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九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题解】

    本卷所记都是与瑞应灾异相关的故事。前面数则,如汝南应妪昼见神光即子孙兴旺显赫,常山张颢得金印官至太尉,长安张氏得金钩而富贵,何比干得符策而子孙致宦,诸如此类的瑞应故事表达了一种富贵皆为天命的观念。后面数则,诸如狗咬鹅、狗戴帽着衣上房、狗衔衣、炊饭变虫等种种怪诞不经的事情出现时,意味着主人要遭受各种灾祸。不管是瑞应,还是恶兆,都反映出古人试图通过世间各种非凡的迹象来实现趋利避凶的愿望。

    应妪见神光

    后汉中兴初,汝南有应妪者(1),生四子而寡。昼见神光照社。妪见光,以问卜人。卜人曰:“此天祥也。子孙其兴乎!”乃探得黄金。自是子孙宦学,并有才名。至玚(2),七世通显。

    【注释】

    (1)汝南:郡名,汉置,郡治上蔡,今河南上蔡县。

    (2)玚(yáng):人名。应玚(177——217),字德琏,东汉南顿县(今项城)人。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擅长诗赋,代表性作品有《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灵河赋》、《愍骥赋》、《征赋》等。

    【译文】

    东汉中兴初年,汝南郡有一个姓应的妇人,生了四个儿子以后寡居。她在白天看到神奇的光照着神社。妇人看到神光,去问卜人。卜人说:“这是上天显示吉祥。你的子孙大概要兴旺发达了。”于是她寻找到黄金。从此之后她的子孙学习仕宦所需的知识,都有才华名望。一直到应玚,七辈人都官位显赫。

    冯绲绶笥有蛇

    车骑将军巴郡冯绲(1),字鸿卿,初为议郎(2),发绶笥(3),有二赤蛇,可长二尺,分南北走。大用忧怖。许季山孙宪,字宁方,得其先人秘要。绲请使卜,云:“此吉祥也。君后三岁,当为边将,东北四五千里,官以东为名。”后五年,从大将军南征。居无何,拜尚书郎、辽东太守、南征将军。

    【注释】

    (1)车骑将军:将军的名号。西汉文帝时始置,掌管京师及皇宫兵卫。

    (2)议郎:官名。汉代所置,为光禄勋所属郎官之一,多征贤良方正之士任之掌顾问应对,无常事。晋以后废。

    (3)绶笥(sì):盛印绶的箱子。

    【译文】

    车骑将军巴郡人冯绲,字鸿卿,起初任议郎,打开装印绶的箱子,有两条赤色的蛇,大约长二尺,分别往南北方向爬。冯绲感到十分害怕。许季山的孙子许宪,字宁方,学得祖先的道术精义。冯绲请他占卜,说:“这是吉祥的预兆。您在三年之后,将成为驻守边关的将领,在东北四五千里的地方,官名用东称呼。”过了五年,冯绲跟随大将军南征。过了不久,官拜尚书郎、辽东太守、南征将军。

    张颢得金印

    常山张颢为梁州牧(1)。天新雨后,有鸟如山鹊,飞翔入市,忽然坠地。人争取之,化为圆石。颢椎破之,得一金印,文曰:“忠孝侯印。”颢以上闻,藏之秘府。后议郎汝南樊衡夷上言(2):“尧舜时旧有此官。今天降印,宜可复置。”颢后官至太尉。

    【注释】

    (1)常山:郡、国名。秦时置恒山郡,郡治东垣县(汉初改称真定县,即今河北正定)。至汉为避文帝讳改称常山郡,东汉初改为常山国。梁州:原为古九州之一名。三国时魏置梁州,治沔阳县(今陕西勉县东旧州铺),西晋时移治南郑县(今陕西汉中东)。辖境相当于今陕西汉中、四川东部、重庆全境、贵州北部的广大地区。

    (2)汝南:郡名。汉置,郡治上蔡,今河南上蔡。

    【译文】

    常山人张颢任梁州牧。有一天刚下过雨,一只像山鹊的鸟飞到集市,忽然坠落在地上。人们都抢着捡它,这只鸟变成了一块圆石头。张颢用铁椎打破它,得到一枚金印,印文是:“忠孝侯印。”张颢把金印呈献给皇上,收藏在朝廷秘府中。后来议郎汝南人樊衡夷上书说:“尧舜时代原来设有这一官职。今天上天降下金印,应该再重新设置。”张颢后来官做到太尉。

    张氏传钩

    京兆长安有张氏(1),独处一室,有鸠自外入,止于床。张氏祝曰:“鸠来,为我祸也,飞上承尘(2);为我福也,即入我怀。”鸠飞入怀。以手探之,则不知鸠之所在,而得一金钩。遂宝之。自是子孙渐富,资财万倍。蜀贾至长安,闻之,乃厚赂婢,婢窃钩与贾。张氏既失钩,渐渐衰耗。而蜀贾亦数罹穷厄(3),不为己利。或告之曰:“天命也,不可力求。”于是赍钩以反张氏(4),张氏复昌。故关西称张氏传钩云(5)。

    【注释】

    (1)京兆:汉代京畿的行政区域,为三辅之一。在今陕西西安以东至华县之间,下辖十二县。后因以称京都。

    (2)承尘:承受尘土。用以指称承接尘土的小帐幕或天花板。

    (3)罹(lí):遭受。

    (4)赍(jī):持,送。

    (5)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

    【译文】

    京兆长安有一个姓张的人,独自居住一间屋子,有一只鸠鸟从外面飞进来,停在床上。张氏祷告说:“鸠飞来,给我带来灾祸,就飞上天花板;给我带来福佑,就飞到我怀中。”鸠鸟飞进了他的怀里。用手去摸,不知鸠鸟在哪里,却摸到一个金钩。于是把金钩当成宝贝。从此他的子孙逐渐富裕,资财增加了万倍。蜀郡的一个商人到长安,听说这件事,于是拿很多财物贿赂张家的婢女,婢女把金钩偷给了商人。张家丢了金钩后,慢慢败落。而蜀郡的商人也多次遭遇穷困,没有给自己带来好处。有人告诉他说:“这是天命,不能强求。”于是拿着金钩还给了张家,张家又重新昌盛起来。所以关西地方有“张氏传钩”的传说。

    何比干得符策

    汉征和三年三月(1),天大雨。何比干在家(2),日中,梦贵客车骑满门。觉以语妻。语未已,而门有老妪,可八十余,头白,求寄避雨。雨甚,而衣不沾渍。雨止,送至门,乃谓比干曰:“公有阴德,今天锡君策,以广公之子孙。”因出怀中符策,状如简,长九寸,凡九百九十枚,以授比干,曰:“子孙佩印绶者,当如此算。”

    【注释】

    (1)征和三年:前90年。征和,汉武帝年号,前92——前89年。

    (2)何比干:汉武帝时任廷尉正。

    【译文】

    汉武帝征和三年三月,天下大雨,何比干在家。中午,他梦见贵客车马挤满了家门。醒来他把这个梦告诉妻子。话没说完,门口有一个老婆婆,大约八十多岁,头发白了,请求收留避雨。雨很大,但她的衣服没有一点水渍。雨停了,何比干送她到门口,她就对何比干说:“你积有阴德,现在老天赐给你符策,使你的子孙发达。”于是拿出她怀里的符策,形状像竹简,长九寸,一共九百九十枚,交给何比干,说:“你的子孙佩戴官印绶带的,会像符策预言的一样。”

    魏舒诣野王

    魏舒字阳元,任城樊人也(1)。少孤,尝诣野王(2)。主人妻夜产,俄而闻车马之声,相问曰:“男也?女也?”曰:“男。”“书之,十五以兵死。”复问:“寝者为谁?”曰:“魏公舒。”后十五载,诣主人,问所生童何在,曰:“因条桑(3),为斧伤而死。”舒自知当为公矣。

    【注释】

    (1)任城:东汉章帝元和元年(84),分东平国置任城国,国都任城县(今山东微山县驻地夏镇西北)三国魏置任城郡。樊:县名。故城在今山东滋阳县西南六十里。

    (2)野王:古县名。即今河南沁阳县。

    (3)条(tiāo)桑:采桑。

    【译文】

    魏舒字阳元,任城樊县人。小时候成了孤儿,曾经到野王县去。寄宿主人的妻子夜里生孩子,一会儿听见车马声,有人相互问话:“男的?女的?”回答说:“男的。”“写下来,十五岁因为兵器而死。”又问:“睡觉的人是谁?”回答说:“是魏公舒。”十五年后,魏舒又去拜访那家主人,询问当年生下的男孩在哪里,主人说:“为了采桑,被斧头砍伤死了。”魏舒自己知道将会官至三公了。

    贾谊与鸟

    贾谊为长沙王太傅(1),四月庚子日,有鸟飞入其舍(2),止于坐隅,良久乃去。谊发书占之,曰:“野鸟入室,主人将去。”谊忌之,故作《鸟赋》,齐死生而等祸福,以致命定志焉。

    【注释】

    (1)贾谊:西汉初年文学家,政治家。曾被汉文帝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召回长安,任梁怀王太傅,在梁怀王坠马而死之后,贾谊自责忧伤而死。有《过秦论》、《吊屈原赋》等传世。

    (2)鸟:一种似猫头鹰的鸟。

    【译文】

    贾谊任长沙王太傅,四月庚子那一天,有只鸟飞进了他的屋子,停在座位的角落上,很久才飞走。贾谊打开符书占卜,说:“野鸟飞进屋,主人将要死去。”贾谊对此很忌讳,于是作了《鸟赋》,看齐死生、等同祸福,以此来表达舍弃生命坚定志向的心愿。

    狗啮群鹅

    王莽居摄(1),东郡太守翟义知其将篡汉(2),谋举义兵。兄宣教授,诸生满堂。群鹅雁数十在中庭,有狗从外入,啮之,皆死。惊救之,皆断头。狗走出门,求不知处。宣大恶之。数日,莽夷其三族。

    【注释】

    (1)居摄:因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由大臣代居其位处理政务,谓“居摄”。

    (2)东郡:郡名。秦置,郡治濮阳。汉沿置,辖境为河南东北部和山东西部部分地区。

    【译文】

    王莽摄理朝政,东郡太守翟义知道他将要篡夺汉朝政权,计划发起义兵讨伐他。翟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