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30章 一片红(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库平、市平、漕平等种类。按照清朝的官定标准,足色纹银的成色为93.5374%,称为“十足成纹”。清制规定纹银一两等于制钱1000文,但乾隆朝之后,由于私铸劣钱增多和白银外流,经常出现钱贱银贵的现象。

    信封里的这张藏书票是八十年代的,上面画的是三条黑色的鲤鱼在绿水中畅游,上面是一排拉丁文——EX。LIBRIS,下面是上海书展1984香港的字样。

    采用纹银作为货币单位的原因在于,中国古代实际流通的银两成色不一,名目众多,有“元丝”、“青丝”、“白丝”、“水丝”、“西鏪”、“石鏪”、“柳鏪”、“茶花”、“茴香”、“单倾”、“双倾”等多种名色,这些种类不同的金属银需要折算为全国统一的计量单位,以便于统计税收。

    藏书票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它们是一种小小的标志,以艺术的方式,标明藏书是属于谁的,也是书籍的美化装饰,属于小版画或微型版画,被人们誉为——“版画珍珠”、“纸上宝石”、“书上蝴蝶”、“微型艺术”。

    蝴蝶刀最具有魅力的地方在于它虽然看上去简单朴实,但实际上杀伤力强,而且经常出现在国际电影之中,它的发源,绝迹到重新兴起、发展,十分具有传奇性,作为男人来说,天生对刀具,枪械充满了想象力,骆天也不例外,所以在把玩这把蝴蝶刀的时候,完全就忘记时间了,当他瞟了一眼墙上的钟时,自己也吓了一大跳,赶紧结束对这把蝴蝶刀的把玩,写下鉴定结果。

    在亚洲,最早制作藏书票的国家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出现的藏书票与传统的浮世绘结合,形成独特的风格。中国的藏书票是20世纪30年代从日本传入的。鲁迅倡导的版画创作运动推动了中国藏书票的发展。木刻家李桦组织的现代版画会在进行版画创作的同时也创作藏书票。

    不过类似这种图画构成的藏书票,在早期是极为罕见的。一直到17世纪末期,藏书票多以表示贵族身份的纹章作为图案。由于当时只有贵族或修道院才收藏得起书籍,纹章藏书票往往象征权势和地位,并不流行。如17世纪中叶,英王查理二世的藏书票,以两头狮子捧一面盾牌的王室纹章为图款,是典型的纹章藏书票。

    藏书票出现于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藏书票为德国人JohannesKnabensberg所有,制作时间在1470年;画面上的刺猬,脚踩几棵被折断的花草,口衔一朵被折下的花,上面飘动的缎带上,幽默地写着:“慎防刺猬随时一吻”的字样。作者不详。西方的藏书票上通常还有拉丁文“EX-LIBRIS”。书票的图案最初多半以家徽、神话传说、英雄美人等为题材,以后题材越来越广泛,有风景以及与个人生活、工作、爱好有关的各类图案。

    藏书票和邮票类似,从出现之日起,就演变为收集和收藏的对象,甚至有时其收藏的功能还盖过了藏书的标志功能。原因是,藏书票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的特质,它图文并茂,色彩斑斓;小小票面不仅可以传递某种思想,还适应各种画种和制作方法,变化无穷,趣味无限。由爱书而藏书,由藏书而有藏书票,由藏书票而衍生出一个专门的艺术门类,并培育出一支收藏爱好者队伍,终成大气候。

    二十世纪初传入我国。一般是边长5-10厘米见方的版画作品,上面除主图案外,要有藏书者的姓名或别号、斋名等,国际上通行在票上写上“EX—LIBRIS”,这一行拉丁文字,表示“属于私人藏书”,藏书票一般要贴在书的首页或扉页上。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