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田制(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长久之道,必欲合于古法。九州之田,不授于上而赋以十一,则是以上上为则也。以上上为则,而民焉有不困者乎?汉之武帝,度支不足①,至于买爵、贷假、榷酤、算缗、盐铁之事无所不举②,乃终不敢有加于田赋者,彼东郭咸阳、孔仅、桑弘羊③,计虑犹未熟与?然则十而税一,名为古法,其不合于古法甚矣。而兵兴之世,又不能守其十一者,其赋之于民,不任田而任用④,以一时之用制天下之赋,后王因之。后王既衰,又以其时之用制天下之赋,而后王又因之。呜呼!吾见天下之赋日增,而后之为民者日困于前。

    【注释】

    ①度支:经费开支。

    ②买爵:让百姓买爵位。按,秦汉时代不仅官僚有爵级,普通士民亦有爵级,分为二十级。爵级可以由战场立功而得;也可以因国家有大庆,皇帝赐某些人爵一级;又可以向国家交钱交粮买得若干级。汉代民爵,每级值二千钱。士民们凭着这种爵,可以享受不同的权利,可以赎罪,可以冲抵徭役,也可以卖钱花。但这种爵与官不同,没有治民的权力。贷假:借贷。榷(què)酤:指政府实行酒的专卖制度。汉武帝在天汉三年(前98)“初榷酒酤”(《汉书·武帝纪》)开始实施酒类专卖制度。算缗:政府实行的一种财产税,是对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和车船所征的赋税。课税对象为商品或资产,计税单位为“缗钱”。《汉书·武帝纪》:元狩四年(前119)“初算缗钱”。据《史记·平准书》,一般商人按资产每二千文交一百二十文,手工业者每四千文交一百二十文,每辆车交一百二十文,商人每辆车交二百四十文,有船五丈以上的交一百二十文。盐铁:政府对盐铁实行的专卖制度。汉武帝元狩年间,为增加政府收入,听取孔仅、东郭咸阳的意见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在中央于大司农之下设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经营事业,于地方各郡县设盐官或铁官经营盐铁产销。

    ③东郭咸阳、孔仅、桑弘羊:此三人都是汉武帝时掌管国家财政的大臣。东郭咸阳,齐(今山东临淄)人。汉武帝时的大盐商,与孔仅同为大农丞,掌管盐铁之事。孔仅,南阳(今属河南)人。以冶铁为业,利累千金。武帝时与东郭咸阳同为大农丞,领盐铁事,主管盐铁专卖。元鼎二年(前115)任大司农,位列九卿。桑弘羊(前152——前80),洛阳(今属河南)人。出身巨商,精于算数,年十三事武帝为侍中,后为治粟都尉,领大农丞。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盐铁官营;设立平准、均输机构,平抑物价。元封中赐爵左庶长。武帝卒,受遗诏与霍光等辅政,为御史大夫。欲为子弟谋官职,与霍光发生权力冲突。昭帝元凤元年(前80),与燕王刘旦等谋反,被诛。

    ④不任田而任用:不依据田地的出产而依据需要的用度。任,依据。

    【译文】

    到了后世,人们不能深入了解赋税制度的本末,以为十税一就是古代的法则。而汉代赋税制定较低的税率,这并非长久通行之道,所以一定要合于古法。天下的土地,不是君主授予百姓的,却按十分之一的税率征收赋税,这是以最上等的土地为征税标准。以最上等的土地作为标准来收取赋税,百姓哪有不贫困的呢?汉武帝时,国家开支不足,于是实行让百姓买爵、借贷、酒类专卖、征收财产税、盐铁专营等措施,无所不为,但终究不敢在田赋上有所增加,这难道是东郭咸阳、孔仅、桑弘羊这些人计算还不成熟而未考虑到吗?其实,十税一虽然名义上是古法,但其实际上与古法非常不一样。而当处于兵荒马乱的乱世时,统治者不能遵守十税一的法则,对百姓的赋税征收不是根据土地的出产,而是根据政府的开支,这是根据一时的支出来制定天下的赋税,而后世君主则沿袭下来。后世君主已经处于衰落,又以当时的支出来制定天下的赋税,而再后世的君主又沿袭下来。唉!我看见天下百姓的赋税日益增加,而后世百姓的生活比以前更加困苦。

    儒者曰:井田不复,仁政不行,天下之民始敝敝矣①。孰知魏晋之民又困于汉唐,宋之民又困于魏晋?则天下之害民者,宁独在井田之不复乎?今天下之财赋出于江南②,江南之赋至钱氏而重③,宋未尝改;至张士诚而又重④,有明亦未尝改。故一亩之赋,自三斗起科至于七斗⑤,七斗之外,尚有官耗私增⑥。计其一岁之获,不过一石,尽输于官,然且不足。乃其所以至此者,因循乱世苟且之术也。吾意有王者起,必当重定天下之赋;重定天下之赋,必当以下下为则而后合于古法也。

    【注释】

    ①敝敝:辛苦经营或疲惫不堪的样子。

    ②天下之财赋出于江南:自西晋末年北方士人大量渡江南迁之后,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至唐朝,已有“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韩愈《送陆歙州诗序》)之说,宋代陆游《常州奔牛闸记》则称“朝廷在故都(按,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至明初,据记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江南八府(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应天、嘉兴、湖州、杭州,即今天的苏南和浙北)征收米麦合计686万担,占全国总税粮的23.3%。各府中又以苏州为最,苏州一府交纳的税粮将近全国的十分之一。明朝迁都北京后,每年在江南地区征收的漕粮可能达千万担之巨。

    ③钱氏:此指钱氏吴越国时期。吴越国为五代十国之一。唐乾宁三年(896),钱镠任镇海、镇东军两节度使,占据杭州(治今浙江杭州),越州(今绍兴)等地;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被封为吴越王,遂成为“十国”割据势力之一。至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钱镠之孙钱俶纳土归宋,共历三世、五王七十二年。

    ④张士诚(1321——1367):原名张九四,元末农民军首领。至正十三年(1353),与其弟起兵,攻占了泰州、兴化、高邮等地。第二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周。十七年(1357),降元。其后被朱元璋所败,二十七年(1367)被俘,自缢而死。《明史·食货志二》:“初,太祖定天下官、民田赋……惟苏、松、嘉、湖,怒其为张士诚守,乃籍诸豪族及富民田以为官田,按私租簿为税额。而司农卿杨宪又以浙西地膏腴,增其赋,亩加二倍。”

    ⑤自三斗起科至于七斗:据《明史·食货志二》载:“故浙西官、民田视他方倍蓰,亩税有二三石者。大抵苏最重,松、嘉、湖次之,常、杭又次之。洪武十三年(1380),命户部裁其额,亩科七斗五升至四斗四升者减十之二,四斗三升至三斗六升者俱止征三斗五升,其以下者仍旧。”由此可见,明代江南的田赋征收,虽然多有更改,但赋税征收始终较高。

    ⑥官耗:官方在征收田赋时,正赋之外会另增收若干赋税,以补储藏、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译文】

    有儒者说:井田制不恢复,仁义政教不再实行,天下的百姓就开始疲惫不堪了。有谁知道魏晋时期百姓的生活比起汉唐时期的百姓更加困苦,而宋代的百姓生活比魏晋时期的百姓更加困苦呢?那么天下让百姓遭受苦难,难道仅仅是因为井田制没有恢复吗?如今天下的财政赋税大都来自江南,江南百姓的赋税从五代吴越国开始加重,宋代没有改变;到了张士诚时,赋税再次加重,明代也没有任何改变。所以,江南的一亩地的赋税由三斗增加至七斗不等,除了七斗粮食之外,还有官府增加的耗米,私自增添的税额。一年下来,一亩地收获不过一石粮食,全部上交给官府还不够。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就是因循乱世制定的征收赋税的方法。我认为,如果有新君主出现,必定要重新恢复天下应该征收的赋税标准,一定要以最贫瘠的土地出产为征赋税的标准,这样才合于古法。

    或曰:三十而税一,国用不足矣。夫古者千里之内,天子食之①,其收之诸侯之贡者,不能十之一。今郡县之赋,郡县食之不能十之一,其解运至于京师者十有九。彼收其十一者尚无不足,收其十九者而反忧之乎!

    【注释】

    ①天子食之:《诗经·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上古时,天子直接管辖的地区是王城周围千里之地,天子在此范围内征收赋税,千里之外属于诸侯管理的领地。

    【译文】

    有人说:实行三十税一的制度,恐怕国家的用度会不足。其实,古时候千里之内的赋税,由天子取用,天子所收诸侯的进贡之物还不到十分之一。如今,郡县收取的赋税用于郡县的不足十分之一,运送京师的有十分之九。古时候只收取十分之一的赋税尚且不影响用度,现在收取十分之九,还反而担心用度不足吗?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