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诗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韩诗

    燕韩婴作《内外传》数万言,颇与齐、鲁间殊,然归一也。《汉·艺文志》:《韩故》三十六卷、《内传》四卷、《外传》六卷、《说》四十一卷。《隋·经籍志》:《韩诗》二十二卷,薛氏章句。后汉薛汉世习《韩诗》,父子以章句著名。《韩诗翼要》十卷,汉侯苞撰。梁有《韩诗谱》二卷。《唐·艺文志》:《韩诗》,卜商序,韩婴注,二十二卷,又《外传》十卷。《隋志》:《韩诗》存,无传者。《崇文总目》:韩婴之书,至唐犹在,今存《外传》十篇,非婴传《诗》之详者,遗说时见于他书,与《毛说》绝异。《正义》云:齐、韩之徒,以《诗经》为章句,与毛异耳,非有壁中旧本可据。晁说之曰:说《韩诗》者,谓其序子夏所作。晁公武曰:《外传》虽非其解经之深者,然文辞清婉,有先秦风。

    关雎 诗人言雎鸠贞洁慎匹,以声相求,隐蔽乎无人之处。故人君退朝,入于私宫,后妃御见有度,应门击柝,鼓人上堂,退反燕处,体安志明。今时大人内倾于色,贤人见其萌,故咏关雎,说淑女,正容仪,以刺时。《薛君章句》。《后汉书》:明帝诏:应门失守,关雎刺世。《注》。又《冯衍传》注:《薛夫子章句》曰云云,以声相求,必于河之洲蔽隐无人之处,故人君动静退朝云云。妃后御见,去留有度云。大人见其萌。窈窕,贞专貌。淑女奉顺坤德,成其纪纲。《文选注》:晁说之论云:齐、鲁、韩以《关雎》、《葛覃》、《卷耳》、《鹊巢》、《采蘩》、《采蘋》、《驺虞》、《鹿鸣》、《四牡》、《皇皇者华》皆为文王诗。

    葛覃 萋萋,盛也。《文选注》。刈,取也。濩,瀹也。《释文》。

    卷耳 顷筐,欹筐也。罍,天子以玉饰,诸侯、大夫皆以黄金饰,士以梓。《释文》。金罍,大夫器也。天子以玉,诸侯大夫皆以金,士以梓。一升曰“爵”,爵,尽也,足也。二升曰“觚”,觚,寡也,饮当寡少。三升曰“觯”,觯,适也,饮当自适也。四升曰“角”,角,触也,不能自适,触罪过也。五升曰“散”,散,讪也,饮不自节,为人所谤讪也。总名曰“爵”,其实曰“觞”,觞者,饷也。觥亦五升,所以罚不敬。觥,廓也,所以著明之貌。君子有过,廓然著明,非所以饷,不得名觞。《韩诗说正义》,又《仪礼疏》。觥容五升。《释文》。云辞也。《文选注》。

    樛木 《释文》。《正义》云:毛氏字与三家异者,动以百数。

    兔罝 施于中馗。馗中九交之道也。《薛君章句》、《文选注》。

    芣苢 伤夫有恶疾也。《文选注》。晁说之论《韩诗序》:伤夫也。直曰车前,瞿曰芣苢。《释文》。芣苢,木名,实似李。《说文》通《释》。芣苢,泽写也。芣苢,臭恶之菜,诗人伤其君子有恶疾,人道不通,求己不得,发愤而作。以事兴芣苢,虽臭恶乎,我犹采取而不已者,以兴君子虽有恶疾,我犹守而不离去也。《薛君章句》、《文选注》。

    汉广 悦人也。《文选注·韩诗序》。不可休思。《外传》。游女,谓汉神也。言汉神时见,不可求而得之。《薛君章句》、《文选注》。江之漾矣,漾,长也。同上。薛君曰。《说文》作羕。

    汝坟 辞家也。《后汉书注》。愵如调饥。《释文》。王室如燬。虽则如燬。赪,赤也;燬,烈火也;孔,甚也;迩,近也。言鲂鱼劳则尾赤,君子劳苦则颜色变。以王室政教如烈火矣,犹触冒而仕者,以父母甚迫近饥寒之忧,为此禄仕。《薛君章句》。后汉周磐诵《诗》至《汝坟》之卒章,慨然而叹注云。

    采蘋 沈者曰:蘋,浮者,曰藻。《释文》。于以鬺之,唯锜及釜。《汉书注》:颜师古曰:鬺,亨也。

    甘棠 蔽茀甘棠。《外传》。勿刬勿伐。《释文》。刬,初简切。勿刬勿败。《集韵》。昔召公述职,当民事时,舍于棠下而听断焉。是时人皆得其所,后世思其仁恩,至乎不伐甘棠。《汉书·王吉传》。吉学《韩诗》。蔽芾甘棠云云。《传》曰:自陕以东者,周公主之;自陕以西者,召公主之。召公述职,当桑蚕之时,不欲变民事,故不入邑中,舍于甘棠之下而听断焉。陕间之人皆得其所,是故后世思而歌咏之。《说苑》。

    羔羊 小者曰羔,大者曰羊。素喻洁白,丝喻屈柔。紽,数名也。诗人贤仕为大夫者,言其德能称,有洁白之性,屈柔之行,进退有度数也。《薛君章句》、《后汉书注》。逶迤,公正貌。《释文》。袆隋。即委蛇,出《韩诗内传》。《衡方碑》云袆隋在公。《隶释》。

    摽有梅 《释文》。莩有梅。莩,零落也。《孟子注》。《音义》云:韩诗也。迨愿也。《释文》。

    小星 实命不同,实,有也。《释文》。

    江有氾 《说文》作“洍”。一溢一否曰渚。《释文》。水一溢而为渚。《文选注·薛君章句》。

    何彼茙矣 《释文》:音戎。

    驺虞 天子掌鸟兽官。《异义韩鲁说》、《周礼疏》。贾谊《新书》:驺者,天子之囿也;虞者,囿之司兽者也。天子佐舆十乘,以明贵也;贰牲而食,以优饱也。虞人翼五豝以待一,所以复中也。

    柏舟 卫宣姜自誓所作。李迂仲云。如有殷忧。《文选注》。胡迭而微。迭,常也。《释文》。

    燕燕 卫定姜归其娣,送之而作。李迂仲云。定姜归其妇。《补传》。

    日月 报我不术。薛君曰:术,法也。《文选注》。

    终风 终风,西风也;浪,起也。《释文》。时风又且暴,使己思益隆。《文选注·薛君章句》。《说文》作“暴”。其阴,天阴尘也。董氏云,《说文》同。

    击鼓 契阔,约束也。《释文》。《文选注》:括,约束也。《薛君章句》。于嗟夐兮,不我信兮。夐,亦远也。《释文》。

    凯风 简简黄鸟,载好其音。《太平御览》。

    雄雉 雉,耿介之鸟也。《薛君章句》、《文选注》。

    匏有苦叶 至心曰厉。《释文》。古者霜降逆女,冰泮杀止。《韩诗传》、《周礼疏·王肃论》。招招,声也。《释文》。

    谷风 密勿同心。密勿,僶俛也。《文选注》。无以下礼。《外传》。违,很也;发,乱也。溃溃,不善之貌。《释文》。

    简兮 万,以夷狄大鸟羽。《正义韩诗说》。硕人扈扈。美貌。《释文》。万,大舞也。《初学记》。

    泉水 秘彼泉水。《说文》作“泌”。饮饯于坭。《释文》。送行饮酒曰饯。《薛君章句》,《文选注》。

    北门 敦迫。室人交遍我。就也。《说文》作“催”。《释文》。亦已焉哉。《外传》。

    静女 静,贞也。搔首踌躇。薛君曰:踌躇,踯躅也。《文选注》。

    新台 新台有漼河水浘浘。漼,鲜貌。浘浘,盛貌。音尾。《释文》。嬿婉之求。嬿婉,好貌。《文选注》。《说文》作“暥婉”。得此戚施。薛君曰:戚施,蟾蜍,喻丑恶。《太平御览》。

    柏舟 实维我直。直,相当值也。《释文》。

    墙有茨 《说文》作“荠”。不可扬也。中冓中夜,谓淫僻之言也。扬犹道也。《释文》。

    君子偕老 他他,德之美貌。《释文》。邦之援也。援,取也。同上。

    鹑之奔奔 《左传》作“贲贲”。奔奔、强强,乘匹之貌。《释文》。人而无良。《外传》。

    蝃蝀 《说文》作“螮蝀”。刺奔女也。诗人言蝃蝀在东者,邪色乘阳,人君淫佚之征。臣子为君父隐藏,故言莫之敢指。《韩诗序》曰云云。《后汉书注》。乃如之人兮。《外传》。

    相鼠 止节,无礼节也。《释文》。

    载驰 不由蹊遂而涉曰跋涉。《释文》。尤非也。《文选注·薛君章句》。

    淇奥 绿猗猗。,篇筑也。有邲君子。邲,美貌也。僴,美貌。赫兮宣兮。宣,显也。《释文》。绿如箦。箦,积也。薛君曰:箦,绿盛如积也。音竹。《文选注》。

    考盘 考盘在干。地下而黄曰干。《文选注》。干,墝埆之处也。硕人之。,美貌。《释文》。曲景曰阿。《文选注》。

    硕人 倩,苍白色;盼,黑色也。退,罢也。濊濊,流貌。鳣鲔鱍鱍。庶姜,长貌。庶士有桀。健也。《释文》。

    氓 氓,美貌。《释文》。将,辞也。《文选注》。履无咎言。履,幸也。《释文》。吁嗟女兮。《外传》。

    芄兰 垂带萃兮。垂貌。能不我狎。《释文》。

    伯兮 偈,桀侹也,疾驱貌。焉得諠草。諠草,忘忧也。《文选注》。

    黍离 伯封作也。离离,黍貌也。诗人求亡不得,忧懑不识于物,视彼黍离离然。忧甚之时,反以为稷之苗,乃自知忧之甚也。《太平御览》。昔尹吉甫信后妻之谗,而杀孝子伯奇。其弟伯封求而不得,作《黍离》之诗。陈思王植《贪恶鸟论》。

    君子于役 佸,至也。《释文》。《说文》作“”。

    君子阳阳 陶,畅也。《薛君章句》、《文选注》、《后汉书注》。

    扬之水 戍,舍也。《释文》。

    中谷有蓷 蓷,茺蔚也。《释文》。《说》云益母。《正义》。惙其泣矣。《外传》。

    兔爰 施罗于车上曰罿。《释文》。张罗车上曰罿。薛君注。《太平御览》。

    缁衣 席,储也。《释文》。

    大叔于田 禽兽居之曰薮。《释文》。两骖左右騑骖。《薛君章句》、《文选注》。

    清人 二矛重鷮。《释文》。

    羔裘 侯,美也。《释文》。恂直且侯。彼己之子,舍命不偷。《外传》。汾沮洳、椒聊、彼已之子同。《左传》亦作“彼已”。

    东门之墠 有靖家室。《注》:靖,善也。言东门之外、栗树之下,有善人,可与成为室家也。《事类赋注》、《太平御览》、《艺文类聚》“靖”作“静”。

    子衿 子宁不诒音。诒,寄也,曾不寄问也。《释文》。

    出其东门 聊乐我魂。魂,神也。《释文》。又《文选注》薛君曰。

    野有蔓草 清扬兮。《玉篇》、《集韵》。青阳宛兮。《外传》。

    溱洧 溱与洧方洹洹兮。音丸。又《后汉书注》同。蕳,莲也。《释文》。诗人言溱与洧方盛流。洹洹然,谓三月桃花水下之时。士与女方秉兰兮。秉,执也。当此盛流之时,众士与众女方执兰而拂除。《太平御览》。《汉书注》引《韩诗传》云:三月桃花水。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故诗人愿与所说者俱往也。《后汉书注》薛君注云。《艺文类聚》。恂盱且乐。恂盱,乐貌也。《汉书》同。勺药,离草也,言将离别,赠此草也。《释文》。

    鸡鸣 说人也。苍蝇之声。薛君曰:鸡远鸣,蝇声相似也。《太平御览》。一本作“谗人也”。

    嫙 子之嫙兮。嫙,好貌。《释文》。兽三岁曰肩。《后汉书注·薛君传》。揖我谓我婘兮。音权。好貌。《释文》。

    东方之日 彼姝者子。诗人言所说者颜色美盛,若东方之日。《薛君章句》、《文选注》。门屏之间曰闼。《释文》。

    南山 横由其亩。东西耕曰横,南北耕曰由。《释文》。

    卢泠 卢泠泠。董氏云:《说文》作“獜獜”。

    敝笱 其鱼遗遗。言不能制也。《释文》。

    载驱 发旦也。《释文》。

    猗嗟 舞则纂兮。言其舞则应雅乐也。《薛君章句》、《文选注》。四矢变兮。变易也。《释文》。

    葛屦 纤纤女手。纤纤,女手之貌。《文选注》。《说文》作“攕攕”。

    园有桃 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章句》、《初学记》。

    伐檀 顺流而风曰沦。沦,文貌。《释文》。《文选注》作“从流”。何谓素餐。素者,质也。人但有质朴而无治民之材,名曰“素餐”。尸禄者,颇有所知,善恶不言,默然不语,苟欲得禄而已,譬如尸焉。《薛君章句》、《文选注》。

    蟋蟀 岁聿其莫。聿,辞也。莫,晚也。言君之年岁已晚也。《薛君章句》、《文选注》。

    绸缪 见此邂觏。邂觏,不固之貌。《释文》。

    鸨羽 悠悠仓天。《外传》。

    有杕之杜 逝肯适我。逝,及也。道周。周,右也。《释文》。

    车邻 《汉书》作“车辚”。寺人之伶。使伶。《释文》。

    驷驖 《汉书》作“四迭”。鸾在衡,和在轼。《内传》、《礼记经解注》。升车则马动,马动则鸾鸣,鸾鸣则和应。《周礼疏》。

    小戎 驷马不著甲曰俴驷。《释文》。

    蒹葭 大渚曰沚。《薛君章句》、《文选注》。

    终南 颜如渥沰。沰,赭也,挞各反。《释文》。《外传》作“渥赭”。

    晨风 鹬彼晨风。《外传》。《说文》作“鴧”。

    东门之枌 谷旦于嗟。《释文》。

    衡门 可以疗饥。《外传》。

    墓门 讯谏也。《释文》。

    防有鹊巢 谁侜予娓。娓,美也。《释文》。心焉惕惕,以为悦人。《尔雅注》。

    泽陂 展转伏枕。《文选注》。硕大且媕。薛君曰:媕,重颐也。五捡反。《太平御览》。

    匪风 匪车揭兮。中心兮。古怛字。《说》曰:是非古之风也,发发者;是非古之车也,揭揭者。盖伤之也。《汉书·王吉传》:吉学韩诗。

    七月 四之日举趾,至于四月,始可举足而耕。《太平御览》。宇,屋霤也。向,北向窗也。《释文》。冰者,穷谷阴气所聚,不泄则结,而为伏阴。《初学记·韩诗说》云。六月食郁及蒮。《尔雅疏·韩诗》云。

    鸱鸮 鸋鳺,鸟名也。鸱鸮所以爱养其子者,适以病之。爱怜养其子者,谓坚固其窠巢;病之者,谓不知托于大树茂枝,反敷之苇茢。风至茢折巢覆,有子则死,有卵则破,是其病也。《文选注》。彻彼桑杜。口足为事曰拮据。租,积也。《释文》。

    东山 鹳,水鸟,巢处知风,穴处知雨。天将雨而蚁出壅土,鹳鸟见之,长鸣而喜。《薛君章句》、《文选注》。烝在蓼薪。力菊反。众薪也。《释文》。缡,带也。《章句》、《文选注》。

    破斧 锜,木属;銶,凿属也。《释文》。

    九罭 取虾芘也。《太平御览》。

    四牡 周道倭夷。《释文》、《文选注》。周道威夷。薛君曰:威夷,险也,又作威迟。《文选注》。周道郁夷。《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曰:言使臣乘马,行于此道。

    皇皇者华 莘莘征夫。《外传》。《国语》、《说文》同。

    伐木 伐木废,朋友之道缺。《序》曰:劳者歌其事。诗人伐木,自苦其事,故以为文。鸟,微物也。《文选注》。饥者歌食,劳者歌事。《太平御览》、《初学记》、《古乐志》。

    天保 吉圭惟饎。《周礼·蜡氏注疏》曰:郑从三家诗。《仪礼注》作“为饎”。承,受也。《章句》、《文选注》。

    采薇 昔,始也。《释文》。依依,盛貌。《薛君章句》、《文选注》。

    杕杜 檀车。音同幝。《释文》。年二十行役,三十受兵,六十还兵。《韩诗说》。《礼记·正义》。又《诗正义》曰:二十从役云云。又《周礼疏》。

    湛露 愔愔夜饮。《说文》作“懕懕”。愔愔,和悦之貌。《释文》。《文选注》。夫饮之礼,不脱屦而即序者谓之礼;跣而上坐者谓之宴;能饮者饮之,不能饮者已,谓之醧;齐颜色,均众寡,谓之沉;闭门不出者,谓之湎。故君子可以宴,可以醧,不可以沉,不可以湎。《初学记》。《文选注·薛君章句》曰:饮酒之礼,下跣而上坐者,谓之宴;齐颜色,均众寡,谓之沉;闭门不出容,谓之湎。离离,长貌。《初学记》。

    蓁蓁者莪 蓁蓁,盛貌。《文选注》薛君曰云云。《集韵》作“葏葏”。

    六月 元戎,大戎,谓兵车也。车有大戎十乘,谓车缦轮,马被甲,衡扼之士尽有剑戟,名曰陷军之车,所以冒突先启敌家之行伍也。《章句》、《史记注》。

    采芑 佩玉,上有葱衡,下有双璜,冲牙、蠙珠以纳其间。《周礼注》引《诗传》。《疏》谓是《韩诗》。《国语注·诗传》曰:上有葱绗。

    车攻 东有圃草。薛君曰:圃,博也,有博大之茂草也。《文选注》、《后汉书注》。东有囿草。《后汉·马融传注》。弈弈,盛貌。《文选注》。

    吉日 駓駓俟俟。《后汉·马融传注》。趋曰,音鄙。行曰騃。《薛君章句》、《文选注》。醴,甜而不泲也。《文选注》。

    鸿雁 八尺为板,五板为堵,五堵为雉。《韩诗说》、《正义》。堵四十尺,雉二百尺。以板长八尺,接五板而为堵,接五堵而为雉。《韩诗传》、《公羊传注》。劬,数也。《释文》。

    沔水 谗言缘间而起。《文选注》。

    鹤鸣 九皋,九折之泽。《释文》。

    祈父 《左传》作“圻父”。有母之尸雍。《外传》。

    白驹 在彼穹谷。薛君曰:穹谷,深谷也。《文选注》。

    斯干 如矢斯朸。朸,隅也。旅即反。如鸟斯。翅也。载衣之禘。音同裼。《释文》。侯苞云:示之方也。《正义》。太子生,以桑弧蓬矢六,射上下四方。《内传》、《白虎通》。所以为世子何?言世世不绝。《内传》、《文选注》。

    无羊 或寝或讹。讹,觉也。《释文》。

    节南山 节,视也。忧心如炎。监,领也。昊天不庸。庸,易也。《释文》。骋,驰也。《薛君章句》。万人颙颙,仰天告愬。《薛君章句》、《文选注》。

    正月 梦梦。恶貌也。《释文》。窘迫。董氏引《章句》。速速方谷,夭夭是椓。《后汉·蔡邕传注》。《韩诗》亦同。

    十月之交 繁维司徒。抑,意也;慭,訚也。谗口嗸嗸。《释文》。

    雨无极 正大夫刺幽王也。雨无其极,伤我稼穑。刘谏议安世曰:尝读《韩诗》云云。薰胥以痡。熏,帅也;胥,相也;痡,病也。言此无罪之人,而使有罪者相帅而病之,是其大甚。《后汉书注》。薰胥。《汉书注》:晋灼曰:齐、韩、鲁《诗》作“薰”。薰,帅也。颜师古曰:《韩诗》“沦”字作“薰”。薰者,谓相薰蒸。

    小旻 谋犹回鴥。《释文》。谋猷回泬。薛君曰:回,邪僻也。谋犹回穴。《文选注》。訾訾,不善之貌。民虽靡腜。犹无几何。《释文》。是用不就。《外传》。

    小宛 翰飞厉天。薛君曰:厉,刑也。《文选注》。哀我疹寡。疹,苦也。宜犴宜狱。乡亭之系曰犴,朝廷曰狱。《释文》。

    小弁 惄焉如疛。除又反。《释文》。雚苇淠淠。《外传》。

    巧言 昊天大怃。《外传》。僭始既减。减,少也。《释文》。匪其止恭,惟王之邛。《外传》。趯趯毚兔。趯趯,往来貌。获,得也,言趯趯之毚兔。谓狡兔数往来逃匿其迹,有时遇犬得之。《韩婴章句》、《史记注》。

    何人斯 我心施也。施,善也。《释文》。盟牲所用,天子、诸侯以牛豕,大夫以犬,庶人以鸡。《礼记正义》。许慎据《韩诗》云。

    谷风 将,辞也。《文选注》。

    蓼莪 怙,赖也;恃,负也。《释文》。

    大东 嬥嬥公子。音挑。往来貌。《释文》。采采衣服。薛君曰:采采,盛貌。襄,反也。《文选注》薛君曰。太白晨出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长庚。《史记索隐》《韩诗》云。

    四月 叹征役也。董氏云《读诗记》。百卉俱腓。腓,变也,俱变而黄也。乱离斯莫。莫,散也。薛君曰。《文选注》。

    小明 眷眷怀顾。《文选注》。静恭尔位。《外传》。

    鼓钟 昭王之时作。《正义》。郑于《中候握河纪注》云:昭王之时,《鼓钟》之诗所为作者,依三家为说也。南夷之乐曰南。四夷之乐,唯南可以和于雅者,以其人声音及籥不僭差也。《后汉书注》薛君云。王者舞六代之乐,舞四夷之乐,大德广之所及。《内传》、《文选注》。

    楚茨 礼义卒度。《外传》。馥芬孝祀。薛君曰:馥,香貌也。《文选注》。

    信南山 维禹敶之。《周礼·稍人注》:《疏》云《韩诗》。原隰。《周礼疏》。疆场有瓜。《外传》。

    甫田 箌彼甫田。箌,卓也,音同。《释文》。《尔雅》:箌,大也。《疏》作“圃田”。《说文》云:卓,大也。

    大田 卜畀炎火。卜,报也。《释文》。有弇凄凄,兴云祁祁。《外传》。《汉书》同。

    鸳鸯 戢,揵也,揵其噣于左也。莝,委也。《释文》。

    頍弁 先集惟霰。霰,霙也。《薛君章句》、《文选注》。《太平御览》。霰,英也。《宋书·符瑞志》。

    车舝 以愠我心。愠,恚也。《释文》。

    青蝇 构,乱也。《释文》。

    宾之初筵 卫武公饮酒悔过也。言宾客初就筵之时,宾主秩秩然,俱谨敬也。宾既醉止,不知其为恶也。《后汉书注》。威仪眅眅。蒲板反。善貌。《释文》。

    鱼藻 颁,众貌。《释文》。

    采菽 便便左右。闲雅之貌。纚,筰也。《释文》。纚,系也。《文选注》。福禄肶之。《释文》。

    角弓 人之无良。良,善也。言王者所为无有善者,各相与于一方而怨之。《后汉书注》。如食仪饇。仪,我也。《释文》。雨雪麃麃。《外传》。曣晛聿消。曣晛,日出也。《释文》。

    菀柳 上帝甚慆,无自瘵焉。《外传》。

    都人士 首章《毛氏》有之,三家则亡。今《韩诗》实无此首章。《正义》。《左传·襄十四年》引“行归于周,万民所望”服虔曰:逸诗也。

    采绿 薄言睹者。《释文》。

    白华 泱泱白云。视我。《说文》同。孚吠反。意不说好也。《释文》。

    绵蛮 绵蛮,文貌。《薛君章句》、《文选注》。《礼记》作“緍蛮”。

    何草不黄 何人不鳏。董氏云。

    文王 遏,病也。《释文》。

    大明 天难訦斯。《外传》。《说文》作“谌”。天谓殷适,使不侠四方。《外传》。磬天之妹。磬,譬也。《正义》、《释文》。亮彼武王。亮,相也。《释文》。《汉书》同。檀车皇皇。《外传》。

    绵 瓞,小瓜也。《释文》、《文选注》。周原腜腜。莫来反。《文选注》。度,填也。皋门有闶。闶,盛貌。《释文》。

    棫朴 亹亹文王,纲纪四方。《外传》。

    旱麓 《国语》作“鹿”。鱼喜乐,则踊跃于渊中。载,设也。《薛君章句》、《文选注》。延于条枚。《外传》。《吕氏春秋》同。

    思齐 古之人无择。董氏云。

    皇矣 其菑其殪。菑,反草也;殪,因也,因高填下也。《释文》。维此王季。今王肃注及《韩诗》亦作文王。《正义》。唯此文王。《春秋正义》。莫其德音。《左传》。《乐记》同。莫,定也。畔援,武强也。《释文》。羡,愿也。四平曰陵。《薛君章句》、《文选注》。与尔隆冲。仡仡摇也。《释文》。

    灵台 文王圣德,上及飞鸟,下及鱼鳖。《章句》、《文选注》。辟廱者,天子之学,圆如璧,壅之以水,示圆,言辟,取辟有德。不言辟水,言辟廱者,取其廱和也,所以教天下春射秋飨,尊事三老五更。在南方七里之内,立明堂于中,《五经》之文所藏处,盖以茅草,取其洁清也。《韩诗说》、《正义》。无珠子曰蒙,珠子具而无见曰瞍。《文选注》。

    生民 三王各正其郊。《韩诗说》、《礼记正义》。姜,姓;原,字。《韩诗章句》、《史记注》。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异义齐鲁韩说》。《正义》。惟,辞也;诞,信也。《文选注》。拂厥丰草。拂,弗也。《释文》。或舂或抌。董氏引《韩诗》。《周礼注》同。

    公刘 芮之即。,读与鞠同。言公刘止其军旅,欲使安静,乃就芮之间。《汉书·地理志注》:师古曰云云。《周礼注》作“汭泦”。

    板 诱民孔易。《外传》。

    荡 其命匪訦。以无陪无侧。《外传》。饮酒闭门不出容曰湎。《释文》。

    抑 侯包云:卫武公刺王室,亦以自戒。行年九十有五,犹使臣日诵是诗,而不离于其侧。《正义》。远猷辰告。荒愖于酒。告尔人民。无言不酬。子孙承承。《外传》。呜,叹辞也。《文选注》。聿丧厥国。《释文》。

    桑柔 往以中垢。《外传》。

    云汉 天子奉玉升柴,加于牲上。《内传》。《礼记正义》:“圭璧既卒”,是燔牲玉也。郁隆烔烔。徒东切。耗,恶也。《后汉书注》同。惮,苦也。《释文》。如炎如焚。《后汉书注》。胡宁疹我以旱。疹,耻吝反,重也。《释文》。汤时大旱,使人祷于山川。《韩诗传》、《公羊注》。君亲之南郊,以六事谢过自责曰:政不一与?民失职与?宫室崇与?妇谒盛与?苞苴行与?谗夫倡与?《公羊传注疏》云:皆《韩诗传》文。

    烝民 夙夜匪懈。《外传》。仲山甫徂齐。封于齐。《汉书·杜钦传》“仲山父异姓之臣,无亲于宣,就封于齐”注:邓展曰:《韩诗》以为封于齐。

    崧高 王践之事。践,任也。《释文》。

    韩奕 有晫其道。《释文》。干,正也。《薛君章句》、《文选注》。

    江汉 肇,长也。《释文》。传曰:予小子使尔继邵公之后,受命者必以其祖命之。《外传》。

    常武 敷敦淮濆。敷,大也;敦,迫。民民翼翼。《释文》。王猷允塞。《外传》。

    召旻 我居御卒荒。《外传》。

    维天之命 维,念也。《释文》。惟,念也。《薛君章句》、《文选注》。

    烈文 靡,好也。《文选注》。

    天作 彼徂者岐,有夷之行。徂,往也;夷,易也;行,道也。彼百姓归文王者,皆曰岐有易道,可往归矣。易道,谓仁义之道而易行,故岐道阻险,而人不难。《薛君传》、《后汉书注》。《传》曰:岐道虽僻,而人不远。彼岨者岐。沈括引《后汉书》。

    时迈 薄言振之。薄,辞也;振,奋也;莫,无也;震,动也;叠,应也。美成王能奋舒文武之道而行之,则天下无不动而应其政教。《薛君传》《后汉书注》。《文选注·薛君章句》曰:振犹奋也。

    执竞 执,服也。《释文》。

    思文 贻我嘉麰。《文选注》。《外传》曰云云。薛君曰:麰,大麦也。

    噫嘻 帅时农夫。谷类非一,故言百也。《薛君章句》、《文选注》。

    振鹭 西雍,文王之雍也,言文王之时,辟雍学士皆洁白之人也。《薛君章句》、《后汉书注》。在此无射。射,厌也。同上。《中庸》同。

    丰年 陈谷曰秭。《释文》。醴甜而不泲也。《文选注》。

    涔 涔,潜。《古今字正义》。涔,鱼池。《释文》。《薛君章句》、《文选注》音“岑”。

    闵予小子 惸惸在疚。《文选注》。

    敬之 弗时仔肩。《外传》。《说苑》同。

    小毖 惩,苦也。自求辛赦。赦,事也。《释文》。翻飞貌。《文选注》。

    载芟 绎绎,盛貌。《文选注》。民民其麃。众貌。《释文》。

    丝衣 目羊来牛。《外传》。

    般 于绎思。《毛诗》无此句,齐、鲁、韩《诗》有之。《释文》。

    駉 驒,白马黑髦也。《释文》。

    泮水 屈此群丑。屈,收也,收敛得此众聚。鬄彼东南。鬄,除也。《释文》。犷彼淮夷。犷,觉寤之貌。薛君曰云云。《文选注》。《说文》作“穬”。

    閟宫 枚枚,闲暇无人之貌也。稙,长稼也;稚,幼稼也。《释文》。腾,乘也。《文选注·薛君章句》。荒,至也。《释文》。遂幠大东。《尔雅注疏》曰:或当在齐、鲁、韩《诗》。新庙奕奕,奚斯所作。奚斯,鲁公子也。言其新庙奕奕然盛,是诗公子奚斯所作也。《薛君传》。《后汉·曹褒传注》。《文选注》。曼,长也。《文选注·薛君章句》。

    商颂 美襄公。《史记·宋世家》:襄公之时,修仁行义,欲与盟主。其大夫正考甫美之,故追道契、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颂》。注:《韩诗章句》:美襄公。《乐记》:温良而能断者宜歌《商》。注:商,宋诗。《正义》。《扬子》:正考甫常睎尹吉甫矣,公子奚斯常睎正考甫矣。

    玄鸟 方命厥后,奄有九域。薛君曰:九域,九州也。《文选注》。大糦,大祭也。《释文》。

    长发 玄王桓发。发,明也。《释文》。率礼不越。《外传》。《说苑》、《汉书》同。至于汤跻。《外传》。《礼记注》:《诗》读“汤齐”为“汤跻”,言三家诗有读为“跻”者。《正义》。圣敬日跻。言汤圣敬之道,上闻于天。《文选注》。为下国畷邮。《礼记注》。《正义》曰:引齐、鲁、韩《诗》也。邮,谓民之邮舍。言成汤施布仁政,为下国诸侯在畷民之处所,使不离散。武王载发。《外传》。《荀子》同。蘖,绝也。《释文》。

    殷武 楚地在南郡、南阳之间。《水经注》。按韩婴叙《诗》云。挞,达也。适,数也。《释文》。京师翼翼,四方是则。《后汉书·樊准传注》:《韩诗》之文。翼翼然,盛也。取松与柏。闲,大也,谓闲然大也。《薛君章句》、《文选注》。

    缺青,静也。寂,无声之貌也。煦,暖也。嫕,悦也。祛,去也。介,界也。隤,犹遗也。《章句》、《文选注》。师臣者帝交,友受臣者王。孔子为鲁司宼,先诛少正卯,谓佞道已行,乱国政也。佞道未行,章明远之而已。《内传》、《白虎通》。诸侯世子三年丧毕,上受爵命于天子。同上。禘,取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太祖。《内传》。《三礼义宗》。

    鲁诗

    鲁申培公始为《诗传》,号《鲁诗》。申公受诗于浮丘伯。伯者,荀卿门人也。鲁最为近之,独以《诗经》为训故以教,亡传,疑者则阙弗传。《汉志》:《鲁故》二十五卷,《说》二十八卷。《隋志》:《鲁诗》亡于西晋,而《小学》有《一字石经鲁诗》六卷。今残碑百七十三字,魏、唐《国风》数篇之文。又一段二十余字,零落不成文,惟“叔于田”一章及“女曰鸡”八字可读。其间有齐、韩字,盖叙二家异同之说。

    佩玉晏鸣,关雎叹之。《汉书·杜钦传》:李奇曰:后夫人鸡鸣佩玉去君所,周康王后不然,故诗人叹而伤之。臣瓒曰:此《鲁诗》也。《后汉·杨赐传》:康王一朝晏起,《关雎》见几而作。注:此事见《鲁诗》,今亡失矣。

    先君之思,以畜寡人。此卫夫人定姜之诗也。定姜无子,立庶子衎,是为献公。畜,孝也。献公无礼于定姜,定姜作诗言献公当思先君定公,以孝于寡人。《释文》曰:此是《鲁诗》。《礼记·坊记注》。《正义》:《郑志》答炅模云:注《记》时,就卢君,后得《毛传》,乃改之。

    中冓之言。《汉书注》。晋灼曰:《鲁诗》以为夜也。《集韵》:冓,博雅,夜也。《诗》:中冓之言。

    素衣朱绡。《仪礼·士昏礼注》:宵,读为《诗》“素衣朱绡”之“绡”,《鲁诗》以绡为绮属也。《礼记正义》云:《鲁诗》为绡。

    惟毛作“维”。是褊心,是以为刺。谁阙一字,《毛》“谁”上有“其”。知之,盖亦勿思。父兮父阙一字,《毛》无。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毋已。尚慎下阙。哉,犹来毋死。兮,《毛》作“猗”。不稼不啬。欿欿伐轮兮。毋食我黍。三岁宦女,莫我肯顾。山有蓲。《毛》“枢”。胡不日鼓瑟。《石经鲁诗残碑》。

    天子食日举乐,诸侯不释县,大夫、士日琴瑟。《公羊传注》:《鲁诗传》曰。

    阳如之何。《尔雅注》。《鲁诗》云:阳,予也。

    和鸾雍雍,万福攸同。《鲁训》曰:和,设轼者也;鸾,设衡者也。《后汉·舆服志注》。

    古有梁邹者,天子之田也。《文选注》。《后汉书注》《鲁诗传》曰。

    此日而食,于何不臧。又曰:阎妻扇方处。《汉书·谷永传》:阎妻骄扇,日以不臧。颜师古曰:《鲁诗·小雅·十月之交篇》曰云云,言厉王无道,内宠炽盛,政化失理,故致灾异,日为之食,为不善也。

    阮、徂、共皆为国名。《正义》。《鲁诗》之义以云云。

    鼐,小鼎。《鲁诗说》、《说文》。

    殷中宗、周成宣王皆以时毁。《正义》。《异义诗鲁说》:丞相匡衡以为云云。

    齐诗

    齐辕固为《传》。应劭曰:后苍作《齐诗》。《汉志》:《齐后氏故》二十卷,《传》三十九卷,《孙氏故》二十七卷,《传》二十八卷,《杂记》十八卷。《隋志》:《齐诗》魏代己亡。

    子之营兮,遭我乎嶩之间兮。《汉书·地理志》:临甾名营丘,故《齐诗》曰云云。颜师古曰:《毛诗》作“还”,《齐诗》作“营”。之,往也。嶩,山名也。字或作“峱”,亦作“巙”,音皆乃高反。言往适营山,而相逢于嶩山也。《释文》:崔灵恩集注本作“嶩”。

    卫宣公之子寿,闵其兄伋之且见害,作忧思之诗,《黍离》之诗是也。洪迈《容斋四笔》。《齐诗》以为云云。晁氏《诗序》论齐、鲁、韩三家,以《王风》为《鲁诗》。亦见《新序》云:寿,闵其兄之且见害,作忧思之诗,《黍离》之诗是也。

    四国是匡。四国是皇。董氏曰:《齐诗》作“四国是匡”。贾公彦引以为据。

    诗云:以雅以南,韎任朱离。《后汉书》陈忠云。注:《毛诗》无“韎任朱离”之文,盖见齐、鲁之《诗》也,今亡。

    自杜沮漆。《汉书·地理志》:《诗》曰“自杜”。师古曰:《大雅·绵之诗》曰“自土沮漆”,《齐诗》作“自杜”,言公刘避狄而来,居杜与沮漆之地。

    为下国骏駹。董氏曰:《齐诗》谓马也。

    翼奉曰:窃学《齐诗》,闻五际之要《十月之交》篇。《本传》:孟康曰:《诗内传》曰:“五际,卯、酉、午、戌、亥也。阴阳终始际会之岁,于此则有变改之政也。”《正义》:郑作《六艺论》,引《春秋纬·演孔图》云:“诗含五际六情。”《诗纬·泛历枢》云:“午亥之际为革命,卯酉之际为改正,辰在天门,出入候听。卯,《天保》也;酉,《祈父》也;午,《采芑》也;亥,《大明》也。然则亥为革命,一际也;亥又为天门出入候听,二际也;卯为阴阳交际,三际也;午为阳谢阴兴,四际也;酉为阴盛阳微,五际也。”其六情,则《春秋》云“喜、怒、哀、乐、好、恶”是也。《泛历枢》云:“大明在亥,水始也;四牡在寅,木始也;嘉鱼在巳,火始也;鸿雁在申,金始也。”《郎顗传》:“四始之缺,五际之厄。”奉又曰:“诗之为学,情性而已。”

    匡衡曰:闻之师曰: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以《关雎》为始,言太上者民之父母,后夫人之行不侔乎天地,则无以奉神灵之统而理万物之宜。故诗曰:“窈窕淑女,君子好仇。”言能致其贞淑,不贰其操,情欲之感无介乎容仪,宴私之意不形乎动静,夫然后可以配至尊而为宗庙主。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郑伯好勇而国人暴虎。念我皇祖,陟降廷止。言成王常思祖考之业,而鬼神佑助其治也。焭焭在疚。言成王丧毕思慕,意气未能平也。商邑翼翼云云。此成汤所以建至治,保子孙,化异俗而怀鬼方也。《本传》:衡学《齐诗》。

    毋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言天之日监王者之处也。乃眷西顾,此维予宅。言天以文王之都为居也。《汉·郊祀志》匡衡奏议。

    同尔弟兄。与尔临冲,以伐崇庸。伏湛曰:文王受命而征伐五国,必先询之同姓,然后谋于群臣,加占蓍龟,以定行事。故谋则成,卜则吉,战则胜。其诗曰“帝谓文王,询尔仇方”云云,“以尔钩援”云云,崇国城守,先退后伐,所以重人命,俟时而动,故参分天下而有其二。《后汉书》:湛传《齐诗》。

    萧望之曰:爰及矜人,哀此鳏寡。上惠下也。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下急上也。《本传》:望之治《齐诗》。

    《齐诗》先《采蘋》而后《草虫》。《曹氏诗说》。

    《齐诗章句》:驺虞为天子掌鸟兽官。《解颐新语》。

    诗异字异义

    周南召南 昔大王、王季居岐山之阳,躬行《召南》之教,以兴王业。及文王而行《周南》之教,以受命。《仪礼注》。涂山氏之女,候禹于涂山之阳,乃作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周公、召公取风焉,以为《周南》、《召南》。《吕氏春秋》。其地在南郡、南阳之间。《水经注·二南国》按韩婴叙《诗》云。

    关雎 康王晏出朝,《关雎》预见。《列女传》。康王晚朝,《关雎》作讽。《后汉书》。昔周王承文王之盛,一朝晏起,夫人不鸣璜,宫门不击柝,关雎之人,见几而作。《后汉纪》杨赐上书。周康之时,颂声作乎下,《关雎》作乎上,习治也。故习治则伤始乱也。《扬子》。周道缺,诗人本之衽席,《关雎》作。又曰:周室衰而《关雎》作。《史记》。《国风》之好色也。其《传》曰:盈其欲而不愆其止。其诚可比于金石,其声可内于宗庙。《荀子》。在河之州。《说文》。椮差荇菜。同上。展转反则。《楚辞章句》。关关雎鸠。《文选注》。人主不正,应门失守,故歌《关雎》以感之。《后汉注》、《春秋说题辞》。

    葛覃 服之无射。《礼记》。

    卷耳 菤耳。《尔雅》。顷筐易满也,卷耳易得也,然而不可以贰周行。《荀子》。能官人也。王及公、侯、伯、子、男,甸、采、卫大夫,各居其列,所谓周行也。《左传》。酌彼金雷。《汉书注》。我夃酌彼金罍。陟彼岨矣。《说文》。云何盱矣。《尔雅注》。

    樛木 葛藟虆之。《楚辞章句》。葛藟萦之。《说文》。

    桃夭 桃之枖枖。《说文》。又作“妖妖”。其叶溱溱。《通典》。

    兔罝 纠纠武夫。《后汉书注》。天下有道,则公侯能为民干城,而制其腹心。《左传》。

    芣苢蔡人之妻作。《列女传》。王肃引《周书》云:芣苢如李,出于西戎。王基驳云:远国异物,非周妇人所得采。《正义》。自《关雎》至《芣苢》,后妃房中之乐。同上王肃云。

    汝坟 周南大夫妻作。《列女传》。遵彼汝濆。《尔雅注》。鲂鱼赬尾。《说文》。王室如毁。《列女传》。

    草虫 蛗螽。《尔雅注》。孔子曰:未见君子。止。我心则悦。诗之好善道之甚也如此。《说苑》。

    采蘋 于以采薻。《说文》。济泽之阿,行潦之蘋、藻,置之宗室,季兰尸之,敬也。《左传》。

    甘棠 勿鬋勿伐,邵伯所茇。《汉书》。《说文》作“废”。召伯所税。《尔雅注》。勿剪勿扒。亦作“拜”。《广韵》。孔子曰:吾于《甘棠》见宗庙之敬也。《说苑》。

    行露 申人女作。《列女传》。

    小星 寔命不猷。《尔雅注》。维参与昴。《集韵》。

    何彼襛矣 言齐侯嫁女,以其母王姬始嫁之车远送之。《郑箴膏肓》。《仪礼疏》:彼取三家诗,故与《毛诗异》。

    驺虞 成王因先王之乐,命曰《驺虞》。《墨子》。乐官备也。《礼记》。《射义注》:壹发五豝,喻得贤者多也。于嗟乎驺虞,叹仁人也。驺虞或作吾。刘芳《诗义疏》。

    柏舟 卫宣夫人作。《列女传》。威仪逮逮。《礼记》、《汉书注》。威仪棣棣,不可算也。《朱穆传注》。《穆集》载《绝交论》云。晤辟有摽。《说文》。我心非石。我心非席。《列女传》。棣棣,富也;不可选,众也。贾谊《新书》。

    燕燕 卫定姜送妇作。《列女传》。

    击鼓 击鼓其鼞。《说文》。

    雄雉 遥遥我思。《说苑》。

    匏有苦叶 苞有苦叶。《周礼注》。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国语》叔向曰注:不裁于人,言不可食也。共济而已,佩匏可以度水也。深则砅。《说文》。雍雍鸣鳱。《盐铁论》。旴日始旦。《易释文》姚氏引《诗》。

    谷风 湜湜其止。《说文》。我躬不说。《左传》。我今不阅,皇恤我后。《礼记》。扶服救之。《礼记》。《汉书》作“捄”。能不我慉。《说文》。既诒我肄。《尔雅》。或作“勚”。孙炎曰:习事之劳。

    式微 黎庄夫人及傅母二人作。《列女传》陈妇道。胡为乎中路。同上。

    旄丘 留离之子。《尔雅注》。

    泉水 彼泉水。《说文》。直视也。

    静女 静女其袾。又作。僾而不见。《说文》。《静女》之三章,取彤管焉。《左传》。

    新台 新台有玭。得此鼀。《说文》。婉之求。同上。二子乘舟。伋方乘舟时,伋傅母恐其死也,闵而作诗。《新序》。

    柏舟 紞彼两髦。《说文》。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