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曾子问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曾子问道:“国君死后灵枢停在殡宫,这时候世子诞生,怎样行礼呢?”孔子回答说\:“世子诞生的那天,卿、大夫、士都跟着摄主到殡宫,脸朝北,站在西阶的南面。太祝身穿裨冕,手捧束帛,从西阶往上登,登上最高的台阶,但不跨进堂内,让在场的人都不要哭泣。然后,太祝长喊三声,向灵枢享告说:‘夫人某氏生了世子,特此察告。’说完登堂,把束帛放在灵枢东面的几案上,哭泣一阵,下堂。众主人、卿、大夫、士、妇女都开始哭泣,但不顿足,尽情地哭了一阵之后,都回到平常朝夕哭的位置。于是举行朝奠。礼毕,小宰走上堂,把放在几案上的束帛等祭品取下,埋在东西两阶之间。第三天,众主人、卿、大夫、士都来到殡宫,站在前天站的位置上,面向北。太宰、太宗、太祝都身著裨冕。少师抱着世子和孝服,太祝走在前面,少师抱着世子跟在后面,太宰、宗人又跟在世子后面。进入殡宫的门,众人都停止哭泣。少师抱着世子从西阶登堂,走到灵枢前,面朝北而立。太祝则立在灵枢的东南角,长喊三声,向灵枢察告说:‘夫人某氏所生世子某,让执事陪同着,特来拜见。’然后少师便抱着世子向灵枢稽颗再拜,哭泣。太祝、太宰、宗人、众主人、卿、大夫、士都一齐哭,跺脚,跺脚三次为一节,共跺三节。众人都从西阶下堂,回到东边的原位,袒露左臂。少师抱着世子跺脚,妇女等人也跟着跺脚,也是跺三次为一节,跺够三节。然后让世子穿上孝服,拿着哭丧棒,举行朝奠。礼毕,走出殡宫,太宰命令太祝、太史把世子的名字遍告五祀及山川诸神。”

    曾子问道:“如果国君的灵枢已埋葬而世子出生,则应当如何、行礼?”孔子答道:“太宰、太宗跟着太祝到殡宫去向神主察告。到了三个月以后,又丢拜见神主,并给世子取名,然后把世子的名字遍告社樱、宗庙及山川诸神。

    孔子说:“诸侯去朝天子,一定要在祖庙和父庙设祭察告。然后穿上裨冕听朝,命令祝官史官告祭于社傻、宗庙、山川诸神。然后对留守的五大夫郑重交代一番才动身,出发之前,要举行祖道之祭,祈求旅途平安。祝官和史官必须在五日之内将告祭进行完毕,否则便是违礼。凡举行告祭,都以束帛为供品,返回时的告至也是如此。诸侯之间互访,也必须告祭于父庙。然后穿上朝服听朝,命令祝官、史官告祭于五庙和途经山川之神。同样也要对留守的五大夫郑重交代一番才动身,动身之前,举行祖道之祭,以祈求旅途平安。返回时,诸侯一定要亲自告祭于祖庙、称庙。然后命令祝官史官向出发前曾祭告过的众神举行告归之祭,然后才回朝听理国事。

    曾子问道:“如果有两个亲人同月而死,这丧事怎么办?谁先谁后?”孔子答道:“埋葬,先埋恩轻的,后埋恩重的;祭奠,先祭恩重的,后祭恩轻的。这是正礼。从启殡到下葬这段时间,因忙于埋葬恩轻者,所以对恩重者暂不设朝夕奠。出葬时,灵枢经过大门外的倚庐,孝子也不在此哭踊致哀,这是因为恩重者尚停枢殡宫。葬毕恩轻者回来后,为恩重者设奠,然后将恩重者的启殡日期告诉宾客,接着就为恩重者举行葬礼。至于葬后的虞祭,先祭恩重者,后祭恩轻者,才是正礼。”

    孔子说:“宗子即使已经七十岁,也不能没有主妇。如果不是宗子,即使没有主妇也是可以的。”

    曾子问道:“将要为儿子举行冠礼,被邀请参加冠礼的宾和赞者已经来到,并且已被以礼相迎让入庙内,这时候主人突然得到齐衰、大功亲属的死讯,怎么办呢?”孔子答道:“这要看是哪种亲属。如果死者是同姓亲属,就将冠礼停止;如果死者是异姓亲属,冠礼可继续进行,但要简化掉由宾向冠者敬醛的节目。礼毕,把行冠礼的各种陈设撤去,把场地再打扫一番,然后按照自己和死者的关系就位而哭。如果被邀请参加冠礼的宾和赞者尚未来到,冠礼就停止。如果将要为儿子举行冠礼,但还没到选定的日期,主人忽然遇到了齐衰、大功、小功亲属的丧事,那就让儿子按照亲疏关系穿上相应的丧服,到时再加上丧冠。”曾子间道:“加丧冠的人在除丧之后是否还要补行冠礼呢?”孔子答道:“天子在太庙赐给未冠的诸侯、大夫冕服、弃服,他们在回去以后,设奠察告祖宗,然后就穿戴起受赐的冠服。在这种情况下,也只对冠者行酸礼,而不行醛礼。这说明不须补行冠礼改加吉冠。如果是父亲死后举行冠礼,那么,在冠礼三加之后,要打扫庙堂,向父亲的神主行祭告之礼。祭告礼毕,前去拜见伯父、叔父,然后设宴酬谢参加冠礼的宾客。”

    曾子问道:“祭祀在什么情况下才不进行旅酬呢?”孔子答道:“我听说,小祥的时候,主人改服练冠练服,但不举行旅酬,主人回敬宾的酒,宾接过来不饮而放下,不举杯劝饮,这是合乎礼的。从前,鲁昭公在小祥时就举行旅酬,这是性急了点,不合乎礼的要求。鲁孝公在大祥时还不举行旅酬,这是拘谨了点,也不合乎礼的要求。”

    曾子问道:“自己正穿大功丧服,可以参加别家的馈奠吗?”孔子答道:“岂但大功可以,从斩衰以下的丧服都可以,这是礼所规定的嘛!”曾子问道:“这样做,岂不是有点轻视自己的丧服而把别家的事看得过重了吗?”孔子答道:“不是这般说法。比如天子、诸侯死了,服斩衰的臣子为之操办馈奠;大夫死了,服齐衰的家臣为之张罗馈奠。士死了,服大功的朋友为之操办馈奠。如果遇上月朔之奠而人手不够.,还可以让服小功、绍麻的人来帮忙;如果人手还不够,还可以让每个人奔回奔跑,身兼数职。这岂不是自斩衰以下的丧服都可以参与馈奠吗!”曾子问道:“身有小功丧服,可以参加葬后之祭吗?”孔子答道:“不一定只有小功可以参加,自穿斩衰以下丧服的人都可以参加,这是礼所规定的。”曾子问道:“这样的话,不是有点轻视丧服而看重丧祭了吗?”孔子答道:“天子、诸侯的丧祭,不是穿斩衰丧服的人还没有资格参与。大夫的丧祭,不是穿齐衰丧服的人不能参与石士的丧祭,因为士无臣下,所以才让兄弟大功以下者参与。”曾子又问道:“对于相识的人,自己身上正有丧服,可以参加他的吉祭吗?”孔子答道:“如果自身有丧服,那怕是最轻的练麻,连自家的吉祭都不可参与,哪里还谈得上参加他人的吉祭呢?”曾子又问道:“脱掉了丧服,可以参加他人的馈奠吗?”孔子说:“刚脱掉丧服就参加他人的馈奠,显得忘掉哀痛太快了,这不符合礼的规定。如果做他人馈奠时的侯相,还差不多。”

    曾子问道:“婚礼已经进行到订婚之后,连亲迎的吉日都择定了,如果忽然女方的父亲或母亲死了,那该怎么办呢?”孔子答道:“婿家应该派人去吊丧、如果是婿的父亲或母亲死,女方也应该派人到婿家吊丧。如果一方是丧父,另一方就以父亲的名义吊丧;如果一方是丧母,另一方就以母亲的名义吊丧;如果父母不在,就得以伯父、伯母的名义。从男方来说,在料理完葬事之后,由婿的伯父出面向女方致意说:‘某之子不幸遇到父或母之丧,居丧期间,不能和府上结为婚姻,特派我来致意。’女方答应了,但并不敢把女儿改嫁他人,这是正礼。婿除丧之后,女方父母派人到婿家敦请联姻,这时候如果婿还不迎娶,女方就可以把女儿改嫁他人,这也是正礼。如果女方的父或母死,男方也要这样。”

    曾子问道:“亲迎的那天,新娘已经上路,如果突然新郎的父亲或母亲去世,该怎么办?”孔子答道:“新娘要立即改换服装,穿上布做的深衣,用白绢束发,赶往夫家参加丧礼。如果是新娘已经上路,而新娘的父亲或母亲突然去世,新娘就应立即折回娘家奔丧。”曾子又问道:“如果新郎亲迎的那天,新娘还没来到,而新郎突然有齐衰、大功亲属去世,该怎么办?”孔子答道:“新郎不进大门,在外次改换服装。新娘则进入大门,在内次改换服装。然后各就其位而哭。”

    曾子问道:“除丧之后不再补行婚礼了吗?”孔子答道:“拿祭礼来说,过了日期就不再补祭,这才合乎礼的规定。婚礼还没有祭礼重要,又有什么理由再补办一次呢!”孔子说:“嫁女的人家,一连三夜不熄火把,是因为念及骨肉就要分离了。娶媳妇的人家,一连三天不奏乐,是因为念及传宗接代、双亲日趋衰老。新娘进门三月,要备礼祭祀公婆的亡灵,祝词中称之为‘来做媳妇’。这样做了以后,才算是正式成为此家的媳妇。”

    曾子问道:“新娘没有庙见而死,?该怎么力俘”孔子答道:“她的灵枢,出殡时不须朝见祖庙,她的神主也不附在祖姑神主之后,做丈夫的不须持丧棒,不须穿孝鞋,不须居丧次,归葬于她娘家的墓地,以表示她尚未成为男家的媳妇。”曾子又问道:“迎娶新娘的吉日已经商定而新娘突然去世,该怎么办?”孔子答道:“婿应该穿着齐衰孝服前去吊丧,新娘下葬后即可除去孝服。如果是丈夫突然死去,新娘也照此办理。”

    曾子问道:“丧事有两个主人,庙里有两个神主,这是合礼的吗?”孔子答道:“天无二日,国无二王。宗庙天地之祭,最尊贵的神也只有一个。由此看来,恐怕难说是合理的。从前齐桓公屡次起兵南征北伐,做了个假神主随军同行。等到胜利归来,把假神主藏到祖庙。一个庙里同时有两个神主,就是从齐桓公开始的。一宗丧事而有两个丧主,起因于从前卫灵公来鲁国访何,碰上了执政大臣季桓子之丧,卫君请求吊唁,鲁哀公推辞不掉。于是哀公自为丧主。卫君入吊时”桓子的儿子康子站在门的右边,面朝北。哀公揖请卫君上堂,自己从东阶升堂,面西而立;卫君则从西阶升堂吊唁,哀公拜谢卫君之吊,起立,哭泣;与此同时,康子在丧主的位置上也向卫君拜谢并向灵枢叩头。当时的司仪也没加纠正,就好像这宗丧事是有两个丧主似的。现在丧事有两个丧主,是从季康子的违礼开始的。”

    曾子间道:“古时候出兵,必定要带着迁庙主同行吗?”孔子答道:“天子巡守,带着迁庙主同行,将迁庙主载于斋车,表示天子也有所尊敬。现在倒好,天子巡守,带着太祖以下七庙的神主同行,这就搞错了。在正常情况下,天子七庙、诸侯五庙都不会空着而没有神主。庙空着而没有神主,只有在天子驾崩、诸侯去世和出奔、在太祖庙里合祭群庙的所有神主的时候,才会庙空而无主。我听老耽说过:‘天子驾崩,国君去世,则由太祝把群庙的神主统统取来藏到太祖的庙里,这是礼当如此。等到下葬并且举行了卒哭之祭以后,再把群庙之主送回各自的庙里。国君逃难出奔,太宰就将群庙的神主取来同行,这也是礼当如此。诸侯在太祖庙里合祭群庙的神主,就让太祝把其余四庙的神主迎来。凡是迎送神主出庙入庙,一定要清道戒严。’这是老腆说的。”曾子又问道:“古时候出兵,如果没有迁庙之主可以同行,那将用什么神主呢?”孔子回答说:“用神主的命令。”曾子不懂,就又问道:“什么叫做神主的命令?”孔子答道:“天子、诸侯在出行之前,一定要以币帛皮圭作供品向祖庙父庙举行告祭,祭毕,就恭敬地将这些币圭捧出,装到斋车上带着同行。每到一个休息的地方,先祭奠这些币圭,然后才敢休息。回来以后,要在祖庙举行告至之祭。祭过之后,把这些作为‘主命’的币圭收集起来,藏到堂下的两阶之间,然后走出。这样做就是表示尊敬神主的命令。”

    子游问道:“为慈母挂孝,其规格就同为生母挂孝一样,礼是这样规定的吗?”孔子答道:“这不符合礼的规定。古时候,男孩子的教育,在外边有师傅,在家内有慈母,他们是奉君命教育孩子的,没有理由为他们挂孝。从前,鲁昭公幼年丧母,有个慈母待他很好,等到这个慈母死了,昭公于心不忍,要为地挂孝。有关的人就向昭公报告说:‘按照古时的礼节,对慈母不须挂孝妥现在您要为之挂孝,那是违背古礼和扰乱国法。如果您坚持这样办,那么,我们将把此事记入史册以传之后世,这样一来损失可就大了,恐怕还是不要这样办为好。’昭公辩解说:‘古时候天子也有平常戴着练冠表示为其生母挂孝的。’昭公不忍心不挂孝,于是就头戴练冠为慈母挂孝。为慈母挂孝,是从鲁昭公开始的。”

    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