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续集卷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支植下

    【题解】

    本篇共三十四条。记载植物三十余种。

    X10.1青杨木 出峡中。为床,卧之无蚤。

    【译文】

    青杨木 出自三峡地区。用这种木头做床,睡觉没有跳蚤。

    X10.2夏州槐[1] 夏州唯一邮有槐树数株[2],盐州或要叶,行牒求之。

    【注释】

    [1]夏州:在今陕西靖边东北。

    [2]邮:驿站。负责传递文书、供应食宿车马。

    【译文】

    夏州槐 夏州只有一处驿站有几株槐树,盐州有时需要槐叶,就发公文索取。

    X10.3蜀楷木 蜀中有木类柞,众木荣时,如枯枿,隆冬方萌芽布阴,蜀人呼为楷木。

    【译文】

    蜀楷树 蜀地有一种树长得像柞树,其他树生长繁荣时,它凋零有如枯树桩,到了严冬才萌芽,长出浓密的树荫,蜀人称作楷木。

    X10.4古文柱 齐建元二年夏[1],庐陵长溪水冲击山麓崩[2],长六七尺,下得柱千余根,皆十围[3]。长者一丈,短者八九尺,头题古文,字不可识。江淹以问王俭[4],俭云:“江东不闲隶书[5],秦汉时柱也。”

    【注释】

    [1]建元:齐高帝萧道成年号(479——482)。

    [2]庐陵:今江西吉安。

    [3]围:这里指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合围的长度。

    [4]江淹(444——505):南朝诗人、辞赋家,历仕宋、齐、梁三朝。今存诗八十多首,风格近于鲍照。赋近三十篇,以《恨赋》、《别赋》最为出名。王俭(452——489):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宋泰始五年(469)尚阳羡公主,拜驸马都尉,历仕要职。其诗现存八首,存文较多。

    [5]闲:通“娴”。

    【译文】

    古文柱 齐建元二年夏季,庐陵长溪水冲击山麓,塌方长达六七尺,土石下面现出一千多根木柱,都有十围粗。长的有一丈,短的八九尺,柱头写有古文字,难以辨识。江淹去问王俭,王俭说:“江东人不熟悉隶书,这是秦汉时期的柱子。”

    X10.5色绫木 台山有色绫木,木理如绫文。百姓取为枕,呼为色绫枕。

    【译文】

    色绫木 台山有一种色绫木,木头的纹理如同绫纹。百姓拿来做枕头,称作色绫枕。

    X10.6鹿木 武陵郡北[1],有鹿木二株,马伏波所种[2]。木多节。

    【注释】

    [1]武陵郡:今湖南常德。

    [2]马伏波:即为马援(前14——49),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建武十七年(41)拜伏波将军,南击交趾。

    【译文】

    鹿树 武陵郡北边有两棵鹿树,是伏波将军马援种植的。树有很多结节。

    X10.7倒生木 此木依山生,根在上,有人触则叶翕,人去则叶舒。出东海[1]。

    【注释】

    [1]东海:在今江苏连云港一带。

    【译文】

    倒生树 此树依山生长,树根在上,有人触碰叶子就会闭合,人离去叶子又会张开。出自东海。

    X10.8黝木[1] 节似蛊兽,可以为鞭。

    【注释】

    [1]黝木:不详。

    【译文】

    黝木 树节像蛊兽,可以制作木鞭。

    X10.9桄榔树[1] 古南海县有桄榔树[2],峰头生叶有面,大者出面百斛。以牛乳啖之[3],甚美。

    【注释】

    [1]桄(guāng)榔树:一种常绿乔木。羽状复叶。

    [2]古南海县:今广东广州。

    [3]以牛乳啖(dàn)之: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兴古郡,建兴三年置……有桄榔木,可以作面,以牛酥酪食之,人民资以为粮。欲取其木,先当祠祀。”

    【译文】

    桄榔树 古南海县有桄榔树,树顶的叶子会出面粉,大树可以产出面粉一百斛。用牛奶调和着食用,味道很美。

    X10.10怪松 南康有怪松[1],从前刺史每令画工写松,必数枝衰悴。后因一客,与妓环饮其下,经日松死。

    【注释】

    [1]南康:今属江西。

    【译文】

    怪松 南康有一株奇特的松树,以前有个刺史,每次让画工画松,必定会有几枝枯萎。后来有一位客人和妓女围坐松树下饮酒,过了一天这棵松树就死了。

    X10.11河伯下材[1] 中宿县山下有神宇,溱水至此,沸腾鼓怒,槎木泛至此沦没,竟无出者,世人以为河伯下材。

    【注释】

    [1]按,本条与10.31条重出。不译。

    X10.12交让木 《武陵郡记》[1]:“白雉山有木[2],名交让,众木敷荣后[3],方萌芽,亦更岁迭荣也。”

    【注释】

    [1]《武陵郡记》:《太平御览》卷首《经史图书纲目》有“黄闵《武陵记》”,应即此书。按,黄闵为南北朝时人。

    [2]白雉山:在今湖北大冶。

    [3]敷荣:花开茂盛。

    【译文】

    交让木 《武陵郡记》:“白雉山有一种树,名为交让,其他树开花繁茂之后,它才枝条萌芽,第二年也是如此更替荣枯。”

    X10.13三枝槐 相国李福[1],河中永乐有宅[2],庭槐一本,抽三枝,直过堂前屋脊,一枝不及。相国同堂兄弟三人,曰石[3],曰程[4],皆登第宰执,唯福一人,历七镇使相而已[5]。

    【注释】

    [1]李福:字能之,陇西(今甘肃)人。大和七年(833)登进士第,累官至刑部、户部尚书,山南东道节度使。

    [2]河中永乐:在今山西芮城西南。

    [3]石:即为李石(784——846)。元和十三年(818)进士及第,累官至中书侍郎、东都留守,以太子少保分司卒。

    [4]程:即为李程(761——837)。贞元十二年(796)擢进士宏辞,累官至尚书仆射。

    [5]使相:中唐以后,凡节度使加同平章事官衔的称为“使相”,名义上与宰相并称。

    【译文】

    三枝槐 相国李福,在河中永乐县有宅第,庭院里的槐树,一根主干分出三个枝杈,两枝高过堂前屋脊,另一枝没有超过。李福堂兄弟辈三人,另两位为李石和李程,都登第拜相,只有李福一人,仅仅担任过七镇使相而已。

    X10.14无患木 烧之极香,辟恶气。一名噤娄,一名桓。昔有神巫曰瑶眊[1],能符劾百鬼,擒魑魅,以无患木击杀之。世人竞取此木为器用却鬼,因曰无患木。

    【注释】

    [1]眊:音mào。

    【译文】

    无患木 烧起来很香,可以避恶气。也叫噤娄,又叫桓。从前有位神巫名瑶眊,能用符咒劾治各种魔鬼,擒拿各种精怪,然后用无患木打死它们。世人争相用这种木头做成工具打鬼,于是叫作无患木。

    X10.15醋心树 杜师仁常赁居[1],庭有巨杏树。邻居老人每担水至树侧,必叹曰:“此树可惜!”杜诘之,老人云:“某善知木病,此树有疾,某请治。”乃诊树一处,曰:“树病醋心。”杜染指于蠹处尝之[2],味若薄醋。老人持小钩披蠹,再三钩之,得一白虫,如蝠[3]。乃傅药于疮中,复戒曰:“有实自青皮时,必摽之[4],十去八九,则树活。”如其言,树益茂盛矣。又云:“尝见《栽植经》三卷,言木有病醋心者。”

    【注释】

    [1]杜师仁(?——834):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曾官吉州、随州刺史。

    [2]蠹(dù):虫蛀。

    [3]蝠:同“蝮”。这里泛指蛇。

    [4]摽(biào):落。

    【译文】

    醋心树 杜师仁曾经租房居住,庭院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