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精解评林卷之上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

    (补注曰。一切障碍。总标也。谓智明圆觉。无分别心。故下列十对法。皆同真实。即论中见性常住等也。得念下。一言识智对。二言成破。对三言愚智对)。

    如山曰。若见有障可断。断已名觉。觉非究竟。故障碍即觉。方究竟矣。得念失念二句。谓无念则得其正念。有念则为失念。故论中说。觉则离念。念则不觉等。今明念本自空。元是无念。故皆解脱。众缘相会曰成。缘离曰破。又进修曰成。毁谤为破。缘无自性。成破一如。故皆涅槃。智慧愚痴二句。即大宝积所云。痴从分别生。分别亦非有。痴性与佛性。平等无差别。

    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补注曰。菩萨三句。连上即看。为第四言邪正对。五言真妄对。六言染净对。七言依正对。八言苦乐对。九言有性无性对。十言结解对)。

    (宗密曰。如来乃忘心顿证也。前由普示教门就机。说有深浅。今恐存分别。则悟入无期。故示圆顿安心。于觉成真随顺。前是随相。亦如华严先说差别位地因果。后以平等因果融之。即差别中之平等。平等中之差别。此中意趣。正同彼也)。

    (李舟天堂地狱偈云。天堂无则已。有则君子登。地狱无则已。有则小人入)。

    如山曰。所成就法二句。即思益所云。住正道者。不分别是邪是正。无明真如二句。即涅槃所云。无明本际。性本解脱。古德云。迷则真如是妄想。悟则妄想是真如。诸戒念三句。即无行经所云。贪欲即是道。慧痴亦复然。如是三事中。有无尘佛之道。众生二句。即涅槃所云。我以佛眼遍观三界。有情无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究竟者即法性也。地狱天宫二句。谓极恶业成。天宫即见地狱。极善业熟。地狱即是天宫。二业之念由心。地狱天宫岂定。心既本空。一切清净。有性无性二句。言有性者。三乘性也。言无性者。阐提性也。非唯他日回心。现已齐成佛道。一切烦恼二句。即佛顶经所云。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然烦恼依识。识性既空。烦恼何缚。合上十对。名相虽异。其意不殊。但缘佛证觉心。心无取舍。故得诸法普同圆妙。故今但各引例而已。不更一一推求。法界海慧。谓法界深广。故如海也。海慧离念。故诸相如空。又能照之慧。离分别念。犹如虚空。即同净名。如镜照物。镜自无心。安心于觉。成真随顺。故名如来。

    善男子。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此文二。但诸菩萨下。指示末世安心。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句。即如眼不自见等。彼诸众生下。示依法入顿。即金刚经中所谓。不惊不怖不畏。甚为希有等也)。

    如山曰。妄念者。攀缘取着外法也。念则违觉。故令不起。于诸妄心亦不息灭。谓若求真舍妄。犹弃影劳形。若灭妄存真。似扬声止响。盖境从心现。元是自心。若加了知。即迷现量。故经说非幻成幻。论云心不见心。但不生情。自然如镜照物。且心体本自知觉。何必更加了知。知上起知。名为加矣能知既寂。即真实知。真实即知。谁知真实。彼当根众。闻此方便。心无疑惑。体达分明。领受任持。则坦然合道矣。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性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惟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令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

    (补注曰。威德自在。谓三观成就。功用猛利。邪魔不能娆。妄惑不侵。故威德领前依位渐证。及忘心顿证。暂闻已得善利故。从而请之。文中有二。一问所修。二明所为)。

    如山曰。大城譬圆觉也。四门譬行门也。随方来者非止一路。如从东来。不可西门而入。一切下。谓前说现行。理趣分明。今复咨询。恐涉非分也。故先立理。更请投机。惟愿下。问所修之行。并能修之人也。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补注曰。同体平等。即智论所云。在众生数中。名为佛性。在非众生数中。名为法性也)。

    (补注曰。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即楞伽所云。所说非所应。于彼为非说。彼彼诸病人。良医为处方。如来为众生。随心应量说也)。

    (补注曰。三种义如下释一泯相澄神观。二起幻销尘观。三绝待灵心观)。

    宗密曰。十方诸佛。同证同修。色心不二。凡圣无差。皆依觉性。故同平等。于诸修行。即如前二空观门。根尘普净。贪爱俱寂。悲智双行。离相离心。常无所得。一切菩萨无不如斯。随事虽差。此意无二。然众生根性。利钝不同。烦恼厚薄。沉掉不等。随其根性。说教多端。不尔。难为趣入。圆摄所归下。谓众生根性。虽有万差。而此三门。可一切收尽也。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补注曰。取静谓不取于法也。觉心初建。力尚尪微。理宜取静安详。方能展照)。

    (补如镜中像。注问云。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者。云何世间多不能见。答曰。诸佛如来。法身平等。遍一切处。无有作意。故说自然。但依众生心现。众生心者。犹如于镜。镜若有垢。色像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经云佛心。论云法身。身心一也。皆据能现之本。若就所现。应云应化。此约心静故。则知佛心亦然。故云为现。非谓佛心有所现也)。

    如山曰。此谓发心修行。欲趣佛果。先须了悟身中净圆觉性。以为行本。欲净觉心。约其所悟而起行也。以者用也。凡夫用妄。菩萨用觉。迷悟异故。取静为行。虽悟即动即静。为欲对治。动乱之间。一向以静境安心。渐渐修行。方得成就。由前以静澄心。诸念不起。心合静源。体非分别。故见分别之识。烦劳动扰。由前念澄觉性。慧性开明。因静生慧。故云静慧。此隐今显。故云发生。由慧发生。身心相尽。尘妄不起。名为永灭。则内心自闲。寂静清虚。轻安调畅。喧尘永息。粗重长袪矣。夫众生圆明性体。与佛不殊。但以妄情。凡圣似隔。今身心相尽。妄念不生。圆觉妙心。凡圣交彻。理实而言。我知身心。亦遍现十方佛中。如诸镜入一镜中。诸镜即成影像。故诸佛以入行人现心。如影像也。然尘镜之性本明。磨莹即呈佛像。众生自心亦尔。心静即现如来。奢摩他此云止。定之异名。寂静义也。谓于染净等境。心不妄缘故也。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补注曰。变化诸幻而开幻众。谓若观心释者。变起差别幻智。遍观八万尘劳之众。一一称真清净。非障非蔽。即为开也)。

    (宗密曰。如土长苗。种喻觉心。土喻幻法。苗喻幻智。谓悟净圆觉。依幻法而起幻智。从幻智而忘心入觉。入觉则前二皆袪)。

    (补注曰。三摩钵提此云等至。又等谓齐等。离沉掉故。至谓至到。到胜定故。故前有如幻三昧)。

    如山曰。心性是识。识与根尘。三和合有。名无自性。但是无明。迷真而起。故名幻化。诸幻即幻智也。幻者。即根本无明。是能幻之者。除幻者。依如幻始觉力。分觉根本不觉。始灭息相。终息生相。即是除幻。变化诸幻二句。谓随机应化。说法开示如幻众生也。由根尘既消。自他无二。故能内发同体大悲。由悲从空起。非其爱见。故轻安畅适。一切菩萨从此观门。方能起于悲智。乃至佛果。彼观幻者。非同幻故。拂幻法也。非同幻观皆是幻故。拂幻智也。幻相永离。则成非幻称真之行矣。如种谷等。依土长苗。收子之时。苗土皆弃也。三摩钵提此云等至。等持之中。能至胜位故。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补注曰。无[如]觉明之明。正灵妙之[礼]。然此灵心。上而无顶。下而无底。傍无边际。中无在处。既无当中。何有东西上下。欲言空寂。不似太虚。欲言相用。不从缘起。欲言知见。异于分别。欲言顽碍。异于木石。欲言其觉。不同醒悟之初。欲言其明。不同日月之类。故诸经教。于寂静空无。呵为邪小。于知见明觉。互泯互存。各有深意)。

    (宗密曰。器中锽声。盖以器喻世界身心。声喻灵明观智。谓声从器出。器不能拘故。声闻四远。器局本处。以喻观智约身心修得。身心所不能拘。观智廓尔无边。身心不离旧处。但所喻相当。何争喻所依物。悫云。如万钧之镛。星楼受碍。摇杵一声。声振寰宇。是也)。

    如山曰。以净觉心。蹑其所依也。不取幻化。离第二观也。及诸静相。离第一观也。了知有身有心。悉皆是妄。无知觉明。即上所了身心也。不依诸碍。直造灵明也。碍即前幻。涉于烦恼者。无碍境。即取静同于涅槃者。相在。谓不异常也。尘域。谓不离旧处也。此由执认复体同他。今不生情。岂拘灵照。如金器声锽锽出外。不相留碍也。内发寂灭。谓不取幻化。幻化即寂。不取静相。静相即灭。非故寂之灭之。又但是真心实理。非对静幻。故楞伽云。寂灭者名为一心。此非息动之寂。生已而灭。故云内发随顺妙觉寂灭。谓在观之时。用心同佛。故自他身心所不能及。谓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故他不及。自己心识之量亦不能造。如荧烧须弥。必须离情方契。故自不及。又依体起智。为自根尘发识名他。不可识识智知。故皆不及。了知真寂。即知众生毕竟非真。此名为禅那。此云静虑。即虑而静。故无散动。即当定义。即静而虑。故非无记。即当慧义。

    于是辨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希有。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

    (补注曰。佛以辨音逗于万类。虽此门总明三观。而随机单复不同。故二十五轮。各皆证入。此菩萨善能辨别。随类圆音。故当其问)。

    宗密曰。此诸方便。指前三观也。前说三观虽行相分明。未审诸菩萨所修。为复一人具三。为三人如一。为前后。为同时。为依次。为超次。故问之。

    尔时世尊。告辨音菩萨言。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末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如山曰。轮者摧辗义。能摧惑障。令正智转。故名为轮)。

    宗密曰。观网交罗。于中初有三轮。单修三观。次有二十一轮。交修三观。后有一轮。圆修三观。于此二十五观。约喻各立一名。今全用之。

    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补注曰。此言澄浑息用观。三观皆标云唯。结云单。意显不兼余二。力所未兼。非轻余行)。

    如山曰。唯取极静。不兼事也。由静心之力。觉身心空。瞥念尚无。烦恼何据。烦恼不起。即是觉心。故云究竟成就。不起于座。谓不起法空之座。便入涅槃。谓便入寂灭涅槃也。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补注曰。此言庖丁恣刃观。庖子以一刀解牛。十九年锋刃不损。喻菩萨利众生。修万行。应缘入俗。自智无伤)。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补注曰。此言呈音出碍观。谓器质音融。随扣应响也)。

    (宗密曰。此后二十一观。论其次。谓初静次幻后寂。寂与静异者。静是。二乘境。寂是佛境。又静是禅定。寂是涅槃。文中三有。初七次七后七)。

    如山曰。以诸幻境无边。难可穷究。故直云灭。灭者绝念也。作用施为。又妨禅寂。故云不取。独断烦恼。独者不假诸行也。正是绝待之义。烦恼断尽。但与灵心相应。烦恼自无所有。无所有处。即为证也。后交络三观。每以一观为头。兼于余二。交络成七。三七故有二十一轮。兼前三单。及后一圆。足二十五。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补注曰。初中七观。此言运舟兼济观。菩萨修定。以出尘即运舟。发慧以化物即兼济)。

    如山曰。先取至静句。标静观为首也。以静慧心。从静蹑迹起也。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盖兼修幻观。若无静慧。则自居幻化。何能照幻。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补注曰。此言湛海澄空观。湛海则波澜不动。先静观以反流。澄空则水性清明。后寂观以显性)。

    如山曰。以静慧故。静也。证至静性。寂也。蹑静而兼修寂矣。二观功用。断烦恼是因亡。出生死是果丧。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补注曰。此言[三]首罗三目观。三观俱修。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

    如山曰。以寂静慧。静也。复现下。言次幻后寂。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断烦恼已。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补注曰。此言三点齐修观。三点者。梵之伊字。悫意云。一人具修三观。即名为齐。非谓同时)。

    如山曰。以至静力。静也。后言先寂后幻。烦恼既尽。爱见已无。故所起行无不净妙。可解他缚。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心断烦恼。复度众生。建立境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补注曰。此言品字单双观。上单静观。如上一口。后双明寂幻。如下两口。故云单双)。

    如山曰。此盖齐兼幻寂也。内断烦恼是寂。外度众生是幻。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补注曰。此言独足双头观。白泽图中。有山精。头如鼓有两面。前后俱见。此喻静幻双照。二和齐运。如双头也。单寂观如独足也)。

    如山曰。以至静力。资发变化。齐标静幻也。谓以至静力。资助?发变化之力。以度众生。后断烦恼。兼寂也。前二利备。故入中道。此与前异。前则静独为初。后始兼寂幻。此则静与幻齐为初。后始单兼于寂。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后起作用。变化世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补注曰。此言果落华敷观。即以静定之树。结寂灭中道之果。后敷华者。复以幻观入有情界。度诸众生。同令获得涅槃之果)。

    如山曰。以至静力用资寂灭。齐灭也。后起作用变化世界。兼幻也。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补注曰。此次七轮。各标幻为首。次兼余二。初先武后文观。武王伐纣后不用武。喻此菩萨。先变化种种。后入静观)。

    如山曰。以变化力种种随顺。标幻也。而取至静。兼静也。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补注曰。此言功成退职观。菩萨发慧利物。即是功成。习寂内修。名为退职)。

    如山曰。以变化力种种境界。幻也。而取寂灭。兼寂也。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灭。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补注曰。此言幻师解术观。先起变化作术法。后静体寂故解术)。

    如山曰。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幻也。安住寂静。静也。而断烦恼。寂也。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补注曰。此言神龙隐海观。起幻化生。如神龙布云雨归体入静。如隐海也)。

    如山曰。以变化力无碍作用。幻也。断烦恼故。寂也。安住至静。静也。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补注曰。此言龙树通真观。先起幻。后归静寂。如龙树初行幻术。广化邪途。后习真乘。自阶圣果)。

    如山曰。以变化力方便作用。幻也。至静寂灭二俱随顺。兼静寂也。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补注曰。此言商那示相观。商那和修。即优波鞠多之师也。先以神力示相。降伏鞠多弟子慢心。后乃入定归寂)。

    如山曰。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齐静也。后断烦恼。兼寂也。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后住清净。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补注曰。此言大通宴默观。大通如来。先化用利物。后则归寂)。

    如山曰。以变化力资于寂灭。齐灭也。后住清净无作静虑。兼静也。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至静。住于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补注曰。此言实明空海观。佛顶经云。同入如来实明空海。今灵心观。即本觉明。如实明也。后静观。如空海也)。

    如山曰。以寂灭力。寂也。而起至静住于清净。兼静也。此合下七节。为后七轮。各标寂为首。次兼余二。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补注曰。此言空虚妙用观。灵心之体如虚空。起化即妙用)。

    如山曰。以寂灭力。寂也。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兼幻也。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于静虑。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补注曰。此言舜若呈神观。舜若即虚空神。遇日光映之暂现。如此先寂次静后幻)。

    如山曰。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寂也。安于静虑。静也。而起变化。幻也。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归于静虑。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补注曰。此言饮光归定观。大迦叶也。先证体。次起神通。后乃归定)。

    如山曰。以寂灭力无作自性。寂也。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幻也。归于静虑。静也。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而住静虑。起于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补注曰。此言多宝呈通观。多宝佛。先成道证如体。后于塔中发起法华。如静幻无碍)。

    如山曰。以寂灭力种种清净。寂也。而住静虑起于变化。齐兼静幻也。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至静。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补注曰。此言下方腾化观。即法华菩萨。六万恒沙。从下方现)。

    如山曰。以寂灭力资于至静。齐静也。而起变化。兼幻也。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变化。而起至静。清明境慧。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补注曰。此言帝青含变观。此宝含诸佛像。对即变应。应而还空。如灵心观成。包含德用。应缘起幻。而复安静)。

    如山曰。以寂灭力资于变化。齐幻也。而起至静清明境慧。兼静也。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补注曰。最后一轮。圆修三观。此名如意圆修观。如意宝珠。四方俱照。大智顿觉。三现齐修)。

    (宗密曰。以圆觉合一切。是从体起用。性相无异。觉性是会用归体。体用无碍。寂照同时。是为圆满无上妙觉)。

    如山曰。以圆觉慧。称圆觉而发慧故也。圆合一切。谓圆融和合一切事理性相。真妄色空等类。举体相应。是为圆合。谓由圆觉合理。理即非理。故全即事。又由以觉合事。事即非事。故全即理。余性相等皆同此说。中道义谛。于是现焉。非理非事。双遮显中。遮照同时。是为圆觉。又依诸性修静观。依相修幻观。依无离觉性修寂观。故科云圆修三观矣。

    于是净诸业障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而白佛言。大悲世尊。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惟愿开悟法性。令此大众。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

    (补注曰。净诸业障。谓一切业障。尽依四相而生。此门问答。除之诸业自然清净)。

    (如山曰。法性者。诸法之性。若直译本体。则名觉性。故云开悟法。若推穷差别之法。皆无自体。同于一性。而名法性。今推破四相。豁融诸法。全同觉性)。

    如山曰。此中问意。不说本来都迷。意明已知觉性圆明。诸法清净。何得凡心宛在。不合觉源。所作所为。情犹憎爱。自他全别。难自浑融。比对果人。天地之远。觉心本净。悟即应同。更有何法染污。令我用心异佛。故云因何迷闷不入。

    尔时世尊。告净诸业障菩萨言。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

    (补注曰。我人众生寿命。由展转约义。故有四名。四名复有一相。一迷识境。二迷智境。一切众生下。总叙四相。为过患之因由。由此下言由迷起惑)。

    如山曰。世尊谓。众生未曾悟故。妄中横计。计取自体为我。计我展转。趣于余趣为人。计我盛衰苦乐。种种变异相续。为众生。计我一报命根不断而住为寿。夫真我本有。迷之谓无。妄我本空。执之为有。四皆横计。故云颠倒也。由执四相为实我体。所以于自生爱。于他生憎。顺我者爱。逆我者憎。如是爱憎皆由执我。故曰由此。于虚妄体重执虚妄。谓四大五蕴。迷性妄生。众缘假合。已是虚妄。更于其上。重执我人也。

    二妄相依。生妄业道。有妄业故。妄见流转。厌流转者。妄见涅槃。由此不能入清净觉。

    (补注曰。二妄相依二句。言由惑造业。次二句。言由业招报。后二句。言反于五道。堕于二乘也。自由此便生憎爱。至妄见涅槃。总当二乘宗中生灭四谛也。谓初六句集谛。次二句苦谛。次一句道谛。后一句灭谛)。

    如山曰。由前二妄。故生起造作种种妄业。业能引至苦乐之果。故名为道。业成即受生死流转。生死流转。是所至之果也。厌流转者。谓厌三界不安。皆如火宅。息缘断惑也。妄见涅槃。志在趣寂耽空。灰身灭智。由此不能入清净觉也。此句正是答结前问。前问云何迷闷不入。今答云。由认四相展转生过。纵离六道。复堕二乘故也。

    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何以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

    (补注曰。自前文由此不能入清净觉。至非觉入故。言迷拒觉心也。是故下合。次文是言动息俱迷。为己主宰句。言动是我动。息是我息。我相既在。动息俱迷)。

    如山曰。前问因何使诸众生不入。故此答云。非觉违拒使之不入。但由认我。故不入也。如梦身未忘。不能合于本身。非本身违拒也。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意云。入时若是觉入。不入即是觉拒。既入者自是信解行等。觉体元无出入。入与不入。何责于觉。是故动念息念。皆归迷闷也。夫动念既为背觉。息念即合契真。何故皆称迷闷。由将无始住地无明。为我主故也。

    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譬如有人。不自断命。

    (补注曰。生无慧目。如人若十岁二十始盲。则眼前虽不见物。说之即能了知。若胎中无目。生来便盲。即对色之时。种种为说。终无所益。则先须金錍抉膜。然后指示是非。故涅槃经说。如盲人不识乳色。他人为说。展转譬喻贝米雪鹤。竟不能得识其乳色)。

    如山曰。生无慧目。谓未曾悟入故也。身心等性二句。谓前得本起因地。则所修皆是佛因。此用本起无明。一切皆是魔业。又前以觉圆明故。根尘普净。结云一切是觉。今已无明为本。故云皆是无明。譬如有人二句。谓由爱故得身。若断身即违爱。如人纵卑陋病苦。亦自保命。终不能断。断余或可。自断诚难。认我亦尔。断一切烦恼恶业。容有得者。欲令断我。其可得乎。何以故。我终不能还断我故。

    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此以下。皆结成障道)。

    (补注曰。从爱憎求道。毕竟不成。即宝积金经所云。于身生宝爱。不离于我人。彼作是修行。由斯堕恶趣)。

    如山曰。有爱我者二句。是对顺生爱以明我。非随顺者二句。是对违起憎以明我。为憎爱心二句。谓唯滋无明。故知迷心修道。纵令勤苦。种种行问。但助无明。何成佛果。可知本从无明而生憎爱。憎爱还熏无明种子。现行相续不断。将此求道。毕竟不成。自下文以后。别释四相。

    善男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

    (此合下二文。谓验其任运分自他者。是其我相。文中二。一标释相粗。二结指细相。此乃徴起标示)。

    宗密曰。夫我难自见。约事证知。但验自他各殊。即证自中有我。设令修道。舍妄证真。但觉有心。总名我相。

    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肢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即知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

    (补注曰。此约喻以释也。弦谓紧急。缓谓缓慢。皆是支体不调。手足失度之状)。

    如山曰。摄养乖方下。况道者燕居静室。或隐深山。心绝经营。境无违顺。习闲成性。暂得忘情。不觉自他。谓证无我。若违顺所福。宛有心生。心既未平。方知我在。故下云。若复有人。叹谤其法。即喜恨等。

    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补注曰。此结指细相也。证为能。如来为所。毕竟了知又于所证中能了知也。清净涅槃。所了知也)。

    如山曰。谓非但了知二乘涅槃为我相。设使了知如来涅槃。亦是我相。然涅槃但是觉体。非别有可证。今既证得涅槃。不忘能所。即是我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

    (补注曰。此合下二文。是悟我成人悟。前非者是此相矣。下分粗相细相)。

    如山曰。觉前非也。者字。正名人相。

    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

    (补注曰。此言粗相也)。

    如山曰。悟有我者二句。不作证心也。所悟非我二句。同前非也。悟已超过句。是绝所证之过。除能悟之累。末句结成也。

    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但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补注曰。此言细相也。备殚证理。谓无非不尽。故曰备。殚。尽也)。

    如山曰。圆悟涅槃。不取能所故也。心存少悟。谓此智不怯。便为存悟。非诸差别。故云少也。皆名人相。结成细相也。

    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

    (补注曰。此合下文是言了迹迹生。谓前二相。俱是心迹。总不执之。故免我人。然此了心。又亦是迹。故云了迹迹生[义]凡三)。

    如山曰。觉前能悟。悟是所觉。悟既成所。觉又名能。展转无穷。皆成能所。能所及处。皆是相待。了此无定。故离前非。计所不及。谓免诸过。不觉此计。又是众生。众生者。不定执一之谓也。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

    (补注曰。此喻正释)。

    (宗密曰。譬如二句。借人语词。以为义契。显众生四句为标非也)。

    如山曰。云何非我。以自是众生。故非我也。云何非彼。以云我是众生。不云彼是众生。故非彼也。非我非彼。谓非彼人之我也。又显于自于彼。不计我人。故非彼我。

    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补注曰。此节指前对辨。皆为我人句。指前二相也。下对之以辨众生之相)。

    如山曰。了证。证我相也。了悟。悟人相也。了证者空。则我不及。了悟者空。则人不及。不执主宰。故离我人。存有所了二句。谓心不忘故也。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

    (宗密曰。此合下文言潜续如命。谓都无所执。但碍修行。由不起心。免前三过。即此无执之业智。相续未忘。非故生心。故言潜续。文二。此乃徴起标示)。

    如山曰。心照清净。谓即心之照。故云清净。即自觉也。觉所了者。觉前三相。即觉他也。证悟等尽。彻于真源。无别能觉。故上云心照。一切业智。谓拟将此智。修习一切无漏之业。故虽能除妄。而不自除。故不自见。不自见故。犹如命根。如命根者。兼取相续不断之义也。

    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如汤消冰。无别有冰。如冰消者。存我觉我。亦复如是。

    (补注曰。此节展转细释。善男子下。以义正释。如汤销冰下。以喻反释)。

    (宗密曰。水喻真性。冰喻四相。汤喻智慧。煎水名汤。悟心名智。故谓水冻成冰。还煎水以消之。冰汤俱尽。湿性独存。以喻心迷成我。还悟心以消之。我智俱尽。照体独立)。

    宗密曰。觉所觉者。由将此心。见前诸觉。故不离尘。以心未忘故。如汤销冰三句。谓汤消冰。尽同成一水。更无能知尽者。反明此业智既照。前三相皆尽。则是我病未尽如冰。若言我尽。即此言尽之冰。便是不尽。存我二句。谓无别有我知我尽者。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是故名为正法末世。

    (补注曰。此合下文言存我失道也。凡二。此乃总标失道也。有为。由前四相皆有取证)。

    如山曰。以有为心修行。则行行皆带能所。故不成圣正。夫正法之时。修则皆证。末世之时。人多取相。今既取证相。则正法亦同末世。若遇此教。了达病源。则虽末世。还同正法。后展转广释。文凡四。

    何以故。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认贼为子。喻六根取境。犹可制御。藏识妄我。难以辨明。故如来藏中功德之宝。念念衰耗。犹此贫穷难集福智)。

    如山曰。劫数既多。行又勤苦。以何义故不证圣果。良由认我以为涅槃。故虽多劫勤修。终无所益。譬如贼在外。犹可堤防。养之为儿。如何检慎。又知贼是贼。贼无能为。认之为儿。宁免破败。

    何以故。有我爱者。亦爱涅槃。伏我爱根。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爱者。真生死故。别憎生死。名不解脱。

    (补注曰。何以故句。证何妨道微。有我爱者。释憎爱非脱)。

    如山曰。纵使认我取证。何以便妨于道。夫生死轮回。本自憎爱。欲求解脱。须尽二源。今爱涅槃。还是本爱。今憎生死。亦是本憎。弃苦欣乐虽殊。憎爱元是本习。带之修道。佛果岂成。伏我爱根为涅槃者。由伏之故不起。不起之相似涅槃相。以似为真。故云尔也。不知爱者四句。谓本爱涅槃。拟除生死。爱心既在。即生死根。爱根憎苗。岂名解脱。

    云何当知法不解脱。善男子。彼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己微证。为自清净。犹未能尽我相根本。

    (补注曰。云何句。为何知证。法非解脱徴。善男子以下合。下文乃是赞毁验我释者。谓实证者必无我。无我故即无嗔喜。今为法嗔喜。即知证法非真。我未尽故)。

    宗密曰。法者涅槃。犹前释云。爱涅槃者。名不解脱。故此徴云。若爱生死。许是系缚。今悟涅槃。是寂灭法。以何相知。云不解脱。以己徴证二句。外知根尘假合。内觉性体寂然。由未能句。正标未尽之故也。

    若复有人。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济度。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瞋恨。则知我相坚固执持。潜伏藏识。游戏诸根。曾不间断。

    (宗密曰。此言以境验知。则知我相二句。言因对外境。验得内心。我无间断。潜伏藏识。种子也。游戏诸根二句。现行也。言遇境则发相续流转)。

    如山曰。世境违顺。粗重易明。唯就法门。最难觉察。但言为法。瞋彼度此。不知此心元是我相。因对外境。验得内心。我执犹坚。潜藏相续。虽慧军数举。魔众频摧。且阿赖耶城。难攻主宰。末那常侍。防护牢强。意识谋臣。经营内外。旁监五识之将。以镇六根之门。由是贼主频通游戏。时时偷号。惑我法王。往往侵疆。扰我观境。虽外怯般若。昼伏夜行。而内挟无明。昼夜不断。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补注曰。此文结成障觉)。

    善男子。若知我空。无毁我者。有我说法。我未断故。众生寿命。亦复如是。

    (宗密曰。此合下文但说病为法。文凡二。此乃覆推。摄前为法瞋喜之次。推穷以成说。病。为法之过。毁者是彼。说者是我。经文于毁者言无。反明过也。于说法者言有。顺明也。翻覆推过者。下拟决断为病故)。

    如山曰。恐闻瞋喜是我。便拟忍受不瞋。用为无我。故推徴云。若见彼是毁人。我被彼毁而不瞋者。此亦是我。故云。若知我空无毁我者。既见有毁我者。则未得我空。亦应云。若知我空。无我说法。故次云。有我说法。我未断故。众生下。谓例于我也。

    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是故名为可怜愍者。虽勤精进。增益诸病。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如山曰。带病修行。增益诸病。唯益实德。如药草等。种有甘苦。水土所滋。名惟增益。苦喻我为本。甘喻净觉为本。水土则喻万行)。

    宗密曰。指前所推之过也。即是四相。四相若存。总名为病。以病为法。诚可怜愍。带病修行。故境诸病。反此而言。则称实修行。末句结成障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

    (补注曰。此合下文言将凡滥圣。文凡二。一正明相滥。二结成障觉。此节言抑圣同己也)。

    如山曰。佛说了义称理法门。此言心境本空。惑业本净。凡圣不异。因果皆圆。就佛见之。理实如此。且众生迷倒已久。种习根深。纵令解法门。现用元来随念。但以分别心识。解他无碍言教。谓言佛意亦祇如然。心既是念。故不觉念。不知冥通证入。异于随相。信心认佛平等之谭。不能断惑求证。故经印言终不成就。

    或有众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见胜进者。心生嫉妒。由彼众生未断我爱。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补注曰。或有众生五句。是聘己齐圣。前则抑高就下。此则聘下齐高。首三句是认其圣智。见胜者二句。验出凡情。由彼众生。为指前两类之人。未断我爱。前云终不成就者。以佛无我爱。凡有我爱。故次云见胜进嫉妒。亦由我爱。由我爱故。是故不入清净觉也)。

    如山曰。得谓理也。乃至圣所俱功德。证谓智也。则圣人冥证之智身。今谓得谓证者。增上慢人。若自知不证而言证者。则根本戒中大妄语戒。非此文意也。然诸圣人。形类不定。得与不得。内证在心。何以辨他未得未证。故观心行。以验真虚。夫圣人用心。他己无二。见他胜进。或法教流行。念念喜欢。必能随顺。自验内心如此。或即证悟不虚。若自觉己衰他盛则嫉。己盛他衰则喜。纵令深解妙境。但是心之所缘。勿错认之谓得谓证。由彼众生下。结成障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

    (补注曰。此言趣果迷因也。增长我见。即华严所云。不能了自心。增长一切恶等)。

    如山曰。希望成道。趣果也。惟益多闻。迷固也。即知先须悟道。然后多闻增慧。末世之人。多迷此意。唯宗名数。不务了心。心既不通。解义唯多。我见唯长。故下云增长我见。夫多闻无智慧。是不知实相。譬如大闇中。有灯而无目等。

    但当精勤。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瞋爱慢。謟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佛说是人渐以成就。

    (补注曰。此合下文乃四断惑成因也。但当精勤。诫劝之辞也。降伏烦恼。别标所断也。起大勇猛。通劝修断也。贪瞋爱慢。根本烦恼中三也。爱无别性。贪类所摄。謟曲嫉妒。少随烦恼也。末句结成因)。

    宗密曰。未得令得。修也。谓真境中。一切功德妙用。未断令断。断也。谓颠倒境中。一切障碍之法。重举彼我恩爱者。生死根本。最难拔故。念尽则自他俱寂。勤断烦恼。我见习气渐尽。无上佛果自然渐成。

    求善知识。不堕邪见。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

    (补注曰。上文顺释。此文反释。偈有云。此人求善友。终不堕邪见。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

    如山曰。商人入海。须假导师。学者修行。必资善友。若于所求下。反明不生憎爱。则入觉也。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圣贤隐伏。邪法增炽。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

    (补注曰。普觉菩萨。谓从前诸过已离。四相又除。然于用意行心。仍余作止任灭之病。觉犹未普。至此决择四病。觉性无瑕。普觉诸病。故当此矣)。

    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着声闻缘觉境界。

    (补注曰。此下俱指示明师令事。文凡三。此合下令识也。此言顺行。下言逆行)。

    如山曰。善知识者。谓善能识真妄。知病识乐。故初心便令求者。正知见人。谓善达觉性。不因修生。决择无疑者。心不住相者。离凡夫烦恼境界。不着声闻缘觉者。离二乘滞寂境界。

    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补注曰。心恒清净如净名所云。虽有妻子。常修梵行等。华严云。菩萨在家。与妻子俱。未曾舍离菩提之心)。

    (斐休曰。或为利益。或有别缘。所作非仪。暂乖真故。故示诸有过者。秪得贬己承非。不得非说理以误凡下)。

    宗密曰。尘劳。即贪等也。心恒清净。谓现染之中而不染也。示诸有过。谓欲度众生。先以同事相摄。但为同事相摄故。虽现诸过。常虽赞叹真实梵行。故论云。坏见之人。虽不坏行。不堪与众生为其道眼。虽坏行而不破见者。是则人天真胜福田。求如是人下。结成大益。

    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乃至示现种种过患。心无憍慢。况复抟财妻子眷属。

    (补注曰。此即令事师。末世下。举身命之难。况复下。例身外之易)。

    (智论云。于诸师尊。如世尊想。若有能开释深义。于我有益。则尽心敬之。不验余恶。如弊囊盛宝。不得以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行险道。弊人执炬。不得以人恶故。不取其照。菩萨亦复如是)。

    如山曰。不惜身命。如雪山舍身。香城破骨之类。彼善知识三句。惜前顺行。乃至示现二句。指前逆行。心无憍慢。明不疑也。夫菩萨化现。权道难测。但依法门。莫疑其迹。不以顺行。即效虔诚。或睹逆行。便生憍慢。况复二句。例身外之易。

    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心华发明。照十方刹。

    (补注曰。此节言显益)。

    如山曰。憍慢若起。恶念便生。障覆自心。法何得人。既无恶念之覆。即得正觉成就。觉心既明。即慧光开发。能向无染。故曰心华。称体无边。照十方刹。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云何四病。

    (补注曰。此合下四节。是分别四病令除者。此乃总标徴起。下文别释行相)。

    如山曰。心病无边。要唯此四。随有其一。即不堪为师。

    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宗密曰。此言生。心造作病。若了觉性本圆。不用兴心求益。不兴心处。即合觉心。合觉心时。自无诸妄。无诸妄已。则所作相应。积土聚沙。皆成佛道)。

    如山曰。辨相也。思惟揣度。计校筹量。兴心运为。拟作行相。造塔造寺供佛供僧。持咒持经。僧讲俗云。端然宴坐。种种施为止息深山游历世界。勤忧衣食。谓是道缘。故受饥寒。将为功德。观空观有。爱身厌身。于多行门。随执其一。托此一行。欲契觉心。圆觉性非造作。造作如何契之。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宗密曰。此言任意浮沉病)。

    (补注曰。任病如好闭任闲。逢饥即餐。遇衣即着。好事恶事一切不知。任运而行。信缘而活。睡来即卧。兴来即行。东西南北。何定去住。此病因前云圆觉清净本无修习。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失彼文意。故成任病)。

    如山曰。若复有人。意云生死是空。更何所□涅槃本寂。何假修求。不厌不欣。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如火热水湿之类。各各差别。妄从他妄。真任他真。各称其心。何必改作。自谓已觉。何必作幻。故成任病。此乃放纵身心。复令善恶不拘。即名无记之性。七贤岂是大道。四皓宁为圣人。尚昧欲天。焉冥觉体。故前云。若不修行。常居幻化。云何解脱。

    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以此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补注曰。此言止息妄情之病)。

    (宗密曰。此病从前静观中来。迷彼取静为行。及证诸念之言。因成此病)。

    如山曰。生心恐非。随情虑失。一向止息妄心。自谓妄尽自然平等。以此欲求圆觉。见念既乖。性本灵明。迷照亦失。念无而有。既止息令无。照有而隐。何不观察令显。又真本无念。念既乖真。性本无止。止亦违性。故言非止合故。

    四者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补注曰。此言灭除心境之病。前但止息心念令寂。此则计于身心根尘本来空寂。又前不妨见有根尘。但不随念爱染。故云止息。此则于根。尘亦无。坚持空寂之相。由见空无。故云除灭。此病从寂观中来。彼诸轮中。皆云寂灭及断烦恼。迷彼成此)。

    如山曰。烦恼之本。即是身心。若执身心。烦恼何断。故标断烦恼。释以身空。又断尽烦恼。空却身心。身心尚空。根尘何有。身等本空。故名永寂。诸相既泯。寂相现前。拟将此心求证圆觉。夫觉体灵明。不唯寂灭。今灭惑住寂。岂得相应。况圆觉者。非动非静。双融动静。恒沙妙用。无碍难思。住寂之心。何能契合。言即似近。理即全疏。与理相违。故言非也。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宗密曰。此即结明真伪)。

    (补注曰。作是观者。离四也。他观者。取四也)。

    如山曰。将前四行。自验其心。随落一门。则知是病。故言离者。则知清净。病除法在。是正观也。又更生情。便信胸襟。别为见解者。邪观也。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求亲近。应断憍慢。若复远离。应断瞋恨。

    (补注曰。此合下是辨事师之心。此当答第三行何等行之问。故标云欲修行者。结云如是修行。然且唯说事师。更无别行。故。但作此科判以当修行)。

    如山曰。夫善友度人。种种方便。师徒心契。法意方传。是以俯就物机。相亲相近。愚者无识。憍慢便生。慢既翳心。即不入道。故云应断。或欲除慢。或遇异缘。相去相离。便生瞋恨云。疏我亲彼。说爱说憎。既一念瞋。百万障起。非论失道。亦堕三途。故此令断。

    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补注曰。此节言。若不了善友及诸众生与己同体者。则虽知菩提可进。而不能屈节事师。虽知萨埵可悲。而不能忘躯弘道。故此示也)。

    宗密曰。远离名逆。亲近名顺。又违情曰逆。随情曰顺。故胜鬘云。应摄受者而摄受之。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则佛法久住。犹如虚空。心无改易也。了知身心下。结示同体悲智。如是下。结因成果。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补注曰。此节明除病之行。是答第四除去何病之问。文凡三。善男子下。明所治也。若复有人下。言一等心观人也。于诸法中。言二等心观法也)。

    如山曰。自他憎爱。前已频明。今复说者。是种子故。是入道微细病故。由此种子。难契圆明。故随所闻法门。即生心作意。舍此取彼。憎妄爱真。难忘能所。故后云即除诸病。若复有人下。是以冤家父母无二。例此观法。应云涅槃生死不殊。不殊则无自他憎爱。故知诸病祗由爱真憎妄。见自见他。故不能久事师宗。但自生情起行。今既断斯种子。则诸病自除。所以观人中云。即除诸病。此云亦复如是。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补注曰。此节显发人深广。正答第五问也。文凡三。一总标发心。尽于虚空下。别以相。如是二句。通结离耶)。

    如山曰。诸佛因地。皆发此心。依此愿修。方成正觉。若无心愿?引所修。行亦不成。尽于虚空一切众生。广大心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第一心也。于圆觉中无取觉者。常心也。除彼我人一切诸相。不颠倒心也。如是发心便离邪见。故偈语有云。度一切众生。究竟入圆觉。无彼我人相。当依正智慧。便得超邪见。证觉般涅槃。

    于是圆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

    (补注曰。此节宗中诸菩萨等。与佛问答。发扬本意。欲显圆觉。但缘节节过思未尽。义意未圆。??机未普。故表法菩萨。未标圆觉之名。今始显之)。

    如山曰。得名圆觉。今有三意。一前虽病尽理圆。仍恐下根难入。此又曲开方便。三期道场。即上中下机。普归圆觉。二由前节级行解已圆。至此名为证极。证极之境。更无别体。唯是圆觉。三最初标指圆觉为陀罗尼门者。从本起末。今显义已周。还至圆觉者。摄末归本。表此三意。故当此门。若佛灭后三句。举所为也。云何安居三句。问道场也。此圆觉中三句。问加行也。

    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现在。当正思惟。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

    (补注曰。若佛现在下。称理说者。谓观行无间。是佛现在。间断之时。是佛灭后。断后复作观行思惟。是设像存想)。

    宗密曰。若佛现在。对当会菩萨也。当正思惟句。明不假设像等。当知惟心。无外境界。若复灭后。对末世众生也。施设下。明设像之意。谓大师去世。不睹真仪。设像谛观。引心入法。相即无相。即见如来。亦可想佛真身常在不灭。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觉亦如是。

    (补注曰。如是初静下。应云静即是体是定。觉即是慧是用。初观成不见自身之相。名一身静。以身静时当体是觉。名一身觉。世界亦然)。

    如山曰。静极便觉。超动静相。圆觉显现。如前从空入中也。如是初静三句。释上静相。自他普遍。遍静虽无前后。约行人趣入故。从狭至宽。觉亦如是句。例于静也。

    善男子。若宽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宗密曰。上节言修静观成。此节言起功用。非彼所闻下。诫邪证也)。

    如山曰。知众生念者。世界既全成觉。众生全在觉中。故所起念。无不了达。如影入镜。镜照无遗。□发则同时已遍。故曰百千世界亦复如是。非彼所闻下。谓信解行证。虽阶级不同。而所信乃至所证之法。元来不异。谓解则解其所信。修则修其所解。证则证其所修。今明证得境界。若非本所信等法。即不应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广发大愿。自熏成种。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补注曰。此节言幻观。非彼下。诫邪证。静观不假外缘。今起幻门中。须凭圣境。前威德段中圆说。故约大悲化生。今道场之内。且自克修。故约大智求佛)。

    如山曰。诸佛菩萨心。以大悲为本。但依佛菩萨种种之门。自然具大悲也。道场之内。且学悲心。限满对缘。即将化用。渐次者。前至静归体。功则顿现。今随差别之相。故应渐次。愿者希求欲乐之义。众生无始以来。念念希欲五尘之境。今已了悟。故发心念念。希欲。悲智六度等境。熏心成习。故云种也。非彼所闻下。义同上。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剂头数。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是名三观初受方便。

    (补注曰。此言寂观。善男子下。言修观成也。渐次增进下。言起用功也。非彼下诫邪证。是名二句总结)。

    (补心中了知三句注科云。灵心绝待绝待无念。一觉灵心。岂非同邪。是知绝念之慧。方能了知生住灭念)。

    宗密曰。此有二意。一者先用数息观门。治诸觉观。渐入妙境。然修出入息者。有六妙门。谓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或依次第。或随便宜。二者即下文所知生灭心念。便是数门。由前心息相依。息调心净。故了知心中生住异灭粗细妄念。本末分齐头绪数量。如是周遍四句。谓初则宴坐照见。后则行住皆知。知即无患。譬如妖魅。所欲着人。若知其名。自然消灭。涅槃云。如人觉知是贼。贼无能为。渐次增进下。净心是圆觉自体。世界本在其中。观行成就。全合灵源。知雨滴数。固宜本分。非唯雨滴。万物皆然。凡夫之类。迷此真心。随念所知。故□其用。末二句。因前问云。三种净观以何为首。故具答已。结云是名等也。

    若后末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业障。当勤忏悔。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妒谄曲求胜上心。三种净观。随学一事。此观不得。复习彼观。心不放舍。渐次求证。

    (补注曰。此言互修三观。文凡三。若后末世下。明修观不成。由[习]业障下。令忏除惑业。三种净观下。令随便互修)。

    如山曰。欲求道不得成就。乃下中之下。力不遂心也。由昔业障下。重发誓愿。决心欲证。加功励志。忏业断惑。论中亦云。若人修行信心。以从先世罪业众多障碍。应当勇猛礼忏等。三种净观下。言有人色相所碍。空静之观难成。先观色幻。幻即全空。静观方成。复有执定实色。碍于心识。难修幻观。先知其体本无。而不妨睹相。方成假幻。复有修中难成绝待。先知假全空而无假。空全假而无空。空假俱无。绝于对待。方成寂灭。又有人直见心源。方知诸法即性故空。不坏相故假。或但从性现故假。无别所现故空。先后绮互。如说轮说。

    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众生修习。得何功德。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流布此教。至于何地。

    (补注曰。调柔善顺曰贤。贤之与善。义意无别。贤则亚圣。善则顺理。首是头首。欲使万善齐兴。俱顺真理。成正因位。亚次圣果者。必藉经教流通。经教流通。是贤善之首。故流通分中。当此菩萨)。

    如山曰。事须持教。以教贯穿。文既不遗。随文解义。解义先须识名。遗名于义不了。奉法者云何持教。持教者得何利益。受持此经者。云何护卫。流传此教者。至何究竟。此贤善发问意也。

    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言。善男子。是经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所说。三世如来之所守护。十方菩萨之所归依。十二部经清净眼目。

    (补注曰。此标能说能护之人也)。

    (补恒河沙诸佛所说注。华严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又不了义经。则随有说不说。了义之教。无佛不谭)。

    如山曰。说此经佛。既是真身。真身无碍。尘沙同体。故一说即是多说。华严云。我不见有佛国土不说此经等。守护。亦如华严经等云。我等诸佛。护持此法。令未来世一切菩萨。未曾闻者皆悉得闻。归依。谓因行之中。无不从此成佛。清净眼目。谓推穷迷本。照彻觉源。是以理贯群经。义无不尽。于此若解。则诸教焕然。若不了之。何知正道。故云眼目。

    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来决定境界。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汝当奉持。

    (此答名字之问)。

    (补。汝当奉持注。谓已悟者。文性离而持法。未悟者。无离文而持义。是奉持之相也)。

    如山曰。非器不闻名秘。随器异闻名秘。三昧之名。其数无量。圆觉三昧。是彼根源。故称王也。决定。极证之处。如来藏。即圆觉在缠之名。妄不能变。名为自性。随缘起妄。名为差别。又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即是差别。余义现前。末句敕令依此名义而持也。

    善男子。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渐次增进。至于佛地。

    (补注曰。善男子下。是标行所依。若诸菩萨下。是言依修所至)。

    宗密曰。经说无明等皆无所有。正是佛境。佛境若不显现。众生岂得皆空。生若不空。岂彻觉地。故华严信位。即佛境甚深。虽知与智殊。皆佛境界。是此意也。由经唯显佛境。故修之必至佛地。

    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虻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

    (补注曰。譬如大海。谓渐教则乖顿教。顿门。必具渐门。乃至蚊虻句。喻二乘受持。及阿修罗句。喻菩萨受持)。

    如山曰。宗是顿教。事具渐门。既顿渐俱收。则迟速皆益。入有不入。总可留心。譬如大海。有无量之水。饮之则量腹少多。圆觉有无边法门。受之则随器顿渐。

    圆觉经精解评林卷上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