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七章 最后的变革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秀家后来又生出了3个儿子,21子宇喜多政家被授予到了出羽秋田15万石,为二等公爵;22子宇喜多利家被授予阿波大部14万石,为二等公。23子宇喜多昌家被授予石狩一国札幌10万石,为一等公。

    御军没有卫戍时间的限制,只有御军觉得你年龄或者身体条件不合适了才会发遣散费将你遣散。

    制度还有很多,一言解释不完。总之正统天皇控制下的日本制度在秀家的操盘下,吸收了后世总结的很多问题,填补了之前制度的很多漏洞。

    所以在正统皇帝登基之后,秀家就强令那几个儿子都把苗字改回丰臣,要是真的这么喜欢德川、松平苗字,那就去北海道去陪自己的叔叔伯伯去。

    羽林、御本番中的挑选要求也是最高的,而被挑剩下的则会被分别充入虎贲两卫和龙骧两卫之中。

    池田辉政已经在天命元年去世,由于当时法度还没有颁布,所以池田家并没有推恩分家,由其长子池田利隆继承萨摩池田家,忠継、忠雄等儿子分别继承了部分领地,依旧挂在萨摩藩下为臣。

    所以秀家和正统天皇一再保证,只有爵位会递减继承,但是大名的知行不会无故减封。

    这样一来在配合之前征召御军需要给付御军家属恩养米的制度,本质上都是在抽血大名。

    御本番众两卫和羽林由于需要近身护卫天皇,所以必然是世代绝对忠心的武家子弟充任的。除此之外,便是从国家恩养的孤儿院中从小挑选好苗子,从小训练战斗技巧,将他们培养成马穆鲁克式的战士。

    等到这个时候,在推恩令下大名一代代领地被分割分配,大大名成为小大名正好配合爵位对应大名之行的分配制度。

    比如九州镇守军征发自山阴、山阳、四国,山阴、山阳、四国镇守军征发自九州、近畿。近畿镇守军征发自东海道、北陆道、四国和山阴、山阳等等。

    关东镇守府驻地在丰春城,兵团分为左中右三卫,左卫驻守厩桥城,中卫驻守江户府,右卫驻守水户城。

    池田家的问题更重一些,九州当地的势力更强。池田利隆难为了增强控制力,平衡领地内九州派和池田旧臣派系之间的平衡,一味的压制九州派最终引发了叛乱。

    四国、山阴、山阳、北陆道卫小军团,兵团编制人数一共只有2500~3000人。

    本来在秀贞晚年,企图给自己的几个儿子改苗字为德川和松平都被秀家拒绝了。秀利登位之后,在德川秀忠的建议下,除了家贞之外其他的几个儿子都被同意了改苗字。

    不仅仅是为了削弱大大名的影响力和战斗力,更重要的是配合秀家计划中最后实行的【恩领奉还】。即一定知行以下的大名、豪族、旗本武士,其知行不再实封,而是将其知行折抵城米钱每年予给付。

    但是秀家感念岛津义弘过去的贡献,准许岛津家久施恩于这些岛津流犯。你岛津家只要不嫌累赘,你在你那38万石领内要多少人就领走多少人,省下来的你吃不下的再流放北海道。

    在秀利死后,正统皇帝登基,秀家改苗字回了宇喜多,秀久被重新归入秀吉名下传嗣,秀贞就成了秀长唯一的儿子。

    岛津义弘则是在今年刚刚去世的,推恩的法令虽然有下达,但是秀家下手还是比较轻的。

    现在借着领地重构,秀贞的几个儿子也被重新安排,嫡长子丰臣家贞被秀家依旧授予冈崎全领33万石。其他几个儿子分别去继承茨城、赞岐、米泽、尾张知多郡等领地,依旧以丰臣苗字立世。

    除了军队的制度之外,在以心崇传、长船纲直等人的助力下,秀家参照后世江湖幕府时期的诸多法度订立了“天命正统诸法度。”

    这支军队武士从天下各地选拔,被选中的武士不论是否已经为别家臣子,在御军卫戍时期,都要遵从天皇昭命胜于主公之令。

    他直接以旧日本天子有两卫为理由重新编组天子卫军,并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将军秀家负责。

    这就相当于当大名、豪族、旗本武士失去了对领地的真正控制,他们不再是这块地头的主人,不能再对土地上的百姓命令,不能再下令征召军队,军队将会成为天皇个人所有物。

    御军和御本番众的所有士兵的薪金由皇家承担,即便是征发自大名领的武士、足轻,他们的俸禄也不需要大名承担。

    天皇的本据在伏见,正好在天下之中,除了九州、东北、北海道大名被允许两年一上洛之外,其他地区的大名都被要求每年开春上洛参勤。九州、东北、北海道大名那一年本人不用来,但是也必须派家老上洛代为交代。

    现在两家都已经传到了第二代,都面临家内老臣老去,对领地控制力不足的问题。

    对于大名来说,他们的主要兵员还是征召兵。在大名行动之前会有很长时间的准备动作,这些卫戍军团就算不能直接击破镇压大名,也可以配合驻扎地的大名固守到援军的到来。

    秀家为什么一定要实行推恩呢?

    至天命15年(1628年),正统天皇在秀家的辅弼下完全控制了日本本国3岛,向南控制了琉球,向北最远拓荒到了叶库岛南端。

    至于是想要在在藏入地入籍还是回到自己的籍贯地都都可以,甚至于立功的武士,将军还能启奏天皇赐予其俸禄或知行直接成为只属于天皇的武士。

    这就等于直接确定了天皇和最下层武士之间的君臣关系,当出现自己的上层和最上层命令相违背的时候,要绝对遵从天皇的命令。

    为了弥补推恩岛津家,秀家特别准许岛津家久世袭伯爵1世。

    这是是常备,用以直接驻守在一大块区域,一旦出现叛乱的情况可以迅速、方便的进行镇压。

    等到大名被削弱到没有反抗的可能了,就到了真正实行推恩令的时候了。到时候秀家或许不会学秀利这么恶心,推恩的过程还自己揩一手油。但是秀家一定会要求各大名在下一代继承的时候必须根据长幼有序、嫡庶有别上报天皇分配之行。

    原本另有厩桥5万石的宇喜多义家迁封北海道松前全领7.2万石,本领为涵馆城,为二等公爵头衔。

    特别是有丰臣秀利刚刚减封了尾张藩的前提下,推恩继承法在大名心中就约等于无罪而减,就算秀家想要执行这样的法令,也需要顾忌自己的实力和大名们的心里想法。

    而岛津家久则在处理越中问题上比较出色,但是被秀家要求介入萨摩调停之后陷入到到底是维护法统,还是维护岛津宗族的人情问题上。

    正统天皇一怒之下,下令改易池田氏、岛津家久两家。池田利隆迁封信浓伊那郡大部10万石。爵位由一等侯爵(世袭2代)降为二等伯爵(只可世袭1代)。

    羽林卫负责天皇随身护卫,凡天皇出巡羽林卫必跟随。羽林卫主要由吉备、关东旧丰春家武士充任,填充少量近畿、京都武士。

    这个制度目前只在藏入地实行,而且也只执行到2000石以下的程度,秀家的想法是以后1万石以下皆不实封。

    在当下日本的记录中,小冰河期的叶库岛已经是世界的最北极了,因为当下这里神志连土豆都种不活,即便是再吃苦耐劳的人都懒得继续向北拓展。

    一共依南至北分为九州、四国、山阴、山阳、近畿、东海道、北陆道、关东、东北、北海道10个兵团。

    最好的处理方式其实是收留一部分亲善的,无视一部分疏远的刺头。但是这样岛津家久必然会和那些未被收留的分家关系愈加恶劣,到时候说不定会闹出同姓不同宗的笑话出来,有碍的还是岛津家的名声。

    但是岛津家久又不能不念及同宗的情谊,毕竟这些人多多少少和已经迁移越中的岛津分家带着关系,岛津家久需要照顾自己现有家臣的情绪。

    正统天皇登基并颁布新的法令,大名、公卿家爵位可以降等继承,他们的知行却不可能在当下就直接实行推恩继承法。

    (本书完)

    原本另有阿波德岛8万石的丰臣春家以及另有赞岐高松8万石的丰臣诚家被过继到了无子的丰臣秀久名下,两人在天命17年(1630年)秀久去世之后继承岐阜藩领地。

    毕竟御军和镇守军都需要时间组建,在组建完成之前秀家对大名态度软和一点也能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