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一、“剑气冲霄”与“正气堂”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岳小肃心里是很清楚,以当时两宗的实力对比,如果打内战气宗肯定死得很惨,他摆出个激进姿态不过是以进为退,逼迫剑宗与华山掌门承认气宗,同时为气宗谋取在华山派中的合法地位。华山掌门的做法正好落他彀中,岳小肃因此见好就收,当即表示坚决服从掌门领导,自己绝对没有分裂华山派的意思。

    这种阐述显然是不够详实的,不用说书外的读者,连他的弟子都没有被轻易忽悠。比如岳灵珊当时就说:“大家是同门师兄弟,比剑胜败,打甚么紧!又何必如此看不开?”

    而既然是光明正大的竞争,那么手段绝对不会是血腥杀戮的。后来“剑气冲霄”匾额被丢进了垃圾堆,换成了“正气堂”,此时只允许“正气”,连“剑”字提都不允许提了,令狐冲做为华山大弟子,十五年来根本不知道有剑宗这么一回事,这个时期,才是华山派禁锢程度最深、最黑暗的时期。

    剑宗领袖与华山掌门认为,绥靖可以换来和平,可实际上这只是岳小肃的权宜之计。他与剑宗定下“剑气冲霄”的盟约,只是为了争取时间而已,最终他是要消灭剑宗,搞“正气堂”的。

    “剑气冲霄”匾额公然悬挂在正厅大堂上,江湖中任何一人拜访华山派,都可以看到。允许被看到,自然允许被讨论,允许被讨论,自然允许有非议,允许有非议,可见其底气很足。也就是说,当时华山派并不掩饰自己内部有两个派别,所谓的剑、气之争在当时并不是见不得人、上不了台面的诡计之争,而是光明正大的、理直气壮的竞争。

    剑、气两宗偏科偏得厉害,这还只影响两宗内部,但是伴随着严重偏科而来的是更加严重的偏见,这就影响了整个华山派。两宗跛着一条腿相互鄙视,相互鄙视必然会形之于颜色言语,这些言语会刺|激两宗关系更加恶化,而关系的恶化会导致加倍的鄙视与非议,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岳不群在撒谎。他有意制造两宗一向誓不两立的假象,而实际上,即使在两宗成立之后,一开始的剑、气之争还是比较温和的,双方甚至有过联合执掌华山派的迹象,尔后发生了一些事情,两宗从战友向死敌转变,和平共处越行越远,矛盾急剧激化,最后酿成了流血冲突。

    这句话问出了所有人的一致疑惑。你看,连岳灵珊这样的傻妞都知道同门之间的武学见解差异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是不可以无限上纲变成敌我矛盾的,更没必要搞得你死我活。

    悬挂起“剑气冲霄”的匾额,确定两宗共同执掌华山派的方针之后,预料中的剑拔弩张消弭于无形,华山上又恢复了平静。一切似乎都没变,一切又似乎都变了,用四个字来形容当时华山上气氛,就是外驰内紧。

    比说满清乾清宫大殿上悬挂着的“正大光明”匾额,先后由顺治皇帝手书,康熙皇帝铭刻珍藏,乾隆皇帝摹拓仿制。这个匾额的含义起码有四层:第一层含义来自儒家学说,“正大光明”一词出自大儒朱熹,所谓“圣贤之心,正大光明”。满清皇帝服膺儒学,正大光明四个字,含有自勉之意,同时书之文字刻之匾额,又含有砥砺子孙之意;第二层含义在于满清以异族人入主华夏,心中时常自卑,并且非常敏感,使劲标榜“正大光明”,也是在标榜自己统治的合法性;第三层含义在于乾清宫是皇帝寝宫,乾清宫大殿又时常成为议事大殿,满清君臣在先帝“正大光明”匾额下商议军国大事,自然要牢记正大光明四字要诀;第四层含久,则在于“正大光明”匾额有个实际的用途,众所周知,康熙一朝曾经因为立储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于是雍正皇帝吸取教训,决定不再策立太子,而是建立一种“秘密建储”的制度。具体做法是皇帝将自己心目中嗣君人选拟成旨意,一式两份,一份随身密藏,另一份则悬挂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如此一来可有效杜绝党争,也可杜绝人为操纵,等皇帝大行之后,众大臣从匾额后取下秘旨,与大行皇帝身边的那份一核对,选出来的嗣君自然非常“正大光明”了。

    于是数年之后,发生了震惊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