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佛光国师语录卷第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老汉无一法与上座。虽无一法。法法皆备。汝自细看。吾更有一句。如韩信打关。方才排兵布阵。罗列金鼓。号令六军。整辨粮草。选日拜将。遣使修道。千人万人眼。贬贬地待将军令下。看观军容。天子命驾。百官门送。合国喧然。忽然报关已破了。贼已擒了。老僧寻常与人东说西话。中间也有些子移星换斗处。只是弟兄眼目不高。机智不妙。往往千个万个。皆成懡?。景清上人。将父母未生一着参究。尚未彻头。吾之闲言长语。汝若明得此一着子了。一字一句。皆是野狐涎唾。一句一语。皆是断命刀子。你自勉力参究。不可作等闲也。

    示妙觉上人。

    马大师即心即佛。正如万牛弩一般。一箭直透金轮水际。更过七重金山。奇哉老僧四十年行脚。一切公案透尽。独此四字。乃在中年。方脱情解。尼妙觉上人自信州来。不远山川千里之遥。冒雪来见老僧。以生死未明。相扣。老僧问之曰。你平昔如何做工夫。称我参即心即佛公案。吁抓着老僧痒处。再问此公案你如何会。尚乃茫然。未知下落。你既未知下落。山僧已自八字打开。你既未能担荷。吾今引一个古人明此公案底样子与汝。汝自切切提撕。不可轻放了。南泉一日问赵州。即心即佛。你如何会。赵州礼拜便归堂去。州同伴僧问州。如何不对方丈此语。州云。你去问和尚。僧问南泉。泉云。他却会老僧意。此古人解注公案底样子。直是净洁。直是明白。直是活脱。千古之下。一段风光。活鱍鱍地。觉能向这里。如俊鹰见兔。一逴逴得。便搏空而去。岂不快哉。若未能如此。须当昼夜竖起脊梁参教透去。此公案既透。一千五百公案。无有不透之理。生死岸头。掉臂出入佛祖关中。一任来往。有何相碍耶。

    示元融上座。

    宗门向上一着子。蹉眼不得。更若迟疑。何止万里。老僧看传灯。有僧见长沙。沙见僧到。便鸣鼓三下。竟归方丈。僧乃具威仪。亦鸣鼓三下。便归堂中。侍者白沙云。暂到欺和尚。不见主人。便乃归堂。沙云打钟勘辨着。众既集。侍者请这僧。侍者方行数步。僧拊侍者背云。和尚唤你。侍者至长沙前问讯。长沙云。与你勘过了也。奇哉有此尊宿。有此衲子。正如苍龙玩珠相似。大地人只贬得眼。禅和子出丛林。入保社须具此等气概。方可以扶宗竖教。元融上人亦丛林中佳衲子也。福山相聚两年。孜孜于道。出言吐气。亦不乱道。更加退步参究。何患大事不成就耶。一日袖纸需语。吾因举长沙勘僧公案示之。你是博多人点眼。便知镇西太宰府主将也。

    示小师慧本以取舍动寂请益求语。

    取舍动寂俱不用。不离取舍动寂中。尽把虚空俱掇转。老僧板齿不关风。便能如此提得去。虎在南山。咬大虫。绝朕兆。没西东一句。浑仑擘不破。忿怒那吒扑帝钟。

    示小师尼慧莲。

    佛性觉体。妙明圆满。不问女人。不问男人。受用具足。不用安排。不用造作。性相平等。从无量劫来。便乃如此。慧莲初出家。学道须是参取自己妙明圆满之性。此性不离汝日用之间。放光动地。上天堂。入佛国。更不由别人也。正当返观。做工夫时。须结跏正身端坐。将左手在上。舌拄上腭。将此思惟之心。究此思惟之体。思惟之体。内外中间。三处无迹。展转无住。于无住处。却要放下。久久光明自发现矣。你须日夜如救头然方可。若不理会。无人代汝。汝自勉之。

    示净明大师。

    人人具此一着子。人人自信不及。人人向外驰求。人人认贼为子。其故何哉。只为无始以来流浪日久贪程日远。业识茫茫。千重百匝。粘在心识上。去了一重。一重又来。打并他时。转打并转纷纷。十二时如烟尘相似。昏昏扰扰。无有宁息。此病在根本不曾入手。若得根本入手。许多昏昏扰扰底。即是智慧光明无尽藏陀罗尼门。你既参禅日久。根本句子吾已两手分付。大师不可当面讳却。僧问石头。起灭不停时如何。头喝云。是谁起灭。又问一尊宿。起灭不停时如何。宿云莫管他。你荐得二尊宿落处。便可骑声盖色向二六时中密密受用也。若未能如此。须向起处接住。又向灭处放开。向静处转步。又向动处横戈。如此做去。自然内外俱空。动静得妙。三千大千世界。莹若琉璃。尘劳炽然。真如来境。到此田地。方为之见本地风光。不借外缘。诸佛刹土不动步而到十地善知识不拨一尘。承事已毕。上人努力。

    示道照上人。

    佛云。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此是佛佛相授底药头。上人若能机外领得何妨。自在受用若受用未能快活。须是二六时中行里坐里卧里静里。半暗半明时半困半醒时欲觉未觉时未开眼。将开眼时。欲做梦未做梦时。不用着力。轻轻扶起。一看是何物如此变化。变化底是实耶是虚耶。有所在耶。无所在耶。看你看底在内耶。在外耶。反反覆覆。且看三年两年。不放舍时。若不悟去。老僧甘入地狱。只缘你工夫不成片段。所以见道不分晓。你今应酬我底言语。终是隔一重关在。且放下如此做去。自然得大休歇地。第一义谛不用问人。在你分上。日日夜夜谈妙义也。你子细参究。

    示小师慧文。

    佛祖顶??一着子。轻似鸿毛。重如泰华。若是伶利汉。未举先知。所以从上佛祖千人万人中。求一人半人。诚不容易也。临济一脉如线。古今难得其人。况于日本国中。求英杰亦难矣。小师慧文孜孜于道。吾亦念之。尚未知本元落着。况要会老僧机外事耶。吾教你辨道之法不要狂。只要放冷淡。十二时中。或僧堂。或廊下。或寮舍中。正当人事纷纷扰扰之时。回头自着一只眼。忽然坐地。猢狲子东走西走之时。或时牵他转来。或时缚在一处。或时放他自走。不可执一法。执一法则成病不济事。贵时时看对他。看来看去。岁久月深。自然分晓贴贴地。风前月下。水际云根。放去收来。鞭挞抟弄。与我相忘。当此之际。不用管带他。自随逐我也。弄出百千般。改头换面。人出鬼没。便唤作向上事。慧文如此放下。做工夫七五年。便知老夫无一言到你。你自勉力。

    示净渊禅人。

    我法如九海水。一滴便可知万里之事。岂有紧要没紧要耶。你作此语。则知你有法存胸中也。岩头云。丝毫系念。三途业因。忽尔情生。万劫霸锁。灼然如此。你既知坐具下落。须是如痴如兀十年二十年方与此有相应也。若知相应之理。便无紧要不紧要之语。你试定当。老僧紧要一句在那里。若也知去。此轴真粪扫真黄金。你途中自看。

    示小师慧月。

    你性如宝月。昼夜无圆缺。你若便受用。处处光皎洁。你若未能时。将己参自己。自己若分明。是名智慧光。此光照山河。男女无异相。你自放下看。光明自发现。六根任出入。一宝无所寄。只此无寄法。便是解脱场。证此妙理时。便入诸佛海。

    示小师慧通。

    世间无常。动不动法。皆成败坏。参禅之人。要向这里着眼。当着眼时。如何着眼。不得向色上着眼。不得向空上着眼。不得向非色非空处着眼。三处既不得着眼。只要你向这个时节担荷。若向这个时节担荷得去。世间无常之法。便是威音那畔一段风光。直是明妙。直是开阔。直是现成。直是如意。直是通变。诸佛诸祖所以破一切苦空入无为境证无余涅槃。皆从省念无常发手也。你求法语。吾问你。因何出家。答世间无常。所以出家。你此语甚契老僧意。大体世人。若无厌离世间之念。则不能发坚固心。不能发坚固心。断不能得出世间法也。慧通发心既确。打坐亦健。吾每每提起向上事。他眼未开。吾亦不欲逼蚕作茧。你请益做工夫事。吾且说大概。向你道。若是衣单下闭眉合眼边事。初无定式。法身无形段。工夫亦无形段。如人做梦。千梦千般。万梦万样。安有定形耶。你心识中造化。岂可拘定。你自理会老僧漏绽处。你虽未知。他日无不会之理。

    示道圆道人。

    学道无他事。只要心坚确。此心若坚确。业风不得便。业风不得便。定水波自澄。定水既波澄。佛祖皆显现。犹如大海水。清秋风不作。万象与星月。天地及云霞。一切皆照见。道人心水定。自然见本性。本性亦是空。空中无挂碍。见此无碍性。是名大涅槃。见此大涅槃。佛祖如空华。佛祖如空华。业障亦无有。三际无所存。一灵真不昧。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你如是修行。不堕于邪道。

    示心监寺。

    古人云。三际求心心不有。心不有处妄元无。妄元无处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行。心监寺以纸求号。吾以中际名之。既曰三际不可得。云何名中际。三际既无。混然将一中字。为你拈出。中不离际。际不离中。八万四千法门。尘沙佛刹。豁开户牖。内外一道。清净妙体。充满太虚。亦无著处。此诸佛与众生同受用境界也。你久侍东福。吾作此语。如风过树头。亦无来处。亦无去处。你向那一句中。与吾相见。脱得空相。恐堕机境。你自细观中际之源。毕竟在那里。

    偈示糟屋三郎左卫门。

    学道先正心。心正可学道。此道更无他心正即是道。此心若不正。道亦非正道。正得此心时。法法皆是道。此心无定形。太虚同一体。证得虚空体。无有罪福相。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此名无生忍。证此法忍后。诸佛无差别。你如是修行。是真解脱道。

    示长乐尼院长老。

    大凡做工夫。须是绝却无量劫来业识根本。方做得出尘事业。若绝不得。枉吃辛苦。何为如此。岂不见世尊云。持戒不洁。纵学佛法。虽经千劫。不得成就。譬如蒸砂欲得成饭。不可得也。蒸过百年。只是热砂。不可为饭。沙非饭本故也。院长老吾之孙也。戒行高洁。吾甚敬之。勉进斯道。何患大事不成耶。

    示禅融上人。

    行脚人须明己眼。己眼不明。如长夜行旷野中。不知东西南北。己眼若明。如白日行官路相似。禅融上人相从两年。己眼未开。以病归乡。求语为警策。吾法如大海水。你但知乘船渡海。而不知波浪在你脚下。你得他力。你不自知。你能向不动意处得力。便知老僧千波万浪。皆垂手也。自细观。

    示祖源侍者。

    僧问法眼。如何是曹源一滴水。眼应声云。是曹源一滴水。老韶国师言下豁然大悟。乃入台山华顶倡导。有偈云。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老韶在法眼曹源滴水句下。死却偷心。却向通玄峰顶拔本。源上座问字于我。我以曹峰目之。你既确意相扣。吾亦入水入泥。只欲就你重处。导你归路控你入处。汝能反覆。细参得入老韶之门。方知老汉入九重之渊。常与你俱。升万刃之上。亦与你俱。你自着精彩。吾俟你之有成。

    示德仙侍者。

    竺土大仙心。东西密相付。此十字乃是石头大师。参同契中题目也。从上若佛若祖。只抛者一着子。屋里人千里外便知落处。呆底且自奔驰。仙侍者烦俊秀。从吾博多。同泛入京之舟。一日洪波中。炷香求字。吾谓之曰。你名德仙。以竺朋字汝。老汉四十年。参究自许。深契石头用处。你能着得。眼活参同契关锁钥匙。总在你手。便可出没佛祖堂奥中。不着问人。自能手开手闭。方可与老僧相见。你勉之。

    示悟首座。

    如来无密语。迦叶不覆藏。此是从上诸祖。递代相承。殃害人一着子。此乃为上上根人拈出。难与痴汉说。点眼知庐陵米价。早是钝汉也。更七十三八十四有甚交涉。悟首座大唐久参。归此同聚。每每挨拶。到悬崖峭壁处。老僧藏却影子。吾兄不免四顾。吾念其无栖泊处。急急出接他。今亦能搀老汉前。东行西行。更宜放下。久久在家在路。到处立法幢也。

    示明侃上座。

    伶俐衲僧着眼。在风惊草动之前。便知千里事。更向这里踌躇。正是立地死汉。所以宗门中难其人。设有一个半个。仿仿佛彿。皆无超群拔萃之作。认得口头声色句里乾坤。不可为种草也。明侃上人随众入室。出言吐气。亦自有理。但未透宗门向上事。一日出纸求语。老僧和身放倒。侃乃隔靴搔痒。未契老怀。侃年尚幼。加沉静放下之工。不日之间。必有契悟之时。祖师门下。谓之活祖师意。如急流水。如水上毬。如井上辘轳。汝会则便会。若不会一任南北僧问古德。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德云。庭前柏树子。僧云。莫将境示人。德云。我不将境示人。僧云。如何是西来意。德云。庭前柏树子。山僧写到这里。纸又尽了留一半。与上座摸索咄。

    示慧常副寺。

    金刚王宝剑出匣。星飞电卷。不可意识揍泊。不可知觉抟量。不可无心相偶。不可有意承当。若是英灵上士。向风惊草动处。一逴逴得。一接接住。方是吾家种草。所以从上佛祖。不向平地付授于人。向万刃崖头拶出。须向大海波中点头。斯为向上顶门一句也。慧常投吾为师。方入道。吾令归库司。谨愿有余。一日袖纸求法。吾曰。逐日与汝言论。老僧未尝不倾怀相见。何为特地多事耶。汝能向算筒倒处算子尽时。算得老僧此一句分晓。灼然吾法无一文见管。而可与海龙王斗富。汝自子细参详。所谓金刚宝剑。要汝向那边自提也。常勉之。

    示守契侍者。

    祖师门下一着子。犹滴油弩。贬眼不得。稍涉拟议。则是立地死汉。诸祖岂可无言。言中藏刃岂可无句。句中藏号。识得此刃。认得此号。方可以唤作祖师门下客。若也眼睛眯??。此不足语也。契侍者侍吾三年。虽无三呼三应弄丑。折旋俯仰之中。亦自分晓。加之进步尽自不碌碌。吾亦有所期待也。因归里出纸求警。信笔一挥。不知纸上所言何事。契能把手于万里之外。正法眼藏。不致断绝。

    示小师慧仙。

    如来大法王。医众生病苦。众生病在何。为被四蛇缠。四蛇互为患。生老病为体。观此四蛇毒。不出我所爱。我爱若轻时。四蛇皆是药。我爱若重时。四蛇害吾命。吾命在何处。亦不出所爱。汝自子细观。此爱因何事。此爱因何缘。截断缘起念。万法空无有。只此空无有。是名无相体。无相无所生。是乃诸佛道。诸佛法无灭。无灭乃常住。常住不动摇。是则为顶住。住此顶住时。变化如四时。反观吾幻质。如空一尘飞。如海一沤发。大觉不相到。是名为正观。

    示小师慧敏。

    倚天之剑常露现前。此分付俊流。钝汉徒劳妄想。所以我宗迥然出于千经万论之外。非心意识可得抟量。非知解会可得趣入。绝规绝矩。绝圣绝凡。要在无情无谓中构取。无知无觉中踢转。构得去踢得转。辊天辊地。千变万化。与千佛把手共行。不为差事。汝若未能具此眼目。未免触途成滞。被死去生来所拘。终不快活。小师慧敏勤于辨道。未得廓彻向上一机。老夫如此。入泥入水。他胸中尚谓老夫不与说细大法门也。吾向无依倚处。开一片田地与汝看。四至界畔一一分晓。更无一丝头障碍。汝作一契佃了也得。据一步一角也得。随你力量如何尔。岂不见五祖师翁有偈云。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此偈分晓。倚天长剑一并领过。

    ○请益问答心要。

    木工左卫门入道道圆请益云。二十余年做工夫。不见佛面。师云。佛无形段。若有所见。却是假底。圆云。既无形段。或有人问和尚如何是佛。如何答他。师云。吃得棒也未。圆无语。师复问云。名甚么。答云。道圆。师云。既名道圆。你道在明处。圆暗处圆。圆无语。

    太守令朗元房汉章二医官为师灼艾。问云。和尚今日灸治。是灸法身耶。是灸色身耶。若谓灸色身。色身不离法身。若谓灸法身。法身无病。师赠偈云。一燋通身烈焰红。尘毛刹土暖烘烘。老僧忍痛无他意。只要众生病扫空。

    大高赖真入室。师问云。平地死人无数。透得荆棘林者是好手。答云。无开口处。师云。更道一句。真无语。师云。昼见明。夜见暗。还见么。答云。见。师云。见底是甚么。答云。不识。师云。将谓你有长处。元来只在这里。次又入室。师问云。如何是父母未生已前面目。答云。未开口已前透得。师便打。次日自通所解。眼见如盲。师云。正要如此。汝与盲人同居暗室见暗。无异盲人。岂无眼耶。汝岂有眼耶。见暗即是汝之心眼。盲人不减。汝亦不添。汝将心眼呈似老僧。答云。取不得。舍不得。为万物之主宰。师云。心眼不在取拾之间。答云。我浑身如死人相似。师云。甚么人拖个死尸来。答云。只因死人相似。所以来。师便打。

    静斋居士自称云。多年参学。师问云。有参得底。呈似老僧。答云。和尚具眼。入门便见。师云。老僧不具眼。答云。无物可呈似和尚。一日师问云。提什么公案。做工夫。答云。驴事未去。马事到来师问云。驴事未去。马事到来。你如何会。答云。我无解处。亦无得处。师又云。驴马聻。答云。分明在目前。师云。犹隔关在。他拟议。师举指云。你要会驴马公案。向指头上会。答云。尽大地在一指头。师云。又乱走。复云。别下语无语。一日云。和尚莫瞒人好。师云。我举指头。擘开肚肠。何曾瞒你。答云。刚刀虽利。不斩无罪之人。师云。恁么则老僧有过。答云。学人入地狱如箭。师便打。答云。金屑虽贵。落眼成翳。师云。老僧为汝。甘作驴马。答云。恩大难酬。

    愚仁大师一日领徒七人来参。师问云。尼几岁。仁云。三十七。师云。水牯牛年多少。尼进前问讯。师云。我不要你呈伎你。水牯牛实年多少。尼又深深问讯。退后而立。师复问次尼。名什么。尼云。道常。师云。平常心是道。你作么生。尼呈起坐具。师云。有坐具从你呈。无坐具时。呈个什么。尼无语。余五尼逐一问之。皆不能答。师指露柱云。你学他参禅。

    太守府中天台讲师一日来参。师问云。讲师既会讲经。只如世尊道。如是之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尔。试与我讲。看。答云。如是之法。乃是实际之理。优昙华乃莲华。非世常有。譬喻此经不容易见。所以诸佛如来。观时节因缘。方乃说之。师云。讲师亦是好讲师。只是法眼不妙。讲师无语。师复问。经题以字不成八字。不是教家谓之呕哑筌蹄。一大藏教。亦是外边打之绕。讲师试与我说看。讲师无语。良久进云。某甲年将八十。乞师指示要。出死生。师竖起一指。讲师茫然。师云。若如此。但修净土。

    信州四郎左卫门云。某七八年看狗子无佛性话。至今未有分晓。师曰。赵州一个无字。信口道出。只是一番与么灵验。你千提万提。得与么不灵验。病在于何。门茫然。复云。请和尚慈悲。与某甲说破。师将头上帽。掷向地上。门不领。复云。某甲实不晓。望和尚更作慈悲。师曰。这里难入。别作个道理。令你易入。问曰。你曾到京师么。门云。曾到。师曰。你举一念。到京师还见否。门曰。见得历历分晓。师云。你与向时亲到所见。是同是别。门云。一般。师云。你恁么去时还用脚行否。还用骑马否。门云。也不用骑马。也不用步行。自然到。师云。你如今转来见山僧。见窗槛。见池沼。与适间见京师一段。孤明历历。是同是别。门云。不别。师云。你与么往往来来。不用脚行。不用骑马。又是阿谁。门沉吟点头而去。师又复云。你但放下公案。但随时着衣吃饭。三五个月日却来。与你商量。

    时干请益。师问如何是你父母未生已前本来面目。答云。父母未生已前。与现今同一无异。譬如一轮明月照天心。师示一偈。父母未生前面目。灼然初不离如今。若能透过吾关了。方为明月照天心。写师颂来呈。师云。吾关汝如何透。干云。不动纤毫处。是本来面目。师云。如何是本来面目。干云。无心。师云。汝既无心。阿谁恁么问。干云。某甲。师云。某甲是谁。干云。无虚空可指出。一日师问云。记得老僧问门下。父母未生已前面目带得来否。答曰。不动纤毫。是我面目。师云。透得老僧关也未。答云。透过了也。师云。放出关中主看。答云。无心。师云。你既无心。阿谁恁么答。答云。龟毛兔角。师又问云。此是关内语关外语。答云。头头物物。师云。休将鹤唳误作莺啼。干一笑而止。师颂云。自惭无道继卢能。辜负迢迢见老僧。此语莫传湖海去。恐添公案上传灯。

    律僧是妙问。生死事大。如何出得死生。师云。昔本无生。今亦不灭。进云。如何说无生无灭。师提起数珠。僧不领。僧复进语云。不生不灭。实未明了。伏望和尚子细开示。师云。汝之法身。虚空包裹不住。大地载之不起。与释迦老子。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生死两字。何处安着。僧又云。实未明了。更望细说。如何做工夫。师云。汝只是参取自己。回头又参。参底更是阿谁。六根门头。如捉贼相似。殊不知贼却在捉贼人。眼里耳里鼻里。能捉所捉之人。两手莫空。便是参禅蹊径。僧复进云。实未明了。师云。如人睹镜看镜中像。像复看我。我复看像。了了观之不及处。十方一时俱现蓦然向空唾云。是什么野狐精魅。一时回头尽与扑碎。内不见有能观之像。外不见有所观之人。三世平等。更无分段。无你着工夫处。正与么时。如何与老僧相见。僧又不领。复进云。某甲纷纷扰扰之时。失却本地风光。唯只者便是唯复别有。师云。离却纷扰。别求本地风光。大似掘地觅天。便将纷扰。作本地风光。大似认奴作郎。僧进云。毕竟如何。师云。不即不离。师复云。还会我不即不离么。僧云。不会。师云。风动尘起。鸟飞毛落。又问参禅时如何做工夫。师云。若论门内事。绝一切相。无凡圣路。亦无下手脚处。亦无做工夫处。若论门外事。不免破相显理以楔出楔。皆是不得已而言之。又问。禅宗不依教律。教律是小乘。禅宗是大乘。乞师分辨。师云。佛有时说从戒生定因定发慧。有时云唯除顿觉人并法不随顺。此分大小乘也。僧礼谢而去。

    美州□问云。见境不迁。境则是心。心更不留。何物为心。师答云。境无定相。随心妄生。心无定迹。随境妄有。不留是迹。何物即心。透过重关。方可相见。

    尼僧觉林问道请益。师问。尼几岁。答云。与虚空同岁。师云。虚空与谁同岁。尼无语。尼复问云。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两手交指示之。尼僧又无语。师垂下一足示之。会么。尼又无语。师云。鞋子也不识。师复问次一尼。名甚么。答云。了一。师云。了即不问。如何是一。尼无语。师就地划一划。复划二划。有甚难识处。

    律僧戒忍问云。声闻缘觉。断灭为宗。老子以虚无为宗。菩萨无生。同异如何。师云。老子云。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又云。身可使如槁木。心可使如死灰。此乃庄老之学也。视身如行厕。视世如枳桔。化火自焚。入灭尽定。此是小乘之见也。菩萨所造。无生无灭。无断无常。不增不减。非来非去。破一切相。成一切相。圆包三世。平等随入。法随法行。法幢随处建立。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无可弃之法。所以不同。此是大乘之见也。

    稻津左卫门问。超佛越祖。其谭什么。师云。超佛越祖。只谭恁么。门云。谭恁么者。欲闻其实。师云。千玄万妙。了无实义。总不出恁么时节。门云。千玄无实。万象无心。师云。无实无心。你如何会老僧恁么时节。门云。公自西来。我又东住。时节自然。今会此寺。师云。错。门云。错错错。师云。要你见打交。莫看水中月。门云。月月月。师云。且莫闲话。如何是你父母未生已前本来面目。门云。我今面目是也。师掷笔示之。门就地拾笔。置案上。便行一日。又参云。时节相应。不堪悦豫。谨献狂句。至道易披昨日谈。紫毫掷地语无贪。无贪无著尘劳里。孤鹤翔云鱼戏潭。师走笔和示。从来实相没深谭只把空钩钓不贪。这里便能忘所得。德山何必见龙潭。又问云。既名无相。又曰坚固是如何。师云。诸法无相。诸佛亦然。是名坚固法身金刚正体。门云。其中可生大智慧。师云。法身无相。一切无碍。无碍如空。是名智慧。门云。无相无心。其义惟一。师云。心外无相。相亦非心。非心非相。非一非二。门无语。师赠一颂。前日将我笔去。今朝却持纸回。一段风光盖天地。不须对面说西来。

    弘愿寺主问云。天台教中道。此心此性。森罗万象。历历现前。是否。师云。如何不是。只是向尘境上作活计。又问云。心如明镜相似。山河大地。一时照彻。师云。镜在那里。主云。只在我六根门头。师云。既在六根门头。你只认得镜中之影。殊不知执镜之手。主茫然良久。师云。须是执镜之手入始得。主云。如何得入手。师云。在汝手中。更觅谁执。主云。能执者当在何处。师竖起一指。主云我已领了。师云。你作么生领。主亦竖起一指。师交拳示之。主无语。师指诸徒云。你代本师下一转语看。众皆茫然。师云。且去别日来。请竹篦吃。

    资纲信士问云。生死事如何究得。师问云。汝从山门头来。因甚惊散我鸽子。士答云。众生本性。飞来飞去。在其本性。师云。者众生正在罗网里。士云。亦无罗网。亦无鸽子。师云。你随人脚跟后转。此罗网最苦。十茫然不知所答。师再问。向上说话。你既错会。如何是你父母未生前面目。士云。亦无父母。亦无面目。师云。既无父母。生死亦空。因甚来问生死。士云。我到者里迷了。师云。你带得舌头来么。士云。带得来。师云。将谓你借别人舌头。士云。我到者里亦迷了。师云。你自妄迷答。我何曾迷。士沉吟低头。莫知所答。师召。进前。你问我父母未生已前面目。道声未绝。劈胸一拳。士合掌问讯。师云。者一拳晓得谛当也未。士提师袈裟角。顶戴而退。师云。若不快活。再来请竹篦吃。又有一同参。请益做工夫。师竖起拳头云。适间者漆桶吃者拳头。你但参取。

    空照问云。如何出得生死。师以偈示云。生从梦中来。死从梦中去。了得做梦人。便是涅槃路空照。后来亦呈一偈。去来生死梦中客。做梦之人亦是谁。此土西天非异处。龙华不到见慈氏。师复示一偈。此物无形段。头头无自颜。欲归兜率上。须透老僧关。

    京师生藏主参师。自通悟入乞偈。师以后偈酬之。生藏主云。昔年曾在径山。见无准和尚。得一段法语。师问云。无准和尚而今在何处。生以两手掩耳。生复问。和尚带得无准和尚真来么。师以手招生。生次日怀香礼拜云。某甲实不敢相瞒。于和尚语下知归。乞法语证据。师信笔以偈示之。无准为人无佛法。那堪眼上着尘埃。福山抬手无他意。曾共凌霄吃饭来。生藏主昔老人会中同住。一日过门。且索先师顶相。野人偶然伸手搔痒。却认橘皮作火。出纸求语。因书赠。

    观照上人求语。入道自言观照。提撕话头。不堕在无事无为之处。信手拈来信足蹈。此境如何所呈。路头若不正。伏冀和尚慈悲直示端的。师示颂。八角磨盘空里走。汝去参详此话头。蓦地一回知落处。善财不必百城游。香莲潜光忍戒三尼问云。如何做工夫。师云。幸在屋里坐地。才说工夫。便走出门外去也。个里无你下手脚处。无你做工夫处。三人相顾茫然。良久。香莲进前云。某也曾坐禅几年。近来因事多被世事夺将去。者一段事都昏了。望和尚指示。师唤香莲。莲应诺。师云。者个还曾昏么。莲茫然良久。师云。且去头上帽子看。尼去却帽。良久复令裹帽。师云。如此动用者。还曾昏么。三尼失笑云。今日伏蒙慈诲。知这个却不昏。当依此做工夫。若有省发。却来再见和尚。

    愚仁大师请益问道。问云。不存一法。如何是佛法。师云。切忌坐在者里。仁云。从来不坐在者里。请和尚道一句。师云。老僧舌头短。仁云。因甚么舌头短。师云。从来如此。仁云。虽然舌头短。向短处请。和尚道。师云。我不辞与你道。恐他日掩采老僧。仁云。要紧处望和尚指示。师云。东东西西。仁云。如此之外。别更有在么。师云。西西东东。仁云。除却东西。如何相见。师云。你也敢来者里捋虎须。便喝。仁问讯。师云。汝善保任。仁复竖一指。师云。莫要只管拈出。复示一偈。愚仁女丈夫略有萤火见。两次入丈室。迎锋呈伎俩。老僧亦喜汝。入草与交辊。罗纹结角处也。有转身步。吾念汝女流。未施恶棘手。汝亦知老僧。着着讨后手。汝更细参详。佛法如大海。不可小了却。吾有顶门锤。别时再分付。又有同来一尼求指示。师示一偈。有一老尼名证道。为法来问山僧道。山僧之道非别道。不离汝今口中道。汝口也有三寸舌。问汝。如何不能道。汝试便自开口看。吾道不曾离汝道。

    高桥道妙入道请益。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于日用间。如何修行。师云。你动步时。亦不用问如何。亦不用修行。拟着即差。妙云。不涉拟着。如何用心。师云。且吃茶。妙云。教谁吃茶。师云。不教尔吃。妙云。今日事且止。某甲参得一切空。于是事如何。师云。你还着衣吃饭么。妙云。饥则吃饭。寒则着衣。师云。一切既空。因甚有饥有寒。妙云。终日作而不知。师云。你知不知。不知不知。妙云。先圣也不知不知。师云。你非先圣。妙云。若作先圣。即凡夫也。师云。凡夫与圣。你与我分看。妙云。于一切空。奚分凡圣。师云。铜沙锣里满盛油。你又作么生会。妙云。和尚亦不说。我亦不闻。师云。果然跳不出。妙云。伏乞和尚慈悲示一句。师云。老汉已把舌头。与你作粪杓了也。妙云谨领慈旨。妙复云。又上来相见。师云好好。妙又问云。正当坐禅时。虽然着眼一念不生处。犹起纷飞之念。此念未休。引来生恶果不。师云。汝言着眼一念不生处。犹起纷飞之念。老僧少年做工夫。也如此三五年。打并他纷飞之念。从增辛苦。识浪转多。后来做得熟了。都不管他。识浪自少。忽然纷飞。只向纷飞处放下。元来纷飞。是我神通智慧光明发现时节也。不可不打并。亦不可打并。但如此轻轻着心。眼觑捕他。自然贴贴地。更有一说。若未能如此。忽然纷飞。如尘如沙。如浪如山起时。只作日旋三昧观也。此观相应。纷飞一时屏迹。此是老僧少年做工夫。不得力作此观也。后来极是有力。妙又问云。虽做工夫。或对善恶境界。或于自己性中。有时作静。有时作闹。半进半退。忽然眼光落地了。必定得恶报否。师云。凡夫初做工夫。自然不能如秋浑之月皎然无瑕。或静或闹。此亦常然。此心如水。风来则动。风止波平。无足怪者。善恶之报。却不在此两处。却在你善恶性中。汝性若恶。虽修禅入定。亦作魔伴侣。必入地狱。汝性若善。虽不习禅修定。亦生天道。亦生佛国。亦不入地狱。天堂佛国地狱。在于心之善恶。不在定乱间也。一日告师云。某已于和尚言外。顿忘所解。乞师法语。师示法语云。诸佛诸祖说法别无他事。只要运出顶门一着。令一切人天一切小乘出情解离窠窟。向大解脱路上。放开两手。阔步自行。不用思前算后。如掷剑挥空。莫论及与不及。斯乃空轮无迹。剑刃无亏。如此行履。如此受用。方为之不拟之地。如何说不拟之地。岂不见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无心是道。州云。还假趣向也无。泉云。拟向即乖。州云。不拟争知是道。泉云。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拟之道。廓然如太虚空。岂可强是非耶。州大悟道。妙道人既于老僧言外。打失知见。吾今引赵州打失知见处。为汝作透龙门之霹雳。汝更能透此一关。真为马祖会中之老庞也。他日兴云吐雾。必不坐在冷水中也。汝勉之。半为证据。半为发机。汝有变通。何患吾法道之不流通哉。

    照禅人请益。师云。如何是照上座父母未生已前面目。照云。眼横鼻直。师云。你因甚么吃饭。向鼻孔里去。照云。这里无佛无祖。师云。既是无佛无祖。你向这里讨个甚么。照云。今日上方丈。烧香礼拜。师云。老僧一拜答你三拜。照作○相。师云。又成多事。照云。我无事。师云。昨日有人。与么三十棒赶出了也。照云。无来无去。师云。你认老僧话头不得。照云。如何是话头。师云。无角铁牛眠少室。照茫然。师云。子细把去参。

    律僧顺忍问道请益。顺忍虽学本宗。自知文字语言。不了生死。于此每欲坐禅。不知所向。今日特来见和尚。师云。你教家自有明文。因戒生定。因定生慧。如此做便了。何必他求。忍云。听教多病。缘留心坐禅。从此身得轻安。但见禅定中空荡荡地。都不见己身。师问定中不见己身。睡中不见己身。惺中不见己身。答非但定中睡中。有时于惺中。不见己身。此工夫不知着落。师云。不妨正是初做工夫入头处。复问云。惟复只见空荡荡地。惟复见胜妙境界。答只见空荡荡地。师云。不妨老僧也曾如此来。只缘定虑凝结。烦恼不生。万境寂然。身心俱空。此是初禅好境界也。却非魔境界。佛云。识浪既停。化为止水。譬如江河风息自然上下通彻。身心四体自然轻安。再问时中不见己身者。譬如有人扳硬弓。扳不上。力尽置弓。反觉身倦相似。此样如何。师云。此是你气力弱。令汝昏钝打住在这里。又问惟复心力弱如此。四大力弱如此。师云。二者相兼。因汝四大不甚调和。心病便生。心病既生。法境自然辛苦。维摩云。此病离地大。亦不离地大。水火风大亦然。佛云。前功未就。后力已衰。既无转身处。又无透脱处。正如魂不散底死人。却是利害。忍云。恁么则时中如何用心。师云。你做工夫徐徐做。不可硬做。譬如调琴相似。太紧则弦断。太缓无声。紧缓得中。方成曲调。须是空荡荡地处。别讨出身一路始得。良久问云。某做工夫几年。未有下落。闻和尚自大唐来。说法度生。每每到此。欲来请益。又不敢进。凡三次梦。听和尚升堂。到法堂上。皆有异见。某今日特特。参礼和尚。亦是般若有缘。万丐慈悲。子细开示。师云。你也要来参禅。须是打并胸中净洁方参得禅。你若梦中以见为奇。正是堕魔境界。带累老僧。亦被人笑。不要说不要说。又云。望和尚慈悲我而今如何用心。师云。休要闲说。如何是你父母未生已前本来面目。忍惘然。师再垂下一足。问云。会么。亦惘然。师云。你既是病躯不可坐硬禅。但只十二时。一切放下。要眠便眠。要行便行。要坐便坐。轻轻体究。不用着力。久久自有相应底时节拜谢而退。

    如仙房一日礼师。将偈呈所解。师云。使不得更去参。仙乃乞偈指示。师就与一偈。吾家的旨绝言诠。只在些儿没正偏。汝偈甚佳无眼目。许君参得懒融禅。归庵自称忽然发明大事。两月后再来问师云。忽然发明大事。后依旧。提撕公案也无。师云。大事即是公案。公案即是大事。若也别提公案。如弃冰求雪。仙云。大事已晓。师喝云。唤什么作大事。大事在那里。仙指盘中面云。即此是大事。师云。即心即佛。你作么生会。仙云。火里青莲十分开。师云。非心非佛。又作么生。仙云。天寒松风冷。师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又作么生。仙云。蚊子上铁牛。师云。昨老僧示你。吾家的旨绝言诠。你作么生会。仙云。便是言诠了也。师云。乾峰道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着。落在第二。聻。仙举起拳云。唤作一。也唤作二也。师云。你为客不欲施辣手。且坐吃茶。仙乞偈。师书偈示之。一喝偷心死。重重透活机。声前不掉臂。句外却扬眉。宿觉来何晚。曹溪虽更危。须知千里外。别有顶门锤。后两月坐化而逝。

    □□封一缄。呈师。缄内书云。如何是声前一句。师作一圆相。围却前句。复示一偈。声前一句。间不容发这里承当。落第二月。

    诹访入道真性请益问。昨蒙指诲。要做工夫。奈何公家事忙。做静辨工夫。不得。望和尚有何方便。令我易入。师云。此一着子。也不在静处。也不在闹处。静闹该他不得。性云。每常闻禅和子坐禅做工夫方才得入。如何静闹该他不着。师云。你忙时也曾忘记肚饥么。性云。不忘记。师云。你忙时忘记东司么。性云。不忘记。师云。你东司吃饭时还用静辨思量方才记得。唯复急时便去。饥时便吃。性云。不用记。急时便去。饥则便吃。师云。只此不用记。是你本体妙明。妙明不在闹静中。不在记忆处。终日忙者。是外边客尘外事。不被忙之所转。临机直拔。将出来者。是你屋里祖公。山僧所以向你道。此一着子。不在静闹处。岂可以随客贼杀祖公也。你但十二时中。微细反覆自看。客贼祖公。久久自然分晓也。

    光祚居士亲能参。师问父母未生前面目。请官人下一转语。答弹出无声乐。师云。犹欠宫商在。答执事却迷。师云。事外出头看。答。眼不见眼。师云。是何面目。答。露柱怀胎。师云。万法不相到处。如何着手。答。扇中风。师云。犹有功在。答。色里胶青。师云。观音八万四千首。如今齐现。你定当。那个是正底。答。龙不蟠死水。师云。烈焰不容蚊蚋。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