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32章 郎窑红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之所以在一样小小的鞋拔子上下功夫,是因为“鞋”与“邪”、“谐”都谐音,从鞋拔子自己的发音来看,也被古人认为有“拔除邪恶”的意思,骆天拿着的这一个是红木制成的,清末时期的,是最传统的形状,下端弧形,上端有柄,民俗收藏品这些年来一直偏向于冷清,可是最近大众对于收藏的了解越来越多,收藏民俗藏品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了。

    吃饭的地方离公司不过十多米远,骆天却觉得很漫长一般,或许是内心里急切地希望婚礼的到来吧,一到公司,骆天就奔进了工作间,一刻也没有迟缓。

    郎窑是清代的官窑之一,即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1705-1712),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监烧的御窑,郎窑红这个名字和这位江西巡抚郎廷极不无关系。

    骆天写下了这一份鉴定证书,看着被鉴定完毕的这些,已经真伪分开,骆天交代员工将这些搬走,这样剩下的就不多了,自己看着也清静了不少,张奇伟看了看时间:“骆天,到中餐时间了,你还有一下午的时间,先吃个饭吧,现在剩得也不多了。”

    七彩石的外观就像是有一颗颗如辣椒籽、鱼籽般大小,呈现七彩靓色的小晶体,密密麻麻地附着于凸凹不平的石体上,一团团一片片,晶光闪烁,五彩缤纷,照得人眼花缭乱,而且黄石所产的七彩石产量并不多,只是上世纪末,一些矿山产出过这种石头。因其观赏价值极高,来自港澳台地区和欧美国家的收藏人士欣喜若狂,大量收购。现在这种观赏石在当地已很少见了,像现在这一块未经任何加工的七彩石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明朝的鞋拔子,骆天没想到结婚前会看到这么偏门的藏品,鞋拔子来历已久,在不少文学作品里都有提到过,在一些出土的文物里,朝代包括了元朝、宋朝和明朝,都会在鞋子的后面发现一个用来提鞋的物件,这个物件就是鞋拔子,鞋拔子到了明朝才有了文字记录。

    他另有一首吟咏“鞋拔子”的七言诗。诗云:“但知峭紧便趋奔,不纳浑如决踵跟;适履何人甘削趾,采葵有术莫伤根;只凭一角扶摇力,已没双凫沓踏痕;直上青云休忘却,当年梯步几蹲蹲。”

    这倒是真的,女人都比较在乎自己被拍得漂不漂亮,男人嘛,在旁边做一只安静的好花瓶就可以了,最重要的还是要放进花瓶里的花如何,骆天经张奇伟一说,马上放松下来了,上一次拍杂志封面就把自己整得够呛,还给自己引来了一只小蜜蜂,幸好成功打发了,“也是啊,明天我就摆好姿势,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摄影师了,明天好像是找的什么工作室来拍,不是影楼。”骆天说道。

    关于鞋拔子的起源,现在已很难从历史文献记载中寻觅到清晰的踪迹。比较清楚记述“鞋拔子”的,是清代李光庭《乡言解颐物部上杂物十事》中,对鞋拔子一番专题阐说。他谈到:“世之角,牛者为用多矣。而其因材制器,审曲面执,以成其巧者,莫鞋拔若也。语云:‘衣不大寸,鞋不争丝’,为妇人言之也。男子之鞋,只求适足;而欲其峭紧者,则用鞋拔。乡言曰:‘给我小鞋儿穿,我给你个提不上。’拔者,提之使上也”。

    骆天可能是下意识地将最罕见最贵重的几样藏品放在了最后,人都有一种压轴的心理,骆天不自觉就遵守了这个规律,现在他手上拿的就是一件郎窑红的瓷器,而且属于郎窑红中的牛血红。

    是啊,骆天这时候才发现,自己忙了一上午,这个袁杰很少开口说话,好像讲话的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