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名之英雄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前清光绪二十五六年之间,湖南因有谭嗣同、唐才常等一班豪杰之士讲求新学,设立时务学堂,湖南的风气为之一变。就是乡村里的蒙馆先生教学生,也不似从前专教《四书味根录》,做破承题、起讲了,也和学校里一般地有地理,有历史,有算学,有国文,分科教授。不过蒙馆先生的知识有限。外国语言文学,以及几何、化学等专门学问固然是没有,便是算学、地理,也只能拿着《数理精蕴》和《方舆纪要》等书,拣自己看得懂的说给学生听罢了。虽说是一种徒具形式的教授,然使一班青年学子的脑筋中都知道有科学,知道八股文章无用,这效力就算很大了。

    接着又有黄克强、刘揆一等一班豪杰之士出来,提倡革清朝之命,创设黄汉会,罗致三湘七泽血性男子密谋起义。湖南的风气又为之一变。那时黄克强不名黄兴,也不字克强,原名黄轸,字瑾武。论到黄克强三个字,在民国元二年的时候,自然是驰名中外,只是在长沙一部分地方,还不及黄瑾武三个字的妇孺皆知。因黄瑾武从小喜练拳脚,体格更生得强壮,两膀很有些气力,性情又异常勇猛,最喜欢寻着有名的拳教师比赛。他比赢了,固是兴高采烈;就是打输了,他不但不觉得羞愧没有面子,反很诚挚恳切地与那比赢了的教师结交。有和他亲交的朋友,见他好勇斗狠,替他担心,怕他被武艺好的教师打伤,劝他不可再寻那些有名的教师比赛。他便笑道:“我也曾略事诗书,稍知养气之道,岂是好勇斗狠的人?只为要多物色真有能耐的人,为我将来的臂助。拳教师有大声名的不见得真有大本领,一班有纯盗虚声的,我既要为将来物色帮手,此时便不能不亲自试验试验。所以遇着武艺比我高的,我无不竭诚交欢他,就是武艺不及我的,也只要这人天性笃厚,胆大心雄,我也一般地做好朋友交结。”黄瑾武因从来抱着这种物色人才的心愿,日积月累,由比赛而结识的拳教师已不在少数了。

    黄汉会一成立,所有曾经结识的拳教师都成了黄汉会的会员。每一个拳教师至少也有四五十个徒弟,如最著名的王福全、梁鉴铨、彭少和、林齐青等几个大教师,每人有几百个徒弟。这许多练武的壮年徒弟,由各人的师傅召集拢来,加入黄汉会,齐听黄瑾武一个人的指挥号令,这种潜势力也就不可轻侮了。从来湖南的拳教师都是各分各的地段,各收各的徒弟,彼此不相侵犯,也不相联络。拳教师中虽也有往来交结的,然大抵因私人的关系,或亲或邻,或是同门师兄弟,并不是为切磋技艺而相结合。自黄瑾武提倡革命,创设黄汉会,罗致无数拳教师当会员,不但革清朝的命,也可算是拳术界的大革命。因黄瑾武存心借黄汉会这种结合,革除拳术家历来的门户积习,每开会一次,平江、浏阳、长沙、湘阴数县的拳术家都得共聚一堂。集合的目的是要一班拳术家各自回家乡扩充会务,招纳会员。然扩充会务招纳会员等事,是须待各自归家乡后实行的。在集会时候,只不过三言两语便已了事,余下的时间就大家研究拳脚,各人显出各人的看家本领给黄瑾武评判。黄瑾武生性阔达,没一点儿偏私之见,凡是入了黄汉会的人,无一个不是心悦诚服地推崇黄瑾武。

    有许多世家子弟,因心中钦慕黄瑾武的缘故,本来无心练武的,也要延聘一个拳教师来家,借练拳为名,谋与黄汉会中人接近联络。黄汉会才成立了几个月,文人学士素不齿数的拳术,陡然变成极热烈的流行品了。乡宦人家想结识黄瑾武的,办上等酒席敦请黄瑾武吃饭,必须几个拳教师作陪。酒至半酣,豪兴顿发,谈拳论掌,色舞眉飞。谈论到兴会淋漓的时候,便撤去杯盘搬开桌椅,腾出一块地方来,各教师扎衣的扎衣,捋袖的捋袖,或走一趟拳,或使一路棒。有时黄瑾武自己高兴起来,也解衣袒出两条粗壮无伦的胳膊,和这些教师较量几手,输赢都不当作一回事。

    湘阴的世家子彭某,与黄瑾武家有些世谊。只因两家相隔有五六十里,过从甚稀,不曾和黄瑾武见过面。闻黄瑾武的名,也办了酒席,特地请黄瑾武赴宴。黄瑾武既蓄志要革清政府的命,不仅极力去罗致会武艺的人,对于世家巨族的子弟,也无不尽力交欢。彭、黄两家又有世谊,自然一请便去。彭某知道瑾武的性格,也照例请了几个拳教师作陪。不过所请的几个教师,都没有惊人的本领,也没有赫赫的声名,瑾武一个也不曾会过。彭某是个很文弱的读书人,对于武艺全不懂得。就是请来作陪的几个教师,和彭某平日并无来往,不过因居处相近,彼此认识而已。在酒席上面,瑾武略与几个教师谈论了些练武功的话,即觉话不投机,懒得往下再谈拳脚了。

    那时正是七月间天气,异常炎热。彭家的房屋宽大,七开间五进。酒席设在第五进的厅堂上,推瑾武巍然上坐。乡下的房屋,照例在白天都是将门敞开的,瑾武坐在首席,可一眼望到第一进的大门外面。彭家的厨房设在第二进的偏屋,上菜的须用木盘托着,从第三进中间直送上来。瑾武因懒得和那几个拳教师谈话,两眼不期然而然地向大门口望着,也并没注意看什么东西。忽见上菜的人双手托着木盘,从第二进的左边转出来。那人的身体很瘦小,年龄约有四十多岁,托着菜在前面走,后面跟着三四个七八岁、十来岁的小孩儿,一个个笑嘻嘻地争着跳起来抢夺那人头上的包巾。那人并不回头反顾,只将头或偏左些儿或偏右些儿地躲闪。小孩儿直跟到过了第三进的中门,恐怕被厅堂上的宾客看见,才停步不追了。然不肯退出去,闪开中门两边躲着,好像等候上菜人出来的一般。上菜的人将盘中菜在席上安放好了,即撤下半碗残菜,仍放在木盘里托将出去。瑾武这时便很注意看那几个小孩儿的举动了。上菜人走到第三进门外,几个小孩子果然又笑嘻嘻地一拥出来,左一把右一把,各举双手向那人头上乱抓。只见那人仿佛后脑上长着眼睛的样子,必待小孩儿的手将要沾着头巾了,才微微地避开一两分远近。左边有手来便向右边闪,右边有手来,便向前面闪,七八只手围住左、右、后三方乱抓,一次也不曾与头巾相碰,并且很安闲自在地走着。再看安放在席上的这碗菜,是一碗很满的汤,一点儿不曾泼出来。

    瑾武看在眼里,不由得暗自吃惊道:“这东西倒像是个好手。若没有一点儿真实本领,绝不能这么从容自在。只是这么大热的天气,我们科着头还嫌热,他为什么把头包着?这几个小孩儿去抢夺他的头巾,大约也是看了觉得奇怪。”瑾武这般想着,即向彭某问道:“刚才上菜来的这个人姓什么,是在府上当差的吗?”彭某笑道:“这个人姓马,据他说没有名字,排行第二,我们因他是个癞头,随口叫他马二癞子。去年腊月才由舍亲荐他到舍间听差。有些呆头呆脑的样子,不大会伺候人。我因舍亲的情面却不过,只得留在舍间。小儿小侄在学堂里读书,早晚就差他接送。”瑾武摇头笑道:“据我看这人并不呆头呆脑,武艺倒像是个很高明的,不可轻视了他。”彭某哈哈笑道:“瑾武先生的眼力虽高,这回看马二癞子只怕看走了眼色。”

    几个教师听瑾武说马二癞子的武艺高明,也都忍不住好笑。其中有一个素喜说刻薄话的教师笑道:“瑾武先生既看出马二的武艺高明,何不就请他到长沙去教武艺呢?”那时拳教师教拳的界限分得极严,越界传徒弟,非有过人的武艺不敢。而一班拳教师的习惯,对于外府外县的武艺,不问高低强弱,只有轻侮的,没有推崇的,人人有这种十分顽固的成见。曾入黄汉会的,经瑾武再四晓譬开导,才渐渐地将这种成见化除了些,然也不过在瑾武面前不露出此界彼疆的恶习罢了。这几个同席的教师都不曾和瑾武会过面,所以敢对瑾武这么说。瑾武听了,绝不踌躇地答道:“但怕他不肯到长沙去,若真肯去,是再好没有的了。”彭某道:“马二癞子如果会武艺,怎的不起厂子收徒弟,却求舍亲荐到我这里来当底下人呢?”刚说到这里,马二癞子又托了一碗菜走上来。瑾武看他背后,已不见那几个小孩儿跟着了。彭某等马二上好了菜,即叫住问道:“黄大老爷的眼力素好,他说已看出你有很好的武艺,究竟怎样,你实在会武艺吗?不要隐瞒,黄大老爷是最喜提拔会武艺的。”马二现出不好意思的神气,嗫嚅了半晌才答道:“不敢。马二实在不会武艺。”鼓某望着瑾武笑道:“是不是呆头呆脑呢?这也有什么不敢的?只看他这痨病鬼的模样,就可以知道绝不是会武艺的人。”瑾武也不回答,伸手向马二招着说道:“请过这边来,我有话问你。”马二很瑟缩地一步一步挨到瑾武跟前。几个教师见了马二这种瑟缩不堪的神情,都掉过脸去匿笑。瑾武也不作理会,和颜悦色地对马二说道:“你不用在我跟前隐瞒,再说不会武艺的话。我虽没有力量能提拔人,然望人家提拔的断不是人物,我便有提拔他的力量,也绝不提拔。男子汉应该自己立志做一番事业,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