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伐功第四十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题解】

    本篇文学驳斥桑弘羊的“兵据西域”之策,否定他“持政十余年”的种种政绩,以说明桑弘羊佐帝无功,并把矛头指向汉武帝。然而,历史都给桑弘羊作了结论。“伐功”,就是自称其功的意思。编者以“伐功”作为标题,显然是站在文学一边的,也是否定桑弘羊的。

    大夫曰:齐桓公越燕伐山戎(1),破孤竹(2),残令支(3)。赵武灵王逾句注(4),过代谷(5),略灭林胡、楼烦(6)。燕袭走东胡(7),辟地千里,度辽东而攻朝鲜。蒙公为秦击走匈奴(8),若鸷鸟之追群雀(9)。匈奴势慑(10),不敢南面而望十余年。及其后,蒙公死而诸侯叛秦,中国扰乱,匈奴纷纷,乃敢复为边寇。夫以小国燕、赵,尚犹却寇虏以广地,今以汉国之大,士民之力,非特齐桓之众,燕、赵之师也;然匈奴久未服者,群臣不并力(11),上下未谐故也。

    【注释】

    (1)山戎:唐、虞前匈奴的别称,见《史记·五帝本纪·索隐》。公元前663年,齐桓公率兵讨伐山戎。(见《史记·齐太公世家》)

    (2)孤竹:古国名,在今河北省卢龙县一带。

    (3)残:翦残。令支:即“离枝”,山戎属国,今河北省迁安县是其故地。

    (4)赵武灵王:战国时赵国国君,名雍。以四面都有强敌,下令改穿胡服,令士卒学习骑马射箭,遂为当时强国。句注:山名,一名雁门山,又名西陉山,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

    (5)代谷:地名,在今山西省代县一带。

    (6)林胡:古代部落名,战国时居住在今山西省朔县北至内蒙古自治区一带。战国末,被赵将李牧击败,归附于赵。楼烦:古代部落名,春秋末居住在今山西省西北隅宁武、保德、苛岚等县地。

    (7)东胡:古代族名,因居住在匈奴(胡)族以东地区,故名。战国时被燕国打败,迁居今西辽河上游的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后又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分为两支:退居鲜卑山的一支称“鲜卑”,退居乌桓山的一支称“乌桓”

    (8)蒙公:即蒙恬。

    (9)鸷(zh@)鸟:凶猛的鸟,如鹰、雕等。

    (10)慑:害怕。

    (11)并力:通力合作。

    (12)谐:和谐,配合得合适。

    【译文】

    大夫说:齐桓公越过燕国,讨伐山戎,攻破孤竹,翦灭令支。赵武灵王越过句注山,跨过代谷,攻灭林胡、楼烦。燕国赶跑东胡,开辟了千里疆域,又跨过辽东攻打朝鲜。蒙恬为了保卫秦朝追击匈奴,像凶猛的鸟追逐群雀一样,匈奴畏惧秦朝的势力,十几年不敢南下侵犯。以后蒙恬死了,诸侯背叛秦朝,中原大乱,匈奴纷纷南下,又成为侵扰中原的敌人。过去像燕、赵这样的小国,还能够击退来犯之敌而扩大土地,如今汉朝这样大,军队、百姓的力量这么强,这绝不是齐桓公和燕、赵的军队所能比拟的;然而匈奴却很久没有被降服,这是由于群臣不通力合作,上下没有配合好的缘故啊!

    文学曰:古之用师,非贪壤土之利,救民之患也。民思之,若旱之望雨

    (1),箪食壶浆,以逆王师(2)。故忧人之患者,民一心而归之,汤、武是也。不爱民之死,力尽而溃叛者,秦王是也。孟子曰:“君不乡道,不由仁义,而为之强战,虽克必亡(3)。”此中国所以扰乱,非蒙恬死而诸侯叛秦。昔周室之盛也(4),越裳氏来献(5),百蛮致贡(6)。其后周衰,诸侯力征,蛮貊分散,各有聚党,莫能相一(7)。是以燕、赵能得意焉。其后,匈奴稍强,蚕食诸侯,故破走月氏(8),因兵威,徙小国,引弓之民,并为一家,一意同力,故难制也。前君为先帝画匈奴之策:“兵据西域,夺之便势之地以候其变。以汉之强,攻于匈奴之众,若以强弩溃痈疽(9);越之禽吴,岂足道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