。乃能得也。

    ○十一不二行。

    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

    菩提无能所。必离意根法尘二法。乃能得也。

    ○十二等行。

    等是菩提。等虚空故。

    菩提平等。犹若虚空。心必平等。乃能得也。

    ○十三无为行。

    无为是菩提。无生住灭故。

    菩提常住。体非四相。心必无为。乃能得也。

    ○十四知行。

    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

    菩提体如明镜。照诸众生心行。无不了了。必正遍知。乃能得也。

    ○十五不会行。

    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

    肇公曰。诸入内外六入也。内外俱空。故诸入不会。心必不会。乃能得也。

    ○十六不合行。

    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

    烦恼即菩提。与烦恼习气本相离故。不与之合。乃能得也。

    ○十七无处行。

    无处是菩提。无形色故。

    六处本空。何有形色。必照六空。乃能得也。

    ○十八假名行。

    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

    菩提之称。原是假名。必了名空。乃能得也。

    ○十九如化行。

    如化是菩提。无取舍故。

    菩提如化无心。必不作取舍。乃能得也。

    ○二十无乱意行。

    无乱是菩提。常自静故。

    菩提常自寂静。不以乱意。乃能得也。

    ○二十一善寂行。

    善寂是菩提。性清净故。

    菩提性本清净。必善寂其心。乃能得也。

    ○二十二无取行。

    无取是菩提。离攀缘故。

    一有攀缘。即与菩提反。必不生取着。乃能得也。

    ○二十三无异行。

    无异是菩提。诸法等故。

    菩提与诸法性。等无有异。相必无异。乃能得也。

    ○二十四无比行。

    无比是菩提。无可谕故。

    菩提最上。无有伦匹。心无有上。乃能得也。

    ○二十五微妙行。

    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

    一切诸法。皆是实相。非佛妙智。难可测知。必不思议微妙之智。乃可得也。

    菩提之义三。今文说为二十五。若合之。则真性菩提十有一。一寂灭。二顺。三住。四至。五等。六无为。七无乱。八善寂。九无异。十无比。十一微妙。实智菩提十有三。一不观。二不行。三断。四离。五障。六不入。七不二。八不会。九不合。十无处。十一假名。十二如化。十三无取。方便菩提一。即知是菩提也。此二十五行。以无分别智为宗。故中空之智居多。以真性用中道为体。实智用空为体故也。方便假智。才得其一。知是菩提了众生心。乃约用边说故也。夫菩提之道。离分别者如此。而弥勒安得以有分别之心而诱之耶。约教之义。已如前释。

    观解者。秪观一念所发道心是因缘生法即空假中。即此章观心之意。何者。如行者发菩提心。起四弘誓愿时。以能发之心为因。以四谛境为缘。发起道心为所生法。若以三藏生灭观之。即弥勒为诸天人所说不退转地之行也。约三世。推此心毕竟不可得。则即生灭而非生灭也。又约体空体假体中而观之。即二十五菩提行也。

    ○三闻法获益。

    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无生法忍。

    ○三结成不堪。

    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二遣光严童子二。初如来敕遣。

    佛告光严童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二菩萨固辞三。初总辞不堪。

    光严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

    ○二说其所以三。初叙其折事。

    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出毗耶离大城。时维摩诘方入城。我即为作礼。而问言。居士。从何所来。答我言。吾从道场来。

    什公曰。以光严心乐道场。故言从道场来。以发悟其心也。光严虽欲得道场。而未知所以得。得必有因。故为广说万行。万行是道场因。而言道场者。是因中说果也。复次佛所坐处。于中成道。故名道场。善心道场亦复如是。广积众善。故佛道得成。是以万善为一切智地。乃真道场也。

    ○二叙其折辞二。初以处所问。

    我问。道场者何所是。

    大士初总答。吾从道场来者。正示理行以为道场也。光严未解。谓必有处。故问何所。此以事为场。非真道场也。

    ○二以理行答二。初正答十八。初以发觉四心示。

    答曰。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

    此之四心。与起信论三心义合。彼云。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故。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今第一直心。与论第一名义俱同。第三深心。与论第二名义亦同。第四菩提心。与论第三名异义同。盖拔苦。即发四弘誓大菩提中。第一众生誓度也。况后之三愿。皆为前愿而设。故正当之。第二发行。即论第二深心中。乐集一切诸善行中开出。故经四心。但是论之三心。因得约论文三义释而明之。第一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者。苟不正念真如。安令其心无有虚假。此即圆顿行人。创心发觉。以真如理行为首。与天台十乘观法第一观不思议境同。苟非观万法皆即真如。安令契不思议旨。第二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第三深心是道场乐集一切诸善行故。此之二心。当十乘中第三善巧安心止观并后之诸乘。盖非止观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彻真如底。穷法性边。无足以称深心。增益功德。亦无足能办大事也。第四菩提心是道场无错乱故。即十乘中第二真正发菩提心。苟非依四谛境发四弘誓愿。安令菩提之心无有错乱。是以道场之行。虽列一十八种。其发觉初心。必以理行为之先容。次以四弘为之要制。正修止观为之调御。一切万行为之进趣。然后道场可诣菩提可证也。

    ○二以彼岸六行示。

    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

    施苟责报。为有相檀。是人天因。无足以为道场行也。

    持戒是道场。得愿具故。

    大乘之戒。戒相虽多。大而为语。不外三聚净戒。一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得此三戒。则无愿而不具也。

    忍辱是道场。于诸众生。心无碍故。

    众生辱我。我能忍之。则于诸众生心无有碍。又了人法二空。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故节节支解时。心无有碍。

    精进是道场。不懈退故。

    行诸五度。精而不杂。进而不退。故无退也。

    禅定是道场。心调柔故。

    心在散乱。则触事粗犷。苟得禅定。一切调柔。

    智慧是道场。现见诸法故。

    诸法有性相本末究竟平等。必具权实二智。乃能见之。

    ○三以四无量心示。

    慈是道场。等众生故。

    慈能与十法界众生性德之乐。故称等也。

    悲是道场。忍疲苦故。

    悲能拔十法界众生性德之苦。众生沉湎三途。轮回六道。必随类化度。忍于疲苦。

    喜是道场。悦乐法故。

    菩萨见众生离苦得乐。则欢喜悦乐。

    舍是道场。憎爱断故。

    小乘则七周九周行慈以断憎。大乘则等观众生。住一子地。则憎爱等舍。是故虽得法喜悦乐。即此心亦复舍之。

    ○四以己利二法示。

    神通是道场。成就六通故。解脱是道场。能背舍故。

    自有六种神通。身手有力。方能拔众生出于淤泥。自证八种解脱。越诸尘累。方能解众生离于系缚。然后可为道场之行也。

    ○五以利人二法示。

    方便是道场。教化众生故。

    教化众生。有三种方便。如方便品释。一一具足。乃能度人登于道场。

    四摄是道场。摄众生故。

    什公曰。一惠施。惠施有二种施。下人以财施。上人以法施。二爱语。爱语复有二种。于下人则以软言将悦。于上人则以法语慰喻。皆以爱心作爱语也。三利语。利语亦有二种。下人则为设方便令得俗利。上人则为作方便令得法利。四同事。同事亦有二种。同恶人。则诱以善法。同善人。则令增善根。随类而入。事与彼同。故名同事也。

    ○六以正修二法示。

    多闻是道场。如闻行故。

    闻而不行。犹如算沙自困。不闻而行。犹如盲人徒步。多闻实智慧。是所说应受。是故多闻名为道场。

    伏心是道场。正观诸法故。

    多闻如行。虽是道场。然而行必观行成就。能伏烦恼。伏而后断。乃能入于道场。始以制心一处而伏。后能五住圆伏为伏。乃圆人登道场之正行也。

    ○七以助道法品示。

    三十七品是道场。舍有为法故。

    修四念处。能舍有为常乐我净故。修四正勤。能舍有为中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故。乃至修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能舍世间有为功用。得入道故。

    ○八以四谛圣行示。

    谛是道场。不诳世间故。

    谛是审实法。故不诳世间。然有四谛。苦集灭道是也。三谛真俗中是也。二谛真俗是也。一谛一实谛是也。无谛无有如上诸谛之相是也。秪论四谛。苦谛决定是苦。不可合乐等。何况后诸谛乎。若对下文缘起。是则此中之意正明四谛。

    ○九以因缘圣行示。

    缘起是道场。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故。

    十二因缘。三世轮转。若连环之无端。故无有尽。又十二缘起。不出三道。然而苦道即法身。惑道即般若。业道即解脱。缘起微妙。曷有尽哉。

    ○十以烦恼示。

    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

    知烦恼如实际者。以其即菩提故也。

    ○十一以众生示。

    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

    金刚云。众生众生者即非众生。是名众生。了众生空。即是道场。又假五众和合而生。故名众生。一一各归本法。则本无我之可得。

    ○十二以一切法示。

    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

    众生执诸法有。烦恼之所由生。菩萨达诸法空。道场之所以立。因倒因起。岂有他法哉。

    ○十三以降魔示。

    降魔是道场。不倾动故。

    菩萨了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不为魔法之所倾动。即是降魔。

    ○十四以三界示。

    三界是道场。无所趣故。

    众生有六趣。三趣于善。三趣于恶。故有三界升沉。菩萨上不趣善。下不趣恶。了达三界犹若空华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故即三界以为道场。

    ○十五以说法示。

    师子吼是道场。无所畏故。

    菩萨以所行如所说。说圆顿教。所谓以一音而演说。得解随机。故无所畏。

    ○十六以果行示。

    力无畏不共法是道场。无诸过故。

    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等。皆菩萨万行功德。功故有力。能灭恶。德故有用。能生善。故无诸过。

    ○十七以三明示。

    三明是道场。无余碍故。

    肇公曰。此即是佛所得也。总名为佛。佛即道也。上以菩萨行为场。今果中以佛为道。众事为场也。降魔兵而不为所动。游三界而不随其趣。演无畏法音而无难。具佛三十二业而无一缺。三明通达而无碍。斯皆大道之所由生也。

    ○十八以一念知一切法示。

    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

    道场因行既备。则成佛坐道场时。究尽诸法实相。十界依正二报。圣凡性相本末。全是佛心。一念而知。自非侈语。

    ○二结成。

    如是善男子。菩萨若应诸波罗蜜。教化众生。诸有所作。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住于佛法矣。

    结上所说。一切因果之法。无非菩萨寻常之所建立。是则举足下足。作作语默。无非道场。因圆佛果也。

    ○三闻法获益。

    说是法时。五百天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三结成不堪。

    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约教释者。若彼岸六行等。四教皆得言之。至于发觉四心。必大乘门中之事。若论心之曲直。则界内以藏人为曲。通人为直。界外则以别人为曲。圆人为直。若传传论曲直。则通人犹曲。别人为直。别人犹曲。惟一圆人方名为极直也。

    观解者。妙观中道。契合真如。即是直心。妙观真空。即是深心。乐习一切诸善行。妙观妙假。即是发行能办事。观此心故。发四弘誓。自利利人。即菩萨心无有错谬。余十七科。准观可知。

    ○三遣持世菩萨二。初如来敕遣。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