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回 觀象傳音坐知世界事 畫圖報紙都成飯後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話說大同國的審判廳裏,不但强烈電光,照人腦筋,算得奇怪,還有兩件有趣的東西哩。這兩件東西,起先本備着審判之用,後來人類進化,永遠沒有審訊案件,便也用他不着,把他移到公園裏去,給公共人民賞玩了。是那兩件呢?第一件呌做觀象台。這台本有三丈多高,再加了基址七丈左右,統共也有十丈多高了。台的平面,罩着一個大圓穹室,都是凹凸玻璃製成的,名呌留象鏡。這鏡四面收影,便把世界上所有的山川人物,不論遠近,都可按着方向看去,他却統統收在裏頭。原來我等眼 裏看見的東西,本來是從各種東西的體質上面,自己發出光線,再從一種呌什麼愛湼爾其氣質裏頭,傳導到我等的眼簾裏。所以愛湼爾其,受了各種東西體質上發出的光線,本有一個虛像,混在中間,只因沒有顯像電機,雖然有了虛像,永遠不能呌他逐一的顯出來。二十一世紀新電學發達,電王方創了這座觀象台,借電力作用,把空中虛像,自然顯出。凡人要曉得世界的事實現狀,只消坐在台上,仔細定了方向,便好眼觀全球,毫髮不差。列位,古人有句話,呌什麼千里眼,那曉得這二十一世紀裏的觀象台,竟不止千里眼,便呌他萬里眼,還算是辱沒他的。第二種呢,是呌傳音筒。這傳音筒的奇妙,在沒有電線,又恰合二十世紀的德律風一般,非但不用電線,而且並不要設着總局,只消人人携帶在身,遇着要通話的當兒,便可隨意通話,隨意聽話,更比德律風淸楚宏亮。原來這兩件東西的來由,本是爲着裁判廳的用場,電王特別造成的。中央高等裁判廳,有一萬多個;各地方裁判廳,也有一兩個,三四個。後來裁判所事 簡略,便把這些傳音筒散給公共團體裏應用。國民因爲這件東西合用,索性多造起來。不到五年,差不多人人身邊都有一個了。

    當下電王因世界上的事 繁多,任憑你消息靈通,終恨報告的零零星星,不能完備,而且聽着報告, 度事 ,終不如親眼目睹的確鑿,所以又用了一年功夫,專心致志,造成了一座新式的觀象台,比從前移到公園裏去的那一座,更進步得多了。觀象台旣然告成,就在上海京城裏裝設,特 一個報告部,專司其事。這一部的管部大臣,却狠奇怪。原來便是這座巍峨顯赫的觀象台,補了實缺。在台上行走修理的人,便算了司員。只有幾百個書記生,輪流換班,分頭記録,算是管部大臣的手足耳目。這時觀象台上所見的,大至山川河海,地震風災,小至居民行動,人類生活沒有一件不淸淸楚楚。書記録一件,便把傳音筒報告一件。訪事人不要脚,政府不要用訪事人,這是何等世界!所以這個當兒,兩種頂有趣味的東西,竟被這一鏡一筒,淘汰得如前世界動物一般,終歸?種。什麼東西呢?便是最有興味最好看的圖畫,合那開人知識的報章。上了觀象台,山川雲物,都在鏡中,人事變遷,描摹難到,還要看什麼死着的圖畫?觀象台上看一樣,傳音筒裏報告一樣,便有那些理論雜誌,也不知書記生的按語,還要看什麼明日黃花的報章?列位不信,但想今兒我們在戲園裏看過的戲,等到明天,報章上方才登出戲目來,你要他看,不要他看?所以當時的新聞,都被報告部奪去了。後來電王又在各省都設了觀象台,從此各省的新聞也都被觀象台總攬大綱。新聞館的主筆,便去做了觀象台上的書記生,這也算是截了靴桶當鞋穿,還行得去呢。

    閒話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