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自然的各个世代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地球的演化走过了一段非常漫长的历程,在对自然史进行研究时,我们需要挖掘地球的发展历史,既要通过寻找地下古老的遗迹,收集断断续续的片段,也需要把象征着文明变迁的资料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追溯大自然各个世纪的文物集中在一起,构成一系列的证据,这样我们才能清楚大自然的历史,才能在广袤的空间中找到确定的点,然后在漫长的时间旅程上建立里程碑。这是研究自然史的唯一方法。

    第一节 宇宙的发展

    我们在对过去的历史进行追溯时,最大的阻碍是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如果没有编年史纪事在过去黑暗的时间里点燃的火炬,那么,我们将如同身处无边无际的荒野之中,看不见终点。这些编年史尽管为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但当我们去追溯几世纪以前的历史,仍然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在对失误的原因进行判断时犯下许多的错误。如果我们继续追溯的历史更加久远,那么其内容只会更加黑暗。

    而且,在人类有记载的历史中,也只是包含了少数几个民族的活动状况,更准确地说,只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一小部分行为而已;对于那些没有被记录的人们,我们的了解几乎为零。对于我们而言,他们就像空中楼阁一样突然出现,又如同幻影般毫无预警地消失,不留痕迹。但愿那些只是依靠罪恶或者以血腥的光荣而被人们称颂为“英雄”的人物,也能像那些默默无闻一去无踪的人们一样,被永远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上述情况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我们对人文史的界定有着双重限制:第一,体现在时间上,因为距离我们生存的时代的不远之处就是一片虚幻;第二,体现在空间上,因为它只能扩散至非常小的区域。但是,在对自然史的界定上却与此不同,尽管它也包括了一切的时间和空间,但除了受到宇宙的限制外,并不会受到其他的任何限制。

    既然大自然是与物质、时间和空间相伴的,那么关于大自然的历史也就是关乎一切存在、时期和地点的历史。蓦然看去,我们会感觉大自然是如此伟大,它不仅不会变质,更不会变形,哪怕是在大自然生成的那些最脆弱、最容易消逝的物种中,我们似乎依然能够看到它们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原有的状态,因为它每时每刻都是最初的样子,在我们面前反复再现。然而,只要我们仔细辨别,就会发现,大自然的进程并非固定不变,它已经呈现出显著的变形,也会接受一些总是处于变化的物质,它甚至还会以一种新的化合物或某些实体的变更为模型发生变化。总之,从整体上来讲,大自然的表面是固定的;但从组成部分来讲,大自然确定不断在发生变化。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的大自然与大自然的原始形态是大不相同的,它与后来在时间的嬗变中表现出来的差异也是极大的。

    这种大自然在不同时期的变迁,我们称之为“自然的世代”。大自然经历过各种不同的类型,大地的表面曾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甚至是天空也曾发生过变动。宇宙中的所有物体,包括精神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持续变化、绵延不绝的运动之中。大自然之所以是现在这种状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大自然自己的功劳,其二,是人类的贡献。因为我们已经学会如何驾驭它、节制它和改变它,从而使它可以符合我们的要求,满足我们的欲望。我们曾经对大地进行探索、耕耘和扩展,因此今天大地的面目与它在各种技艺发明前的面目,肯定有着巨大的区别。存在于寓言中的黄金时代恰当地说,只是科学和真理的黑暗时代。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还处于半野蛮状态,他们为数不多,分散生活,还没有将自己的潜力完全挖掘出来,也尚未意识到自己的真正能力,他们的智慧还没有得到全面的开化,不清楚团结的力量有多大,更不会想到利用群体力量进行协同劳动,让宇宙间的万物为自己所用,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去那些刚刚被发现的地区,去那些从来没有人居住过的地带,寻找和研究自然,这样才能获得关于大自然本来面目的一些概念。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种“往昔”与五大洲还被水覆盖的时代进行比较,与鱼类还生活在平原上的时代进行比较,与高山还只是大海中一块礁石的时代进行比较,它充其量只能算是很近代的事情。从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开始,直到有文字记载的现代,这个时期内曾经出现过多少变迁,又有过多少种不同的情况啊!我们不知道这段时期有多少事情被掩埋,也不知道有多少变迁还没被发现或是被我们完全遗忘,更不知道在人类出现并拥有记忆之前发生了多少激变。人类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持续观察,经过将近三十个世纪的培养,也只是慢慢认识大自然的现状,至于整个地球的面目,我们依然没有完全认识。连地形的确定也是发生在不久之前,而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依然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分清地球构成元素的次序和分布,也是在当代,人们才开始将如今的大自然与原始的大自然进行对比,才依照它已知的现实状况去追溯它过去几个世纪的状况。

    然而,由于我们要穿越时间的黑洞;要利用对当前事物的了解,去推测过去事物的存在状态;要仅仅凭借现存事实的力量,去推测被淹没的事实真理,因此,我们需要集中所有的力量,借助于三个依据————能使我们了解大自然起源的一切知识,在大自然原始时期就存在的一切运动,以及与大自然的后续各期概念相关的一切传统,然后我们再努力利用类推法将它们连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如此,我们对自然才能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

    第二节 洪荒时代

    为了让我们对洪荒时代的陈述不迷失方向且更加清晰明确,我们必须从比较早的世纪说起。在那个世纪,水一开始是被高温蒸发成水蒸气在空中漂浮,再慢慢凝聚起来,之后落到炽热、萎缩、干燥、龟裂的大地。当大地开始凝固时,也就是在它初步冷却的过程中,那些具有挥发性的物质都被分解、化合、升华,甚至迅速地陨落。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种陨落的景象是多么奇特,多么骇人!空气的元素和水的元素逐渐分离,风暴和浪涛激荡在一起,并以漩涡的形态倾泻到还冒着缕缕青烟的地面;空气中的最初起着阻挡光线作用的大气层,后来被慢慢净化;但这些被净化的大气层,现在重新被浓烟般的云雾遮盖而变得黯淡起来;洪水落下又涨起,持续沸腾,反复地被蒸馏;空气中那些已被升华的、具有挥发性的物质,现在也都从空气中分离出来,或急速或缓慢地陨落,一阵冷一阵热地对周围的空气造成侵袭。

    我们可以想象到,那时的洪水几乎覆盖了整个地面,它们因为自身不停地涨落而发生搅动,由于受到月球对空气中气层和地上洪流的吸力而翻动,在狂风侵扰等强烈外力的影响下纷纷流窜,并在流窜的过程中冲击地面上的沟谷,使其变得更深;还会冲塌那些不够坚实的高地、不够坚固的山峰,摧毁绵延山脉最脆弱的部分。在洪水慢慢稳定后,沉积到地下,然后在地底冲出伏流的道路。它不断地侵蚀着地下洞穴,使之崩塌;它不停涌入新形成的深渊,使大地表面的洪水水位逐渐降低。这些地下洞穴原本是地火燃烧留下的杰作,现在却被洪水冲击,直至冲垮、摧毁。因此,通过这个结果,我们相信地下洞穴的坍塌就是洪水降落的直接原因,而事实证明,这也是洪水降落的唯一原因。

    第三节 最古老的物种

    我们能够确定,现在我们在海拔很高的地方发现的贝壳或者其他海产品,都属于大自然中最古老的物种。将这种出现在较高地区的海产品和那些出现在较低地区的海产品进行对比,对于考察自然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相信,在构成丘陵的贝壳中,有一部分属于未知种类,也就是说,在任何人能够到达的海洋中都不存在类似的活贝壳。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把海拔最高处的贝壳收集起来,整理成一个种类系列,或许可以判断出哪些贝壳是古老类型,哪些贝壳是现代类型。已经发现的无数活化石证明,某些陆地生物、海洋生物在遥远的古代确实曾经存在过,但现在我们没有在地球上发现相似的物种。同时,这些化石还证明,这些古老物种比现存的、同属的任何一种都大得多:那些尖锐粗犷的大臼牙化石,每个的重量都有五六千克;拥有这种巨大牙齿的生物,以及在岩石中留下印记的鹦鹉螺,它们的身躯长达二三米,高约0.3米。这些物种肯定是兽类或贝壳类中的庞然大物,它们生活的时代,大自然正值壮年,能以充沛的精力在高温中制造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比较分散,难以与其他物质相融合,但它们能够自行聚集,自由组合,从而构成庞大的体积,形成巨大的躯体。这也是为什么宇宙初期,地球上存在这么多庞大物种的原因。

    大自然一方面形成海洋,另一方面又在那些海水不曾侵蚀或是海水已经退去的陆地上散播生命。这些陆地与海洋有着相似的特征,只能够培育出可以酷热的生物,因为那个时候的地表温度要比现在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高。我们现在发现的一些古生物遗迹,都来自于地下,尤其是从煤矿或者青石矿的矿坑中发掘出来,这些遗迹向我们表明,古代的某些鱼类和植物并非现存物种,基本已经灭绝。因此,我们相信海洋中有动物存在的时间不会早于陆地植物存在的时间。尽管在海洋生物方面有更多有着非常显著特征的遗迹和佐证存在,但是陆地方面的佐证也同样可靠,它们似乎都在向我们彰显海洋生物和陆地植物中的古老物种都已灭绝,因为海洋和陆地上的环境一旦不再具有适应它们生存和繁衍必需的温度时,它们便会死亡。

    第四节 洋流和火山对地形的影响

    笔者曾经论述过,地球在长达3.5万年的时期都处于一团热气和火焰炽热的状态中,这个时期,任何有感觉的物种都无法在地表生存。之后,在1.5万年到2万年的时间中,地球只是一片汪洋。地球的演化总是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因为只有这样,地球才能慢慢冷却,洪水才能渐渐退去,地球各个大陆的表面才能逐渐形成。

    但是,在海洋对地球产生作用之前,还有其他几个更普遍的作用,对整个地球表面的若干区域产生了影响。笔者曾经提出,大部分的洪水来自南极,把各大洲的南端冲尖;但是当洪水完全覆盖地表之后,当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海洋保持平衡状态时,海洋自南向北的运动就停止了。此后,海洋只会在月球永恒不变的引力下才会运动,这种引力与太阳的引力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潮汐以及经常自东向西的海流运动。

    在洪水泛滥之初,先是从两极向赤道流去,由于两极地区的温度要低于其他地区,所以洪水就先在两极降落,再逐步向赤道地区扩展并将之淹没。当赤道地区和其他地区都被洪水淹没,洪水自东向西的运动也就建立了,且恒久不变。这种自东向西的运动不仅在洪水没有退去的那段时间内发生,就是现在也依然存在着。海流这种自东向西的运动普遍存在,其产生的结果也是普遍存在的————将各个大洲的西海岸都堆积得高耸起来,在东海岸则形成平坦的斜坡。

    当海水渐渐下降,各大洲的最高点开始显露出来之后,这些最高点仿佛许多被去掉塞子的风眼一般,开始向外冒出许多新的火焰,这些火焰是某些元素在地心沸腾形成的,它们还是火山喷发时的燃料。这种嬗变出现在第二阶段的末期,就是延亘2万年的地表汪洋期,这时的地球表面被水和火占据,它们一起吞噬、摇撼着大地,导致地球上没有一处安宁之地。幸好这一时期没有旁观者目睹这种恐怖情形,因为陆地生物是在这一阶段结束后才形成的。洪水这时已经退去(那时候欧洲和美洲两个大陆的北端还是连成一片的,这一点可以作为洪水减退的证明)。这个时候,火山的数量大大减少,因为它只有在水火交融时才会爆发,当洪水减退,与火山有一定的距离时,火山自然会停止爆发。我们可以再想象一下,地球在第二阶段刚刚结束时,也就是地球形成4.5万年至6万年以后,它会呈现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呢?海拔比较低的地方全是深水滩、急流和漩涡;地下洞穴的坍塌伴随着海底或者地表的火山的频繁爆发,还有持续不断的地震;泛滥的洪水、溃决的江河以及在震荡影响下产生的洪流,再加上熔化的玻璃质、沥青和硫黄混合在一起的激流,共同摧毁着高山,然后流到平原,污染了平原上的水,天空中的太阳也被水气聚集成的云块和火山爆发带来的灰尘、碎石所形成的浓雾遮挡。对于造物主没有让我们目睹这种狂烈恐怖的景象,我们应该表示感谢,因为这些景象是发生在敏感而聪明的动物诞生之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些景象也预示着动物的诞生。

    第五节 初民生活

    最初的人类常常面临地球表面如同痉挛一样的频繁抖动,为了躲避洪水的侵袭,此时的他们只能栖身在高山上,可是,火山的频繁爆发又会迫使他们离开高山,他们只能无助地站在大地上,但脚下的土地一直在战栗着。

    他们一无所有,甚至连最基本的智慧都没有生成,他们只能任凭大自然风吹雨打的灾害摧残,并承受猛兽疯狂的攻击,很多人因此丧生。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和条件下,初民充满了恐惧和悲哀,他们逐渐意识到团结的力量,开始学着依靠聚集在一起的力量共同抵御大自然的侵害和猛兽的攻击,一起建造住宅、制造武器。此时的“武器”指的是将硬石块、玉石以及“雷石”(古代的人们认为雷石是由雷火构成,从云端掉下来的物质,实际上它不过是自然状态下人类艺术的最初成果)打磨成斧形。接下来,初民学会了利用火山的烈焰或者炙热的熔岩,并发现用石块相互敲击可以产生火花,于是将火苗到处传播,在森林或是荒野中创造出适宜自己生存的环境。他们用自己制造的工具把即将居住的地方清扫干净;用石斧削下树枝和树干,再截为木块,制造其他必需的工具或武器。初民既然能制造出大锤以及其他具备防御性的笨重工具,那么他们自然也能制造出更为轻便的武器,便于从远处击中目标。他们利用被击杀后的兽类身上的筋为绳,然后把一根富有弹性的树枝用这根筋绳连接起来,制成弓;再将一些小木块削尖,制成箭;不久之后,他们又制造出了渔网、木筏、小舟等东西。

    如果初民的社会始终由几个家庭组成,或者是由一个家庭里发展出来的亲属组成,那么他们的社会无疑会停滞而无法走出原始阶段。因为直至现在,我们发现有许多野蛮人还在以这种方式生活着,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继续保持这样的生活状态,因为他们生活的地方有着足够的空间和充足的猎物、鱼类和果实,足以维持他们的生存。不过,那些生活在被洪水或者高山隔绝的地方的人们,如果人口过多,就只能去瓜分土地。所以,从这时起,土地成了私有财产。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占有属于自己的产业,而这种占有活动也引发了对群体的依恋之情。个人利益逐渐成为民族利益的组成部分,秩序、规则、法律随之产生,社会也变得渐渐稳定,各种社会力量也就开始发挥作用。

    然而,最初生活环境的恶劣以及各种灾害在初民的脑海中刻下了很深的印记,他们因此对这些苦难经历留存下持久甚至永恒的记忆,他们认为,人类难逃遍布全球的洪水和大火,要么被淹死,要么被烧死。他们曾经为了避难而逃到某座山上,并对这座山产生了感恩之情;但当他们看见这座山上喷出熊熊火焰时,又会对这座山产生恐惧之感;当他们看见大地用水和火与上天做抗争时,便想象出许多神话;他们相信一定存在凶恶的神祇,这是形成迷信和畏惧的根源。初民的所有这些情感,都是建立在恐惧的基础上,因此它们牢牢地盘踞在人们的心灵和记忆中,哪怕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和经验的积累,经过了暴风雨之后的宁静,哪怕是了解清楚了大自然的活动和所能造成的结果,人们的心依然无法完全安静下来。

    第六节 科学与和平

    从人类把自己的力量与大自然的力量结合在一起,并把这种结合的大部分扩展到地球上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