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一·天文類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盤古開闢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徐整《三五曆紀》)。

    木公金母

    木公亦云東王父,亦云東王公。蓋青陽之氣,萬神之先也,亦號玉皇。君居於雲房之間,以紫雲為蓋,青雲為城,仙童侍立,玉女散香,真僚仙官皆稟其命焉。昔漢初小兒於道歌曰:「著青裙,入天門。揖金母,拜木公。」時人皆不識,惟張子房知之,乃往拜之曰:「此乃東王公之玉童也。(《太平廣記》)。

    杞人憂天

    杞國有人憂天崩墜,身無所寄,廢手寢食。又有憂彼之憂者曉之曰:「天積氣耳,無處無形,奈何而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也。」曉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輝者。正復使墜,亦豈能有中傷乎?」(《列子》)

    張溫問天

    吳使張溫來聘,問秦宓曰「天有頭乎?」宓曰:「有之。」溫曰:「在何方?」宓曰:「《詩》云『乃眷西顧』,以此推之,頭在西方。」溫曰:「天有耳乎?」宓曰:「天處高而聽卑。《詩》云『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溫曰:「天有足乎?」宓曰「《詩》云『天步艱難』,若其無足,何以步之?」曰:「天有姓乎?」宓曰:「姓劉。」「何以然?」曰:「天子姓劉,以此知之」(《蜀志》)。

    天門放榜

    范公仲淹倅陳州,時郡守母病,召道士奏章。道士秉簡伏壇,終夜不動,試捫其軀則僵矣。五更,手足微動,良久,謂守曰:「夫人壽有六年,所苦勿慮。」守問:「今夕奏章何其久也?」曰:「方出天門,遇放明年進士春榜,觀者駢道,以故稽留。」公問狀元何姓,曰:「姓王,二名下一字黑塗,旁注一字,遠不可辨。」既而郡守母病愈。明春,狀元乃王拱壽,御筆改為拱辰。公始歎道士之通神(《括異志》)。

    小兒論日

    孔子遊,見小兒問辯,問其何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去人近,日中時遠。日初出天時如車輪,其中時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蒼蒼涼涼,及其中時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智乎?」(《列子》)

    誇父逐日

    誇父不量力,欲返日影逐之,於暘穀之際,渴欲得飲。赴河飲,渴不足,將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膏肉所浸生鄧林,彌廣數千里(《列子》)。

    問日遠近

    晉明帝幼兒聰哲,元帝愛之。適長安使來,帝因問之曰:「日與長安孰近?」對曰:「長安近,隻見人從長安來,不聞人從日邊來。」明日宴群臣,又問之。對曰:「日近。」帝失色曰:「何異昨日之言乎?」對曰:「舉頭見日,不見長安。」帝益奇之(《本紀》)。

    嫦娥奔月

    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嫦娥竊之以奔月,將往,筮之於有黃,有黃占之曰:「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嫦娥遂托身於月,是為蟾蜍(張衡《靈憲》)。

    玉斧修月

    唐太和中,鄭仁本表弟嘗與王秀才遊嵩山,忽迷路,見一人方眠熟,呼之。其人枕襆而坐,曰:「君知月乃七寶合成乎?月勢如丸,其影則日爍。其凹處也,常有八萬三千戶修之,予即其一。」因開襆,有斤鑿數事,玉屑飯兩裹,授二人曰:「分食此,雖不足長生,可一生無疾耳。」乃起與二人別,指一支徑:「但由此,自合官道矣。」言已不見(《酉陽雜俎》)。

    梯雲取月

    太和中有周生者有道術,中秋夜與客會,月色方瑩,謂坐客曰:「我能梯雲取月,置之懷袂。」因取箸數百條,繩而駕之,曰:「我梯此取月。」俄以手舉衣,懷中出月寸許,光色照爛,寒氣入肌骨(《宜室志》)。

    遊廣寒宮

    開元中,明皇與申天師道士遊都客,中秋夜遊月中,過一大門,在玉光中見一大宮府,榜日廣寒清虛之府,守門兵衛甚嚴。三人止其下,不得入。天師引明皇躍身起煙霧中,下視玉城嵯峨,若萬頃琉璃之田。仙人、道士、乘雲駕鶴,往來其間。尋步向前,覺翠色冷光,相射目眩,極寒而不可進;下見素娥十餘人,皓衣乘白鸞,笑舞於廣庭大桂樹下,樂音嘈雜清麗。明皇歸,編律音,製《霓裳羽衣舞曲》(《異聞錄》)。

    銀橋升月宮

    羅公遠,鄂州人。開元中,中秋夜侍玄宗於宮中玩月,公遠奏曰:「陛下莫要至月中看否?」乃取柱杖向空擲之,化為大橋,其色如銀,請玄宗同登。約行數十里,精光奪目,寒氣侵入,遂至大城闕。公遠曰:「此月宮也。」見仙女數百,皆素練寬衣,舞於廣庭。玄宗問曰:「此何曲也?」曰:「霓裳羽衣曲也。」玄宗密記其聲調,遂回,卻顧其橋,隨步而滅。旦召伶官,依其聲作《霓裳羽衣》之曲(《唐逸史》)。

    月宮奏樂

    玄宗嘗八月望夜與葉法喜同遊月宮,聆月中奏樂,上問曲名。曰:「紫雲曲也。」玄宗素曉音律,默記其聲,歸傳其音,名之曰《霓裳羽衣曲》。月宮還,過潞州,城上俯視,城郭悄然,而月色如晝。法喜因請上以玉笛奏曲。時玉笛在寢殿中,法喜命人取之,旋頃而至。曲奏既竟,復以金錢投城中而還。旬餘,潞州上八月望夜,有天樂臨城,兼獲金錢以進(《集異記》)。

    乾祐看月

    翟乾祐,唐人,時元洲之南以水精為月,刻瑤為兔。乾祐與十許人玩月,或問月中果何所有,乾祐曰:「隨我手看之,月規半圓,而瓊樓玉宇滿焉」(《拾遺記》)。

    熒惑守心

    宋景公時熒惑在心,召子韋問焉。子韋曰:「禍當君。雖然,可移於宰相。」公曰:「宰相,所與治國家也。」曰:「移於民。」公曰:「民死,寡人將誰為君?」曰:「可移於歲。」公曰:「歲饑,民餓必死。為人君而殺其民,誰以我為君乎?」子韋曰:「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三賞君,熒惑必徙三舍,行七星,星當一年,君延年二十一矣。」熒惑果徙三舍(《呂氏春秋傳》)。

    星孛於辰

    昭公十八年,有星孛於大辰,西及漢。申須曰:「彗所以除舊布新也。今除於火,火出必布焉。諸侯其有火災乎?」梓慎曰:「在宋、衛、陳、鄭。」鄭裨灶言於子產曰:「宋、衛、陳、鄭,將同日火。若我用瓘斝玉瓚,鄭必不火。」抄鄭人請用之,子產不可,曰:「天道遠,人道邇,非爾所及也。灶焉知天道?」遂不與,亦不火(《左傳》)。

    夜觀星象

    劉向晝誦書傳,夜觀星宿,上奏冀消大異,又或勸郭林宗仕。對曰:「吾夜觀乾象,晝察人事,天之所廢不可支。」遂不應。

    五星聚奎

    竇儀,宋為翰林學士。初,竇毅常於周顯德中謂王徽之曰:「丁卯歲,五星聚於奎。自此,天下文明矣。」至乾德五年三月,五星如連珠,在降婁三次,果符其言(《宋史》)。

    乘槎犯牛斗

    舊說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其人有奇誌,立飛閣於槎上,多齎糧,乘槎而去。十餘月,至一處,有城郭狀,屋舍甚嚴,遙望宮中有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為說來意,並問比是何處。答曰:「君還至蜀都,訪嚴君平則知之。」竟不止岸,因還,如期,後至蜀問君平,曰:「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牽牛宿。」計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張華《博物志》)。漢武帝令張騫使大夏,尋河源,乘槎經月,而至一處,見城郭如官府,室內有一女織,又見一丈夫牽牛飲河。問云:「此是何處!」答曰:「可問嚴君平」(《荊楚歲時記》)。按:張華《博物志》即無張騫之名,而《張騫傳》又無乘槎之說,宗懍作《荊楚歲時記》,未知何所據而雲。

    以鵲占風

    孝武坐末央前殿,天新雨,東方朔執戟住階傍,屈指獨語。上問之,對曰:「殿後柏樹有鵲立枝上,東向而鳴。」視之,果然,問朔何以知之。對曰:「此以人事知之。風從東方來,鵲尾長,傍風則傾,背風則蹶,必當順風而立,是以知也」(《朔傳》)。

    巽二起風

    蕭至忠為晉州刺史,欲獵,有樵者於霍山見一長人,俄有虎、兕、鹿、豕、狐、兔,雜駢而至。長人曰:「余九冥使者,奉北帝命,蕭君畋汝輩。若干合鷹死,若干合箭死。」有老麋屈膝求救,使者曰:「東穀嚴四善課,試為求計。」群獸從行,樵者覘之。至深岩,有茅堂,黃冠一人。老麋哀請黃冠曰:「若令滕六降雪,巽二起風,即蕭使君不出矣。」群獸散去。翌日未明,風雪大作竟日,蕭果不出(《幽怪錄》)。

    對十八姨

    崔元微月夜見青衣女伴,曰楊氏、李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