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杂篇·外物第二十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8)踌躇:不得已而为之。

    (19)载:从事,有意从事。

    [译文]

    老莱子的学生出去打柴,遇见孔子,回来告诉说:“那里有个人,上身长下肢短,背微曲而耳朵向后,目光如充满天下,不知道他是什么人?”老莱子说:“这是孔丘。召唤他来。”孔子来了。老莱子说:“丘,除去你矜持的态度和你的智者的容貌,就可以成为君子了。”孔子揖让而退,局促不安的变色而问道:“我的学业可以得到长进吗?”老莱子说:“不忍受一世的伤害而轻视了万世的祸患,还是固陋呢,或是谋略不及呢?以媚悦施惠于人,而是轻视终身的耻辱,只是中人所达到的地步!以名声相招引,以隐私相结纳。与其赞誉尧而非议桀,不如把两者都忘掉而停止那种赞誉。违反自己的本性无非是损伤,扰动用世的心灵无非是邪念。圣人不得已而兴起事业,所以往往成功。为什么你总是有意地骄矜于自己的行为呢!”

    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发窥阿门(1),曰:“予自宰路之渊(2),予为情江使河伯之所(3),渔者余且得予(4)。”元君觉,使人占之(5),曰:“此神龟也。”君曰:“渔者有余且乎?”左右曰:“有。”君曰:”令余且会朝。”明日,余且朝,君曰:“渔何得?”对曰:“且之网得白龟焉,其圆五尺。”君曰:“献若之龟。”龟至,君再欲杀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杀龟以卜吉。”乃刳龟(6),七十二钻而无遗策(7)。仲尼曰:“神龟能见梦于元君(8),而不能避余且之”网;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策(9),不能避剖肠之患,如是,则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虽有至知,万人谋之。鱼不畏网而畏鹞鹈鹕(10).去小知而大知明,玄善而自善矣。婴儿生无石师而能言(11),与能言者处也。”

    [注释]

    (1)宋元君:宋国国君宋元公,名佐。《田子方》有“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下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赢。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被(pī):通披。阿门:偏门。

    (2)予:我,自:从。宰路:渊名。

    (3)为(wēi):做。清江,与浊江对比而言,一说扬子江。河伯:河神,即《大宗师》中说的“冯夷得之以游大川”的河神,也是《秋水》中“河伯始旋其目,望洋向若而叹”的河神。

    (4)渔者:打鱼的人。余且:打鱼人的人名。

    (5)占:占梦。

    (6)刳(kū):剖空。

    (7)钻:占卜。

    (8)见:通现。

    (9)知:通智,下同。

    (10)鹈鹕(tthti):捕鱼的鸟。

    (11)石:匠名,即匠师。

    [译文]

    宋元君半夜梦见一个披散头发的人在偏门窥视,说:“我来自宰路的深渊,我做清江的使者到河神那里,被打鱼人余且捉到了我。”宋元君醒来,使人占梦,说:“这是神龟。”宋元君说:“打鱼的有余且这个人吗?”左右说:“有。”宋元君说:“令余且来朝见。”第二天,余且来朝,宋元君说:“捕鱼得到了什么?”回答说:“我的网得到一个白龟,周圆五尺。”宋元君说:“献上你的龟。”龟送到,宋元君要想杀了它,又想养活它,心里犹豫,叫人占卜,说:“杀龟来卜卦吉。”于是剖空龟占卜,钻七十二孔而没有不应验的。孔子说:“神龟能托梦于宋元君,而不能逃避余且的鱼网;智能钻七十二孔而无不应验,不能逃避割肠的祸患。如此看来,智能也有穷困的时候,神也有不灵的地方。虽然有最高的智慧,也要上万人谋划它。鱼不怕网而怕鹈鹕。除掉小知而大知明,去掉善而自善了。婴儿生来没有匠师而能说话,这是与会说话的人在一起的缘故。”

    惠子谓庄子曰(1):“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2)。夫地非不广且大也(3),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4),致黄泉(5),人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

    [注释]

    (1)惠子:惠施,宋人,庄子朋友,名家代表人物。《庄子》中多处有与庄子的辩论。

    (2)始:才。

    (3)夫地:一本作天地。

    (4)厕:通侧。

    (5)致:到。黄泉:本为地下水,又为人死葬地,或阴间。

    [译文]

    惠施对庄子说:“你的言论无用处。”庄子说:“知道无用才能和他谈论有用。大地并非不广大,人所用的只是立足之地。然而把立足之侧的地方挖下去,挖到黄泉,人立足之地还有用吗?”惠施说:“无用。”庄子说:“那么无用的用处也就明显了。”

    庄子曰:“人有能游(1),且得不游乎(2)?人而不能游,且得游乎?夫流遁之志(3),决绝之行(4),噫,其非至知厚德之任与(5)!覆坠而不反(6),火驰而不顾(7),虽相与为君臣(8),时也(9),易世而无以相贱(10)。故曰至人不留行焉(11)。夫尊古而卑今(12),学者之流也(13)。且以稀韦氏之流观今之世(14),夫孰能不波(15)?唯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16),顺人而不失己,彼教不学(17),承意不彼(18)。目彻为明(19),耳彻为聪,鼻彻为颤(20),口彻为甘,心彻为知,知彻为德(21)。凡道不欲壅(22),奎则哽(23),哽而不止则跈(24),跈则众害生。物之有知者恃息(25),其不殷(26),非天之罪。天之穿之(27),日夜无降(28),人则顾塞其窦(29)。胞有重阆(30),心有天游(31)。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谿(32);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33)。大林丘山之善于人也,亦神者不胜。德溢乎名,名益乎暴,谋稽乎誸(34),知出乎争,柴生乎守(35),官事果乎众宜,春雨日时,草木怒生,铫鎒于是乎始修(36),草木之到植者过半,而不知其然。”

    [注释]

    (1)能游:能优游自乐。

    (2)不能游:不能自得自适。

    (3)流遁:流亡逃遁。

    (4)决绝:弃绝尘世。

    (5)至知:真智。厚德:大德。任:以天下为己任。

    (6)覆坠:陷落,沉溺。

    (7)火驰,火急,火速。顾:返顾。

    (8)虽:虽然。相与为君臣:相互换置君臣的位置。

    (9)时:一时间。

    (10)易世,世代更替,相贱:相互轻残。

    (11)至人:得道的人,境界至高无上的人。不留行:游行而不停留,随世变而行。

    (12)尊古而卑今:尊崇古代而鄙视当今,指不知世代变化的人。

    (13)学者:指当时儒墨学派的学者等。

    (14)狶韦氏:三皇以前的帝号。《大宗师》肩:“狶韦氏得之,以挛夭地。”

    (15)波:偏波。

    (16)游于世:与世俗同游。僻:偏僻。

    (17)彼:指学者,狶韦氏。彼教不学:他们作为教者不知学。

    (18)承意不彼:学者承受教者的意见而不敢违背他们。

    (19)彻,通,贯通,透彻。下同。

    (20)颤(shan):通膻。

    (21)知:这句中二个“知”均通智。

    (22)壅:壅阻,阻塞。

    (23)哽,哽咽,哽塞。

    (24)跈(jiAn):通掺,违背。

    (25)息:天地自然的气息。

    (26)其:若,假使。殷:中,正。

    (27)穿,通。

    (28)无降:无减。

    (29)顾:回看。窦:孔穴。

    (30)胞(bao):胎胞。重(chang):多。阆(lang):空、旷。

    (31)天游:游天,游于自然。

    (32)妇:儿媳。姑:婆婆。勃谿:争吵而责骂。

    (33)六凿:六孔,实指耳、目、口、鼻、身、意。作喜、怒、哀、乐、爱、恶六情解实误,相攘:相争夺。

    (34)誸(xian):急。

    (35)柴(zhal):通寨,防守的篱障。

    (36)铫鎒,除草的农具。

    [译文]

    庄子说:“人若能优游自乐,哪有得不到自得自适的呢?人如果不能优游自乐,哪能得道自得自适呢?人流亡逃遁的心志,弃世绝尘的行为,唉,那都不是真智大德以天下为己任的人!陷落而不返,火急而不顾,虽然相互易置君臣的位置,只是一时之间的事情。世代更替而不能因此相互轻贱。所以说,得道的人是能随世而行不固执的人。尊崇古代而鄙视当今是学者之流的短见。况且用狶韦氏的观点观察当今时代,谁能不偏波呢?唯有得道的人才能游心于世而不偏僻,顺乎人情而不丧失自己的本性。他们作为教者不知学,学者承受教者的意见不敢违背他们。眼力通彻为明,耳朵通彻为聪,鼻子通彻为膻,口舌通彻为甘,心灵通彻为智,智慧通彻为德。凡是通道不能阻塞,阻塞就哽咽,哽咽而不止就违背,违背就产生众害。有知觉的物类靠天然气息,如果气息不中和,不是天的过失。天然气息贯通孔窍,日夜不减,却是人为反而阻塞了自己的孔窍。胎胞里都有许多空隙,心灵当游于自然。居室没有空地,婆媳相处就会争吵而责骂;心灵不游于自然,则六孔穴必然相互凌夺。大林丘山之所以善于留住游人,也是因为人们心神非常舒畅。德行过度因为好名,名声过度在于残暴,计谋在于急迫,机智出于争端,闭塞生于保守,官事取决于众人适宜。春雨及时,草木奋生,整治农具锄草剪枝,而后草木又生长到过半,却不知道它是什么缘故。

    静然可以补病(1),眦■可以沐老(2),宁可以止遽(3)。虽然,若是(4),劳者之务也(5),非佚者之所(6),未尝过而问焉。圣人之所以■天下(7),神人未尝过而问焉;贤人所以械世,圣人未尝过而问焉;君子所以喊国,贤人未尝过而问焉;小人所以合时(8),君子未尝过而问焉。演门有亲死者(9),以善毁爵为官师(10),其党人毁而死者半(11)。尧与许由天下(12),许由逃之;汤与务光(13),务光怒之,纪他闻之(14),帅弟子而踆于窾水(15),诸侯吊之,三年,申徒狄因以踣河(16)。垄者所以在鱼(17),得鱼而忘垄(18);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19);言者所以在意(20),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21)!”

    [注释]

    (1)静然:人静,心静的样子,一本然作默。

    (2)眦(zl):眼角。■:通搣,按摩,作闭目养神解实误。沐:原本作休,唐写本和成《疏》作沐,沐浴,引申为防止。

    (3)宁:安宁,安定。遽,剧变。

    (4)若是:指以上三者。

    (5)劳者:劳神劳形,务:从事。

    (6)佚者:佚通逸,安闲的人,所:所为。

    (7)■(xie):通骇,惊骇,震动。

    (8)合时:顺应时令。

    (9)演门:宋城门名。

    (10)毁:哀毁。爵:封爵。官师:官长。

    (11)党人:是党中的人,五百家为党。

    (12)许由:上古的贤入、隐士,尧的老师,尧曾让位于许由,许由不受而逃隐为农,《逍遥游》、

    《让王》、《徐无鬼》、《盗跖》中均有记载。

    (13)务光:夏朝的贤人,汤伐桀得胜后把帝位让给务光,务光不接受,自沉于庐水。

    (14)纪他:人名,夏朝贤人。他听说汤让王于务光,务光怒而不受之后,带领弟于隐居于窾水。

    (15)帅:带领。踆(cun):通遁,隐。窾水,地名。

    (16)申徒狄:夏朝贤人。他听说务光、纪他的事,也投河而死。作殷人解实误。踣(bo):仆倒。

    (17)荃:诸本多作筌,捕鱼工具。

    (18)忘:遗忘。下同。

    (19)蹄:捕兔的网。

    (20)言:语言。意:思想意识。

    (21)安:怎么,哪里。

    [译文]

    入静可以补养疾病,按摩可以防止衰老,安定可以平息剧变。虽然这样,劳碌的人还要去做,而心里安闲的人不去过问。圣人之所以惊震天下,而神人却不去过问;贤人所以惊震天下,而圣人不去过问;君子所以惊震国家,贤人不去过问;人小所以顺应时令,君子不去过问。演门有双亲死了的人,以善于哀毁而封显官师,他的邻里人也学哀毁而死的过半。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逃避;汤把天下让给务光,务光发怒而投水而死;纪他听到这些事,带着弟子到窾水隐居,诸侯都去安慰他,过了三年,申徒狄因仰慕纪他而投河。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就遗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捕到兔就遗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意识的,掌握了思想意识就忘了语言。我到哪里去寻找遗忘语言的人来和他交谈呢!”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